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格式校正版

合集下载

微生物各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各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以下哪个领域的科学?A.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B. 微生物的分类和进化C. 微生物的生态和应用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原核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原生动物答案:A3. 微生物生长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营养物质、氧气、水分、适宜的温度B. 营养物质、氧气、水分、pH值C. 营养物质、氧气、pH值、适宜的温度D. 营养物质、水分、pH值、适宜的温度答案:D4. 哪种微生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A. 细菌B. 古菌C. 真菌D. 病毒答案:B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哪些?A. 形态特征B. 生化特性C. 分子生物学特征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微生物的________是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答案:显微镜观察2. 微生物的________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答案:生态适应性3. 微生物的________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答案:生长4. 微生物的________是指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通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产生的新的遗传特征。

答案:变异5. 微生物的________是指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相互作用。

答案:生态三、判断题1. 所有微生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对/错)答案:错2.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对/错)答案:对3.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异养和自养。

(对/错)答案:对4. 微生物的分类完全基于形态特征。

(对/错)答案:错5. 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可以产生酒精。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 发酵食品的生产,如酸奶、面包、啤酒等。

- 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如酶制剂、维生素等。

- 食品的保存,通过发酵或添加微生物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豆丁网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豆丁网

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豆丁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是指哪些生物?A. 肉眼可见的生物B. 肉眼不可见的生物C. 所有细菌D. 所有真菌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B. 繁殖快C. 个体大D. 种类多答案:C3.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A. 分解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D. 以上都不是答案:A4. 哪种微生物是人体肠道中的主要菌群?A. 乳酸菌B. 大肠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肺炎链球菌答案:A5.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形态特征B. 生理特征C. 遗传特征D. 以上都是答案:D6. 哪种微生物可以产生抗生素?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原生动物答案:B7.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是什么?A. 引起食物腐败B. 促进食物发酵C. 增加食物毒性D. 减少食物营养答案:B8.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A. 酵母菌B. 霉菌C. 沙门氏菌D. 乳酸菌答案:C9.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A. 污染环境B. 净化环境C. 破坏生态平衡D. 以上都不是答案:B10.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A. 抗生素的生产B. 疫苗的开发C. 基因治疗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的______和______是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

答案:分解作用;生物合成2. 微生物的______和______是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应用。

答案:发酵;生物转化3.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中可以用于______和______。

答案:疾病治疗;药物生产4. 微生物的______和______是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主要作用。

答案:污染物降解;生态修复5. 微生物的______和______是其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答案: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它们能够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微生物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下列哪类生物的科学?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人类答案:C2.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A. 球状、杆状、螺旋状B. 球状、杆状、棒状C. 球状、杆状、链状D. 球状、杆状、环状答案:A3. 病毒的复制过程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吸附B. 侵入C. 组装D. 光合作用答案:D4. 真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A. 无性繁殖B. 有性繁殖C.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D. 无性生殖和分裂生殖答案:C5.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厌氧性微生物?A. 大肠杆菌B. 酵母菌C. 乳酸菌D. 蓝细菌答案:C6.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地理分布答案:D7. 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通常不包含以下哪种成分?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空气答案:D8. 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其下列哪种结构无关?A. 荚膜B. 鞭毛C. 芽孢D. 叶绿体答案:D9. 微生物的耐药性通常与以下哪种结构有关?A. 细胞壁B. 细胞膜C. 质粒D. 核糖体答案:C10. 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曲霉C. 蓝细菌D. 病毒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以下哪些?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地理分布答案:ABC12.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包括以下哪些?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氧气答案:ABD13. 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以下哪些?A. 产生毒素B. 侵入宿主细胞C. 竞争营养D. 引起免疫反应答案:ABCD14. 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包括以下哪些?A. 药物外排B. 药物修饰C. 靶位改变D. 抗生素替代答案:ABC15.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自然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转移D. 染色体变异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微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的科学。

第十章 微生物生态答案

第十章 微生物生态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种微生物吞食或消化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如原生动物捕食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

2、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结构的共生体,两者绝对互为有利,生理上发生一定的分工,且具有高度专一性,其他微生物种一般不能代替共生体中的任何成员。

且分开后难以独立生活,但不排除在另一生境中独立生活。

3、微生物之间的偏利互生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类群共栖,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既不得益也不受害的情况。

4、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微生物的表面或体内,并从后一种微生物的细胞中获取营养而生存,常导致后一种微生物发生病害或死亡的现象。

5、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6、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微生物种群生活于同一环境中时,竞争同一基质,或同一环境因子或空间而发生的其中一方或两方的群体大小或生长速率受到限制的现象。

7、土著性微生物区系:是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常年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其变化幅度也较小的微生物类群。

8、极端环境微生物:能生存于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等环境中的微生物。

9、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10、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元素等营养物的大量增加,远远超过通常的含量,结果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藻类和某些细菌的数量激增,其他生物种类减少。

二、填空题1、互惠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捕食关系2、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高,高,高,高4、碳,能,氮5、特异性拮抗,非特异性拮抗6、营养,空间7、高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低温8、低,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废弃物9、极端嗜热菌,兼性嗜热菌,耐热细菌10、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多、基质来源广、适应性强,微生物能形成芽孢、孢子休眠体、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微生物个体小易随水流、气流等迅速传播11、非嗜盐微生物,弱嗜盐微生物,中等嗜盐微生物,极端嗜盐微生物,耐盐微生物三、选择题1、A2、C3、C4、B5、A6、C7、B8、B9、D 10、A11、D 12、C 13、B 14、B 15、A16、D 17、A18、C四、判断题1、×2、×3、×4、√5、×6、√7、×8、×9、×10、×五、简答题1、举例阐述微生物之间的偏利共栖互生关系。

「第8章微生物的生态习题」

「第8章微生物的生态习题」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习题填空题:1.从__热泉__,__高强度太阳辐射土壤及岩石表面__,__堆肥__,__煤堆__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__极地__,__深海__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冷微生物;从__酸矿水__,__酸热泉__、__碳酸__生境中可分离到嗜酸微生物;从__盐湖__,__石灰水__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碱微生物;从__盐湖__,__盐场__和__盐矿__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__有机磷转化成溶解性无机磷(有机磷矿化)__、__不溶性无机磷变成溶解性无机磷(磷的有效化)__、__溶解性无机磷变有机磷(磷的同化)__。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__中立生活__,__偏利作用__,__协同作用__,__互惠共生__,__寄生__、__捕食__、__偏害作用__和__竞争__。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__DNA多聚酶__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__PCR__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5.微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__固氮__,__氨化作用__,__硝化作用__,__硝酸盐还原(反硝化作用)__,和____。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群:__耐热菌__,__兼性嗜热菌__,__专性嗜热菌__,__极端嗜热菌__和__超嗜热菌__。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映包括__氧化反应__,__还原反应__,__水解反应__和__聚合反应__。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__微生物学方法__和__环境学方法__。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__一级处理__,__二级处理__和__三级处理__。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__无机汞(Hg”)的甲基化__,__无机汞(Hg”)还原成Hg__和__甲基汞和其他有机汞化合物裂解并还原成Hg’__。

选择题(4个答案选1):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4) )。

微生物生态学试卷A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微生物生态学试卷A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微生物生态学》课程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科。

2.COD: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用氧化剂进行氧化所消耗的氧量。

3.根土比:是指根际微生物数量与根际以外的微生物数量之比称为根土比。

4.生物放大作用: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5.嗜极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各种极端恶劣环境下的微生物,如高温、低温、高压、高酸、高碱、高盐环境等。

6.反硫化作用: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将硫酸盐或氧化态的硫化物经还原作用形成硫化氢的过程。

7.生物絮凝作用:是指在水或污水处理中,使溶胶和其他带电悬浮小颗粒聚集沉淀的过程。

8.腐殖质:是指自然界的生物发生的,一般呈黄至黑色,高分子量可分级,异质性强的有机质的总称。

9.不可培养微生物:是指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培养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10. 生物膜:是指通过附着而固定于特定载体上的结构复杂的微生物共生体。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B2. A3.B4. C5. A6. B7. D8. C9. A 10. 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白腐、软腐、褐腐2. 酶Ⅰ(或钼铁蛋白)、酶Ⅱ(或铁蛋白)、氧气3.生物转盘法、生物滤池法、流化床反应器4.共生固氮微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联合固氮微生物四.问答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请比较说明嗜热菌和嗜冷菌的嗜极机制。

(6分)嗜冷菌的嗜极机制:(1)细胞膜的改变。

比如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脂肪酸酰基链的长度变短,脂肪酸支链的比例增加等。

(2)蛋白质的改变。

酶分子能形成相对松动和具有弹性的结构,嗜冷菌会产生冷休克蛋白以及冷适应蛋白等。

微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B.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C.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D.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A. 显微镜观察B. 分子生物学技术C. 化学分析D. 植物栽培答案:D3.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分解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寄生者答案:D4.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蓝细菌答案:C5. 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环境条件B. 微生物种类C. 微生物数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哪种物质不是微生物分解的主要物质?A. 纤维素B. 木质素C. 蛋白质D. 塑料答案:D7.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哪种技术常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A. 显微镜计数B. 培养基分离C. 16S rRNA基因测序D. 化学分析答案:C8.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A. 蓝细菌B. 绿藻C. 酵母菌D. 红细菌答案:C10. 微生物生态学中,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产生能量?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蓝细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环境净化D. 生物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2.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的可用性D.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ABCD3. 微生物生态学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放线菌C. 原生动物D. 蓝细菌答案:AC4.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微生物的鉴定?A. 形态学观察B. 生化试验C. 16S rRNA基因测序D. 免疫学方法答案:ABCD5.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作为病原体B. 作为生物指示器C. 作为生物修复剂D. 作为生物肥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微生物第八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第八章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第八章试题及答案1. 试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它们通过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促进了物质循环。

此外,某些微生物还能进行固氮作用,为植物提供氮源,而一些光合细菌则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2. 描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用于面包和啤酒的生产,乳酸菌用于酸奶和奶酪的制作,而醋酸杆菌则用于醋的发酵。

此外,微生物还可用于生产酶制剂、食品添加剂和维生素等。

3. 阐述抗生素的发现对医学领域的影响。

答案:抗生素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医学领域,它为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减少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并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

4. 列举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分类方法。

答案:微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形态学的分类、基于生理生化特性的分类、基于遗传信息的分类等。

形态学分类主要依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细菌的菌落形态、真菌的孢子形态等。

生理生化分类则依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

遗传信息分类则是通过分析微生物的DNA序列来确定其分类。

5. 简述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和大气污染控制。

例如,某些细菌能够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而某些真菌则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通过代谢作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6. 描述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多种作用,包括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防治植物病害等。

例如,固氮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而某些微生物则能够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能产生抗生素,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7. 列举几种常见的微生物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常见的微生物疾病包括结核病、霍乱、肺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试题一.选择题:81234.在制作酸菜或青贮饲料时,一般并不人工接种乳酸菌,这是人们利用了植物的:A.根际微生物B.叶面附生微生物C.与植物共生的根瘤菌D.寄生于植物的微生物答:(B)81235.指出下列中不是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的是:A.根瘤B.菌根C.叶瘤D.叶面乳酸菌答:(D)81236.根土比是指:A.植物根际土壤重与根外土壤重之比。

B.根外土壤重与根际土壤重之比。

C.每克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

D.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

答:(C)81237.植物根际每克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每克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称之为:A土根比B根土比C比土根D比根土答:(B)81238.土壤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有新鲜有机残体进入时便大量发育占优势,而新鲜有机体被分解后迅速衰退,这类微生物称之为:A.发酵性微生物区系B.土著性微生物区系C.清水型水生微生物D.腐生性水生微生物答:(A)81239.土壤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对于新鲜有机物质的进入并不敏感,常年保持在某一数量水平上,这部分微生物称之为:A.发酵性微生物区系B.土著性微生物区系C.清水型水生微生物D.腐生性水生微生物答:(B)81240.好氧性微生物与厌氧性微生物共栖时,两者可形成:A.互利共栖关系B.偏利共栖关系C.拮抗关系D.寄生关系答:(B)81241.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们利用了微生物之间的A.捕食关系。

B.寄生关系。

C.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D.专一性拮抗关系。

答:(C)81242.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入研究创造奇迹的。

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

A.寄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专一性拮抗关系。

D.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答:(C)81243.红萍与蓝细菌之间不仅在营养上互生,且蓝细菌生存于红萍腹腔内,它们之间是一种: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

答:(B)81244.下列属于微生物学研究范围的是:A.土壤质地。

B.微生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C.湖泊水文。

D.地球化学。

答:(B)81245.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A.缺乏营养。

B.高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

答:(A)81246.下列细菌种群可以选择作为土壤熟化度的指示微生物的是:A.自生固氮菌。

B.梭状芽孢杆菌。

C.硝化细菌。

D.硫酸盐还原细菌。

答:(A)81247.微生物寄生于植物时一般易造成:A.植物病害。

B.植物疯长。

C.植物正常。

D.植物营养缺乏。

答:(A)81248.下列微生物不是原生动物捕食对象的是:A.细菌。

B.放线菌孢子。

C.真菌菌丝体。

D.真菌孢子。

答:(C)81249.生长于下列海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应认为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是:A.近海海水微生物。

B.远洋浅层海水微生物。

C.远洋深处海水微生物。

D.表面海水微生物。

答:(C)81250.土壤的下列特性与其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无关的是:A.pH值。

B.水分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比重。

答:(D)81251.下列生物中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物是:A.蚯蚓。

B.原生动物。

C.细菌。

D.植物根系。

答:(C)81252.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A.互生关系。

B.接力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B)81253.地衣中的藻类(或蓝细菌)为真菌提供碳源,能源和O2,而真菌则为藻类提供矿质营养,CO2和水分,它们之间构成了:A.互利共栖关系。

B.共生关系。

C.偏利共栖关系。

D.竞争关系。

答:(B)81254.植物根系对根际微生物最大的影响是通过:A.植物遮荫。

B.根系分泌各种有机物。

C.根系富集水分。

D.根系伸长过程中造成土壤通气。

答:(B)81255.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不仅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而且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植物种类。

B.土壤其他生物。

C.种植时间。

D.播种方式。

答:(A)81256.下列土壤微生物类群中被称为土壤生物先行者的是:A.细菌。

B.放线菌。

C.真菌。

D.藻类。

答:(D)81257.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不研究土壤中A.微生物种类。

B.微生物数量。

C.微生物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强度。

D.微生物对动物的致病性。

答:(D)81258.多种微生物生存于营养丰富条件良好的同一环境时,会竞争:A.营养物质。

B.水。

C.空气。

D.空间。

答:(D)81259.植物根系因种类不同而分泌不同的物质,因而对于根际微生物具有:A.生长促进作用。

B.种群选择作用。

C.生长抑制作用。

D.不显示影响。

答:(B)81260.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象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C.由其它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答:(C)81261.两种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A.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

B.在生理代谢上各不相干。

C.其中一种微生物可以逐步杀害另一种微生物。

D.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种微生物。

答:(A)81262.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嗜酸。

B.嗜碱。

C.嗜热。

D.嗜盐。

答:(D)81263.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具有:A.随意性。

B.可代替性。

C.高度专一性。

D.适应性。

答:(C)81264.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了:A.偏利共栖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B)81265.厌氧有机物降解中,产氢产乙酸菌对产甲烷细菌提供了生长和产甲烷基质,而产甲烷细菌则解除了抑制产氢产乙酸菌的高氢分压,使降解得以继续,构成了:A.拮抗关系。

B.互利共栖关系。

C.共生关系。

D.偏利共栖关系。

答:(B)81266.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A.池塘水。

B.海洋中部。

C.大湖中心。

D.地下水。

答:()A81267.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少的是:A.近海海水。

B.河水。

C.湖水。

D.长期降雨的后期水。

答:()D81268.下列环境中对江河水体的微生物种类影响最小的是:A.沿途两岸土壤。

B.江河水体上部空气。

C.动植物残体及排泄物。

D.沿途工厂废水和生活污水。

答:()B81269.1克种植多年的菜园土中的微生物数量可以达到:A.103B.104C.105D.108答:(D)81270.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A.水田土壤中真菌较旱地土壤中多。

B.熟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较生荒土中少。

C.耕作层土壤中数量最多,心土层中较少。

D.酸性土壤中放线菌较多。

答:(C)81271.微生物寄生于高等植物具有:A.随意性。

B.适应性。

C.专一性。

答:(C)81272.甲种微生物较乙种微生物更喜高温生长,一旦环境温度有所提高,就会出现:A.甲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B.乙种微生物渐占优势。

C.甲、乙两种微生物都受到抑制。

D.甲、乙两种微生物的比例维持均势原状。

答:(A)81273.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A.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

B.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利用同一营养而造成一种微生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C.一种微生物进入另一种微生物体内并依赖于后者生存。

D.一种微生物捕获吞食消化另一种微生物。

答:(D)81274.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A.兼性厌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好氧性细菌。

D.放线菌和霉菌。

答:(B)81275.V A菌根是指:A.真菌菌丝包围植物幼嫩的吸收根形成的菌套。

B.真菌菌丝进入植物根皮层间隙或细胞内形成泡囊一丛枝。

C.由真菌菌丝变态形成的假根。

D.真菌插入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的菌丝。

答:(B)81276.原生动物捕食细菌、酵母、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可以:A.促进微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平衡。

B.原生动物的无节制繁殖。

C.杀死除原生动物外的其他所有微生物。

D.促进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答:(A)81277.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大大超过根外土壤中的数量,其中下列因素不是促进因素:A.根系分泌物B.根系造成的土壤通气状况改善C.根系造成的土壤水分富集D.根际温度答:(D)81278.根际微生物的下列活动对植物不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分解有机物B.转化矿物元素C.产生生长剌激物D.提供代谢过程所需的水分答:(D)81279.一般来说,下列微生物种群中属土壤真菌最多的种类是:A.半知菌亚门B.鞭毛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子囊菌亚门E.接合菌亚门答:(A)81280.要测定土壤中某特定的微生物生理类群必须使用:A.高选择性培养基B.普通培养基C.低选择性培养基D.土壤水答:(A)81281.粘细菌依靠其胞外酶溶解敏感细菌群,使敏感细菌群释放出营养物质供其生长繁殖,这种关系称为:A.内寄生关系B.外寄生关系C.拮抗关系D.捕食关系答:(B)81282.温和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存可视为微生物之间的:A.拮抗关系B.共生关系C.内寄生关系D.外寄生关系答:(C)81283.下列微生物类群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是:A.非光合型原核微生物B.光合型原核微生物C.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D.结构复杂的真核生物答:(A)二.判断题:81284.一种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时没有选择性.。

答:(F)81285.细菌不能寄生于细菌,真菌不能寄生于真菌。

答:(F)81286.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唯一因素。

答:()F81287.土壤微生物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土壤肥力又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答:()T81288.根瘤是真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的共生体。

答:(F)T81289.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是微生物之间典型的互惠共生关系。

答:()T81290.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来说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共同竞争有限的营养或造成病害。

答:()F81291.根际不是微生物生活特别旺盛的环境。

答:()F81292.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来说都是有益的,因为可以提供更多的矿质营养。

答:(F)T81293.根际微生物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发生某种影响。

答:()T81294.土壤不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答:()F81295.空气是微生物栖息繁殖的良好环境。

答:()F81296.青霉素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因此青霉素产生菌与这些细菌构成了非特异性拮抗关系。

答:()F81297.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是一种特异性的拮抗关系。

答:()T81298.在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中只有原生动物是捕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