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案

1.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共安排了4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的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例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

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的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

同时会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也会使学生学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9~10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课件、数学题板。

口算下面各题。

(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26+30=48+20=49+20=56+3=26+37=师:前面4个相信同学们都能口算出来,那最后一个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类似26+37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师: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师引导。

学生汇报。

(一至六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师: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师: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师:这个算式如何计算?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应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9-13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

这部分内容的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

由于前面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已经接触了转化的思想方法。

所以,本课一开始时,学生就很可能想到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转化成两位数加两位数来计算。

也可能会有学生就直接利用列竖式,进行笔算。

但不论学生运用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算理,并且要注意各种算法中相应的问题。

特别要重视的是进位加与退位减,要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照、比较选择更合理、更适合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1.师:课件直接呈现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对,她就是我们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2.课件呈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吉祥物海宝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1)师:你们看,同学们来到了世博园纪念品商店。

这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宝最受游客的欢迎。

(2)课件出示:上午卖出 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 个“海宝”。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1)可能会有学生提出: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②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2)分析比较:①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②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这两道加、减法的计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4.点明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师板书课题。

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梳理

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梳理

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梳理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

一、加法1、不进位加法在计算不进位加法时,我们只需要将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百位加百位……例如,计算 321 + 123,个位上1 + 3 = 4,十位上2 + 2 = 4,百位上3 + 1 = 4,所以结果是 444。

2、进位加法当两个数相加时,如果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比如计算 345 + 278,个位上 5 + 8 = 13,满十向十位进 1,个位写 3;十位上 4 + 7 = 11,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 1 是 12,满十向百位进 1,十位写 2;百位上 3 + 2 = 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 1 是 6,所以结果是 623。

二、减法1、不退位减法和不进位加法类似,计算不退位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字相减即可。

例如 567 231,个位上 7 1 = 6,十位上 6 3 = 3,百位上 5 2 =3,结果是 336。

2、退位减法当被减数某一位上的数字小于减数对应数位上的数字时,就要从前一位退 1 当 10 再减。

比如计算 432 189,个位上 2 减 9 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当 10,12 9 = 3;十位上 3 被借走 1 变成 2,2 减 8 不够减,从百位退 1 当 10,12 8 = 4;百位上 4 被借走 1 变成 3,3 1 = 2,所以结果是 243。

三、加减法的验算1、加法的验算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

例如计算 258 + 367 = 625,我们可以交换258 和 367 的位置,再算一遍 367 + 258,如果结果还是 625,那就说明之前的计算是正确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共4课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共4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一)情境创设: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一)引导发现: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讲解如何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知识点,包括定义、运算法则以及解题技巧。

文章将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大约600字左右。

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定义万以内的加法是指在数字范围为0至9999之间进行的加法运算。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两个数的相加,并得到一个结果。

2.运算法则(1)进位当两个数的相加结果大于9时,就会出现进位。

例如:8+7=15,计算时先将5写在个位上,然后将1进位到十位。

(2)整列相加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应该从个位开始逐列相加。

例如:432+576,先将个位4与6相加得到10,在十位上进位后,再将3与7相加,依次类推。

(3)校验在进行加法运算后,可以通过减法运算将结果进行校验。

例如:432+576=1008,可以用1008-432=576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3.解题技巧(1)对齐列数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将参加运算的数对齐列数。

例如:432+576,在进行列上的对齐时,可以在纸上使用竖线进行划分。

(2)从低位开始相加在对齐列数后,从个位开始逐列相加。

例如:432+576,从个位各位开始相加,并将进位的结果写在上一列。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定义万以内的减法是指在数字范围为0至9999之间进行的减法运算。

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进行任意两个数的相减,并得到一个结果。

2.运算法则(1)借位当被减数的其中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就需要向高位借位。

例如:32-18,计算时先将2减去8,然后向十位借位,将2借为12,再减去8得到4(2)借位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根据借位规则进行借位。

-当两个数的个位相减时,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十位借位。

-当两个数的十位相减时,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百位借位。

-以此类推,直到最高位。

3.解题技巧(1)对齐列数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将参加运算的数对齐列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1、板演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2、口算6+8+2= 5+7+9= 3+7+5= 6+7+4=1+4+9= 3+5+5= 4+8+6= 8+9+2=8+7= 7+6= 5+8= 4+6=9+5= 7+5= 3+8= 4+7=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4、小结引出新课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1)出示袋子图(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3)教计算方法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2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1》教案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1》教案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1》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1》教案,本节课将依据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chapters 3-4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教学点:
1.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巩固数的组成及数位顺序。
2.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进位加法的基本规则。
3.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特别是退位减法。
(2)万以内数的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关系,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举例:如计算567-234,使学生明确从个位开始相减,若某一位上的数字不够减,需要从前一位退位。
(3)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解题:培养学生通过直观的工具来表示数的增减,强化对加、减法运算过程的理解。
2.教学难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显得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新知识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多参与、多尝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运用计数器等教具进行直观演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仍然容易出错。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数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数位概念的巩固,让学生在操作教具时,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加法是指数量的增加,减法是指数量的减少。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购物、计数等,是基本的数学运算。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小华有123元,他想买一个价值456元的玩具,我们需要计算他还需要多少钱。这个案例展示了加法和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 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草变绿了,小树也发芽了。

同学们想去春游。

光明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坐船去。

出示主题图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有4 个班怎样坐船合适呢?"限坐68 人" 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回答。

如果两个班同学坐一条船,怎样安排呢?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3+3139+3239+3139+2332+3132+23 二、自主探究。

1、方案很多, 哪个合适呢?计算出结果, 并算一算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23+31 的方法①3+1=4 , 20+30=50, 50+4=54。

②23+30=53 , 53+1=54。

③20+31=51 , 51+3=54。

计算39+32,应该怎样计算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与第1 题相似。

方法很多,自由选择,算得又对又快就行。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其他几种方案。

39+2332+3132+2339+31 讨论那些方案合适?为什么?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如果将这 6 道题分类,你怎么分?有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

68-54=3 班4、 1 班和2 班同乘一条船,还能再上几人?怎样列式?上了一些人后还剩下多少人?32-14 怎样计算?独立完成,交流不同的算法68 —54=$60 —50=10, 8-4=4, 10+4=14。

② 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③64 -54=10,10+4=14。

4、全课小结。

三、应用拓展。

1、计算。

53+36=37+54=34+26=75-65=82-64=56-35=2、完成做一做。

3、完成练习第1-3 题4、开放题。

买东西。

儿童商店熊猫23 元篮球18 元台灯53 元地球仪25 元小汽车36 元闹钟19 元选择你喜欢的两件商品, 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如果有50 元可以买哪几样商品?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2 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学校有篮球42 个,排球35 个,网球28 个。

1 、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几个?42+35 可以这样想42+30=7272+5=040+30=702+5=770+7©2、篮球比网球多几个?42-28该怎样计算?42-2814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二、想一想,算一算。

24+50+2=332+40+7=324+52=332+47=08560 — 3=074- 50 — 7=085^ 63=O 7—57=0三、直接写得数。

35+54=口42+57=口23+69=口6—47=口15 39=口91- 69=0四、完成练习十九地3、4、5 题。

五、开放题。

小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到42 分,他套中的可能是那两个?351315292724718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4 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计算题。

97-43=52+16=34+56=25+36=44-19=82-37=以97-43 和25+36 为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在G填上>、v或=。

37+4239083- 570558J6702463+1908320077 5895049+47三、出示主题图。

色拉油24 元火腿肠15 元烤鸭18 元蛋糕16 元1 、买一只烤鸭和一壶色拉油一共用多少元?2、有40 元可以买什么?应找回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四、填数。

62=25=48=37=35+54=86- 68=27=54=六、开放题。

怎样调换,两边的重量才会相等?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的迁移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口算比赛。

34+23=48+35=65-24=72-36=98-45=42+56=2、笔算比赛。

35+63=79-56=28+57=93-66=二、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提问500 个送一次,现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2、计算180+340=先独立解答,再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算法118+34=52,所以180+340=520。

算法2100+300=400,80+40=120,400+120=520。

算法3180+40=220,220+300=530。

算法4 笔算,列竖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方法计算出来了,还会列竖式笔算出来。

怎么笔算的哪?试着想一想,写出来板书百十个180+340520 质疑谁能提出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写4,要写5?笔算是要注意什么?3、看主题图提出减法问题第二周比第一周多收集几个?计算340-180=先独立解答,再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算法134-18=16,所以340-180=160。

算法2340-100=240,240-80=160。

算法3340—200=140,140+20=160。

算法4 笔算,板书百十个340_ 180160质疑为什么百位上是2 —14、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1 题。

5、总结今天学的题目与以前学的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进行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板书① 相同的数位对齐。

② 从个位算起。

③ 笔算加法,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笔算减法,哪一位不够要向前一位借一。

三、应用拓展。

1 、完成做一做第2 题。

2、植树问题。

去年植树350 棵,今年植树280 棵。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3、完成练习二十第1、3 题4、开放题。

少年宫◎小明家◎小明从家到少年宫有几条路可以走?怎么走最近,为什么?第五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8 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知道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吗?矿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再次利用。

大家看看二年级一班一个月来回收矿泉水瓶子的情况。

出示主题图。

收集矿泉水瓶子的情况第一周180 个第二周340 个第三周192 个第四周219 个二、自主探究。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学情预测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哪一个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现在就来解决它。

2、解决问题,培养估算能力。

第三周、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怎样列式?板书192+219=不计算,估一估得数是多少?小组合作讨论,再交流,汇报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 192 接近190, 219 接近220, 190+220=41(② 192 接近200, 219接近200, 200+200=40(③ 192 接近190, 219 接近200, 190+200=390 教师要肯定每一种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一般估算方法在估算时,可以把书3 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提问如果没收集500 个送一次,大约再收集多少个有可以送一次?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①500 -410=90②500 -400=100③500 -390=1103、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一个月能收集这么多矿泉水瓶,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讨论,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三、应用拓展。

1 、估一估,连一连。

完成练习二十第5 题。

2、估算。

583+41 7=71 9+1 79631-409=529-247=3、解决问题。

① 北京到大连, 飞机票620 元,火车票147 元,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② 一本书又37页,看了142 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看?③ 电风扇245 元,电饭锅187 元,妈妈有400 元,够吗? 4、开放题调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元,妈妈月收入元。

每月的家庭开支情况。

节余情况。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1 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年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