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颈椎病护理措施[1]

颈椎病护理措施[1]

颈椎病护理措施[1]
颈椎病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
1、监督患者不能长时间的坐立低头,因为很多颈椎病都是由于不良姿势所导致,在康复期间一定要祛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2、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尤其是在患者睡眠或者外出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颈椎周围有足够的衣着。

3、要求患者大量饮水,颈椎病的患者往往在卧床的时候不愿意饮水,这个时候就会造成血液的黏稠度增大,还有可能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等等相关的并发症,所以要大量饮水。

4、对于颈椎病的患者要做局部的适当按摩,比如对颈部采取点按、拿捏、滚动之类的按摩手法。

5、要注意在饮食上保持清淡、易消化,不要吃辛辣、油腻、有刺激性的食物,要严格禁止烟酒。

颈椎病头晕会持续多久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注意疾病的恢复和治疗,此类疾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情况。

患者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测压迫的位置以及程度,治疗时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提高生活质量。

只有少数严重压迫了神经脊髓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急性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运动增加刺激颈部,日常生活中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颈椎病吃点什么药
如果是颈椎病压迫上肢的神经根,而出现颈部以及上肢的神经牵拉性疼痛,麻木乏力的表现,可以吃点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止痛处
理,也可以吃点甲钴胺,复合维生素B片,来营养神经处理以及吃一些活血通络,舒筋止痛的中成药来治疗,常用的有大活络胶囊,丹七胶囊等等。

如果是因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压迫了椎动脉,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而出现有头晕,恶心,呕吐等表现,一般可以吃点止头晕、通血管的药物。

例如是苯海拉明,西比灵,倍他司汀。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颈椎病护理业务学习PPT

颈椎病护理业务学习PPT

常见的颈椎病 护理措施
常见的颈椎病护理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姿、站姿、行走姿 势等。 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定时休息、适 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等。
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颈椎病护理措施
科学运动:颈椎伸展运动、颈 椎放松运动等。
颈椎病护理技 巧
颈椎病护理技巧
坐姿正确:坐直、双脚踩地、腰部打直 。 站姿正确:双脚并行、上身挺直、双肩 下沉。
颈椎病护理预 防
颈椎病护理预防
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频繁改变姿势, 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办公桌椅调整:调整桌面高度、椅背角 度,保持舒适姿势。
颈椎病护理预防
使用正确枕头:选择适合自己的枕 头,保持颈椎自然曲线。
颈椎病护理注 意事项
颈椎病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用力过度:避免提重物或过度用力 ,保护颈椎。 注意劳逸结合:工作与休息要平衡,长 时间用眼、用脑要适当休息。
颈椎病护理技巧
行走姿势正确:平缓走、双手自然 下垂、胸部挺起、目视前方。 定时休息:每1-2小时工作后,休 息5-10分钟。
颈椎病护理技巧
适当活动:工作间隙适时进行颈部伸展 、肩部放松活动。 颈椎伸展运动:左右旋转头部、上下点 头、左右倾斜头部。
颈椎病护理技巧
颈椎放松运动:在座位上轻轻 按摩颈部肌肉。
颈椎病护理业 务学习PPT
目录 概述 常见的颈椎病护理措施 颈椎病护理技巧 颈椎病护理预防 颈椎病护理注意事项
概述
概述
颈椎病护理的重要性:颈椎病是一 种常见的办公室病症,护理措施和 技巧的学习对于预防和缓解颈椎病 症状至关重要。
护理原则:正确的姿势、合理安排 工作休息时间、科学运动等是颈椎 病护理的基本原则。
颈椎病护理注意事项

颈椎病的预防及自我护理

颈椎病的预防及自我护理

颈椎病的预防及自我护理作者:赵芝荣罗丽明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03期1.保持正确的工作、休闲体位,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定期远视,调整桌面或工作台的高度与倾斜度,坚持工间活动,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体位。

2.避免损伤,特别是乘车时要坐稳或站稳,拐弯或突然停车时当心破坏身体重心,对颈椎造成损害,避免突然转颈。

3.颈部注意保暖,冬天宜穿高领衣服或系围巾,夏天不要用风扇和空调直接吹颈部。

4.枕头要合适,枕芯不宜太硬,也不能太软,以舒适为准。

荞麦皮枕芯较好,便于调节高度。

枕头不要枕在头后,而应置于颈后下,保持頭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以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

侧卧时枕头应与肩同高,这样可使颈肩部肌肉放松。

睡眠时不要将手放在头顶,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

5.保持正确的姿势。

①坐位工作应尽量避免驼背、低头,不要伏在桌子上写字;看书或看手机时不要过分低头,尽量将书和眼睛保持水平(有条件者可以做一个20~30度的斜板放书)。

②使用计算机、开汽车或看书、写字等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工作50~60分钟,做1~2分钟的头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

③行走时要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前方,坐要坐直,不要躺在床上或倚在沙发上看书,因为这样看书很难保持正确的姿势。

④喝水、刮胡子、洗脸不宜过分仰头,缝纫.绣花等手工劳作不宜过分低头,看电视时电视机应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时间不宜太长(隔30~60分钟做颈部活动3~5分钟,包括前屈、后仰、左右旋转、头部逆向和顺向转动运动)。

⑤切菜、剁馅、炒菜、洗碗等家务劳动时间不宜太长,要经常改变姿势。

1.保持正确体位,纠正头颈部的不良体位,避免处于过度屈曲位,或者长期固定于同一姿势。

2.发生头晕时应立即休息,注意预防跌倒。

3.经常出现疼痛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服用药物。

4.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髋及双膝略呈屈曲状。

5.枕头长度以40~60厘米为宜,高度以10~16厘米为宜,或按(肩宽-头宽)÷2计算;枕芯内容物选择荞麦、蒲绒等。

颈椎病护理

颈椎病护理

颈椎病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疾病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焦虑与担心术后康复程度有关。

4.呼吸道低效与咳痰无力有关。

5.舒适的改变与术中对咽喉和气管的牵拉导致咽部不适有关。

6.潜在并发症——直立性低血压与长期卧床后体位突然改变有关。

【护理要点】1.保守治疗适用于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

2.头部牵引用枕颌带坐位或卧位牵引,重量4~6kg,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牵引3个月后休息2周。

脊髓型颈椎病不宜牵引治疗,以免加重症状。

3.理疗、按摩与牵引配合治疗。

在牵引后进行。

它可以改善局部供血,松弛肌肉痉挛,解除疼痛症状。

4.局部制动适用于症状较严重者。

可以用颈托或支具制动。

5.药物治疗应用消炎镇痛药及舒筋活血药。

6.加强颈部活动锻炼疼痛好转后逐渐做颈部各方向活动,以增加颈部肌力。

平时注意卧位的姿势和枕头的高度。

7.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讲解手术前后有关康复知识,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前护理】1.椎前路手术前7~10日,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手术体位和推拉气管的练习。

2.颈椎后路的病人因手术时采用俯卧位,应练习俯卧位及深呼吸,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为手术做好准备。

3.抽烟的病人要戒烟。

4.为了保证术后颈部的稳定,术前一般给病人做颈托。

【术后护理】1.术后返病室,搬动病人要保持脊柱水平位,颈部制动,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

2.前路手术的病人可枕薄枕,使颈部呈轻度屈曲位,以防止骨滑脱。

后路手术需去枕平卧或枕一薄棉垫。

3.协助病人有效地排痰。

4.由于手术过程中对咽喉和气管的牵拉,术后可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

症状轻的病人一般都能自愈,有喉头水肿的病人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

5.前路手术术后备气管切开包,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节律。

6.翻身时一定要护士协助,保持头、颈和躯干在同一平面,维持颈部相对稳定。

7.病人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

颈椎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

颈椎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

颈椎病患者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被颈椎病所困扰。

那么,得了颈椎病我们该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呢?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帮助大家走出颈椎病的困扰。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颈椎病。

简单来说,颈椎病就是因为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原因,导致颈椎的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受压,从而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这些症状可能包括颈部疼痛、僵硬、手臂麻木、头晕等。

想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改善生活习惯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很多人得颈椎病,其实就是生活习惯不好导致的。

比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用电脑,或者坐姿不正确等。

所以,想要颈椎好,就得先从改变这些坏习惯开始。

1.定时休息:每当你使用电脑或手机超过30分钟到1小时,就应该停下来,给颈部和肩部一个放松的机会。

可以站起来走走,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这样不仅可以缓解颈部的压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2.保持正确坐姿:坐的时候要挺直腰背,不要佝偻着身子。

电脑屏幕要放在与眼睛水平视线以下10-15度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低头对颈椎的压力。

3.选个好枕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好枕头也是保护颈椎的重要环节。

枕头的高度和软硬程度都会影响到颈椎的舒适度。

为了确保颈椎在睡眠中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建议选择高度在10-15厘米之间的枕头,并确保其软硬适中。

这样,你不仅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睡眠质量,还能有效地保护你的颈椎。

二、进行适当的锻炼锻炼是缓解颈椎病症状的重要手段。

通过锻炼,我们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提高颈椎的稳定性。

1.颈部肌肉拉伸:颈部肌肉拉伸是一项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锻炼方法。

在进行这项锻炼时,我们需端坐或站立,保持身体放松,然后轻轻将头部向左右两侧缓慢转动。

在转动过程中,要尽量拉伸颈部肌肉,感受到肌肉的伸展和放松。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后,再缓慢地将头部恢复原位。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术后护理常规一、定义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反复发作,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受限,手指麻木,头晕,恶心,严重者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发展至尿便功能障碍,四肢瘫痪。

二、护理措施(一)、颈部固定:由医生固定颈肩部,护士托肩、臀共同配合搬运至病床。

(二)、术后患者使用薄枕: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

侧卧时枕与肩同宽,体位变换时佩戴颈托。

每2小时轴线翻身,至少3人,一人固定头颈部,保证头颈中立位。

(三)、术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清醒后向患者提问,注意患者声音的改变。

(四)、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观察有无呛咳;术后6小时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温度不宜过高,吞咽速度不宜过快,待吞咽困难消失后逐渐过渡为普食。

(五)、前路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警惕有无血肿压迫气道或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喉部松弛处的粘膜下有组织液浸润。

表现: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并可伴发热恶寒,咽喉疼痛)。

(六)、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术后第二天可抬高床头30度,协助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喉头水肿者可以做雾化吸入一日2-3次,以稀释痰液,减轻水肿。

(七)、患者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抬高30度,保持5-10秒,两腿交替进行;指导患者行踝泵运动,50次/组,3组/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上肢评估后行进行肩肘关节活动手指握拳等。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一)、颈部血肿:多发生于术后48h内,颈部明显肿胀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

处理: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去除血肿。

(二)、植骨块滑脱: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若压迫脊髓,则可引起瘫痪或死亡。

(三)、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表现为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颈椎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颈椎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性变所致脊髓、神经、⾎管损害⽽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

治疗包括⾮⼿术治疗(颌枕带牵引、颈托和围领等)和⼿术治疗,后者⼜分前路及前外侧⼿术及后路⼿术。

其中前路⼿术常需取髂⾻植⾻。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躯体移动障碍;(3)⾃理缺陷;(4)舒适的改变;(5)有排泄型态的改变;(6)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7)有发⽣意外的可能;(8)潜在并发症--窒息;(9)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10)潜在并发症--褥疮。

焦虑躯体移动障碍⾃理缺陷以上⼀~三均参照⾻科病⼈⼀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舒适的改变相关因素1、神经根受压。

2、脊髓受压。

3、交感神经受刺激。

4、椎动脉痉挛。

主要表现1、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

2、四肢乏⼒,⾏⾛、持物不稳。

3、头痛、头晕、眼花、视觉障碍甚⾄猝倒。

护理⽬标病⼈不舒适的症状减轻或得到控制。

病⼈未出现由于不舒适⽽引起的并发症。

护理措施:体位:颈椎病病⼈的病程较长,且有反复性,⼊院后须去枕平卧硬板床,保持颈椎平直,可在头部加枕垫使颈部后伸,以增加舒适感。

为病⼈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及床单位的⼲燥、整洁,调节室温于22-26℃,地板⼲燥⽆⽔。

协助料理⽇常⽣活,防⽌由于⾏⾛不稳、眩晕⽽致的摔倒。

病室有防摔倒设施:地板为防滑材料;厕所有扶⼿;有助⾏器等。

症状发作间歇期,下地活动时有⼈照应。

症状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常⽤具尽量为不易破损的材料,避免病⼈使⽤时,由于乏⼒致物品坠地摔坏,刺伤、烫伤⽪肤。

维持牵引病⼈有效效能,改善舒适状态。

重点评价病⼈不舒适的症状是否减轻。

病⼈是否得到了较全⾯的照顾。

病⼈是否出现由于不舒适引起的并发症。

五、有排泄型态的改变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六、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对照⾻科常⽤外固定病⼈⼀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颈椎手术后护理措施

颈椎手术后护理措施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颈椎手术后护理措施: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 观察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二、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 发现伤口渗血、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三、引流管护理1. 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质、量,确保引流管通畅。

2. 定期更换引流袋,防止感染。

3. 注意观察引流管位置,防止受压、扭曲。

四、饮食护理1. 术后早期给予流质饮食,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2. 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增加营养摄入。

3.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五、颈托或颈围佩戴1. 术后根据手术方式佩戴颈托或颈围,限制颈部活动。

2. 佩戴颈托或颈围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进食等情况。

3. 定期更换颈托或颈围,保持清洁、干燥。

六、功能锻炼1. 术后早期进行颈部肌肉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2. 遵医嘱进行四肢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3. 术后3-6个月内,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颈椎功能。

七、心理护理1.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八、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 预防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

2. 预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更换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3. 预防压疮:定期翻身,保持床单整洁,预防压疮。

4. 观察患者四肢感觉、运动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5. 发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等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九、出院指导1.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监测颈椎功能恢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
(2012年修订版)
一、颈椎病的概述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外邪加重退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脱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肌肉、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

本病属于中医“项强”、“颈肩痛”、“痹证”、“痉证”、“痿证”、“痰饮”、“眩晕”等范畴。

二临床表现
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五种,每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都不一样,下面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1.颈型颈椎病引起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

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神经刺激或者受压迫引起。

主要会产生颈部僵硬疼痛、病情长期发展会造成局部感觉退化,肌肉萎缩。

3、脊髓型颈椎病可分为单纯脊髓型和脊髓神经根混合型。

这两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主要会出现上肢麻木、活动障碍,头痛头晕等神经症状。

4、椎动脉型颈椎病会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多种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如眩晕,恶心,耳鸣等。

5交感型颈椎病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心跳过快、心率絮乱、视力模糊、瞳孔散大等症状。

三、护理评估
(一)病因及诱发因素的评估。

(二)临床类型的评估
1.颈部症状颈部痛、压痛、僵硬及活动受限。

2.脑部症状头痛、头晕、枕部痛及枕大孔压痛。

3.病变部位以下的感觉情况皮肤发麻、感觉减退、痛觉沿神经支配区域放射。

4.交感神经症状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多汗或少汗、恶心呕吐。

5.肌力情况单侧或多侧肌力下降、行走困难、四肢瘫痪。

6.马尾神经受损情况有无会阴部感觉减弱、大小便失禁。

四.护理问题
(一)躯体移动障碍与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有关。

(二)自理缺陷与疾病致肢体功能障碍有关。

(三)有排泄型态的改变与马尾神经受压有关。

(四)舒适的改变与神经根受压、刺激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痉挛有关。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适宜安静、舒适,阳光充足,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2.病情观察①对急性期的病人应加强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病变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的轻重等。

②在应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消失一段时间后,应减少使用时间。

3.情志护理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位与安全①保持良好的睡卧姿势,枕头不宜过软、过硬,或是过高。

②头颈部不做剧烈运动,不做突然后转等动作,以免引起不适。

5.饮食护理给予营养丰富的普通饮食。

6.给药护理①中药汤剂适宜温服。

若服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注意血压的变化。

②根据病症选用的手法、穴位各有不同。

进行推拿、按摩时,手法适宜轻柔和缓,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局部变化情况,要防止手法粗重引起的意外。

7、颈椎病的临证(症)施护
(1).颈型: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酸楚,甚至活动受限,姿势不良及感受风寒后加剧或复发。

中医认为是感受风寒闭阻经络,气血失和所致。

治宜疏风通络、和营解肌。

护理:注意局部保暖;给予中药洗剂外敷,每日1-2次;中药汤剂宜温服或偏温服;饮食宜忌寒凉辛辣刺激之品。

(2).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颈项肩臂疼痛,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麻痛,颈活动受限,患侧上肢沉重无力,握力下降或持物落地。

主要由膨胧或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小关节刺激或压迫颈丛或臂丛神经根而产生继发炎症所致。

中医辨证分三型:气血瘀阻型,治宜祛瘀通络、蠲痹止痛;气虚血瘀型,治宜补益气血、活血通络;脾肾亏虚型,治宜补养脾肾,益气和营。

护理:注意颈部保护,避免颈部过度后伸、前屈;对上肢疼痛者可予以热疗,如照射红外线等,或按医嘱给与解痉止痛药口服;肌肉有萎缩者,帮助进行被动的肢体按摩,以及指导病人进行主动的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

(3).脊髓型:主要是由于颈段脊髓受压迫或刺激后出现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临床表现为早期下肢发紫,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两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中医辨证分三型:肝肾两亏型,治宜调肝补肾、养血柔肝;脾肾阳虚型,治宜补益肾精、化痰清浊;脾胃虚弱型,治宜补养脾胃、益气和营。

护理:早期行走不稳者,应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上厕所、外出均须有人陪同,病室内地面不可湿滑,物品放置有序,以免引起意外;二便失禁者做好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干燥,不发生褥疮及湿疹;瘫痪卧床者,每日做好皮肤护理,有条件者应给与气垫床,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四肢瘫痪的病人,协助进行被动的肌肉、关节运动,以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4).椎动脉型:主要表现以眩晕为主,常伴有耳鸣耳聋或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有发生体位性猝倒的危险。

中医辨证分为四型:痰湿中阻型,治宜健脾燥湿,熄风化痰;痰瘀互结型,治宜活血理气,逐瘀化痰;湿热内绕型,治宜清胆化痰,理气和胃;气血亏虚型,治宜益气养血,提升清阳。

护理:疾病发作、症状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颈部不可过分屈伸或旋转活动,防止眩晕而猝倒;饮食给予健脾开胃之品。

(5).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疼,偏头疼,头晕,枕颈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

中医辨证分为四型:肝阳偏亢型,治宜养阴通络、平肝潜阳;血虚精亏型,治宜温阳益气,养血填精;痰湿内阻型,治宜健脾畅中,祛湿化痰;心阳闭阻型,治宜温阳散结,行气祛痰;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行气,活血通络。

护理:注意有无头痛及瞳孔、心率、心律、血压、肢温的变化等,加强巡视,以防发生意外;饮食忌肥甘厚腻之品。

六、颈椎病的健康教育
1.避免颈部受凉,注意体位,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

2.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

3.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中,不可过软,不宜使用高枕。

4.指导病人做颈椎操时,速度不宜过快,在急性期不宜进行功能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