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常考公式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常考公式知识点汇总初级会计实务共36个公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X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重点归纳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初级会计实务对于提高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解会计原理非常重要。
在学习初级会计实务的过程中,掌握会计公式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就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点公式进行归纳和汇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
一、基本会计核算公式1.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这是会计的基本平衡公式,也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之和,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来源和运用情况。
2. 营业收入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营业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总额,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来源之一。
3. 利润总额 = 毛利润 - 营业费用利润总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总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之一。
二、成本核算公式1. 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情况。
2. 单位产品成本 = 总成本 / 产量单位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发生的平均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
三、财务分析公式1.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企业资金运营和偿债能力的重要参考。
2.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的一种补充指标。
3.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
四、财务管理公式1. 投资回报率 = (净利润 + 利息) / 投资总额投资回报率是衡量企业投资效益的指标,是评价企业投资项目的重要依据。
2. 杠杆比率 = 资产总额 / 所有者权益杠杆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债务风险和资本结构情况。
以上就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一些重点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一、财务报表1.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收益-其他费用-税金及附加2.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3.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4.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6.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的计算公式: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7.财务杠杆比率的计算公式:财务杠杆比率=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二、成本核算1.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公式:单位产品成本=生产成本/产品数量2.制造成本的计算公式:制造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3.已完成生产物资成本的计算公式:已完成生产物资成本=期初已完成物资+本期生产物资-期末已完成物资4.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工资+直接福利费5.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制造费用=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费用6.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采购额三、财务分析1.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2.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3.销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4.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5.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以上只是初级会计实务常见的公式之一,具体使用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公司和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公式和指标,因此在应用公式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2022年初级会计原题-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

2022初级会计原题•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22年某企业实现营业利润6000万元(其中包含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 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发生营业外收入150万元,营业外支出70万元,(其中包含税收滞纳金支出20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22年实现净利润为()万元4540A.45804500B.456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察学问点:利润的构成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6000+150-70=6080经调整后的利润=6080-100(国债利息不征所得税)+20(税收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6000净利润=6080-6000*0. 25=45802.以下各项中,事业单位年末对净资产进展结转时,不应转入“累计盈余” 科目的是()A.本年盈余安排B.专用基金C,无偿调拨净资产D.以前年度盈余调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察学问点:政府会计-净资产业务-累计盈余。
年末,单位将“本年盈余安排”科目的余额、“无偿调拨净资产”科目余额转入“累计盈余”,以及对以前年度盈余的调整金额也通过“累计盈余”科目核算(P310) o 3.某企业2022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为3000万元,累计折旧账户余额为80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预备账户余额为 200万元,固定资C.确认非累积带薪缺勤时借记“治理费用”科目D.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参考答案】AB【参考解析】考察学问点:应付职工薪酬一非累积带薪缺勤。
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4.依据资料(4),该企业12月31日应计“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打算” 科目的金额是元。
A.25200165200C.112022D. 5320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察学问点:应付职工薪酬一设定提存打算。
题干中“按国家规定计提标准应缴纳的根本养老保险费为 112022元”,所以,设定提存计划的金额为112022元。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大全

会计实务计算公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收入-费用=利润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一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一坏账准备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一账面价值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X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额X 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X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初级会计实务常用会计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常用公式一、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二、会计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三、试算平衡公式(1)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五、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固定成本六、坏账准备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七、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Σ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Σ(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Σ(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3)移动加权平均法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八、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提示】如果企业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九、销售商品的核算(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的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100%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或者: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十一、有关税的计算公式(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的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2)消费税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3)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4)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十二、利润相关的计算公式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 年初未分配亏损)+其他转入十三、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计算公式(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贷方余额预付款项=应付账款明细借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借方余额预收款项=应收账款明细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贷方余额以上若有相关明细科目的坏账准备,需要减掉。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大全1.财务费用计算公式:
财务费用=利息费用+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
2.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3.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4.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5.应付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应付账款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应付账款
6.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7.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8.资本金回报率计算公式:
资本金回报率=净利润/资本金
9.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10.负债比率计算公式:
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11.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开支)/营业收入12.利润总额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
13.税后净利润计算公式:
税后净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
14.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15.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
综合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收入16.无形资产摊销计算公式:
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原值/使用年限
17.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年限
18.应交税费计算公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所得税
以上公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但具体使用情况还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会计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税及附加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X计划单位成本)-K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X实际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 K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X 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刀(可比产品计划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K计划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刀(可比产品实际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K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 K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E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E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X计划成本降低率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K实际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3、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刀(实际产量X计划单位成本)-K实际产量X实际单位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K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材料成本分析1、材料消耗量的变动,也就是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消耗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刀[(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X计划单价]2、材料单价的变动,其计算公式为: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刀实际消耗量X (实际单价-计划单价)]制造费用分析生产工时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小时X(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1、材料利用率对成本的影响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 >计划材料成本占单位产品成本的比重2、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 (1+小时平均工资年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计划工资成本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小时平均工资率增长率=(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平均工资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13、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合格品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合格品率-计划合格品率)/实际合格品率4、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 (1+产量增长率)]涸定成本占计划单位成本的比重营运资本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税金+短期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速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短期应收票据+短期投资)/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负债比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企业资产总额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资产平均总额营业净利=销货毛利+利息收入-销货费用-管理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实务》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税及附加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X计划单位成本)-K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X实际单位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 K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X 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刀(可比产品计划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K计划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刀(可比产品实际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K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 K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
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E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
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E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X计划成本降低率
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K实际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Xh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成本降低率
3、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刀(实际产量X计划单位成本)-K实际产量X实际单位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K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材料成本分析
1、材料消耗量的变动,也就是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其计
算公式为:
消耗量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刀[(实际消耗量-计划消耗量)X计划单价]
2、材料单价的变动,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刀实际消耗量X (实际单价-计划单价)]
制造费用分析
生产工时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
费用分配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小时X(实际小时费用分配率-计划小时费用分配率)
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成本影响分析
1、材料利用率对成本的影响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材料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
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影响=[1-(计划材料利用率/实际材料利用率)] >计划材料成本占单位产品成本的比重
2、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 (1+小时平均工资年增长率)/(1+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计划工资成本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比重
小时平均工资率增长率=(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平均工资率)-1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计划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实际单位产品工时消耗)-1
3、产品质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合格品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实际合格品率-计划合格品率)/实际合格品率
4、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1-1/ (1+产量增长率)]涸定成本占计划单位成本的比重
营运资本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存货+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税金+短期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速动比率=(现金+应收账款+短期应收票据+短期投资)/流动负债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
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企业资产总额
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资产平均总额
营业净利=销货毛利+利息收入-销货费用-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