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病人的护理【最新版 直接用】

合集下载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措施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措施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措施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需要专业的护理来确保患者的康
复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措施:
1. 环境安全:
- 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整洁,避免摔倒和其他意外伤害。

- 避免使用过柔软的床垫,以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 在需要的情况下,使用软质枕头来提供适当的头颈支撑。

2. 移动和转位:
- 颈椎骨折患者通常需要保持颈颅固定,减少颈椎的移动。


动患者时应采取谨慎的方法,避免任何头颈的扭动或旋转。

- 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调整姿势,以减少压力溃疡和肺部
感染的风险。

3. 饮食和营养:
- 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 如果患者需要进食辅助装置,务必保持清洁和适当的使用。

4. 疼痛管理:
-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 定期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5. 精神支持:
- 颈椎骨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定期交流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这些护理措施旨在帮助颈椎骨折患者恢复健康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每位患者的情况可能不同,所以在实施任何护理措施之前,请先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颈椎病病人护理PPT课件

颈椎病病人护理PPT课件
损伤:慢性损伤,如长期伏案工作
急性损伤,如颈椎不协调活动 注意:如果是外界暴力致使颈椎骨折。脱臼等所发生的精髓、神经 等损伤,不属于颈椎病的范畴
病因和病理
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上肢放电样疼痛 脊髓型:四肢无力和麻木 椎动脉型:眩晕 交感型: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压力试验阳性
肿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伤口护理:观察敷料、颈部状况,病人呼吸情况, 引流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术后病人床边要常 规备气管切开包。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切口感染、压疮等,按医嘱 合理应用抗生素,勤翻身。
心理护理护理措施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
学生-汪芳
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 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引 起脊髓、神经和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的相应 症状和体征。
解剖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颈椎基本结构
病因和病理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
颈椎先天性或发育性椎管狭窄
因椎管过短,致椎管的矢状面内径偏小
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改善压力,减轻症状,促进循环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颌枕带牵引 卧床休息 颈围制动 推拿按摩 理疗 药物治疗
前路手术
手术治疗
颈椎病手术治疗-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颈椎病手术治疗-后路手术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教会病人作推移器官的训练,以适应 术中牵拉气管操作;备皮;术中用品。 2.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消除其恐惧。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康复科颈椎病患者护理常规
一、加强心理护理,对焦虑者应给予疏导,向家属和病人说明治疗的目的及应采用的体位和肢位。

二、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病室有防摔倒设施,协助料理日常生活。

三、体位护理:病人应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可在头部加枕垫使颈部后伸,以增加舒适感;颈部外固定时限制颈部活动范围,保持其稳定性。

四、术后6小时应进食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五、指导临床功能锻炼。

包括牵引、推拿、理疗等,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感觉及血液循环等情况。

六、防止潜在并发症,即窒息的发生。

密切观察治疗后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

七、防止压疮。

定时翻身,翻身时保持头和脊柱轴线一致。

动态观察皮肤受压情况,必要时在骨隆突处用透明贴加以保护。

八、健康教育;做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坐姿和头位等,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低头作业。

颈椎病日常护理技巧和生活建议

颈椎病日常护理技巧和生活建议

颈椎病日常护理技巧和生活建议1.颈椎病应该怎样保养和护理呢2.如何保护颈椎 8个护颈的方法3.颈椎病护理方法都有什么4.怎样保养颈椎?颈椎病应该怎样保养和护理呢1、注意改善不良的睡眠习惯:正常人仰卧位枕高应在12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与个人拳头等高为好。

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大致相同,椎体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应偏高些;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些。

枕芯内容要求细碎、柔软。

常用谷皮、芥麦皮、绿豆壳草屑等充填,而海绵、棉絮、木棉等均不适应。

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

此种形态可利用中部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对头颈部可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

2、固定姿势工作习惯的改善:对于低头工作或头颈部固定在一姿势下工作的人,首先要使案台与坐椅高度相称,适于自身尽量避免过度低头屈颈桌台可适当高些,勿过低,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平面桌更为有利。

除改善工作条件外,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方面是应有工间操,包括颈椎保健操。

在长时间工作中,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

以改善颈肌疲劳,恢复最佳应力状态。

另外每日早晚坚持必要的锻炼可达到预防及治疗颈椎病的作用。

对于专业化程度高的工作,适当改变工种,或定期轮换工作,对预防颈椎病均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从事低头工作的人易患颈椎病,但若长时间地保持挺胸、抬头、收颌。

可使颈部肌肉紧张,颈椎曲度变直,也可以产生颈椎病。

即所谓“军人颈”。

所以,在听报告或坐位状态,我们应注意放松颈部肌肉,保持颈椎自然状态。

对于长期服役的军人,更应注意。

3、注意感染的影响: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因为这类炎症一旦经淋巴系统向颈部及关节囊扩散,往往成为颈椎病的原因或诱因。

因此,防止各种上呼吸道炎症,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也是预防颈椎病的措施之一。

吃什么药对颈椎病有好处颈椎病吃药物好吗?吃什么药对颈椎病有好处?第一:吃什么药对颈椎病有好处西药:就是消炎药就可以!消除颈部软组织粘连!中药推荐:天麻、川芎(这个药多用于颈椎和头痛,三九的正天丸和天舒胶囊等都基本使用这)。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护理常规颈椎病(项痹病)护理常规【临床表现】1.颈项部酸痛不适、僵硬,有时伴有头晕。

2.单侧或双上肢酸痛、麻木,并放射至双手部,上肢及手部无力。

3.严重者可有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肌肉萎缩,大小便困难或瘫痪。

【护理评估】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2.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3.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4.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5.评估夜寐情况。

6.辨证分型:风寒痹阻型、血瘀气滞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

附一)【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二)临证(症)施护1.颈肩疼痛(1)慎起居、避风寒。

(2)遵医嘱予拔火罐、刮痧、中药贴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3)做好颈椎牵引的护理。

(附二)(4)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2.眩晕(1)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2)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3)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

(附三)3.肢体麻木(1)麻木肢体做好保暖。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4.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1)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按摩活动受限肢体。

(2)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

(3)遵医嘱进行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治疗,注意防烫伤。

5.不寐(1)保持病房安静、整洁。

(2)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不宜饮浓茶或咖啡。

(4)遵医嘱行耳穴贴压(耳穴埋豆)等治疗。

(5)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三)饮食护理1.风寒痹阻:宜进祛风散寒之品,如羊肉、大豆、花椒等。

食疗方:鳝鱼汤等。

忌生冷瓜果及凉性食物,多温热茶饮。

2.血瘀气滞:宜进活血化瘀之品,如白萝卜、木耳等。

食疗方:醋泡花生等。

3.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

项痹病(颈椎病)护理规范

项痹病(颈椎病)护理规范

附件五:项痹病(颈椎病)护理常规一、颈型颈椎病1.护理评估:(1)病史:了解颈部疼痛及影响睡眠时间长短,颈椎病的病因及诱因,询问发病的急缓及伴随症状。

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颈项部疼痛史。

(2)症状:主要有项背疼痛、强直,上肢无力、手指发麻,颈项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

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3)心理社会反映:焦虑不安,担心疾病难愈,易复发。

(4)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X线、CT、MRI 等检查2.病房环境:病房应住在温暖、向阳避风干燥的房间,防寒防潮,衣被柔软干净,注意保暖。

3.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

观察患者精神状态,晚上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进行牵引治疗的患者按护理规范进行观察记录。

4.辨证护理:此症患者恶寒喜暖,得热则舒,每遇阴雨潮湿气候要提高室温以驱散寒气,不宜在寒冷或阴雨潮湿天气到室外活动,以防病情加重。

注意局部保暖,忌风吹受寒或淋雨受湿,指导患者做颈颌带牵引及颈操锻炼,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急性期不主张锻炼,应减少疾患关节过度活动,当急性期缓解后,应积极进行锻炼以自身能耐受及增强肌力和耐力的运动为主。

5.用药护理:中药统一送煎药室,每付煎药9袋,每袋200ml,每次1袋,3次/天,中药应温服,饭后服用。

并注意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注意有无过敏,涂药时勿用力过度,以免皮肤损伤,熏洗时勿烫伤。

配合痛舒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的患者要观察疼痛缓解时间及程度。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应做好防感染护理,中药塌渍能及时缓解症状,但应注意勿烫伤。

6.饮食护理:饮食宜温性,消化可口。

可用薏仁米与白米按1:3配比煮粥或用附子30g,狗肉250g炖熟食用、每日饮服少量虎骨木瓜酒。

也可中药熏蒸颈部,使药物蒸气直接作用于患处,使病人疼痛部位毛孔开放,血管扩张,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的缺血性损伤,从而减轻消除椎动脉的压迫、刺激,减轻疼痛。

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颈部肌肉过度紧张以及颈椎受到损伤等原因引起。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加速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1. 保持正确的姿势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高头姿势造成颈椎负担过重。

使用电脑时,要注意调整座椅和显示器的高度,保持头部与颈椎呈自然直立的状态。

在看书、看电视等活动中,使用垫高床头或靠垫,保持颈椎处于较为舒适的位置。

2. 适度休息与运动颈椎病患者要保持适度的休息和运动。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和僵硬,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坐着。

同时,在休息的同时进行适度的颈部运动,例如转头、上下摆动、前后伸展等,有助于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和调节颈部肌肉。

3. 防止劳累过度颈椎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劳累过度,避免搬重物、长时间弯腰、提高工作台的高度等容易加重颈椎负担的活动。

在进行日常家务时,可以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和设备,减少颈椎受力。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有助于维持颈椎的健康。

同时,要少食辛辣刺激、油腻和高盐食物,以减少炎症反应和水肿。

5. 合理睡眠良好的睡眠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和睡姿,以保持颈椎处于较为自然的状态。

避免睡眠时过度翻身、使用高枕头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对颈椎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6. 定期康复锻炼颈椎病患者可以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康复锻炼项目,如颈项肌肉放松操、颈椎牵引操等。

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改善颈椎的柔韧性和力量,减轻疼痛和症状。

7. 心理调适颈椎病患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心理的调适。

疾病的不便和疼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和焦虑,因此需要积极面对和处理这些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颈椎骨折患者护理要点:
1. 哎呀呀,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头部姿势呀!就像保护一个珍贵的瓷器一样小心翼翼。

比如当我们给患者翻身的时候,是不是要轻一点、再轻一点,千万不能让头颈部随便晃动呀!
2. 嘿,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呢!这可是至关重要的呀。

想想看,如果呼吸不顺畅那得多难受呀,就像被捂住了口鼻一样。

像王大爷那次颈椎骨折后,我们可一直留意着他的呼吸状态呢!
3. 别忘了给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哦!这就相当于给他们找一个最舒服的“窝”。

就好比你自己累了一天回到家,是不是就想找个最舒服的姿势躺着呀。

像李阿姨颈椎骨折后,我们就精心地给她调整体位。

4. 哇塞,要关注患者的皮肤状况呀!这就和照顾小婴儿的皮肤一样重要呢。

如果长时间受压长了褥疮,那该有多遭罪呀!记得那次照顾小张,我们就特别仔细地查看他容易受压的部位。

5. 对啦,和患者的沟通也超级重要哇!要多和他们聊聊天呀,就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

这会让他们心情更好,恢复得也会更快呀!你看小刘在骨折后,我们经常和他聊天,给他加油打气呢。

6. 一定要保持病房的安静呀!不能吵到他们呢,安静的环境就好像是他们的保护罩。

要是特别吵闹,那患者该多烦躁呀!就像我们得给赵姐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她好好养病。

总之,护理颈椎骨折患者一定要细心再细心,用心再用心呀!把他们当成最需要呵护的宝贝一样去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
2 手术治疗:
(1)心理护理: 稳定病人情绪,解释该病的长期性,介绍手术治疗
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 (2)缓解疼痛:
局部制动、牵引、理疗、封闭、药物
治疗
2 手术治疗:
(3)术前准备: ◎ 术前天给予抗生素; ◎ 须植骨者,备皮时注意供骨部的皮肤准备,准备好术中用品,如X 线片; ◎术前训练 ﹡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应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后路手术患者,应指导病人俯卧位训练; ◎ 功能锻炼:幻灯片 50—幻灯片 53 ﹡颈部锻炼:前屈、后伸、侧屈、侧转 ﹡肩关节功能锻炼:爬墙上举、弯腰垂臂、旋转及滑车带臂上举。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
汇报人:XXXX
概念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 ,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如脊髓、神经 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并引起各种症状 和体征。
病因
1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一方面可导致椎体、锥间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变 形、增生、钙化;另一方面是锥间隙变窄、关节 囊、韧带松弛,椎间盘向四周膨突。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缓慢、 血压下降
、胃肠胀气等。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1) 颈椎牵引; (2) 颈托或围领; (3) 推拿按摩及理疗; (4) 针灸疗法;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5) 局部或穴位封闭: ◎ 药物:强的松龙或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复方丹参 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 ◎ 穴位:夹脊穴、风池穴、阿是穴、曲池、合谷 (6)药物治疗:非甾体类药、维生素B1 B12 、ATP、 激素类药、脱水剂。 (7)自我保健: 做颈部保健操、改变坐姿、平板床休 息、避免高枕。
2 先天性或发育性椎管狭窄。
3 慢性损伤加速或加重颈椎退行性变。
临床分型
1 软组织型颈椎病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3 脊髓型颈椎病 4 椎动脉性颈椎病 5 交感神经性颈椎病 6 混合性颈椎病
临床表现
1 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症状: 颈肩痛: 常沿颈神经根向前臂及手放射,呈针刺电
击样痛。颈部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压 时疼痛加重。部分病人可并发头晕、耳鸣 或耳痛。
5 仰卧位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 保持略后仰,高度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2~ 16cm。这样,枕头的支点与颈背部弧度相适应,才 能衬托颈曲,以保持常的生理曲线状态。
6 侧卧位时,仍应将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 枕头的支点位于颈侧部的中央处,整个枕头的高度,应 将使枕头与肩同高。
椎动脉是由锁骨下 动脉左右各发出一支, 从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后 沿各横突孔上行,至环 椎侧块有一个迂曲,然 后进入大脑汇合成基底动 脉,主要支配大脑后1/3 与小脑。
临床表现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3)检查: ◎ 颈部后伸或侧弯至一定程度,上述症状加重;棘突部压 痛; ◎ 压头试验阳性; ◎ 躯干可有不规则的感觉障碍; ◎ 有时生理反射亢进并可见1—2个病理反射;
临床表现
2 脊髓型颈椎病
(3) X线检查: 颈椎变直或向后成角,多有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 间孔变小,钩椎关节骨刺形成。 (4)MRI及CT检查: 显示脊髓受压、变性、水肿 (5)脊髓碘油造影: 相当于椎间盘节段水平部的横断性梗阻(完全梗阻)影 像,或于一侧或双侧造影剂通过受限(部分梗阻)
CT、磁共振: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位方向、大小 显示清晰,使医生清楚了解到脊髓是否受压及受压的情 况。
1 在坐姿上,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 ,调节桌、椅之间的高度比例,避免头 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前屈,使头、颈 、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 。
2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一般在30分钟左右,让 头颈部向另一方向转动
3 进行相反方向转动时宜轻柔、缓慢,在短时间 内重复数次,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佳。
4 避免看书、看电视时倚着沙发,或半躺半靠在 床头;体育活动之前,应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活动, 防止颈椎及其它部位的外伤。冬季应注意保暖。
临床表现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病因: 颈椎横突孔骨性纤维性狭窄;颈椎失稳;钩椎关节增生 等致椎动脉受牵拉、压迫、刺激,使椎动脉狭窄、折曲、 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表现: ◎ 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 ◎ 可有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甚至猝倒; ◎ 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4)X线检查: 斜位片示钩椎关节有骨刺,向侧方隆突,椎动脉造影可 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不通。
临床表现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5)椎动脉造影
临床表现
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头痛或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 鸣、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
颈椎生理性前凸消失或呈反曲线, 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斜位片见椎 间孔变小。
临床表现
2 脊髓型颈椎病
(1) 症状: 四肢乏力、麻木、行走困难、持物不
稳、精细活动失调、握力下降、下肢有踩 棉花感及束胸、束腹感。
临床表现
2 脊髓型颈椎病
(2) 检查: ◎ 颈椎活动受限不明显,压头试验、牵拉试验多 阴性,无棘突部压痛; ◎ 常有不规则的躯干和下肢感觉障碍,浅反射减 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并有病理 反射:霍夫曼氏征、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突出的椎间盘 受压的脊神经
临床表现
1 神经根型颈椎病
(2)检查: ◎ 颈部肌肉痉挛,头偏向患侧,肩部上耸,下颈椎棘 突部、患侧肩胛骨内上部、胸大肌处常有压痛; ◎ 颈神经根牵拉试验: ◎ 压头试验: ◎ 感觉改变:痛、温、触觉 ◎ 腱反射: 颈6神经根受压,肱二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颈7神经根受压,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颈椎练习功
模仿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形体活动,如苍龟缩颈、大鹏 展翅、白鹅引颈等,使项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舒缩、伸 展,以利于消除项背部肌肉的疲劳。并进行肌肉负荷训 练,以增强肌力。具体描述如下:
①苍龟缩颈:如乌龟将头颈缩回躯体一样。双臂下垂 ,置于体后,同时极度耸肩、扩胸,头颈后仰,下缩, 两目直视头顶正上方,使项背部肌肉强力收缩持续5秒 钟,然后完全放松回位。连续做30次为1组,每日早晚 各做1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