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教案
毕加索美术教案幼儿园

毕加索美术教案幼儿园一、前言毕加索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为现代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使得毕加索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美术的对象。
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也不例外,通过引导幼儿感受、欣赏和表现美术作品,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本文档将介绍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毕加索美术教育。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学习毕加索的画风、表现手法,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美术的兴趣,增加对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三、教学内容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幼儿认识毕加索。
•展示毕加索的作品并进行讲解,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和表达。
•让幼儿模仿毕加索的画风,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明亮的色块等进行创作。
2.学习毕加索的表现手法•介绍毕加索的色彩使用和线条构造,引导幼儿掌握毕加索的表现技巧。
•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线条构造和色彩搭配练习题,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鼓励幼儿尝试用毕加索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创作毕加索风格的作品•让幼儿自由创作,引导幼儿运用毕加索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组织幼儿制作毕加索的拼贴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2.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观感和想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和创作练习。
4.组织幼儿参与画展或手工制作活动,展示所学习的成果。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意水平。
2.通过幼儿的作品评估其掌握毕加索表现技巧和色彩构造能力。
3.评估幼儿对毕加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时长本教案涵盖了毕加索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教学时长为6-8周,每周课时1-2节。
七、教学资源1.幼儿美术书籍和视频。
2.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3.色彩、画笔、纸张等美术材料。
八、总结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思考方式。
浙美版美术七上第11课《毕加索》教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审美认知,但面对“象征主义”,仍是晦涩难懂。
但现在的孩子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大家坐在安静宽敞的教室上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些地区正在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灾祸,人都向往和平,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控诉战争!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画家-----毕加索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一组毕加索作品(配合音乐)★请了解毕加索的同学简介毕加索。
(出示多媒体,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家庭,1904年定居巴黎。
他最初的画比较写实,绘画的主题主要是对乞丐、流浪艺人、演马戏者等人物的深切同情;后来他从形式上求奇异,成了立体派的代表人物。
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因此完全改变了物体原有的形态,油画《格尔尼卡》是他的代表作。
注:什么是立体主义?什么是象征?(出示多媒体)★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以出抽象的几何状态呈现作品,并描绘真实的形体。
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11.毕加索-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毕加索-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理解毕加索的艺术思想和贡献。
2.通过欣赏和创作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通过欣赏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创作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述。
2.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3.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如《亚维农少女像》、《哭泣的女人》、《吉他手》等。
4.创作毕加索风格的画作。
2.教学方法:1.引导性授课法:通过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述,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思想和风格。
2.互动式授课法:通过欣赏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素养。
3.合作式授课法:学生分组进行毕加索风格的画作创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2.讲解环节(10分钟)讲解毕加索的生平和艺术创作概述,通过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创作特点和贡献。
3.欣赏和分析环节(30分钟)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如《亚维农少女像》、《哭泣的女人》、《吉他手》等。
通过分析作品的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素养。
4.创作环节(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毕加索风格的画作创作。
先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表现手法和线条构成。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作意愿,进行毕加索风格的画作创作。
5.展示评价环节(15分钟)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展示,并进行互评和评价。
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和展示评价,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并了解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毕加索美术教案反思模板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以著名画家毕加索为主题,旨在通过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图片展示、作品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和毕加索的艺术特色。
2. 作品欣赏展示毕加索的多幅作品,如《哭泣的女人》、《亚威农少女》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的色彩、构图、线条等元素,分析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3. 作品分析针对每幅作品,引导学生从艺术史、艺术流派、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实践创作鼓励学生以毕加索为灵感,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6.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建议。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毕加索的作品,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作品分析、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存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3. 学生反馈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感受。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很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创作过程感到有些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的培养。
4. 教学改进措施(1)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与毕加索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幼儿园教案大班

毕加索幼儿园教案大班教学目标本节课程主要围绕艺术大师毕加索的画作进行介绍和创作,旨在通过幼儿对毕加索绘画的了解和创作体验,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以及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毕加索的画作图片•布置画室空间(容纳学生在桌面上绘画)•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笔架、画布、颜色盘等)•手工艺材料(剪刀、彩纸、胶水等)•布置教室空间(黑板、话筒)•方便幼儿操作的工具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老师简要介绍毕加索的背景、生平和重要作品,并展示几幅毕加索的画作图片,鼓励幼儿表达对画作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对毕加索艺术风格的了解程度。
2.通过简短的听力练习或展示和讨论一些毕加索绘画的特点(如颜色、线条、形状等)来促进幼儿对艺术元素和艺术语言的理解。
活动环节1.老师会向幼儿们指导如何选取颜色、用画笔绘制线条和建构基本的几何形状来画出毕加索风格的画作,以此培养幼儿的艺术技能。
2.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老师可以提供适合他们的不同绘画任务,如画出毕加索特征的人物肖像或是飘散的颜色形状等。
学生也可以发挥创意,创作属于自己的毕加索风格绘画作品。
3.在绘画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幼儿介绍自己创作的画作,展示画作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体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结束环节1.老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关注,如表扬他们的创造力和勇气、鼓励他们多尝试,提出改进意见等。
这有助于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和自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艺术,并在自己的体验基础上不断创新。
2.老师可以把幼儿的画作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在课后一同欣赏和梳理自己画作的收获。
教学反思此次幼儿园的毕加索绘画教学有许多收获,不仅为幼儿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机会,也增强了他们对毕加索艺术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此次教学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和创新,鼓励幼儿们在自由的环境下大胆尝试,在创作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独特之处。
同时,在评价和反馈中,老师关注幼儿的创造力和领域创新,并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材料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全面发展。
幼儿园美术大师毕加索教案

幼儿园美术大师毕加索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美术大师毕加索教案班级:幼儿园大班教学对象:3-5岁幼儿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毕加索的艺术作品,了解他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2.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幼儿对色彩和线条的认知能力。
3.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体验到美术的乐趣和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介绍毕加索(1)通过图片展示毕加索的代表性作品,让幼儿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2)简单介绍毕加索的生平经历和成就。
2.认知色彩和线条(1)通过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幼儿认知色彩和线条,指导幼儿观察事物的外形特征。
(2)让幼儿通过不断的线条和色彩练习,锻炼幼儿的对笔画和颜色的掌控能力。
3.绘画创作(1)通过毕加索的创作风格,让幼儿体验抽象和现实的结合,让幼儿认识到绘画的多样性。
(2)让幼儿自由创作,以感受和表达为主,同时指导幼儿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1)老师通过图片展示毕加索的代表性作品,告诉幼儿这些美丽的图画都是毕加索创造的。
(2)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毕加索的画作,让幼儿了解毕加索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2.认知色彩和线条(1)老师以绘画为主题,让幼儿感受色彩和线条的魅力。
(2)老师指导幼儿观察物品的颜色和线条,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绘画创作(1)老师以毕加索的创作和艺术特色为主题,让幼儿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2)老师给予幼儿自由创作的时间,同时指导幼儿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总结(1)老师让幼儿展示创作结果。
(2)老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感受到绘画创作的快乐和乐趣。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毕加索的理解和对色彩和线条的认识等。
2.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包括色彩运用和线条表现等。
扩展活动:1.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创作作品整理成展览展出,让幼儿感受到创作的价值和快乐。
2.教师可以借助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将毕加索的艺术元素应用到手工制作中。
幼儿园小小画家毕加索教案

幼儿园小小画家毕加索教案一、教材背景毕加索是法国现代派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画风创新,构图独特,色彩鲜艳,意境深刻。
幼儿园小小画家毕加索教案,旨在通过展示毕加索的画作,引导幼儿了解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及其画风特点,感受他的艺术魅力。
2.学习毕加索的构图技巧,用颜色和形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其个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让他们从中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环节(1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毕加索的生平、画风特点。
通过展示毕加索的画作,引导幼儿感受他的艺术魅力,启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2.学习技巧(3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毕加索的构图技巧,如使用几何形状和不同颜色创造抽象画风。
教师给幼儿提供颜色和形状素材,引导幼儿通过图形拼贴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作品,或者自由发挥,自己动手涂鸦。
3.展示作品(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逐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谈论作品的构图、颜色、形状等方面,帮助幼儿发现绘画中的美丽和欢乐。
4.评价与总结(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表扬他们勇于尝试、积极发挥和表达的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绘画体验和感受,认识到绘画的乐趣与意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画风,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涂鸦和拼贴,用颜色和形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难点:如何让幼儿了解毕加索的画风特点,如何引导幼儿发挥创造力和独特性。
五、教学方法1.导入讲授法:通过讲述科普的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好奇心。
2.图示讲述法:将毕加索的画作用于实物,展示画作的特点和构图关系,保证幼儿有视觉上的刺激和感受。
3.审美教育法:给幼儿展示不同风格的小画作品,让幼儿学会欣赏艺术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意识,开阔其思维。
4.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调查、展示作品等多种形式,创造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参与进来,打破单调性,力求更好的效果。
小学美术《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

《画坛巨匠——毕加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教学中可将本单元的内容结合本学习领域的目标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认识欣赏作品,并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自主欣赏、评述活动平台的设置。
’ 画坛巨匠。
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油画代表作品《格尔尼卡》,立体主义时期油画作品《曼陀铃和吉他》及文学插图《和平鸽》。
毕加索一生艺术风格分为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田园时期等九个阶段,教材主要选用了其最具代表性的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重点让学生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教师可选择其代表作《格尔尼卡》作为重点欣赏描述对象,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或从传记的角度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或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做到有的放矢。
“活动二”教材呈现的活动是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立体画派的表现方法,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除按教材活动要求外,也可让学生选择作品局部临摹体验。
二、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主题难点:分组讨论归纳出作品中物体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人物相关资料和作品。
《画坛巨匠》活动二一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二一课时一、赏画导人◆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请同学们猜猜作品的作者是谁。
形成对毕加索的绘画风格的基本印象。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
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
再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
多样的。
2.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
1.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
2.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二、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
讨论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感受和理解毕加索画人物独特的表现风格。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2.讨论: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3、多媒体展示大师作品,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欣赏:《和平鸽》、《格尔尼卡》;
提出问题:作者是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你看见了什么?
(二)、展开:
1、多媒体展示毕加索作品,要求学生认真“读画”。
提问:大师的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
大师画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大师作品的特点:各小组进行讨论比较、交流、观察
A、有多个视角。
(多媒体演示)
B、形象重组。
(多媒体演示)
介绍画家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
2、观察:毕加索《格尔尼卡》、《和平鸽》
主题与形象的选择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欣赏中注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你想从哪些方面着手深入了解作品?(提示:可从材料、构图、色彩、线条、肌理等方面入手)
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对后来的各
3/ 5
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4、了解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作品表现形式
“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
(三)、教师归纳:
色彩为黑白灰,突出了恐怖气氛。
构图饱满,充满动荡与不安,破碎的形式融于一体,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画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富有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
这些超时空的形象,蕴涵了画家愤满的抗议,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因此,这幅画成为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以9.11事件为题材,创作一幅画,形式材料不限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品,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品,加以小结
提供评价意见:1、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表现
2、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