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例题解析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B.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C.N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D.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M点时细胞中总二氧化碳释放量最低,适合贮藏该器官,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吸收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都较低,无氧呼吸强度不是最低,故A错误;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只分解糖类,故B正确;N点后O2的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消耗的有机物不是糖类,故N点时,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此时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故C错误;O点时,氧气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0分)I.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将显著增强。
(2)曲线ab段叶肉细胞内能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若将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此时叶肉细胞内C3物质含量的变化是。
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吸作用 例题解析

呼吸作用例题解析[例1](2000年广东高考题)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 )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解析: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和活细胞的重要生理作用,否定宏观的气体交换过程,而是发生在每一个活细胞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生成高能化合物ATP的过程,题中所给的四个选项中的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但B、C、D三个选具有片面性。
答案:A[例2](2000年上海高考题)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3—28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A.O2、CO2、乳酸B.乳酸、CO2、O2C.CO2、O2、乳酸D.CO2、乳酸、O2解析: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仍然以有氧呼吸为主,由于骨骼肌急需大量的能量,有氧呼吸过程不能完全满足骨骼肌对能量的需求,这时骨骼肌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肌细胞内,氧的含量会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的量会逐渐上升,由于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运动及时排出,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上升。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人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在肌细胞内短时间无法排出,这样乳酸在细胞内的含量就会逐渐上升。
答案:B[例3](1999年广东高考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解析:考查有关无氧呼吸的知识。
要想使装置中产生洒精,酵母菌必须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①需要无氧的环境,D选项敞口、搅拌,瓶中有氧,产物是CO2和H2O;②代谢需要H2O,B选项不正确;③需要分解有机物(葡萄糖),C选项不正确。
答案:A。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H]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DP的产生B.②过程一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C.真核细胞的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D.真核细胞的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且必须有水参与反应【答案】C【解析】①过程是光反应,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且伴随着ATP的产生,A错误;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也可发生在没有叶绿体的原核细胞,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B错误;真核细胞的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且必须有氧气参与,C正确;④过程如果发生在细胞基质中,不需要水参与反应,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A.向锥形瓶中充入N2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答案】B【解析】向锥形瓶中充入N2可以制造无氧环境,避免有氧呼吸的发生,A正确;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说明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不是是酒精发酵而是乳酸发酵,B错误;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可以用来鉴定二氧化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在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发生在()A.第一、二阶段B.第二、三阶段C.第三、一阶段D.第三、二阶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把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第三阶段是前两阶段产生第二阶段是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的[H]与O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4)《呼吸作用》专题讲析及答案

专题四:呼吸作用[竞赛要求]呼吸系统:1.系统的结构特点 2.呼吸机制 3.气体交换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类型2.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3.呼吸作用的途径4.呼吸作用的过程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7.呼吸作用的原理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呼吸系统呼吸:机体与环境交换氧和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其全过程包括外呼吸(又称肺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环节。
1、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组成。
肺的实质是由反复分支的支气管树(各级支气管)及大量肺泡构成。
(图4-1)肺泡是肺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壁薄,仅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外面密布毛细血管(对保证血液与外界气体交换有重要作用)和弹性纤维(与呼吸后肺泡的弹性回缩有关)。
肺泡的数量极多,为气体交换提供了广大的面积。
2、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呼吸运动肺本身不能主动的长缩,呼吸时气体进出于肺,有赖于胸廓的周期性运动。
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外界气体吸入肺泡;胸廓缩小,肺泡气被排出。
所以胸廓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的实现,是由于呼吸肌活动的结果。
主要的呼吸肌是膈肌和肋间肌。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松弛,使肋骨上举,增大了胸廓的前后径,同时,当肋骨上举时,其下缘又略向外侧偏转,故胸廓的左右径亦增大。
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肋骨下降,于是胸廓前后、左右径复位(图4-2)。
图4-1人的呼吸系统(2)肺通气的动力图4-2 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呼吸肌的活动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原动力,但此原动力还必须引起肺内、外压力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建立起肺泡与大气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方能推动气体进出肺。
3、气体交换与运输(1)气体交换呼吸气体的交换是指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行的,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为该气体的分压。
呼吸气体的交换动力就是交换处细胞两边该气体的分压差。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呼吸作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噬菌体进行过程②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细胞中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①为光合作用,③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作用是吸收能量合成有机物;②为有氧呼吸;④为无氧呼吸,作用为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A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由于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故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以发生在相同的细胞中,故C错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6分)甲图表示不同生理状态下水稻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状况。
乙图表示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甲图中的细胞器(填图中序号①或②)是水稻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其内的上。
(2)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常常采用方法。
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后,要通过技术培育成水稻幼苗。
(3)乙图中原种水稻在a、b、c点时,叶肉细胞依次处于甲图的状况。
在a~d段,影响原种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4)在光照强度为12(×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合成O2量与原种水稻合成O2量的比值是,因而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
【答案】(1)①类囊体的薄膜(2)农杆菌转化法植物组织培养(3)Ⅳ、Ⅲ、Ⅰ(3分)光照强度(1分)(4) 7∶5 强光【解析】⑴细胞器①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说明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中。
呼吸作用试题及答案

呼吸作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线粒体C. 细胞膜D. 细胞壁答案:B2. 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是什么?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葡萄糖答案:B3. 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哪里?A. 细胞质基质B. 线粒体基质C. 线粒体内膜D. 细胞核答案:A4. 呼吸作用中,NADH和FADH2的作用是什么?A. 作为酶B. 作为底物C. 作为电子受体D. 作为能量储存答案:C二、填空题1. 呼吸作用的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链2. 呼吸作用中,每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大约________个ATP。
答案:30-38三、简答题1. 简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答案: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同时释放能量。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糖酵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少量ATP和NADH。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参与三羧酸循环,产生更多的NADH和FADH2。
最后,NADH和FADH2在电子传递链中释放电子,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大量的ATP。
2. 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它不仅为细胞提供能量,支持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还为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维持体温和免疫反应等提供必要的能量。
此外,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也是生物体代谢的副产品,对维持生物体的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5生物的呼吸与呼吸作用(原卷版+解析)

2020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3章空气与生命3.5 生物的呼吸与呼吸作用◆要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要点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要点3呼吸运动膈肌横膈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骨胸腔体积压力气体吸气吸气收缩变得扁平收缩舒张向上升及向外移增大减小进入肺部呼气呼气舒张恢复拱形舒张收缩向下降及向内移减小增大离开肺部◆要点4 人体内氧气的获得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同时,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运送到肺部,进入肺泡内,最后排出体外.◆要点5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动物与人一样,也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2.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吸过程,但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也会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植物的各个部分一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注: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也具有呼吸作用.◆要点6 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呼吸:指生物体与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呼气和吸气.呼吸作用:指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以供生命活动所需.细胞内氧化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葡萄糖+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C6H12O6O2CO2H2OΔ基础题系列1.(2018•中山市一模)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C.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2.(中考•澄海区校级模拟)人在呼吸时,氧气可以由肺泡进入血液的最主要原因是()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B.肺泡收缩产生压力C.肺泡内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D.肋间肌和膈肌产生压力3.(中考•淄博)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呼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时()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含量略增加④氧含量大增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4.(2019春•莲湖区期末)下列叙述中与肺内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与气管相通5.(2019•湘潭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氧气浓度降低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使得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6.(中考•槐荫区校级二模)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下降B.舒张、下降C.舒张、升高D.收缩、升高7.(嘉祥县期末)如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为__________.(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__________的含量减少,再经__________(血管)流回心脏.(3)图中进入血液的氧气与__________结合,最终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氧气释放出来.8.(乐清市校级月考)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填“吸气”或“呼气”)(2)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______.9.(中考•台州)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3-5-2 呼吸作用-七年级生物上册(解析版)

3.5.2 呼吸作用一、单选题1.根据光合作用原理,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向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C.冬季大棚内昼夜保持恒温D.冬季大棚内延长光照时间【答案】C【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向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合理密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B不符合题意。
C.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冬季大棚内昼夜保持恒温,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符合题意。
D.冬季大棚内延长光照时间,能使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有人在卧室摆放许多绿色植物,请判断此行为是否科学并说出原因()A.科学;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为人类提供氧气B.不科学;植物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与人类争夺氧气C.不科学;植物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D.科学;植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只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两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
【详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两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
植物在晚上一般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室内氧气,与人争夺氧气,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不适合在卧室中摆放植物,因此ACD 错误,B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呼吸作用
典型例题1
在市场上我们发现卖的水果都是用保鲜袋封装好的,水果用保鲜袋进行封装,主要是()
A.对水果进行保洁
B.防止水果中的水分散失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皮损伤
【解析】水果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所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
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更有利于水果的呼吸。
〔答案〕C。
典型例题2
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
【解析】叶片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消耗的氧气,因此放出氧气,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标准解答】D
典型例题3
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水+二氧化碳+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解析】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
放有机物里储存的能量。
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氧气。
〔答案〕B
典型例题4
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其中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 )
A.根、茎、叶
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
C.花、果实、种子
D.六种器官都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组成绿色开花植物的一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这能量必须由呼吸作用来提供,所以,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六种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自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