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谱解析分析解析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及意义简介

ANA谱17项(免疫印迹法)
疾病
项目名称
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常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见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
抗核糖体P蛋白(PO)
的
抗SS-A/R060抗体
自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SSA/R052抗体
身
抗SSB/La抗体
抗
系统性硬化
抗着丝点B抗体(CENP-B) 抗Scl-70抗体(Scl-70)
39
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Chapel Hill)
• 大血管 Takayasu动脉炎(大动脉炎) 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
白塞氏病
• 中血管 结节性多动脉炎
Kawasaki病 • 小血管
韦格纳肉芽肿
Churg-Strauss 综合症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 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阳性率为60%。 ➢ 约40%SLE患者此抗体为阳性。 ➢ RA及SSc等继发干燥综合征时此抗体为阳性。 ➢ 在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时,此抗体阳
性率可高达75%而ANA可阴性。
抗SSB/La抗体
现已证实1975年命名抗SSB抗体与1974年发现的抗La 抗体为同一抗体,简称抗SSB抗体。其临床意义如下: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此抗体阳性率为40%。 ➢ 抗SSB抗体阳性对诊断SS比抗SSA抗体阳性更具特异性, 故可认为抗SSB抗体是SS的标记性抗体。 ➢ 抗SSB抗体阳性时,抗SSA抗体肯定阳性,但抗SSA抗体 阳性时,抗SSB抗体可以阴性。
SSc: 30%
SS:
抗核抗体谱17项表解读

抗核抗体谱17项表解读抗核抗体谱17项表是一种针对人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抗体检测方法,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个测试项目的每一项指标,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身免疫系统的情况。
1. ANA(抗核抗体)ANA是抗核抗体的缩写,它是一种针对细胞核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的抗体。
ANA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ANA阳性的结果并不一定代表存在自身免疫疾病,但它可以作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初筛指标。
2. ds-DNA(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是针对双链DNA的抗体,它通常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ds-DNA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3. SS-A/Ro(Sjogren综合征A/Ro抗体)SS-A/Ro抗体是针对Sjogren综合征A/Ro蛋白质的抗体,它通常会在Sjogren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SS-A/Ro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4. SS-B/La(Sjogren综合征B/La抗体)SS-B/La抗体是针对Sjogren综合征B/La蛋白质的抗体,它通常会在Sjogren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SS-B/La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5. Sm(Smith抗体)Sm抗体是针对Smith抗原的抗体,它通常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Sm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6. RNP(核糖蛋白复合体抗体)RNP抗体是针对核糖蛋白复合体的抗体,它通常会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RNP抗体的检测结果通常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种,阳性结果通常会被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档。
7. Sm/RNP(Smith/RNP抗体)Sm/RNP抗体是针对Smith抗原和核糖蛋白复合体的抗体,它通常会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自身免疫疾病中产生。
抗核抗体谱分类

抗核抗体谱分类抗核抗体谱是一组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这些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抗核抗体谱的主要分类:抗DNA抗体:这是针对细胞核中DNA分子的抗体。
这些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较为常见。
抗组蛋白抗体:这些抗体主要针对细胞核中的组蛋白。
在药物诱导的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情况下可以出现抗组蛋白抗体。
抗非组蛋白抗体:这些抗体主要针对细胞核中的非组蛋白成分,如核小体、DNA拓扑异构酶等。
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以检测到抗非组蛋白抗体。
抗核仁抗体:核仁是细胞核中的一个结构,负责合成核糖体。
抗核仁抗体主要在某些类型的肝炎、硬皮病和淋巴瘤中存在。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这些抗体主要针对细胞质中的核糖体P蛋白。
在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中可以检测到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除了细胞核成分外,抗核抗体谱还包括针对其他细胞成分的抗体,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这些抗体在一些特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以出现。
抗各类细胞核结构抗体:这些抗体主要针对细胞核中的特定结构,如染色质、核膜等。
在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和实体瘤中可以检测到抗各类细胞核结构抗体。
抗各类细胞分裂周期相关抗原抗体:这些抗体主要针对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的抗原,如PCNA、Ki-67等。
在某些类型的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以检测到抗细胞分裂周期相关抗原抗体。
抗细胞骨架成分抗体:细胞骨架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结构,抗细胞骨架成分抗体主要在一些特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
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这些抗体主要针对细胞表面的抗原,如红细胞、血小板等。
在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中可以检测到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
总结来说,抗核抗体谱是一组复杂的自身抗体,它们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抗体的分类和特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
ANA谱(1)

抗核抗体(ANA)谱日期:2007-10-03 来源: 转载作者:管理员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
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等。
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
因此ANA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
ANA 主要存在于风湿病,是风湿病常用的筛查项目。
测定本抗体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放射免疫法(Farr法)、ELISA、血凝法等,我国的临床工作者多采用前两种方法,尤其是IFA法,免疫荧光法测定杭核抗体常见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抗体有关;(4)核仁型:仅有核仁染色,具有抗4-6sRNA抗体呈现这种染色型;(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喉癌细胞)在核分裂相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型,而在鼠肝做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型,而被遗漏。
抗核抗体的分类由于核抗原不同,有多种不同的ANA1、抗DNA抗体:抗DNA抗体有抗双链DNA(ds-DNA)和抗单链(ss-DNA)抗体之分。
抗ds- DNA 抗体与SLE的关系密切,且随疾病的活动度而升降,病情好转者其滴度多下降甚或转阴。
抗ss- DNA抗体则与抗ds-DNA不同,可在多种疾病出现,包括一些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细菌和病毒感染,故在临床上实用价值不大。
而抗ds-DNA抗体被认为是SLE所特有。
抗DNA的自身抗体在SLE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在一些SLE患者,DNA大分子存在于循环中或粘附于多种器官的微血管结构,这些循环或器官原位抗原型DNA均可与循环自身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炎症系统,在一些器官如肾脏,肺和脑组织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导致组织损伤。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

抗核抗体谱(ANA)20项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自身免疫疾病的血液测试,它能够检查一系列不同的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是一类针对细胞核内或核周围成分的自身抗体。
ANA谱通常包括以下一些主要项目:
1. 抗双链DNA抗体(dsDNA)
2. 抗单链DNA抗体(ssDNA)
3. 抗核糖核酸酶P抗体
4. 抗Sm抗体
5. 抗RNP抗体
6. 抗Ro/SS-A抗体
7. 抗La/SS-B抗体
8. 抗组蛋白抗体
9. 抗硬皮病相关70kDa抗体(Scl-70)
10. 抗Jo-1抗体
11. 抗角蛋白抗体
12. 抗着丝点抗体
13. 抗中心粒抗体
14. 抗磷脂抗体(如狼疮抗凝血因子、心磷脂抗体等)
15. 抗线粒体抗体
16. 抗肌动蛋白抗体
17. 抗胃壁细胞抗体
18. 抗平滑肌抗体
19.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20. 其他可能存在的特异性抗体
这些不同类型的抗核抗体在特定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常常会呈阳性反应,因此ANA谱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各种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硬皮病以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ANA谱中某些抗体呈阳性,也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某种自身免疫疾病的依据,因为有些健康人也可能有低水平的ANA。
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判断。
ANA谱化验单解读全解

SSB(La)
ANA:核仁型
EUROIMMUN
ANA核仁型常见抗体
靶抗原 PM-Scl 相关疾病 2% - 5% 硬皮病 8%肌炎 24% 重叠综合征 25-75%硬皮病
Scl-70
ANA:着丝点型
ANA 着丝点型常见抗体
靶抗原
染色体动力区蛋 白
• 1)局限性硬皮病:包括硬斑病、带状硬皮病、点
滴状硬皮病。 • 2)系统性硬化症 包括肢端硬皮病、弥漫性硬皮 病、CREST综合征(包括肢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 张,钙质沿积,雷诺氏现象,食管蠕动异常症状, 此为系统性硬化的一个类型,予后较好。)
硬皮病诊断标准
• 局限性硬皮病根据典型皮肤改变即可诊断。 • 系统硬化症: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98年标准: • A主要标准:掌指关节近端的硬皮变化,可累及整个肢体、 面部、全身及驱干。 • B次要标准: • ①手指硬皮病: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 • ②手指尖有凹陷性瘢痕和指垫消失; • ③双肺基底纤维化。 • 凡是1项主要标准或2项次要标准可诊断,其他有助于诊断 的表现:雷诺现象,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食管蠕动异 常,皮肤病理学胶原纤维肿胀和纤维化,免疫检查ANA, 抗Scl-70抗体、和着丝点抗体(ACA)阳性。 • CREST综合征,具体其中5条症状的3条,或3条以上加着 丝点抗体阳性可诊断。
核浆点型(着丝点型):着丝点(CENP) 、核点……
胞浆颗粒型:线粒体、Jo-1、核糖体……
细胞浆
胞浆纤维型:波形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分裂期细胞阳性:纺垂体、中间体、中心粒……
ANA:核均质型
EUROIMMUN
ANA核均质型常见抗体
解读抗核抗体谱16项化验单

抗核抗体(ANA)谱16项化验单通常是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血液检测。
这个检测包括了16种不同的抗核抗体,这些抗体是对人体自身核糖核蛋白的免疫反应。
这些抗体的存在可能与多种风湿性疾病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抗核抗体及其相关的疾病:1. **ds-DNA抗体(双链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
2. **SS-A/Ro抗体**:与干燥综合症、亚急性房颤等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3. **SS-B/La抗体**:也与干燥综合症有关。
4. **Sm抗体**:主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5. **RNP抗体**: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
6. **Scl-70抗体**:与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相关。
7. **Jo-1抗体**: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相关。
8. **Centromere抗体**:主要与CREST综合症相关。
9. **PM-Scl抗体**: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相关。
10. **Ku抗体**:与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等有关。
11. **Histone抗体**:与药物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
12. **PC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相关。
13. **Ribosomal P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14. **AMA-M2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有关。
15. **Mi-2抗体**:与皮肌炎相关。
16. **Nucleosome抗体**: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请注意,具体的检测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来解读,因为结果的意义可能因个体差异和临床病史而异。
如果你拥有具体的检测结果,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详细的解释和进一步的诊断。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与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

—
A N A—I I F法 与 A N A s—L I A法 检 测 结果 : A N A—I I F法与 A N A s—L I A法分 别 检测 3 0 0例与 2 6 3例 患者血 清抗 核抗 体 和抗核抗体谱 , 两种方法检 出的阳性率 无 显著性差异 ( P> 0 . 0 5 ) 。见表 1 。 3 O例 同 时 进 行 A N A —I I F 、 A N A s— uA检测 结果 比较 : 3 O例 中结 果 一 致 的
摘 要 目 的 : 探 讨 间 接 免 疫 荧 光 法
( I I F ) 检 测 抗 核 抗体 ( A N A ) 与线 性 免 疫 印
3 0 0 0 r / 分离 心 1 0分 钟 , 分 离 血清 直接 检
测。
迹 法( L I A) 检测抗核 抗体谱 ( A N A s ) 在自 身免疫性 疾病临床诊 断中的价值 。方法 :
种 方法不能相互取代 , 应联合应 用。
和抗 S S B抗体多见于干燥综合征患者 , 抗
S S A抗体敏感性较强 , 抗S S B抗体 特异性
关键词 自身免 疫性 疾病 抗核 抗体
间接 免 疫 荧 光 法 免 疫 印迹 法
2 2例 中, 1 0例 全 阳性 , 1 2例全 阴性 , 一致 率7 3 . 3 %; 结果不 一致 的 8例 中 , A N A—
检率 6 . 7 %, 见表 2 。
讨 论
体 和胞 质 抗 原抗 体 。A N A和 E N A抗 体
的检 测 , 对胶原性疾病, 特别 是 S L E、 与
原 因分析为 , 该谱只含有与常见 自身免 疫 性 疾病相关的 1 2项抗 核抗 体 , 而 不代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