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法(设问法)

合集下载

创新技法设问法

创新技法设问法
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能否调整已知布局; 能否调整即定程序; 7 能否调整/变换 能否调整日程计划; 能否调整规格; 能否调整因果关系; 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8 能否颠倒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能否原理组合、方案组合、 功能组合、
9 能否组合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现有的事物能否借用别的经验 2 能否借用 能否模仿别的东西;
过去有无类似的发明创造创新 现有成果能否引入其它创新设想.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现有事物能否做些简单的改变?如: 3 能否改变 改变颜色 声音、味道、式样、结构
花色、品种等,改变后效果如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能否形状组合、材料组合、部件组合。
能否把物体、目的、特性或观念组合等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核表法的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强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它强制人去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愿提问题或不善于 提问题的心理障碍。提问,尤其是提出有创见的新问题本 身就是一种创新。 它又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思维目标 更丰富。 另外核检思考提供了创新活动最基本的思路,可以使创新 者尽快集中精力,朝提示的目标方向去构想、去创造、创 新。
创新技法设问法
2.设问型创新方法
2.1 设问型创新方法的概念
2.1 设问型创新方法的概念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1 能否他用
现有的事物有无他用; 保持不变能否扩大用途; 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 能否引入其他的创新性设想。
案例:
2.4 综合应用:新型保温瓶的检核表

《几种常见的创新技法》

《几种常见的创新技法》

小组合作探究:
头脑风暴: 十年后的手机
二、联想法
联想法:
联想是人脑把不同事物联系在 一起的心理活动,它是创造性 思维的基础。用联想思维进行 创造的方法。
联想法的类型 • 1、接近联想 • 2、相似联想 • 3、对比联想
试一试
• 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联系类别方法, 比如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 想等。 • 1·看到红色想到太阳。( ) • 2·看到太阳想到热量。( ) • 3·感受到热时想到寒冷( ) • 4·感到冷时想到冰。 ( )
2、和田十二法
• 具体体现为: • 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 • 缩一缩、变一变、改一改 • 连一连、学一学、代一代 • 搬一搬、反一反、定一定
3、5W1H法
• • • • • • 为什么(Why):为什么需要创新? 对象(What):创新的对象是什么? 场所(Where):从什么地方入手? 时间(When):什么时间完成? 人员(Who):谁来承担创新任务? 方法(How):使用什么方法?怎样实施?
三、类比法
类比法: 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 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 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 推理方法。
8种类比的类型
直接类比、拟人类比 象征类比、幻想类比 仿生模拟、因果类比 对称类比、综合类比
分析以下物品采用哪种类比法
作业:
•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创新 加工制作生活中用得上的新 的用品,并在下节课介绍和 展示作品。
几种常见的创新技法
学习目标
• 1、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创新技法。 • 2、能熟练运用创新技法,根据所学专业尝试 • 改变身边的小器具,尝试进行小发明和 • 小创造 • 3、在尝试改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习 • 惯,养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品格和精 神享受创新的乐趣。

发明创造技法之设问法(三)

发明创造技法之设问法(三)

发明创造技法之设问法(三)5W2H法发明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5W2H 法。

提出疑问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创造力高的人,都具有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

提问题的技巧高,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

相反,有些问题提出来,反而挫伤我们的想象力。

发明者在设计新产品时,常常提出: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多少(How much),这就构成了5W2H法的总框架。

如果提问题中常有“假如……”、“如果……”、“是否……”这样的虚构,就是一种设问,设问需要更高的想象力。

在发明设计中,对问题不敏感,看不出毛病是与平时不善于提问有密切关系的。

对一个问题追根刨底,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疑问。

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会发明首先要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阻碍提问的因素,一是怕提问多,被别人看成什么也不懂的傻瓜,二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提问欲望渐渐淡薄。

如果提问得不到答复和鼓励,反而遭人讥讽,结果在人的潜意识中就形成了这种看法:好提问、好挑毛病的人是扰乱别人的讨厌鬼,最好紧闭嘴唇,不看、不闻、不问,但是这恰恰阻碍了人的创造性的发挥。

下面说明5w2H法的应用程序1.检查原产品的合理性1)为什么(why)?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响声?为什么停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产品的制造要经过这么多环节?为什么非做不可?2)做什么(What)?条件是什么?哪一部分工作要做?目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与什么有关系?功能是什么?规范是什么?工作对象是什么?3)谁(who)?谁来办最方便?谁会生产?谁可以办?谁是顾客?谁被忽略了?谁是决策人?谁会受益?4)何时(when)?何时要完成?何时安装?何时销售?何时是最佳营业时间?何时工作人员容易疲劳?何时产量最高?何时完成最为时宜?需要几天才算合理?5)何地(where)?何地最适宜某物生长?何处生产最经济?从何处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作销售点?安装在什么地万最合适?何地有资源?6)怎样(How to)?怎样做省力?怎样做最快?怎样做效率最高?怎样改进?怎样得到?怎样避免失败?怎样求发展?怎样增加销路?怎样达到效率?怎样才能使产品更加美观?怎材使产品用起来方便?7)多少(How much)?功能指标达到多少?销售多少?成本多少?输出功率多少?效率多高?尺寸多少?重量多少?2.找出主要优缺点如果现行的做法或产品经过七个问题的审核已无懈可击,便可认为这一做法或产品可取。

设问型创造技法ppt课件

设问型创造技法ppt课件
44
郑和的办法是在瓷器的空隙处放上绿 豆,然后再撒上清水,让他们发芽。 绿豆无孔不入,将全部空隙都填满, 也就起到了保护瓷器的作用,你想到 了吗?
45
就是不鞠躬
贾是突尼斯有名的机智人物。有一次,他到 西班牙去见国王。他生性高傲,从不屈服于 权威,见国王时也不鞠躬。国王很生气,就 想了一个办法,在他进王宫的大门当中,横 钉了一块木板。这样,贾如果进王宫,他就 非得弯腰低头不可,而弯腰就是鞠躬。可是, 贾想了一个办法,没有鞠躬,也进了王宫。
43
想一想
明朝的时候,郑和出使不同国家,要随船 带着许多瓷器,那时船上的条件很差,总 会有大量的瓷器破碎,郑和为此很伤脑筋, 也费了不少心思,终不得其法。在一次出 访外国的船上,郑和在早晨拣到一颗绿豆, 便吩咐手下,要注意节约,不可浪费。中 午又看到了一颗绿豆发了芽,这时他眉头 一皱,不禁又大喜过望,由此,郑和想到 了保护瓷器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24
8、改一改:对现有事物存在的不完善的特 性改进一下,达到优化工艺、节约材料, 或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即:针对现有的做法提出意见,建议,进行 改进,以做得更好(带有被动性,常常是 在事物缺点暴露出来后,才用通过消除这 种缺点的方式来进行创造。)
25
9、代一代:它是指用其他事物或方法来代替 现有的事物,从而导致创造发明的思路。
2、Who可以理解成谁是该对象的使用者?谁 会喜欢它?谁不会喜欢它?谁适合承担该 任务?
34
3、Why可以理解成为什么要搞该项目?为什么 别人没有搞成或搞失败了?
4、When可以理解成何时开始?何时必须完成? 何时投放市场最合适?
35
5、Where可以理解成从什么地方入手? 地点选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什么地方销售?

创造学基础——第九章 设问技法

创造学基础——第九章   设问技法

具体使用时应灵活掌握,根据活动的主要目的,检核对象的主要特点,周围 环境来设计检核表。 (3)检核表法主要提供的是一种思路
由于检核法比较强调创造发明主体的心理素质的改变,借助克服心理障碍产 生更多的思路,因而较为忽略对技术对象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所以,在使 用本技法解决较复杂的技术发明问题时,仅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还需进 一步与技术方法结合。
司机只要看到“斑马线”就会小心慢行或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样适合现代 生活的人行横道线就时刻为社会服务着。
15
7.检核表法的第七个方面:能否变换
设计方案时从以下方面考虑:可否变换?有无互换的成分?可否变换模式?可 否变换布置、顺序?可否变换操作工序?可否变换因果关系?可否变换速度或 频率?可否变换工作规范?
2
“问题”正是创造的源泉和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 所以从根本上说,要发明首先要学会设问,善于设问。实践证明能发现问题 与提出问题就等于取得了成功的一半。可见巧妙的设问对于创造是十分必要 的。
设问法主要是围绕现有的事物,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通过提问, 发现现有事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从而找到要革新的方面,发明出新 的事物来。
[案例] 听诊器的发明
法国有位叫利奈克斯的年轻医生,1816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姑娘来找他看 病。那个年代,没有现代医生必备的器械听诊器。对心肺部位有疾患的病人 检查时,只能边用耳朵直接贴附在病人的胸部,一边用双手来摇动病人的身 体,借此来判断病情。 可是,今天这位年轻的姑娘非常肥胖,年轻的利奈克斯又非常腼腆,不好意 思按常规的方法来听。
11
3.检核表法的第三个方面:能否改变?
能否对现有产品进行简单的改变,如改变形状、制造方法、颜色、音 响、味道等。这类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却非常有效。 1898年,亨利· 丁根将轴承的滚柱改成圆球,发明了滚珠轴承,这一 形状的改变,大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创造技法-设问法ppt课件

创造技法-设问法ppt课件
7
创造技法-检核表法
•1、能否他用? • 现有的事物有无他用?(橡胶) • 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电吹风——被褥烘
干机;手枪——注射枪、射钉枪)
8
9
创造技法-检核表法
多功能烘被机具有 防潮除潮、取暖 、烘干、杀灭螨 虫/蚊虫虫卵/蟑 螂虫卵、消除异 味、烘干衣物被 褥等多种功能
10
创造技法-检核表法
77
创造技法-和田十二法
•1.加一加:还可以添加什么?比如加长、加高、加厚
、加宽一点行不行?这在是创造发明中较为有效的方 法之一。
•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 欧洲有一个磨镜片的工人,有一次,他偶然把一块
凸透镜片与一块凹进镜片加在一起,他透过这两片镜 片向远处一看,惊讶地发现远处的景物可以移到眼前 来。这个发现,后来给科学家伽利略知道了,他对这 个无意之中“加一加”而形成的事物进行了研究,终 于发明了望远钱。
成设想方案的制约条件,然后设法满足这些条件,
便可获得创造方案。它充分利用英文词汇的特点,
把奥斯本检核表法浓缩为从6个角度提出的问题:
• 1.Who (谁)?
• 2.When (何时)?
• 3.Where (何处)?
• 4.What (什么)?
• 5.Why (何故)? • 6.How (怎样)?
How to 怎么样 How much 多少 5W2H法
的形状、性能、结构,使其产生新的形态、 功能、特性,使产品更简单、轻便、省力、 多功能、高效率、有特色……
90
创造技法-和田十二法
•7.联一联:现有事物与其他有什么联系吗?
• 如锅巴菜与薯片联系,发明出锅巴小食品,十
分受欢迎。
91
创造技法-和田十二法

创新技法_

创新技法_

41%
第四中心
1920—
美国 42%
57%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五中心
创新技法
创新能力
一、人人都具有创新能力
了解创新的原理概念,有助于遵循创
新的规律提升我们每个人的创新能力。
1、创造学有两个基本观点:
1)创造力(创新能力)人皆有之
2)创造力(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训
练得到开发、提高。(教程12—17页)
2、美国创造学家所做的实验: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技法
创新概述
年代
国家—世界科学中心
1454—1610
能领导世界 第一中心 发展潮流的 1660—1750 国家必定拥 第二中心 有大批的杰 1770—1830
出的创新人 第三中心
意大利科学家占世界总数 55%,科技成果占53%
英国 36%
40%
法国 38%
40%

1840—1910 德国 38%
上是观念革命,意味着否定旧我,重新定位
是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的过程。
观念改变并没有改变事实本身,而是改变
对事实的看法
既要超越传统的思维方式,又要超越已形
成的利益格局,还要超越习惯做法。
观念创新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和心
理上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技法
观念能否改变
观念创新面临巨大的风险
创新技法
创新教育
上海和田路 小学学生的 创造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技法
创新教育
上海向明 中学学生 的创造活动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技法
上海向明 中学学生 的创造活动
创新教育
PPT文档演模板

第6章 创新技法2

第6章 创新技法2
12
③扩一扩:将这件东西的尺寸放大一些会怎样呢?它 的功能及应用范围能否扩展呢? ④缩一缩:将这件东西的尺寸缩小一些会怎样呢?它能 否压缩呢?压缩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⑤变一变:改变一下这件东西的结构、形状、颜色、 声音、味道会怎样呢?改变一下部件的安装位置又会怎样 呢? ⑥改一改:这件物品还存在什么缺点?还有什么不足之 处需要加以改进?使用时还有什么不方便及麻烦?有解决 这些问题的办法吗? ⑦联一联: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有何联系?事物的起因 与结果有什么联系?把其它事物联系起来考虑,能帮助我 们达到目的吗?
21
⑫自由畅谈 这是头脑风暴会议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会 议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阶段。会议主持人运 用4项原则,引导大家突破心理障碍和思维约束, 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热烈、活跃,相互激励、 相互推动的气氛,使与会者能充分开动脑筋,充 分发表意见,思维共振、信息共享,尽可能多的 提出创造性设想。 自由畅谈阶段的时间应由主持人见机行事, 灵活掌握,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待大家充分发 表完意见,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出较丰富的设 想以后,主持人即可宣布会议结束。 22
13
⑧学一学:有什么事物可以模仿?模仿它的形状、结 构,会有什么结果?有什么知识或技术可以学习吗?掌 握了它的原理、技术,又会有什么结果? ⑨代一代:这种物品能被其它物品替代吗?所用材料 能为其它材料代用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替换吗? ⑩搬一搬(移植):把这件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还能 有别的用处吗?这个想法、道理、技术搬到别的地方, 也能用得上吗?
10
三、 5W2H法
为什么(Why) 什么(What)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怎样(How) 多少(How much) 5W2H的内容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7 能否调整/变换
能否调整已知布局; 能否调整即定程序; 能否调整日程计划; 能否调整规格; 能否调整因果关系; 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8 能否颠倒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9 能否组合
能否原理组合、方案组合、 功能组合、 能否形状组合、材料组合、部件组合。 能否把物体、目的、特性或观念组合等
2.3检核表法的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强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它强制人去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愿提问题或不
善于提问题的心理障碍。提问,尤其是提出有创见的新问 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它又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思维目 标更丰富。
另外核检思考提供了创新活动最基本的思路,可以使 创新者尽快集中精力,朝提示的目标方向去构想、去创造、 创新。
案例: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 能否借用
现有的事物能否借用别的经验 能否模仿别的东西; 过去有无类似的发明创造创新 现有成果能否引入其它创新设想.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现有事物能否做些简单的改变?如:
3 能否改变
改变颜色 声音、味道、式样、结构
花色、品种等,改变后效果如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现有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否扩大应用范围、
能否增加使用功能、增强特性
4 能否扩大
能否添加另部件、
能否增加高度、强度、价值、寿命。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5 能否缩小
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省略某些部分; 能否浓缩化; 能否微型化; 能否短点、轻点、压缩、分割、简 略;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6 能否代用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 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艺; 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
2.4 综合应用:新型保温瓶的检核表
2.5 和田十二法
2.6 5W1H法
/jilupian/20100812/
/jilupian/20100812/n29774.ht ml
第二章 创新技法
2.设问型创新方法
2.设问型创新方法
2.1 设问型创新方法的概念
2.1 设问型创新方法的概念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2.2 奥斯本检核表法
1 能否他用 设想。
现有的事物有无他用; 保持不变能否扩大用途;
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 能否引入其他的创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