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紫菜养殖PPT课件
大型海藻养殖技术PPT课件

条件适宜时放散。漂流后固着,长 成叶状体。
16
海水养殖学
萌发管
第四章 大型海藻养殖
17
1
2
3
4
紫菜叶状体 7
果孢子萌发 6
孢子囊枝成熟 8
营养细胞→ 孢子囊→单孢子→幼苗→紫菜叶状体
21
海水养殖学
第四章 大型海藻养殖
三、 紫菜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一)、紫菜叶状体 1. 光照
❖ 对强光的适应:5000lx光合作用最高,超过也不受害; ❖ 对弱光的适应:补偿点较低(300-500lx);
2. 温度
❖ 影响叶状体的生长; ❖ 影响生殖细胞的形成;
绉紫菜
繁殖期11-3月;生长期9-3月; 广东紫菜
分布福建、浙江沿海;
越南紫菜
我国特有种类。
长紫菜
10
海水养殖学
3. 常见紫菜的生活史
第四章 大型海藻养殖
条 斑 紫 菜 生 活 史
11
坛 紫 菜 生 活 史
12
海水养殖学
第四章 大型海藻养殖
4. 紫菜的形态与生长发育
紫菜的二个发育阶段: 叶状体:由丝状体放散出的壳孢子萌发形成; 丝状体:由叶状体放散出动的果孢子萌发形成。
9
海水养殖学
第四章 大型海藻养殖
坛紫菜:
长12-18cm,少数可达28cm 以上;
宽
3-5cm,少数可达8cm以上。
藻体披针状、亚卵形或长卵形;
暗紫绿色;
边缘无或稍有皱褶;
甘紫菜:
第三章 紫菜养殖

壳孢子的形成
成熟后细胞膨大、逐步分裂成双分孢子, 通常一个膨大细胞分裂成一对孢子,它是 丝状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条斑紫菜尤为明显。 坛紫菜成熟的膨大藻丝大量伸出壳外,呈 灰褐色的1层,生产上叫它为“绒毛”; 条斑紫菜成熟的膨大藻丝,近个别伸出壳 外,无明显的绒毛。、
坛紫菜的丝状体贝壳从紫红色转化为土黄 色; 条斑紫菜整个壳面由紫黑色转为灰绿色, 出现大小不规则和分布无规律的黄绿斑。 壳面色泽的转化是膨大藻丝色泽变化的反 映,在生产上是目测是否成熟的重要依据。
条斑紫菜生活史
坛紫菜生活史
紫菜丝状体阶段的形态及繁殖
丝状体可分为5个时期: 果孢子萌发 营养藻丝 膨大藻丝 壳孢子的形成 壳孢子的放散
果孢子萌发
成熟的果孢子,脱离叶片,一般呈圆形,也能做 不规则的变形运动,内含1个星状色素体,色泽 与藻体颜色相一致。 不同紫菜的果孢子直径不一样,坛紫菜的11-13 微米,条斑紫菜的10-11微米。 脱离叶片后一般的情况下果孢子钻入石灰质的基 质内,因为其星状的色素体具有溶解碳酸钙的特 殊能力,少数的果孢子有两极萌发的能力。
五、叶状体生长发育对外界条件 的要求
温度 坛紫菜 幼苗期 23-27 ℃ 成体 12-20 ℃ 条斑紫菜 100个细胞 大小 18-23 ℃ 1厘米 大小 12-17 ℃ 成体 8-10 ℃
光照
5000-8000LX (坛紫菜更喜欢强光)
坛紫菜为我国所特有,主要分布在浙江、 福建两省,它的分布北限在浙江的嵊泗列 岛,盛产于浙江省的舟山市,台州市、洞 头县和福建的平潭、莆田、惠安、东山等。
它具有出苗迅速,生长快、产量高、上市 早、风味好、含琼脂等特点,是浙闽两省 的主要养殖品种,具1999年统计,养殖面 积占我国紫菜养殖总面积的80%以上,产 量占90%以上。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ppt课件

净度 =(样本重-杂质重量)/样本总重 饱满度 =千粒重 发芽率 =发芽种子粒数/总供试种子粒数 发芽势 =规定天数内发芽种子粒数/总供试种子粒数
播
种子活力
种
发芽率、发芽势、四氮唑染色法(活染死不染
种子寿命(发芽年限)
播种品质
出苗率、出苗速度、整齐度、秧苗健壮程度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播种
2.种 子 质 量
土壤质地:壤土或沙壤土 土壤肥力高:水肥气热协调且均匀供给,富含有机质,均有良
好的团粒结构,松紧度适宜,保肥保水力强
土壤pH值:中性或微酸性 土壤非盐碱地且无严重的次生盐渍化 土壤不含过多的重金属及其它有毒物质 土壤中病菌虫卵和药残残留较轻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二、菜田的土壤
2. 菜田土壤的特点
菜田布局 土壤耕作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二、菜田的土壤
温室菜田土壤的五大特点
菜田布局 土壤耕作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二、菜田的土壤
菜田布局 土壤耕作
3. 菜田土壤生 态系统
菜田生态系统:{菜土壤生态系统
土粒 矿质营养
水分 空气 热量
土壤微生物
昆虫/蚯蚓 植物根系/ 根株/枯枝
温室菜田土壤的五大特点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二、菜田的土壤
2. 菜田土壤的特点
菜田布局 土壤耕作
老菜田土壤的特点
厚// 肥// 疏// 温//土性温暖,稳温性好---冬季冻结晚,冻层浅,早春解冻快,感温好保温 好。 润//保水性好,抗旱性强 活//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中的硝化菌、固氮菌、磷细菌、氨化细菌数 量多,比一般大田高1.5-2.0倍。
方式
注意事项
耕翻的时间
蔬菜栽培基础知识
紫菜养殖.ppt

学习情境二-紫菜养殖
坛紫菜:
长12-18cm,少数可达28cm 以上;
宽
3-5cm,少数可达8cm以上。
藻体披针状、亚卵形或长卵形;
暗紫绿色;
边缘无或稍有皱褶;
甘紫菜:
边缘细胞排列具稀疏锯齿;
华北半叶紫菜
厚65-110μm;
边紫菜
单层细胞,局部双层;
圆紫菜
多雌雄异体,少数同体;
绉紫菜
繁殖期11-3月;生长期9-3月; 广东紫菜
分布福建、浙江沿海;
越南紫菜
我国特有种类。
9
长紫菜
学习情境二-紫菜养殖
3. 常见紫菜的生活史
条 斑 紫 菜 生 活 史
10
坛 紫 菜 生 活 史
11
学习情境二-紫菜养殖
4. 紫菜的形态与生长发育 紫菜的二个发育阶段: 叶状体:由丝状体放散出的壳孢子萌发形成; 丝状体:由叶状体放散出动的果孢子萌发形成。
以文蛤壳、牡蛎壳最好。
2. 温度
影响到果孢子萌发、丝状体生长、膨大藻丝形成、壳孢子形成 与放散等。
3. 光照时间与强度
影响果孢子萌发和丝状体形成与生长。
23
学习情境二-紫菜养殖
4. 营养盐 常用硝酸盐、磷酸盐,例如KNO3, KH2PO4。
长期以来紫菜苗只能依赖天然生长,来源有限,故养殖
活动的规模不大。1949年英国K.M.德鲁首先发现紫菜一生
中很重要的果孢子生长时期是在贝壳中度过的,这为研究天
然苗的来源开辟了道路。接着,日本黑木宗尚和中国曾呈奎
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全过程,为人
工育苗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后,紫菜养殖才进入全人工化生
12
紫菜的养殖1分解复习课程

2 采果孢子的时间
一般认为,紫菜生长发育最盛时期就是采果孢子的最好时间。 但在生产上,要考虑缩短室内育苗的时问,节省人力物力,因 此在不影响种菜供应的前提下.采果孢子的时间应适当推迟。
我国南方因春季水温回升较快,采果孢子的时间一般较早,如 福建省坛紫菜采果孢子的适宜时间,一般在2—3月份。我国北 方生长的条斑紫菜的果孢子在12月份开始形成,到翌年五六月 份都可采到果孢子。但其萌发的适温是15~20℃。这种温度范 围一般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下旬。自然界种菜到5月下旬已不易 找到,因此,要在5月上、中旬采果孢子。
3 种菜的选择和处理
种菜:选择特征明显、藻体较大、色泽鲜艳、孢子囊多而明显 的成熟健壮野生紫菜较为理想。无野生紫菜时.养殖帘上的优 质紫菜也可以选用。
种菜的用量:一般1m2的培养面积用1 g左右成熟的阴干种莱, 即可满足需要。
种菜的处理:应用沉淀海水洗净,单株排放或散放在竹帘上阴 干。阴干时间不要太长,通常阴干一夜即可。
平养采果孢子:可将每池所需孢子水用喷壶均匀地喷洒在已 排好贝壳的培养池内。 挂养采果孢子:计算出每池所需的果孢子。然后取果孢子水 再稀释10倍,先取80%的孢子水,用喷壶均匀地喷洒于培养 池中,然后再将20%的孢子水补洒一遍。这样果孢子就能均 匀地落在贝壳上,并附着下来钻入贝壳生长成丝状体。
5 果孢子投放密度
密度的大小影响壳孢子的放散量
采果孢子的萌发率一般可达30%~50%,投 放密度掌握在每平方厘米200~300个。
6果孢子水浓度、投放密度和果孢子萌发率的计算方 法
果孢子水浓度的计算方法:计数槽计数法 简化的计数槽计 数法
紫菜的栽培

紫菜的栽培紫菜增养殖在世界上至少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目前紫菜养殖大国主要有日本、韩国和中国。
我国紫菜养殖从采壳孢子方法来看,经历过自然采孢子、半人工采孢子和全人工采孢子几个过程,而栽培方式根据生长基的特点,概括起来可分为菜坛栽培、支柱式栽培、半浮动筏式栽培、全浮动筏式栽培四种,而广泛采用的是半浮动筏式栽培和全浮动筏式栽培两种。
半浮动筏式栽培:无论北方或南方皆广泛应用该种方式。
这种方式所用筏架兼有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的特点,养殖区域选择在潮间带,即在涨潮时可以使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退潮后筏架又可以短脚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干露在空气中,是一种较优良的方式。
全浮动筏式栽培:这种方法就是在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浅海区进行栽培的一种方式。
日本称为“浮流养殖”,与海带栽培方法较类似,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此种形式最大优点是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很大,但坛紫菜一般不宜全浮动筏式栽培。
(一)养殖海区的选择1、底质——底质是影响紫菜生长的因素,但和浮筏设置有关,半浮动筏只能在适合打桩、下砣,不易损坏这些器材的底质,如沙质、泥沙质,甚至泥质海底和砾石质海底进行,底质太软有两个缺点,一是在低潮干出时活动不便,另外泥质底涨潮后水质混浊,网上附泥多、杂藻繁生,对出苗有一定影响。
在选择海区时以泥沙底质较为合适,岩礁底质不易打桩和设置筏子器材,目前尚未被利用于人工栽培。
全浮动筏式可在与海带栽培相同的海区进行。
2、潮位——条斑紫菜和坛紫菜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生长在潮间带的海藻,潮位不同,其出苗、生长以及产量都有明显差异。
因此设置筏架时,潮位高低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根据条斑紫菜与坛紫菜的自然分布情况,比较合适的潮位是大潮时干露2小时30分钟到4小时30分钟之间的潮区为最好。
理论上条斑紫菜养殖的潮位比坛紫菜要低,因其耐干性差,但我市实践证明,可以养坛紫菜的中潮区均可以养殖条斑紫菜,若选择潮位太低,反而易在网帘上附生杂藻和附着淤泥,影响紫菜的生长和产量。
2024版蔬菜种植技术ppt课件

蔬菜种植的意义
01
02
03
健康饮食
蔬菜是人体获取维生素、 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 素的重要来源,对维持人 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效益
蔬菜种植是农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收 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播种技术
播种前的准备
选择优质种子,进行种 子处理,如浸种、催芽 等,提高种子发芽率。
播种时间
播种方法
播种后的管理
根据蔬菜种类和当地气 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
种时间。
可采用撒播、条播、点 播等方式进行播种,注 意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
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通 风透光,及时进行间苗、
定苗。
施肥技术
01
02
03
水培技术
01
通过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无需土壤,减少病虫害。
雾培技术
02
将营养液雾化后喷洒在植物根系上,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基质栽培
03
使用椰糠、珍珠岩等无机物作为基质,替代传统土壤,实现无
土化种植。
设施蔬菜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技术
利用温室大棚为蔬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反季节种植。
灌溉与施肥技术
去弱留强、去病留健、去杂留纯,保持幼苗 生长健壮,分布均匀。
定苗时间
定苗方法
在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进行,一般在4-5片真 叶时定苗。
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密度要求,选留健壮、 无病虫害的幼苗,去掉过大、过小和病弱的 幼苗。
中耕与除草
中耕作用
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同时去除杂草,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
紫菜的人工栽培

紫菜的人工栽培一、丝状体的培育原理与技术(一)基本原理从栽培学方面看,丝状体成熟后释放出来的壳孢子,就是紫菜栽培中所谓的“种子”。
因此,在栽培上,丝状体培育是必须经历的种苗生产过程。
在丝状体生长中,丝状藻丝和继而长成的孢子囊枝均能以分枝生长的形式进行营养生长。
在自然的条件下,从丝状藻丝的生长到孢子囊枝的形成是随季节变化的节律连续进行的,孢子囊枝的形成一般被视作丝状体生长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
相比较而言,目前发展的培育技术不仅仅立足于将丝状体培育成熟放出壳孢子,而且更加重视的是将丝状藻丝和孢子囊枝作为两个生长阶段,利用可能手段分别加以调控,特别是对孢子囊枝的形成和生长的调控,以求达到精确、高效的培育目的。
这一技术意识在紫菜种质的制备操作中和自由丝状体的培育中也被充分利用,前者控制利用的重点是让丝状藻丝形成类似于“细胞无性系”,后者的重点则在孢子囊枝的同步生长增殖与成熟上。
在丝状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与光照条件始终起着支配的作用。
丝状体对高温的适应,某种意义上体现在孢子囊枝形成、生长对较高温度的适应与要求。
丝状藻丝可以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范围内生长,但孢子囊枝却必须达到一定的高温才形成,而成熟的孢子囊枝形成壳孢子囊及释放壳孢子,则必须具有降温的条件。
光照对丝状体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生长速率上,但过强的光照和直射阳光对丝状体有强烈的伤害作用。
光照长短对丝状体的发育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孢子囊枝需在短日照的条件下才能大量形成,等等。
因此,在丝状体培育中,对于温度与光照的调控,是育苗设施的设计与配臵、技术方案的制定以及落实管理措施的主要依据。
(二)丝状体生长发育的条件与要求1、生长基质紫菜的果孢子和丝状体都具有溶解碳酸钙的特殊能力,遇到碳酸钙的基质就钻进去在里面蔓延生长。
虽然它可以在多种含有碳酸钙的贝壳内生长,但因为这些生长基本身的组成不同,厚薄不一,因此果孢子钻入后生长的情况就不完全一样,有些易于生长,蔓延很快;有些不易生长,蔓延很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一节紫菜的生物学
▪ 一、分类地位 ▪ 红藻门 Rhoodophyta ▪ 原红藻纲 Protoflorideae ▪ 红毛菜目 Bangiales ▪ 红毛菜科 Bangiaceae ▪ 紫菜属 Porphyra ▪ 真紫菜亚属 Euporphyra ▪ 条斑紫菜 Porphyra yezpensis Ueda ▪ 坛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果胞和精子囊母细胞(经多次分裂形成精子囊 器)。 ▪ 果胞的一端或上、下各具有一原始受精丝突起, 接受精子。两者成熟后,精子囊脱离藻体,随海 水流动被带到果胞的原始受精丝上,不久精子囊 也伸出一细丝,透过胶质膜达到果胞内部淌入果 胞内的精子核与果胞的核融合完成受精作用,即 形成合子。
13
无性繁殖
14
17
▪ 无性繁殖:由营养细胞转化成单孢子,单 孢子一般先从叶片边缘细胞经过质变形成, 一个营养细胞形成一个单孢子。
18
紫菜的生活史
▪ 紫菜的一生是由宏观的叶状体阶段与微观的 丝状体阶段组成。
▪ 叶状体上形成生殖细胞果胞和精子囊母细胞 (经多次分裂形成精子囊器)。
▪ 受精后的合子进行多次分裂成为果孢子即钻 入碳酸钙的基质长成丝状体,丝状体不断生 长发育,到一定时间,在其侧枝上长出壳孢 子囊,然后产生壳孢子,放散出来后附着到 自然的或人工的生长基上直接萌发成叶状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
营养藻丝的生长和不定形细胞
▪ 丝状藻丝为单列细胞,长短不一,主枝不 明显,色素体侧生呈片状或弥散状,色泽 随培养光照的强弱、营养条件的优劣而有 差异,一般呈紫红色。
et B.F. Zheng
3
主要紫菜的形态构造
▪ (一)坛紫菜 ▪ 藻体呈披针形,亚卵形或长卵形; ▪ 生长在岩礁的藻体高一般只有12-16厘米,有时
能达28厘米以上,而生长在养殖筏上的,个体 大的多,体长常能达1-2米 ,最长的达4.4米; ▪ 宽3-5厘米,有时可达8厘米以上; ▪ 色暗绿紫而带褐色,基部为心脏形,少数为圆形 或楔形; ▪ 边缘无皱褶或稍有皱褶,在人工养殖筏上的藻体 皱褶增多;
6
▪ 坛紫菜为我国所特有,主要分布在浙江、 福建两省,它的分布北限在浙江的嵊泗列 岛,盛产于浙江省的舟山市,台州市、洞 头县和福建的平潭、莆田、惠安、东山等。
7
▪ 它具有出苗迅速,生长快、产量高、上市 早、风味好、含琼脂等特点,是浙闽两省 的主要养殖品种,具1999年统计,养殖面 积占我国紫菜养殖总面积的80%以上,产 量占90%以上。
紫菜的丝状体
15
▪ 受精后的合子进行多次分裂成为果孢子, 果孢子成熟后,脱离果孢子囊而分散到海 水中,随水漂流,如遇到含碳酸钙的基质, 即钻入长成丝状体,并渡过整个夏天。
16
紫菜的性别
▪ 约分为四种雌雄异体 长紫菜、拟线形紫 菜;雌雄同体 条斑紫菜、圆紫菜;
▪ 雌雄异体为主兼有雌雄同体:坛紫菜;雌 雄同体为主兼有雌雄异体 半叶紫菜华北 变种。
▪ 长假根丝的附着细胞呈卵形或长棒形。 ▪ 雌雄同株。 ▪ 淡黄色的精子囊器区呈较粗的长条或长块
状,混杂在深紫色的果孢子囊中而呈明显 的花白条斑纹状,因此得名。
10
▪ 每一精子囊器一般具有128个精子囊,少 数具64个精子囊,表面观16个或8个,共8 层;
▪ 果孢子囊具16个果孢子,表面观4个,共4 层。
第二章紫菜栽培
▪ 紫菜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面积较大、技术较 成熟、产量较高的海藻之一。它的营养丰 富,味道鲜美,干品中粗蛋白的含量达 30%左右,并含有维生素A、C、多种人体 必须的氨基酸和EPA、无机盐类,经常食 用紫菜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 条斑紫菜自然生长在大干巢线附近的岩礁 和海带苗绳或架子上。
11
▪ 生长期为11月至翌年6月,盛期在2-3月。 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种,除我国外, 还分布于朝鲜和日本,是我国长江以南、 江苏、鲁南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
12
紫菜的繁殖与生活史
▪ 繁殖 :分有性和无性繁殖 ▪ 有性繁殖:在繁殖季节在叶状体上形成生殖细胞
▪ 这样周而复始,就是紫菜的生活史。
19
条斑紫菜生活史
20
坛紫菜生活史
21
紫菜丝状体阶段的形态及繁殖
▪ 丝状体可分为5个时期: ▪ 果孢子萌发 ▪ 营养藻丝 ▪ 膨大藻丝 ▪ 壳孢子的形成 ▪ 壳孢子的放散
22
果孢子萌发
▪ 成熟的果孢子,脱离叶片,一般呈圆形,也能做 不规则的变形运动,内含1个星状色素体,色泽 与藻体颜色相一致。
8
条斑紫菜
▪ 藻体呈叶片状,卵形或长卵形;长一般 12-30厘米,少数可达70厘米以上,生 长在养殖筏上的有时可达1米左右;
▪ 宽2-6厘米,少数可达15厘米以上; ▪ 鲜紫红或略带蓝绿色; ▪ 基部圆形或心脏形;
9
▪ 边缘细胞排列整齐,藻体边缘有皱褶,厚 30-50微米,单层细胞,色素体单一;
4
▪ 边缘细胞排列具较稀疏的锯齿,营养细胞 为单层,局部为双层;
▪ 多数细胞具单一色素体; ▪ 藻体厚65-110微米; ▪ 长假根丝的附着细胞呈圆头形。
5
▪ 坛紫菜多数为雌雄异株,少数为雌雄同株。 ▪ 雌雄同株时,含精子囊器部分和含果孢子囊器部
分常以直线或曲线分别集中分布于藻体的一定区 域上。 ▪ 每一精子囊器具有128个或256个精子囊,表面 观16个,共8层或16层; ▪ 每一果孢子囊具16个或32个果孢子,表面观为2 排4层或少数为4排4层。
▪ 不同紫菜的果孢子直径不一样,坛紫菜的11-13 微米,条斑紫菜的10-11微米。
▪ 脱离叶片后一般的情况下果孢子钻入石灰质的基 质内,因为其星状的色素体具有溶解碳酸钙的特 殊能力,少数的果孢子有两极萌发的能力。
23
▪ 萌发后果孢子的内含物全部进入壳内,延 伸为藻丝,留一透明的壳在贝壳外面。
▪ 也可以附着在玻璃片上生长成丝状体,也 可以萌发后悬浮在海水中形成绒球状的丝 状体,为了区别贝壳内的,称这类为自由 丝状体或游离丝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