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合集下载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

(2)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2)引导学生认识飞夺泸定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飞夺泸定桥的背景介绍(1)泸定桥的地理位置及战略意义(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为何要夺取泸定桥2. 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1)战斗的起因(2)中国军队的部署和战术(3)战斗的经过(4)战斗的结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

(2)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飞夺泸定桥战斗中,中国军队如何运用战术取胜。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飞夺泸定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飞夺泸定桥的背景和战斗过程。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飞夺泸定桥战斗中的战术运用和战斗意义。

3. 史料分析:运用相关史料,让学生深入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价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泸定桥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飞夺泸定桥战斗中的战术运用和战斗意义。

4. 史料分析: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价值。

5. 总结感悟:让学生谈谈对飞夺泸定桥战斗的认识,引导他们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描述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过程。

(2)学生能够分析飞夺泸定桥战斗中的战术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 飞夺泸定桥 1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飞夺泸定桥 1教案 沪教版

飞夺泸定桥关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在理解“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妄.想、击溃.、千钧.一发”中带点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能简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对泸定桥、大渡河、人物等细节描写地研读,感受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4.体会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了解新中国的诞生是多么来之不易,从而记住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1.简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对泸定桥、大渡河、人物等细节描写地研读,感受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学生:1.读熟课文,并在理解“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妄.想、击溃.、千钧.一发”中带点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学生自学导语,说说你了解了什么?2.集体交流。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回顾的是发生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是——(1)板书:11.飞夺泸定桥(2)读好课题。

说明:导语的作用就像人在行程中所遇到的路标,能有效地帮助路人快捷地找到自己要到达的目标,而避免走上弯路。

学习一个新单元之前,引导学生对单元导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效的。

随着对导语的学习,自然地引入对新课的学习,过渡自然流畅。

二、抓住题眼,理清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预习反馈:如果将课题改为“夺取泸定桥”好不好?为什么?(抓住题眼“飞夺”两字,知道课文分成“飞”和“夺”两大部分,换成“夺取”内容概括不全面。

)2.默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出描写红军怎样“飞速到达泸定桥”与“勇夺泸定桥”的段落,并想想剩下的部分又交代了什么?最后在书页旁空出的地方写出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1)1935年5月,为北上抗日,上级命令红四团必须在20多个小时内赶到120公里外的泸定桥,并夺下泸定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沪教版

《飞夺泸定桥》课型:新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并能够正确的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Δ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红军战士在飞夺泸定桥时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问: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是“飞”,“夺”的意思是什么?二、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语:想知道战士们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吗?快去课文中领略一番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出来,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导语:看来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请把自己在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组合作学习。

导语:同学们的合作学习成功吗?我来检验一下。

教师出示生字、词的卡片,请学生开火车朗读。

①读准多音字。

城背(biè) 背着(biē) 千钧一发(fà)向泸定桥方向奔去(bèn) 奔赴(bēn)②易读错的字。

水流湍急(tu6n) 击溃(kul) 泥泞(ninq)③易写错的字。

湍妄溃泸导语:相信大家在扫除生字障碍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棒的,请同学合作读课文。

评价朗读结果。

(二)细读课文导语:刚才大家跟随着几位同学又来领略了飞夺泸定桥的艰难险阻,现在我给大家时间,让大家精心去品味。

请你到课文中去读一读红军为什么要去飞夺,怎样飞夺,结果怎样?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自己读课文学习,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划出相关的内容。

小组讨论自学成果。

全班汇报。

指导朗读。

三、课堂总结:今天同学们对非夺泸定桥的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希望大家在回去之后找更多的材料阅读,更进一步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始末。

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飞夺泸定桥翻山越岭击溃敌人关键险红黑夜冒雨前进疲劳饥饿桥四点火赛跑雨水淋透必团仍旧摸黑冒雨向前进夺课题:飞夺卢定桥课型:新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并能够正确的书写,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优秀教案范例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优秀教案范例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优秀教案篇一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

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蒋介石曾企图让*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

”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

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师: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3、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怎样的喊叫: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这“天险”(点击鼠标)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自由读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1 飞夺泸定桥丨沪教版(2015秋)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1 飞夺泸定桥丨沪教版(2015秋) (1)

《飞夺泸定桥》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飞夺泸定桥》是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篇幅比较长,但条理清晰,思路工整,文题合一,依据事情的发展顺序,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真实地记录了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为夺取泸定桥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二、学情分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之后写下的诗句,“飞夺泸定桥”就是发生在这漫漫长征途中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翻开课文,我们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红军战士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感受到他们在生与死的关头,那种义无反顾的抉择。

读着,读着,我们的心灵会受到一种震撼与感动。

教学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

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

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经历一次战火的洗礼,从而发自内心地体会到和平的可贵,幸福的可贵,体味到“英雄”二字的凝重与内涵。

三、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的确,阅读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只能让学生厌倦,更不用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

在教学本文时,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我反复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凭借文本在有限的时空里与红军战士进行心灵的对话,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情到深处时,再让他们用笔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读延伸到写,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地统一起来。

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的艰苦环境和英勇斗争。通过观看相关历史资料的视频、听取红军老战士的讲述、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我还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学习的习惯。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反思与评价不仅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所描述的历史情境,我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音乐等,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在课前,我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飞夺泸定桥战斗的纪录片,让学生视觉上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红军的英勇。在课堂上,我还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带领学生走进泸定桥,让他们在心灵上与红军战士产生共鸣。通过情景创设,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红军的精神风貌。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会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包括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历程、红军战士的英勇行为等。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红军的精神风貌。同时,我还会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讲授新知,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课文内容,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红军的英勇斗争和精神风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体验式教学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这充分证明了本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1 飞夺泸定桥丨沪教版(2015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1 飞夺泸定桥丨沪教版(2015秋)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请大家先听一首歌,听完后回答,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感悟到了什么?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吗?“长征”你们想更了解长征吗?这节课让我们重走一段长征路——飞夺泸定桥。

板题:飞夺泸定桥。

齐读课题。

展示学习目标:大家根据自己读课文的初步印象,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特点的了解,你们考虑一个问题:你认为你学这篇课文应当从里面学什么?琢磨琢磨,也就是学这篇课文目的是什么?谁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二、课前检测1、掌握不太好的字词。

2、课文梳理。

内容中解决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大致内容,并由题目内容导入飞和夺。

三、理解课文(一)、自读自悟,交流汇报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题目才能更好地读懂课文。

请同学们再读题目。

题目主要写什么呢?( “飞”、“夺”)“飞”、“夺”各是什么意思?(板书:抢时间攻天险)(二)、体会“抢时间”,初步释疑1、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飞”着抢时间?谁能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找出关键的那句话。

(1)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2)理解“关键”:“关键”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能否加上关联词,表达出这句话的意思呢?老师引导叙述:只有抢在敌人前头,我军才能……如果要战胜敌人,我军就要……我军要战胜敌人,非……不可2、过渡: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他们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请同学们默读第4、5自然段,用困①、困②……标困难,用克①、克②……标出红军怎样克服困难的。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生汇报时课件出示朗读文本。

请女同学读表示“困难”的句子,男同学读“克服”困难的句子。

重点点拨:抢时间的结果怎样?把敌人抛在后面,“抛”字是什么意思?“甩”。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1 飞夺泸定桥丨沪教版(2015秋) (第二课时)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1 飞夺泸定桥丨沪教版(2015秋) (第二课时)

《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红军战士夺桥时的艰难,体会他们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杂技表演中走钢丝的吗?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概括出走钢丝的情景呢?(惊险、扣人心弦……)如果让你冒雨,不吃饭,在黑暗中奔跑120公里后,再让你走钢丝,你敢不敢?但是我们北上抗日的红军却面临着比这更为严竣的考验,他们又将怎样?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师:课题中的中心词是什么?(飞夺)板书二、学习课文现在,让我们重温课文,认真听一遍录音。

1、课文读完了,老师要提问题了。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大渡河的?(用波浪线画出重点句子,用点标出重点字词。

通过这些词语足以说明大渡河是天险。

那么,红四团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呢?2、检查学习成果:指名学生回答师:请同学们从时间、条件、敌我双方的情况来分析,抓住重点句子,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间紧迫条件恶劣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敌军——两个团,另有两个旅增援;我军——一个团)师总结3、红军战士战胜了饥饿、疲劳、暴雨,与敌人赛跑,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边,那么等待他们的有是什么呢?文中是如何描述泸定桥的?指名学生读课文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应读出泸定桥的险和敌人的疯狂)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泸定桥?(课件展示)说说你看了以后的感想。

在如此令人心惊胆寒的泸定桥面前,敌人又在喊叫什么?(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敌人为什们喊“飞过来”?(他们认为红军不可能过泸定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

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
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撤che召zhao读音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
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一、指导自学,讨论交流。

1、自读课文,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2、交流:A、“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B、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究竟是怎么“飞夺”的
二、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题目“飞夺”的含义。

“飞”就是抢夺,“夺”就是攻下天险。

“飞夺”就是神速地,像飞一样地攻下天险。

2、交流“飞夺”的原因。

A、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

读读第一自然段。

B、读读第二自然段,弄清抢时间的原因。

(1)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画下来。

(2)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画出有关词语。

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我军究竟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
A、默读第4、5自然段,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

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1)、分别用“”和“~~~~”画出有关句子。

(2)、理解“困难”、“克服”:
困难:A、饥饿和疲劳B、对岸敌人出现火把C、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A、不顾吃饭B、冒雨前进C、点火赛跑D、智斗敌人E、敌宿营,我照进。

B、画出我军抢时间的词。

“抛”说明红军在抢时间,抢在敌人援兵前面到达泸定桥。

(1)、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
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读第6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读有关词句。

(3)、“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敌人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的“飞”和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敌人喊的“飞”指“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极快。

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能插上翅膀,否则,决不可能。

(4)、读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泸定桥的?
画出夺桥动作的词(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到、穿过、冲进、搏斗)
敌人在桥头放起火来,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红军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词语。

“千钧一发”: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

突出队员刚冲到对岸,敌人在桥头放起大火,突击队员被大火包围,
形势万分危险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紧扣文章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谈谈学习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后自己的感受。

四、巩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琢磨表达方法。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
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

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企图让毛泽东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
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
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
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
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

”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
(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
在战士们面前。

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