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计划1
声乐社团教学计划

声乐社团教学计划声乐社团教学计划社团主要以兴趣为主组成的一个大团体,社团教学计划必须完善可行,才能使得加入社团的人真正学习到东西。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声乐社团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声乐社团教学计划(篇一)一、意义:以校本开发为依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结合学生实际开发特色学科课程,快速构建和形成学校音乐学科特色规模,促进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开发,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的效益,扩大学校的社会效应,为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目标:1、通过音乐课外活动训练,加深和扩大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校园充满欢乐和生机,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学生的音域和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也为日后培养中考音乐特长生做铺垫。
2、在完成音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开拓学生音乐视野,结合课间播放的歌曲,从经典歌曲中选择优秀歌曲作为补充歌曲,融入日常音乐教学课程中,让音乐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确定九年级音乐特长生苗子,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辅导方案。
三、职责分工1、音乐特色学科负责人职责(1)全面负责组织音乐学科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与听评课记录、学科工作计划规划与总结。
(2)合唱队的指挥与辅导(3)音乐特长生的辅导(4)负责各年级音乐教研活动与资料归档(5)合唱队的`钢琴伴奏与辅导四、本学期活动安排:(一)音乐课外活动(合唱队)训练内容:1、基本功训练教给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用方法歌唱的区别。
2、艺术修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合唱歌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其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3、声部和谐训练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训练。
4、扩大知识范围开阔眼界定期给学生欣赏中外合唱的名曲,开阔学生的眼界。
5、特长生每天一节课(周二除外)训练(二)训练时间: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
艺考生声乐教学计划

艺考生声乐教学计划
艺考声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声乐基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方法。
2. 掌握不同类型歌曲的表现技巧,丰富学生的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声乐基础 :呼吸方法、发声方法、音域扩展练习等。
2. 中国歌曲:两首代表作品的学习,掌握中文歌曲的发音和表现特点。
3. 西洋歌曲:两首代表作品的学习,掌握西洋歌曲的发音和节奏感。
4. 流行歌曲:两首代表作品的学习,掌握流行歌曲的表现技巧。
三、教学方法
1. 录音比对法:通过录音帮助学生检测和修正自己的问题点。
2. 模仿学习法:教师演唱示范,学生随声跟唱以练习发音和把握节奏。
3. 听感反馈法:通过同伴或者教师的听感评价帮助学生改进。
4. 音乐会点评法:利用音乐会优秀表演作为学习范例。
四、考核方式
期中和期末通过学生对各种歌曲的发音准确度、表现力和整体水平来进行评价。
并通过录音或现场表演的方式进行考核。
成人声乐教学计划

成人声乐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员对声乐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 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呼吸控制方法
-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 增强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2. 教学内容
- 发声原理和发声器官的认识
- 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支气管道练习
- 元音和辅音发音的训练
- 音准、节奏和曲调的掌握
- 艺术歌曲和民族民间歌曲的学习
- 舞台表现和情感表达技巧
3. 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练相结合
- 个别指导与小组练习相结合
- 视频示范与现场示范相结合
- 鼓励学员互相学习和交流
4. 教学进度
- 第1-4周:发声基础和呼吸训练
- 第5-8周:元音和辅音发音练习
- 第9-12周:艺术歌曲和民族民间歌曲学习
- 第13-16周:舞台表现和情感表达训练
- 第17-20周:总复习和期末考核
5. 教学评价
- 平时练习表现和课堂参与度
- 期中和期末考核成绩
- 舞台表演和音乐会展示
6. 教学团队
- 资深声乐教师
- 专业导师
- 舞台表现指导老师
7. 教学资源
- 专业声乐教室和舞台
- 音响设备和视频播放器材
- 丰富的歌曲曲库资源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帮助成人学员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舞台魅力,享受声乐艺术的乐趣。
声乐教学计划优秀4篇

声乐教学计划优秀4篇篇一:声乐教学计划篇一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
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
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
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
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
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
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
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
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声乐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完整版docx(一)2024

声乐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完整版docx(一)引言概述:声乐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是声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针对声乐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完整版本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正文:一、教学目标1.1 设定明确的声乐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 提高学生的声音发音和音准控制能力。
- 培养学生的声乐表现力和音乐表演技能。
- 培养学生的良好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1.2 制定教学目标的评估指标- 定期进行音乐测验,评估学生的声乐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音乐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声乐比赛和演出,评估其实际演唱能力。
1.3 与学生、家长和学校协商确定教学目标- 与学生交流并了解其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其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 与家长沟通并获得支持,共同制定学生的声乐教育目标。
- 与学校教学领导团队协商,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要求确定声乐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2.1 技术指导- 教授正确的发声技巧,包括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咬字等特殊技巧。
- 训练学生的音准和音域扩展能力。
- 教学生如何正确演绎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曲。
2.2 曲目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声音特点和音乐素养选择适合的曲目。
- 选择多样化的曲目,包括经典歌曲、流行歌曲和民族歌曲等。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曲风的歌曲,拓宽音乐视野。
2.3 音乐理论知识- 教授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符、节奏、调式等基本概念。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解读乐谱和歌词。
2.4 表演技巧训练- 教授学生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包括演唱姿势、眼神交流和舞台动作等。
- 指导学生如何与乐器伴奏协作,提高合唱和合奏的能力。
2.5 情感培养-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投入,提高音乐的感染力。
声乐教学计划(完整版)

20XX 声乐教学计划Internship experience
声乐教学计划
一,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1学生能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于歌唱。
2在巩固中声区的基础上,进行过渡声区的训练,适当扩展音域。
3训练声区的的连接转换,使声区基本统一。
4声音要求连贯流畅圆润自如。
5歌唱音域:女高音在c1____#f2、g2左右,女中音在a____d2、降e2左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喉头稳定,气声结合。
2解决换声点.。
3对作品风格的把握。
4正确把握声音的出处。
5把握艺术歌曲的风格。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
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 第五周调整声音的状态,声音贯通,顺畅.给一些较基础的作品。
第六周----第九周巩固这种声音的状态,并给一些程度中等的曲目。
第十周----第十三周加强中声区与高声区的音色统一的练习。
第十四周----第十七周加强作品技术难点的训练。
第十八周---第十九周尝试着对声音的控制技术的训练.并给一些适当的作品来巩固。
声乐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声乐教学计划声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歌唱技能;2. 培养学生正确、自然的发声和呼吸技巧;3. 培养学生音乐表达的能力和艺术修养;4. 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辨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声乐训练:发声练习、呼吸练习;2. 歌曲学习和演唱: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唱;3. 歌曲鉴赏和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分析与理解,提高音乐素养;4. 表演实践: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演唱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发声和演唱技巧,引导学生模仿;2. 个别指导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声音问题;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和演唱歌曲;4. 录音评析法:通过录音和评析,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基础声乐训练(10课时)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发声和呼吸技巧,进行示范并引导学生模仿。
通过以下练习提高学生的声音技巧和发音准确性:- 唇齿音训练:练习唇齿发音,如“嘟嘟嘟”、“吹吹吹”等;- 语音练习:练习清晰、准确地发音,如“一二三四五”、“红蓝绿黄”等;- 声音锻炼:练习不同音高和音量的声音,如高音、低音、响亮音、柔和音等;- 呼吸练习:通过腹式呼吸、连续呼吸等练习,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控制能力。
2. 歌曲学习和演唱(20课时)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学习和演唱。
教师将歌曲的歌词、曲调和表达方式分解和分析给学生,并进行演唱示范。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进行个别和集体的练习和演唱。
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可以安排以下活动:- 音阶练习:进行音阶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调式练习:练习不同调式的歌曲,增加音乐表达的多样性;- 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演唱讲评:学生进行演唱后,教师进行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声乐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

声乐教学计划声乐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乐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乐教学计划1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学观念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音乐教师,声乐教学是培养上讲台的音乐教师,而不是培养歌唱家或歌唱演员。
教学中不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方法,始终都应围绕培养音乐师资这一目标来进行,体现职前教育的特点。
应改变声乐教学的“重技巧轻能力、重提高轻基础,重声音轻表现”的做法。
把教学重心放在对学生基础理论的学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声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上来。
二、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一方面,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教育思想的转变,然后是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要敢于否定自己固有的经验,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另一方面,高层次的声乐表演,准确到位的情感理解,需要有扎实深厚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及较高的音乐审美和声乐表演技能。
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何能够完成这些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也正充分体现了对音乐课程教学的理解程度。
作为中职声乐教师,我们培养的学生正是将来要承担幼儿园音乐课教学任务的主体,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抱着务实的态度审视声乐课堂,开展声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优化整合教材,确定教学内容1.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
根据培养目标,适当增加或删减已有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符合人才的培养。
如对于面向就业的学生来说,主要是强化从事职业训练,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声乐的基本技能,适当增加声乐教学理论和音乐教学方法的内容,组合训练时注意音乐种类的丰富多样,声乐技能技巧难度适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基本目标,删减过难及与音乐教学无关的内容。
因此,选择教材可增加难度,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和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教学计划1
声乐教学计划书
一、【教学对象】:
音乐表演1401班3人
二、【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一般声乐作品的内容,并具备一定的范唱和舞台表演能力,能胜任音乐表演和教学的需要。
三、【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声乐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唱技能,了解演唱技巧与舞台表演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综合基础知识;能掌握具有较高技巧的中外艺术歌曲和各类声乐作品的演唱,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初、中级程度的声乐作品。
五、【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能对声音状态能够进行判断,有正确的声音观念和歌唱审美能力。
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
六、【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共开设三学年,共6学期,其中第1-5学期安排为声乐课堂教学,第6学期安排为校外集中实习。
本学期为第4学期,主要教学安排如下:项目一:训练学生基础发声概念,培养歌唱意识。
1-4周
一、巩固讲解歌唱的基本方法:
1、歌唱的姿势:体态、重心、上身、双肩、面部、精神
2、歌唱的呼吸:吸气、呼气、支点、用气、换气、练习呼吸的方法
3、歌唱的发声:起音、打开喉咙与口型、稳定喉头、声区与换声点、舌位
4、歌唱的共鸣: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
5、歌唱的吐字:字与字、气、声、情的关系
二、学生体会、理解歌唱方法,习唱曲目《伊犁河的月夜》、《我亲爱的》、《一杯美酒》、《赛吾里麦》等1-2首声乐作品。
三、重点:让学生清晰认识歌唱基本方法和工作原理。
难点:学以致用,让学生清晰谅解自己的演唱过程中各器官的工作状态。
项目二、在原有的声音基础上加强气息的控制和声音的稳定性,演唱曲目时能做到吐字清晰,音高、节奏准确。
5-10周
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声练习,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1、嘟噜练习:
2、哼鸣练习:
3、跳音练习:
4、连音练习二、习唱曲目:《小河淌水》、《西班牙女郎》、《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1-2首声乐作品。
三、重点:吸气的训练与运用。
难点:体会正确的吸气、呼气状态并运用在歌唱过程中。
项目三、加强歌唱意识的训练,声区要统一,做到一定程度、有控制的运用气息和共鸣来完整、生动的歌唱。
11-14周
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声练习,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1、嘟噜练习
2、哼鸣练习
3、跳音练习:
4、连音练习:
5、呼吸、气息与共鸣腔体的运用
二、习唱曲目:《乡音乡情》、《火把节的欢乐》、《那就是我》、《多情的土地》等1-2首声乐作品。
三、重点: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做发声练习。
难点:体会气息支持上发声以及作品的演唱。
项目四、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音域达到声部要求,做到声区转换统一。
能准确掌握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运用良好音色演唱,具有一定的舞台表现力。
15-18周
一、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声练习,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
1、嘟噜练习
2、哼鸣练习:
3、跳音练习:
4、连音练习:
5、舞台综合演唱的培养
二、习唱曲目:《绒花》、《中国大舞台》、《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1-2首声乐作品。
三、重点: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AEIOU五个母音练习。
难点:演唱作品做到气与声的结合,并注意作品艺术情感的准确表
达。
七、【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含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项组成。
其中,平时成绩为项目一10%+项目二10%+项目三10%+项目四10%+考勤10%,期末考查50%,考核方式采取演唱汇报形式,背谱演唱声乐作品一首。
制定人:xl
201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