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方案比选研究
国家体育场(鸟巢)钢结构桁架柱安装技术

摘
要 : 家体 育场 ( 国 鸟巢 ) 的构 件截 面 均 为箱 形 截 面 , 空 间 位 置复 杂 。其 桁 架柱 截 面 大 , 体 重 量 重 , 且 单 整
根柱吊装难度大。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器械 , 精确计算施工数据 , 采取分段安装 、 双机抬吊等施工方法 , 按时保量
地完 成 了桁 架 柱 的安装 。 关键 词 : 国家 体 育场 ; 桁架 柱 ; 分段 安 装 ; 机抬 吊 双 中 图分 类号 : U7 8 T 5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0 4 2 (0 0 0 — 5 8 0 1 0 — 7 6 2 1 )7 0 8 — 4
梯 及立面 次结 构 的安 装 ,应在桁 架柱安 装完成 后及 时 量达5 0 , 0 t高度 达 6 m, 7 整根 柱吊装 难度 极大 。根 据桁 跟进 安装 。 架柱 的重量 分布 及起 重机 资源 , 用分段 安 装方 法, 采 分 段断 口设置于 桁架柱 直线 段 。为确保桁 架柱 的制 作质 量和安 装进 度,将桁 架 柱直接 在拼 装胎 架 上进 行整 体 立体拼 装并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焊 接 。 因运 输条件 限制分 段节 点制作 , 故在安 装分段 线位 置采 用对接连 接板 固定 ,使 桁 架柱
A s at Alcm oet o aoa S d m (i N s aotbx t e etn ad hi sae bt c: l o p nns fN tnl t i Br S et dp o - p sco n t r pc r i au d ) y i e
p st n r o lx o i o s a e c mp e .Co sd rn h ag r s e to o r s c l mn h a y sn l c mp n n a d d f c l i n iei g t e lre c o s s cin f tu s ou , e v i ge o o e t n i u t i i tga lf n , hg q ai i salt n f tu s ou i o ltd n c e u e h o g v ro s o sr cin ne rl i i g ih- u l y n tl i o r s c lmn s t t ao c mpee o s h d l t ru h a iu c n tu t o meh d , s c a ra o a l d sg o c n t cin e up n s a c rt c luain o c n t cin d t, t o s u h s e s n b e e in f o sr to q i me t, c u ae ac lt f o sr t aa u o u o s g n e n tlain n o b e ca e lf n ,ec e me td i salto a d d u l- r n i i g t . t
体育馆钢结构安装吊装方案

体育馆钢结构安装吊装方案1、总体思路⑴比赛馆钢桁架安装采用分段分榀吊装,高空平台拼装。
即将主桁架在离外边缘三分之一处分为两个分段,用一台50t汽车吊在蒙古包中间吊装三分之二的桁架,另一台25t 汽车吊在蒙古包外吊装三分之一的桁架,一台16t汽车吊进行檩条和次桁架的吊装。
在大蒙古包中心压力环处搭设格构式承重台,及沿蒙古包桁架分段处搭设一圈操作平台,在接点处进行加密,作为高空拼装平台。
先吊1-11轴端分段(低端)至高空组装平台,然后吊压力环端分段(高端)与低端分段拼装成一个整体,再在相对轴吊装第二榀主桁架,吊完两边主桁架,再吊两榀间次桁架、檩条,组成一个稳定体系。
随后进行下一榀桁架安装。
练习馆采用一台50t汽车吊进行跨外整榀桁架吊装,中心压力环处搭设格构式承重台。
吊车行驶路线详见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⑵哈达造型处搭设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进行高空散装。
⑶标志塔分为三段,用一台200t汽车吊进行吊装。
第一段吊装焊接完毕,环绕标志塔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再进行第二段的吊装。
依次类推。
2、比赛馆钢结构的安装(1)、高空拼装平台搭设高空拼装平台搭设在两蒙古包中心压力环处及沿大蒙古包一圈分节处,高度距桁架下弦0.5米。
脚手架基本搭设尺寸为三向步距1.5米,宽度为4.5米,钢管底部设方木垫块。
对应桁架的1.5米宽度内,立杆加密,顶部设置千斤顶。
其平面布置图及相关节点及要求详见脚手架平面布置图。
压力环下的承重格构架,对于比赛馆的安装控制环节,压力环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其他桁架安装的基准,所以其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底部承重架所承受荷载很大,安装过程中至少一半以上重量由其底部承重架承担,由于一般脚手架所做的承重架在受力之后,其自身所产生的沉降不好估计,尤其是在大荷栽作用之下,因此,选择采用由型钢互相拉接而成的格构式承重架,上部放置12个40吨千斤顶,用于支撑压力环。
(2)、现场桁架拼装平台的搭设由于桁架是分段运输至现场,所以现场需要对桁架进行二次对接拼装,采用路基箱作为拼装平台,在平台上设置多个支撑点,桁架放置其上拼装,保证桁架的曲线与平面外不扭曲。
国家体育场(方案)钢结构工程、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编号:C J N C-00 1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焊接工艺评定方案批准:审核:编制:北京城建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国家体育场项目部二00五年三月十六日国家体育场(方案)钢结构工程、焊接工艺评定方案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现场焊接工艺评定具有技术要求高、复杂、工作量大的特点,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由于焊接工艺评定的地位特殊,是焊接工程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
一、编制依据和基本规定(1)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招标图》(3)《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GB 50205-2001 -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GB/T1591-94 -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6)YB 4104-2000 - 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7)GB/T5315-85 - 厚度方向性能钢板当以上规范不能函盖地方,参考以下国际规范a.DIN17182 - 高焊接性能铸钢(德国)(8)绝大多数的钢构件为钢板焊接成的箱型截面,钢板的最大厚度不大于100mm;除特别注明外,钢板厚度≤34mm时,采用Q345钢材;钢板厚度≥36mm时,采用Q345GJ钢材。
厚度分布:·组合钢柱除少量棱形柱底部和顶部为90~100mm,其余为50~80mm,另外两根方形斜柱板厚绝大多数为30、25、20mm。
·桁架上弦杆个别段为50mm外,其余均在40mm以下,大多数为30、25、20mm。
·桁架下弦杆个别段为50、42mm外,其余绝大多数为20mm。
·腹杆为20、14、10mm,多数为10mm。
·次结构板厚最大36mm,绝大部分为20mm以下。
(9)选用钢材性能应满足下例要求:钢材冲击韧性要求钢材厚度方向性能要求(11)除特别注明外,所有焊接均采用全熔透对接焊缝。
(12)除特别注明外,手工焊接所采用焊条的质量标准须符合现行国家规范GB/T5117及GB/T5118的规定,对Q345级钢材须采用E50级焊条,对Q345GJ 钢材须采用E55级焊条。
[北京]体育场馆钢结构网架吊装方案
![[北京]体育场馆钢结构网架吊装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1ad529f7ec4afe05a1df41.png)
编制说明由于网架整体提升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针对此情况特做网架吊装专题方案。
通过浙江大学空间钢结构设计软件MST2005计算的结果,认为将网架4段分片提升,高空对接优化为整体提升更有利于结构的安全,具体分析如下:1、第一版施工组织设计采用4段分块提升,1区先提升到位后,2、3、4区分别提升至设计标高后,利用承重脚手架进行2、3、4区和1区空中拼装。
在脚手架上拼装网架,施工属于高空作业,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效率低,存在人员、物料坠落等危险因素,而且网架的杆件粗和球大,网架存在集中荷载等安全隐患。
2、整体提升采用的拔杆,与原4段分块提升所用的拔杆数量相等,使网架结构更趋于稳定,这样提升对网架结构本身的安全系数更大。
3、网架整体提升,解决了网架空中对接区存在对接质量,以及网架挠度曲线不平滑过渡的问题。
便于监理和现场测量员测量,控制网架的质量。
4、由于钢网架施工进度要求比较紧, 按原4段提升方案,很难如期封顶。
由于搭设承重脚手架,操作平台脚手架需要10~15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如果采用整体提升方案,可以节约脚手架搭设、拆除的时间,缩短施工周期。
5、我公司在已建工程中,曾采用整体提升的的施工方法,对此施工方法很有经验,很有把握。
1.编制依据1.1施工图纸1.2主要施工规程及规范1.3 编制参考资料《建筑钢结构施工手册》中国钢结构协会编著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3、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和重点3.1施工难点网架跨度大、重量大,加之受场地限制吊装有一定的难度。
3.2施工重点网架吊装拔杆的荷载计算及吊装过程的整体控制与协调。
4、施工部署4.1 总体部署本工程钢网架为焊接球节点正放四角锥结构网架,是由72m×116m梯形网架组成,网架的基本网格尺寸为4500×4500mm,根据本网架具体情况和现场周围环境条件及吊装设备位置情况,也考虑到安装费用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本工程72m×116m网架采用“地面整体拼装、吊装,空中偏移就位”的施工方法进行安装。
国家体育场-鸟巢主结构安装方案

1编制依据1.1规范、规程及标准1.2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国家体育场钢结构设计施工图》2004年12月审查通过的《国家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其它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市城府路南侧,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建筑顶面呈马鞍型,长轴为332.3m,短轴为297.3m,最高点高度为68.5m,最低高度为40.1m。
屋盖中间开洞长度为185.3m,宽度为127.5m。
主桁架围绕屋盖中间的开口放射型布置,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
大跨度屋盖支撑在周边的24根桁架柱之上,主桁架尽可能直通或接近直通,并在中部形成由分段直线构成的内环洞口。
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4榀主桁架在内环附近截断。
用分段直线代替主桁架空间弯扭曲线弦杆,减少构件的加工难度。
将腹杆倾斜角度控制在60°左右,网格大小尽量均匀,上下弦节点对齐,具有较好的对称性。
桁架柱、弦杆与腹杆形成完整的桁架,腹杆主要连接于外柱与立面次结构的交点。
腹杆轴线与内外柱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腹杆宽度为1200mm,与菱形内柱同宽。
在屋盖上弦采用膜结构作为屋面围护结构,屋盖下弦采用声学吊顶。
主场看台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屋盖主结构的杆件均为箱型构件,其中,主桁架断面高度为12m,上弦杆截面为1200mm×1200mm~1000mmX1000mm,下弦杆截面为1000mm×1200mm~800mmX800mm,腹杆截面基本为600mmX600mm,主桁架沿洞口斜角交叉布置。
桁架柱为三角形格构柱,,每根格构柱由两根1200mmX1200mm箱型外柱和一根1200mm×1200mm菱形内柱组成,腹杆截面为1000mm×1200mm。
桁架柱上端大、下端小,上端与主桁架相连,下端埋入钢筋混凝土承台内,并将屋盖荷载传至基础。
体育馆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终稿)

体育馆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终稿)一、前言体育馆的建设工程中,钢结构的吊装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吊装方案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提高效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就体育馆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吊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结构吊装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1.完善的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吊装方案。
2.检查设备完好:确认起重设备和吊装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操作安全。
3.安排工作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做好分工协作。
4.确定作业区域:划定好吊装区域,并清理场地,确保吊装作业空间畅通无阻。
5.通风周围交通:确保作业现场周围交通通畅,作业区域围栏区分明确。
三、吊装方案设计1.吊装顺序规划:根据结构特点和重量,合理规划吊装顺序,先轻后重,逐步提高吊重。
2.吊装位置确定: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吊装位置,明确固定点和吊索的连接方式。
3.吊钩选择:选择负荷能力合适的吊钩,并进行调试和检查。
4.安全防护措施:在吊装过程中,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人安全。
四、吊装操作流程1.搭建起重设备:首先要搭建好吊装起重设备,做好设备检查和调试。
2.就位偏移调整:将吊钩就位,通过操作控制,对其进行偏移调整,保证与吊装结构对接正确。
3.周围环境检查:在吊装过程中,随时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障碍物是否清除干净。
4.慢慢提升:慢慢提升吊装结构,做到动作平稳,避免突然加速或停顿。
5.下降平稳放置:当到达目的地时,缓慢下降吊装结构,确保平稳放置于设计位置。
五、安全注意事项1.吊装过程中人员不能在工件下方停留。
2.保持吊装工具和起重设备的完好性,及时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3.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吊装方案。
4.天气恶劣时,暂停吊装作业,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吊装现场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不受影响。
结语体育馆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和严格执行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国家体育场-鸟巢立面次结构及钢梯安装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3)1.1设计文件 (3)1.2规范、规程及标准 (4)1.3其它 (4)2、工程概况 (5)2.1工程简介 (5)2.2工程特点、难点 (5)2.2.1工程特点 (5)2.2.2工程难点 (6)3、施工部署 (7)3.1施工区域划分 (7)3.2施工组织 (7)3.2.1总包钢结构组织管理体系 (8)3.2.2专业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 (8)3.3施工总体程序 (9)3.4施工方法选择 (10)3.5施工进度计划 (10)3.6主要资源计划 (11)3.6.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11)3.6.2其他辅助机具表 (12)3.6.3劳动力需求 (12)3.6.4测量和监测设备器具配置 (12)4、施工准备 (12)4.1技术准备 (12)4.2现场准备 (13)4.2.1施工总平面布置 (13)4.2.2场区交通组织 (14)4.2.3施工临时用电计划 (14)4.3劳动力准备 (15)4.4机具准备 (15)4.5材料准备 (15)5、施工工艺 (15)5.1立面次结构吊装工艺 (15)5.1.1立面次结构吊装分段 (16)5.1.2吊机选用 (16)5.1.3吊装索具选用 (17)5.1.4安装顺序与工艺流程 (17)5.1.5立面次结构安装工艺措施 (17)5.1.6安装质量控制点 (18)5.2立面钢楼梯吊装工艺 (19)5.2.1 立面钢楼梯安装分段 (19)5.2.2 吊机选用 (20)5.2.3 吊装索具选用 (20)5.2.4 安装顺序与工艺流程 (20)5.2.5 钢楼梯安装工艺措施 (21)5.2.6 安装质量控制点 (21)6、季节性施工措施 (22)6.1雨季施工措施 (22)6.2冬季施工措施 (23)7、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3)7.1质量保证体系 (23)7.2质量保证措施 (24)7.2.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4)7.2.2构件安装的质量控制 (24)7.2.3现场焊接质量控制 (24)7.3质量控制流程 (25)7.3.1安装质量控制程序 (25)7.3.2焊接质量控制程序 (25)8、安全管理措施 (25)8.1安全文明管理保证体系 (25)8.2安全保证措施 (25)8.3安全技术措施 (26)8.3.1构件的吊装作业 (26)8.3.2多点、面高空焊接 (26)8.3.3高空构件的稳定 (27)8.3.4高空操作平台和上下通道的设置 (27)9、附件 (27)1、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国家体育场工程钢结构设计施工图》1.2规范、规程及标准1.3其它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市城府路南侧,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鸟巢立面次结构及钢梯安装方案

国家体育场-鸟巢立面次结构及钢梯安装方案1、编制依据 (4)1.1设计文件 (4)1.2规范、规程及标准 (4)1.3其它 (5)2、工程概况 (5)2.1工程简介 (5)2.2工程特点、难点 (6)2.2.1工程特点 (6)2.2.2工程难点 (6)3、施工部署 (8)3.1施工区域划分 (8)3.2施工组织 (9)3.2.1总包钢结构组织管理体系 (9)3.2.2专业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 (10)3.3施工总体程序 (11)3.4施工方法选择 (12)3.5施工进度计划 (12)3.6主要资源计划 (13)3.6.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13)3.6.2其他辅助机具表 (13)3.6.3劳动力需求 (14)3.6.4测量和监测设备器具配置 (14)4、施工准备 (15)4.1技术准备 (15)4.2现场准备 (15)4.2.1施工总平面布置 (16)4.2.2场区交通组织 (16)4.2.3施工临时用电计划 (16)4.3劳动力准备 (17)4.4机具准备 (18)4.5材料准备 (18)5、施工工艺 (18)5.1立面次结构吊装工艺 (18)5.1.1立面次结构吊装分段 (19)5.1.2吊机选用 (19)5.1.3吊装索具选用 (20)5.1.4安装顺序与工艺流程 (21)5.1.5立面次结构安装工艺措施 (21)5.1.6安装质量控制点 (22)5.2立面钢楼梯吊装工艺 (23)5.2.1 立面钢楼梯安装分段 (23)5.2.2 吊机选用 (24)5.2.3 吊装索具选用 (24)5.2.4 安装顺序与工艺流程 (25)5.2.5 钢楼梯安装工艺措施 (25)5.2.6 安装质量控制点 (26)6、季节性施工措施 (27)6.1雨季施工措施 (27)6.2冬季施工措施 (28)7、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9)7.1质量保证体系 (29)7.2质量保证措施 (29)7.2.1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9)7.2.2构件安装的质量控制 (30)7.2.3现场焊接质量控制 (30)7.3质量控制流程 (31)7.3.1安装质量控制程序 (31)7.3.2焊接质量控制程序 (32)8、安全管理措施 (32)8.1安全文明管理保证体系 (32)8.2安全保证措施 (33)8.3安全技术措施 (34)8.3.1构件的吊装作业 (34)8.3.2多点、面高空焊接 (34)8.3.3高空构件的稳定 (35)8.3.4高空操作平台和上下通道的设置 (35)9、附件 (35)1、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国家体育场工程钢结构设计施工图»1.2规范、规程及标准1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9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B/GJJT-GTCG-2005 1.3其它序号名称编号1 国家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修改初步设计版〕2004.122 国家体育场工程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004.123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主结构安装方案2005.74 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文件2005版5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焊接工艺评定方案CJNC-001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国家体育场位于北京市城府路南侧,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是北京201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方案比选研究高树栋李久林邱德隆杨俊峰魏义进石荣金李文标陈桥生提要:本文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工程进行了整体提升、高空滑移、局部提升+高空散装和高空散装四种方案的比选,根据比选结果提出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最终的总体安装方案,期望对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安装方案、局部提升、高空散装国家体育场工程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其钢结构工程因其结构跨度大、节点复杂,大量采用弯扭构件、构型特异的桁架柱及巨型桁架而让世人瞩目。
对于如此复杂的钢结构工程,采取何种方案顺利实现钢结构的构筑成为国家体育场工程能否胜利竣工的关键,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1工程概况国家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主体建筑紧邻北京城市中轴线,并与国家体育馆和国家游泳中心相对于中轴线均衡布置。
国家体育场主体建筑西侧为距景观路200m的中轴线步行绿化广场,东侧为龙形水系及湖边东路,距CATIC 大酒店300m,北侧为中一路,南侧紧临北四环,成府路在地下空间穿过用地,如图1-1奥林匹克中心公园规划图。
占地面积20.4公顷,总建筑面积25.8万m2。
工程结构形式复杂、建设标准要求,大量采用混凝土斜梁斜柱、钢结构弯扭构件,无成功经验可借鉴,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三年,且存在阶段性的“三边”情况,建筑工期特别短;施工场地狭窄,且存在多专业交叉施工,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
其中,其钢结构工程由24榀门式刚架围绕着体育场内部混凝土碗状看台区旋转而成,其中22榀拉通或基本拉通。
大跨度钢结构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结构与屋面、立面的次结构一起编织成“鸟巢”的造型。
所有钢结构构件形成结构及建筑外形,如图1-2。
钢结构屋面呈双曲面马鞍型,最高点高度为68.5m,最低点高度为40.1m;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为332.3m、短轴为297.3;屋盖中部的开口内环呈椭圆型,长轴为185.3m,短轴为127.5m;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8.0m。
屋顶主结构均为箱型截面,上弦杆截面基本为1000mm×1000mm,下弦杆截面基本为800mm×800mm,腹杆截面基本为600mm×600mm,腹杆与上下弦杆相贯,屋顶桁架矢高12.0m。
竖向由24根组合钢结构柱支撑,每根组合钢结构柱由两根1200mm×1200mm箱型外柱和一根菱形内柱组成,每个桁架柱下设有一个T型钢柱脚,荷载通过它传递至基础。
立面次结构截面基本为1200mm×1000mm,顶面次结构截面基本为1000mm×1000mm。
设计总用钢量约42000吨。
大量采用Q345C、Q345D、Q345GJC和Q345GJD级钢材,局部采用Q460E-Z35级钢材和Gs-20Mn5V级铸钢件。
钢板的最大厚度110mm,铸钢件最厚达140mm。
钢构件体型大、单体重量重,构件翻身、吊装难度大。
作为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的桁架柱最大外形尺寸达25m×20m×68.5m;而主桁架高度12m,双榀贯通最大跨度约260m。
主桁架每延米约2~3t,组合柱每延米最重达10t。
结构形体复杂,均为箱型断面构件,位置和方向性均极强;结构跨度大、节点复杂(如图2-3),安装精度受现场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大,安装精度极难控制。
大量采用了巨型弯扭箱型构件,大量采用高强特厚钢板,为建筑钢结构史上首例。
而且,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施工交叉作业,必须从安全、质量、功能、工期、造价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施工方案。
根据国家体育场整体工程特点,其钢结构安装工程主要有整体提升、高空滑移、局部提升+高空散装、高空散装四种方案可供选择。
2整体提升和高空滑移方案分析整体提升方案的总体思路为先在地面完成主体钢结构和次结构的安装,整体提升到位后,再开始内部混凝土结构等的施工。
如果采用此方案进行施工,钢结构施工的准备时间因处于关键线路将占用很长的绝对工期,看台混凝土结构因被围罩钢结构内部而不能先期施工,因而室内装修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等无法提前插入,导致整个施工现场在前期基本没有施工任务,总体工期很难保证。
另外,如果看台混凝土结构后于钢结构施工,则导致混凝土施工穿插于钢结构的柱网中进行,将会对钢结构的成品保护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率等产生巨大影响,进一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
高空滑移方案的总体思路为先开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同时在场地外围异地将整个结构分为两半分别高空组装,组装完成后将两半钢结构滑移到设计位置,再对接合拢完成钢结构安装。
该方案为主体钢结构的施工和混凝土的施工同期进行,这样整个工程的工期就有了最大限度的交叉和压缩,对实现整个工程的工期目标非常有利。
但是采用该方案的前提条件是在场地外侧必须要存在与半个椭圆主体结构相当的临时场地,以便进行半个椭圆结构的安装,但是根据目前的施工场地现状,无论是从东西划分还是南北划分,均没有满足在场地外组装半个椭圆结构的场地,因此该方案很难实施。
另外,即使能够解决场地问题,半个钢结构整体重量达到近两万多吨,开口桁架跨度大于100m,整个滑移结构跨度297m,因此滑移的临时滑道设计和结构加固等措施也都是非常难解决的技术难题。
根据上述分析知,国家体育场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不宜采用整体提升和高空滑移方案。
3高空散装和局部提升+高空散装方案比选通过前面的分析,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安装工程已经排除采用整体提升和高空滑移两种方案。
因此,其安装方案只能在高空散装和局部提升+高空散装两种方案中进行抉择。
下面重点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确定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安装方案。
对于这两种安装方案,由于其桁架柱及次结构的安装方法基本相同,最大区别在于顶面主桁架的安装方法不同。
因此,在进行这两种安装方案比选时重点进行关于主桁架安装方法的分析比较。
3.1局部提升+高空散装方案3.1.1总体思路“局部提升+高空散装”方案的总体思路为将整个“鸟巢”钢结构分成四块来施工,即内环整体提升块、立面桁架柱、外围主桁架和次结构。
总体施工顺序为:1、立面桁架柱安装就位;2、内环整体提升块施工,内环整体提升块拼装在低高空原位拼装胎架上完成(内环整体提升块拼装和装立面桁架柱安装同时施工),拼装完成后用提升设备将其提升到设计位置,并临时固定于提升支架上;3、将外围主桁架安装于桁架柱及内环整体提升块各自挑出的牛腿上;4、立面、肩部及顶面次结构安装就位;5、整体钢结构形成自承重体系后进行卸载工作,从而完成钢结构工程的施工。
其中,内环提升块范围经综合比较后选定为B轴以内(此部分混凝土结构施工需在钢结构卸载完成且提升架拆除后施工);外圈整体吊装钢桁架共为16榀,为对称分布,主桁架的最大吊装单元:重163t,长64m。
如图3-1所示。
3.1.2工况分析根据总体安装思路安排,“局部提升+高空散装”方案的工况分析分三部分:一是内环局部提升部分整体提升工况分析,二是主桁架吊装工况分析,三是外圈主桁架吊装就位后工况分析。
(1)内环局部提升工况分析在进行整体提升之前,需要对提升点进行合理布置,提升点合理布置的原则是尽可能使得各提升架在提升过程中受力分配均匀,并尽量限制桁架悬挑端的变位使得后续的施工安装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故在此目的之下,根据内环提升块的特点、按照均布对称的原则并结合以往工程的实践经验分别对进行了提升点为24点和28点两种工况分析,期望选取出最佳的提升点布置方案。
图3-2为提升点布置图。
在进行内环局部提升工况分析时,主要考虑两部分变形,即内环整体提升块在与外围主桁架对接口处上下弦节点的变形和内环提升点以内构件变形。
内环整体提升块与外圈主桁架对接口处上下弦节点变形:图3-3为内环整体提升块与外圈主桁架对接口上弦节点编号,图3-4为内环整体提升块与外圈主桁架对接口下弦节点编号。
内环整体提升块与外圈主桁架上下弦对接口在工况一(24点提升)和工况二(28点提升)的变形值基本一致,差别很小,详见表3-1和表3-2。
从表3-1和表3-2知,在内环局部提升块与外圈主桁架对接口上下弦节点最大变形值为:X方向10.2mm,Y方向9.2mm,Z方向8.9mm。
内环整体提升块内变形:工况一:24点提升变形:内环整体提升块最大变形发生在内环短轴方向Y轴坐标最大处(如图3-5(a)),扰度值为: -47mm;另外,内环长轴方向扰度值为-15mm。
内环整体提升块内各杆件的应力比如图3-6(a)所示,最大应力比为0.8;提升点最大反力为3942KN,发生短轴部位提升点上。
.工况二:28点提升变形:内环整体提升块内最大变形发生在长、短轴四个交角区域(如图3-5(b)),其最大挠度值为19mm;内环整体提升块内各杆件的应力比如图3-6所示,最大应力比为0.4;提升点最大反力为2769KN,发生在靠内的四个提升点上。
(2)外圈主桁架吊装工况分析外围主桁架各段长短不等,取最长的主桁架吊装单元进行分析,其长度为64m。
吊装时,采用四吊点吊装。
其工况分析分三部分:主桁架卧拼起吊工况、立吊工况和吊装就位工况。
主桁架起吊时其变形如图3-7所示,其最大变形值为5.7mm,发生悬臂端;吊点最大反力为282KN,支点最大反力为257KN,其应力比如图3-8所示。
主桁架立吊时其变形如图3-9所示,其最大变形值为5.9mm,发生悬臂端;吊点最大反力为610KN,其应力比如图3-10所示。
外圈主桁架吊装就位后其其最大变形为21mm,发生在主桁架的跨中部位;提升点最大反力为3725KN,发生在外围24个提升点中长、短轴四个交角处;其杆件的应力比图如图3-11所示,构件应力比均在0.2以内。
同时,外圈主桁架吊装后导致结构的内力重分布,内环杆件应力比有提高,其应力比如图3-12所示。
由前面分析知,内环整体提升及外圈主桁架吊装过程,各杆件变形均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但是,其内环整体提升块与外圈主桁架接口变形相对较大,约50%以上的接口错边超过《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01)关于错边不大于t/10或3mm规定,对口错边问题很难解决。
3.1.3设计修改后主桁架内环特点调整初步设计后,设计将原有的钢结构活动屋盖取消,钢结构固定屋盖的“内环桁架”开口加大约增加约20m。
该“内环桁架”因平面尺度很大、截面板厚较设计修改前有较大减少,同时存在较大的高差,整体刚度较差,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环桁架”。
主结构设计修改前后变化情况见图3-13。
同时,由于钢屋盖内边界在东西侧已经扩大到一层看台的边线、南北侧到跑道的外侧,如果采取该方案(即采取在地面进行“内环桁架”的整体拼装、提升的方案)将对混凝土看台施工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