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占位病变影像诊断PPT
合集下载
肝脏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 (右前叶 上段), 然后是S2(左外叶上段)、S3(左外叶 下段)。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右前叶下段), 最后的层面一般是肝S6(右后叶下段)。
.
38
.
39
.
40
.
41
对比增强扫描的意义
▪ 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可发现小病灶或可疑等 密度病灶
▪ 了解病灶血供和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组织间关系, 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 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上段),S6(右后叶 下段)/S7(右后叶上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 S7。
.
37
▪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 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
16
正常肝CT
动脉期
腹主动脉明显高 密度强化,肝内见 少量细小动脉显示, 肝实质未见明显强 化。
.
17
正常肝CT
门静脉期
腹主动脉强化密 度下降,肝实质明 显强化,密度均匀 增高。
.
18
正常肝CT
平衡期
肝实质强化密度下 降。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肝左叶 肝右叶
▪ 提高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 ▪ 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
42
正常肝脏CT表现
▪ 正常肝脏为实质性,轮廓光滑、整齐 ▪ 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脾、胰、肾及血
液 ▪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无强化或强化轻微,门
.
38
.
39
.
40
.
41
对比增强扫描的意义
▪ 增加病灶与正常组织对比,可发现小病灶或可疑等 密度病灶
▪ 了解病灶血供和观察病变与周围血管及组织间关系, 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
▪ 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的是S1(尾状叶)。
▪ 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之间是右前叶,肝右静脉以后 是右后叶。门静脉分叉可以区分上段和下段,即肝 S5(右前叶下段)/S8(右前叶上段),S6(右后叶 下段)/S7(右后叶上段),门静脉分叉以上为S8, S7。
.
37
▪ 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比较容易辨认,左内叶为肝 裂和肝中静脉之间区域。
.
16
正常肝CT
动脉期
腹主动脉明显高 密度强化,肝内见 少量细小动脉显示, 肝实质未见明显强 化。
.
17
正常肝CT
门静脉期
腹主动脉强化密 度下降,肝实质明 显强化,密度均匀 增高。
.
18
正常肝CT
平衡期
肝实质强化密度下 降。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肝左叶 肝右叶
▪ 提高恶性肿瘤分期准确性 ▪ 确定并显示病变是否为血管性病变
.
42
正常肝脏CT表现
▪ 正常肝脏为实质性,轮廓光滑、整齐 ▪ 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脾、胰、肾及血
液 ▪ 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无强化或强化轻微,门
肝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课件

C、恶性畸胎瘤
学习交流PPT
7
2)感染性疾病
肝结核 肝梅毒
3)寄生虫病
肝泡状棘球蚴病 肝肺吸虫病
4)其他
肝脂肪浸润(脂肪肝) 肝内钙化灶
肝结节病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学习交流PPT
8
2、肝囊性占位病变
1)囊肿
i)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 先天性 ➢ 创伤性 ➢ 炎症性(潴留性) ➢ 肿瘤性
▪ 囊腺瘤 ▪ 皮样囊肿 ▪ 囊性畸胎瘤
假阴性:20-30%
应进一步检测二线肝癌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DCP)、岩藻
糖苷酶(AFU)、AKP、r-GT、LDH、铁蛋白…… 不要把AFP(一)的HCC与肝良性疾病相混淆
学习交流PPT
17
❖此外,肝癌
可有 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症、 高血脂症等特殊表现
也可有 凝血机制的障碍。
❖ 而肝良性疾病也可以具备一定特殊表现
如 :肝棘球蚴病 嗜酸性粒细胞↑ Casom试验和 Elasa试验(+)
肝脂肪浸润→血脂↑ 肝肺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皮试(+) 肝硬化可出现 脾亢—全血细胞↓,凝血
机制障碍…… 等等
学习交流PPT
18
4、影像学诊断最为关键
病名
B超 CT
MR 肝A造影
原发性 肝癌
病程:肝癌短,进展快,转移癌发展较慢,良性占位更 慢,肝脓肿病程较短,肝硬化病程较长。
➢记住,有时候,鉴别诊断的钥匙在于一个重要的病史
学习交流PPT
11
2、系统全面的体检
1)一般情况 2)发热 3)黄疸 4)肝肿大 5)肝硬化征(见下表)
学习交流PPT
12
学习交流PPT
7
2)感染性疾病
肝结核 肝梅毒
3)寄生虫病
肝泡状棘球蚴病 肝肺吸虫病
4)其他
肝脂肪浸润(脂肪肝) 肝内钙化灶
肝结节病 肝孤立性坏死结节
学习交流PPT
8
2、肝囊性占位病变
1)囊肿
i)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 先天性 ➢ 创伤性 ➢ 炎症性(潴留性) ➢ 肿瘤性
▪ 囊腺瘤 ▪ 皮样囊肿 ▪ 囊性畸胎瘤
假阴性:20-30%
应进一步检测二线肝癌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DCP)、岩藻
糖苷酶(AFU)、AKP、r-GT、LDH、铁蛋白…… 不要把AFP(一)的HCC与肝良性疾病相混淆
学习交流PPT
17
❖此外,肝癌
可有 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症、 高血脂症等特殊表现
也可有 凝血机制的障碍。
❖ 而肝良性疾病也可以具备一定特殊表现
如 :肝棘球蚴病 嗜酸性粒细胞↑ Casom试验和 Elasa试验(+)
肝脂肪浸润→血脂↑ 肝肺吸虫病 嗜酸性粒细胞↑
肺吸虫皮试(+) 肝硬化可出现 脾亢—全血细胞↓,凝血
机制障碍…… 等等
学习交流PPT
18
4、影像学诊断最为关键
病名
B超 CT
MR 肝A造影
原发性 肝癌
病程:肝癌短,进展快,转移癌发展较慢,良性占位更 慢,肝脓肿病程较短,肝硬化病程较长。
➢记住,有时候,鉴别诊断的钥匙在于一个重要的病史
学习交流PPT
11
2、系统全面的体检
1)一般情况 2)发热 3)黄疸 4)肝肿大 5)肝硬化征(见下表)
学习交流PPT
12
肝脏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右纵沟:宽,前为胆囊窝,后为下腔V窝,前缘 斜向肝门,位于右叶与方叶之间。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21
22
3 肝脏的分叶、分段 23
肝脏的分叶、分段 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
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19
1.位置与外 形
右上腹,呈楔 形
新生儿肝脏较 大,占腹腔的 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 与膈平高,下 缘不超过肋弓, 平静呼吸上下 移动2~3cm。
20
2.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24
二、肝脏生理 血运丰富,每分钟内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约1.5L 肝动脉占30%,门脉占70% 肝A为肝脏的营养血管,门脉为功能性血管。
25
26
27
28
29
30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糖、蛋白、脂肪的分解、合成
酶的合成与分泌(GOT、GPT)谷丙、谷草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产生
15
(一)检查前准备 (二)常用扫描序列: 1T用.R长(自T重旋R复,回时较波间长序)T列E,(。短SET)E((回spi波n 时E )间),T1采用T2短采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抑
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3.梯度回波(GRE),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
TR、TE时间短,成像时间可为十几秒数+秒,采 集时病人屏气,可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左纵沟:窄,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分 别划清左叶与方叶和左叶与尾状叶的界限。
21
22
3 肝脏的分叶、分段 23
肝脏的分叶、分段 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
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
19
1.位置与外 形
右上腹,呈楔 形
新生儿肝脏较 大,占腹腔的 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 与膈平高,下 缘不超过肋弓, 平静呼吸上下 移动2~3cm。
20
2.肝韧带裂与肝门肝裂
脏面上看,有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略呈“H”型, 将肝脏分为右叶、方叶、尾状叶和左叶
横沟为肝门,内有肝管、门静脉,肝固有动脉、 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称为肝门肝裂,前方为方叶, 后为尾状叶。
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
24
二、肝脏生理 血运丰富,每分钟内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
约1.5L 肝动脉占30%,门脉占70% 肝A为肝脏的营养血管,门脉为功能性血管。
25
26
27
28
29
30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糖、蛋白、脂肪的分解、合成
酶的合成与分泌(GOT、GPT)谷丙、谷草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的产生
15
(一)检查前准备 (二)常用扫描序列: 1T用.R长(自T重旋R复,回时较波间长序)T列E,(。短SET)E((回spi波n 时E )间),T1采用T2短采 2.短自转时间反转恢原序列(STIR) 脂肪抑
制,抑制皮下脂肪,腹膜后脂肪信号。 3.梯度回波(GRE),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
TR、TE时间短,成像时间可为十几秒数+秒,采 集时病人屏气,可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肿瘤与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 度占位,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增 强扫描时强化不均匀。
转移性肿瘤
通常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 低密度或等密度占位,边界相对清晰,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增强扫描时强化 相对均匀或不均匀。
05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肝癌的治疗方法
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 呈均匀强化;肝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 包括肝实质内巨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坏死等; 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肝实质内 不规则形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可
伴有钙化、坏死等。
04
肝脏肿瘤的分类
总结词
肝脏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 中最常见的是肝癌。
详细描述
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局灶 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等,这些肿瘤通常生 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预后较好。而肝脏 恶性肿瘤则以肝癌为主,肝癌可以分为原发 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 发生在肝脏本身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肝癌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目录
• 肝脏肿瘤概述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 肝脏肿瘤的治疗和预后
01
肝脏肿瘤概述
肝脏肿瘤的定义
总结词
肝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
详细描述
肝脏肿瘤通常是指发生在肝脏部位的肿瘤病变,这些肿瘤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慢性肝炎、肝硬化、 长期酗酒等。根据其性质,肝脏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病理学、生物学行为、治疗和 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肝内占位CT诊断ppt课件

3、“早出晚归”:即病灶早期明显强化,晚期减 退慢。(相对肝实质而言)
4、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I检查无包膜征象。
46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肝细胞癌:“快进快出”及假包 膜征象。
2、肝脏转移瘤:着重于原发病灶的发现。 3、肝混合囊肿:增强后病灶内无强化,边
病例五15Βιβλιοθήκη 门静脉癌栓形成:病例六
16
门静脉癌栓形成:
病例七
17
肠系膜上静脉癌栓形成
病例八
18
广泛淋巴结转移
病例九
19
广泛淋巴结转移
20
鉴别诊断
1、胆管细胞癌 2、血管瘤 3、肝硬化结节 4、肝脓肿 5、转移癌 6、肝腺瘤 7、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2、增强:病灶边界趋向清晰,强化不均匀, 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形成多结节组成的 病灶,周围可见子灶及远端肝内胆管扩张。
23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病例一 48岁 女性
24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5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6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7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8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9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1
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
临床及病理相关表现 1、平均年龄50岁左右,无肝炎或肝硬化表
现,AFP阴性,以上腹部不适或腹部肿块而 就诊。 2、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细胞呈腺管 状排列,可以分泌粘液,癌组织间质多, 血供少。
22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1、平扫:低密度,边界不清,其内密度不 均匀,见不规则斑点状钙化、斑片状坏死 区及条状扩张的肝内胆管。
成分,还取决于周围肝脏基础情况。可发生坏死、 出血、钙化。
4、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I检查无包膜征象。
46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肝细胞癌:“快进快出”及假包 膜征象。
2、肝脏转移瘤:着重于原发病灶的发现。 3、肝混合囊肿:增强后病灶内无强化,边
病例五15Βιβλιοθήκη 门静脉癌栓形成:病例六
16
门静脉癌栓形成:
病例七
17
肠系膜上静脉癌栓形成
病例八
18
广泛淋巴结转移
病例九
19
广泛淋巴结转移
20
鉴别诊断
1、胆管细胞癌 2、血管瘤 3、肝硬化结节 4、肝脓肿 5、转移癌 6、肝腺瘤 7、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
2、增强:病灶边界趋向清晰,强化不均匀, 低于周围肝实质密度,形成多结节组成的 病灶,周围可见子灶及远端肝内胆管扩张。
23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病例一 48岁 女性
24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5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6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7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8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9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21
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
临床及病理相关表现 1、平均年龄50岁左右,无肝炎或肝硬化表
现,AFP阴性,以上腹部不适或腹部肿块而 就诊。 2、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细胞呈腺管 状排列,可以分泌粘液,癌组织间质多, 血供少。
22
胆管细胞癌CT表现
1、平扫:低密度,边界不清,其内密度不 均匀,见不规则斑点状钙化、斑片状坏死 区及条状扩张的肝内胆管。
成分,还取决于周围肝脏基础情况。可发生坏死、 出血、钙化。
肝占位病变的MR征象 ppt课件

乏血供的转移瘤 胆管细胞癌
31
环形强化
转移瘤
32
渐进性填充
T1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T2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33
包膜
包膜:腺瘤、肝癌、囊腺瘤(癌) 小肝癌影像上很难看到包膜
真包膜:纤维组织及较大的细胞外间隙 (T1WI和T2WI低信号,延时强化)
假包膜:病灶周围受压的肝实质、血管、炎性 渗出(T2WI高信号)
25
乏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没有显著强化 良性:囊肿、囊腺瘤 恶性:乏血供转移瘤、胆管细胞癌、
肝癌(10%)
26
乏血供病灶
囊肿
27
乏血供病灶
胆管细胞癌
28
乏血供病灶
T1WI
门静脉期
动脉期
延迟期 肝细胞癌
29
乏血供病灶
T1WI
肝转移瘤
动脉期
延迟期
30
环形强化与渐进性填充
周围环形强化-周围结节样强化 环形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 渐进性填充:海绵状血管瘤
34
包膜T2WIT1WI源自肝腺瘤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35
包膜
动脉期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36
包膜
T2WI
肝癌
延时期
37
富水病变还是实性病变
• 意义
–实性病变80%以上为恶性肿瘤(HCC/转移瘤);少数为良性病变 (FNH /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
– 富水病变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囊肿/血管瘤)
•方法
T2WI
肝癌合并出血
Out of phase
45
脂肪
T1WI、T2WI等信号,T1反相位信号减低; 增强扫描动脉晚期均匀强化,延时呈等 型号
31
环形强化
转移瘤
32
渐进性填充
T1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T2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33
包膜
包膜:腺瘤、肝癌、囊腺瘤(癌) 小肝癌影像上很难看到包膜
真包膜:纤维组织及较大的细胞外间隙 (T1WI和T2WI低信号,延时强化)
假包膜:病灶周围受压的肝实质、血管、炎性 渗出(T2WI高信号)
25
乏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没有显著强化 良性:囊肿、囊腺瘤 恶性:乏血供转移瘤、胆管细胞癌、
肝癌(10%)
26
乏血供病灶
囊肿
27
乏血供病灶
胆管细胞癌
28
乏血供病灶
T1WI
门静脉期
动脉期
延迟期 肝细胞癌
29
乏血供病灶
T1WI
肝转移瘤
动脉期
延迟期
30
环形强化与渐进性填充
周围环形强化-周围结节样强化 环形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 渐进性填充:海绵状血管瘤
34
包膜T2WIT1WI源自肝腺瘤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35
包膜
动脉期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36
包膜
T2WI
肝癌
延时期
37
富水病变还是实性病变
• 意义
–实性病变80%以上为恶性肿瘤(HCC/转移瘤);少数为良性病变 (FNH /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
– 富水病变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囊肿/血管瘤)
•方法
T2WI
肝癌合并出血
Out of phase
45
脂肪
T1WI、T2WI等信号,T1反相位信号减低; 增强扫描动脉晚期均匀强化,延时呈等 型号
肝常见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ppt课件

肝脏
肝脏 liver-肝占位
原发肝细胞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转移瘤 肝脓肿 肝囊肿
肝脏 liver
肝脏 liver
正常影像表现特点
质地均匀 软组织回声/密度/信号 血管分布、走行有规律
肝脏 liver-正常表现
CT
肝脏 liver-原发肝癌
HCC
肝脏 liver-原发肝癌
HCC
影像相关解剖(巨块型)
细胞密集,无肝板肝窦结构 瘤细胞内脂肪微粒, 组织水肿 肿瘤内乏血供,坏死 肿瘤血管, 肝动脉供血80%, 动静脉瘘
肝脏 liver-原发肝癌
HCC
影像表现
CT
平扫
增强
不均低,偶等密度占位,低增强
肝脏 liver-原发肝癌
HCC
影像表现
CT-双期扫描
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动脉期增强,快进快出
肝脏 liver-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 liver-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相关解剖
小血窦与窦间间质 窦内血流缓慢, 血流方向多由周边向中心 无包膜
肝脏 liver-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表现
CT
平扫
动脉期
门静脉期 平衡期
低密度,周边结节样增强,增强范围逐渐增大-慢进慢出
肝常见占位性病变 的CT诊断
检查方法-肝占位
常规X线 conventional radiology B型超声 B-mode ultrasound 电子计算机体层 computed tomography CT 胰胆管造影 pancreaticcholangiography 血管造影 angiography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肝脏的CT影像诊断最全版ppt课件

❖病理
❖ 肝细胞弥漫变性 坏死 ❖ 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结节再生 ❖ 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 ❖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 ❖ 肝功能损害
肝硬化- 病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
高血脂症。 ❖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
局灶性脂肪肝。 ❖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肝脏密度异常:
❖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为外科术后 ❖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小肠; ❖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 肝内局限性钙化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 肝细胞弥漫变性 坏死 ❖ 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结节再生 ❖ 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 ❖ 肝变形、变硬 ❖ 门静脉高压 ❖ 肝功能损害
肝硬化- 病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临床与病理 ❖ 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在原发病基础上多出现肝大,
高血脂症。 ❖ 根据脂肪浸润程度和范围,脂肪肝分为弥漫性和
局灶性脂肪肝。 ❖ 大体病理可见肝大,肝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肝脏密度异常:
❖ 肝内胆管积气 最常见原因为外科术后 ❖ 门脉积气 常见肠系膜坏死,小儿坏死性小肠; ❖ 肝实质积气 产气杆菌引起的肝脓肿 ❖ 弥漫性肝密度增高 原发或继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 肝内局限性钙化
肝硬化-CT表现
❖ 早期肝硬化患者CT表现可为正常或增大。 ❖ 中晚期表现为: ❖ ①肝缩小,全肝萎缩; ❖ ②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 ❖ ③肝叶比例失常,常是尾叶与左叶较大而右叶较小; ❖ ④肝门及肝裂增宽; ❖ ⑤脾增大; ❖ ⑥可伴有腹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包膜
T2WI
T1WI
肝腺瘤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34
包膜
动脉期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35
包膜
T2WI
肝癌
延时期
36
富水病变还是实性病变
• 意义
–实性病变80%以上为恶性肿瘤(HCC/转移瘤);少数为良性病变 (FNH /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
– 富水病变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囊肿/血管瘤)
•方法
乏血供的转移瘤 胆管细胞癌
30
环形强化
转移瘤
31
渐进性填充
T1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T2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32
包膜
包膜:腺瘤、肝癌、囊腺瘤(癌) 小肝癌影像上很难看到包膜
真包膜:纤维组织及较大的细胞外间隙 (T1WI和T2WI低信号,延时强化)
假包膜:病灶周围受压的肝实质、血管、炎性 渗出(T2WI高信号)
–常规T2WI:可区分大多数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重T2WI :区分含水较多的实性病变与真正富水病变(B FFE序列区
分富水病变效果较好)
37
T2WI区分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 实性病变:信号多略高于肝脏,接近脾脏信号 (肝细胞癌)
•富水病变:明显高信号,接近于胆汁和脑脊液 (血管瘤,囊肿,脓肿)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内容
常用的检查序列 肝脏的大体和断层解剖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的MR征象
3
常用的检查序列
常规序列 增强序列 对比剂
轴位和冠状位:T1WI/T2WI,脂肪 抑制序列,梯度回波序列
多期增强:e-THRIVE DCE+MRA
钆双胺、马根维显、钆喷酸葡胺、 钆贝葡胺、普美显
4
MRI信号含义
信 号程 度 极 低信 号 低/稍低信号 等信 号 高/稍高信号 极 高信 号
T1WI
骨皮质、水
T2WI
骨皮质
介于等信号和极低信号之间
与背景实质脏器信号相仿
介于等信号和极高信号之间
脂肪
水、血管瘤
Arterial perfusion Portal system Liver veins 9 Liver parenchyma
肝脏的大体和断层解剖
10
肝脏解剖
两个重要结构
-肝静脉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肝左静脉
-门静脉
★门静脉左支 ★门静脉右支
11
临床常采用couinaud分段法 尾叶:I段 左外叶:II、III段 左内叶:IV段 右前叶:V、VIII段 右后叶:VI、VII段
38
囊性成分
病灶含有液性成分 T2WI高信号,无显著强化 囊肿、脓肿、囊性转移瘤或转移瘤中心
坏死
39
囊性成分
囊肿
脓肿
40
囊性成分
T1WI
T2WI
肝转移瘤
41
出血
T1WI高信号;T2WI高/低信号 肝细胞腺瘤(15-42%);肝癌
42
出血
T1WI
T2WI
腺瘤合并出血
43
出血
In phase
肝癌
47
中心瘢痕
明显纤维化改变、囊性变、出血等 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高信号 动脉晚期无强化,延时扫描可强化 良性:巨大血管瘤(少有强化)、FNH 恶性: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胆管癌
48
中心瘢痕
T1WI 动脉期
T2WI
延迟期
FNH
49
中心瘢痕
T2WI
血管瘤
延迟扫描中心瘢痕无强化
24
乏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没有显著强化 良性:囊肿、囊腺瘤 恶性:乏血供转移瘤、胆管细胞癌、
肝癌(10%)
25
乏血供病灶
囊肿
26
乏血供病灶
胆细胞癌
27
乏血供病灶
T1WI
门静脉期
动脉期
延迟期 肝细胞癌
28
乏血供病灶
T1WI
肝转移瘤
动脉期
延迟期
29
环形强化与渐进性填充
周围环形强化-周围结节样强化 环形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 渐进性填充:海绵状血管瘤
T2WI
肝癌合并出血
Out of phase
44
脂肪
T1WI、T2WI等信号,T1反相位信号减低; 增强扫描动脉晚期均匀强化,延时呈等 型号
腺瘤、肝癌、局灶性脂肪浸润、FNH、脂 肪肉瘤、转移瘤、错构瘤
45
脂肪
In phase
肝腺瘤
Out of phase
46
脂肪
T1WI
T1WI + FS
21
如何判断为富动脉血供病变(动脉 期或动脉晚期)?
– 平扫低信号,动脉期高信号 – 平扫低信号,动脉期等信号 – 平扫等信号,动脉期高信号 – 平扫高信号,动脉期信号相对肝实质更高
*只要动脉期净强化超过肝实质,即可认为富血供
22
富血供病灶
FNH
腺瘤
血管瘤
23
富血供病灶
肝癌 转移瘤
50
被膜回缩
原因:病灶浸润生长并伴有大量纤维成分 胆管或门静脉慢性梗阻
疾病:胆管癌、浸润生长的转移瘤 影像:肝被膜局限性收缩(假性肝硬化)
-囊肿
间质来源
-血管瘤
感染性
肝脓肿
恶性 原发
肝细胞来源
-肝癌
胆管细胞来源
-胆管细胞癌
间质来源
-上皮样血管内皮肉瘤
继发
转移瘤
17
肝占位的MR征象
18
病例
19
富血供病灶 乏血供病灶
环形强化 渐进性填充
包膜
囊性成分 出血 脂肪
中心瘢痕 被膜回缩
20
富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明显强化 良性:小血管瘤、腺瘤、FNH 恶性:肝细胞癌、富血供转移瘤
5
不同组织MRI信号特点(中低场)
分类
代表组织
T1WI PDWI T2WI
硬组织 骨皮质、结石、肌腱、疤痕
游离水 水肿、尿液、脑脊液
等信号
结合水 实质脏器、肿瘤
等信号
临界水 脓液、滑液
等信号 等信号
脂 肪 脂肪组织、黄骨髓
血液
依流动速度、存在形式、出血时间而异
6
B-FFE序列----1.5T
-T2/T1 比值成像 - 液体呈高信号 - 有利于囊肿和血管瘤的鉴别 - 勾边效应
12
肝脏正常解剖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13
门静脉右支
门静脉主干
腹腔干
脾静脉
14
肝脏和胰腺的MR信号
脾 肾
肝脏: T1WI:中等信号,与胰腺相似,高于脾,肾 T2WI:较低信号,与肌肉相似,低于脾、肾
15
16
病理学分类
良性 非感染
肝细胞来源
-腺瘤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胆管细胞来源
-囊腺瘤
7
梯度回波---3T
单双回波
1.抑制水脂混合组织的信号 2.水脂交界面信号减低-勾边效应,脏器边缘更清晰 3.不抑制纯脂肪组织的信号
Out of phase
In phase
8
▪ e-THRIVE
多期增强
Washout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Equilibrium phase
包膜
T2WI
T1WI
肝腺瘤
动脉期 门脉期
延时期
34
包膜
动脉期
门静脉期和延迟期
35
包膜
T2WI
肝癌
延时期
36
富水病变还是实性病变
• 意义
–实性病变80%以上为恶性肿瘤(HCC/转移瘤);少数为良性病变 (FNH /肝细胞腺瘤/炎性假瘤)
– 富水病变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囊肿/血管瘤)
•方法
乏血供的转移瘤 胆管细胞癌
30
环形强化
转移瘤
31
渐进性填充
T1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T2WI
动脉期
门静脉期
32
包膜
包膜:腺瘤、肝癌、囊腺瘤(癌) 小肝癌影像上很难看到包膜
真包膜:纤维组织及较大的细胞外间隙 (T1WI和T2WI低信号,延时强化)
假包膜:病灶周围受压的肝实质、血管、炎性 渗出(T2WI高信号)
–常规T2WI:可区分大多数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重T2WI :区分含水较多的实性病变与真正富水病变(B FFE序列区
分富水病变效果较好)
37
T2WI区分实性病变与富水病变
• 实性病变:信号多略高于肝脏,接近脾脏信号 (肝细胞癌)
•富水病变:明显高信号,接近于胆汁和脑脊液 (血管瘤,囊肿,脓肿)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肝占位病变影像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内容
常用的检查序列 肝脏的大体和断层解剖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 肝占位性病变的MR征象
3
常用的检查序列
常规序列 增强序列 对比剂
轴位和冠状位:T1WI/T2WI,脂肪 抑制序列,梯度回波序列
多期增强:e-THRIVE DCE+MRA
钆双胺、马根维显、钆喷酸葡胺、 钆贝葡胺、普美显
4
MRI信号含义
信 号程 度 极 低信 号 低/稍低信号 等信 号 高/稍高信号 极 高信 号
T1WI
骨皮质、水
T2WI
骨皮质
介于等信号和极低信号之间
与背景实质脏器信号相仿
介于等信号和极高信号之间
脂肪
水、血管瘤
Arterial perfusion Portal system Liver veins 9 Liver parenchyma
肝脏的大体和断层解剖
10
肝脏解剖
两个重要结构
-肝静脉
★肝中静脉 ★肝右静脉 ★肝左静脉
-门静脉
★门静脉左支 ★门静脉右支
11
临床常采用couinaud分段法 尾叶:I段 左外叶:II、III段 左内叶:IV段 右前叶:V、VIII段 右后叶:VI、VII段
38
囊性成分
病灶含有液性成分 T2WI高信号,无显著强化 囊肿、脓肿、囊性转移瘤或转移瘤中心
坏死
39
囊性成分
囊肿
脓肿
40
囊性成分
T1WI
T2WI
肝转移瘤
41
出血
T1WI高信号;T2WI高/低信号 肝细胞腺瘤(15-42%);肝癌
42
出血
T1WI
T2WI
腺瘤合并出血
43
出血
In phase
肝癌
47
中心瘢痕
明显纤维化改变、囊性变、出血等 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高信号 动脉晚期无强化,延时扫描可强化 良性:巨大血管瘤(少有强化)、FNH 恶性: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胆管癌
48
中心瘢痕
T1WI 动脉期
T2WI
延迟期
FNH
49
中心瘢痕
T2WI
血管瘤
延迟扫描中心瘢痕无强化
24
乏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没有显著强化 良性:囊肿、囊腺瘤 恶性:乏血供转移瘤、胆管细胞癌、
肝癌(10%)
25
乏血供病灶
囊肿
26
乏血供病灶
胆细胞癌
27
乏血供病灶
T1WI
门静脉期
动脉期
延迟期 肝细胞癌
28
乏血供病灶
T1WI
肝转移瘤
动脉期
延迟期
29
环形强化与渐进性填充
周围环形强化-周围结节样强化 环形强化:多见于恶性病变 渐进性填充:海绵状血管瘤
T2WI
肝癌合并出血
Out of phase
44
脂肪
T1WI、T2WI等信号,T1反相位信号减低; 增强扫描动脉晚期均匀强化,延时呈等 型号
腺瘤、肝癌、局灶性脂肪浸润、FNH、脂 肪肉瘤、转移瘤、错构瘤
45
脂肪
In phase
肝腺瘤
Out of phase
46
脂肪
T1WI
T1WI + FS
21
如何判断为富动脉血供病变(动脉 期或动脉晚期)?
– 平扫低信号,动脉期高信号 – 平扫低信号,动脉期等信号 – 平扫等信号,动脉期高信号 – 平扫高信号,动脉期信号相对肝实质更高
*只要动脉期净强化超过肝实质,即可认为富血供
22
富血供病灶
FNH
腺瘤
血管瘤
23
富血供病灶
肝癌 转移瘤
50
被膜回缩
原因:病灶浸润生长并伴有大量纤维成分 胆管或门静脉慢性梗阻
疾病:胆管癌、浸润生长的转移瘤 影像:肝被膜局限性收缩(假性肝硬化)
-囊肿
间质来源
-血管瘤
感染性
肝脓肿
恶性 原发
肝细胞来源
-肝癌
胆管细胞来源
-胆管细胞癌
间质来源
-上皮样血管内皮肉瘤
继发
转移瘤
17
肝占位的MR征象
18
病例
19
富血供病灶 乏血供病灶
环形强化 渐进性填充
包膜
囊性成分 出血 脂肪
中心瘢痕 被膜回缩
20
富血供病灶
动脉晚期明显强化 良性:小血管瘤、腺瘤、FNH 恶性:肝细胞癌、富血供转移瘤
5
不同组织MRI信号特点(中低场)
分类
代表组织
T1WI PDWI T2WI
硬组织 骨皮质、结石、肌腱、疤痕
游离水 水肿、尿液、脑脊液
等信号
结合水 实质脏器、肿瘤
等信号
临界水 脓液、滑液
等信号 等信号
脂 肪 脂肪组织、黄骨髓
血液
依流动速度、存在形式、出血时间而异
6
B-FFE序列----1.5T
-T2/T1 比值成像 - 液体呈高信号 - 有利于囊肿和血管瘤的鉴别 - 勾边效应
12
肝脏正常解剖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肝左静脉
13
门静脉右支
门静脉主干
腹腔干
脾静脉
14
肝脏和胰腺的MR信号
脾 肾
肝脏: T1WI:中等信号,与胰腺相似,高于脾,肾 T2WI:较低信号,与肌肉相似,低于脾、肾
15
16
病理学分类
良性 非感染
肝细胞来源
-腺瘤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胆管细胞来源
-囊腺瘤
7
梯度回波---3T
单双回波
1.抑制水脂混合组织的信号 2.水脂交界面信号减低-勾边效应,脏器边缘更清晰 3.不抑制纯脂肪组织的信号
Out of phase
In phase
8
▪ e-THRIVE
多期增强
Washout
Arterial phase
Portal phase
Equilibrium ph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