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并购雅虎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

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

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报告: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研究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跨国企业并购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并解读成功的并购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和执行方式。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并购活动提供指导和启示。

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企业并购成为了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和规模效益的重要策略之一。

然而,并购活动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和正确的方式下进行,才能取得成功。

因此,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成功的并购案例,对于指导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作出明智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一: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背景: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雅虎中国的业务。

阿里巴巴以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和技术实力,看中了雅虎中国在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优势。

这次并购为阿里巴巴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因素:1. 增强市场份额:通过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2. 强化技术实力:雅虎中国在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源,这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有助于提升其技术实力。

3. 吸引用户和广告商:通过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广告商,提高其广告收入和用户规模。

执行方式:1. 保留核心团队:阿里巴巴选择保留雅虎中国的核心团队,并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确保并购后的顺利过渡。

2. 整合资源: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整合了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业务发展。

3. 打造协同效应: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合作,通过共享用户数据和广告资源,实现协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结与启示:通过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1. 拓展市场份额是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但在并购前需充分评估目标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潜力。

2. 技术实力的强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并购获得先进的技术和资源。

3. 并购后的整合和协同是实现并购价值的重要手段,需要合理规划并付诸行动。

第09章 战略并购管理[5页]

第09章 战略并购管理[5页]

综合案例:微软收购雅虎能否负负得正?微软是软件帝国的霸主,雅虎是网络搜索服务的先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竞争对手——在网络搜索、网络广告和网络服务等业务领域独领风骚的谷歌。

其实,微软和雅虎早就分别发起了阻击谷歌的战斗,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于是,微软试图收购雅虎,团结起来,共同御敌。

2008年2月1日,微软公司提出以446亿美元(合每股31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公司。

这个出价比雅虎前一天的收盘价高出62%。

雅虎股东可以自行选择现金或是换成微软的股票。

2月1日,雅虎董事会证实,他们收到了来自微软的收购提案,并表示董事会将仔细评估该提案,然后采取最佳行动来提高股东的长期价值。

如果收购成功,合并后的微软和雅虎将创造世界上第一个10亿用户级的网络公司——这让当日谷歌公司的股价大跌了8.58%,微软公司的股价下跌了6.60%,而雅虎公司的股价则暴涨了47.97%。

从失望到绝望的雅虎股东,历时4年多的抱怨终于可以停止了。

然而,两个失败者相加真的能变成一个胜利者吗?业内多数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买购买一家未能成功抵挡住谷歌的公司,对微软这个表现同样拙劣的公司会有帮助吗?“微软斥巨资展开对雅虎的收购,恰好说明该公司的辉煌岁月已经成为过去。

”《纽约时报》这样的评论似乎有些刻薄,但也不无道理。

《卫报》的技术专栏作者更是坦率地指出,微软意欲收购雅虎是对失败的一种公开承认,即承认尽管微软公司资源丰富、实力强大,但未能在谷歌已经成功的诸如搜索、网络广告和服务等关键领域获得成功。

“微软正试图购买它进入21世纪新型互联网领域的门票。

”乐观者则替消费者乐观,在日益被谷歌一个玩家所操纵的网络广告服务中,如果能有另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岂不更好?毕竟,“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天使。

”不管怎样,如果收购成功,这毫无疑问将是今年世界互联网产业的头等大事。

雅虎:独立商业价值流失眼下,雅虎公司身不由己。

上周二雅虎公司对外宣布裁员约1000人,以便把业务重心放在网络搜索和网络广告业务领域。

案例-8:微软雅虎攻防战

案例-8:微软雅虎攻防战

微软雅虎攻防战《财经》记者 何华峰 [2008-­‐02-­‐15 14:29]收购雅虎,反映出微软对于来自Google的威胁是多么焦虑【《财经》网专稿/记者何华峰】微软主动提出收购雅虎一事,迄今已半月有余,但新的枝节依然不断出现。

2月13日,媒体巨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赫然出现在竞购雅虎的名单中。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雅虎正与新闻集团商谈,新闻集团提议将MySpace等网络资产并入雅虎,并联合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向雅虎投入60亿-90亿美元,以总价150亿美元换取合并后的雅虎的20%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在这一计划中,雅虎的估值约为500亿美元,高于微软先前报出的446亿美元的估值。

有消息称,雅虎最迟将于2月15日召开董事会议,而新闻集团则将在未来48小时内公布方案细节。

雅虎与新闻集团的谈判在一年半前已经开始,后来一度搁置。

但近来雅虎在微软的步步紧逼之下,又与新闻集团恢复谈判,新闻集团也摇身一变,以“白衣骑士”形象亮相。

新的竞购者将如何影响微软收购雅虎的进程,还不得而知。

但对于雅虎,新闻集团的加入战团有百利无一弊。

如果与新闻集团成功并购,雅虎可以保留公司和品牌,并得到500亿美元的估值;如果交易不成,也可以借此迫使微软提高出价。

而市场人士大多认为,后面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新闻集团的半路杀出,令微软收购雅虎一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而微软对雅虎的收购,转眼从招安变成一场攻防战。

结果如何,尚有待观察。

来而不往非君子美国时间2月1日上午,微软公布了CEO斯蒂夫·鲍尔默(Steven Ballmer)于1月31日写给雅虎的公开信。

信中称,微软希望能以446亿美元收购雅虎。

收购方式是现金加微软的股票。

如果选择现金,雅虎的股东每股可以得到31美元,这一价格比雅虎在1月31日的收盘价19.18美元,高出了62%;如果选择换股,雅虎的股东可以每股雅虎股票换0.9509股微软股票。

雅虎的股东可以自由选择接受现金还是换股。

2023年微软为什么要收购雅虎

2023年微软为什么要收购雅虎

微软为什么要收购雅虎我们有百分百的信念在网络广告、媒体和在线社区方面建立一个令人瞩目的位置。

人们消费信息、社会交往以及沟通联系的方式,在将来10年里发生的变化将远赛过去10年。

你如何查找信息,如何消费信息,如何共享信息,在这过程中如何与伴侣发生互动,以及如何通过广告和其他技术从中获利,这些都将有很大变化。

我们已不是门外看客,尽管我们今日还不是领先者,但我们坚决地投身其中,致力成为领先者。

我们致力于做领先者,就需要担当许多工作。

不仅仅是在搜寻业务上,在更广泛的消费领域中,诸如传媒和广告,我们都需要把以下几个基础工作做好。

第一,我们需要建立尽可能大的搜寻索引库,我们需要为人们供应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以便于沟通联系,我们得全心全意地把这些起步性的工作做好。

这其实是一个昂贵的嬉戏,但我们肯定要倾尽全力,不管经济环境是起是落,我们都绝不能退缩,这关乎我们的长远将来。

其次,我们需要有短平快的创新。

我很喜爱我们的新闻搜寻,谷歌大可以去仿照,只要他们情愿。

这不是我们的长期优势所在,但在短期内,它会让我们因此与众不同。

这正是关心我们笼络用户和建立品牌的途径。

第三,我们需要转变嬉戏规章。

我们要转变人们沟通、消费信息、查找信息的基础体验,这不能只体现在搜寻方面,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

比如在线阅读仍不如线下阅读舒适,附加在搜寻结果旁的文字广告也已经数年不变了,有如此之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重新制造。

第四,我们需要提升规模。

规模越大的公司将会获益越多。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战略,并且在每一个所涉及的领域、每一件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每一个正在执行的策略上,我们都有了想法。

信任我,全世界都会支持我们的。

就像当我们很强大时,全世界就会支持市场其次位的公司,盼望有一家公司特别强大,以抗衡行业老大。

这其实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因此,我们有了一个战略,并且我们将加以实施,不管是不是和谷歌—(笑)我是说—和雅虎一起。

我们当然倾向于不需与他人合作就能自己完成,但不管有没有雅虎,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微软并购雅虎案例分析报告

微软并购雅虎案例分析报告

微软并购雅虎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介绍微软公司介绍:微软(Microsoft,NASDAQ:MSFT, HKEx: 4338)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是它的创始人。

雅虎公司介绍:雅虎(Yahoo!)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界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迄今为止,保持了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的地位。

并购过程始末:自微软(Microsoft Corp.)正式宣布收购雅虎(Yahoo! Inc.)到现在,将其概括为“提出方案”->“拒绝方案”->“多方搅局”->“最后通牒”->“重启合作”5个阶段。

1)提出方案:2008年2月1日,微软宣布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计划以每股31美元收购后者全部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

收购将以一半现金、一半股票的方式完成,微软收购报价较前一日雅虎收盘价19.18美元溢价62%。

这一并购方案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开拓微软在网络广告上的市场份额,在和谷歌(Google Inc.)的竞争中显得更有竞争力。

同一天,雅虎确认收到了微软的并购报价。

其在声明中称,该公司董事会将仔细、迅速地评估微软提交的收购方案。

在此评估过程中,雅虎董事会将结合该公司的战略计划,同时确保自己的行动可以使股东长期价值最大化。

2008年2月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CEO杨致远并未决定出售雅虎,他在周三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仍在寻找其它方式以阻击微软的收购。

2)拒绝方案:2008年2月11日,雅虎董事会今天正式拒绝了微软446亿美元的收购报价,认为这一价格“极大低估了雅虎的价值”。

据分析师预计,雅虎的目标价位在560亿美元左右,合每股40美元。

2008年2月19日,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Bill Gates)周一强调,微软不会提高收购雅虎的报价。

微软并购雅虎:年度最危险行动

微软并购雅虎:年度最危险行动


超 出 资金


学 习 和发 展 新 的能 力
而另 困难


技 术 层 面 的 问题 更 严 重

很 多人不 看好并购
归根

侧 是 对 并 购 风 险 的恐 惧
TCL

并 购普遍 存在 整 合 的
导 致 对 并 购 对 象评 估

到 底 是 认 为雅 虎 的 门 户 模 式 无 法 帮 助 微 软 与 谷 歌 竞 争
4 5
产业聚 集
Es t
a
t
e
F
o c u s
并购 的 得 与 失
爱恨情仇 的背后
购可 以增强 市场力量 发展

而 并 购 消息发 布后 下跌


与 大 多数情 况




发 起 方股 价 差异
被并 购 方股 价上 升
技 术 并 不 是 股 东 最 大 的担 忧
是 微 软 并 购 战 略 的应 时 而 动
3 3


联 手 抵 抗 占据 雅 虎能 够 帮上 研发
5
月初

他把 收购价 提 到每 股


搜 索 市 场 五 成 以 上 的谷 歌 大忙 体验 将是



回复是


低 于 3 7 美元 免谈
新 的搜 索 广 告 外 包 合 作让

微 软 梦 想 着 在 智 能 在 线 广 告 系统 方 面

谷 歌做大
降低 新 产 品 开


怎样 消化雅 虎? 人 们担忧 联姻将使微软变得

微软收购雅虎的优势

微软收购雅虎的优势

微软收购雅虎的优势在2008年,微软宣布了其收购雅虎的计划,这个交易的价值达到了440亿美元。

这个交易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讨论,因为微软和雅虎都是科技业中的巨头,同时也是竞争对手。

本文将讨论微软收购雅虎的优势和影响。

1. 加强微软的在线广告业务微软一直试图在在线广告业务上与谷歌竞争,但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雅虎是在线广告业务的领先者之一,其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吸引了大量用户。

微软收购雅虎后,可以利用雅虎的流量和广告平台来加强自己的广告业务,从而增加收入。

2. 增加微软在搜索领域的份额尽管微软在搜索领域一直在努力,但其份额仍然较小。

微软希望通过收购雅虎,来增加其搜索引擎Bing的用户数量和份额。

同时,雅虎还有一些搜索相关的专利和技术,可以帮助微软提升搜索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3. 扩大微软的在线服务和内容雅虎拥有丰富的在线服务和内容,如雅虎邮箱、雅虎新闻、雅虎财经等,这些服务和内容与微软现有的在线服务和内容互补。

微软可以通过收购雅虎,扩大其在线服务和内容的覆盖面和多样性,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和满意度。

4. 减少竞争对手雅虎是微软的竞争对手之一,两家公司在在线服务和内容、搜索、广告等领域都有竞争。

通过收购雅虎,微软可以减少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而更好地占据市场份额,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5. 扩大微软的社交网络雅虎还拥有一些社交网络和在线社区,如雅虎360和雅虎知识堂。

微软可以将这些社交网络和社区整合到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中,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和用户数量。

6. 增强微软的云计算业务微软一直在扩大自己的云计算业务,而雅虎也在这个领域有一些贡献。

微软收购雅虎后,可以借助雅虎的技术和经验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云计算业务,提供更好的云服务和解决方案。

,微软收购雅虎可以带来多方面的优势,如加强在线广告业务、增加搜索领域的份额、扩大在线服务和内容、减少竞争对手、扩大社交网络、增强云计算业务等。

当然,收购后还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整合困难、文化冲突等,但微软有实力和经验来应对这些挑战。

从文化层次透视微软雅虎从并购走向合作

从文化层次透视微软雅虎从并购走向合作

从文化层次透视微软雅虎从并购走向合作摘要:尽管经济危机肆虐全球经济,但是企业并购并没有丝毫的减弱,仍然保持着高发生率、高死亡率、低成功率的企业步伐继续前进。

本文以2008年伊始微软企图耗资446亿美元收购雅虎一案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有关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企业并购中应将文化整合提上议事日程,并对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文化整合并购绩效开拓企业整合企业一、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的文献综述刘婧(2002)将企业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独裁型、官僚型、团队型、自由型。

每种类型企业文化的可融合性是不同的,所以并购企业在行动前,应先调查目标企业的企业文化,明确作出是否进行并购的决策,这样可避免并购的盲目性,降低并购风险。

李鸿波(2002)认为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模型选择可以从(1)并购战略的目标驱动方式;(2)企业文化差异的管理假设;(3)并购和被并购企业的文化包容度,三个维度加以考虑。

根据这三种维度,可以构成三种文化整合模型,即一体化的文化整合模型、吸融式的文化整合模型、隔离式的文化整合模式。

对于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的关系stuartferguson(2005)认为影响并购绩效低下的三个阶段中(合并前阶段、合并阶段、交易结束后阶段),各有一些与合并企业的组织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对并购绩效产生潜在的巨大影响。

李安民(2007)认为并购中,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可变性使得在并购中并购双方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引起并购文化风险,而文化风险会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他还通过列举国内外一些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文化冲突处理不当会导致并购的失败。

二、文化整合角度透视微软收购雅虎案企业的成长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内涵发展模式,即主要通过企业自身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份额的扩大来达到企业成长的目的;另一种是所谓的外部扩张模式,即在企业自身产品经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实施对外的收购兼并来达到快速成长的目的,即并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软并购雅虎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介绍微软公司介绍:微软(Microsoft,NASDAQ:MSFT, HKEx: 4338)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是它的创始人。

雅虎公司介绍:雅虎(Yahoo!)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20世界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其服务包括搜索引擎、电邮、新闻等,业务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过5亿的独立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服务,迄今为止,保持了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的地位。

并购过程始末:自微软(Microsoft Corp.)正式宣布收购雅虎(Yahoo! Inc.)到现在,将其概括为“提出方案”->“拒绝方案”->“多方搅局”->“最后通牒”->“重启合作”5个阶段。

1)提出方案:2008年2月1日,微软宣布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计划以每股31美元收购后者全部已发行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

收购将以一半现金、一半股票的方式完成,微软收购报价较前一日雅虎收盘价19.18美元溢价62%。

这一并购方案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开拓微软在网络广告上的市场份额,在和谷歌(Google Inc.)的竞争中显得更有竞争力。

同一天,雅虎确认收到了微软的并购报价。

其在声明中称,该公司董事会将仔细、迅速地评估微软提交的收购方案。

在此评估过程中,雅虎董事会将结合该公司的战略计划,同时确保自己的行动可以使股东长期价值最大化。

2008年2月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CEO杨致远并未决定出售雅虎,他在周三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仍在寻找其它方式以阻击微软的收购。

2)拒绝方案:2008年2月11日,雅虎董事会今天正式拒绝了微软446亿美元的收购报价,认为这一价格“极大低估了雅虎的价值”。

据分析师预计,雅虎的目标价位在560亿美元左右,合每股40美元。

2008年2月19日,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Bill Gates)周一强调,微软不会提高收购雅虎的报价。

并且证实微软计划在网络搜索领域投入巨资与谷歌竞争,即便微软收购雅虎失败。

同时,有消息称微软将发动代理权争夺战来收购雅虎。

3)多方搅局:2008年2月20日,在有传闻说微软将发动代理权争夺战后不久,雅虎便计划针对所有员工出台一项增强离职补偿计划。

如果雅虎员工因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而被裁员,将可以获得更多遣散费用。

该项离职补偿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管理层及全职员工。

如果在公司被收购2年内离职,将获得至少四个月的薪水。

此外,没有任何理由就被辞退的员工及以“正常原因”辞职的员工将获得健康保险及求职协助等。

2008年2月28日,传谷歌计划收购雅虎20%股份,搅局收购进程。

2008年2月29日,马云称阿里巴巴介入微软收购雅虎的全面谈判之中。

2008年3月5日,雅虎宣布推迟原定于3月14日的董事会候选人提名截止日期至雅虎公开宣布2008年年度会议日期后10天,以拖延策略迫使微软提高报价。

2008年3月7日,微软聘请贝尔斯登CEO阿伦·施瓦茨(Alan Schwartz)来担任并购交易的顾问。

这一并购顾问团队越发强大,显现微软并购雅虎的信心。

2008年3月11日,新闻集团默多克宣布并不会介入并购案。

2008年3月17日,微软和雅虎首启并购谈判。

与此同时,传闻对雅虎有兴趣的AOL宣布斥资收购英国社交网站Bebo而使其参与这一并购的可能性降低。

4)最后通牒:2008年4月6日,微软向雅虎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三周以内接受原收购方案,否则将直接诉诸雅虎股东,并设法选出新的董事会。

2008年4月7日,雅虎回复微软,仍旧以该并购价格低估了雅虎价值,不符合股东利益为由不愿接受微软收购方案。

2008年4月17日,传雅虎将与谷歌达成长期搜索广告合作协议。

2008年4月23日,雅虎公布其第一季度财报,净利润为5.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倍。

同时,微软CEO鲍尔默称并不会因为其财报良好而提高报价。

2008年5月3日,有消息称微软将提高对雅虎收购报价从之前的每股29.3美元到每股33美元左右。

2008年5月4日,就在微软表示要提高报价之后一天,雅虎CEO杨致远及董事长波斯托克回应,仍然认为这一报价低估了雅虎的价值。

同一日,微软宣布放弃这一收购计划。

2008年5月4日之后,又有消息称微软向交友网站Facebook抛出橄榄枝,试探收购的可能性。

可见微软发展互联网广告业务的强大决心。

5)重启合作:2008年5月18日,微软再次向雅虎提出一向有关互联网搜索广告领域的合作方案,以替代之间未能成功的收购方案,雅虎当天表示愿意考虑。

重启合作的可能性加大。

二、问题设计1、微软为何要并购雅虎?微软在这次的战役中,轻易的翻开了雅虎的底牌。

微软之前提出愿意446亿美元,相当于每股31美元。

并购雅虎,而最终收购报价提高至475亿美元,相当于每股33美元。

雅虎坚持至少530亿美元报价,翻出了雅虎目前身价的底牌,相当于每股37美元。

比之前多给了29亿元的报价,距离雅虎的报价仍差55亿的数目,每股相差4元。

如微软所说,收购雅虎只是战略上的一个棋子,超过475亿这个数目坚决不收购,也就是说在这次并购中,微软彻底摸透了雅虎的老底。

即便不成功也把雅虎的底牌翻给全世界的人看。

若收购成功了,微软也会暗中欢喜,因为这盘棋他们已经看到了雅虎的致命点。

如果微软继续纠缠下去意义不大,因为雅虎一直在顽强抵抗,即使恶意收购,也面临着种种障碍,而其他监管机构也不会置之不理,这个也是本人之前担心微软不成功的因素之一。

俗话说狗急跳墙,逼急了弄不好雅虎会作出更多的合作方案,到头来微软面临竞争的对手更多。

雅虎的关键字搜索付费业务外包给了谷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为了摆脱微软的控制,雅虎与谷歌走得更近。

这次微软出击,大量掌握了互联网的战争布局,给以后不管是收购还是独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而整个并购过程却给微软股价带来了的惨烈下挫代价。

2、雅虎为什么值得并购?虽然雅虎正遭遇困境,但仍然不可否认其在互联网世界的地位和重要性,其诸多产品依然拥有强大的人气,更重要的是,它拥有许多有经验的互联网核心人员,以及长期积累的互联网感觉3、并购是微软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微软公司在致雅虎董事会的信件中说,微软将收购雅虎公司的全部普通股,收购价格是每股31美元,比雅虎1月31日19.18美元的收盘价溢价62%微软将以一半现金、一半微软普通股股票的方式进行支付,即雅虎股东可以选择将普通股换成现金还是微软普通股。

微软收购要约的价值达到了446亿美元。

微软公司在信中表示,微软和雅虎的结合可以为双方的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并且给互联网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价值。

微软称,收购之后组成的新公司将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在显示广告和搜索广告方面具备较强实力。

微软公司说,两家公司合并之后,每年可以节省十亿美元的开支。

此外,微软公司也将为挽留雅虎公司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和员工提供良好的措施。

微软公司表示,相信这一收购交易将会在今年下半年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并完成交易。

微软公司在信中表示,希望雅虎公司董事会能够仔细审读收购要约,微软也表示,“保留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的权利,以确保雅虎公司的股东都能够意识到微软收购提议的内在价值。

”4、微软并购雅虎失败的原因?微软放弃收购雅虎,说明“强扭的瓜不甜”,更说明无法给双方都带来益处的并购很难成功。

即使是收购只对一方有益,也不能明讲,讲明了,谁也不是傻瓜。

这或许是一种并购策略。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论及成功并购原则时说过:不管并购者预期的并购结果多么诱人,只有在被并购公司确信他们能为所并购的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要求被并购公司为他们贡献时,并购才会成功;要想取得成功,并购公司必须尊重被并购方的产品、市场和客户,并购是“融合”的。

这个原则确是并购的一种战略,值得我们的企业牢记。

三、案例启示微软并购雅虎案例启示5月4日,微软公司宣布撤回收购雅虎公司的提议。

这意味着,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软收购雅虎案暂告一段落。

微软为何放弃收购雅虎,多数说法是雅虎的要价过高,而微软手头现金不足。

其实这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并购一方期待另一方为自己带来益处或摆脱困境的并购注定不会成功。

在当前商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并购并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也不能使股票增值,而是为了抵御竞争风险,以免被其他企业打垮和吃掉。

在这种想法支配下,能获得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并购战略渐渐地成为了众多企业可以接受的突围方式,于是乎,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

然而,并购作为企业摆脱困境的策略并不能保证总是成功的,相反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麦肯锡公司曾有研究发现,并购成功的比例只有23%,而失败的比例却高达61%。

另据权威调查显示,IT业中75%的并购均以失败告终或运行效率不高。

原因何在呢?微软收购雅虎案就很能说明问题。

微软在身陷中年危机之时,由于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超越谷歌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想通过收购雅虎,在挑战谷歌方面产生新一轮的角力。

因此,微软早在3到4年前就把在线广告作为其首要的经营战略,然而一路走来,微软似乎仍然在原地踏步:微软在美国的在线广告市场份额在2006年为7.6%,2007年为7.5%,略有下降。

而头两年更是出现了15亿的运营亏空。

与此同时,谷歌在在线广告的市场份额上升了3.5%。

收购雅虎可以为微软在在线广告业上提供前所未有的前景。

就微软看来,微软如能成功收购雅虎,将实现技术、资源和资本的深度整合。

收购将在扩展规模经济、增强研发能力、提高运营效率和新增用户体验4个方面产生协同作用,每年将至少增收10亿美元。

雅虎每月吸引全球5亿多用户浏览雅虎系列站点,雅虎邮箱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

微软可以通过雅虎打造一个软件与网络齐飞的大平台。

两者合并后的技术人才优势也令任何其他企业无可比拟。

可惜,微软的美梦并不一定能成真,因为实力不差的雅虎不愿意成为别人对抗对手的工具,因而敢于要价,直到微软难以接受为止。

事实上,微软因现金不足无法实现收购就表明了雅虎抵制微软收购的初战告捷。

四、案例分析感受1、周梦影2、尤亚洁3、袁敏娟4、高凤娇5、夏菲菲6、朱晓琳........忽略此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