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上海市九校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上海市闵行区九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联考试卷

上海市闵行区九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联考试卷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为了了解浮力的大小,“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继续进行了实验。他们用弹簧测力计、量筒、
水、金属块等器材,按图 2 所示的实验方法测量了实验数据,排开液体的重力表示
为:
,(F1﹣F2)表示的是

28.(6 分)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对支持面压力大小的有关因素,小汇同学用形状大小相同、
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 1 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
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 1 乙).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
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
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 1 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 A、B 中各加入 10 牛的水,
再将 B 盆放入 A 盆,B 盆漂浮。这时 B 盆所受浮力:F 浮=GB 盆+10N>10N.继续往 B
盆内加 30 牛水,B 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

第7页(共10页)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同学用两个半球组成的球形容器进行实验,他们将 A、B、C 三个容器中的空气抽出至各容 器中压强相等,然后分别用仪器测出恰好将它们拉开时的力 FA、FB、FC,且 FA=FB< FC,如图(a)、(b)、(c)所示。已知实验时半球的横截面积 SA=SB<SC,表面积 SA′ <SB′<SC′。
①分析比较图(a)和(b)可得:当球形容器内外的压强差相同时,

上海市虹口区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海市虹口区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一、古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11分)1.根据原文默写填空。

(1)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

(4)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

(5)《野望》一诗中表达了作者归隐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解释加点字。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念.无与为乐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抵大峨之上,凡草木禽虫悉非世间所有。

昔固传闻,今亲验之。

余来以季夏,数日前雪大降,木叶犹有雪渍斓斑①之迹。

草木之异,有如八仙②而深紫,有如牵牛而大数倍,有如蓼③而浅青。

闻春时异花尤多,但是时山寒,人鲜能识之。

草叶之异者亦不可胜数。

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悉下垂。

古苔如乱发鬖鬖④,挂木上,垂至地,长数丈。

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语文-2016-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120-100-7总分:100分日期: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2 分,共1题,共12分)1、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

(《过零丁洋》)(2)山随平野尽,_______。

(《渡荆门送别》)(3)_______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4)怪石奔秋涧,_______。

(《草书屏风》)(5)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6)凄神寒骨,______。

(《小石潭记》二、篇章阅读(共5题,共46分)2、(4 分)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万籁”意思是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入寺所见。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山寺的美妙、幽深和清寂。

C、颈联诗人想借鸟儿之乐来排遣自己的苦闷。

D、尾联以有声衬无声,烘托山寺的宁静气氛。

3、(8 分)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021届上海市高三上学期九校联考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2021届上海市高三上学期九校联考一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2021届九校联考高三一模试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8 题,每题 3 分,第9-12 题,每题4 分,共40 分)1.5G 是“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的简称,目前世界各国正大力发展5G 网络。

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在3.0 GHz 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如图所示),比目前4G 及以下网络(通信频率在0.3GHz ~ 3.0GHz 间的特高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未来5G 网络的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10G bps (bps 为bits per second 的英文缩写,即比特率、比特/ 秒),是4G 网络的50-100 倍.关于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B .在真空中的波长更长C .衍射的本领更强D .频率更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答案】D【解析】A 、无线电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保持不变,其速度与频率没有关系,故 A 错误;BC 、由公式可知:,频率变大,波长变短,衍射本领变弱,故BC 错误;D 、无线电波(电磁波)频率越高,周期越小,相同时间内可承载的信息量越大,故D 正确.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的表面由光滑水平面和光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质量为m 的球,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 a ,与斜面的接触点为 b ,斜面倾角为θ。

当小车和球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小车匀速运动,则球对斜面上b 点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B .若小车匀速运动,则球对水平面上a 点的压力大小为mgsinθC .若小车向左以加速度gtanθ 加速运动,则球对水平面上a 点无压力D .若小车向左以加速度gtanθ 加速运动,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m )g 【答案】C【解析】AB .小车和球一起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水平面对小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二力平衡,所以小球对 b 点无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a 点的压力大小为mg ,AB 错误;C .若小车向左以加速度gtanθ 加速运动,假设小球对a 点无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得假设成立,所以小球对 a 点无压力, C 正确;D .对小车和球构成的系统整体受力分析可知,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度为0 ,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二者等大反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 )g , D 错误。

2023-2024学年上海市29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29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及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学科素养测试(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 如果ABC DEF ∽△△(其中顶点A 、B 、C 依次与顶点D 、E 、F 对应)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 D ∠=∠ B.A DB E∠∠=∠∠ C. AB DE =D.AB DEAC DF=【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解答即可. 【详解】解:ABC DEF △∽△,A ∴、A D ∠=∠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 、A DB E∠∠=∠∠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 、AB DE =不一定成立,故本选项正确; D 、AB DEAC DF=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2. 已知点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且:1:3ADE DBCE S S =△四边形,那么:AD DB 的值是( ).A.14B.13C.12D. 1【答案】D 【解析】【分析】由:1:3ADE DBCE S S =△四边形可得:1:4ADE ABC S S =△△ 再证ADE ABC △△∽可得12AD AB =,则AD BD =即可解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1:3ADE DBCE S S =△四边形 ∴()::1:4ADE ABCADE ADE DBCE S SS S S =+=△△△四边形∵DE BC ∥, ∴ADE ABC △△∽,∴12AD AB == 即AD BD =, ∴:1AD DB =.故选D .3. 如果抛物线2y ax bx c =++不经过第二象限,且在y 轴的左侧是上升的,那么下列对其顶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其顶点一定不在第一、二象限B. 其顶点一定不在第二、三象限C. 其顶点一定不在第三、四象限D. 其顶点一定不在第四、一象限【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0、对称轴bx 02a=−>,然后根据对称轴确定顶点的可能位置即可;根据题意确定对称轴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抛物线2y ax bx c =++不经过第二象限,且在y 轴的左侧是上升的, ∴a<0,对称轴bx 02a=−>, ∴顶点不可能在第二、三象限. 故选B .4. 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记AB a =,BC b =,CD c =,DA d =.如果向量a 、b 、c 、d 都是单位向量,那么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量a 与b 方向相同,且向量c 与d 方向相同 B. 向量a 与c 方向相同,且向量b 与d 方向相同 C. 向量a 与b 方向相反,且向量c 与d 方向相反D. 向量a 与c 方向相反,且向量b 与d 方向相反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定义,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根据向量的定义及数形结合即可求解,熟练掌握向量的定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如图:∴向量a 与c 方向相反,且向量b 与d 方向相反,故选D .5. 如图,在ABC 中,CD 是边AB 上的高,已知90ACB ∠=︒,1AB =.下列线段中,其长为sin 2A 的是( )A. BCB. ACC. BDD. AD【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弦的定义,掌握sin A A ∠=的对边斜边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CD 是边AB 上的高,已知90ACB ∠=︒, ∴90A ACD ACD DCB ∠+∠=∠+∠=︒, ∴A DCB ∠=∠, 又∵sin BC A AB =,sin BDDCB BC∠=, ∴2sin sin sin =BC BDA A DCB BD AB BC=⋅∠⋅=, 故选C .6. 已知抛物线M :2y ax bx c =++的顶点为P ,抛物线N :2y ax bx d =−++的顶点为Q .命题1:如果点P 在抛物线N 上,那么点Q 也在抛物线M 上;命题2:如果点P 不在抛物线N 上,那么点Q 也不在抛物线M 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命题1是真命题,命题2也是真命题 B. 命题1是真命题,命题2是假命题 C. 命题1是假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 D. 命题1是假命题,命题2也是假命题【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抛物线M 、抛物线N 开口方向相反,对称轴互为相反数,据此判断即可;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抛物线M 、抛物线N 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抛物线M :2y ax bx c =++的顶点为P ,抛物线N :2y ax bx d =−++的顶点为Q . ∴抛物线M 、抛物线N 开口方向相反,对称轴互为相反数;∴如果点P 在抛物线N 上,那么点Q 也在抛物线M 上;原说法是真命题; 如果点P 不在抛物线N 上,那么点Q 也不在抛物线M 上;即原说法是真命题. 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 已知::1:3:6a b c =,30a b c ++=,那么−−=c b a ________. 【答案】6 【解析】【分析】设a n =,则3,6b n c n ==,然后代入30a b c ++=求得n ,进而求得a 、b 、c 的值,最后代入计算即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设a n =,则3,6b n c n ==,则3630n n n ++=,解得:3n =; ∴3,9,18a b c ===, ∴18936c b a −−=−−=. 故答案为6.8. 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在直线y x =上,且开口向下,请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抛物线的表达式:________.【答案】2y x =−(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先根据开口向下可知a<0,再根据顶点在y x =上,即2424b ac ba a−−=,整理得2240b b ac −−=,然后确定符合条件的值即可解答.【详解】解:∵抛物线2y ax bx c =++开口向下, ∴a<0,∵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在直线y x =上,∴2424b ac b a a−−=,即2240b b ac −−=,如:当1a =−,0b 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2y x =−(答案不唯一). 9. 已知点()11,A y 和()22,By 在二次函数()220y axax c a =++<图像上,则12y y −________0.(填“>”、“<”或“=”) 【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图象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1x −,根据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220y ax ax c a =++<,∴图象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212ax a=−=−, ∴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12−<<,21y y ∴<, 120y y ∴−>,故答案为>.10.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A 和()0,B b ,满足1tan 2ABO ∠=(O 为原点),那么b 的值为________.【答案】2−或10##10或2−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分当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和负半轴上两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根据正切的定义列方程求解即可;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解:①如图:当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则4BC b =−,∵1tan 2ABO ∠=, ∴12AC BC =,即3142b =−,解得:10b =;②如图:当点B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则4BC b =−,∵1tan 2ABO ∠=,∴12AC BC =,即3142b =−+,解得:=2b −.故答案为2−或10.1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0A ,、()02B ,、()53C −,,设OA a =,OB b =,那么向量CO =________.(用向量a 、b 表示) 【答案】5332a b −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加法法则,利用作平面直角坐标系更快速解题,掌握()CO OC =−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依题意,如图所示:故()535353323232CO OC OA OB OA OB a b ⎛⎫=−=−−+=−=− ⎪⎝⎭ 故答案为:5332a b − 12. 如果轮船甲位于轮船乙的北偏东35︒方向,那么轮船乙位于轮船甲的________.(注明方向) 【答案】南偏西35︒ 【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相对性进行解答即可;理解相对性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轮船甲位于轮船乙的北偏东35︒方向, ∴轮船乙位于轮船甲的南偏西35︒. 故答案为:南偏西35︒.1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互垂直,那么其顶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答案】35##0.6 【解析】【分析】如图:过B 作BE AC ⊥ 设2BC = 则1BG CG ==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12DG BC ==;根据三角形的重心是中线的三等分点可得3AG =;再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B AC ==35BE CE ==,最后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如图:过B 作BE AC ⊥ 设2BC = 则1BG CG ==∵D 是重心,BD CD ⊥ ∴112DG BC ==∴BD CD === 22AD DG == 即3AG =∵AD 是中线 AB AC = ∴AG BC ⊥∴AB AC ====∵1tan 3BE AG ACB CE CF ∠=== ∴3BE CE =∵222BC CE BE =+∴()2223BC CE CE =+ 解得:5CE =∴3BE CE ==,∴3sin5BE BAC AB ∠===.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重心的性质、正切、正弦的定义等知识点,掌握三角形的重心是中线的三等分点成为解题的关键.14. 已知菱形的周长为C ,其一个内角(锐角)的正切值为2,设其面积为S ,那么S 关于C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不必写出定义域)【答案】2S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切的定义,菱形的性质和面积以及勾股定理.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菱形的四边长度相等.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菱形的边长,由正切的定义得出2DEAE=,再由勾股定理得出DE 的长,由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DE 是AB 边上的高,∵菱形的周长为C , ∴4C AB AD ==, ∵A ∠的正切值为2, ∴2DEAE=, ∴12AE DE =,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AD AE DE =+,∴222142C DE DE ⎛⎫⎛⎫=+ ⎪ ⎪⎝⎭⎝⎭解得:10DE =,菱形面积为241040C S AB DE C C =⋅=⋅=,2.15. 已知一张等腰直角纸片,其底边长为3cm ,将其沿过其重心且平行于底边的直线折叠,则折叠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2cm . 【答案】3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知相关性质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过AC 中点E 作EF AB ∥,交CD 于F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重叠部分的上底、下底、高,再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详解】解:如图所示,3AB =,CD BE 、是中线,M 是重心,PQ 过点M 且PQ AB ∥,将CPQ 沿直线PQ 折叠,重叠部分是梯形GHPQ ,EF AB ∥,12EF FM BD DM ∴==, 3AB =,32BD AD CD ∴===,2AC BC ==, 34EF CF ∴==, 1142FM ,DM ∴==,1CM QM ∴==,2PQ =,CQ =2AQ ∴=, 1AG ∴=,同理1BH =,1GH ∴=,()11312224GHPQ S ∴=⨯+⨯=梯形.故答案为:34.16. 已知在ABC 中,5AB =,4BC =,3CA =,G 是其重心,那么以GA 、GB 、GC 为三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 【答案】2 【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G 交BC 于D 再延长GD 使得DE DG = 根据题意可证四边形CGBE 是平行四边形,即CE BG =、BE CG =,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重心将三角形三等分以及等底等高即可解答;掌握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的中线的三等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延长AG 交BC 于D 再延长GD 使得DE DG = ∵AD 是中线, ∴21,,33CD BD AG AD GD AD ===, AG GE = ∴四边形CGBE 是平行四边形, ∴CE BG =,BE CG = ∵AG GE =,∴那么以GA 、GB 、GC 为三边的三角形为BEG ∵111342333BCGABCSS ==⨯⨯⨯=, ∴平行四边形CGBE 的面积为24BCGS =,∴122BEGCGBE SS ==. 故答案为2.17. 如图,将矩形ABCD 分别沿AE 、DF 折叠,恰好使点B 、C 重合于形内点G 处,如果EFG 与ADG △的面积比为1:4,那么:AB AD =________.【答案】5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过点G 作MN AD ⊥交AD 于点N ,交BC 于点M ,证明EGM GAN ∽得出12EG EM MG AG NG AN ===,设,EM x MG y ==,分别表示出,MN AB ,得出43y x =,进而表示出,AB AD ,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所示,过点G 作MN AD ⊥交AD 于点N ,交BC 于点M ,依题意,,AG AB DG DC ==, 又AB CD =, ∴AG GD =,∴GAD GDA ∠=∠,则BAG CDG ∠=∠, ∵折叠, ∴AGEB ∠=∠,DGFC ∠=∠,∴360180BAG BEG B AGE ∠+∠=︒−∠−∠=︒,又180BEG MEG ∠+∠=︒, ∴MEG BAG ∠=∠, ∵90EGA ∠=︒∴90EGM AGN ∠+∠=︒∴90GAN AGN EGM ∠=︒−∠=∠ ∴EGM GAN ∽ 同理可得MGF NDG ∽∵EFG 与ADG △的面积比为1:4, ∴12EG EM MG AG NG AN === 设,EM x MG y == ∴2,2NG x AN y ==,∴EG =AB AG ==∴222BC BE EM x =+= ∴2AB MN MG NG y x ==+=+∴2y x =+ 解得:43y x =∴410233AB x x x =+=,1623AD BC x x === ∴58AB AD = 故答案为:58.18. 如图,直线123l l l ∥∥,等边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1l 、2l 、3l 上,如果直线1l 、2l 间的距离与直线2l 、3l 的距离之比为1:2,那么AB 与直线1l 夹角的正切值是________.【答案】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旋转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过点C 作2CD l ⊥于点D ,然后把CD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EA ,过点E 作3FG l ⊥于点F ,交1l 于点G ,过点B 作1BH l ⊥于点H ,设BH a =,得到12EF EC a ==,然后求出正切值即可. 【详解】解:过点C 作2CD l ⊥于点D ,然后把CD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EA ,过点E 作3FG l ⊥于点F ,交1l 于点G ,过点B 作3BH l ⊥于点H ,设BH a =,则2CD a =,则2CE CD a ==,90FCD CDB FEC ∠=∠=∠=︒,60ECD ∠=︒,3FG a = ∴30ECF ∠=︒, ∴12EF EC a ==, ∴32EG FG EF a a a =−=−=,又∵90ECF FEC GEA FEC ∠+∠=∠+∠=︒, ∴30GEA ∠=︒∴2cos cos303EG a EA a GEA ===∠︒,∴3AC a ===,又∵等边ABC , ∴3AB AC a ==,∴3AH a ===,∴tan 5BH BAH AH∠===,故答案为:5. 的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 计算:()043tan 30tan 60cot 60cos701sin 60cos 45︒︒+︒+︒−−︒︒. 【答案】7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并结合零次幂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解:()043tan 30tan 60cot 60cos701sin 60cos 45︒︒+︒+︒−−︒︒431=+−⎝⎭114=−61=+− 7=.20.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2AD =,4BC =,3AB =,BE CD ⊥,垂足为E .(1)设AB a =,AD b =,求作向量EC 分别在AB 、AD 方向上的分向量; (2)求sin ABE ∠的值.【答案】(1)见解析 (2)79【解析】【分析】(1)如图:作,AM BC DN BC ⊥⊥ 则四边形AMND 是矩形.可以得到2MN AD ==、1BM CN ==,再根据三角函数可得43CE =,进而可得49EC CD =,再根据向量的和差可得DC a b =+,即4499EC a b =+,据此作图即可; (2)如图:如图:设AM 与BE 交于点H ,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1BF =,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M =BE =4HM =、BH =AH =;再根据三角函数可得HI =73AI =,进而得到23BI =,最后根据正弦的定义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解:如图:作,AM BC DN BC ⊥⊥ 则四边形AMND 是矩形.∴2MN AD == ∴1BM CN ==∴1cos 3CE NC C BC DC ∠=== 即143CE =,即43CE = ∴49CE CD = 即49EC CD = ∵AD BC ∥,2BC AD = ∴22BC AD b ==,∴2DC DA AB BC b a b a b =++=−++=+, ∴4499EC a b =+ ∴向量EC 在AB 、AD 的分向量分别为4499a b 、;作图见图:小问2详解】解:如图:设AM 与BE 交于点H ,∵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2AD =,4BC =, ∴1BF = ∴AM ==BE ==∵4tan 43HM CE EBC BM BE ∠====即14HM =,解得:4HM =;∴BH ==∴AH AM MH =−= 如图:作HIAB ⊥∴1sin 3HI BM BAM AH AB ∠=== 即173HI =,解得:HI = 同理可得:73AI =,∴72333BI =−=,∴712sin 39IH ABE BH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向量等知识点,正确作出辅助线、灵活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1. 已知函数2423y x x =++.(1)试着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方式,画出其图像的草图; (2)根据所画草图,请写出该函数的三条图像特征.【答案】(1)见解析 (2)①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1x −;②当1x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函数图像无限靠近x 轴,但不会和x 轴相交(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1)根据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画出函数图像即可;掌握作图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根据函数图像,总结归纳性质即可;掌握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小问1详解】 解:①列表如下:②描点、连线如下:【小问2详解】解:由(1)所得图像可得如下性质:①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1x −;②当1x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函数图像无限靠近x 轴,但不会和x 轴相交(不唯一合理即可).22. 小明想利用建筑CD 玻璃幕墙的反射作用来测建筑AB 的高度.如图所示,他先在建筑AB 的底部A 处用测角仪测得其顶部B 在建筑CD 玻璃幕墙上的反射点E 的仰角为α,然后他沿AC 前进了10米到达点F 处,再用测角仪测得建筑AB 的顶部B 在建筑CD 玻璃幕墙上的反射点G 的仰角为β.已知1tan 3α=,sin 13β=,测角仪置于水平高度1.5米的M 、N 处.求建筑AB 的高度.【答案】31.5 【解析】【分析】延长BE BG ,分别交MN 的延长线于M N '',,MM '于CD 相交于H ,设m NH x =,则()()()10m,210m,220m MH x N M x MM x '=+=+'=+,然后在Rt MM B '和Rt MN B '中解直角三角形可得()1·tan 2103BM MM x α==+'、·tan BM MN β'=,由sin 13β=可得tan 4β=,进而得到()2104BM x =+,据此列方程解得35x =,最后代入即可解答.正确的作出辅助线、灵活应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延长BE BG .分别交MN 的延长线于M N '',,MM '于CD 相交于H ,设m NH x = 则()()()10m,210m,220m MH x N M x MM x '=+=+'=+在Rt MM B '中,()1·tan 2103BM MM x α==+'; Rt MN B '中,·tan BM MN β'=, ∵sin 13β=,∴cos 3β=,∴tan 4β=,∴()2104BM x =+,∴())122021034x x +=+,解得:35x =+,∴()()123520 1.531.5m 3AB ⎡⎤=⨯++=+⎣⎦.答:建筑AB 的高度为()31.5m +.23. 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现对纸片做如下操作:第一步,对折纸片,使边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第二步,将BCF △折叠,得到折痕BF ;第三步,将ABP 折叠,使顶点A 落在折痕BF 上点Q 处.(1)求证:点P 恰为线段AD 的黄金分割点;(2)现有矩形纸片ABCD ,其中AB BC <,如图所示.请你借助这张纸片,设法折出一个30︒的角.要求写出折纸的步骤(可仿照上面的表述),并在图中画出各步骤的折痕位置,注明30︒角的位置,不需要证明.【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折叠作图,黄金分割点的定义,勾股定理,掌握黄金分割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1)先运用勾股定理得到2BF =,然后在Rt QPF 和Rt DGF 中,运用2222FQ PQ DF DP +=+解题计算即可证明;(2)先对折矩形,然后再折叠,使得点A 落在第一次的折痕上,即可得到30︒角. 【小问1详解】 证明:如图,连接PF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则12DF =.在Rt BCF 中,2BF ==,则12QF BF BQ =−=−. 设AP PQ x ==,则1PD x =−, 在Rt QPF 和Rt DGF 中,有2222FQ PQ DF DP +=+, 即()222211122x x ⎛⎫⎛⎫−++− ⎪ ⎪ ⎪⎝⎭⎝⎭=, 解得512x √−=, 即点P 是AD 的黄金分割点(AG GD >); 【小问2详解】方法如图所示: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 ,使 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落点为点N ,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 .则30ABM MBN NBC ∠∠∠===︒.24. 如图,直线1l :122y x =+与x 、y 轴的交点为A 、B ,点P 是该直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点,满足12PB BA =.(1)以B 为顶点的抛物线2y ax bx c =++与线段AB (不含点A 、B )有交点,求a 的取值范围; (2)将直线1l 平移得到直线2l ,直线2l 与x 、y 轴的交点为C 、D ,且使BC CD ⊥,问:直线1l 平移到直线2l ,至少需要平移多少距离?(3)如果(1)中抛物线2y ax bx c =++与直线2l 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的交点为Q ,当PQA △与PQB △相似时,求此时抛物线的表达式.【答案】(1)108a −<<(2 (3)2129y x =−+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0、0b =、()()4,0,0,2A B −,然后求出抛物线过临界点时的a 的取值,进而完成解答;确定a 、b 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设平移后的直线2l 的解析式为:212y x t =+;BC 的解析式为3y kx b =+,根据垂直直线的关系可得2k =−,进而确定(),0,0,2b C D t ⎛⎫⎪⎝⎭;再根据点C 在2l 上可得4b t =−,则0,4b D ⎛⎫− ⎪⎝⎭;再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得2b =,然后确定()11,0,0,2C D ⎛⎫− ⎪⎝⎭,最后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解答;明确各直线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设1,22P a a ⎛⎫+ ⎪⎝⎭,根据题意和勾股定理可得()2,3P ;再根据PQA PQB ∽可得3PA PQ AQ PB BQ PQ ===;设Q 的坐标为11,22n n ⎛⎫− ⎪⎝⎭,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3=,解得:3n =或92n =(舍),即Q 的坐标为()3,1;再结合(1)、(2)即可解答;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两点间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小问1详解】解:∵以B 为顶点的抛物线2y ax bx c =++与线段AB (不含点A 、B )有交点, ∴抛物线的开口一定向下,即a<0;且对称轴为y 轴,则02ba−=、0b =, 当0x =时,1222y x =+=;当0y =时,4x =−, ()()4,0,0,2A B −;当2y ax bx c =++恰好过()0,2B 点时,则2c =,()220y ax a =+<;当2y ax bx c =++恰好过()()4,0,0,2A B −两点时,有0162a =+,即18a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108a −<<. 【小问2详解】解:设平移后的直线2l 的解析式为:212y x t =+;BC 的解析式为3y kx b =+, ∵BC CD ⊥, ∴112k =−,即2k =−, ∴32y x b =−+,∴(),0,0,2b C D t ⎛⎫⎪⎝⎭由点C 在2l 上,则1022b t ⨯+=,解得:4b t =−,即0,4b D ⎛⎫− ⎪⎝⎭,在Rt BCD 中有222BC CD BD +=,即2222422244b b b b ⎛⎫⎛⎫⎛⎫⎛⎫+++=+ ⎪ ⎪ ⎪ ⎪⎝⎭⎝⎭⎝⎭⎝⎭,解得:2b =,∴()11,0,0,2C D ⎛⎫− ⎪⎝⎭21122y x =−∴平移距离BC ==【小问3详解】 解:设1,22P a a ⎛⎫+ ⎪⎝⎭, ∵12PB BA =, ∴2BA PB =∴=,解得:2a =,即()2,3P ; ∵PQA PQB ∽∴3PA PQ AQPB BQ PQ=== 设Q 的坐标为11,22n n ⎛⎫− ⎪⎝⎭3=,解得:3n =或92n =(舍), ∴Q 的坐标为()3,1,(1)可得由22y ax =+,则192a =+,解得:19a =−. ∴抛物线表达式为:2129y x =−+;25. 如图,在ABC 中,90ACB ∠=︒,3AC =,4BC =,O 是边AC 的中点,点D 位于边AB 上,连接DO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过点D 作DF BC ⊥,垂足为F .(1)当DE AB ⊥时,求tan AED ∠的值; (2)当EA AB ⊥时,求证:2DF DA DB =⋅;(3)作射线OP ,使其平行于BC ,且在AC 的右侧.试问:在射线OP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QD OQE ∠=∠如果存在,请求出OQ 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1241(2)见解析 (3)4 【解析】【分析】(1)由中点的性质可得32OA OC ==,再直角三角形可得65OD =、910AD =、158OE = 进而得到12340ED =;最后根据正切的定义即可解答; (2)如图:延长EA FD 、相交于G ,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得,,OA EO CO EODG ED DF ED==再说明GD DF =,可得sin ADG DG ∠=;再说明sin DF B DB ∠= 则B G ∠=∠;然后可得AD DF DG BD =,再结合GD DF =即可证明结论;(3)如图:作AI BC ∥交BD 延长线于I ,过O 作射线OP 交AB 于G ,,连接CG 交DF 于H DF 与OG 交于J ,再证DJG HJG ≌可得,DJ JH DG HG ==,进而说明DQO EQO ∠=∠,即H 在EQ上;再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得GQ HG DGCE CH AD==;然后再说明OG CQ =即可解答. 【小问1详解】解:∵O 是边AC 的中点,3AC = ∴32OA OC ==∵DE AB ⊥,∴346sin 255BC OD OA CAB OA AB =⋅∠=⋅=⨯= 339cos 2510AC AD OA CAB OA AB =⋅∠=⋅=⨯=631553cos cos 282OC OC OE COE AOD ===÷=∠∠∴1561238540ED =+= ∴912312tan 104041AD AED DE ∠==÷=. 【小问2详解】解:如图:延长EA FD 、相交于G , ∵AC GF ∥∴,,OA EO CO EODG ED DF ED == ∴OA CODG DF=, ∵OA OC = ∴GD DF = ∵EA AB ⊥, ∴sin ADG DG∠=在Rt DFB △中,sin DFB DB∠= 则B G ∠=∠ ∴AD DFDG BD= ∵GD DF =, ∴AD DFDF BD= 即2DF DA DB =⋅. 【小问3详解】解:如图:假设Q 存,作AI BC ∥交BD 延长线于I ,过O 作射线OP 交AB 于G ,,连接CG 交DF于H DF 与OG 交于J ,∵OG AC ⊥ AG CG = OG BC ∥ ∴G 是AB 的中点,∴,AG CG BG AGO CGO ==∠= ∵DF OP ⊥ JG GJ = ∴DJG HJG ≌ ∴,DJ JH DG HG ==∴DQ HQ = DQO HQO ∠=∠ 又∵DQO EQO ∠=∠ ∴H 在EQ 上, ∵CE QG ∥ ∴GQ HG DGCE CH AD == ∵AI OG ∥ ∴OG DG AI AD= 则OG GQAI CE = ∵,AO CO AI CE =∥ ∴AI CE = ∴OG CQ = ∴12OG AO OB AC == 即12OG OB = ∴24OQ OG 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点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9—2020年最新(沪科版)上海市九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精品提分试卷】.doc

2019—2020年最新(沪科版)上海市九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精品提分试卷】.doc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的个数是①2x ﹣3y ;②;③;④﹣a ;⑤;⑥;⑦﹣7x 2y ;⑧0(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a+3b=5abB .(3a 3)2=6a 6C .a 6÷a 2=a 3D .a 2•a 3=a 53.若分式中的x 和y 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A .不变B .扩大5倍C .缩小到原来的D .无法判断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其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2(a﹣b)=2a﹣2b B.x2﹣2x+1=x(x﹣2)+1C.(m+1)(m﹣1)=m2﹣1 D.3a(a﹣1)+(1﹣a)=(3a﹣1)(a﹣1)5.很多图标在设计时都考虑对称美.下列是几所国内知名大学的图标,若不考虑图标上的文字、字母和数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清华大学B.浙江大学C.北京大学D.中南大学6.如图,小明正在玩俄罗斯方块,他想将正在下降的“L”型插入图中①的位置,他需要怎样操作?()A.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B.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C.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D.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二、填空题(每题2分,满分24分)7.计算:(﹣a2b)3= .8.计算:(x﹣1)(x+3)= .9.计算:(8a2b﹣4ab2)÷(﹣ab)=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0.0000000025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微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11.分解因式:4x2﹣12xy+9y2= .12.如果关于x的多项式x2﹣k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13.如果单项式﹣xy b+1与x a﹣2y3是同类项,那么(b﹣a)2016= .14.当x= 时,分式无意义.15.关于x的方程+=2有增根,则m= .16.如图所示,把△ABC沿直线DE翻折后得到△A′DE,如果∠A′EC=32°,那么∠A′ED= .17.已知a,b,c是三角形ABC的三边,且b2+2ab=c2+2ac,则三角形ABC 的形状是三角形.18.若2x+3y﹣2=0,则9x﹣3•27y+1= .三、计算题(每题6分,满分42分)19.计算:(2x﹣1)2﹣2(x+3)(x﹣3).20.计算:+﹣.21.分解因式:9a2(x﹣y)+(y﹣x)22.因式分解:(x2+x)2﹣8(x2+x)+12.23.解方程:.24.计算:•.25.先化简,后求值:(x+1﹣)÷,其中x=.四、解答题(满分22分)26.如图,(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A1B1C1.(2)如果点A2是点A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请标出这个对称中心O,并画出△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27.“新禧”杂货店去批发市场购买某种新型儿童玩具,第一次用1200元购得玩具若干个,并以7元的价格出售,很快就售完.由于该玩具深受儿童喜爱,第二次进货时每个玩具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买的玩具数量比第一次多10个,再按8元售完,问该老板两次一共赚了多少钱?28.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M=DF,AF垂直AM,M、B、C在一条直线上,且△AEM与△AEF恰好关于AE所在直线成轴对称,已知EF=x,正方形边长为y.(1)图中△ADF可以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能与△重合;(2)用x、y的代数式表示△AEM与△EFC的面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12分)1.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的个数是①2x﹣3y;②;③;④﹣a;⑤;⑥;⑦﹣7x2y;⑧0()A.3个B.4个C.5个D.6个【考点】单项式.【分析】根据单项式的概念即可判断.【解答】解:③;④﹣a;⑥;⑦﹣7x2y;⑧0是单项式,故选(C)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a+3b=5ab B.(3a3)2=6a6C.a6÷a2=a3D.a2•a3=a5【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A、2a+3b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3a3)2=9a6,故此选项错误;C、a6÷a2=a4,故此选项错误;D、a2•a3=a5,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3.若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B.扩大5倍C.缩小到原来的 D.无法判断【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不变,故选:A.4.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其中是因式分解的是()A.2(a﹣b)=2a﹣2b B.x2﹣2x+1=x(x﹣2)+1C.(m+1)(m﹣1)=m2﹣1 D.3a(a﹣1)+(1﹣a)=(3a﹣1)(a﹣1)【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看每个选项是不是把一个多项式写成整式积的形式,得出结论.【解答】解:选项A、C是多项式的乘法,选项B不是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选项D把多项式变形成了整式积的形式,属于因式分解.故选D.5.很多图标在设计时都考虑对称美.下列是几所国内知名大学的图标,若不考虑图标上的文字、字母和数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清华大学B.浙江大学C.北京大学D.中南大学【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即可判断出答案.【解答】解:A、不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6.如图,小明正在玩俄罗斯方块,他想将正在下降的“L”型插入图中①的位置,他需要怎样操作?()A.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B.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C.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D.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考点】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小明正在玩俄罗斯方块,他想将正在下降的“L”型插入图中①的位置,他需要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6个单位;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2分,满分24分)7.计算:(﹣a2b)3= ﹣a6b3.【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利用(a m b n)p=a mp b np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a6b3.故答案是=﹣a6b3.8.计算:(x﹣1)(x+3)= x2+2x﹣3 .【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依此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x﹣1)(x+3)=x2+3x﹣x﹣3=x2+2x﹣3.故答案为:x2+2x﹣3.9.计算:(8a2b﹣4ab2)÷(﹣ab)= ﹣16a+8b .【考点】整式的除法.【分析】直接利用多项式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8a2b﹣4ab2)÷(﹣ab)=8a2b÷(﹣ab)﹣4ab2÷(﹣ab)=﹣16a+8b.故答案为:﹣16a+8b.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0.0000000025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微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5×10﹣9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 000 000 25=2.5×10﹣9,故答案为:2.5×10﹣9.11.分解因式:4x2﹣12xy+9y2= (2x﹣3y)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即可直接分解.【解答】解:原式=(2x﹣3y)2.故答案是:(2x﹣3y)2.12.如果关于x的多项式x2﹣k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6 .【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多项式x2﹣k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6,故答案为:±613.如果单项式﹣xy b+1与x a﹣2y3是同类项,那么(b﹣a)2016= 1 .【考点】同类项.【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可得答案.注意同类项与字母的顺序无关,与系数无关.【解答】解:由题意,得a﹣2=1,b+1=3,解得a=3,b=2.(b﹣a)2016=(﹣1)2016=1,故答案为日:1.14.当x= ﹣3 时,分式无意义.【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得x+3=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3.15.关于x的方程+=2有增根,则m=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去分母得:5x﹣3﹣mx=2x﹣8,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4=0,即x=4,把x=4代入整式方程得:20﹣3﹣4m=0,快捷得:m=,故答案为:16.如图所示,把△ABC沿直线DE翻折后得到△A′DE,如果∠A′EC=32°,那么∠A′ED= 74°.【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ED=∠AED,再根据平角的定义和已知条件即可求解.【解答】解:∵把△ABC沿直线DE翻折后得到△A′DE,∴∠A′ED=∠AED,∵∠A′EC=32°,∴∠A′ED=÷2=74°.故答案为:74°.17.已知a,b,c是三角形ABC的三边,且b2+2ab=c2+2ac,则三角形ABC 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根据b2+2ab=c2+2ac,可以求得a、b、c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求得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b2+2ab=c2+2ac,∴b2+2ab+a2=c2+2ac+a2,∴(a+b)2=(a+c)2,∴a+b=a+c,∴b=c,∴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18.若2x+3y﹣2=0,则9x﹣3•27y+1=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2x+3y﹣2=0,∴2x+3y=2,9x﹣3•27y+1=(32)x﹣3•(33)y+1=32x﹣6•33y+3=32x+3y﹣3,=3﹣1=.故答案为:.三、计算题(每题6分,满分42分)19.计算:(2x﹣1)2﹣2(x+3)(x﹣3).【考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再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即可.【解答】解:(2x﹣1)2﹣2(x+3)(x﹣3)=4x2﹣4x+1﹣2x2+9=2x2﹣4x+10.20.计算:+﹣.【考点】分式的加减法;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分式运算的法则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021.分解因式:9a2(x﹣y)+(y﹣x)【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x﹣y),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9a2(x﹣y)+(y﹣x)=(x﹣y)(9a2﹣1)=(x﹣y)(3a+1)(3a﹣1).22.因式分解:(x2+x)2﹣8(x2+x)+12.【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先把x2+x看做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十字相乘法的分解方法和特点分解因式.【解答】解:(x2+x)2﹣8(x2+x)+12,=(x2+x﹣2)(x2+x﹣6),=(x﹣1)(x+2)(x﹣2)(x+3).23.解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3)(2﹣x),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3)(2﹣x),得x(2﹣x)﹣x(x+3)=2(x+3)(2﹣x)2x﹣x2﹣3x﹣x2=12﹣2x﹣2x2∴x=12检验:当x=12时,(x+3)(2﹣x)≠0∴原方程的解为x=12.24.计算:•.【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分析】先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进行因式分解【解答】解:原式=•=•=25.先化简,后求值:(x+1﹣)÷,其中x=.【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把括号内的分式通分相加,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乘法即可化简,最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时,原式==.四、解答题(满分22分)26.如图,(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A1B1C1.(2)如果点A2是点A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请标出这个对称中心O,并画出△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分析】(1)分别作出A、B、C三点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后顺次连接即可.(2)找到AA2的中点即为O点位置,再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坐标连接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画出△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A1B1C1;(2)如图所示:找出对称中心O,画出△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27.“新禧”杂货店去批发市场购买某种新型儿童玩具,第一次用1200元购得玩具若干个,并以7元的价格出售,很快就售完.由于该玩具深受儿童喜爱,第二次进货时每个玩具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买的玩具数量比第一次多10个,再按8元售完,问该老板两次一共赚了多少钱?【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这种新型儿童玩具第一次进价为x元/个,则第二次进价为1.2x元/个,分别可以表示出第一次购买玩具的数量和第二次购买玩具的数量,根据两次购买玩具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就可以了.【解答】解:设这种新型儿童玩具第一次进价为x元/个,则第二次进价为1.2x 元/个,根据题意,得﹣=10,变形为:1500﹣1440=12x,解得:x=5,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则该老板这两次购买玩具一共盈利为:(7﹣1.2×5)+×(7﹣5)=730(元).答:该老板两次一共赚了730元.28.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M=DF,AF垂直AM,M、B、C在一条直线上,且△AEM与△AEF恰好关于AE所在直线成轴对称,已知EF=x,正方形边长为y.(1)图中△ADF可以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后能与△ABM 重合;(2)用x、y的代数式表示△AEM与△EFC的面积.【考点】旋转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分析】(1)利用旋转的定义求解;(2)由于△AEM≌△AEF,则EF=EM,即x=BE+BM=DF+BE,则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ME=xy,然后利用S△CEF=S正方形ABCD﹣S△AEF﹣S△ABE﹣S△ADF可表示出△EFC的面积.【解答】解:(1)图中△ADF可以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能够与△ABM 重合;故答案为:A、90°,ABM.(2)∵△AEM与△AEF恰好关于所在直线成轴对称,∴EF=EM,即x=BE+BM,∵BM=DF,∴x=DF+BE,∴S△AME=•AB•ME=xy,S△CEF=S正方形ABCD﹣S△AEF﹣S△ABE﹣S△ADF=y2﹣xy﹣•y•BE﹣•y•DF=y2﹣xy﹣•y(BE+DF)=y2﹣xy﹣•y•x=y2﹣xy.2017年2月20日。

2024届九校联考语文试卷

2024届九校联考语文试卷

九校联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 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 D.融解窥视遏止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篇1: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一种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亦作“婉晚”。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文言文。

(25分)1. 默写。

(1)远芳侵古道,________。

(《赋得古原草送别》)(2)________,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3)周公恐惧流言日,________。

(《放言五首(其三)》)(4)俶尔远逝,________。

(《小石潭记》)(5)________,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6)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卖炭翁》)三、标题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的“长精神”的含义是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诗中的含义是________。

现在引申的含义是________。

3.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4)这个故事告诫人们________。

4.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上海市九校第一学期联考试卷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抛物线y x 42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_
2. 角α的终边过点)3,4(a a P -)0(>a ,则=+ααCos Sin 2_____________
3. 设集合{}
R x x x A ∈≥-=,914,⎭
⎬⎫⎩⎨⎧∈>+=R x x x x
B ,03,则B A ⋂=_____________ 4. 若z 与()i z 822
-+都是纯虚数,则z =_________
5. 函数)0(12
)(>+=-x x f x
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___
6. 7位同学中需选派4位按一定的顺序参加某演讲比赛,要求甲,乙两人必须参加,且甲
必须在乙之前出场,那么不同的安排方法有____________种。

7. ABC ∆的三内角
,,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
),(b c a +=,),(a c a b --= ,若//,则角C 的大小为___________
8. 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y =的值域为[]b a ,,则函数)(a x f y +=的值域为___________ 9. 若数列}{n a 满足: 3
1
1=
a , 且对任意正整数n m ,都有n m n m a a a ⋅=+, 则=++++∞
→)......(lim 21n n a a a ___________
10. 若直线022=+-by ax ),(R b a ∈始终平分圆01422
2
=+-++y x y x 的周长,则
ab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11. 已知函数)1(log )(2
1x
a
x x f -
+=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2.
观察下列数表,问此表最后一个数是___________
1 2 3 4......97 98 99 100 3 5 7 ...... 195 197 199 8 12 ...... 392 396 20 (788)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直线0=++b y xCosa ),(R b a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π,0 B 、⎪⎭⎫⎢⎣⎡⋃⎥⎦⎤⎢⎣⎡πππ,434,
0 C 、⎥⎦⎤⎢⎣⎡43,4ππ D 、⎥⎦

⎝⎛⋃⎪⎭⎫⎢⎣⎡43,22,4ππππ 14.命题甲:x
)4
1(、x -2、42-x 成等比数列;命题乙:x lg 、)2lg(+x 、)12lg(+x 成等
差数列,则甲是乙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5.若函数)(x f y =)(R x ∈满足)()2(x f x f =+,且(]1,1-∈x 时,x x f =)(,则函数
)(x f y = 的图象与函数x y 4log =的图象的交点的个数为( )
A 、3
B 、4
C 、6
D 、8
16.某地一年的气温Q (t )(单位:ºc )与时间t (月份)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该年的平均气温为10ºc ,令G (t )表示时间段〔0,t 〕的平均气温,G (t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下列图象表示,则正确的应该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题,满分86分,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写出必要的步骤)
C
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
()22cos f x x x a =-+ (a R ∈,a 为常数),
(Ⅰ)求()f x 的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46
x ππ
∈-
时,()f x 的最小值为4,求a 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
记函数()2
7
2++-
=x x x f 的定义域为A ,()()()[]()R a b ax b x x g ∈>+-=,012lg 的定义域为B ,
(1)求A ; (2)若B A ⊆,求a 、b 的取值范围。

19.(本题满分14分)
设1F 为椭圆1C :112
16)1(2
2=+-y x 的左焦点,1C M 是上任意一点,M F P 1是线段的中点,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2)若直线2-=kx y 交轨迹C 于A 、B 两点,AB 中垂线交轴y 于点)3
1
,0(Q ,求k 的值。

20.(本题满分14分)
某企业2005年的纯利润为500万元,因设备老化等原因,企业的生产能力将逐年下降。

若不能进行技术改造,预测从今年起每年比上一年纯利润少20万元,今年初该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6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预测在未扣除技术改造资金的情况下,第n 年(今年为第一年)的利润为1
500(1)2n
+
万元(n 为正整数)。

(Ⅰ)设从今年起的前n 年,若该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为n A 万元,进行技术
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为n B 万元(须扣除技术改造资金),求n A 、n B 的表达式; (Ⅱ)依上述预测一下:从长远效益来看,该企业有没有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如有必要,
则至少要经过多少年后,才能初见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效?请说明理由。

21.(本题满分16分)
已知2()log ,f x x =当点(,)M x y 在()y f x =的图象上运动时,点(2,)N x ny -在函数
()n y g x =的图象上运动(n N ∈).
1) 求()n y g x =的表达式;
2)
求集合A ={a 关于x 的方程12()(2)g x g x a =-+有实根,a R ∈};
3)
设)
()2
1()(x g n n x H =,函数11()()()(0)F x H x g x a x b =-<≤≤
的值域为
22[log ,log ]22
b a ++,求实数,a b 的值。

22.(本题满分18分)
在杨辉三角形中,除“两腰”上的数字外,其余任意数都等于它上一行“左右两肩”上的
数之和。

将杨辉三角形中的每一个数r
n C 都换成分数
1
(1)r n
n C +,得到莱布尼茨三角形
杨辉三角形 莱布尼茨三角形
(1)
类比杨辉三角形的上述性质,得真命题:莱布尼茨三角形中,每一个数都等于______________(只须填上类比而得的结论,不必证明)
(2)
在莱布尼茨三角形中,称“左腰”上的数字为“第1层”,紧靠“第1层”且与之平行的称为“第2层”,猜测“第2层”中各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的数列{}n a 的一个通项公式(不必证明),并据此求该数列的前n 项和n S 。

设n n
n S a n b 2)1(+=)10(<<a ,若存在唯一的自然数k )2(≥k ,使得
1
12+<<-k k
a k k 成立,问数列{}n
b 中是否存在唯一的最大项,试证明你的结论。

2
131613
14
1121301121415
120
15120161
30
160
130
160
16
1 (1)
2
1112
1
1
3
6
3
1
141
4
1
5
10
5
10
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