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试题详解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试题详解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试题详解 第Ⅰ卷(共第Ⅰ卷(共42分)分) 一、一、(18分,每小题3分)分) l .D(A.玷diàdiàn n ,读音错。
B .怏yàyàng ng ,声调错。
C .剽piāo 菲fěi ,都是声调错。
) 2.A (B .名——明。
C .幅——辐。
D .园——源)源) 3. C(3. C(病症:指病。
病征: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什么病的征象。
干涉比干预程度深。
③句是病症:指病。
病征:表现在身体外面的显示出什么病的征象。
干涉比干预程度深。
③句是一句倒装的表因果关系的复句。
) 4. B(4. B(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
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
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
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
与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
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
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 5. D (A .“服用”与“含碘量”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B .前后意思一致,不能用“相反”,删去。
C .“进步与否”与“富强的标志”两方面与一方面搭配不当。
) 6. C(修辞方法的风格没有统一,应调整为“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松柏挺胸不屈,高山昂然抗争。
”) 二、二、(12分,每小题3分)分) 7.本题考查考生对概念归属的理解能力。
本题正确选项为D 。
这是“我和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后学者 Kouichi Itoh”的解释并得到了验证。
的解释并得到了验证。
8.本题考查考生信息筛选能力。
本题正确选项为C 。
此句要搞清两个喻体:“管弦乐队”指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不合拍的演奏者”即“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的一个突触”。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标点符号、对联等一览表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标点符号、对联等一览表时间真题答案和解析2005年2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我翻阅《茶经》,①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②是喜欢喝茶?③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④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⑤茶是本无名姓的人替它取了名,是拟人化了。
不管名字代表它的出身、焙制过程,抑或冲泡时的香味,总是人的【甲】深情厚意(自作多情)。
人就是霸道,喜欢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强加到茶身上,连累得茶也有尊卑高低了。
喝茶时顺便看看林中茶,是件有意思的事。
蜷缩是婴儿,舒放自如为【乙】豆蔻年华(韵味最佳),肥硕即是阳寿将尽。
一撮叶,看一生。
(1)将标点不恰当的两项填入下面的_______中。
(只填序号)(2分)[甲]处: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5.(1)②③(2)[甲]处:要替换。
“自作多情”为贬义词,与下文“霸道”“强加”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而“深情厚意”为褒义词。
[乙]处:不替换。
“韵味最佳”不能照应上下文中的“婴儿”与“阳寿将尽,比喻前后不协调。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②应为逗号,因为不是问句,“什么样的……”只是作“寻思”的宾语,全句是陈述句;③应为逗号,选择问句的问号应放到最后。
点评:要掌握好常见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尤其是分号、冒号、引号、问号等的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感情色彩要前后一致(自作多情为贬义词,和后面的霸道对应起来),选词要按类别(阳寿、婴儿是说人的)准确对应。
点评:解答好此种题型应该多学习一些语言表达方面的知识,平时多积累。
(2)从表达效果出发,就甲、乙两处是否要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4分)2006年22.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
”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
2017高考语文 浙江

2017高考语文浙江201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注意:以下为文中不得出现的标题相同的文字,仅供参考:1. 《纳兰词选》以及其他文学作品名字:浣溪沙、鹧鸪天、浣溪沙、谢却浣溪沙、谢眺杭州种花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人不见古时月、不见长安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人生得意须尽欢3.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4. 《鸟篇鹊桥仙》:牵牛织女会相会、鹊桥会上苦修年、鹊桥一点梦中珍、鹊桥一线在心上、牵牛织女分离难、织衣天女牵牛郎5. 《游园不值》:满地花枝俏、飞来凤鸾声、乘鸾毕路岐、生来翠眉轻、刚舞鸾凤令人笑、花时无数称佳丽、花尽鸟声如织、燕山雪花大如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是今年通日晴、虎帐星桥照眼新、红楼隔雨闻乘香、罗衣寒食梅更红6.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回望合江天、欲别若重愁别离、垂翅陌头千里烟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8.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9. 《遣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0. 《渔翁夜傍西岩宿》:谁知江上舟、渔翁夜唱橹、有时明月出、有时先鸦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哭11. 《登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3. 《征人怨》:去思还思、愁人愁、千古恨、一场空、迢迢人背水、怅怅然天也14. 《别董大》:吹灯寄左邻、庶兄弟方回谒、明日客从淮海去、与憨山洞壑如之15. 《南国有佳人》:步罡曾是握河鳖、鳖是嵩岳一角仙、阑干照影入青云、散坛谖说缺指题、玉质冰肌豪丽针、珠光白石世莫比、堪悲夜上青天情、一率画麟凤翛然16.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谁家玉笛暗飞声、月华如练弹者舞、白发空悲秋,黄昏独自愁17.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堆前几度闻、同居长亲如手足、唯有经来忆面存、昔时人老体如云、只今人瘦破如尘、台上一江春水绿、芳心谁与共余味18. 《红豆词》:箫声咽、秦楼月、梨花风、玉壶雪、一桥飞、一叶舟、轻帆过、燕子楼请根据上述要求自行组织文章。
(完整版)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了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秘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1.(3分)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只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2.(3分)B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3.(2分)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奋发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图文转换、情景对话一览表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图文转换、情景对话一览表时间真题答案和解析2005年23.请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字)(2分)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次尝试,无底深渊。
(或:白色的诱惑带给你永远的黑暗)参考答案如:接触毒品,结束人生。
如果你想走完完美的一生,请别尝试毒品。
解析:巨大的“毒”字构成了这幅漫画的主体,也彰显了主题。
字上面有个人怀着好奇心正在张望,“吸一次试试看”正是他的心理活动;字下方落下一个骷髅头,暗示了吸毒的必然结局。
此画反对吸毒的主题很明晰,答题时只要扣住这一点即可。
2006年无图文转换,附23.现在有一位你最喜欢的作家来学校举办文学讲座。
作为听众,请你完成下面两题。
(6分)(1)同这位作家谈谈你读了他某一作品的感受。
(不超过100个字)(4分)23.[答案](1)史铁生先生,我读了《我与地坛》后深切的感受到,命运对您来说似乎不公,但您没有低下高贵的头,而是勇敢的写出自己辉煌的人生。
我时时都在想一个人永远不要放弃生存的权利,要让人生过得有意义。
(2)向这位作家提一个能引起师生兴趣的问题。
(2分)(2)史铁生先生,《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怀念》能算姐妹篇吗?[解析]这道题答题要点是:①当代作家(能“来学校举办文学讲座”,还健在才行;要是作家,其他艺术家或名人就离题了),中外均可;其实我们熟知的或课文中就很多,如:金庸、史铁生、王朔、贾平凹、汪曾祺、余秋雨等等;②内容要准确无误,“谈谈你读了他某一作品的感受”,不要张冠李戴,诸如读了汪曾祺的《道士塔》是不行的;③内容要充实;④语言要流畅,说话要得体,注意人称的运用;⑤“能引起师生兴趣的问题”不要单纯地理解为“有趣”(诸如您谈过几次恋爱,您是否QQ聊天等都是无聊的),所提问题要贴切,有针对性,有一定深度。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自己。
努力拼搏了,高考时就要有所信心。
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一、(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yì) 屠戮(lù) 嬉戏(xī) 怒发冲冠(guān)B.胆怯(què) 忸怩(niè) 慰藉(jiè) 面面相觑(qù)C.赡养( shàn) 桀骜(jié) 颤栗(zhàn) 提纲挈领(qiè)D.惩戒(chěng) 黯然(àn) 炽热(chì) 强人所难(qiǎ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慷概斑斓尸骸坐收渔利B.追朔菲薄追悼委曲求全C.讴歌寥廓废墟绿草如荫D.诡秘噩梦作揖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②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________。
③东亚运动会期间,天津治理空气污染问题,_________要严格执行企业排放标准,________要在提高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上功夫。
A.灌注徘徊不仅/还B.贯注徜徉既/又C.贯注徘徊不仅/还D.灌注徜徉既/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B.凌南地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空间。
C.得知了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由得泪下如珠。
D. 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修辞、得体一览表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修辞、得体一览表时间真题答案和解析2005年6.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答案】6.C【解析】(排比修辞方法的风格没有统一,应调整为“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松柏挺胸不屈,高山昂然抗争。
”这几句还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是抑,“松柏挺胸不屈,高山昂然抗争”是扬)排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句话也是排比句)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排比修辞往往能起到增强语势的作用。
在运用这种修辞时,需要注意的是用来构成排比的内容不能重复,不能互相包含。
比如:山区绿化工程完工后,一车车的苹果,一车车的梨,一车车的水果就会大批量地往外运。
在这个句子中,“水果”包括“苹果”和“梨”,是不能并列到一起的,这种排比本身就是一个病句。
常用修辞手法列举,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2006年21.下面对《平面的生活》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A.本文通过单眼和双眼观察产生的两种视觉对比,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既体现了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讽喻。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一览表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真题文言文阅读一览表2005年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书褒城驿壁(唐)孙樵褒城驿号天下第一。
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
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
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
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
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
今者天下无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答案】A【解析】14.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分析概括能力。
本题确选项是A,“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表述不当。
作者认为产生这一社会弊病的缘由,在于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
第Ⅱ卷(共108分)四、(20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2分)(1)(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3分)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
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2005年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李汉荣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
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
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
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
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
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
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
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
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
19.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
(不超过20个字)(2分)【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
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解析】这是一道由果探因题,要寻找原因,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找,因为这句话是前文的一个总结。
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因为下一段是这一观点的展开论述。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20.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答案】“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解析】20.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技巧运用理解的能力。
做第一问,要注意“似乎”一词,“似乎”说明从表面上看是远离人群,而实际又并未远1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
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
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离人群。
这样一来,就要考虑远离是在哪方面远离,并未远离又在哪方面没有远离。
作用就要考虑这些事实证明什么观点,论证的好处。
21.从全文看,"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
(6分)【答案】(1)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2)①现实的欲望使他觉得压抑。
②他希望逐步改变庸俗的生活状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解析】2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概括能力。
做第一问,要注意“精神的天空”中的“精神”和“天空”这两个词,“精神”表现与物质欲望的对立,由此出发就能得到答案。
第二问,则要注意“期望”,这就应从现实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作者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入手。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个人与人群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笔锋一转,写人群"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为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了暗示和铺垫。
B.第二段中"挤压"、"发酵"'、"挤兑"等动词的运用,避免了与下文"提炼"一词的重复,并使文章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变化。
C.通过深沉的思考、努力的探索,"我"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变得澄明,琐碎而陈旧的生活也由此得到改变。
D.作者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单位,认为这种机构限制了人们的2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
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注]这是作者《南山》系列散文中的一篇,南山位于作者故乡。
思想,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
E."低处的池塘"和"高处的白云"在文中是一对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借它们含蓄地表达了对两种不同境界的理解。
答:[ ][ ]【答案】A【解析】2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总体的赏析能力。
D。
A中错有两处,一是“以排比的手法含蓄地表达”,排比的作用不可能是“含蓄地表达”;二是“后文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作者在文中没有提出“远离人群的主张”。
D中也有两处错,一是文中的单位意思不同,如要用在此处表述,宜用引号;二是“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使人无法达到精神的高处”表达不当。
2006年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平面的生活(法)米•图尼埃眼镜商放下检验镜,一边说话,一边带着明显的好奇表情,窥伺着他的话将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哦,好的。
事情很简单,您是独眼龙。
”“独眼龙?我?但我有两只眼睛,并且是用眼睛来看世界的啊!”“或许您是两只眼睛来看的,但绝不是同时用两只眼睛。
您的右眼近视,而左眼远视,这两个缺陷恰好使得您的双眼可以交替工作。
我们假设您面前二十厘米处放着一个物体,”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张写有字母的卡片,“您当然看得见这张卡片,但只是用您的右眼。
对您的左眼来说,这个物体太了杜飞画幅中亲切的花枝图案、歌唱的主题和轻快的鸟儿。
[注]①弗兰西斯•培根(1909—1992),英国画家;拉乌尔•杜飞(1877—1953)法国画家和设计师。
18.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
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这样说的原因。
(2分)18.[答案]①“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可以整合第3自然段“绝不是同时用两只眼睛。
您的右眼近视,而左眼远视”和第8、9自然段“我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二维的世界中了”“您看到的是一个平面世界。
对您来说,有左有右,有高有低,至于深度,则根本没有”等信息作答。
19.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通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3近了,因此它此时处于休息状态。
现在卡片距您五十厘米,您的右眼开始感觉不适。
但您的左眼,也就是远视眼,却苏醒过来。
再远十厘米,行了。
您的右眼放弃了,并将接力棒付给了自己的邻居。
左眼忠诚地接替了右眼,而您什么也没注意到。
”“太奇妙了!我是多么完美啊!我的眼睛是多么聪明啊!确实如此,既然人们长着两只眼睛,为何不让它们各有专攻,分工协作呢?”“请您不要太过得意。
”眼镜商说,“因为,只要您不在乎能否感觉到物体的凹凸起伏,一切都会相安无事。
”“因为我感觉不到物体的凹凸起伏吗?”“您当然感觉不到。
要感觉到物体的凹凸起伏,必须同时用两只眼睛进行观察。
两幅相似但不相同的图像之间的微小差距产生立体感。
”“因此我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二维的世界中了?”“是的,您看到的是一个平面世界。
对您来说,有左有右,有高有低,至于深度,则根本没有,这便是独眼龙的视觉。
”“您提示的情况多么令人震惊啊!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我要给您配制眼镜,有了它,您就可以同时用两只眼睛来看世界了。
”眼镜商许诺说。
三天后,戴着这副应该会给我的双眼有益辅助的眼镜,我再次走出眼镜店,我便立刻不得不闪身让一位夫人进门。
一个夫人?应该说是一只鼻子,一只后面跟着一位夫人的鼻子。
因为我一生中从没见过这样的鼻子,硕大,无边,尖利,如同一只鹳嘴向我直刺而来。
接着便到了马路上。
马路?毋宁说是蜂拥直撞,地狱一般:钩子遍布,军刀挥舞,长矛林立,愤怒的公牛一般的人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6分)(1)四个动作分别指:(1)①友好地伸手;②恶意地握拳;③微笑;④伸出舌头做鬼脸。
(2)“秘密”是指:(2)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
(3)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是:(3)①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对立关系(人与人的对立;平面与立体的对立;表象世界与本质世界的对立;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立)。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意能力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可以从第14自然段“友好的握手”“握成拳头准备打人”“尤其是微笑”“做鬼脸时创造出第三维度,他便伸舌头”“这恰好构微笑的对立面”等信息作答。
对“普遍”的理解,应结合戴眼镜前后所见所感作答。
20.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
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各不超过12个字)(6分)(1)培根的绘画风格:。
(1)①夸张的;②批判的;③立体的。
(2)杜飞的绘画风格:。
(2)①优雅的;②歌颂的;③平面的。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应该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作答,但照搬“过分的、侵略性的、螺旋状的”“亲切的……歌唱的……轻快的”显然没有按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1.下面对《平面的生活》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A.本文通过单眼和双眼观察产生的两种视觉对比,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4群奔突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