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实践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实践

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实践【摘要】随着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找到最佳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实施协作学习方式出发,进行个案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moodle 协作学习高中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53-02目前,随着网络化信息环境的建立,大多数中小学对于网络化教学方式并不陌生,但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就本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而言,有三种不同水平,从低往高依次是:通过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和管理,电子教室和ftp相结合,电子教室和教学平台结合。

其中教学平台有很多种,但往往含有以下内容:素材下载,作业上交,互动评价,作业点评。

在对作业点评这一环节中又有很多不同,比如是否含有过程性评价,是否含有多种评价方式。

一个具备真正意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用到很多活动做支撑,比如投票,测验,讨论,小组活动,上节课优秀作品展示。

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费时又费力,而且效果不怎么样。

笔者经过多番研究,发现moodle平台有其他教学平台独特的优点,完全解决以上问题,而且有无限生成性。

一、moodle的技术特点moodle是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念而设计的免费开放的课程管理系统。

全世界有几十万人在应用。

我国由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引入,2006年以后,在中小学得到广泛应用。

(1)基于资源和活动的方式moodle的课程管理是基于资源和活动两大块内容。

资源的类型很丰富,比如有:ims 内容包,url,标签,文件,文件夹,网页等。

活动有:scorm课件,wiki协作,测验,词汇表,反馈,互动评价,教程,聊天,问卷调查,投票,讨论区,作业上交等。

这样使得教师备课就像到超市买东西,你可以任意挑选你需要的资源和活动来组织课程教学,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

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理 论 依 据 和 技 术 支 持
1B e d d L ann . ln e e r ig始 于 2 0世 纪 9 年 代 末 , 当 0
时 计算 机 网络教 育 开始 普 及 与 发展 ,因其 具 有集 中 教师优 势 、共 享丰富网络教 育资源 充分利用 各种 络 功 能等 优 势而 迅 速 受到 人们 的青 睐 ,但 由于其 教 二 、基于 M0 d 0l e网络 平台的混合 教学模式 学模 式的特点 和其他人为 的因素 ,出现一些 问题 ,例 研 究 设 计 如 :过分强调 了学生的 自主学 习,削弱教师 的主导作 1 研 究 问题 . 用 ;注重教学 内容的讲 授 ,轻视 教学的整体 跟踪与评 价 等。于是 ,教育界开始对 众多流行 教育理论 及其在 ( )在教师面授课 时减少的情 况下 ,混合教学模 1 网络 教育 中的 应用 进 行理 性 的 反 思 ,认 识 到 只有解 式是 否 能 更有 效地 提 高学 生 综合 应 用语 言能 力 ,达 减时增效”的 目标? ( )以 Mo de为平 台的机 2 ol 决 了上述 问题 ,才能 使 基于 网络 教育 的 学 习达 到 应 到 “
提 高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兴 趣 。
平 台
的 主导 作用 ,又要 充分 体现 学生 作 为学 习过程 t体 关键 词 :大 学英 语 ;混 合 教 学模 式 ; 0 M d e网络 的主动性 、积极性 与创造 性 。 混合 式学 习形 式 L 0 f ”
20 0 7年 9月 2 6日公布的 大学 英语课程教学 要 求) )中明确提 出 了英语教 学模 式 改革 的 宗 旨 :“ 高 各 等学 校 应 充分 利 用 现代 信息 技术 ,采用 基 于计 机 算 和 课堂 的英语 教 学模 式 ,改 进 以教 师讲 授 为 主的 单 教学 模式 。 课程要 求 还指 出 “ ” 大学英语 的教学 目标 是 培 养学 生 的 英语 综 合 应用 能 力 ,特 别 是 听说 能 力 ,使他们在 今后学 习、工作和社 会交往 中能用 英 语有 效地进行 交际 ,同时增强其 自主学习能 力 ,提高 综 合 文化 素 养 ,以适 应 我 国社 会发 展 和 国 际交流 的 需要。 ”[ 要 构建符合 课 程要求 的新型教学模 式 ,提高 学 生 的 英语 综 合应 用 能力 和 自主学 习 能力 ,就 需要 有相应 的理论 指导和信 息技术环境 的支撑 。 因此 ,本 课题 组依托 Mo d e网络 教学平 台,对 合肥学 院大学 ol 英语课程进行基 于 Mo d e的混合教学模 式的实证研 ol 究 ,以期达 到减 时增 效 ,提高学 生英语综合 应用能力 和 自主学 习能 力的 目标 。

基于Moodle平台高中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论文]

基于Moodle平台高中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论文]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探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也已成为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

立足于教育改革的需要,从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moodle平台下网络协作学习的概念,并以高中物理课程为例,将建构主义等理论的思想渗透其中,构建了moodle平台下高中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moodle平台网络协作学习高中物理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流和协作,以达到对学习内容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的过程。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注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培养,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事实证明,网络协作学习可以大幅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习者个体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对个体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形成质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

它还认为,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还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促使学生与同伴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构建学习者共同体,从而使学习更具有协作性,通过内部协商和相互协商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此平台关注对各种“活动”的支持,提供丰富的交流方式,如论坛、专题讨论、聊天室、blog、投票等。

在教师的协调指导下,学习者可自由参与活动,选择最适合的组别,构建自己的学习共同体,设定属于自己的事件活动。

因此,moodle平台在支持学习中的互动与协作以及各种活动形式方面有很大优势。

可以说,moodle的开发理论与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不谋而合。

依据这一理念,以《超重与失重》这节课为例,探讨如何运用moodle平台创设课堂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动机,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取得主动发展。

下面是《超重与失重》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图:结合流程图,就以下几个环节谈谈探究情境的设置与实施感受:1.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教师基于moodle平台,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共同建立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课前预习资源。

基于MOODLE课程的混合协作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MOODLE课程的混合协作教学模式探索
级 的授 课 ,逐 渐探 索 出了一种教 学模 式—— 混合协 作 式教学 模式 。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和丰富程度 , 但未从本质上
满 足教师 与学生之 间 、学 生与学 生之 间的交流 ,对
l问题 的提 出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6 — 2 9
作者简介 :孙跃 岗 ( 1 9 8 1 -),男,河北邯郸人 ,讲师, 主要从事 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教 学工作。
得到 了广大学 生的好评 。
师之 间进 行 多边 互 动合 作 ,充分 调动 教学 中各 种动 态 因素间 的密切 合 作 ,从而 构成 一个 全方位 的 合作 运行体 系 ,形成 师生共 同发展 的和谐课堂 。 而在 现 阶段 ,网络环境 下 的协作 学 习则是 指利 用 计算机 网络 以及 多媒体 等相 关技 术 ,由多个 学 习 者 针对 同一 学 习内容 彼 此交互 和协 作 ,以达 到对教 学 内容 比较 深刻 地理 解和 掌握 的过程 。网络环 境 下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5 5 0 X. 2 0 1 5 . 0 8 . 0 0 6
中图分类号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5 5 0 X( 2 0 1 5 )0 8 - 0 0 4 5 — 0 6
段 的应用 ,产 生了 严重 的偏 差 。丰富 的 多媒体 资源 仿 佛 成 了信息 化教 学 的代名 词 ,使 用信息 化教 学 只
音频 、F l a s h 、电子文 档和 图片 等各 种多 媒体 资源 , 同时提 供 了讨 论区 、在线 作业 、W I KI 、测验和互 动 评 价 等 多 种 形 式 的教 学 活 动 ,并 采 用 了 模 块 化 的 设 计 结 构 ,可 根 据 任 课 教 师 的 需 求 进 行 组 合 。而 这 些 的优 势 如 何 能够 真 正对 教 学 有 所 促 进 ,开 创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探究——《超重与失重》教学回眸

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物理课网络协作学习探究——《超重与失重》教学回眸
了 了 解 和 掌 握 的 过 程 。 网 络 环 境 下 的 协 作 学 习注 重 学 习者 学 习 动 机 的 培 养 , 关 录 像 等 活 动 , 解 宇航 员 的 生 活 环 境 , 解 在 人 造 卫 星 上 进 行 微 重 力 条 件
注教学过程中 师生 、 生生之 间的相互 作用 。事实证 明 , 网络协作 学 习可 以 下的实验 。从而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会 有这 样的现 象产 生? 还有在 观察飞 大幅增强学习者的学 习兴趣 , 激发学 习动机 , 利于提 高学 习成绩 , 升学 船 升空的过程中 , 有 提 为什么宇航 员都是 平躺 的姿势?这 些资源 的建 立, 为学 有 习者 个 体 之 问 的沟 通 、 作 能 力 以及 对 个 体 问 差 异 的 包 容 能 力 , 成 质 疑 生 提 供 了 根 据 自身 特 点 进 行 自主 学 习 的平 台 , 利 地 培 养 了 学 生 自主 学 习 协 形
于教 育 改 革 的 需要 , 传 统 的 物 理 课 堂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出发 , 出 Mod 从 提 ol 台 下 网络 协 作 学 习 的概 念 , 以 高 中 物 理 课 程 为例 , 建 e平 并 将
构 主 义 等 理 论 的 思 想渗 透 其 中 , 建 了 Mod 构 ol 台 下 高 中物 理 课 网络 协 作 学 习 的教 学模 式 。 e平 【 关键 词 】 M o l 台 网络 协 作 学 习 高 中物 理 ode平
依 据 这 一 理 念 , 超 重 与 失 重》 节 课 为例 , 讨 如 何 运 用 相 关 经 验 。 理 解 教 学 内 容 。 以《 这 探 ol 来
台创设课堂探究情境 , 激发学生探 索动 机 , 促使学生 自主探究 和学 习, 取得

基于Moodle的网络协作学习课程设计——以《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为例

基于Moodle的网络协作学习课程设计——以《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课程为例
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文化教 育 { I }
基于 Mo de 网络协作学 习课程设 计 ol 的
以《 教师工具应用与实践》 课程为例
杨 柳 孙利 宏
( 宁夏 医科 大学理学院, 宁夏 银川 70 0 ) 5 04
摘 要: 教 师工具应用与 实践》 以《 课程为例 , 讨论如何在 Mode平台中实现网络 写作学 习课程设计, ol 并对 Mode 块功能在具体课程 中的应 o l模
料; 而得以及时 调整个 ^ I 、 、 或,组学习步调 。 2 2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讨论区 2 作业模块同样根据主题内容进行设置。Mo_ D


If 6} 一

上学 习。
类型 , 设计主题讨沦论坛, 根据主题内容设置不同 d 提供了 i e 灵活多变的 作业提交方式, 可根据作业 的显示格式以及张贴内容的评分标准 , 公布明确透 内容和教学目 标决定提交方式, 评分规则, 规定期 明的奖罚措施 , 鼓励学员参与讨论及评价, 并要求 限。 我们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实践 操作能力与阶段 教师及时提供反馈 ̄iA" V 。 通过设置统一订阅讨论 性成果 , 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打出评分, 提供反 区 ,使学生 和教师 用 E m i及时收 到最新的讨 沦 馈意见。 —a l 通过 E i通知学员查看。 ma l 内容和评分情况。 3 论 结 7 9 3使用专 题讨论 模块 ,在分组 模式 下为各 _ 2 在应用 Mode o l的过程中, 获益良多。对于一 图 , 间线 , 游戏等 。 时 模拟 小组提 供 专用论坛 ,供 小组成员讨 论及侨 作学习 , 些教学模式 的实现 , o l具有其他平台所不能 Moe d d 群体 一探究类技术工具: 如We2 , b 0虚拟社 此类论坛处本组成员和教师之外, 在应用 Mode ol实现 课程设计理 念时 , 其他学员不能看 比拟的优势 。 区, 教育游戏等。 到讨论内容或回复。 我们同时也在被 M ol自t ode 勺黜 盒 澌影响 ,对课 这 四个类 型的技术工 具之间 并没有 定 的界 2 A提供主题聊天室,在规定时间段内作为 程设汁进行不断反思和修改。尽管已使用 M ol 2 o e d 限, 每~种工 具的作用并 不是只适用 于菜一种教 学 在线讲坛帮助 学员解决问 , 学员自 题 或由 愿主持讲 进行了一年的教学活动。 但仍发现其中尚有很多功 模 式 , 可能多种教学 照式同Ⅱ适崩 ,山 于工 具 坛 , 而是 0 . 进行角色扮演及班级辩论 。 在规定时间之外, 聊 能等待 我们挖掘和探索, 期待能够使其发挥 我们 更 的种类繁多, 因此我们采用“ 基于项同的课程谢 天室可以作为学员在线即时交流的场所 为强大 的教学与学 习能量 。 为主线 , 要求来 自不同学科 的师范学员 根据各学 校 2. 2 5使用作业模块,根据教学 日标设汁不同 参考文献 小组内学科陛质整合选题, 进 基于项目的课程设 作业, 作业类型可分为在线文本, 离线文本 , 在线捉 【 舒潇’ l 黎景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写作学习 } ,选择 的题 月需 以多 种学科 的掘念 和原 为 中 交 等 ,教 师可以根据 不同 主题 内容选择f t 倒 类型 模式的构 建与应 用『 电化教育研 究,0 2& J I 2 0 , 心, 利用各种技术工具森拽资源 、 协作进行规划设 在学员提交作品之后 , 胙 业进行评分和意 志贤. 息化教学模式理论 建构与 实践例说} . 信 MI 救9 {, t没计的作品-必须能够体现如ffl f uj导其学 员利 见反馈 。 』 北京: 教育科学出,  ̄ 05  ̄ 2 0. 用各种技术工具完成项目自 过程 在主线之外, : 每 2. 2 6为了 进学员 进行 协同学 习 ,各 主题 , f『 f 3 肺小清-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 周均安排现场或线 ji坛 . { 教师1噼或学员展示 f } { 『 鹁Ⅵii k 模块, 桃 主题 譬要设 _念条月, 棚 公布 习的 实践视 角l 北京教 育科 学  ̄NA 2 0. Ml  ̄ 05 工具使H 巧 ,在 Mndc 嫩 ol谍程 台I提 栩应 技 奖励政策鼓励学员小组协作补觅条 M, f I j 利用怨f措 日 作者简介: 杨柳(9 3 )女, 18一 , 宁夏银川人 , 汉 术 _待和 讨沦i 支 0 施 促进小 组问竞 争 族, 宁夏 医科 大学理学 院计算 机专 业教研 室 , 。 助教 2Ⅳ t I 巾的 位 h ¨ e在 2 3评价 活动 巾的应 f { j 责任 编辑 : 兴红 王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
操作 样式 , 这种操 作 样式 是加 以理论 化 的 。 ” 总 的来说 , 教 学模 式应 该包括 一定 的理 论基 础 , 教学 目标 ,
的媒体材 料都 可以利用 Mo o d l e 进 行传输 , 这使得 资源在 很大 程
度 上得 到扩展 和丰 富 。Mo o d l e平 台界 面简 洁 、 精巧, 支 持个性 化 设计 , 技术 门槛低 , 在线 教学模 块 , 采 用可 自由组 合 的动态模 块 化设计 , 并且 平台 内嵌 了功能齐 全的在线 编辑器 i 教 师在进行 在线教 学 的设 计过 程 中 , 可 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 随 时编辑 平 台 中 的任何 d l e翻译 了一个 中文名称 “ 魔灯 ” 。 Mo o d l e平 台易于 安装和 维护 , 几 乎可 以在任何 支持 P HP的 平 台上进行 安装 , 安 装过 程简单 , 只需要 一个 数据库 。 现今 主要
教学 的 目标 和任务 、 教 学过程直 至教学组 织形式 的整体 、 系统的
个完 全免 费 的开源软 件 , 由澳大利 亚博 士 Ma r t i n D o u g i n l n a s基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0 —1 2
作者简 介 : 温欢欢 (1 9 8 9 一) , 女, 河 南驻马店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 范大学信息技术工程 学院硕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向为职业教 育信 息化 。
教学 模式 是链 接教 学理论 与教 学 实践 的桥梁 , 可 以 指 导 教 学 实 践, 也 可 以丰富教 学理 论 。
( 1 ) 灵 活 的课 程创建 与管 理功 能 。利用 Mo o d l e平 台可 以无
限制的创建课 程 , 并且允许课 程管 理员在任何 时候都 可 以创 建 、

基于Moodle的中小学协作学习平台的构建

基于Moodle的中小学协作学习平台的构建

过观 念 树 立、 动 支持 、 行 环境 创设 等 方 式 , 强对教 师视 觉素 养的 培养 。 加
关 键 词 : o l; 作 学 习 ; 习 平 台 Mo de 协 学
中图分 类号 : 4 4 G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2 7 0 (0 0 1 — 0 1 0 17 — 8 0 2 1 )0 0 6 — 3 ( ) o l 网络协 作学 习的基 本学 习方 式 提供 了技 术 实 2Mode为 现。 网络协 作 学 习有 9种基 本 方式 , 即竞 争 、 色扮 演 、 论 、 角 辩 讨 论 、 同 、 伴 、 及 、 组评 价 和 问题解 决 ]而 Mo de为实 现 协 伙 涉 小 。 ol 这些 基 本学 习方式 提供 了相应 的技 术 实 现 , B S 即时聊 天 、 如 B 、 E m i Bo — al lg等 。 o l 用 了模 块化 的结 构 设计 , 、 Mo de采 各种 功 能实 现 了动态 模 块化 管 理 , 面 、 界 功能 、 插件 可 自由选择 , 操作 简便 , 所 有 模 块 都 针 对 网络 教 育 进 行 了优 化 与 改 进 ,其 中 集 成 的 We q etP L等 活 动模 块 是协 作 探究 的重要 方 式 ,为 协作 学 b u s、 B
基 于Mo de o l的中小 学协作学 习平 台的构建
黟冬‘
( 阴师 范 学院 传媒 学院 , 苏 淮 安 230 ) 淮 江 2 3 0

要: 通过 调 查 与分 析 广 西 中小 学教 师视 觉素 养 的现 状 , 出 中小 学教 师 在视 觉素 养 方 面 的不 足 , 出应 通 指 提
[ ] 王 勤明 . 于 Wii 术 的 网络 协 作 式 学 习模 式研 究 [ ] 育教 7 基 k技 J. 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 is@m Moodle是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发的一个在线课程学习系统。

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简写,意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它以其独特的网络教育原理、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共享性等优势,成为国际上越来越流行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的基础,基于Moodle进行设计和定制开发的学习平台风靡全球[1]。

截至2013年7月1日,全世界已有236个国家注册了110288个Moodle站点,其中中国大陆有1074个[2]。

张霞对2004~2013(1~6月)年被CNKI收录的有关Moodle平台的380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297篇,硕士学位论文83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人员的研究成果,对关于Moodle研究的主题基本总结归纳为8个方面:(1)关于Moodle的理论探讨:Moodle的本土化推广、推广反思以及探讨Moodle平台的理论指导及其他理论对Moodle的影响。

(2)Moodle的技术研发:Moodle简介、安装、功能开发等;Moodle模块的二次设计与开发以及与其他软件的整合等。

(3)利用Moodle的课程整合: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软件系统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Moodle创设教学环境、实现网络教学、优化教学活动等。

(4)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基于Moodle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策略的分析等。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利用Moodle平台进行自我学习和教研;Moodle在促进教师培训和教师知识管理中的作用等。

(6)虚拟学习社区:利用Moodle平台构建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包括各种网络学习活动的开展以及Moodle环境下对学生的分析。

(7)评价研究:利用Moodle开展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Moodle与其他教学平台的对比研究等。

(8)其他研究:从其他视角对Moodle进行的研究、分析等[3]。

协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相关研究已证实,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提升学习者个体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对个体间差异的包容能力[4]。

结合张霞的文献分析,以及笔者以“Moodle”和“协作学习”为关键词在CNKI上进行检索,没有检索到基于Moodle如何有效开展协作学习的论文,而协作学习正是Moodle学习平台开展学习活动的优势之所在,因此,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旨在就如何基于Moodle平台开展协作学习进行探讨,以期对基于Moodle进行教学的人员有所帮助。

一、协作学习的组织方式一般而言,小组学习是协作学习的常见形式[5]。

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Moodle学习平台中,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可以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组织。

在Moodle课程中,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可以采用无小组、可视小组、分隔小组的方式进行组织。

无小组是指课程中的所有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可视小组和分隔小组是指将课程中的学生按照一定的策略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小组成员只能参加本组的学习活动,成员间通过资源共基于Moodle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贾国祥,孙月亚,李蕾,塔莉(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北京100081)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Moodle在线学习平台开展协作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小组的划分策略,并对几个常用的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协作学习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Moodle;协作学习;远程教育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14-03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14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6《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 is@m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享、讨论、分工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可视小组与分隔小组的区别是:以可视小组方式组织的学习活动,小组中的学生不仅可以参加本组的学习活动,而且还可以查看其它小组的活动情况,就像隔着透明玻璃墙的两个房间,每个房间中的人除了可以参加本房间中的各种活动外,还可以隔着透明的玻璃墙看到另外一个房间中的情况,但是不能参与其中;以分隔小组方式组织的学习活动,小组中的学生只能参加本组的学习活动,而看不到任何其它小组的活动情况,感觉就像课程中只有自己一个小组在学习一样。

课程中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设置,一种是基于课程的设置方式,一种是基于活动的设置方式。

基于课程设置的学习活动组织方式将作为课程中所有学习活动的默认组织方式(无小组、可视小组、分隔小组),如果在课程设置时未选择“强制”模式,则学习活动本身可以重新设置活动的组织方式,但是如果在课程设置时选择了“强制”模式,则课程中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将采用与课程设置相同的组织方式,即学习活动设置中的小组模式设置将被禁止,见表1说明。

同时,在Moodle 学习平台中,还可以将小组组成“班”(有的版本翻译为“大组”),并以“班”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因此辅导教师可以将水平接近的小组组成“班”以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还提高了教学灵活性。

在基于课程设置分组方式时若选择了某“班”则此课程中的学习活动将只针对此班的学生进行(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将课程复制成一门新课以用于其他学生的教学);在基于学习活动进行分组时若选择了某“班”,则此活动将针对此班进行(如果同一活动还要用于其它班,则需要创建同样的活动用于其它班),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班设置不同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学习小组的划分策略实践证明,将学员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员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活动更为有效。

分组策略可由活动的内容和分组的目的来确定。

如在开始培训时,为了达到使成员之间相互认识的目的,可以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当讲座的内容需要和各学科相结合时,可按学科分组;在进行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时,可以采用自愿组合的方式等。

等到小组成员间比较熟悉时,可以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法。

组内异质即小组成员在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差异性。

组间同质即各小组之间大体平衡,采用这种分组方式能够形成相互比较的小组联合体[6]。

异质分组有利于发挥组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互帮互助,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也更能起到启迪思维、丰富思想和锻炼能力的作用[7]。

在Moodle 学习平台中,学习小组的划分可以通过课程中的“课程管理-->用户-->小组”功能进行,同时也可通过第三方分组插件实现学生自由分组。

手工分组:由具有小组管理权限的人员进行学习小组的定义,并根据分组策略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学习小组中;自动分组:由具有小组管理权限的人员定义小组的命名规则,以及学生的分组策略,系统将根据定义好的策略自动进行小组的定义及学生分组;自由分组:从Moodle 官网下载第三方分组活动插件并安装到平台后,在课程中安排“分组选择”活动,由学生通过此活动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

在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后,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创建“班”,并由已划分的学习小组组成“班”以便于以“班”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

三、常用的协作学习活动在Moodle 学习平台中,提供了多种学习活动,包括讨论区、作业(在2.0以前的版本中又分为高级文件上传、在线文本、上传单个文件、离线活动等)、测验、维基、数据库、词汇表、问卷调查、投票、聊天等,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活动开展协作学习。

有些活动还可以设置完成或查看活动内容的条件,以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达到知识共建与共享的目的。

如在“数据库”活动中,“必须完成的条目数”约束学生必须提交指定的词条数后才算完成此活动,“查看前需要完成的条目数”约束学生必须提交指定的词条数后才允许浏览其他人提交的内容,从而约束学生“只索取不奉献”的行为。

表1学习活动组织方式设置说明课程中设置的学习活动组织方式课程中是否设置为强制活动中可设置的学习活动组织方式无小组否默认为无小组,但可重新设置为可视小组或分隔小组可视小组否默认为可视小组,但可重新设置为无小组或分隔小组分隔小组否默认为分隔小组,但可重新设置为无小组或可视小组无小组是无小组可视小组是可视小组分隔小组是分隔小组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15《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 is@m 需要说明的是,课程中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无论采取何种组织方式,对于课程中的辅导教师来说都没有约束,他/她可以随时进入不同的小组活动中进行观摩或辅导。

1.讨论区和聊天讨论区是网络教学中最常用的异步交流、学习辅导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师生间、学生间非实时的交流互动,以探讨、协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在Moodle中,讨论区分为一般用途的标准讨论区、单个简单话题、每个人发表一个话题等类型(不同版本的Moodle所包含的类型不同)。

对于不同类型的讨论区,采用分组方式时(可视小组、分隔小组)其表现形式却是不一样的。

对于单个简单话题类型的讨论区来说,无论是否采用分组方式,其最终的表现均为无小组形式,即课程中的所有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都将在一起进行交流、互动。

对于其它类型的讨论区来说,学生只能按照讨论区设定的小组模式参与讨论,由于辅导教师具有在所有讨论区中添加新话题的权限,这就需要辅导教师在添加新话题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其主题发布的小组范围,否则将会使得学生无法参与讨论,从而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描述如下:在可视小组模式下,辅导教师在添加一个新话题时,应首先在“可视小组”下拉菜单中选择主题发布的学习小组(系统默认为“所有成员”),如果没有进行学习小组的选择,则该话题将在所有学习小组的“分组论坛”中可见,而且所有学生均可回复,从而造成所有学生不分组讨论的“混乱”局面,因此辅导教师在添加新话题时,一定要选择“某个小组”才能达到分组讨论的目的,即只有本组内的学生可以回复参与讨论,而其它小组成员只可以浏览查看。

在分隔小组模式下,辅导教师在添加一个新话题时,与在可视小组模式下一样,应首先在“分隔小组”下拉菜单中选择主题发布的学习小组(系统默认为“所有成员”),如果没有进行学习小组的选择,则其话题将在所有学习小组的“分组论坛”中可见,但是只有辅导教师可以回复,而所有小组中的学生却只能浏览不能回复,以致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辅导教师在添加新话题时,一定要选择“某个小组”以确定其主题发布的范围,否则将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聊天是网络教学中另一常用的实时交流、学习辅导工具,主要用于师生间、学生间同时在线进行实时互动(同样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及时解决学习中、或完成协作任务时遇到的问题,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