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6)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6)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空图字表圣,自言泗州人,少有俊才。

咸通中,一举登进士第,雅好为文,颇自矜伐,端士鄙之。

初,从事使府,洎登朝,骤历清要。

巢贼之乱,车驾播.迁,图有先人旧业在中条山,极林泉之美。

图自礼部员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诗酒自娱。

属天下版荡,士人多往依之,互相推奖,由是声名藉甚。

昭宗反正,以户部侍郎征至京师。

图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要恶之,稍抑其锐。

图愤愤谢病,复归中条,与人书疏,不名.官位,但称知非子,又称不辱居士。

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结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为《亭记》云。

臣谨按注:图,河中虞乡人。

少有文彩,未为乡里所称,会王凝自尚书郎出为绛州刺史,图以文谒之,大为凝所赏叹,由是知名。

未几,凝入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知贡举,擢图上第。

顷之,凝出为宣州观察使,辟图为从事。

既渡江,御史府奏图监察,下诏追之。

图感凝知己之恩,不忍轻离幕府,满百日不赴阙,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

久之,征拜礼部员外郎,俄知制诰。

图见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乱,即弃官归中条山,寻以中书舍人征,又拜礼部、户部侍郎,皆不起。

及昭宗播迁华下,图以密迩乘舆,即时奔问,复辞还山。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图撰碑,得绢数千匹,图致于虞乡市心,恣乡人所取,一日而尽。

是时盗贼充斥,独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图避难,获全者甚众。

昭宗东迁,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为柳璨所阻,一谢而退。

梁祖受禅,以礼部尚书征,辞以老病,卒时年八十余。

臣又按梁室大臣如恭翔、李振、杜晓、杨涉等,皆唐朝旧族,本以忠义立身,重侯累将,三百余年,一旦委质朱梁,其甚者赞成弑逆,惟图以清直避世,终身不仕梁祖。

故《梁史》指图小瑕,以泯大节者,良.有以也。

(选自《五代史阙文》,有删节)注:臣谨按,意为“我恭谨地考察过”,后面一般为作者的补叙以及议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车驾播.迁播:迁移B.不名.官位名:占有C.图见唐政多僻.僻:不正D.良.有以也良:认为……好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空图自负的性格使他招致权贵的反感,于是他弃官不做,隐居山林。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8 第4讲 文言文翻译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 专题8 第4讲 文言文翻译题 Word版含答案

第4讲文言文翻译题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即时训练]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实词:译文:(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重要实词:译文:答案:(1)重要实词:东(名词用作状语)、封(第一个,使动用法)、肆(重要动词)、阙(重要动词)。

译文:(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2)重要实词:博学(古今异义词)、日(名词用作状语)、参省(重要动词)、知(通假字)。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渤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

(1)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妻曰:“(2)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

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

”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拜姑礼毕,提瓮出汲。

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第七十四》)(1)重要实词:译文:(2)重要实词:译文:答案:(1)重要实词:就(接近,根据语境可译为“跟随”)、奇(意动用法)、妻(名词用作动词)、资贿(财货,这里指“嫁妆”)译文: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能守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他,(少君出嫁时)陪送的嫁妆非常丰厚。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小说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3)

2020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小说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3)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小说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善良的苹果李桂芳1981年的暑假,我12岁。

那些日子,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桓着美丽的苹果。

它们绯红的脸蛋,清香的气息,光滑的皮肤,像魅力十足的妖怪。

确切地说,它们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盘踞了很久,一直在努力地诱惑着我。

苹果长在邻居三婶家屋后的树上,又大又红,低低地垂挂在我家田地边沿。

那是一棵稚嫩的苹果树,果子很少,屈指可数。

那时,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那个早晨,母亲分派我去割草。

我来到稻田边,和苹果对望。

它们近在咫尺,让我心跳加速,魂不守舍。

我警惕地张望,四野阒然,天赐良机。

我颤颤探手,正准备采摘。

忽然,有歌声传来,原来是黑牛叔,那个老光棍,正哼着歌儿走向自家稻田。

“狗娃,割草呢?”黑牛叔笑着问。

“就是。

”我懒懒答应着,心里却满是火气:谁让你坏我的好事?黑牛叔一边哼歌,一边埋头弯腰给稻田除草。

我偷眼一瞥,茂盛如丛林的秧苗严严遮住了他的身影。

不多时,黑牛叔的歌声愈加缥缈。

我翘首一看,原来他走进了稻田深处。

我的心咚咚直跳,胸腔像要爆裂。

于是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探出手去,轻轻一摘,一个,又一个,两个苹果乖乖躺进了我的衣兜。

我摸摸衣兜,紧张万分,像摸着两枚炸弹。

甜蜜的渴望满足后,取代的是浓浓的恐惧。

我清楚,一旦败露,我就是小偷,将会身败名裂。

趁着黑牛叔浑然不觉,我迅速逃离现场,一溜烟跑回家,躲进猪圈里。

在小黑猪贪婪的注视和叫唤声里,狼吞虎咽地啃完两个苹果。

由于紧张,吃得太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甚至还没品出苹果诱人的香甜。

傍晚,我听到了三婶声嘶力竭的骂声。

三婶是村里的媒婆,她的嘴才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

说媒技术是村里一流,她的骂人水平更是空前绝后的。

我多么希望能够躲避那些如刀枪,似剑戟的恶毒骂言。

我的幼小心灵,承受不住那些凶恶如毒蛇猛兽般的咒骂。

三婶却坚持不懈,骂言不绝。

她两手叉腰,站在自家院子里。

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人来人往,穿梭不停。

2020届高三(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翻译

2020届高三(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翻译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翻译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与杨德祖①书[魏]曹植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

昔仲宣②独步于汉南,孔璋③鹰扬于河朔,伟长④擅名于青土,公幹⑤振藻于海隅,德琏⑥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

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

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

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

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

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

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

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

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

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1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1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题。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

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

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

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已而得者,其时顾.也。

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

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

冬与夏不能两刑.,草与稼不能两成,新谷熟而陈谷亏,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无遂功,天之数也。

故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

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

盖闻孔丘、墨翟..,昼日讽诵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

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曰:“精而熟之,鬼将告之。

”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

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

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宁越,中牟之.鄙人也。

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

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宁越曰:“请以.十五岁。

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

”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

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

养由基矫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矣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

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于其师。

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曰:“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

今日将教子以秋驾①。

”尹儒反走,北面再拜曰:“今昔臣梦受之。

”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矣。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8)古代诗歌阅读·词 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8)古代诗歌阅读·词  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词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南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②边,拟共天随③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③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1.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二两句写鸿雁南飞,随云而去,自由自在,反衬词人漂泊江湖,身不由己的凄冷、苦楚。

B.下片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愿,他十分向往陆龟蒙浮游于江湖上自得其乐的闲居生活。

C.“今何许?”一句是反问。

诗人正是在这反问中,表达了怀念故人、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D.最后一句描写词人凭栏怀古,吹凄凄冷风,看残柳飞舞,一派参差凌乱、凄冷萧索景象,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感慨身世、忧心国家的复杂感情。

2.请简要赏析“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两句。

2、古代诗歌阅读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惜别严仁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拖②转牙樯③。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4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4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论辩类文言文阅读(2020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2古代文化常识(二)(含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二)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

C.《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

“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除”“拜”只指任命官职,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笞刑,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

C.古代根据天色的变化将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称为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

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D.庐冢,也叫庐墓,指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解析“黄昏”是现代时间的19点~21点,“人定”则是21点~23点,所以“人定”应在“黄昏”之后。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A.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

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

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

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解析“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繁昌县兴造记曾巩太宗二年,取宣之三县为太平州,而繁昌在籍中。

繁昌者,故南陵地,唐昭宗始以为县。

县百四十余年,无城垣而滨大江,常编竹为障以自固,岁辄更之,用材与力一取于民,出入无门关,宾至无舍馆。

故世指繁昌为陋县,而仕者不肯来,行旅者不肯游,政事愈以疵,市区愈以索寞,为乡老吏民者羞且憾之。

事之穷必变,故今有能令出,因民之所欲为,悉破去竹障,而垣其故基,为门以通道往来,而屋以取固。

即门之东北,构亭瞰江,以纳四方之宾客。

既又自大其治所,为重门步廊。

门之上为楼,敛敕书置其中。

廊之两旁,为群吏之舍,视事之厅,便坐之斋,寝庐庖湢,各以序为。

厅之东西隅,凡案牍簿书,室而藏之,于是乎在。

自门至于寝庐,总为屋凡若干区。

自计材至于用工,总为日凡二千三百九十六日而落成焉。

夏希道太初,此令之姓名字也。

庆历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此成之年月日也。

始繁昌为县,止三千户。

九十年间,四圣之德泽,覆露生养,今几至万家。

田利之入倍他壤有余,鱼、虾、竹、苇、柿、栗之货,足以自资,而无贫民。

其江山又天下之胜处,可乐也。

今复得能令,为树立如此,使得无岁费而有巨防,宾至不惟得以休,而耳目尚有以为之观。

令居不惟得以安,而民吏之出入仰望者,益知尊且畏之。

予知县之去陋名,而仕者争欲来,行旅者争欲游,昔之疵者日以减去,而索寞者日以富蕃。

称其县之名,其必自此始。

昔孟子讥子产惠而不知为政,呜呼,如夏令者,庶几所谓知为政者与!于是过子产矣。

凡县之得能令为难;幸而得能令,而兴事尤难;幸而事兴,而得后人不废坏之又难也。

今繁昌民既幸得其所难得,而令又幸无不便己者,得卒兴其所尤难,皆可喜无憾也。

惟其欲后人不废坏之,未可必得也。

故属予记,其不特以著其成,其亦有以警也。

某月日,南丰曾巩记。

(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事愈以疵疵:糟糕B.而垣其故基垣:城墙C.而令又幸无不便己者便:有利D.其不特以著其成著:彰显【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思①论苏轼昔者夫子②之文章,非有意于为文,是以未尝立论也。

所可得而言者,唯其归于至当,斯以为圣人而已矣。

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议。

此其不争为区区之论,以开是非之端,是以独得不废,以与天下后世为仁义礼乐之主。

夫子既没,诸子之欲为书以传于后世者,其意皆存乎为文,汲汲乎惟恐其汩没而莫吾知也,是故皆喜立论。

论立而争起。

自孟子之后,至于荀卿、扬雄,皆务为相攻之说,其余不足数者纷纭于天下。

嗟夫,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聃、庄周、杨朱、墨翟、田骈、慎到、申不害、韩非之徒,各持其私说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将惑之,而未知其所适从。

奈何其弟子门人,又内自相攻而不决。

千载之后,学者愈众,而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由此之故欤?昔三子之争,起于孟子。

孟子曰:“人之性善。

”是以荀子曰:“人之性恶。

”而扬子又曰:“人之性,善恶混。

”孟子既已据其善,是故荀子不得不出于恶。

人之性有善恶而已,二子既已据之,是以扬子亦不得不出于善恶混也。

为论不求其精,而务以为异于人,则纷纷之说,未可以知其所止。

且夫夫子未尝言性也,盖亦尝言之矣,而未有必然之论也。

孟子之所谓性善者,皆出于其师子思之书。

子思之书,皆圣人之微言笃论,孟子得之而不善用之,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为言之名,举天下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论,昭昭乎自以为的于天下,使天下之过者,莫不欲援弓而射之。

故夫二子之为异论者,皆孟子之过也。

若夫子思之论则不然,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圣人之道,造端乎夫妇之所能行,而极乎圣人之所不能知。

造端乎夫妇之所能行,是以天下无不可学而极乎。

圣人之所不能知,是以学者不知其所穷。

夫如是,则恻隐足以为仁,而仁不止于恻隐。

羞恶足以为义,而义不止于羞恶。

此不亦孟子之所以为性善之论欤!子思论圣人之道出于天下之所能行,而孟子论天下之人皆可以行圣人之道。

此无以异者。

而子思取必于圣人之道,孟子取必于天下之人。

故夫后世之异议皆出于孟子。

而子思之论,天下同是而莫或非焉。

然后知子思之善为论也。

【注】①子思:名孔伋,孔子嫡孙,受教于孔子的学生曾参。

②夫子:指孔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B.诸子之欲为书以传于后世者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昭昭乎自以为的于天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故夫二子之为异论者,皆孟子之过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仲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答案】C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君张氏,讳式,字景则。

其先建州浦城人,后徙建安。

盖弗仕者三世,讳汉夫者,曾祖也;讳谟者,祖也;讳希颜者,父也。

父以君贵,乃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知君可教,乃付家事长子,而纵君游学。

及长,文辞行义为乡里所推。

天禧二年,释进士褐①,主福州闽县簿。

又主南剑将乐②簿,有银冶③,坐岁课不足,系者常数百人。

君籍其人,使富贫财力相兼,课遂有羡,无系者。

归,以劳除开封府祥符县尉,赵稹将并州,辟军事判官。

未几,遭母夫人丧。

服除,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福州古田县。

耕籍田恩④,迁太常博士、知开封府咸平县。

又通判饶州,狱有十数年不决者,君一言而决。

会择河北吏,御史中丞举君。

又以选知虔州。

虔于东南州为最剧,君能镇抚之以无事。

三司市绸绢十余万,非经数,君拒弗市,民以君为有赐也。

又知濠、寿二州,人缢其妻而以自杀告,狱既具,诘立服,举州欢以为明。

居顷之,召为开封府推官,坐栲掠囚死,出知岳州。

皇祐二年九月六日卒,享年六十二。

官至尚书祠部郎中。

君廉静好书,长于政事,既去而人思。

见时事有不便,往往能极言之无所忌。

赵元昊反时,诱人出财助军,诱多得赏,于是吏或劫富人出财,君疏罢之。

为开封推官时,宫中以私财为佛寺置田,又疏以为乱法,后遂以君言而止。

既老矣,终不肯治田宅,所得禄以置书,曰:“吾子业此,足以自活,不然,虽田宅何足?”妻姓徐,濮阳县君。

子六人,女二人。

某月某日葬君某乡某里。

铭曰:张祖留侯,世穷久幽,君始士服,起家以学,发于州县,治见称举。

有言朝廷,弊事用除。

维清厥诲,尚后弗渝。

(选自《王荆公文集笺注》,有删改) 【注】①释进士褐:释褐,脱掉粗布衣服。

指做官。

②南剑将乐:宋州县名,治所在今福建将乐。

③银冶:银矿及冶场。

④籍田恩:宋代籍田是皇帝劝农的一种典礼,礼后往往推恩于文武官吏,称为籍田恩。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时事有不便,往往能极言之无所忌。

(2)吾子业此,足以自活,不然,虽田宅何足?【答案】(1)看见当时有对国家不利的事情,他常常能够畅所欲言而无所顾忌。

4.(1)他亲自砍柴烧饭来侍奉父母,虽然平日经常断炊,他却显得安适自在,很快乐,没有人能看到其中的真意。

(2)遇上风雨天常常不出门,出游时他乘坐小车,一人驾行,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参考译文】邵雍字尧夫。

他的祖先是范阳人,他的父亲邵古带着家人来到衡漳,后又迁到共城。

邵雍三十岁那年,到河南游历,将他的双亲埋葬在伊水旁,于是成为河南人。

邵雍年少时,对自己的才能颇为自豪,情绪激昂想要建立功名。

他读书时没有什么不读的,刚开始治学时,他坚毅、刻苦、自励,冬天不用炉火,夏天不用扇子,夜里不上床就寝有好几年。

之后他感叹道:“过去的人尚且与古人交友,而唯独我还没有周游四方。

”于是他渡过黄河、汾河,越过淮水、汉水,周游在齐、鲁、宋、郑等古国的旧址之上,很久以后,忽然归来,说道:“道已经在我这里了。

”于是不再出门。

刚到洛阳的时候,他住处的墙壁是用蓬蒿荆条做成的,不能遮风挡雨,他亲自砍柴烧饭来侍奉父母,虽然平日经常断炊,他却显得安适自在,很快乐,没有人能看到其中的真意。

等到主持双亲丧礼的时候,他极尽礼仪,异常悲伤,以致伤了身体。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多位贤者退居洛阳时,敬重邵雍,经常与他交往,为他买下田宅。

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收成仅仅能够满足衣食之需。

他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于是自号“安乐先生”。

早晨他焚香安坐,午后喝三四杯酒,微醉即止,总不会喝醉,兴致上来就吟诗自咏。

春秋季节进城出游,遇上风雨天常常不出门,出游时他乘坐小车,一人驾行,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士大夫知道他行车的声音,都争相迎候,儿童仆役都欢呼着相告:“我们家先生到了。

”不再称他的姓名。

有时他连住两三天才离去。

好事的人仿照邵雍的住所另外为他建造了一个房子,等候他的到来,称它为“行窝”。

熙宁年间推行新法,官吏认为新法紧迫不可施行,有的就上交了辞呈离去。

邵雍在州县的门生旧友,纷纷致信询问邵雍,邵雍说:“这正是贤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严酷,但是如果能够宽缓一分,那么百姓就会受益一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