领导与领导者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领导与领导者》PPT课件

《领导与领导者》PPT课件
• 菲尔德曼认为:“领导是一个影响过程,包 括影响他人的一切活动。”
2021/2/11
a
4
领导的内涵
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影响群体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与管理工作 的其他职能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与人相联系的 特征上。
1.领导是指领导者利用组织所赋予的职权和个人所具 有的能力,指挥、带领和引导、鼓励下属为完成组
权力
职位权力
非职位权力












2021/2/11
a
个 人 影 响 权
9
领导权力的种类
• 法定权力(合法权):与职权同义,发代表了由于领 导者在组织中身处某一职位而获得的权力。
• 奖励权力:是一种可以带来积极效益或奖赏的权力。 不过,此种权力并非领导者所独有。
• 强制权力(惩罚权):这种权力依赖于领导者是否拥 有惩罚或控制的能力。同奖励权力一样,它并非领导 者所独有。
2021/2/11
a
7
二、领导的本质:影响力
所谓领导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下 属人员的交往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们 心理及行为的能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有大小之分。不同领导者 由于权力、经历(经验)、个人能力、个 人魅力、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等不同,影 响下属的能力也有区别。
2021/2/11
a
8
三、领导的权力
引戏剧家和历史学家。是什么使这些领袖人
物与众不同?领袖和被领导者之间那种特别
的、难以形容的激越感情又是什么引起的 呢?”

—— 尼克松
2021/2/11
a
2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领导和领导力培训课件48张PPT.ppt

领导和领导力培训课件48张PPT.ppt
了解自己
注重自我学习,注重为所有员工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 促进与各个团队和领导者的良好合作关系,以满足员工的需求 发展同事及同行的人际网络,以建立专业性的学习群体 把过失和错误看成是发展领导能力的学习机会 以领导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定期地参加员工发展
建立未来愿景
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并且能够生动、清楚地加以表达 努力寻找机会并制定与愿景一致的战略 帮助个体定义与组织愿景一直的个人愿景和角色 定期地检查组织愿景、作出必要的修正,并让战略与愿景保持一致 能够放开过去的实践和期望,以便从一个未来愿景中创造出未来
通过沟通赋予意义
沟通方式
与骨干成员单独谈话; 与级差成员单独谈话。
上级安排的工作定期反馈; 自己的工作成果定期向上级汇报。
在下级的下属面前下级; 表扬进步最快的; 表扬成绩最好的; 表扬团队合作最好的。
定期汇报
单独谈话
公开表扬
沟通方式
制度?
美商网创始人童家威的故事
在总结自己被炒得原因是说:“自己的继任者每周甚至每天都给美国的董事会发一封电子邮件,而自己好几个月都不会董事会沟通一次。 ”
通过愿景唤起专注--方向管理 通过沟通赋予意义--意义管理 通过定位取得信任--信心管理 通过自重自我调整--自我管理
通过远景唤起专注
愿景—具有可能性的、理想的组织图景 共同的愿景就可以塑造、指导并协调人们的行为 愿景属于组织中的每一个人
愿景的塑造过程
创造一个愿景 培养对于愿景的投入度 愿景的制度化
领导的思想—基于现代经济
团队成功
组织成功
个人成功
组织成功
团队成功
组织成功
团队成功
组织成功
个人成功
团队成功
组织成功
注:反之则为小农经济

领导与领导者培训教材(PPT 70张)

领导与领导者培训教材(PPT 70张)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在以上两种理解中,管理学一般取第二种, 即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一定影 响,从而使其情愿地、热心地为实现组织或 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过程。 在这一定义中,有三个要点需特别关 注: (1)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他人施加 影响的过程,而且亦是一种艺术;(2)领 导的本质是影响力,因此,只有拥有影响力 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3)领导的目的 在于使人们情愿地、热心地为实现组织或群 体目标而努力。
第三节领导的有效性
一、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
1、明确组织目标,并使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协
调一致
2、实行统一指挥 3、加强直接管理 4、适时运用激励 5、注重沟通联络
第三节领导的有效性
二、组建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整体效果
1、梯形的年龄结构
2、互补的知识结构
3、叠加的能力结构 4、配套的专业结构
章领导与领导者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际资本移动与跨国公司
第三节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主要趋势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的定义 管理学界对“领导”有各种不同的认 识和表述,且各有其特点。但归纳起来,主 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领导即领导者,也就是确定和实 现组织目标的指挥者。 二是把领导视为一种管理职能或行为。
横向比:
个人的所得 个人的投入
纵向比: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金钱 管理方式 地位 安全 人际关系 工作环境 政策与行政管理 激励因素 成就 责任 工作本身 认可与赏识 晋升 成长的可能性
传统模型与双因素模型的区别
传统模型: 满意 不满意
激励因素
双因素模型 : 满意 保健因素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 满意 没有满意 ≠ 不满意

领导与领导者培训讲义(PPT30张)

领导与领导者培训讲义(PPT30张)
22
三、权变理论(情境理论、超Y理论) 主要观点:领导的作用在于领导人们的行为,而人 们的行为是受人们的需要、动机和所处的环境影响 的,因而没有一种普遍适应所有人群和所有环境的 领导方式。
23
5.5领导的权变理论
5.5.1领导方式连续体理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左到右,从专制式到民主式,中间存在着 多种领导方式,形成一个连续体。
4) 管理者关注企业的决策、经营的策略 ; 领导者更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注 策略规划背后的目的。管理重点是现在; 领导重点是领导未来。 5) 管理者习惯于当裁判,习惯于个人说了算; 领导者要学会当教练 , 当辅导员 , 当教师 , 还要为追随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提 供追随者所真正需要的服务。领导就是 服务,领导者就是服务员。 6) 管理以事为本 ,以工作为本,以效率为本 , 以市场为本; 领导却以人为本,以员工为 本 , 以顾客为本 , 以效率为本 , 以价值为本。
(2)领导方式 采用激励内在动力、授权承担责任和以人为 中心的领导方式。 一般认为Y理论是积极的。 3.超Y理论 X理论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是适宜的,Y 理论是不适宜是,否则将产生混乱; X理论对科研的人员是不适宜的,而Y理论是 适宜的。 4.Z理论:融合了日本和美国的管理模式而提出 的领导方式理论
5.5.2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1.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的基本观点 菲德勒(F.E.Fiedler)从1951年起,经过15年的调查 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领导的权变模型"。他 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环境 情景相适应。而个人的领导风格是一种内在倾 向,属于个性的一部分,要改变它并非不可能,但至 少也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所以领导者应首先 摸清自己及下属的领导风格 ,并争取自己和委派 下属到最适合各自风格的情景中去 ,以达到最佳 的领导效能;要不就努力使自己适应具体的情景, 即要改变自己的一贯风格。

《领导和领导者》PPT课件

《领导和领导者》PPT课件
管理学——原理与方 法
三、领导的特质理论
领导特质—是指那些能够把领导者从非领导者
中区分出来的个性特点。 领导的特质是来自先天还是后天等问题,历来是
管理学者争论和研究的重点。 传统的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品质是先天的。 亚里士多德: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决定了他们是 治人还是治于人。 现代的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是在后天培 养出来的。
领导者倾向于采用哪种领导方式,往往与他们 对人性的认识有关。
四种关于人性的假设 1、经济人假设 : 斯密的《国富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 。 2、社会人假设: 梅奥,霍桑试验。
3、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 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 。
4、复杂人假设: 莫尔斯和洛尔施 的超Y理论。
二、领导方式理论
管理方格图的作用:
领导风格,找到改进领导方式的努力方向。
管理学——原理与方 法
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领导连续流理论)
美国学者坦南鲍姆(Tannenbaum)和施米特 (Schmidt)认为,领导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专 权型到放任型,存在着多种过渡形式。根据这 种认识,提出了“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 论”。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图概括描述 了他们这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 法
结论:
基本假设: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 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方式。在环境较好及环境较 差的情况下,采取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 效,在环境中等的情况下,采用人际关系型的领导 方式比较有效。
提高领导有效性的方法有两条途径:
1、根据工作环境选择领导者:人员招聘、培训; 2、根据领导者风格选择工作环境:组织设计和变革
领导者方面的条件-- 下属方面的条件-- 环境方面的条件--

领导与领导者讲义

领导与领导者讲义

领导特质理论
❖ 关于领导特质的主要观点 ▪ 吉布的特质理论 ▪ 斯托格狄尔的六类素质论
吉布(C.A.Gibb)的领导特质理论
❖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七种先天特性
▪ 善言 ▪ 外表英俊或美丽 ▪ 智力超人 ▪ 具有自信心 ▪ 心理健康 ▪ 有支配他人的倾向 ▪ 外向而敏感
斯托格狄尔(R.M.Stogdill)的六类素质论
9.9:理想式管理:团队式管理,对人和生 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员工个人的需要和组 织目标有效地结合,员工关系协调,士气旺 9.1 盛,生产任务也完成的好
高 5.5:中庸式管理: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 关心度虽然都不算高,但是能保持在一个平 衡的水平上。缺乏创新水平,只追求正常的 效率和可以满意的士气。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密特于1958 年提出的
❖认为领导行为是包含了各种领导方式的连续 统一体,是多种多样的。在专制型和民主型 中间还有多种领导方式,究竟选哪一种正确 无法定论,需领导者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各 种因素后而定。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1、领导者做出并宣布决策 2、领导者对部属“推销”其决策 3、领导者提出计划并允许提问题 4、领导者提出可以修改的暂定计划
第10讲 领导与领导者
主要内容
❖领导的含义 ❖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 ❖领导者的艺术
领导的定义
❖ 所谓领导,就是指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 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 领导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 1、领导必须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 2、领导者拥有影响被领导者的能力或力量 ▪ 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被领导者来达到组织 Le的ad目e标rship: The exercise of influence by one

领导与领导者培训教材(PPT 38张)

领导与领导者培训教材(PPT 38张)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二、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以上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经理权力的应用
下属的自由领域
不是简单地宣布这个决策,而是说服下属接受他的决策 不给下属参与决策的机会,下级只能服从上级决定 向下属提供一个有关他的想法和意图的详细说明,并允许提出 虽然确认问题和决策仍由经理来进行,但下属有建议权 允许下属对决策发挥某些影响作用 团体有极度的自由,唯一的界限是上级所作的规定 经理把决策权交给团体 经理作 经理 经理提出 经理提出 经理提出 经理规定 经理允许 上述方式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标准,成功的经理不一定是 出并宣 “销售” 计划并允 可修改的 问题征求 界限让团 下属在规 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下属的知识和经验 认问题和决策的主动权仍操纵在经理手中 专权的人,也不一定是放任的人,而是在具体情况下采取恰当 布决策 决策 许提问 暂定计划 意见作出 体作出决 定的范围 决策 策 内行使职 行动的人 权
二、领导的作用
指挥作用 帮助人们认清所外 的环境和形势,指
协调作用 协调人们之间的关 系和活动,把大家
激励作用 激发人们的内在动 机和工作热情,使
明活动的目标和达
到目标的途径
团结起来,朝着共
同的目标前进
他们在保持高昂的
积极性
第二节
领导者与领导集体
领导者素质及条件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新要求 领导集体的构成
为什么德鲁克又说它们没有区别?从“领导”与“管 理”二词总是混为一谈来看,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的确
,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但是,由于“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失去其核心的源头 职能“领导”的作用,因而,“领导”重新被重视起来,随 着管理科学的发展,“领导”越来越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 被研究和应用,从而,“管理”的领导职能也相对被弱化, 这样,“领导”与“管理”也自然产生了明显的区别,可以 说,这种区别,是人为的理论研究所产生的结果。

领导与领导力培训课件ppt

领导与领导力培训课件ppt

高层领导力与战略管理
总结词
高层领导力对组织的战略管理具有决定性作用,领导者需要制定战略目标,并推动组织 实现战略转型。
详细描述
高层领导力是指组织的领导者在战略管理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领导者需要具备战略眼 光和决策能力,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并推动组织实现战略转型。同时,领 导者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组织实
领导与领导力培训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 领导力概述 • 领导风格与类型 • 领导力核心技能 • 领导力发展与提升 • 领导力在组织中的应用 • 领导力培训与实践案例
目录
CONTENTS
01
领导力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04
领导力发展与提升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自我认知
总结词
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价值观、动机和目 标。
详细描述
领导力发展的第一步是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 、优点和不足。通过自我评估和反思,领导 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目 标,从而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努力
沟通能力
总结词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
详细描述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同时,领导者还需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妥善处理和解决沟通中的冲
突和分歧。
团队建设能力
总结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 0.11.26 20.11.2 6Thurs day , November 26,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 2:26:09 12:26:0 912:26 11/26/2 020 12:26:09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2612 :26:091 2:26No v-2026 -Nov-2 0
2)LPC是针对在工作中最难与之交往而共同把任务完成的人。与这 种最难共事的人也许在看球、闲谈等方面很合得来,只是在工作 方面难以相处。
3)测量表是一套由18对具有相反意思的形容词所组成的。每一对形 容词形成一个8级评分标尺,除1与8各自代表两个极端外,中间还 有6个过渡分数值。例如:
冷漠1 2 3 4 5 6 7 8热情
19
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和Z理论领导方式
(1)X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缺乏抱负,不愿意多负 责任,对组织的目标不予关心等。
(2)领导方式
采用强制、惩罚、解雇等手段强迫人们工作, 采用高度控制的集权和独裁式领导方式。
一般认为:X理论是消极的和错误的。
2.Y理论
(1)Y理论的基本观点:
核心是权力的拥有
5
2、非权力性影响力及其构成因素
由领导者的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等因素构 成。
品格因素:优秀品格 人格能力 徳蕾莎修女 能力因素:影响力大小 主要因素 知识因素:越丰富影响力越大 钱学森、袁隆平 感情因素:感情关系良好,影响力大
6
第二节 领导理论
性格理论(领导特质理论); 行为方式理论; 权变理论(情境理论)。
7
领导理论
一、性格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又称为领导特质理论、素质理论、品质理论、性
格理论。 主要观点是:研究具备什么性格的人,才能成为有效的领导
者。 1.个性特征分类: 身体特征;包括体力、年龄、身高等。 背景特征;包括教育、经历、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 智力特征;包括知识、智商、判断分析能力等。 个性特征;包括热情、自信、独立性、外向、机警、果断等。 与工作有关的特征;包括责任感、首创性、毅力、事业心等。 社会特征。包括指挥能力、合作、声誉、人际关系、老练程度等等
1) 管理重在控制约束,重在既定秩序的维持,重在制 度和组织,重在效率的提高,重在把已经决定了的 事情办好; 领导重在激励鼓舞,重在革新突破,重 在人,重在效果的追求,重在决定做正确的事情。
2) 管理依赖权力的运用,依赖规则的运用; 领导主要 依赖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依赖领导艺术的应用。
3) 管理把管理者视为管理的主体,把下属视为管理 的客体,管理者负责制订决策,下属负责执行决策; 领导将领导者和追随者都视为领导活动的主体, 视为决策活动的主体。
(7)性别:男性与女性有一定的区别;
(8)成熟程度:经验、工作阅历较为丰富。
9
五种激励特征:
(1)对工作稳定性的需要;
(2)对物质金钱的需要;
(3)对地位权力的需要;
(4)对自我实现的需要;
(5)对事业成就的需要。
(3)相对重要程度
非常重要的有: 督察能力; 事业、成就; 才智; 自我实现; 自信; 决断能力。
领导者运用的职权
下级享有的自由度
领导 领导 领导 领导 领导 领导 领导 者自 者对 者发 者提 者提 者提 者允 行决 部属 表他 出临 出问 出限 许下 策并 “推 的意 时决 题接 制条 属在 予以 销” 见并 策接 受建 件要 允许 宣布 其决 征求 受修 议再 求集 的范
策 有无 改意 做决 体决 围内 疑问 见 策 策 决策
4) 管理者关注企业的决策、经营的策略; 领导者更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注 策略规划背后的目的。管理重点是现在; 领导重点是领导未来。
5) 管理者习惯于当裁判,习惯于个人说了算; 领导者要学会当教练,当辅导员,当教师, 还要为追随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 供追随者所真正需要的服务。领导就是 服务,领导者就是服务员。
1.专制式领导方式 (1)专制式领导方式:靠权力和命令让人服从。 (2)特征:突出一个“我”字,具体表现为: 所有决策都由自己决定; 不与下级沟通,下级只能察言观色、奉命行事。
13
主要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和惩罚; 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下级保持一定的距离。 2.民主式领导方式 (1)是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方式。 (2)特征:是突出“我们”,具体表现为: 决策是领导者和下级共同智慧的结晶; 考虑每个人的能力、特长和爱好; 给下级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心 低组织(低结构化) 人 低关怀人:对组织对人都 高组织(高结构化)
不关心,一般说来,这种 低关怀人:最关心的是工作任务
领导方式效果差 低

结构化 高
(二)连续统一体理论/494
(领导连续流理论,由坦南鲍姆和施密特提出)
三种极端领导方式理论,过于极端,实际上存在许多中间状态。
专制式为重
民主式为重
非专业化职业 专业化的职业 一定程度的专业化
发展道路; 发展道路; 的职业发展道路;
全面关心职工 局部关心职工 全面关心职工
22
三、权变理论(情境理论、超Y理论) 主要观点:领导的作用在于领导人们的行为,而人 们的行为是受人们的需要、动机和所处的环境影响 的,因而没有一种普遍适应所有人群和所有环境的 领导方式。
戒备1 2 3 4 5 6 7 8开诚
无效率
有效率
3.领导情景有效性的确定
1)上下级关系。即一个组织中的成员对其领导者信任、喜爱或愿意 追随的程度。
2)任务的结构性。即对工作明确规定的程度,这是判断领导情景性质 的次重要因素。若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现成程序和规则可依循 以完成任务,即为结构性高。任务结构性的高低也有一种专门的 问卷来测定。
中等重要的有:
对工作稳定性的需 求;
适应性 对金钱奖励的需求; 成熟程度。 最不重要的有: 性别。
11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一、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 勒温的理论是依权力定位为主要依据,按领导运
用权力方式的不同,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表 现出来的极端的工作作风划分为三种类型。 1.专制式领导 2.民主式领导 3.放任自由式领导
14
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 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距离。 3.放任式领导方式:工作事先无布置、事后无检查,对
员工、对工作一切悉听自便。 结论:民主式领导方式既可完成组织目标,又可调
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专制式领导方 式可完成组织目标,但员工缺乏责任感,情绪消极、 士气低落;放任式领导方式效率最低。
23
5.5领导的权变理论
5.5.1领导方式连续体理论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左到右,从专制式到民主式,中间存在着 多种领导方式,形成一个连续体。
5.5.2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1.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的基本观点
菲德勒(F.E.Fiedler)从1951年起,经过15年的调查 研究,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领导的权变模型"。他 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关键是要与环境 情景相适应。而个人的领导风格是一种内在倾 向,属于个性的一部分,要改变它并非不可能,但至 少也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所以领导者应首先 摸清自己及下属的领导风格,并争取自己和委派 下属到最适合各自风格的情景中去,以达到最佳 的领导效能;要不就努力使自己适应具体的情景, 即要改变自己的一贯风格。
2.测量领导风格的指标
为了测量一个领导人的领导风格,菲德勒设计了一种调查问卷,这 种 问 卷 要 求 领 导 人 对 " 最 不 愿 与 之 共 事 的 同 事 "(the Least Preferred Co-worker,简称LPC)进行打分。有关要求是:
1)"同事"是指在你工作经历中与你共事的人,可以是现在的同事,也 可以是过去的同事,但不必说出来。
4.领导风格与情景的匹配
不同的情景性质适合于不同的领导风格。图5.8 的上部的折线是菲德勒在对454个不同类型的工 作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它表明在 情景很有利(从情景1至3)或情景很不利(情景8)时, 重任务的领导风格(LPC分低)较有效;在情景有 利性中等 (情景4至7)时,则重关系的领导风格 (LPC分高)较有效。
根据这些发现,菲德勒主张设法使人们的领导风 格与能导致最佳群体绩效的情景相匹配。
5.菲德勒权变领导理论的应用
根据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要提高领导效率,可 以从决定领导效率的两个方面着手。
1)改变领导风格。即改变领导者的个性和领导方式, 改变LPC分。
2)改变领导情景。即①改变领导者同下属的关系, 如改变下属的组成,使下属在经历、文化水平、 技术专长等方面同领导者更适应;②改变任务结 构性的高低。如详细规定工作的内容或只作一 般指示:③改变领导者的职权,如由更高级领导授 予领导者更大的权力等。
8
2.吉赛利(E.Echiselli)的八种个性特征和五种激励特征
八种个性特征
(1)才智:语言与文字方面的才能;
(2)首创精神:开拓创新的愿望和能力;
(3)督察能力:指导和监督别人的能力;
(4)自信心:自我评价高、自我感觉好;
(5)适应性:善于同下属沟通信息。交流感情;
(6)判断能力:决策判断能力较强,处事果断;
一般人愿意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大多数
人愿意工作,愿意负责任。
20
(2)领导方式 采用激励内在动力、授权承担责任和以人为 中心的领导方式。
一般认为Y理论是积极的。 3.超Y理论 X理论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是适宜的,Y
理论是不适宜是,否则将产生混乱;
X理论对科研的人员是不适宜的,而Y理论是 适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