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论文
旅游美学 期末复习论文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经过一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我对<旅游美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更深刻的了解,从旅游美学的思想起源,旅游与美学的联系,到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最后到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价值,用美学的观点去欣赏旅游的景色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感觉与欣赏。
所以本次就我所感兴趣的是关于旅游者的心理,我认为无论是旅游中的心情,还是一种对于景色的审美都与旅行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旅游者心理因素的探讨与研究,将会更好的把握对旅途的风景的感受,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与美的感叹。
人类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愉悦感。
旅游的愉悦感与美学上的所谓审美感是大致相同的。
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
在旅游观赏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得的愉快心理体验是直觉和理性相交融,又与情绪的愉悦相始终的,旅游美学正是对这种风景美色与旅行者心理的讲解的学科。
著名学者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
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
可见,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寓美于游”的美育活动。
通过参与旅游审美活动,旅游者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很多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审美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旅游审美可以满足人对更自由超越的形而上审美境界的领悟和体验。
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点,就在于人能在不断提高和发展物质利益的基础上,又不断超出物质利益去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旅游中悦神悦志的审美需要就体现在人们这种精神性追求。
在整个旅游审美心理活动中,旅游者在“耳目”和“心意”的愉悦中会获得某种直觉感受和审美领悟,但这并不意味着旅游审美需要的终结,它还会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进一步达到悦神悦志的精神升华的境界。
所谓悦神悦志的精神升华,是指主体在观照审美对象时,经过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精神意志上的完善、飞跃和升华。
旅游美学的论文

旅游美学的论文引言旅游是一种寻求美学体验的活动,旨在通过游览和探索新的地方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旅游美学研究了旅游体验中的美学要素,以及如何通过旅游来增强个体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本论文将探讨旅游美学对于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将旅游美学应用于旅游规划和设计中。
旅游美学的定义和原理旅游美学是关于旅游和美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其中美学是关于美和审美的哲学分支。
旅游美学涉及到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建筑、风格和艺术等的感知、评价和理解。
旅游美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感知与情感旅游美学的第一个原理是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情感。
旅游的美学体验与个体对景观、建筑和艺术等元素的感知和情感有关。
个体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是通过观察、聆听、闻、尝和触摸等感官来实现的。
文化与历史旅游美学还涉及到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欣赏。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和文化活动等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文化和历史使旅游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目的地的美学价值。
空间与景观设计旅游美学还涉及到空间和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
任何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景点都需要考虑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等因素,以提供美学上的愉悦和吸引力。
景观设计的美学原则包括比例、对称、重复、平衡、色彩和材料选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美学还关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
许多旅游目的地都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和传统节日等。
通过旅游,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使旅游者能够欣赏和体验当地的文化艺术。
旅游美学对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旅游美学对生活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丰富个体的审美感受旅游美学可以丰富个体的审美感受。
通过欣赏优美的景观、建筑和艺术等,个体的审美感受可以得到提升和开拓。
旅游者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地区的美学价值。
促进文化交流与熟悉旅游美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熟悉。
论旅游美学在旅游中的地位及影响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Hale Waihona Puke 3.3 审美意识旅游者来自五湖四海,必然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体系、生 活阅历,以及与此相应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到杭州或丽江览胜的游客,对同一景 观的审美反应有异有同,这在一般意义上是由于审美意识的多重性和不同的审美个性 活动所致。
从基本内容上看,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和反应现实的一种方式,一般包括审美观念、 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和审美情感。
3.4 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
和在其它审美实践中一样,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心理过程也涉及四种基 本要素:感知、想想、理解、情感。这四种心理功能交渗互助,在自由和谐的彼此推 移中产生了美感。
3.5 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
在实际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在欣赏不同的景观或美的形态时,会获得不同的 审美感受。有时,即便观照同一审美对象,也存在一个见人见智的问题。或者说,主 体各自的审美感受在程度上不尽相同,往往呈现出多层次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感受 一方面在原则上受限于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多种因 素。
[Key words]: Tmouris Tourist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pplication of tourism aesthetics
II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1、 旅游与旅游美学„„„„„„„„„„„„„„„„„„„„„„„„„„„1 1.1 旅游美学的概念„„„„„„„„„„„„„„„„„„„„„„„„„1 1.2 美学审美的分类„„„„„„„„„„„„„„„„„„„„„„„„„1
4、 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6 4.1 旅游美学在风景名胜的应用„„„„„„„„„„„„„„„„„„„„6 4.2 少林寺景区规划开发所运用的旅游美学知识„„„„„„„„„„„„„7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结课论文
旅游美学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旅游美学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旅游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探讨旅游美学的特点,比如旅游对人们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旅游景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
2. 旅游美学与主观感受:分析旅游美学对个体主观感受的影响。
旅游美学可以提供旅游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包括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欣赏历史建筑和艺术品等。
同时,还可以探讨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3. 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考虑到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拓展旅游美学与环境伦理的关系。
旅游美学应该强调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旅游活动中遵守道德和伦理规范,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4. 旅游美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探讨旅游美学对目的地形象塑造的作用。
旅游美学可以通过设计和布置景点来创造美的感知,在宣传材料和广告中使用美的元素来吸引游客。
同时,还可以考虑旅游美学对旅游业的营销和发展的影响。
5. 旅游美学的实践案例研究:以具体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为例,通过对旅游美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旅游美学的应用和效果。
比如,可以研究某个著名景点的设计和规划,分析其如何利用美学元素吸引游客,或者研究某个旅游项目的表演艺术和视觉效果,探索旅游美学在创作中的应用等。
这些是你可以在旅游美学结课论文中进行论述的一些观点和方向,具体的情况可以根据你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和个人兴趣来展开更具体的研究和论述。
【旅游美学论文】旅游美学论文3000字

【旅游美学论文】旅游美学论文3000字旗袍的符号化文化语义之美摘要: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是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审美的符号。
本文将紧密结合结合符号学及综合视觉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符号对旗袍配饰艺术视觉符号进行审美文化语义表达并探究。
从而体现出旗袍所展现的特有的东方,以及符号化、文化的审美。
关键词:旗袍审美文化符号化语义一、旗袍的符号化审美诗人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服装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
那么,产生于清代的旗袍自然也旗袍不会例外。
早在满清时期,旗袍已作为一种“族徽”体现出其符号的价值。
时至今日,我们之所以愈发热衷于探讨旗袍,是因为旗袍艺术显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充分形式了它良好的传承性,成为中国韩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成为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审美的旗袍符号。
汤显祖大师提出“以若有若无为美”,所谓“有”就是“实”、“无”就是“虚”。
“以若有若无为美”在服装中的展现就是指其艺术形式以虚实相生、虚实结合为好。
20 世纪30~40 年代的旗袍形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人体自然三围曲线造型的被称为中国女装的国粹,讲究的是“含而不露”的神韵。
哑剧她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惟妙惟肖地体现女性人体的曲线美,而开衩的设计又“美而不淫”、“露而不俗”地解决了“遮盖”与“袒露”这一对立统一的歧见,从而魅力这趋时与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了具有永恒在的东方女性典雅美的成功塑造。
含蓄端秀、“露”而不“妖”。
旗袍使用传统服饰的偏门襟,没有多余的带、绊、袋等装饰,产生了均衡的美感,微紧的颈部和两侧的开衩,若有若无、隐约地展现了女性的身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女性的恰如其分曲线美。
旗袍的造型质朴大方,以面为主,配以镶边所产生的线,以盘扣作点缀,是点、线、面的完美结合。
旗袍的线条简练优美,能充分体现女性形态曲线的特征自然美。
旗袍卡腰、门襟、领子等款式,妩媚而婀娜多姿,系带侧开不仅行走方便,而且行走此时给人以轻快、活泼之感。
旅游美学期末作业 论文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美学专题题目:浅谈旅游美学与自然美系(院)旅游外语学院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班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 6 月16 日目录引言........................................................................................................................... - 1 - 一、认识自然美....................................................................................................... - 2 -(一)自然美的含义及特点............................................................................ - 2 -1.自然美的含义.......................................................................................... - 2 -2.自然美的特点.......................................................................................... - 2 -(二).自然美的构成....................................................................................... - 2 -1.风光美...................................................................................................... - 2 -2.形状美...................................................................................................... - 3 -3.色彩美...................................................................................................... - 4 -4.声响美...................................................................................................... - 4 -5.流动美...................................................................................................... - 4 -6.人文景观美.............................................................................................. - 4 -二、旅游活动中的自然美....................................................................................... - 5 -(一)旅游活动中自然美审美的特点............................................................ - 5 -1.直观冲动.................................................................................................. - 5 -2.意境升华.................................................................................................. - 5 -3.皈依自然.................................................................................................. - 5 -(二)旅游活动中自然美审美基本模式 .......................................................... - 5 -1.自然审美准备阶段.................................................................................. - 5 -2.自然审美引导阶段.................................................................................. - 6 -3.自然审美感受阶段.................................................................................. - 6 -4.自然审美品位阶段.................................................................................. - 6 -(三)旅游活动中自然美的作用.................................................................... - 6 -1.愉悦身心,丰富情趣.............................................................................. - 6 -2.强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 - 6 -3.缓解压力、促进健康.............................................................................. - 7 -4.陶冶人的高雅情操.................................................................................. - 7 -5.净化心灵、提升品位.............................................................................. - 7 -6.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 7 -7.产生磁力,推动消费.............................................................................. - 7 - 结论........................................................................................................................... - 8 -浅谈旅游美学与自然美引言旅游美学是研究旅游与审美的一个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
旅游审美文化论文

一、1、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形态美客观存在物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包括雄伟美、奇特美、险峻美、秀丽美、色彩美。
随着季节变换,昼夜更替,阴晴雨雪,自然风物相应生辉,呈现出丰富奇幻的色彩,构成最大众化的审美形式。
“光线是一切色彩的摇篮”。
听觉美自然景观中的鸟语、风声、钟声、水声,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景观起到一种对比、反衬、烘托的强化作用,它们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听觉美感享受。
嗅觉美嗅觉美是一种以生理快感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享受。
包括新鲜空气、海洋气息、木香、草香、花香、果香。
动态美包括水流、云雾、时间、季节、光照、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如山景: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摘自宋朝郭熙)和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
象征美在美学范围内,人们常常凭借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符号,以比喻的方式来传达或体现某些概括性的思想观念、情感意趣、志向抱负或抽象哲理,使之对象化,这样便会产生一种审美属性,称之为象征性或象征美。
幽静美、敞旷美等美感类型。
2、如何欣赏自然景观?①选择适合位置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因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异,所产生的美感不同。
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如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瞰或远眺。
故孔子“登东山小于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
如黄山仙人晒鞋、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峰,在特定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方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湖沼池塘、峡谷洞穴、一线天置身近观方知其妙。
如长江三峡,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瀑布景观宜适当位置仰观。
我国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万练倒悬,飞沫反涌,千里之外即闻其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选择适当位置仰观则可收到形、色、声、动等美感;李白置身于适当距离仰观庐山瀑布,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受。
②把握观赏时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不同自然景观的美。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

《旅游美学》课程论文桂林旅游景点中的美学鉴赏摘要:旅游景观美的多样性,与其他艺术鉴赏活动不同,旅游审美的观赏对象极为丰富,几乎包括了美学上所有的审美形态。
本文欲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社会美三个方面对桂林各大景点进行鉴赏。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结合桂林各景区旅游现状对旅游美学概念、审美特性特征、审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望对以人文为主体的旅游区规划设计和生态旅游者更好地品味桂林之美。
关键词:桂林;旅游;美学;鉴赏引言旅游虽然包含着很多活动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欣赏活动。
要使旅游者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首先要懂得旅游审美的特殊性。
当今的旅游大多是山水风景及名胜古迹游览,因此必须了解山水风景的审美特征以及具体自然景观的审美欣赏;还应掌握旅游审美的方法。
一、旅游美学的相关概述1.旅游美学的概念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以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
由于他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的对象,所以一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也不同于美学的其他分支。
2.旅游的审美形态1。
1自然美。
游览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自然美。
“清风明月”、“远近山水”就是自然美。
桂林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满眼风光多闪灼”就是自然界瑰丽景色的萃集。
现在国家城乡环境保护建设部首批颁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绝大部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欣赏对象的。
当然,桂林也在其列。
1。
2艺术美。
当你泛舟于漓江,观赏那沿途旖旎的风光;当你奋力登上龙脊的最高点,极目远眺,七星伴月一览无余;当你看到龙胜梯田,不禁要对龙胜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发出由衷的赞叹。
所有着一些,都是艺术美。
艺术美门类丰富多彩,达到长城、矗楼高阁、飞架的大桥,小到只有半寸见方的篆刻、精细的印章及传统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和工艺美术等、艺术美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旅游胜地常在水际、路边或者悬崖峭壁,往往建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里面每每挂有字画,建筑也经雕镂装饰,这些艺术美的化身不但给游客提供了休憩、远眺的旅游设施,它们更是自然美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点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美学论文
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策划学号:20120514263 姓名:万霞
一、风景美
我国风景遍布全国各地,数不胜数,烟云变幻的黄山之美称为“黄山之奇”,泰山美称为“泰山之雄”,称华山美为“华山之险”,称嵩山美为“嵩山之峻”,称峨眉山之美为“峨眉之秀”,称青城山之美为“青城之幽”。
自然旅游资源有着天然和纯朴的风格,就像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九寨沟的静谧幽深都保持了一种素朴、纯真的天然本色。
自然旅游景观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限性,例如,我国的吉林树挂只能在12月和次年的2月内,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才会出现,而北京香山以及南京栖霞山的红叶在深秋才能看得到,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的8月16日至18日。
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例如,“西北之山多雄浑”,“东南之山多奇秀”,这边是最形象的概括。
自然旅游景观分为很多种类。
有奇特的岩溶景观,被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而云南的路南石林以深切的溶蚀裂隙、高大的石柱、壮观的地上熔痕和丰富的地下熔痕成为了全球的独特岩溶景观,有着洞中洞、洞连洞,洞天别具的奇特之感。
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便可以想到那是一幅多么悲壮、苍凉、狂野的画面,我们不能忽视石蘑菇、石笋、石兽、石亭、石塔的千变万化,那险峻崎岖的“雅丹景观”。
当你发现有泉水缓缓溢出并夹带出串串气泡,犹如串串珍珠,即为珍珠泉,不要感到惊讶,这是泉的美丽,如含羞泉,广西桂平的乳泉,河北野山坡的鱼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还有许多动人的景观,如云雾、山岳、峡谷、瀑布、江河、森林、草原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工美也是一种风景美,它是指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造景观,例如,亭、台、楼、榭、桥等,我们在观赏西山八大处的风景时,主要是观赏八大景点的人造景物,即八座寺庙,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寺、大悲寺、龙王寺、香界寺、宝珠洞、正果寺等、若没有这八大寺的点缀,哪里的风景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就像西湖的白堤、苏堤、湖心亭也为西湖美景增加了大大的魅力。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都是因为神话或民间传说而成名的,如桂林的七星岩,相传洞中有一个歌仙台,是刘三姐唱歌的地方,这个传说的神秘色彩丰富了七星岩的美,与此有同工之妙的有大连的著名风景点老虎滩公园被誉为“渤海明珠”,以及与其相关的还有“石槽山”、“望夫礁”。
自然风景有许多的美,下面简单谈一下其雄、秀、奇、险以及色彩之美。
雄之美:
辽阔的齐鲁大地的泰山,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雄伟令人折服。
贵州黄果树瀑布之雄伟其实也是令人叹为观止,钱塘江的潮,潮来时惊涛巨澜,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秀之美:
青罗带般美丽的漓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轻盈少女般的桂林山水,都是有秀丽无比的景色。
庐山的隽秀,雁荡山的灵秀,武夷山的神秀,富春山的锦绣更是天下一绝,无一不透露着秀丽之美。
奇之美:
我国最富有奇特之美的非黄山莫属,素有“黄山天下奇”之谓,它的“四奇”石、松、云、泉更是一绝。
奇峰怪石数不胜数,像喜鹊登梅、梦笔生花、金海探龟、猴子观海等形象无一不惟妙惟肖。
松有迎客松、陪客松、黑虎松、蒲团松等。
雁荡山水之奇更是一绝,其“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更是生动,与此有着奇特之感的还有:峨眉的佛光,蓬莱的神仙海市。
险之美:
华山天下险,毋庸置疑,还有一物也堪称险中之绝,那就是悬空寺,俗言道:“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色彩之美:
北京西山红叶、庐山云海、云南茶花、洛阳牡丹、、井冈山杜鹃、太湖邓尉山的梅花都是极富有色彩之美的景色。
特别是天台山顶峰的云锦杜鹃花更是杜鹃花家族中的极品,其色彩绚丽令人流连忘返,1999年的春天,浙江省台州市还举办了“99天台山云锦杜鹃节”。
足以见得云锦杜鹃的魅力所在。
二、中国园林与欣赏
1、皇家园林:
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即万寿山的颐和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
其中圆明园原名为清漪园,光绪十四年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重新修建了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
圆明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花费了110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为8500亩,超过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面积。
2、私家园林:
具有代表性的私家园林有:苏州的留园、怡园、补园、耦园,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恭王府、扬州个园,东莞可园,上海的豫园等。
我国园林的审美价值主要从山水两个方面看。
1、山:
清代李斗写《扬州画舫录》说:“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
扬州园林的假山很有特色,著名的个园就是以高超的假山堆叠而著称,而且相传个园的假山是清代的大画家石寿所设计的,利用石笋、太湖石、黄石、宣石构成四座假山,春夏秋冬的景色,春山石成灰绿色,夏山石灰白色,秋山石色微黄,冬山一抹白色宣石。
假山叠石以苏州环秀山庄的太湖石假山,上海豫园的黄石假山为代表。
而颐和园排云殿下面院内的奇石、故宫御花园和静心斋内的假山叠石都极富特色。
古代也有许多皇帝爱好奇石,尤以宋徽宗和清乾隆为最,宋徽宗把天下有名的美石和奇石都编入他的《花石纲》内,横卧在颐和园内的“青芝岫”就是乾隆搜集的。
2、水:
水是组成园林要素之一,有山必有水,山水相得益彰。
园中的水也有大小之分,大者如颐和园的昆明湖,北京三海,杭州的西湖、圆明园的福海,气势恢宏,别具一格,小者一泓碧水或山溪独流,使人感到源流无尽,水曲溪长。
万寿山和昆明湖的鲜明的高低对比,湖光山色,上下辉映对游人极具吸引力。
三、中国画
中国画种类繁多,但仅从旅游者对中国画的欣赏这一角度来分类,可简要分为卷轴画、壁画和工艺绘画三种。
卷轴画主要见于博物馆和美术馆所收藏的古代名画为代表,壁画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西藏佛教壁画和大量的汉代墓室壁画。
欣赏中国画主要是体会它的意境,要善于联想,产生共鸣,而画的格调则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中国画主要是以线造型、抒情写意,色、笔、墨三者相结合,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体会到中国画的精髓。
四、中国书法
中国的书法历经了以下的历程: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书——隶书——楷、行、草,隶书以李斯为代表,他写的隶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楷书以钟繇最佳,行书和草书则以王羲之为代表。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最有影响力的五位代表:欧阳询(自创欧体),张旭(擅草书),颜真卿(擅正书),柳公权(擅楷书),释怀素(擅草书)。
宋朝四大书法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五、中国古建筑
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以及山东的孔庙、孔府、孔林堪称我国三大古建筑。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驰名中外的三大石窟。
中国四大佛山(峨眉山、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
万里长城被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著名的皇陵有北京的十三陵,陕西黄陵,南京的明孝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等。
我国古代三大名桥有:河北赵州安济桥,广东潮州广济桥,福建泉州洛阳桥。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桥梁中现存最精美最古老的一座。
江南三大楼阁:湖南岳阳楼、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滕王阁。
我国古建筑可分为古城、宫廷、陵园建筑。
1、古城建筑:
我国古城建筑保存完整的有:江苏南京城、陕西西安城、山西平遥城、辽宁兴城、湖北荆州城、云南大理城、广东潮州城和肇庆城。
我国有着雄伟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其上的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2、宫廷建筑:
古代的汉三宫是指“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保留最完整的一处。
分为内廷和外朝,外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3、陵园建筑:
西安皇陵最多,除了骊山秦始皇之墓外,还有西汉11个皇帝和唐朝18个皇帝的陵墓,其中西汉皇帝中汉武帝的茂陵规模最大。
李世民的昭陵“鲜丽不异人间”。
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境内,其中北宋9个皇帝有7个皇帝埋于此,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其中规模最大最宏伟的是长陵(明成祖朱棣),定陵(明神宗朱旭军)。
清陵分三处:辽宁省有三座(永陵、福陵、昭陵),河北遵化的马兰峪有清东陵,河北省易县境内有清西陵。
清东陵:顺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丰(定陵)、同治(慧陵)。
清西陵:雍正、嘉庆、道光、光绪。
旅游美学不仅对旅游也有较大的帮助,而且对旅游者还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教育功能,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将旅游和审美相结合。
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