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四讲 王维 李白 杜甫..

合集下载

唐诗单元(启始王维杜甫李白)

唐诗单元(启始王维杜甫李白)

关于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 永济)人。开元九年,进士擢第, 官至尚书 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在前期他有济世 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 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诗;到后期,王 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 半隐的生活,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工书画, 擅长水墨,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一 .共读探讨(紧贴诗作)
(一)关于诗题
包括:诗歌的内容 写作的缘起 诗体
• (二)结合诗人的思路,用几个词概括
诗歌的脉络
入梦之由_____梦中游历_____梦中惊醒___ ___梦后言志
(二)诗人在梦境中隐藏了什么 样的深意?与主题读梦境的钥匙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 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 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 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 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 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 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 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 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 临行作本诗。
• • • • • • • • • •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九可悲: 他乡作客,一可悲; 经常作客,二可悲; 万里作客,三可悲; 又值秋风萧瑟,四可悲; 重九佳节,无有可乐,只有登高,五可悲; 独自去登,六可悲; 扶病去登,七可悲; 病又是如此之多,八可悲; 年过半百,事事无成,九可悲。
关于李白
1、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 陇西(今甘肃),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 叶城(在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约五岁 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大学语文》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大学语文》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大学语文》复习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左丘明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9、《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10、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1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A、《左传》B、《战国策》D、《春秋》13、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4、《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15、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16、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战国策》17、“忽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出自岑参的()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天山雪歌》18、《石头记》是()的原名。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的古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的古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的真实记录和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四位诗人及其作品的价值。

1. 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其中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为主要特点。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经常描绘醉酒仙乐,放浪形骸的情景,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个性。

他的代表作《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十载”的诗句,表达出他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 杜甫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篇广泛涉及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以抒发对社会苦难和人民疾苦的关怀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登高》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古来征战几人回?长安一片月”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思考和感怀。

3. 白居易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抒发对人生、自然和爱情的感悟和追求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4. 王维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物、山水田园和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为主要特点。

他的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中“天淡星稀深深月,海风吹我欲何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和友谊的情感。

总结回顾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四位诗人及其作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他们的诗作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样,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更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风物的真实记录和表达。

他们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写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许多精彩诗篇,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中华诗风李白·杜甫·王维

中华诗风李白·杜甫·王维

乐府· 将进酒

乐府·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 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 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 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 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 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 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 出突出的才华。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 诣非同一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朝“三绝”。虽然“三绝”中没有李 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填空题

填空题(共80题)1.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2.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_。

3.《从军行》的作者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

4.《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诗、____________。

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诗人。

6.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_________》、《大学》和《中庸》。

7.陶渊明《饮酒》诗:“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8.王维《山居秋暝》:“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

”9.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

”。

10.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_。

”11.《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

”1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_____。

13.《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体史书。

14.《论语》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_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15.《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___________》。

16.《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17.在晚唐诗坛上,___________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

18.赋是_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19.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悠悠我心”。

2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2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2.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两大类。

23.《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季氏是春秋时___________国的贵族。

24.苏轼《水调歌头》词:“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

”25.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蜀相(杜甫)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蜀相(杜甫)

七言律诗的形成过程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 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
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杜甫对七言律诗的贡献
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 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 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叹了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功业 未成的历史不幸。这也是杜甫壮志难酬的苦 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在一起的 千古名句。
总结
首联肃穆一片,颔联又春光无限。但春日盎然却 非游人如织,而是孤芳自赏,倍显凄凉。
颈联让凄凉的祠堂与其人生前的功绩又形成鲜明 对照,使人情绪更加波动。
蜀相
杜甫
知识目标
了解七言律诗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准确掌握杜甫凭吊诸 葛亮的缘由 2.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 诗风
素质目标
培养忠诚为国的 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本诗的主旨
教学难点 1.沉郁顿挫的诗风
目录
作者小传 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内容述评 艺术赏析 拓展延伸 思辨感悟
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杜甫《进雕赋表》
壹 “沉郁” 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 “顿挫”
贰 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在《蜀相》中,杜甫的“沉郁顿挫”在形 式上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精警深厚和语句结构上 的跌宕起伏,在内容上是思想博大精深,厚重 丰满,感情深沉郁勃。
尾联以“
艺术赏析
意象使用
蜀相的意象有三个,古柏、黄鹂和春草。通过对这三 个意象深刻的刻画,烘托了氛围,深化了情感。

王维、李白、杜甫、苏轼

王维、李白、杜甫、苏轼
《山水诀》
画作评价
人物评价
王维诗选
王维墓
展开人物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另一说699年-761年)[1],字摩诘(mójié),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王维画像
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王维青少年时期即拥有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盛唐诗坛三巨星(王维、李白、杜甫)

盛唐诗坛三巨星(王维、李白、杜甫)

唐代文学教案(王维、李白、杜甫三部分)王志清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园诗教学目的:了解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把握盛唐山水群落诗歌的艺术特点。

重点:王、孟山水诗风异同。

难点:山水诗与庄禅精神。

教学课时:6课时。

一、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1、国力强盛。

盛唐五十年,太平盛世。

唐人郑綮《开天传信记》载云:“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

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

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

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

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

奇瑞叠应,重译麇至,人情欣欣然,感登岱告成其事。

上犹惕励不已,为让者数四焉。

”盛极的大唐帝国声威远扬,百夷臣服、诸邦来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可以想见那种光明璀璨、仪态万千的声威形势。

在大唐极盛时朝度过青少年时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回忆起昔日的辉煌依然是一往情深的,其诗《忆昔》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东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百姓殷富,四方太平,国力极其强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农耕经济得到充分的发育,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也相应发达起来,并通过各种渠道大规模地涌入城市。

商品经济的异常活跃,仓储丰裕,城市繁荣,交通便利,使长安、洛阳、开封及太原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盛唐的盛世安定和繁荣给大多数地主文人提供了尽情享受人生的物质基础。

不但百官时兴筑建郊馆山池,成为“休沐”之所,连一般中小地主都有别业。

池园文会的集体吟咏与山程水驿之间的个人放歌共生。

每逢节假日,“所游地推曲江最胜……朝士词人有赋,日即流传京师。

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 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 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 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 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头思故乡。”(《静夜思》)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 舟在空中行。”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 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 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 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 思君意何深。” (《望月有情》)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即汉水。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 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 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 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 。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 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 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 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感悟李白饮酒诗
述志抒怀与行乐思想,深沉哀愁与豪放风采,
浪漫主义风格。 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艺术,让后人 称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 “言出天地外,诗出鬼神哀。”(皮日休语)
知识延伸:李白与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知识延伸 李白与酒
郭沫若统计,1500,170首写到饮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

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酒不分 酒言志,酒消愁,酒抒怀 酒言志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 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川猎, 犹可帝王师”。 (《赠钱征君少阳》)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 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 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扶风豪士歌》)
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
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 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 摇荡起来。 动与静的错觉,渲染了磅礴水势。 相对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 山简传》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 池上大醉而归。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
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 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 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 ,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 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 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 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月下独酌其二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侠客行》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 《结客少年场行》 “马上相逢揖马鞭,客中相见客中怜,欲邀击筑悲歌饮,正 值倾家无酒钱”“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 《醉 后醉从甥高镇》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 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 醉横眠枕其股。”(《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李白
李白(701—762年) 汉族,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 与杜甫并称“李杜”。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背景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 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 院。二年后,因被谗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 。大约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 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 ,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 次登临,并且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的李云,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 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 ,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为官的刚直、清正和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 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沈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 济苍生未应晚。
晚景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
“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
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猿啸 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 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 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 偶又极精确。” “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 ,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 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
杜甫(公元712--770年)
汉族,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
县),是初唐有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 圣”。 「诗史」。 《杜工部集》传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 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安史之乱后 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
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 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 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 铨》) 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 律诗之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 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 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 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超远的意兴。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 览:通“揽”,摘取。览明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 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 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 扁舟浮于江湖”(《史记· 货殖列传》)。
酒浇愁:
“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 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胱楼饯别校 书叔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 独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 消万古愁”(《将进酒》)

酒抒怀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严沧浪、刘会孟评点《李太白集》载明人评语:“如天马行空,神龙出 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 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 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大学语文第五讲
王维《汉江临泛》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 叔云》 杜甫《登高》
王维(701-761)
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
官至尚书右丞诗 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诗佛, 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千金买壁
商丘梁园 杜甫 高适
宗煜
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