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科.红桑( 红叶铁苋)t
铁苋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铁苋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我们知道中药材分很多种,铁苋也是其中的一种。
要想铁苋能正确科学的发挥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为不同的药材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
我们知道中药材分很多种,铁苋也是其中的一种。
要想铁苋能正确科学的发挥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为不同的药材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和功效的。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王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草药》),血见愁(《安徽药材》),凤眼草(《药材资料汇编》),肉草、喷水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耳朵草、大青草(《江苏植药志》),猫眼草、蚬草(《南宁市药物志》),叶里藏珠、痢疾草(《江西民间草药》),野麻草(《闽南民间草药》),蚌壳草、铁灯碗、筒筒草(《四川中药志》),七盏灯(《重庆草药》),血布袋、布袋口(《中国药植图鉴》),皮撮珍珠、珍珠草、瓢里珍珠、田【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
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叶互生,卵状菱形至椭圆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钝齿,两面有毛或近于无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极短,长2~10毫米,生于极小的苞片内;雌花序生于叶状苞片内;苞片开展时肾形,长1~2厘米,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形;花萼4裂;无花瓣;雄蕊8;子房3室。
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被粗毛;种子卵形,长约2毫米,灰褐色。
花期5~7月。
果期7~10月。
红桑

红桑红桑,又叫铁苋菜,别名: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的地上部分。
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
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露尤多。
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
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简介红桑【植物名称】:红桑【适应地区】:华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主要城市:海口、三亚、琼海、高雄、台南、深圳、湛江、中山、珠海、澳门、香港、南宁、钦州北海、茂名、景洪)【生态分类】:木本植物> 常绿灌木类铁苋菜【观赏分类】:观叶类【高度范围】:1-2 (M)【形态特征】:叶红色或红色带紫斑【生长习性】:阳性,喜暖湿气候,耐干旱,忌水湿,生长快【景观用途】:观叶植物汕头曙光整形美容医院提供红桑又名铁苋菜,原产南洋群岛。
喜温暖环境,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3℃,喜光,不耐湿,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红桑原产于东南亚,现广植于世界各热带地区,我国华南多有栽培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变种:金边红桑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
茎直立,多分枝。
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
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
种子黑色。
花期5~7月,果期7~11月。
株高可达5米,一般多为1米左右,叶形如桑叶,边缘有锯齿,紫红色,间有古铜色,故名。
枝条丛密,冠形饱满,可修整为圆球形、长椭圆形或矮化铺地为半圆形,古朴凝重,端庄典雅,深受人爱。
在绿色世界中,红桑以常年红叶展景,红绿相间,为园林添色彩。
铁苋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铁苋菜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等,为大戟科铁苋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几乎遍于全国,以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居多[1]。
铁苋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等,是国家三类新药苋菜黄莲素胶囊的主要原料。
铁苋菜还可以嫩叶食用,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钙,为南方各地民间野菜品种之一[2]。
目前,铁苋菜为野生,自行繁衍,从2009年开始进行铁苋菜的野生驯化栽培,已为苋菜黄莲素胶囊的生产提供了数批质量合格、稳定的药材原料。
现总结铁苋菜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0.2~0.6 m,小枝细长,被贴柔毛,柔毛从上而下逐渐稀疏。
叶膜质,长卵形、近菱状卵形或阔披针形,长3~9 cm,宽1~5 cm,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稀圆钝,边缘具圆锯,上面无毛,下面沿中脉具柔毛;基出脉3条,侧脉3对;叶柄长2~6 cm,具短柔毛;托叶披针形,长1.5~2.0 mm,具短柔毛。
雌雄花同序,花序腋生,稀顶生,长1.5~5.0 cm,花序梗长0.5~3.0 cm,花序轴具短毛,雌花苞片1~2枚,卵状心形,花后增大,长1.4~2.5 cm,宽1~2 cm,边缘具三角形齿,外面沿掌状脉具疏柔毛,苞腋具雌花1~3朵;花梗无;雄花生于花序上部,排列呈穗状或头状,雄花苞片卵形,长约0.5 mm,苞腋具雄花5~7朵,簇生;花梗长0.5 mm;雄花:花蕾近球形,无毛,花萼裂片4枚,卵形,长约0.5 mm;雄蕊7~8枚;雌花:萼片3枚,长卵形,长0.5~1.0 mm,具疏毛;子房具疏毛,花柱3枚,长约2 mm,撕裂5~7条。
蒴果直径4 mm,具3个分果,果皮具疏生毛和毛基变厚的小瘤体;花果期4—12月。
铁苋菜 大戟目大戟科植物

铁苋菜大戟目大戟科植物
铁苋菜是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干燥全草。
铁苋菜味苦、涩,药性凉。
归肺、心经。
铁苋菜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甾醇、酰胺、糖苷、酚等。
其中,生物碱是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铁苋菜全体生长着灰白色的细柔毛,粗壮的茎上几乎无毛。
铁苋菜的根有很多淡黄棕色的分枝。
铁苋菜茎的表面为黄棕色或黄绿色,形状为类圆柱形,长有分枝,有纵向的条纹,质地硬,容易折断,断面为黄白色,中间有髓或空。
铁苋菜的叶片为黄绿色,大多皱缩,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以后为卵形或卵状菱形,两面比较粗糙。
铁苋菜的果实为较小的三角状扁圆形。
铁苋菜气味微弱,味道淡。
品质好的铁苋菜质地硬、断面黄白色。
四季观花品种——红尾铁苋

四季观花品种——红尾铁苋
兑宝峰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红尾铁苋为大戟科铁苋菜属常绿灌木,其枝条呈半蔓性,株高10~25厘米,常匍匐地面生长,若用吊盆栽培则呈悬垂状。
叶互生,卵形,先端尖,叶缘具细齿,两面被茸毛。
葇荑花序顶生,自然花期为春季至秋季,人工栽培一年四季都可开花,雌花短穗状,具茸毛光泽,鲜红色,形似狗尾,又像红色毛毛虫,奇特而富有野趣,常作吊盆栽种,悬挂于窗前等处,也可陈设于案头、几架等处观赏。
【总页数】2页(P35-35,81)
【作者】兑宝峰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3
【相关文献】
1.光与激素对尾穗苋苋红素合成调节的研究 [J], 胡思杭
2.卵圆叶红苋菜新品种苏苋1号 [J], 张玉明;牟建梅;张国芹;徐瑶
3.红色毛毛虫——红尾铁苋 [J], 兑宝峰
4.Ca2+和CaM抑制剂在尾穗苋幼苗红素形成中的效应 [J], 王晓明;雷萍
5.光对尾穗苋幼苗内苋红素合成的诱导 [J], 童哲;梁伯fa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桑 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

红桑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
红桑(学名:AcalyphawilkesianaMüll。
Arg。
)是大戟科、铁苋菜属灌木,高可达4米;嫩枝被短毛。
叶片纸质,阔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圆钝,边缘具粗圆锯齿,叶柄具疏毛;托叶狭三角形,雌雄同株,通常雌雄花异序,雄花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卵形,雌花苞片阔卵形,苞腋具雌花;花梗无;雄花:花萼裂片长卵形,子房密生毛,蒴果具分果爿,疏生具基的长毛;种子球形,全年花期。
原产于太平洋岛屿(波利尼西亚或斐济);已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的公园和庭园有栽培。
红桑喜高温多湿,抗寒力低,不耐霜冻、耐高温。
红桑是赏叶植物,可做为庭园植物栽培。
红桑保持叶色鲜艳的条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红桑保持叶色鲜艳的条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红桑,又叫铁苋菜,别名:血见愁。
它的叶面扭曲,常呈很大的起伏波浪状。
叶色富于变化,以古铜色为底色,杂以红色或紫色的条斑,或红、绿、黄间杂,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
如果要保持红桑叶色鲜艳,那需要什么条件呢?我们一起往下阅读了解一下吧!红桑保持叶色鲜艳的条件:1、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照,也能耐半阴。
不耐寒,当气温降到14℃时,中下部的叶片常易脱落。
生长旺盛期每2~3周施一次液肥。
立秋后停止施追肥,以防新梢过嫩而影响越冬。
红桑由于叶片多,叶质薄,故不耐旱,一旦缺水就会很快凋萎、脱落,但也怕水渍。
生长季节宜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天气温高,浇水要充足,一般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并注意经常喷水和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
2、红桑喜光照,华北等地每年5月上旬以后搬到室外阳台或庭院向阳处,在强光照射下生长健壮,色彩更为艳丽。
若光照不足则叶色暗淡。
10月初搬回室内光线充足处。
若一年四季一直放室内培养,枝条会徒长,叶片变薄,色彩不艳,影响观赏。
冬季注意控制浇水,切忌盆土过湿,以防烂根落叶。
3、红桑怕寒冷,越冬温度不能低于16℃。
若低于10℃,则大量落叶,幼嫩的新梢也易受冻抽干。
如果冬季已经脱叶,应进行重剪,促使其重新萌发新枝。
4、盆栽时为使其不长成丛生灌木状,当幼株长到50厘米左右高时,保留25~30厘米的主干进行打顶,促发分枝,待分枝长到一定长度时进行摘心,经过打顶和摘心即能形成丰满的株形,提高观赏价值。
红桑生长速度较慢,可2~3年于早春换一次盆。
拓展知识-红桑的价值:1、观赏价值红桑是热带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
在南方地区常作庭院、公园中的绿篱和观叶灌木,可配置在灌木丛中点缀色彩;长江流域以盆栽作室内观赏。
2、医用价值铁苋菜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红桑的叶。
功效:清热消肿。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肿痛、烧烫伤、痈肿疮毒。
性味归经:辛、苦,凉。
入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 15一30克,水煎服。
【阔叶草类】铁苋菜(大戟科)

【阔叶草类】铁苋菜(大戟科)铁苋菜图片,铁苋菜长怎么样,铁苋菜有什么药用价值?除铁苋菜用什么除草剂?铁苋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铁苋菜二、别名:铁苋、铁苋头三、英文名:copperleaf四、分类:大戟科铁觅菜属五、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
1、根:具分枝,细根多。
2、茎:直立,自基部分枝,伏生向上的白色硬毛。
株高30~60cm。
3、叶:互生。
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4cm,顶端#f尖或钝尖,基部渐狭或宽楔形,上面有疏毛或无毛,下面毛稍密,沿叶脉伏生硬毛。
叶脉基部3出。
叶柄细长,长1~5cm,伏生硬毛。
4、花:穗状花序腋生,雌雄同花序。
雄花簇生于花序上部,萼片卵形,背面被毛,雄蕊8枚,雌花生于花序下部,有叶状肾形苞片,花萼3裂,子房3室,花柱3个,枝状分裂。
5、果实:蒴果三角状半圆形,外面被毛。
6、种子:卵形,径2mm,黑褐色,光滑。
六、生物学特性:苗期4~5月,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七、生长环境:生于海拔20~1200的低山坡、沟边、路旁及田野中。
八、危害:秋熟旱作物田主要杂草。
在棉花、甘薯、玉米、大豆及蔬菜田危害较重,局部地区成为棉花、玉米及蔬菜田的优势种群。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
十、分布范围:几遍中国。
朝鲜、日本、俄罗斯、越南也有分布。
十一、用途: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止血的功效,民间常用于肠炎的治疗。
对由刺激性物质或炎性介质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的痉挛有很好的拮抗作用。
十二、防治方法:麦田用宝收、二甲四氯、巨星等除草剂。
豆类田用阔草清、虎威、杂草焚等除草剂。
玉米田用莠去津、玉农乐、宝成、宝收等除草剂。
蔬菜田用施田补等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