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1. 3 数据的整理 课件(沪科版七年级上)

初中
4 0 17 892 23 344 33 961
小学
28 330 35 237 37 057 35 701
其 他
65 255 39 477 30 138 15 581
第二次1964年 第三次1982年 第四次1990年
第五次2000年 3 611
如何进一步整理这些数据? 小丽将这一列的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的两种统 你认为这样表示数据是否好一些 ? 统计表是整理 小小的统计表使长长的 计图.(1)请复习统计图的制作; (2)你从中解读出了 数据的方法之 原则:更好的反映数据的特征. 哪些信息? 文字信息变得一目了然 一.
第五次2000年 3 611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1 146
33 961
35 701
15 581
1.复习折线 统计图的制 作; 2.你解读出 哪些信息?
每1 0 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数统计图
3611
1422 416 615 2000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这个统计图,是以整个圆代表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个统计项目 分别用圆中不同的扇形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代表该 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之几,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优势:直观、形象地显示各个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4次人口普查 1990年全国人口总数1 160 017 381人.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 大学文化程度的l 42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8 039人;具有初中 文化程度的23 344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37057人.
中考复习第34课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课件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 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后,则处 于正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或正中间的两个 数的平均数(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 最多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当堂检测
第34课时┃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 A.0.4和0.34 B.0.4和0.3 C.0.25和0.34 D.0.25和0.3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34课时┃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检测考点2 极差、方差
2. [2013· 巴中] 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 训练,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 两名同学成绩的( B ) A.平均数 C.频数分布 B.方差 D.中位数
解 析
方差反映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波动越
大,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34课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方法点析 (1)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频率 作为总体的平均数、方差、频率的估计值; (2)中位数是一个位 置代表值,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如果已知一 组数据(互不相等)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或大于这个中位 数的数各占一半.众数是一个代表大多数的数据,当一个数据有 较多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数.一组数据的极 差、方差越小,这组数据越稳定.
第34课时┃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 平均数 中位数 甲 乙 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 7 方差 命中10环的次数 0 1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当堂检测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当堂检测
第34课时┃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 A.0.4和0.34 B.0.4和0.3 C.0.25和0.34 D.0.25和0.3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34课时┃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检测考点2 极差、方差
2. [2013· 巴中] 体育课上,某班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短跑 训练,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 两名同学成绩的( B ) A.平均数 C.频数分布 B.方差 D.中位数
解 析
方差反映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波动越
大,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当堂检测
第34课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方法点析 (1)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时,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频率 作为总体的平均数、方差、频率的估计值; (2)中位数是一个位 置代表值,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如果已知一 组数据(互不相等)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或大于这个中位 数的数各占一半.众数是一个代表大多数的数据,当一个数据有 较多重复数据时,众数往往是人们所关心的数.一组数据的极 差、方差越小,这组数据越稳定.
第34课时┃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 平均数 中位数 甲 乙 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 7 方差 命中10环的次数 0 1
考点聚焦
豫考探究
当堂检测
《平均数的再认识》数据的分析和整理PPT课件

人数
1
4
1
2
身高(厘米) 175 169—165 159—155 130
此题中最矮身高人数多 于最高身高的人数,则 平均身高偏小一点。
A.169~175厘米范围内
B.165~169厘米范围内
C.160~165厘米范围内
D.130~155厘米范围内
课堂练习
3.评选“校园十佳歌手”时,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 算平均分”的得分方法来计算。六位评委给5号选手打分如下表,那么 5号选手最后平均得多少分?
课堂练习
1.5<2.25<3<4.25<4.75<6.5<7=7 所以种水果按照喜好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 苹果、香蕉、西瓜、橘子、葡萄、梨、桃和菠萝。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 (偏大或偏小)的影响。
我还理解了求平均数时去掉最 高分和最低分的道理。
板书设计
平均数怎么算?
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数据的个数
新知讲解
请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选手1 选手2 选手3
评委1
92 97 90
评委2
98 99 98
评委3
94 100 87
评委4
96 84 85
评委5
100 95 90
平均分
96 ① 95 ② 90 ③
(92+98+94+96+100)÷5=96(分)
以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代表免
合
费乘车身高,保证了学龄前儿
童大部分都低于这个数值。
理
新知讲解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
下表是“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T【优秀课件】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中,你得 到了哪些信息?
(3)根据今日几种 水果的报价,每个小 组提出一个购买水果 的方案。
看看哪个组的方案 既合理,又省钱。
水果
苹果 雪梨 香蕉
桃 葡萄 橘子
单价 (元/千
克)
4 3 5 3 10 5
(4)交流各组的购买方案,全班制订购买计划。
关于吃水果这件事, 你有什么建议?
所占百分比 26.64% 25.52% 16.34% 16.26% 15.24%
这组数据怎样得到的呢? 网站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呢?
调查
开动脑筋噢!
2. 8号西湖水位达到7.26米,超过警戒水位
47cm,昨天,水位达到7.2米.
这组数据,杭州水文监测部门是用什么方 法收集得到的呢?
观察并纪录
看谁最棒噢!
例2 调查全班同学最爱吃的蔬菜。 (1)确定几种大众蔬菜进行调查。
大家来确定调查 方式。
(2)把调查的数据整理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最爱 吃的 蔬菜 人数 (人)
你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例3 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
(1)把全班同学的身高记录在下表中。
学 性 身高 学 性 身高 学 性 身高 号 别 (cm) 号 别 (cm) 号 别 (cm)
从全班同学身高和体重的调查 结果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 想到了什么问题?
1.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男,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 检测结果:
0.2,0.5,0.7(女),1.0,0.3(女),1.2(女),1.5, 1.2,1.5(女),1.0(女),1.5,1.1,1.2(女),1.5(女), 1.5(女),0.6(女),1.0(女),0.8,1.5,1.2
(3)根据今日几种 水果的报价,每个小 组提出一个购买水果 的方案。
看看哪个组的方案 既合理,又省钱。
水果
苹果 雪梨 香蕉
桃 葡萄 橘子
单价 (元/千
克)
4 3 5 3 10 5
(4)交流各组的购买方案,全班制订购买计划。
关于吃水果这件事, 你有什么建议?
所占百分比 26.64% 25.52% 16.34% 16.26% 15.24%
这组数据怎样得到的呢? 网站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呢?
调查
开动脑筋噢!
2. 8号西湖水位达到7.26米,超过警戒水位
47cm,昨天,水位达到7.2米.
这组数据,杭州水文监测部门是用什么方 法收集得到的呢?
观察并纪录
看谁最棒噢!
例2 调查全班同学最爱吃的蔬菜。 (1)确定几种大众蔬菜进行调查。
大家来确定调查 方式。
(2)把调查的数据整理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最爱 吃的 蔬菜 人数 (人)
你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例3 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
(1)把全班同学的身高记录在下表中。
学 性 身高 学 性 身高 学 性 身高 号 别 (cm) 号 别 (cm) 号 别 (cm)
从全班同学身高和体重的调查 结果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 想到了什么问题?
1.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男,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 检测结果:
0.2,0.5,0.7(女),1.0,0.3(女),1.2(女),1.5, 1.2,1.5(女),1.0(女),1.5,1.1,1.2(女),1.5(女), 1.5(女),0.6(女),1.0(女),0.8,1.5,1.2
9.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件(共23张PPT)

一、数据的收集
2、数据收集的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 观察、实验
(3)选择调查方法 (4)进行调查
直接方法 间接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
(5)记录调查结果 互联网等
•2014-2015上学期仁和中学 初一年级室内卫生情况
查资料
2014-2015第一学期 仁和中学室内卫生统计表
性别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身高 173 170 166 166 166 165 165 163 163 163 162 162 161 160 158 157 157 154 151
三、知识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要点 关键总结
注意
数据的收集
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1)明确调 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 选择调查方法;(4)进行调查;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身高 177 176 175 170 170 170 170 168 167 165 165 165 165 159 157 155 153 183 153
编号 30 36 9 15 28 2 16 1 7 19 5 31 20 21 11 22 23 38 34
一、数据的收集 试图收集当时的有关数
1、数据收集的意义
据,但是由于没有安装 “黑匣子”,使得有效
• “ 东方之星” 沉船事件 数据的收集困难重重
一、数据的收集
1、数据收集的意义
• 马航MH370失联事件
• “ 东方之星” 沉船事件
在某些情况下,数据收集比数 据挖掘更难、更有意义,因为这种 数据收集本身就是发现。
数据分析(培训完整)ppt课件

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数据 的分布、特征和关系。
结果解释和应用
将分析结果转化为业务洞察和行 动计划,并应用到实际业务中。
模型评估和优化
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提高 预测准确性和业务洞察力。
建立模型
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和模型。
02
CATALOGUE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01
02
格式统一
将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 为标准格式,便于后续
分析。
数据转换
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转换 ,以满足分析需求。
数据存储与备份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根据数据量、访问频率和安全 性要据进行备份,以防数 据丢失。
数据归档
将不常用的数据归档到低成本 存储设备上。
数据迁移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适时迁移 数据到更高级的存储设备。
03
04
内部数据
公司数据库、CRM系统、日 志文件等。
外部数据
市场调查、公共数据、第三方 数据提供商等。
社交媒体数据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生成内 容。
IoT数据
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
数据清洗与整理
缺失值处理
删除缺失值过多、无法 获取有效信息的记录。
异常值处理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如 离群点、错误数据等。
简洁明了
避免图表过于复杂,突出核心信息 ,减少不必要的元素。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 等。
色彩和字体选择
使用易于阅读的颜色和字体,确保 图表清晰易读。
数据可视化案例分享
销售趋势分析
使用折线图展示不同时间段内的销售数据, 分析销售趋势。
结果解释和应用
将分析结果转化为业务洞察和行 动计划,并应用到实际业务中。
模型评估和优化
对模型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提高 预测准确性和业务洞察力。
建立模型
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和模型。
02
CATALOGUE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01
02
格式统一
将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 为标准格式,便于后续
分析。
数据转换
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转换 ,以满足分析需求。
数据存储与备份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根据数据量、访问频率和安全 性要据进行备份,以防数 据丢失。
数据归档
将不常用的数据归档到低成本 存储设备上。
数据迁移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适时迁移 数据到更高级的存储设备。
03
04
内部数据
公司数据库、CRM系统、日 志文件等。
外部数据
市场调查、公共数据、第三方 数据提供商等。
社交媒体数据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生成内 容。
IoT数据
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
数据清洗与整理
缺失值处理
删除缺失值过多、无法 获取有效信息的记录。
异常值处理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如 离群点、错误数据等。
简洁明了
避免图表过于复杂,突出核心信息 ,减少不必要的元素。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 等。
色彩和字体选择
使用易于阅读的颜色和字体,确保 图表清晰易读。
数据可视化案例分享
销售趋势分析
使用折线图展示不同时间段内的销售数据, 分析销售趋势。
数据的整理ppt课件

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 3. 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组距分组
(几个概念)
• 1. 下 限:一个组的最小值 • 2. 上 限:一个组的最大值 • 3. 组 距:上限与下限之差 • 4. 组中值:下限与上限之间的中点值
组中值= 下限值+上限值 2
等距分组表
(上下组限重叠)
表3-5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加
☺ ☺☺ ☺☺☺
定序数据频数分布表
(实例 )
【 例 3.2】 在 一 项 城市住房问题的 研究中,研究人 员在甲乙两个城 市各抽样调查300 户,其中的一个 问题是:“您对 您家庭目前的住 房状况是否满意 ?
1.非常不满 意;2.不满意; 3.一般;4.满 意;5.非常满意 。
表3-2 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
其他广告 2
招生招聘广告 10
广 房地产广告
16
告 类 金融广告 9
型 服务广告
51
112
商品广告
0
40
80 人数(人)120
图3-1 某城市居民关注不同类型广告的人数分布
定类数据的图示—圆形图
(圆形图的制作)
1. 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园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 值大小的图形
2. 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 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2. 定距和定比数据的排序
– 递增排增序排后序可:表设示一为组:数X据(1)为<XX(21)<,…X<2,X(N…) ,XN,递 – 递减排序可表示为:X(1)>X(2)>…>X(N)
第二节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 定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二. 定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组距分组
(几个概念)
• 1. 下 限:一个组的最小值 • 2. 上 限:一个组的最大值 • 3. 组 距:上限与下限之差 • 4. 组中值:下限与上限之间的中点值
组中值= 下限值+上限值 2
等距分组表
(上下组限重叠)
表3-5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加
☺ ☺☺ ☺☺☺
定序数据频数分布表
(实例 )
【 例 3.2】 在 一 项 城市住房问题的 研究中,研究人 员在甲乙两个城 市各抽样调查300 户,其中的一个 问题是:“您对 您家庭目前的住 房状况是否满意 ?
1.非常不满 意;2.不满意; 3.一般;4.满 意;5.非常满意 。
表3-2 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
其他广告 2
招生招聘广告 10
广 房地产广告
16
告 类 金融广告 9
型 服务广告
51
112
商品广告
0
40
80 人数(人)120
图3-1 某城市居民关注不同类型广告的人数分布
定类数据的图示—圆形图
(圆形图的制作)
1. 也称饼图,是用圆形及园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 值大小的图形
2. 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 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2. 定距和定比数据的排序
– 递增排增序排后序可:表设示一为组:数X据(1)为<XX(21)<,…X<2,X(N…) ,XN,递 – 递减排序可表示为:X(1)>X(2)>…>X(N)
第二节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 定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二. 定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数据收集和整理》PPT课件(第2课时)

答:他们的投票不影响统计结果,最终还是小雨票多。
因为即使缺勤的同学都把票投给小刚,小雨的票数仍然
比小刚多,仍然应该选小雨参加比赛。
小组讨论
最少再有多少同学参加投票,结果可能改变?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堂练习
右边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1)把小明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天气 晴
阴
雪
天数 15 12
规一则个:一每个名地同数学出只票能数从,小比刚较和麻小烦雨。选一名 进行投票,再统计出谁得的票数多。
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得票情况。
当票数比较集中时, 画的符号会比较多, 占的地方比较大, 数数时容易数错。
小刚
正 正 正
小雨 正正 正 正
写“正”字统计, “正”字的每1笔 代表1票,1个“正” 字有5笔,即1个 “正”字代表5票。
4
选自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课堂练习
右边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天气 晴
阴
雪
天数 15 12
4
(2)这个月共有多少天?阴天比雪天多几天?
15+12+4=31(天) 12-4=8(天)
答:这个月共有31天。阴天比雪天多8天。
选自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变式训练
1.二(1)班要选一名体育委员。
(1) 二(1)班( 王宇 )应该当选体育委员。
变式训练
1.二(1)班要选一名体育委员。
(2)如果二(1)班的3位体育老师也参与投票,结果可能 怎样? 答:结果不会改变。
变式训练
2. 下面是二(2)班部分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张宇 刘丽 王明 于涛 李晓飞 高晓丽 爱美
因为即使缺勤的同学都把票投给小刚,小雨的票数仍然
比小刚多,仍然应该选小雨参加比赛。
小组讨论
最少再有多少同学参加投票,结果可能改变?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堂练习
右边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1)把小明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天气 晴
阴
雪
天数 15 12
规一则个:一每个名地同数学出只票能数从,小比刚较和麻小烦雨。选一名 进行投票,再统计出谁得的票数多。
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得票情况。
当票数比较集中时, 画的符号会比较多, 占的地方比较大, 数数时容易数错。
小刚
正 正 正
小雨 正正 正 正
写“正”字统计, “正”字的每1笔 代表1票,1个“正” 字有5笔,即1个 “正”字代表5票。
4
选自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课堂练习
右边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天气 晴
阴
雪
天数 15 12
4
(2)这个月共有多少天?阴天比雪天多几天?
15+12+4=31(天) 12-4=8(天)
答:这个月共有31天。阴天比雪天多8天。
选自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变式训练
1.二(1)班要选一名体育委员。
(1) 二(1)班( 王宇 )应该当选体育委员。
变式训练
1.二(1)班要选一名体育委员。
(2)如果二(1)班的3位体育老师也参与投票,结果可能 怎样? 答:结果不会改变。
变式训练
2. 下面是二(2)班部分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 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张宇 刘丽 王明 于涛 李晓飞 高晓丽 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