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各个时期的词完稿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赏析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赏析李清照是中国古典词的重要代表。
她以其高超的词术,优美的诗句,贴切的艺术技巧,以及贯穿其词中的情感抒发等特点,被誉为宋词之最。
李清照的词可分为三大阶段,也即应景词阶段、离别词阶段和乐府阶段。
应景词阶段是李清照从婚恋词开始,便开始活跃于宋代文坛的早年,完成了她至今被人们所称颂的最著名的应景词作品。
这段时期,李清照的作品以“叙事”为主,诗句里抒写的是清新的写实情景。
她的诗句里仿佛是在描绘自然景物,纯朴地表达思想。
句中小插画,抓住了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无一不是刻画生活细节的精粹。
例如,“浅草才能没马蹄,深池无人舞蛙鳞”(《五夜饮》),最简洁的几句诗表达了生活的真实,清新的意境洋溢在句中,给人以轻快、洒脱的感觉。
离别词阶段是李清照被夫父兴衰摇摆,以及撰写诗歌来安慰自己的绝境时期。
此时李清照的词表现出的是一种苦涩的、抑郁的情绪,“惆怅”、“挂怀”便是离别词中最多见的表现手法。
在《忆秦娥》中,李清照写到“千载一啼清芬,犹隔几许汉水滨”,这里李清照咏叹自己无法重聚,又表达了对秦娥的思念,在此句中可以看到满满的感伤意境。
乐府阶段是李清照在结束抑郁思想后,逐渐回归乐观、愉悦的另一个时期。
她的诗句中,从物象到意境,致力于以柔和、淡雅的笔触抒发情感。
多次的“凤求凰,鸾求鹤”,“西施照水,无人问津”,以及被誉为“宋词之冠”的《念奴娇》,成为李清照乐府时期的代表作品。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李清照表达的是一种轻快、内敛的愉悦情感,尤其是《念奴娇》,更是一种带着浓浓思念的淡淡感伤之情泊于诗句中。
作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凭借其卓越的词术,便让其词饱含着深邃的情感,抒发出清新、淡雅的抚今追昔的思想。
尽管她的时代背景凄凉,但从她的词中仍可看到她十分乐观、勇敢的性格。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无疑为宋代审美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性思潮,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代女性的精神面貌及其内在的思想世界。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

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诗李清照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年谱

⊙赵明诚转一官
⊙公元一一二七年(建炎元年丁未)
⊙清照44岁
⊙春三月
⊙明诚奔母丧南下
⊙夏五月
⊙庚寅朔,赵构(康王)即皇帝位
⊙秋8月
⊙赵明诚以朝散大夫、秘阁修撰起复知江宁府事、仍兼江南东路经制使
⊙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之建康
⊙冬十二月
⊙壬戌,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明诚家存青州书册什物十余屋被焚
⊙戊戍,金人陷越州
⊙庚子,赵构发昌国
⊙清照寄洪书巻长物尽失
⊙冬
⊙黄大兴《梅苑》成
⊙公元一一三0年(建炎四年庚戍)
⊙清照47岁
⊙春正月
⊙乙巳,赵构泊舟台州港口。丙午,次章安。
⊙己未,金人陷明州
⊙辛酉,赵构发章安。甲子,泊温州港口
⊙二月
⊙乙亥,赵构驻跸温州江心寺
⊙清照至温州
⊙丙子,金人自明州引兵回临安。丙戍,自临安退兵
⊙淸照作诗
⊙秋九月
⊙十一日,谢克家跋明诚旧藏蔡襄《进谢御赐诗卷》
⊙公元一一三四年(绍兴四年甲寅)
⊙清照51岁
⊙夏五月
⊙庚戍朔,徽猷阁待制知温州赵思诚试中书舍人
⊙七月
⊙谢克家卒
⊙八月
⊙己亥,新除中书舍人赵思诚复为徽猷阁待制,知台州
⊙秋八月
⊙清照作《金石录后序》
⊙冬十月
⊙清照避地金华,卜居陈氏第
⊙十一月
⊙淸照35岁
⊙古器六在安州孝感出土
⊙公元一一二一年(宣和三年辛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照38岁
⊙春三月
⊙四日,中书舍人赵思诚言添差兵马都监事
⊙赵明诚守莱州
⊙秋八月
⊙十日,清照来莱州,作《蝶恋花》词一首、《感怀》诗一首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对照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对照李清照平生词作的风格,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靖康之难(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分界线,这时候她44岁,开始流离逃亡的生活,承受深沉的国难家愁,多年收藏的古物典籍、碑帖字画,在战乱中散失。
不久(南宋高宗建炎三年,46岁)丈夫赵明诚病逝,她怀着孤寂悲哀的心情,辗转漂泊,尝尽了流离之苦,不胜故国之思,加上疾病缠身,冤狱缠讼,以一个弱女子,承担了人生重重的苦难,遍尝到人世的种种辛酸,在历尽颠沛愁苦之中,她将深切的哀吟化为凄美的词章,留给后人永恒的追念。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及特点:以清新,秀丽、婉转的格调抒写真挚情。
回顾李清照的一生,前期生活舒适,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闲适之情、爱恋之情,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
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词作以朴实无华,清丽灵秀的词句,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
描绘出了她活泼的少女情怀,温馨的初恋生活,以欢乐为基调。
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的《点绛唇》描写的是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
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词的上阕描绘了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形象。
“蹴”本意为踩、踏,“赋罢秋千”,就是刚荡完秋千。
“慵”,懒、困倦意,“慵整”,懒得收拾。
刚荡完秋千,两只手又是土又是泥,而懒得去洗一洗,就这么悠哉、怡然地在花园中游逛。
这种不拘小节的举动,只有天真烂漫、未被礼法束缚的少女才做得出。
这里对人物的描画是多么真切、自然,又是多么细腻、生动啊。
“露浓花瘦”,打秋千时已玩到了忘乎所以,等歇下来,才感觉到花园里是这么美:正是早春天气,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形形色色的蓊卉正含苞待放;仔细看,朵朵娇艳的花蕾上还凝聚着颗颗圆滚滚的露珠,在清晨的阳光下晶莹闪烁,幻出迷人的色彩。
李清照作品年表

宋建炎三年(1129年)
李清照四十五岁,三月,赵明诚罢守建康,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 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四、五月间舟过乌 江时,李清照有感于项羽的悲壮,作《夏日绝句》有暗讽南宋王朝 和自己丈夫之意。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建炎四年(1130年) 李清照被传“通金叛国”,为表清白,准备将其所有文物献给朝廷。奈何宋 高宗途中解散了队伍, 因而一路跟随至台州、温州等地的李清照并没有追 赶上朝廷的队伍。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李清照与赵明诚相识。是年,李清照著有《渔家傲》《庆清朝 慢》《鹧鸪天》《减字木兰花》《瑞鹧鸪》等词。
宋崇宁元年(1102年)
七月,李格非被朝廷列为元祐党籍,株连亲属。八月,赵明诚 父亲赵挺之任尚书左丞,李清照为营救老父,上书赵挺之: “何况人间父子情”。
宋崇宁二年(1103年)
四月,赵明诚出仕;九月,朝廷下诏:“宗室下得与元祐奸党 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内已定未过礼者并改正。”于此,李清 照被遭离开汴京,返回济南。
宋崇宁三年(1104年)
李清照往返于济南与汴京两地,著有《一剪梅》《醉 花阴》《蝶恋花》《浣溪沙》(济南所著)以及《小重 山》《玉楼春》《行香子》(汴京所作)等传世佳作。
宋崇宁四年(1105年)
李清照献诗赵挺之:“炙手可热心可寒。”以表她因党祸 株连得不到救助而感慨。
宋崇宁五年(1106年)
正月,朝廷大赦天下,李清照由济南返京,并著有《满庭 芳》《多丽》《晓梦》等传世佳作。
宋大观二年(1108年)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
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
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
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
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
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
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
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
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前后期创作比较

秋雁 梧桐
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种“淡”字表白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 惨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下阕】
准确地描绘出主人公既爱恋又羞涩、既欣喜又紧张、既兴奋又恐惊旳 微妙心理活动。把一个情窦初开,又受着封建礼法约束旳少女旳复杂情感, 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细腻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整首词风格明快,节
奏轻松,活生生旳刻画了 一种活泼害羞,情窦初开 旳少女形象。李清照旳词 就是这么,把握人物旳心 理活动如此精确,勾勒人 物形象是那样旳生动,以 致呈现给一千数年后旳今 日旳我们面前,依然是那 么旳栩栩如生,感觉距离 还是那么旳近,好像就是 在昨天发生旳一切故事。
愁
词人描写在残秋旳所见所闻所感 来充分展示她所处旳冷清悲凉旳环 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旳巨 大悲痛旳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旳心绪)
直接抒情旳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种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等
淡酒
找出词中旳 主要意象
黄花
晚风 细雨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
雁过也,正难过,却是 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

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李清照的后期作品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擅长写词,《如梦令》、《醉花阴》等都是李清照词曲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词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前期和后期。
李清照前期的词曲风格明快,吟唱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李清照后期的词风压抑沉闷,抒发了自己离乡愁绪之苦。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有《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临江仙庭院深深几许》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她的词风多变,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引发世人的深思。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后期的词曲经典作品,全词内容为:“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人在上阕通过描写“薄雾”、“愁云”、“瑞脑”、等意象突出了季节环境。
秋天到了,词人感觉到窗外一片压抑愁闷的景象,生活在这样萧瑟沉闷的天气中,词人的心情也逐渐愁苦和抑郁。
随后,词人写到了重阳佳节,借此节日来反衬出自己孤身一人的寂寥感。
中秋佳节本该是家人赏菊喝酒团聚的日子,但今年的重阳佳节,只剩下词人孓然一人,心中不免有些孤苦和凄凉。
下阕中,词人借上阕意象,抒发了自己思念丈夫思念亲人的心情。
李清照的词风诗有诗的特点,词有词的风格,而李清照的词又有另一番独具一格的风格!她的《论词》里提出了“别是一家”的独特风格,她自己也是婉约派的一名代表,她的词全局上是以委婉、文雅和清风而著名。
李清照的人生是坎坷的,但是她的词风却开创了词史上的新纪元。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生活就比较的富裕,而且见识也比较广泛,虽然那个时候是北宋的末期,整个社会都处于黑暗之中,可就是那个时候李清照开始了“别是一家”诗词的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 福 、 活 泼 、 率 性
感率 、真 才、 情多 天愁 赋善
名动京城
3
情犊初开 俏 皮
婚 后 生 活
赵明诚智 娶李清照
言与司合 安上已脱
芝芙草拔
俏皮、撒娇、 相濡以沫
婚后不久
聚 少 离 多 , 情 书 寄 相 思
前期的词……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
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 和寂寞愁苦之情,这些 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 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 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 国之恨。词调沉郁凄怆、 悲凉哀惋。
是不是只有婉约之风呢?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 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 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 家中可谓“空前绝后”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 宗”。被当代散文大家梁 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 了北宋和南宋。
以靖康之乱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 后期的词……
表现一个少女、少 妇悠闲风雅的生活 情趣,内容多写自 然美景与闺阁生活, 也抒写了夫妇之间 的离别相思。
晚 期 ( 靖 康 之 乱 后 )
3
伤之 国 家
4
2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丈夫病逝 再婚不幸 金石遗失 晚年无子
以靖康之乱为界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旷 世 才 女
为衣 伊带 消渐 得宽 人终 憔不 悴悔 。,
西 风 , 人 比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销 金 兽 , 佳 节 又 重 阳 , 玉 枕
薄 醉 雾 花 浓 云 阴 愁 永 李 昼 清 , 照 瑞 脑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是环境气氛的渲染, 与“人比黄花瘦”构成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 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是一个 凄清的深秋怀人的境界。结句以黄花喻人瘦, 精当无比。前人也有以花比人瘦的诗句,但都 不及李清照写得新颖贴切。黄花就是菊花,与 “瘦”易于联系,再加上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 与作者的精神有相通之处,既见其形,又传其 神,以其写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 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 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 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 (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 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在南渡途中因病去世, 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 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 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 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 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 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 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 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 的一生:
作李照组 二 外清的织 十 太照名决 世 空是字定 纪 环中,, 形国为在七 山历月世十 的史球界年 女上上文代 性唯的化初 一一名期 , 一座人 国 位环中 际 名形选 天 字山出 被命李文 用名清学 ,
•
李 清 照 词 选 读
李清照(1084——约1151),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词婉约 派代表人物。父亲为大学士李格非, 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 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 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 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1081-1129) 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 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 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