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胎教课件

孕妇学校教材

孕妇学校教材 第一课 一、母体的主要生理变化: ㈠生殖系统及乳房变化 怀孕以后,妇女的生殖系统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变化最大的是子宫。子宫底的升高,间接反映了胎儿生长情况,因此每次产前检查,都要测量宫底高度,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乳房的变化:乳晕、乳头着色变深。 ㈡心血管系统变化: 血容量从孕早期即开始增加,其中血浆增长红细胞增长,使血液相对稀释,可产生生理性贫血。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 消化系统变化: ㈢孕早期出现消化道反应,一般于3个月后消失,妊娠晚期胃肠道受增大的子宫压迫,蠕动减慢,常有肠胀气或便秘。 ㈣泌尿系统变化: 孕妇肾脏需替胎儿排泄废物,负担加重。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流变慢,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孕早期及孕末期因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容易出现尿频。 二、胎儿的生长发育 受精卵在妊娠8周前称为胚胎,是主要器官分化发育时期。此时胚胎初期具人形,头大占整个胎体一半。能分辨出眼、耳、鼻、口。四肢已具雏形,B型超声下可看到心脏搏动。从妊娠第9周起称为胎儿。是各器管进一步发育成熟时期。到12周末时,胎儿身长约9cm,体重约20克,部分胎儿可从外生殖器辨出性别。肠管已有蠕动。 三、避免不良因素对胚胎的影响 对生活在母体内的胚胎或胎儿来说,子宫内环境对其发育有直接影响。宫内环境又取决于外界环境和母体状态。外环境因素包括:1、

生物学因素: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2、化学因素:各种药物、各种有毒物质(铅、苯、汞)及其它工业毒物、农药等。3、物理因素:各种射线、噪声、振动、高温、极低温、微波等。 四、卫生保健 ㈠注意个人卫生。孕妇的新陈代谢旺盛,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必须勤洗澡、勤换衣。洗澡应采用沐浴,不宜盆浴。孕妇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应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并换内裤。分泌物多时,可使用卫生护垫,保持外阴干燥,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应刷牙,进食后应漱口,防止蛀牙及牙周病。 ㈡休息和活动。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活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末二个月避免性生活,防止发生流产、早产及产褥感染。 ㈢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呕吐者要坚持进食。可多吃水果、蔬菜。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 ㈠剧吐:不同于一般的早孕反应。孕妇持续出现恶心,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明显消瘦,自觉全身乏力,应及时就诊,以免贻误诊治。 ㈡腹痛:妊娠早期出现腹痛,特别是下腹部痛,首先应该想到是否是妊娠并发症。常见的有先兆流产和子宫外孕。立即去医院就诊,不能盲目地采取卧床保胎的措施。 ㈢见红和阴道流血:妊娠后不应该有阴道流血。少量断断续续的流血称见红,如有见红但无腹痛或腹痛轻微,查以先卧床休息。如休息后见红仍不止或反而增多,应立即去医院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如出血量超过月经或有组织物排出,要立即去医院,把阴道排出的组织物一并带去。流产是淘汰劣质胎儿的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发生见红时,不要硬性保胎。

第一章第一节古代的胎教

古代的胎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代胎教的产生与发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重点知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古代的胎教,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育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 古代胎教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 古代胎教的发展及产生。 四、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谈话法: 3、比较法 4、直观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方法: 采用传统导入法,和学生一起回顾前几节课的核心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依据: (1)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遗忘规律,做到及时复习 (二)新授内容 1、胎教的产生 (1) 内容提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实施胎教的国家,三千多年前西周,最早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理论依据:外象内感

目的:“正本慎始”,培养圣明君主、理想后代 对孕妇严格要求: 优生:同姓不婚 饮食——割不正不食 视听——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 言行举止——口不出敖言,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 情绪——独处不倨,虽怒不骂 (2)方法:谈话法,讲述法等 (3)时间:15分钟 2、胎教的发展 (1)内容提要: ①、早在2000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胎病”的 论述。到了汉代,各种书籍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胎教内容的记载和论述,初步形成了胎教学说。 ②、到了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就立有“胎教论”,对 胎教进行了专篇论述。到明代,胎教学说更进一步完善起来,成为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说,并且对清代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清代的陈梦雷等人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时,就把历代关于胎教学说的内容汇集在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列入儿科分卷之首来给以强调。 ③、《史记》记载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其子进行胎教的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史记》其中记载了“太任者,文王之母,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 ④、在《大戴礼记》中记载:“周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亻差,笑而不渲,独处而不倨,虽怒不詈,胎教之谓也。”这段记载是说,周武王的儿子 候,对坐立姿势都很讲究,虽然愤怒也不骂人,结果成王长大后也很聪明。 ⑤、隋代著名医生巢元方,唐代“药王”孙思邈,明代的虞博、郭子章、 万全等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胎教的内容与方法。宋代名医陈自明在他著作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中,就强调指出:“胎教产图之书,不可谓之迂而不加信。 (2)方法:讲述法谈话法 (3)时间:20分钟

中国古代的优生胎教思想

中国古代的优生胎教思想 专业:历史学 学生姓名:史晓亮 院系:历史文化学院 学号:2010213239

中国古代的优生胎教思想 我是第一次接触《人类遗传与优生》这门课,但对于其中一些思想,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早已经接触过了。半个学期结束了,作为历史系的学生,下面我谈一谈中国历史上的优生胎教思想。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产生了朴素的“优生”思想,并开始实践。我国古代人在选择配偶时,首先就考虑怎么才能生育身心健康的孩子。西汉思想家贾谊在《新书·胎教》中说:“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详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倘有不善,三族辅之。故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庚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鸣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人为子孙后代选择妻子,都要选择那些世世代代家风好的女子。选这样的女子做妻子,生育的孩子就会有好的品德,不会胡作非为,假若有不良的行为,母亲家族的人还会帮助教育。好人家的女子生的孩子品德就会好,家风不良家庭的女子生的孩子就会品德不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经过2000年历代学者、中医学家的研究,以及宫廷内外的推行,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胎教思想体系。 西汉政治家贾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地论证胎教问题的一位学者。他在自己撰写的《新书》中专有“胎教”一章。他认为对胎儿实施多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提出胎教的目的在于“正礼”,即孕妇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应该符合“礼”的要求与规范。同时代的另一位学者刘向著有《列女传》,涉及胎教方面的内容更为广泛,他认为胎儿能够感知母体内、外的刺激,提出孕妇的身心健康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胎教的目的在于“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东汉杰出思想家王充对胎教颇有见解,他认为人之性所以有贤愚善恶,并非天意的结果,而是人在受胎时所禀受的天性有厚有薄,“故性有善恶也”。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有“教子篇”,他认为家庭教育越早越好,早到何时?他主张从胎儿开始,要求孕妇安居闲静、谨守礼法,使胎儿受到良好的影响。 南宋礼学大师、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很重视儿童教育,对胎教也颇感兴趣,

古代胎教 思邈胎教建议

古代胎教思邈胎教建议 怀孕初期 1、怀孕第一个月为“始胚” 是胚胎成形期。饮食上多吃大麦类的食物,少吃有腥味和辣味的东西,以熟食为主。生活上要避免劳累及心情不安或恐惧。此时睡得安稳很重要,除了环境安静之外,准爸爸也尽量不要去“打扰”准妈妈。 身体不适:服用“乌雌鸡汤”。 动到胎气:服用“补胎汤”。 2、怀孕第二个月为“始膏” 是重要器官的成形期,要避免胎儿受到惊吓。准妈妈饮食上要忌吃辛辣和热性的食物,居住环境以不吵闹为宜,房事能免则免。 身体不适:服用“艾叶汤”。 动到胎气:服用“黄连汤”。 3、怀孕第三个月为“始胎” 头、身体、四肢愈见明显,正式进入胎儿期。如果希望孩子长得美好,可多观赏玉器,多上博物馆;如果希望孩子性情贤良,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所谓外象而内感。这个月因是胎儿成形期,你更要调适心情,尽量不要悲伤、忧虑、生气,以免惊动胎气。 身体不适:服用“雄鸡汤”。 动到胎气:服用“茯神汤”。 怀孕中期 4、怀孕第四个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

是血液循环发展的重要时期,宜多吃壳类食物和鱼,以使胎儿盛 血气以通耳目,而行经络。此时期也是胎儿器官机能发展成熟的阶段,你要静形体和心志,饮食有所节制。 身体不适:服用“菊花汤”。 动到胎气:服用“调中汤”。 5、怀孕第五个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 是胎儿累积元气的时期。可多吃米饭、麦类的食物。不可饿过头 或吃太饱,不宜吃热性或易口渴的食物,也不要太劳累。 身体不适:服用“阿胶汤”。 动到胎气:服用“安中汤”。 6、怀孕第六个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 是胎儿长肉的时期。此时孕妇能够在不疲累的前提下多走动,多 看动物野兽(常跑动物园),有助胎儿肌肉坚实有力。这时候胎儿的视 觉和味觉系统已发育成熟,各种食物都能够尝试,以培养胎儿全方位 的口胃,避免未来偏食;也不要暴饮暴食,让孩子养成饮食的坏习惯。 身体不适:服用“麦门冬汤”。 动到胎气:服用“紫胡汤”。 怀孕末期 7、怀孕第七个月“始受广精以成其骨” 是胎儿骨骼长大的时期,孕妇要多做些摆动四肢和伸展的动作, 居住的环境要避免燥热,吃的东西要避免性寒的食物,可多吃米饭, 是谓“养骨而坚齿”。另外还要避免生气、号哭,衣着要注意保暖, 不要吃冷的和冰的食品。身体不适:服用“葱白汤”。动到胎气:服 用“杏仁汤”。

古代胎教-中国古代胎教六原则

古代胎教:中国古代胎教六原则 导读:本文古代胎教:中国古代胎教六原则,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国古代胎教的理论基础和要求,我国古代对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现象十分重视,比如在《周易》一书中就有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的描述。同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观察到母子之间有许多类似之处,所以除遗传因素之外,母亲的言行举止也可能影响到腹中的胎儿,因此就构成了古代胎教的理论基础。于是,在这种朴素的理论基础支撑下,便产生了对胎教一系列要求。 我国古代对胎教的要求首先是从医学角度指出的。中医学认为,如果准妈妈受到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倾入,就会感染疾病,甚至危及胎儿,因此提出了“慎寒温”的具体要求。同时还对不注意“慎寒温”而遭受“六淫”之侵带来的危害:“胎前感冒外邪,或染伤寒,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攸关性命。” 因此,准妈妈怀孕后应根据生理上发生的特殊变化,而注重胎前保养,适应寒温变化。同时,还要谨慎起居,注意劳逸适度。因为中医认为,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所以准妈妈怀孕后如果适当运动,就可使血气通流,百脉和畅,但不要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如果好逸恶劳,以贪吃贪睡的方法养血,不仅达不到预想目的,甚至会使气停血滞,而导致难产。 古代胎教还要求准妈妈要做到调适情志。中医学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右所逆,即致子疾。”所以在《在增补大生要旨》一书中指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意思是说,怀孕不仅是女性生理的一个特殊过程,而且在心理上也同样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反应,也就是所谓情志的

变化。因为,准妈妈怀孕后应该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心境平和,不要喜怒无常,动不动大动肝火,甚至经常恼怒,以免影响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 古代胎教也注重知识胎教的作用。我国中医儿科学的鼻祖钱乙在其《钱氏儿科学》一书中谈到“欲子女之清秀,居山明水秀之乡,欲子女之聪俊者,常资文学艺书”。 古代胎教更重视准妈妈的道德修养。比如清代贺兴思在《三字经注解备要》中提出“端心正坐,清虚和一,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经,目无邪视,口无邪言,心无邪念,无妄喜怒,无得思虑。”等准则,认为准妈妈如果能做到心怀坦荡、言语大度、行为端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胎儿都是非常有益的。 古代医圣孙思邈等提出的胎教六项原则 我国古代许多医药学家,对准妈妈在妊娠期间的情志调适,生活环境以及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都有要求和建议。比如被称为医圣的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经过对胎教的专门研究,归纳了以下六项原则: 谨慎起居:劳逸适度,起居有序,忌贪吃贪睡,忌负重物。 调节饮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忌辛辣生冷。 调理情志:静心节欲,心胸开阔,遇事乐观,忌闷闷不乐,心情败坏。 慎对寒温:注重胎前保养,忌风寒侵袭,以防感染疾病。 节制房事:房事有度,忌求一时之欢,导致伤胎。 戒酒避毒:酒能伤胎,宜戒佳;减少服药,慎灸穴位,避免流早。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_共10篇 .doc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_共10篇 范文一:孕妇学校工作计划孕妇学校工作计划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我院建立了孕妇学校,凡到我院产科门诊进行检查的孕妇需参加孕妇学校培训。从产前开展对孕妇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和家属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技巧,并对其进行具体指导,解决母乳喂养中的一些问题。具体计划如下: 1、师资;由我院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担任 2、时间:每周第一个圩日下午3:00—4:00,讲课和看录像,讲课时间约25分钟。 3、平时给孕妇产前检查,可随时与产妇交流,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 4、方法: A、发邀请信,请孕妇及其家属参加培训 B、上课形式:集中讲解 C:坐谈形式:平时孕妇来产检时,以坐谈的形式交流意见,特殊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5、上课地点:新江卫生院孕妇学校 6、上课内容:孕期保健,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孕妇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切实加强我乡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两个系统管理质量,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力争把2012年成绩再提高一节,现制定2012年妇幼工作计划。 认真落实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①院领导兼职妇幼工作成员、妇产科人员专职 ②逐渐完善妇产科硬件设施;配合妇产科医生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新的网络,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③与村医签定责任书,保证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孕产妇系统管理。 ①每月8号各村上报孕产妇及儿童(包括流动孕妇及儿童)人口信息,力争准确。②每月8号各村医上交孕产妇资料和其它方面的妇幼资料。 ③每月30号到中心医院收取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各类全部资料。 三、学习与监督。 ①按时按点参加上级领导单位组织,举办的各类学习和例会,并及时把与会精神和工作任务下传落实。 ②医院定时对村医进行培训和工作督导,并有书面记录。 ③随时支持配合上级领导单位来我院的指导和督察。 四、加大妇幼宣传。 ①医院及各村及时对妇幼政策进行宣传,每村永久性宣传标语不低于2条。②对于孕产妇的咨询,各村专干要做到科学准确不推不拖。 范文二:孕妇学校工作计划孕妇学校工作计划一:孕妇学校培训计划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

胎教理论:我国古代胎教理论

胎教理论:我国古代胎教理论 行为一种没有声音的语言,孕妇的行为通过信息传递能够影响到胎儿。 我国古人在这方面就早有论述,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内就应该接受 母亲言行的感化,所以要求妇女在怀胎时就应该清心养性、循规蹈矩、品行端正,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相传周文王的母亲在怀文王时因为 她做到了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拙言、坐立端正、以身胎教,所以文王生而贤明,深得人心。 明代一位医生也认为“妊娠以后,则需行坐端严,性情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诵读诗书,陈说礼乐,耳不闻非言、目不观恶事- -如此则生男女福寿敦厚、忠孝贤明、不然则生男女鄙贱不寿而愚顽”。 可见早在古代时人们就已经懂得了母亲的良好行为对后代的影响。时 至今日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的高科技时代,但我国的古代胎教学说却一 直被中、外学者所重视;他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证明了我国古代胎 教理论是有科学性的。 就在几年前华盛顿大学医院的精神病科医生罗怕·克洛宁格,经过大 量的调查提出一份报告,认为如果父母是罪犯,出生后的男孩即使给 别人哺养,成长后比起亲生父母不是罪犯的人来,犯罪的可能要大出4倍之多。克洛宁格还发现,父母亲如果其中一位是经济犯罪分子,那 么他们的儿子很可能也成为经济犯罪分子。而女儿却并不这样,但迷 惑不解的是,女儿往往患有头痛之类的毛病。 美国南加里福尼亚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梅迪尼克耗时30年专门研究犯 罪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他研究了1447名丹麦男性,发现这批人中如果 父母是经济犯罪分子,那么孩子成为经济罪犯的可能性达到20-24.5%。如果父母是清白公民,那么这个比率将下降为13.5%。 从以上事例说明父母尤其是孕妇行为的好与坏会对胎儿乃至一生的行 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胎教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 64 - 投稿日期:2009-06-15 作者简介:李伟艳(1975-)女,蒙古族,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第18卷第1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No.1 V ol.18 2010年02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February.2010 中国古代胎教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李伟艳 (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提倡“早谕教”,早至生命的胚胎时期即行胎教。尽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中不乏有缺乏科学根据的论断,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有主观臆测的成分,但中国古代胎教思想中的胎教内容和方法确实也有很多有益的成分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汲取。 关键词:中国古代; 胎教; 胎教经验;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1(2010)01-0064-03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提倡“早谕教”,早至生命的胚胎时期即行胎教。胎教是最早实施的家庭教育,古即有之。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命的了解和对占有知识的迫切,人们对胎教与优生、以及智力发展的关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所谓胎教,是指母亲在怀孕期间,有意识地利用外界环境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母体的生理、心理变化,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之达到有益于胎儿智力和身体发育,为出生后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一种手段。这种特殊的教育是通过各种能刺激感官的因素,如声音、光亮、震动等进行的,而母亲的情绪是最重要的因素。古代的胎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胎教是指孕期保健,包括合理营养、保持良好的心理卫生、避免病毒、细菌感染、谨避寒暑、节制性欲、审施药治、适度劳逸、以及避免接触放射线、有毒化学物质、噪音等;狭义的胎教指孕妇加强精神品德修养和感化,使之“外象而内感”,借以促进胎儿智力的发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这已为世人所公认。 美国学者托马斯·伯尼在《神秘的胎儿生命》一书中指出:中国在1000多年前就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胎教“诊疗所”。中国古代的胎教观点常见于哲学、医学、教育学、文学等著作中。据刘向《列女传》记,远在三千六百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就有了关于胎教的记载,周王室已经有了胎教的传统。古代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胎教学,但千百年来对胎教的重视及长时间的不懈探索及胎教实践积累的很多经验教训,已成为中国教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对促进人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整理和发掘这些珍贵的遗产,对于搞好优生优育,促进现代优生学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古代胎教历史悠久,很受社会重视,因此得以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一、主张“正本”、“慎始” 我国古代的胎教思想经过发展演变,早期的胎教思想主要囿于皇宫贵族,胎教思想的内容主要是“正本”。所谓“正本”就是从根本上为生育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对待婚姻要慎始敬终,其

孕妇学校课程2

孕妇学校课程2 (孕13-27周) 目的: 使学员了解: 1、产前检查的意义 2、孕期合理营养的原则与方法 3、胎教的意义与方法 4、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一、母体主要的生理变化 1、早孕反应消失,食欲增进。因肠蠕动减慢,会出现便秘。 2、腰部变粗,腹部隆起并迅速增大。 3、皮肤色素沉着,面部出现蝴蝶斑,乳头及乳晕皮肤颜色变黑,乳房增大。腹部出现妊娠纹。 4、孕16周时,在腹部可听到胎心音;20周左右时,孕妇可感觉到胎动。 二、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16周末时,胎儿身长16cm,体重约100克,头皮长出毛发,开始出现呼吸运动。20周末时,胎儿身长25cm,体重约300克,全身有毳毛,出现吞咽、排尿功能。24周末时胎儿身长约30cm,体重约700克。各脏器均已发育,因皮下脂肪量少皮肤呈皱缩状。 三、按时产前检查 进入孕中期后,孕妇要定期去医院作产前检查。每次作产前检查,都要测量血压、称体重和化验小便,并将测量和化验结果记录在孕妇保健手册上。每次医生还要作腹部检查,观察子宫大小,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和生长情况,羊水量多少以及全身的健康状况。妊娠28周前,产前检查通常是每月一次;28周以后为每2周1次;

36周以后为每周1次。整个孕期共要作7-10次产前检查。每次产前检查,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化验小便:正常的尿液中不应有蛋白。如果尿中出现蛋白,可能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果尿糖呈阳性,可能是糖尿病。这都要做进一步检查。 2、称体重:每次产前检查都要称体重,以了解孕妇体重增加情况。体重增加速度快慢可间接反应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体重不增或增长过慢,则反映胎儿发育迟缓,同时也反映营养摄入可能不足;但如体重增长每周过500克,则要注意可能有水肿现象。 3、测血压:每次产前检查,医生必定要测血压。妊娠期的正常血压如超过 17.3/12.0KPa(130/90mmhg)或比基础血压上升 4.0/2.0kp(30/15mmhg),皆为异常。如果血压升高,同时伴有水肿和蛋白尿则可能是妊娠的一种并发症,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需要进行治疗。 4、测宫高、腹围:子宫底的增高和腹围的加宽都间接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如宫底增高停止、腹围加宽停止,或者宫底、腹围增长过快或过慢,都表示了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或有其他异常情况。 5、查胎位:医生通过腹部触诊,可以查出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孕中期时,由于羊水较多、胎儿较小、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范围大,胎儿位置和姿势易变,胎位可以是头位,也可以是臀位或横位。到孕28周以后特别是32周以后,胎儿在子宫内通常都是头位,即头朝下。如果胎儿是臀位或横位,则应设法纠正。 6、听胎心:每次产前检查,医生都要借助仪器或听筒监听胎儿心音,以了解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健康状况。除此以外,医生还将根据孕妇不同孕周和具体情况,为孕妇做血液化验,主要是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型、血糖以及肝功能、肝炎表面抗原、甲胎蛋白等项目。如果发现异常再作进一步检查,孕妇应积极配合。在一定的孕周时,医生还会为孕妇做超声检查,以检测胎儿生长情况,胎龄是否符合,发现胎儿有无畸形,以及胎儿、胎盘位置。四、合理营养

古代胎教:我国古代的“胎教

古代胎教:我国古代的“胎教 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受孕妇言行的感化,如果孕妇选择良好的 居处环境,接触美好的事物,严守礼仪,就能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因而谓之胎教。最早提到胎教的《大戴礼记》上说:“古者胎教,王 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意思是说,凡王侯后妃怀孕满七个月,必 须搬迁到安静舒适的卧室中去居住,这样才有利于生殖优良的王子。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中,虽未提到“胎教”一词, 却有多处谈到了胎教的具体内容。该书曾说,妇女怀孕两个月,“居 处必静,男子勿劳”。意即丈夫在此时不可再与妻子性交,以免因房 劳而造成流产。妇女怀孕三个月,孕妇的视听言行将对胎儿的形象产 生直接的影响,称做“见物而化”,“内象成子”,所以孕妇理应多 见仪表堂堂的君公大人,不要见矮小的侏儒和丑陋者。怀孕六个月, 孕妇应经常到郊野去散步,多观看奔跑中的犬马。这样,孕妇就会感 到心旷神怡,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北齐《颜氏家训》中亦有胎教的论述:“古者圣王有胎教,怀子 二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意志滋味,以礼节之”。这 是要求孕妇注意起居饮食、视听言行和思想情志,一切均要做到“以 礼节之”,这样才能更好地养护胎儿。 隋代《诸病源候论》中说:“欲令子美好端正者,数视白璧美玉,看孔雀,食鲤鱼。欲令儿多智有力,则啖牛心,食大麦。欲令子贤良 盛德,则端心正坐,清虚和一,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 无邪视,不妄喜怒。……好芬芳,恶见秽臭,是谓外象而变者也。” 要求孕妇多接触各种美好的事物,注意饮食营养,应避开污浊的环境,尽量呼吸芳馨的新鲜空气。行立坐卧姿势要端正,视听言行与思想情 志应符合道德及礼仪规范。不可胡思妄想,不可有邪念,不说恶言脏语,内心应保持恬淡宁静,喜怒哀乐应适度,要有所节制,务使情绪 稳定。南宋《妇人大全良方》中写道:“妊娠之后,则须行坐端严, 情绪和悦,常处静室,多听美言,令人讲读诗书,陈设礼乐,耳不闻

古代胎教:古代的胎教学说

古代胎教:古代的胎教学说 据《史记》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 以一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妊为能胎教。”古人所说的胎教, 是指在妊娠期间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的精神、 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有利措施,以便使母子的身心都得到 健康的发展。古代胎教的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 (1)调情志。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的一个特殊过程,孕妇不但生理 上要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上同样也会产生相对应的反应,这种心理 反应过程即为古人所说的情志变化。古人云: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怒、悲、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胎借母 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对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增补大生 要旨》中说:“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 逆则胎病。”就是说:孕妇要心情舒畅,不要轻易动肝火,否则会导 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中亦有“大怒小产”的论述。可见,孕妇的情志对胎儿具有直接影响。故而孕妇情志 舒畅,遇事乐观极为重要。 (2)忌房事。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说: “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 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怀孕以后,首先应禁房事,特别 是在怀孕头3个月和7个月之后。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常常给孕妇带 来很多不适,恶心、厌食、嗜睡、疲劳,自身及胎儿的营养常常供不 应求,哪里还会有闲情逸志取房事之欢?7个月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诸多不便,而且胎儿即将人盆,阴道变短,房事会刺激宫颈而引起 宫缩,加之在房事中有可能将细菌带入孕妇体内,严重者会造成感染,因而这前、后两期,应忌房事。否则“分其养孕之力”,“扰其固孕 之机”,“形体劳乏”,甚而造成流产、难产,“生子多疾”。

古代胎教:古代胎教实施的方法

古代胎教:古代胎教实施的方法 古代胎教的六字诀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母体在妊娠期间为给胎儿创 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而自我采取的相关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 面的有力措施,以使母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古代胎教的主 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 1.调调就是调情志。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经历的一个特殊过程,在 此期间,孕妇在生理上不但要发生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相 对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孕妇的情绪的变化。祖国 医学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对应,若有所逆,即致 子疾。 古人认为: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狂、悲、 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这就是说,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舒 畅的心情,即时消除烦恼,而不要大动肝火,因为这样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不安,若长久气不顺,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 中也有“大怒小产”的论述。 由此可见,孕妇的情绪和心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影响, 所以孕妇应该做到心情舒畅,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2.节节是节房事。房事,是指夫妻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 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则房事必须节制。《产孕集》对 此论述道:怀孕之后,首忌交合。”也就是说,怀孕以后,首先要禁 房事,这是因为孕妇伴有妊娠的不适,常有恶心、厌食、嗜睡、疲劳 等不适反应,从而会导致自身及胎儿的营养不足,而且此时胎儿发育 还不稳定。当然现在医学观点认为,并不是整个怀孕期间都不能实行 夫妻性生活。但是怀孕初期和末期的性生活以不实行为宜。怀孕7个 月以后,孕妇腹大身重,行动不便,此时胎儿又即将入盆,阴道受压 变短,此时行房事,则会造成难产或“生子多疾”。

古代胎教: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特点

古代胎教: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特点 我国古代,除了一些统治者重视胎教之外,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医 学家也都很重视胎教。例如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 的母亲说过这样一段话:“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胎教之也。”即:“我在怀孩子时,席子不正都不坐,肉切不方正也 不吃,就是要对孩子实行胎教。”又如三国的魏文帝曹丕,也对胎教 的重要作用有其独到之论述。他举例把周成王和汉昭帝在位执政时的 政业功绩、个人寿命的长短、作为的大小几个方面实行了比较,强调“胎教”对于培养合格、理想君王的重要作用。 古代教育家重视胎教的记载更多,例如南北朝时的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的教子第二篇中,就列有“胎教之法”。南宋时期 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教育专著《小学》中,就以“胎孕之教”为 首论,认为人受教育应从胎内开始,“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 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意思是:对孕妇在饮食、睡眠、坐立、所看所听的内容,都有 一定的要求,应连晚上都要请那些诵《诗经》讲历史的人来对孕妇实 行教育,这样生下的孩子形貌端正,才能过人。这些实质上是对孕妇 实行孕期保健、增强营养和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使孕妇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从而对胎儿的发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具体要求,是属于现代 优生学中的临床优生学和环境优生学的内容。 另外,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也对胎教有过度析 论述。他通过对母亲心理状态好坏对胎儿的影响,以及母亲的道德修养、性格爱好对胎儿有哪些遗传作用等,提出了对胎儿实行教育的具 体方法。 至于古代医学家、重视胎教的就更多了。例如隋代医生巢元方, 唐代“医圣”孙思邈、徐之才,明代的虞博、郭子章、万全等人都在 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胎教的内容与方法。宋代名医陈自明在他著作的

古代胎教:孙思邈的妊娠十月建议

古代胎教:孙思邈的妊娠十月建议 中国老祖宗千年的智慧不容小觑,不只坐月子有传统古法,怀孕时的胎教也有古法可循。唐朝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提出了他对妇女怀胎十月的建议,你不妨参考看看。 怀孕初期 1、怀孕第一个月为“始胚” 是胚胎成形期。饮食上多吃大麦类的食物,少吃有腥味和辣味的东西,以熟食为主。生活上要避免劳累及心情不安或恐惧。此时睡得安稳很重要,除了环境安静之外,准爸爸也尽量不要去“打扰”准妈妈。 身体不适:服用“乌雌鸡汤”。 动到胎气:服用“补胎汤”。 2、怀孕第二个月为“始膏” 是重要器官的成形期,要避免胎儿受到惊吓。准妈妈饮食上要忌吃辛辣和热性的食物,居住环境以不吵闹为宜,房事能免则免。 身体不适:服用“艾叶汤”。 动到胎气:服用“黄连汤”。 3、怀孕第三个月为“始胎” 头、身体、四肢愈见明显,正式进入胎儿期。如果希望孩子长得美好,可多观赏玉器,多上博物馆;如果希望孩子性情贤良,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所谓外象而内感。这个月因是胎儿成形期,你更要调适心情,尽量不要悲伤、忧虑、生气,以免惊动胎气。 身体不适:服用“雄鸡汤”。

动到胎气:服用“茯神汤”。 怀孕中期 4、怀孕第四个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 是血液循环发展的重要时期,宜多吃壳类食物和鱼,以使胎儿盛 血气以通耳目,而行经络。此时期也是胎儿器官机能发展成熟的阶段,你要静形体和心志,饮食有所节制。 身体不适:服用“菊花汤”。 动到胎气:服用“调中汤”。 5、怀孕第五个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 是胎儿累积元气的时期。可多吃米饭、麦类的食物。不可饿过头 或吃太饱,不宜吃热性或易口渴的食物,也不要太劳累。 身体不适:服用“阿胶汤”。 动到胎气:服用“安中汤”。 6、怀孕第六个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是胎儿长肉的时期。 此时孕妇能够在不疲累的前提下多走动,多看动物野兽(常跑动物园),有助胎儿肌肉坚实有力。这时候胎儿的视觉和味觉系统已发育成熟, 各种食物都能够尝试,以培养胎儿全方位的口胃,避免未来偏食;也 不要暴饮暴食,让孩子养成饮食的坏习惯 身体不适:服用“麦门冬汤”。 动到胎气:服用“紫胡汤”。 怀孕末期 7、怀孕第七个月“始受广精以成其骨”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朝中国古代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唐代文学的主流是诗歌。优秀诗人如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涌现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艺术形式日臻完备,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唐诗的发展,一般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一、上官体“上官体”是初唐前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流派承袭齐梁宫体诗的余风,形成一种浮华靡丽的诗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仪。二、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卢照邻《幽忧子集》骆宾王《骆宾王文集》王勃《王子安集》杨炯《盈川集》)。 三、陈子昂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同时也是在初唐和盛唐之间推进唐诗高潮到来的关键人物。他要求恢复《诗经》“风雅”传统,倡导汉魏风骨,反对齐梁媚艳的诗风。他的许多优秀诗篇都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兴寄”、“风骨”的理论主张。他为唐诗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四、沈铨期、宋之问、张若虚沈铨期和宋之问,声望颇大,他们不仅使五律的体制完全定型,而且使七律的体制走向规范。张若虚的诗存于《全唐诗》只有二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被后人认为“孤篇横绝”,是“一首盖全唐”的杰作。盛唐一、边塞诗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他们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高适的诗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他的一些绝句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然。岑参想象力丰富,喜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异域奇特的风光,给边塞诗开拓了新奇的境界。他的诗歌充满奇情壮采,极富力量感。二、山水田园诗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情景交融,意趣盎然,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创造性,对后世影响很大。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艺术。 三、王之涣、王昌龄、崔颢王之涣、王昌龄、崔颢三人是盛唐诗

最新孕妇学校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孕妇学校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孕妇学校工作总结 孕妇学校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院领导及科主任都非常重视孕妇学校的发展,三年来主要由产科主任护长担任孕妇学校老师。根据广大孕妇的实际情况,在每次产前检查时都给予简单宣教,培训后通过提问等了解孕妇接受和理解的情况,要求孕妇签名在保健卡上。由以往单纯面授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穿插进行。应用生活方式及营养需求、,每周四进行一次授课、每月进行一次大型授课,根据统编教材我们多次书写了孕妇学校教案,内容通俗易懂,将孕妇最想知道的和最应获得的知识以及自我护理技巧及时告诉孕妇。孕妇学校的授课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渐改善指导孕妇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总结经验,努力发展是办好孕妇学校的特点孕妇学校的本体是医院孕妇学校才有感染力和创造力,才有不竭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教育内容上加大科技含量,指导孕妇如何健康生活、如何科学就诊,如何合理检查等。近年来,我院听课的孕妇人数已达5000人之多,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孕妇学校,她们知道了如何避免不良因素对胚胎的影响、如何处理孕期异常情况、以及分娩期、产褥期注意事项等,并知晓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喂养知识,树立了母乳喂养的信心。通过在我院孕妇学校的学习,大多数孕妇都消除了对分娩的恐惧感,在分娩过程中

都能与医生很好的配合,使分娩顺利完成。在产后随访中,接受过培训的孕妇,其母乳喂养率均显著提高。5加强宣传,注重内涵,提高质量是办好孕妇学校的条件孕妇学校是我院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耍保健法》,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宣传 窗口,是优生优育的摇篮。而它面对的是特殊群体,为孕妇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听课环境,达到优生优育、促进母乳喂养、确保母亲安全、jl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我院利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在不同场合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门诊、住院部及其他有效的场所,利用宣传版面、散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手段进行书面宣传,为孕妇发放统一教材及孕妇保健和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每日通过电视宣传健康教育知识、保健知识、胎教知识及母乳喂养的好处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强化宣教的举措,提高了孕妇及家属参加并主动接受孕妇学校教育的自觉性,提高了覆盖率和培训率,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使孕妇学校充满了生机。孕妇学校是爱要医院的窗口,是创建和巩固爱要医院的基础,而办好孕妇学校对创建爱要医院起着积撅的促进作用,创建爱要医院为提高我院的声誉和竞争实力,赢得有效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办好孕妇学校,巩固和完善爱要医院的成果,为提高我省出生人口素质,保证母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

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特点

古代胎教实施的内容与特点 我国古代,除了一些统治者重视胎教之外,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医学家也都很重视胎教。例如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思想家, 他的母亲说过这样一段话:“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即:“我在怀孩子时,席子不正都不坐,肉切不方正也 不吃,就是要对孩子实行胎教。”又如三国的魏文帝曹丕,也对胎教 的重要作用有其独到之论述。他举例把周成王和汉昭帝在位执政时的 政业功绩、个人寿命的长短、作为的大小几个方面实行了比较,强调“胎教”对于培养合格、理想君王的重要作用。 古代教育家重视胎教的记载更多,例如南北朝时的教育家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的教子第二篇中,就列有“胎教之法”。南宋时期 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教育专著《小学》中,就以“胎孕之教”为 首论,认为人受教育应从胎内开始,“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恶色,耳 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意思是:对孕妇在饮食、睡眠、坐立、所看所听的内容,都有 一定的要求,应连晚上都要请那些诵《诗经》讲历史的人来对孕妇实 行教育,这样生下的孩子形貌端正,才能过人。这些实质上是对孕妇 实行孕期保健、增强营养和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使孕妇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从而对胎儿的发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具体要求,是属于现代 优生学中的临床优生学和环境优生学的内容。 另外,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也对胎教有过度析 论述。他通过对母亲心理状态好坏对胎儿的影响,以及母亲的道德修养、性格爱好对胎儿有哪些遗传作用等,提出了对胎儿实行教育的具 体方法。 至于古代医学家、重视胎教的就更多了。例如隋代医生巢元方, 唐代“医圣”孙思邈、徐之才,明代的虞博、郭子章、万全等人都在 自己的著作中说明了胎教的内容与方法。宋代名医陈自明在他著作的

古代胎教:现代胎教与古代胎教

古代胎教:现代胎教与古代胎教 一、古代胎教因为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怀孕时孕妇的胎教也有极 大的重视度。胎教在中国其实有很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代对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现象十分重视,比如在《周易》一书中就有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的描述。同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 观察到母子之间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除遗传因素之外,母亲的言行 举止也可能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所以就构成了古代胎教的理论基础。 于是,在这种朴素的理论基础支撑下,便产生了对胎教一系列要求。 我国古代对胎教的要求首先是从医学角度指出的。中医学认为, 如果准妈妈受到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倾入,就会感染 疾病,甚至危及胎儿,所以提出了“慎寒温”的具体要求。同时还对 不注意“慎寒温”而遭受“六淫”之侵带来的危害:“胎前感冒外邪,或染伤寒,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攸关性命。” 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母体在妊娠期间为给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 胎内环境而自我采取的相关精神、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有力措施,以使母子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古代胎教的主要内容包括6个 方面: 1.调调就是调情志。妊娠是女性生理上经历的一个特殊过程,在 此期间,孕妇在生理上不但要发生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相 对应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的集中体现就是孕妇的情绪的变化。祖国 医学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对应,若有所逆,即致 子疾。 古人认为: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狂、悲、 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这就是说,孕妇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舒 畅的心情,即时消除烦恼,而不要大动肝火,因为这样会导致气不顺,气不顺则孕胎不安,若长久气不顺,孕胎必受影响。《傅青主女科》 中也有“大怒小产”的论述。

古代胎教:中国古老的胎教历史

古代胎教:中国古老的胎教历史 最早提出胎教之说的是中国。无论在哲学、政治、文学、史学、教育、医学等多种学科的古籍中均有论述胎教的学说(图1-8)。查阅古 籍中最早相关胎教的记载,能够确认中国提出胎教要比希腊学者——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胎教观点早1000多年。例如,早在2 000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相关于“胎病”的论述。到了 汉代,各种书籍中出现了大量相关胎教内容的记载和论述,初步形成 了胎教学说。这个点,国外也承认胎教的发源地是中国。例如198 7年5月19日至29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的邀请,日 本幼儿开发理事会的井深大先生和千叶大学多湖辉教授等人组成的访 问团,来我国作了为期10天的访问。5月21日在北京的报告会上,井深大先生做了胎教方面的专题演讲,谈到胎教在中国汉代已流传起来,并讲到在朱子的文章中就有胎教方面的东西。而且,井深大先生 的一本论述胎教的专著《零岁——教育的时期》熉嫖龙、陈耐轩译——北京日报社出版中,也是这样肯定的。 到了宋代,名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就立有“胎教论”,对胎教实行了专篇论述。到明代,胎教学说更进一步完善起来,成为 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学说,并且对清代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清代 的陈梦雷等人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时,就把历代关于胎 教学说的内容汇集在一起,立为“小儿未生胎养门”,列入儿科分卷 之首来给以强调。就连清代末期思想家康有为的著作——《大同书》中,也有建立胎教院,以培养聪明后代,提升人口质量的主张。 关于胎教在养育杰出人材方面的特殊事例的记载更是发人深醒的。例如《史记》记载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其子实行胎教的是周文王的母 亲太任,《史记》其中记载了“太任者,文王之母,……太任之性, 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 傲言,能以胎教。……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一而识百。君子谓, 太任为能胎教。”这就是说:太任是周文王之母,她诚实庄重,讲究 德行。到了怀孕的时候,她眼睛不看不正经的颜色,耳朵不听淫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