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口令

合集下载

少林易筋经口诀及练法

少林易筋经口诀及练法

少林易筋经口诀及练法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向左开半步,两脚平行,两膝微曲,两臂前平举,掌心相对,曲肘回收,胸前合掌,目视前下方,指尖上斜30°。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平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肘抬起,展臂,手向前平伸至前平举,侧展,坐腕立掌,立在掌根,目视前下方诀曰: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松腕,直臂向前划弧,自然回收,向上翻掌,手指伸直,肘关节外展,双掌向上推,展胸,不要加力,松肩虚腋,缓慢提踵,双目俯视,想象通过头顶的天门注视两掌。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髋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脚跟缓缓着地,两手下落,身体左转,微屈膝,膝不要转,肩要平,双臂回环,左手背轻贴命门,右手到左髋外侧摘星,随之上摆,眼随手走,目视掌心,意注命门,两臂向体侧自然伸展,换右摘星换斗势,眼随手走,目视掌心,松腕,肘微曲,意注命门。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在右眸。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以脊柱为轴左右旋转,右手下落,左脚同时向左后方撤,右脚跟内转,双手握拳,从小指起依次屈指,右手与肩齐时,手臂微向上弯,向内收拳,重心后坐,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回拽,身体展开,中心前移,展开双臂换左势,重心后移,以腰带肩,两臂前后旋拧,身体团紧再展开,眼睛始终注视右拳。

注意腰和脊柱的旋转,重心的转换,拧肩,表现出前拉后拽。

诀曰:两髋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双臂侧平举,向前直臂划弧,内收,五指并拢,立于肩窝下方,松肩推掌,瞪目,松腕,收回,目视前下方,展肩扩胸。

掌心向前时,五指逐渐分开,这时,要保持身体正直,以免拉伤。

《易筋经》功法介绍

《易筋经》功法介绍

《易筋经》功法介绍6.出爪亮翅式(一)口诀:挺身兼怒目,握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二)动作姿势1.握拳护腰由第一势预备桩功,上身前俯,两臂在身前松垂,两手握拳,由身前缓缓提起,置于腰间,拳心朝上。

同时配合顺气,身直胸展,舌尖轻抵上腭,青少年,年轻力壮或以增强力量为目的者,提起握紧拳。

2.两拳变掌,缓缓向前推出,至终点时掌心朝前,坐腕屈指,高与肩平,两眼平视指端,延展及远。

3.松腕,虚掌,十指微屈,屈肘,两手缓缓向胸胁收回,势落海水还潮,两眼轻闭,舌尖轻抵上腭,配以缓缓吸气。

7.九鬼拔马刀势(一)口诀:侧道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二)动作姿势①右手后背,掌心朝外,置于腰部。

左手上举过头,屈肘贴枕部抱头,手指压拉右耳,左腋张开。

同时头颈腰背拧转向左后方,眼看右足跟。

舌尖轻抵上腭,稍停片刻。

②拧身复正,侧头上观。

两眼延展及远。

舌尖轻抵上腭,身直气静。

两手沿体前缓慢下落,恢复预备桩功。

动作3、4与1、2同,唯左右相反。

8.三盘落地势(一)口诀: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各翻起,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二)动作姿势①同第一式预备柱功,屈腰下蹲,同时两掌分向身侧胯旁,指尖朝向左右侧方(微微偏前),虎口撑圆,眼看前方,延展及远。

上虚下实,空胸实腹,松腰敛臀,气蓄小腹。

要做到顶平、肩平、心平气静。

练虚静功者可闭目敛神,铜钟气功即脱胎于比式,故亦可做单独桩法练之。

两腿伸直,翻掌托起,如托千斤。

同时及气,舌抵上腭,眼向前平视,全身放松。

俯掌屈膝下按(恢复马步蹲按),配以呼吸,如此反复蹲起3次。

年轻体装者则宜全蹲,站起进宜缓,同时握拳上提。

9.青龙探爪势(一)口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平注,息调必谧。

(二)动作姿势上身微俯,两手握拳,缓缓自身前提起,置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配合吸气。

舌尖轻抵上腭。

右拳以拳面抵于章门穴,左拳变掌上举过头,腰身缓缓屈向左侧,使左腰充分收缩,右腰极度伸展。

易筋经导引口令词

易筋经导引口令词

易筋经导引口令词一、预备式:屈膝下蹲成团状,两手抱膝盖,低头,重心前后左右移动,重心还原,两手扶膝盖,膝盖挺直,两手十指交叉翻掌心向下,抬头起身上托至极限,同时脚跟踮起再慢慢放下,两手抱后脑,两臂打开,抬头、挺胸、挺腹、挺小腹、挺腹股沟,吐气,两臂上托至极限,左右打开,到水平位翻掌心向下握拳,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恢复松静站立,重复三次。

二、韦陀献杵第一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自上而下放松,双目平视,舌抵上腭,咬牙,两手转掌心向前在体前慢慢捧起,在胸前合掌,向前推出,左右打开,尽力向后张,翻掌心向下握拳,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重复14次。

三、韦陀献杵第二式: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屈膝成大马步,两手转掌心向前在体前慢慢捧起,在胸前翻掌心向上,上托至极限,同时抬头眼睛往上看,左右打开,至水平位翻掌心向下握拳,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重复7次。

四、摘星换斗式:屈膝成大马步,两手在体前翻掌心向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手后探,右手上顶,眼睛看上掌,旋腕、摘星、握拳、拉下,两手交替,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手后探,左手上顶,眼睛看上掌,旋腕、摘星、握拳、拉下,两手交替,一左一右算一次,重复7次后两手握拳置于肋间,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

五、岀爪亮翅式:两脚并拢,松静站立,脚跟踮起,重心前移,两手握拳置于肋下,两手成爪状向前探出,左右分开,握拳收于肋下,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重复7次。

六、倒九牛尾式: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屈膝成大马步,两手在体前捧起,掌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右转成倒拽九牛尾式,还原,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心相对,握拳,左转成倒拽九牛尾式,一左一右算一次,重复7次后两手握拳收于肋间,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

七、九鬼拔马刀式:两脚并拢,松静站立,两手侧平举,左手后探拇指抵于背心,右手上举,夹抱颈项,手指扣住嘴角,左转,还原,右手后探拇指抵于背心,左手上举,夹抱颈项,手指扣住嘴角,右转,还原,一左一右算一次,重复7次,然后两手侧平举,翻掌心向下握拳,依次放松肩肘腕手指。

易筋经十二段锦

易筋经十二段锦

第一段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亡心中杂念。

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依靠。

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拇指先屈于掌内,四指再屈回握拳为“握固”)。

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

第二段歌诀: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

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

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後颈,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有声。

第三段歌诀: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记算鼻息出入各九次毕,即放所叉之手,移两手掌接耳,以第二指叠在中指上,作力放下第二指重弹脑後,要如击鼓之声。

左右各二十四度,两手同弹共四十八声。

仍放手握固。

第四段歌诀:微摆撼天柱。

天柱即後颈。

低头扭颈向左右侧视,肩亦随之左右招摆,各二十四次。

第五段歌诀: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赤龙即舌。

以舌顶上腭,又搅满口内上下两旁,使水津自生,鼓漱于口中三十六次。

神水即津液,分作三次,要汩汩有声吞下。

心暗想、目暗看所吞津液,直送至脐下丹田。

龙即津,虎即气,津下去,气自随之。

第六段歌诀: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以鼻吸气闭之,用两掌相接擦极热,急分两手摩后腰上两边,一面徐徐放气从鼻出。

精门即後腰两边软处,以两手摩二十六遍,仍收手握固。

第七段歌诀: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闭口鼻之气,以心暗想,运心头之火,下烧丹田,觉似有热,仍放气从鼻出。

脐轮即脐丹田。

第八段歌诀:左右辘轳转。

曲弯两手,先以左手连肩圆转三十六次,如绞车一般。

右手亦如之。

此单转辘轳法。

第九段歌诀: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

放所盘两脚平伸向前,两手指相叉,反掌向上,先安所叉之手于头顶,作力上托,要如重石在手托上,腰身俱著力上耸。

手托上一次,又放下,安手头顶,又托上,共九次。

第十段歌诀:低头攀足频。

以两手向所伸两足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十二次。

仍收足盘坐,收手握固。

第十一段歌诀:以候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易筋经》功法介绍

《易筋经》功法介绍

《易筋经》功法介绍《易筋经》功法介绍1.韦驮献杵第一势(一)口诀:立身期正下,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动作姿势①预备桩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并拢微屈,两眼平视前方,继而放松,轻轻闭合,眼若垂帘。

心平气和,神能安详,洗心涤滤,心澄貌恭。

全身自上而下头颈、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脚依次放松,躯体各关节及内脏放松,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继而再做内观放松,神意内收,导引气血内观泥丸,自觉头脑清新,清莹如晨露。

引气下行,内观咽喉,自觉颈项放松。

引气下行,内观小丹田,自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引气下行,内观脾骨,自觉中焦温涧,胃脘舒适。

引气下行,内观下丹田,自觉命门相火温煦,元气充沛,腹内暖意融之。

引气下行,内观会阴,自觉会阴放松。

引气沿两腿内侧下行,内观涌泉,自觉无限生机自足下涌出。

②拱手当胸:两臂徐徐前手举,掌心相对与肩等宽,两臂平直,再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提坠,两手慢慢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手指尖相叠,拇指轻触,掌心向内。

此时要求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舌抵上腭,面带微笑。

2.韦驮献杵第二势(一)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二)动作姿势①接上势,翻转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在体前缓缓下接至小腹前,同时引气下导。

两掌左右分开,翻转掌心朝上,缓慢上抬呈侧平举意念在无限远处。

两手微高于肩,两眼平视前方,极目远眺,舌尖放下平铺,松腰松胯,两足趾抓地,似要生根之状,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排除杂念,摒弃诸缘。

3.韦驮献杵第三势(一)口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二)动作姿势①掌托天门目上举:接上势,两臂上举,掌心相对,翻转掌心向上,十指相对,舌抵上腭,仰面观天,眼看九天之外,脚跟提起,足尖着地。

②俯掌贯气:两掌心翻转朝下,肘微屈,头正,眼平视前方,舌尖放下,两身在身前缓缓下按至小腹前,神意自九天之外收回,自头顶白会穴透入,径咽喉,脊髓至尾闾,沿两腿直达涌泉。

易筋经口诀

易筋经口诀

易筋经口诀(配乐伴奏:二泉映月古筝)(一)韦驮献杵(平心静气、安神定志)1、两臂外展。

2、合掌胸前。

3、旋臂指胸。

4、拱手抱球(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30分钟)。

5、收势。

(二)横担降魔掌(宽胸理气、改善心肺功能)1、两手下按。

2、提掌前推。

3、双手横担。

4、翻掌提踵(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30分钟)。

5、收势(三)掌托天门(调理三焦、增加头部血流量)1、平步静息。

2、提掌旋腕。

3、翻掌托举。

4、掌托天门(可保持此动作3-30分钟)。

5、收势。

(四)摘星换斗(增强消化功能)1、握拳护腰。

2、弓步分手。

3、转体屈膝。

4、虚步钩手(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30分钟)。

5、收势。

左右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五)倒拽九牛尾(舒筋活络、防治肌肉损伤)1、平步马档。

2、左右分推。

3、倒拽九牛(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10分钟)。

4、前俯后仰。

5、收势。

左右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六)出爪亮翅(疏泄肝气、培养肾气、增强肺气)1、握拳护腰。

2、推掌提踵。

3、坐腕亮翅(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10分钟)。

4、收拳推掌(共做七次)。

5、收势。

(七)九鬼拔马刀(防治颈椎病、肺气肿、脑供血不足)1、交叉上举。

2、抱枕项背。

3、与项争力。

4、撤力转正。

5、收势。

左右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八)三盘落地(消除血淤)1、左脚横跨。

2、仰掌上托。

3、翻掌旋臂。

4、三盘落地(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8分钟)。

5、收势。

(九)青龙探爪(疏肝利胆、调五藏)1、举掌侧腰。

2、转体屈指。

3、俯身探地(单练此式可保持此动作3-5分钟)。

4、屈膝围收。

5、收势。

左右式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十)饿虎扑食(强腰健肾、疏筋健骨)1、弓步探爪。

2、撑掌叠足。

3、后收蓄劲。

4、前探偃还。

5、收势。

(十一)打躬击鼓(醒脑明目、益聪固肾)1、屈臂下蹲。

2、马步抱枕(与项争力)。

3、直膝俯腰。

4、击鸣天鼓。

5、收势。

(十二)掉尾摇头(疏通经络、强健筋骨)1、握指上托。

代金刚 易筋经口诀

代金刚 易筋经口诀

易筋经口诀
选自《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
一、韦驮献杵第一势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韦驮献杵第二势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三、韦驮献杵第三势掌托天门目上视,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四、摘星换斗势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五、倒拽九牛尾势
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六、出爪亮翅势
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七、九鬼拔马刀势
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
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八、三盘落地势
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挚;
两掌翻齐起,干斤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九、青龙探爪势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
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十、卧虎扑食势
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十一、打躬势
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
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双肘弯。

十二、掉尾势
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壹志;
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
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要点口诀(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健身氣功·易筋經動作要點口訣預備勢並步站立身放松,下頦內收百會領,目光內含身中正,呼吸自然調身型。

身心放松息調整,動作要與意隨行,順其自然除雜念,三調合一練好功。

韋馱獻杵第一勢左腳開立身中正,兩臂前擺掌合胸,氣定神斂調氣機,心澄目潔貌亦恭。

兩肩為軸臂帶動,屈肘合掌腋下松,深長細勻調呼吸,調理周身心神靜。

韋馱獻杵第二勢兩肘抬起掌伸平,兩臂外展立掌撐,掌根用力趾抓地,緩慢外撐意擴胸。

吸氣抬肘掌前伸,兩臂體側與肩平,豎指坐腕成立掌,內勁用力兩邊撐。

韋馱獻杵第三勢松腕平摩收至胸,虎口耳垂相對應,兩掌上托展肩肘,重心前移要提踵。

兩掌上托至頭頂,力達四肢腳掌撐,脊柱豎直下頦收,緊咬牙關勁不松。

摘星換鬥勢握拳變掌身轉動,掌落髖旁腰間橫,緩慢起身至頭頂,掌經額前去摘星。

以腰帶肩肩帶臂,直膝松腕身調正,目視掌心意命門,調整呼吸稍微停。

倒拽九牛尾勢屈膝撤步身轉動,前後擺臂腿成弓,兩手依次握成拳,前拉後拽臂旋擰。

以腰帶肩旋雙臂,力貫雙膀緊後松,左右互換做三遍,動作協調不僵硬。

出爪亮翅勢收腳開立臂舉平,掌立雲門再擴胸,松肩前抻轉掌推,分指坐腕目要瞪。

輕如推窗緩慢行,重如排山內勁增,海水還潮收雙臂,收推七次掌立胸。

九鬼拔馬刀勢轉身掄臂繞頭頂,掌心掩耳頭轉動,一掌扶於玉枕處,一掌背貼脊柱中。

緩慢展臂要擴胸,目視肘尖稍作停,合臂上推身扭轉,擰動脊柱後看踵。

三盤落地勢轉身跨步臂抻平,屈蹲按掌力要重,口吐嗨音調氣息,翻掌起身緩慢行。

上托如提千斤重,下按著力在勞宮,翻掌向下肩帶臂,轉掌向上手至胸。

青龍探爪勢起身收步身調正,掌心向上臂端平,握固拳輪貼章門,伸臂屈肘龍爪形,轉身探爪力掌中,變掌下按意不停,劃弧轉掌握固起,動作協調一氣成。

臥虎撲食勢腳尖內扣身轉動,拳至雲門變爪形,向前撲按肘稍屈,手隨軀幹做湧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