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患者的护理 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药疹考试题及答案

药疹考试题及答案

药疹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疹最常见的类型是:A. 荨麻疹型B. 麻疹型C. 固定型D. 紫癜型答案:C2. 药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A. 变态反应B. 直接毒性作用C. 免疫复合物沉积D. 细胞凋亡答案:A3. 以下哪种药物最容易引起药疹:A. 抗生素B. 非甾体抗炎药C. 抗癫痫药D. 利尿剂答案:A4. 药疹的诊断主要依据:A. 临床表现B. 实验室检查C. 过敏原检测D. 皮肤活检答案:A5. 药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 停用可疑药物B. 对症治疗C. 预防感染D. 长期使用激素答案:D6.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药疹的诱发因素:A. 药物剂量过大B. 药物疗程过长C. 患者年龄过大D. 患者存在其他疾病答案:C7. 药疹的预防措施不包括:A. 询问药物过敏史B. 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C. 减少药物剂量D.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答案:C8.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药疹的常用治疗药物:A. 抗组胺药B. 糖皮质激素C. 抗生素D. 免疫抑制剂答案:C9. 药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 皮疹B. 瘙痒C. 疼痛答案:C10. 药疹的预后因素不包括:A. 药物种类B. 药物剂量C. 患者年龄D. 患者性别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药疹的常见类型包括:A. 荨麻疹型B. 麻疹型C. 固定型E. 红斑型答案:ABCDE2. 药疹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A. 皮疹B. 发热C. 淋巴结肿大D. 肝肾功能异常E. 休克答案:ABCDE3. 药疹的诊断依据包括:A. 临床表现B. 药物使用史C. 过敏原检测D. 皮肤活检E. 实验室检查答案:ABCDE4. 药疹的治疗措施包括:A. 停用可疑药物B. 对症治疗C. 预防感染D. 使用激素E. 免疫抑制剂答案:ABCDE5. 药疹的预防措施包括:A. 询问药物过敏史B. 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C. 减少药物剂量D.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E. 患者教育答案:AB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小儿急疹护理试题及答案

小儿急疹护理试题及答案

小儿急疹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小儿急疹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流感病毒B. 腺病毒C. 风疹病毒D. 轮状病毒答案:B2. 小儿急疹的典型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发热B. 皮疹C. 咳嗽D. 腹泻答案:C3. 小儿急疹的皮疹通常出现在发热后的:A. 1-2天B. 3-4天C. 5-6天D. 7-10天答案:B4. 小儿急疹的治疗原则是:A. 抗生素治疗B. 对症治疗C. 抗病毒治疗D. 免疫增强治疗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小儿急疹的皮疹通常呈_________,分布广泛。

答案:红色斑丘疹2. 小儿急疹的皮疹一般不伴有_________。

答案:瘙痒3. 小儿急疹的发热通常持续_________天。

答案:3-54. 小儿急疹的皮疹消退后_________。

答案:不留痕迹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小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答案:正确2. 小儿急疹的皮疹通常在发热前出现。

()答案:错误3. 小儿急疹的皮疹会留下疤痕。

()答案:错误4. 小儿急疹的发热通常在皮疹出现后消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小儿急疹的护理措施。

答案:小儿急疹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患儿受凉;给予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注意皮肤清洁,避免皮疹感染;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2. 小儿急疹的皮疹有何特点?答案:小儿急疹的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通常在发热后3-4天出现,分布广泛,不伴有瘙痒,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

3. 小儿急疹的发热有何特点?答案:小儿急疹的发热特点为高热,持续3-5天,体温可达39-40℃,发热期间可能出现寒战、头痛等症状。

4. 小儿急疹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答案:小儿急疹的诊断依据包括发热史、典型皮疹、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以及排除其他类似症状的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皮肤性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皮肤性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皮肤性病护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下面那种皮疹是二期梅毒的皮疹A.软下疳B.扁平湿疣C.尖锐湿疣D.树胶肿正确答案:B2.使用免疫抑制剂护理过程中注意事项不包括A.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B.加强营养C.育龄女性应嘱患者用药期间避免怀孕D.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E.为所有血管炎患者首选治疗正确答案:E3.基底细胞癌的类型不包括A.结节溃疡型B.色素型C.Pinkus纤维上皮瘤型D.肢端型正确答案:D4.引起带状疱疹病毒为A.HPVB.VZVC.HSV-1D.HSV-2正确答案:B5.关于冻疮的护理,哪项不正确A.可用较热水浸浴,迅速缓解末梢循环障碍B.坚持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C.可选择扩张血管药物外用D.避免寒冷潮湿环境,冬季注意保暖E.合理膳食,积极治疗贫血正确答案:A6.寻常型鱼鳞病皮损最常分布于A.腹部B.面部C.下肢伸侧D.下肢屈侧正确答案:C7.属于细菌性皮肤病的是A.带状疱疹B.接触性单纯疱疹D.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正确答案:D8.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诱发的瘙痒症多为A.局限性瘙痒B.夏季瘙痒C.冬季瘙痒D.老年性瘙痒E.秋季瘙痒正确答案:D9.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导致疥疮传染A.同卧一床B.握手C.性接触D.衣服、被褥、毛巾、床单、枕巾等E.以上均可以正确答案:E10.治疗天疱疮最有效的药物A.抗生素B.糖皮质激素C.硫唑嘌呤D.MTZE.环磷酰胺正确答案:B11.关于紫癜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描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反复出现淤点,淤斑B.血管壁可有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C.可出现血性丘疹或小形荨麻疹D.少数可有局限性血管性水肿E.常有阵发性绞痛,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正确答案:E12.天疱疮属于A.过敏性疾病B.自身免疫病C.免疫缺陷病D.感染性疾病E.传染性疾病正确答案:B13.目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首选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抗生素C.环磷酰胺D.非甾体类抗炎药E.血管扩张剂14.以下关于昆虫所致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A.口器叮咬、尾钩刺蜇或者虫体在皮肤内挖掘隧道所致的机械性损伤B.虫体表面的毛刺、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毒液等对皮肤以及全身产生的毒害作用C.昆虫的毒液或唾液所含的多种抗原注入人体后产生的变态反应D.虫体的组织作为异物残留在皮肤内引起的肉芽肿性反应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15.以下关于尖锐湿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HPV感染引起B.平均潜伏期为3个月C.干扰素治疗无效D.典型皮损为菜花状赘生物正确答案:C16.以下关于硬皮病患者的护理,哪些正确A.定时翻身,床上放气垫褥子,防止皮肤破损。

药物过敏培训考核试题

药物过敏培训考核试题

药物过敏培训考核试题1.1%盐酸肾上腺素应________、________mlA.皮下注射,0.5-2mlB.肌肉注射,0.5-1mlC.静脉注射,1-2mlD.皮下注射,0.5-1ml(正确答案)2.过敏性休克患者体位______A.侧卧位,头低足高(正确答案)B.去枕平卧或仰卧中凹位(正确答限)C.平卧位,头偏一侧D.俯卧位3.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当先做什么?_______A.停止给药(正确答案)B.更换液体C.安慰患者D.安慰家属4.填写药物不良反应后,应将什么封存?_______A.剩余液体B.输液器C.皮条D.剩余液体和输液器(正确答案)5.导致过敏过敏性休克时出现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的原因是。

______A.支气管平滑痉挛B.脑组织缺氧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正确答案)D.血管神经性水肿6.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天以上,应重做过敏实验。

_ _A.7天B.5天C.4天D.3天(正确答案)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车备何药物_ ___A.氨茶碱(正确答案)B.多巴胺C.盐酸肾上腺素(正确答条)D.去甲肾上腺素8.抢救记录,必须多长时间内补齐。

_____A.6小时(正确答案)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9.患者,男,28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注射青霉素数秒钟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及濒危感、血压 80/45mmHg,护士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_____A给予氧气吸入B停止注射青霉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正确答案)C给予静脉输液D报告医师10.导致过敏性休克时出现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的原因是_____A支气管平滑肌痉挛B脑组织缺氧C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正确答案)D血管神经性水肿11.过敏性休克时会出现的症状有_____A.荨麻疹,瘙痒、大汗淋漓B.紫绀,憋气,气促C.脉搏细弱,四肢湿冷D.意识模糊、血压下降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2.过敏性休克症状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______A.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导致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第9章 药疹患者的护理 习题及答案

第9章 药疹患者的护理 习题及答案

第9章药疹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最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是:A 抗组胺药物B 抗生素C 糖皮质激素D 性激素2. 可引起痤疮型药疹的药物是:A 青霉素B 链霉素C 雄激素D 庆大霉素3. 青霉素过敏反应属于: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4. 青霉素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属于: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5. Ⅲ型变态反应的特点不包括:A 发热B 关节炎C 肾炎D 紫癜6. Ⅱ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最常见的皮损是:A 风团B 水肿性红斑C 血管炎D 紫癜7. 非免疫性药物反应不包括:A 肉芽肿性反应B 药物过量C 药物相互作用D 累积毒性8. 下列药物中属于组胺释放剂的是:A 放射造影剂B 痢特灵C 磺胺D 青霉素9. 影响药疹的因素不包括:A 分子特性B 用药途径C 个体代谢变异D 性别10. 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不同类型药疹B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相同类型药疹C 不同药物在同一患者引起药疹类型相同D 同种类型药疹可由不同药物引起11. 以下描述不符合药疹的是:A 皮损自觉瘙痒B 皮损分布广泛C 首要治疗措施是口服抗组胺药物D 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明显改善12. 以下疾病中无尼氏征阳性的是:A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B SSSSC 多形红斑型药疹D 天疱疮13. 半合成青霉素最常引起的药疹类型是:A 固定型药疹C 麻疹样型药疹D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4. 药疹初次使用的潜伏期一般为:A 1~7天B 3~5天C 4~20天D 4~30天15. 皮损局限,无对称性分布倾向的药疹为:A 固定型药疹B 麻疹样形药疹C 猩红热性药疹D 多形红斑型药疹16. 以下关于固定型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常由解热镇痛药引起B 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C 皮损数目常为一个D 复发时皮损亦不增加17. 皮损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水肿性红斑、丘疹,虹膜现象阳性,临床考虑为:A 麻疹样形药疹B 猩红热性药疹D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8.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首次发病的潜伏期约为:A 3天B 7天C 15天D 20天19. 以下关于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 多由于长期用药引起B 尼氏征阳性C 可有红肿、渗出D 可伴粘膜损害20. 起病急骤,红斑迅速弥漫全身,尼氏征阳性的药疹为:A 麻疹型药疹B 猩红热型药疹C 多形红斑型药疹D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1. 下列哪项不是重症药疹的特点:A 皮损广泛B 全身症状明显C 皮损进展快D 尼氏征均阳性22. 最常见的药疹是:A 多形红斑型药疹B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C 固定型药疹D 脓疱型药疹23. 以下不是药疹诊断依据的是:A 明确用药史B 瘙痒明显C 无潜伏期D 斑贴试验24. 药物皮内试验可用于检测: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25. 麻疹型药疹与麻疹的鉴别诊断依据是:A Koplik斑B 皮损颜色C 瘙痒程度D 口周苍白圈26. 治疗药疹的首要措施是:A 积极抗过敏B 防止交叉过敏C 停用可疑致敏药物D 促进药物排泄27. 以下关于药疹的处理错误的是:A 停用可以致敏药物B 加速药物排泄C 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D 尽量减少用药以免发生多价过敏28. 以下关于药物皮内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适用于检测速发型变态反应B 阴性可排除临床反应的可能性C 由高度药物过敏史者禁用D 试前应准备好抢救措施(二)多项选择题(请从所列备选项中选多个正确答案)1. 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有:A 口服B 注射C 灌注D 外用2. 决定药物敏感性的个体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B 某些酶的缺陷C 机体病理状态影响D 机体生理状态影响3. 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药物可以是:A 药物原形B 降解产物C 代谢产物D 药物赋形剂4. 以下关于变态反应性药疹的描述正确的有:A 只发生于少数服药者B 病情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C 服药后立即发生D 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5. 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多属于非变态反应B 中药不会引起药疹C 严重药疹可累及内脏D 皮损轻重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6. 常见的引起光变态反应药疹的药物有:A 磺胺类B 喹诺酮类C 吩噻嗪类D 四环素类7. 属于重症药疹的有:A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B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C 紫癜型药疹D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8. 以下关于重症药疹的治疗描述正确的有:A 先用一般抗过敏处理,效果不好再用糖皮质激素B 大面积糜烂者宜暴露与湿敷交替C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D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9. 以下关于药疹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有:A 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B 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不会发生药疹C 用药中突然发生瘙痒、红斑应立即停药D 复方制剂中含有已知过敏药物应避免使用10. 以下关于药物激发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进行,探查可疑药物B 适用于口服药物所致的轻型药疹,而此药物又必须使用时C 适用于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药物,而此药物又必须使用时D 使用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8~1/4或更少量11. 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A 抗生素B 解热镇痛药C 异种血清制剂D 某些中药制剂二、名词解释:1. 药疹(drug eruption)2. 交叉过敏3. 多价过敏4. 重症药疹5. 药物激发试验三、问答题1. 试述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种类。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疹》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疹》
本人在医药流通行业药品经营企业工作多年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道客巴巴平台上与各位同仁朋友分享交流学习以下内容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疹》 1、以下不是常见致敏药物的是(单项选择题) ■A.维生素 □B.中草药 □C.抗生素 □D.止痛药 2、Jarisch-Hersh 反应是指青霉素治疗梅毒,即是 Jarisch-Hersh 反应。这种及皮疹可能是由于对大量死亡的梅毒螺旋体释放物的过 敏反应,使其加剧的是(单项选择题) □A.一期梅毒疹 ■B.二期梅毒疹 □C.三期梅毒疹 □D.梅毒疹 3、以下药物使已存在的皮肤病激发的是(多项选择题) ■A.β阻滞剂可引起银屑病样皮炎。 ■B.西咪替丁而使皮肤型红斑狼疮激发。 ■C.血管扩张剂可使酒渣鼻增剧。 ■D.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特效药后,使原皮损加剧或出现新的损害。 4、药物的异常反应包括(多项选择题) ■A.A 型 ■B.B 型 □C.C 型 □D.D 型 5、药物诱导超敏综合征特点是怎样的三联症状,亦名药物超敏综合 征。(多项选择题)
10、药疹的发病机制包括(多项选择题) ■A.药疹免疫学发病机制半抗原学说 ■B.前半抗原学说 ■C.药物与免疫受体间的药理作用.内脏器官发生于损害及特别是肝炎 □D.三系下降 6、以下药物有光敏反应的是(多项选择题) ■A.磺胺及其衍生物 ■B.吩噻嗪类 ■C.四环素类 ■D.补骨脂素类。 7、药疹的非免疫发病机制有(多项选择题) ■A.免疫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性活化 ■B.药物的积聚或过量 ■C.药物不良反应及菌群失调 □D.速发型机制 8、药疹包括药物通过哪些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或其附 属器的药物异常反应。(多项选择题) ■A.注射 ■B.内服 ■C.吸入 ■D.外涂 9、药疹的预防措施包括(多项选择题) ■A.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B.注意前驱症状 ■C.控制用药 ■D.测定 HLA 相关位点

药物过敏的试题及答案

药物过敏的试题及答案

药物过敏的试题及答案
1.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
A. 药物的副作用
B. 药物的毒性作用
C. 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
D. 药物的治疗效果
答案:C
2.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
A. 皮疹
B. 呼吸困难
C. 腹泻
D. 头痛
答案:D
3. 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A. 药物使用史
B. 症状表现
C. 实验室检查
D. 所有以上
答案:D
4. 药物过敏反应的治疗措施包括:
A. 停止使用过敏药物
B. 使用抗过敏药物
C. 进行脱敏治疗
D. 所有以上
答案:D
5.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包括:
A. 了解药物成分
B. 避免已知过敏源
C. 定期进行药物过敏测试
D. 所有以上
答案:D
6. 药物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
A. 轻度
B. 中度
C. 重度
D. 所有以上
答案:D
7.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过敏原?
A. 青霉素
B. 阿司匹林
C. 酒精
D. 抗生素
答案:C
8. 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A. 皮肤测试
B. 血液检查
C. 过敏原检测
D. 所有以上
答案:D
9. 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
A. 皮肤反应
B. 呼吸系统反应
C. 消化系统反应
D. 所有以上
答案:D
10. 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B. 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
C. 随意更换药物
D. 咨询医生或药师
答案:C。

药物过敏反应的识别与护理考核试卷

药物过敏反应的识别与护理考核试卷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所有的药物过敏反应都可以通过皮试来预测。()
2.药物过敏反应只发生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中。()
3.轻度药物过敏反应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4.抗组胺药是治疗所有类型药物过敏反应的一线药物。()
5.在护理药物过敏反应患者时,应该向患者隐瞒过敏信息。()
D. C和D
5.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轻度药物过敏反应?(")
A.抗组胺药
B.糖皮质激素
C.镇静剂
D. A和C
6.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措施中,哪些是正确的?()
A.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C.不向患者透露过敏信息
D. A和B
7.以下哪些情况属于药物过敏反应的严重表现?()
A.呼吸困难
B.用药情况
C.病情严重程度
D.家庭经济状况
11.以下哪种药物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
A.镇痛药
B.抗生素
C.抗高血压药
D.镇静催眠药
12.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
A.详细询问过敏史
B.用药前进行皮试
C.减少药物种类
D.增加药物剂量
13.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A.皮疹、瘙痒
B.长期用药
C.大剂量用药
D. A、B和C
17.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目标包括()
A.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B.及时识别和处理过敏反应
C.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D. A和B
18.以下哪些是药物过敏反应的长期护理措施?()
A.教育患者了解过敏药物
B.指导患者避免过敏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最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是:A 抗组胺药物B 抗生素C 糖皮质激素D 性激素2. 可引起痤疮型药疹的药物是:A 青霉素B 链霉素C 雄激素D 庆大霉素3. 青霉素过敏反应属于: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4. 青霉素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属于: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5. Ⅲ型变态反应的特点不包括:A 发热B 关节炎C 肾炎D 紫癜6. Ⅱ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最常见的皮损是:A 风团B 水肿性红斑C 血管炎D 紫癜7. 非免疫性药物反应不包括:A 肉芽肿性反应B 药物过量C 药物相互作用D 累积毒性8. 下列药物中属于组胺释放剂的是:A 放射造影剂B 痢特灵C 磺胺D 青霉素9. 影响药疹的因素不包括:B 用药途径C 个体代谢变异D 性别10. 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不同类型药疹B 同种药物在不同患者可引起相同类型药疹C 不同药物在同一患者引起药疹类型相同D 同种类型药疹可由不同药物引起11. 以下描述不符合药疹的是:A 皮损自觉瘙痒B 皮损分布广泛C 首要治疗措施是口服抗组胺药物D 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病情明显改善12. 以下疾病中无尼氏征阳性的是:A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B SSSSC 多形红斑型药疹D 天疱疮13. 半合成青霉素最常引起的药疹类型是:A 固定型药疹B 多形红斑型药疹C 麻疹样型药疹D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4. 药疹初次使用的潜伏期一般为:A 1~7天B 3~5天C 4~20天D 4~30天15. 皮损局限,无对称性分布倾向的药疹为:A 固定型药疹B 麻疹样形药疹C 猩红热性药疹D 多形红斑型药疹16. 以下关于固定型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常由解热镇痛药引起B 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C 皮损数目常为一个D 复发时皮损亦不增加17. 皮损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水肿性红斑、丘疹,虹膜现象阳性,临床考虑为:A 麻疹样形药疹B 猩红热性药疹C 多形红斑型药疹D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8.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首次发病的潜伏期约为:A 3天B 7天C 15天D 20天19. 以下关于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 多由于长期用药引起B 尼氏征阳性C 可有红肿、渗出D 可伴粘膜损害20. 起病急骤,红斑迅速弥漫全身,尼氏征阳性的药疹为:A 麻疹型药疹B 猩红热型药疹C 多形红斑型药疹D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1. 下列哪项不是重症药疹的特点:A 皮损广泛B 全身症状明显C 皮损进展快D 尼氏征均阳性22. 最常见的药疹是:A 多形红斑型药疹B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C 固定型药疹D 脓疱型药疹23. 以下不是药疹诊断依据的是:A 明确用药史B 瘙痒明显C 无潜伏期D 斑贴试验24. 药物皮内试验可用于检测:A Ⅰ型变态反应B Ⅱ型变态反应C Ⅲ型变态反应D Ⅳ型变态反应25. 麻疹型药疹与麻疹的鉴别诊断依据是:A Koplik斑B 皮损颜色C 瘙痒程度D 口周苍白圈26. 治疗药疹的首要措施是:A 积极抗过敏B 防止交叉过敏C 停用可疑致敏药物D 促进药物排泄27. 以下关于药疹的处理错误的是:A 停用可以致敏药物B 加速药物排泄C 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D 尽量减少用药以免发生多价过敏28. 以下关于药物皮内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适用于检测速发型变态反应B 阴性可排除临床反应的可能性C 由高度药物过敏史者禁用D 试前应准备好抢救措施(二)多项选择题(请从所列备选项中选多个正确答案)1. 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有:A 口服B 注射C 灌注D 外用2. 决定药物敏感性的个体因素包括:A 遗传因素B 某些酶的缺陷C 机体病理状态影响D 机体生理状态影响3. 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药物可以是:A 药物原形B 降解产物C 代谢产物D 药物赋形剂4. 以下关于变态反应性药疹的描述正确的有:A 只发生于少数服药者B 病情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C 服药后立即发生D 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5. 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多属于非变态反应B 中药不会引起药疹C 严重药疹可累及内脏D 皮损轻重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无关6. 常见的引起光变态反应药疹的药物有:A 磺胺类B 喹诺酮类C 吩噻嗪类D 四环素类7. 属于重症药疹的有:A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B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C 紫癜型药疹D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8. 以下关于重症药疹的治疗描述正确的有:A 先用一般抗过敏处理,效果不好再用糖皮质激素B 大面积糜烂者宜暴露与湿敷交替C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D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9. 以下关于药疹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有:A 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B 青霉素皮试阴性者不会发生药疹C 用药中突然发生瘙痒、红斑应立即停药D 复方制剂中含有已知过敏药物应避免使用10. 以下关于药物激发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进行,探查可疑药物B 适用于口服药物所致的轻型药疹,而此药物又必须使用时C 适用于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药物,而此药物又必须使用时D 使用剂量一般为治疗剂量的1/8~1/4或更少量11. 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A 抗生素B 解热镇痛药C 异种血清制剂D 某些中药制剂二、名词解释:1. 药疹(drug eruption)2. 交叉过敏3. 多价过敏4. 重症药疹5. 药物激发试验三、问答题1. 试述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种类。

2. 试述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

3. 列举药疹的常见种类。

4. 简述固定性药疹的临床表现。

5. 简述重症药疹的类型及其临床特点。

6. 简述药疹的诊断依据。

7. 简述药疹的预防措施。

8. 试述重症药疹的治疗要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2. C 3. A 4. B 5. D 6. D 7. A 8. A 9. D 10. C 11. C 12. C 13. C 14. C 15. A 16. D 17. C 18. D 19. B 20. D 21. D 22. C 23. C 24. A 25. A 26. C 27. C 28. B (二)多项选择题1. ABCD 2. ABCD 3. ABCD 4. AD 5. CD 6. ABCD 7. ABD 8. BCD 9. ACD 10. ABD 11. ABCD二、名词解释:1.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

2. 交叉过敏:指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可能同时对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产生过敏。

3. 多价过敏:指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可能对某些平常不过敏、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过敏。

4. 重症药疹: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

5. 药物激发试验:指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8~1/4或更小量),以探查可疑致敏药物,适用于口服药物所致的较轻型药疹,同时疾病本身又要求必须使用该药治疗时(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禁止应用于速发型变态反应性药疹和重型药疹患者。

三、问答题1. 药疹的临床表现复杂,不同药物可引起同种类型药疹,而同一种药物对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也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

常见类型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湿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痤疮型药疹、光感型药疹等。

2. (1)抗生素和抗菌药:包括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的部分)、磺胺类(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等)、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如氯霉素等);(2)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保泰松等,此类药物常与其他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商品名复杂,使用时应多加注意;(3)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眠尔通、卡马西平等,其中以苯巴比妥引起者较多;(4)抗痛风药物:如别嘌呤醇;(5)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病疫苗、蛇毒免疫血清等);(6)中药:某些中药及制剂也有引起药疹的报道。

3. (1)只发生于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2)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高敏状态下,甚至极小剂量的药物亦可导致极严重的药疹;(3)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一般约需4~20天后才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如再次用药,则数分钟至24小时之内即可发生;(4)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可呈多种类型,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常以一种为主;(5)存在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6)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病情常好转,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4. 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等引起;皮损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等皮肤-粘膜交界处,手足背及躯干亦可发生,典型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直径1~4cm,常为1个,偶可数个,境界清楚,绕以红晕,严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粘膜皱褶处易糜烂渗出;自觉轻度瘙痒,一般不伴全身症状,如继发感染可自觉疼痛;停药1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

如再次用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处出现类似皮损,并向周围扩大,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损数目亦可增多。

5. (1)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等引起;皮损为泛发全身的豌豆至蚕豆大小靶形红斑,上有大疱、糜烂及渗出,剧烈疼痛,伴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肾功能损害及继发感染等,病情凶险,可导致患者死亡。

(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巴比妥类等引起;起病急骤,皮损迅速波及全身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松驰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出现大量渗出,可形成大面积表皮坏死松解,表现类似浅表二度烫伤,触痛明显,口腔、眼、呼吸道、胃肠道粘膜也可累及;伴高热、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等而死亡。

(3)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常由长期使用磺胺类、巴比妥类、抗癫痫药、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引起,部分患者在麻疹样、猩红热样或湿疹型药疹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疗不当所致;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尤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出现丘疱疹或水疱,伴糜烂和少量渗出;2~3周后皮肤红肿渐消退,全身出现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头发、指(趾)甲可脱落,可累及口腔粘膜和眼结膜;全身浅表淋巴结常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炎、药物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可显著增高或降低,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