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北京(今属北京北京市) 收起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1636

合集下载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

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朝帝王世系(1616年—1912年,包括后金)清代(后金),1616---1912,凡二百九十六年,历一汗十一帝。

1583年,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于建州起兵。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1625年,迁都沈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

清(后金)世系表(1616——1912)(姓氏:爱新觉罗)(1)后金太祖努尔哈赤───(2)清太宗皇太极───(3)清世祖福临───(4)清圣祖玄烨┐1616~16261627~16431644~16611662~1722│┌─────────────────────────────────────────────┘│└(5)清世宗胤禛───(6)清高宗弘历───(7)清仁宗顒琰───(8)清宣宗旻宁┐1723~17351736~17951796~18201821~1850│┌─────────────────────────────────────────────┘│├(9)清文宗奕詝───(10)清穆宗载淳│1851~18611862~1874│└醇亲王奕譞─┬─(11)清德宗载湉│1875~1908│└─醇亲王载沣───(12)清逊帝溥仪1909~1912───民国灭清清亡女真族实为宋时金人的后裔。

相传其祖先叫布库里雍顺,是其母佛库伦感硃果而生,长大后定三姓之乱,被众人推为贝勒,居于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的俄朵里城,号其部落为满洲,姓爱新觉罗氏。

后元代在此设立建州卫。

布库里雍顺之后的几代,部落内乱不断,其首领范察差一点也死在其中。

又数代,至都督(肇祖原皇帝)孟特穆时,移迁至赫图阿喇。

后历世为(兴祖直皇帝)福满---四子(景祖翼皇帝)觉昌安---四子(显祖宣皇帝)塔克世---长子太祖。

清帝世系表

清帝世系表

后金(公元1616——1636年)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迁盛京(今辽宁沈阳)(姓氏:爱新觉罗)(1)后金太祖武帝努尔哈赤生卒:1559——1626 68岁在位:1616——1626.8天命(1616——1626)中炮病死八子(2)后金太宗文帝皇太极生卒:1592——1643.8 52岁在位:1626.9——1643.8天聪(1627——1636)改国号为“清”清(公元1636——1911年)都城:京师(今北京)(2)清太宗文帝皇太极生卒:1592——1643.8 52岁在位:1626.9——1643.8崇德(1636——1643)九子(3)清世祖章帝福临生卒:1638——1661.1 24岁在位:1643.8——1661.1顺治(1644——1661)三子(4)清圣祖仁帝玄烨生卒:1654——1722.11 69岁在位:1661.1——1722.11.13康熙(1662——1722)四子(5)清世宗宪帝胤禛生卒:1678——1735 58岁在位:1722.11.20——1735.8雍正(1723——1735)四子(6)清高宗纯帝弘历生卒:1711——1799.1 89岁在位:1735.8——1796.1 乾隆(1736——1795)十五子(7)清仁宗睿帝顒琰生卒:1760——1820 61岁在位:1796.1——1820.7 嘉庆(1796——1820)二子(8)清宣宗成帝旻宁生卒:1782——1850 69岁在位:1820.8——1850道光(1821——1850)四子(9)清文宗显帝奕詝生卒:1831——1861 31岁在位:1850.1——1861咸丰(1851——1861)独子(10)清穆宗毅帝载淳生卒:1856——1875 19岁在位:1861.7——1874同治(1862——1874)堂弟(11)清德宗景帝载湉生卒:1871——1908 38岁在位:1874.12——1908光绪(1875——1908)被慈禧密命处死侄(12)清逊帝溥仪生卒:1906——1967 61岁在位:1908.10——1911 3年宣统(1909——1911)被迫逊位。

君主集权的强化课件

君主集权的强化课件

一、满洲的兴起
生活地区:我 国 东 北的女真族
兴起时期: 明朝前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明朝后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 统一各部
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
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 反抗明朝的压迫
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二、清朝的建立
建立者:皇 太 极 时 间: 1636 年
皇太极的主要功绩
皇太极的主要功绩:
内容 【合作探究】1 展示组 第1、2小组 要求 1、展示同学动 作迅速,按要 求清晰讲述。 2、非展示的同 学巩固基础、 认真听并及时 整理导学案。
【合作探究】2
第3、4小组
【合作探究】3
第5、6小组
1、大清国的建立者是女真人,他们是怎样发 展来的呢? ( 找出其间的重大事件,了解满 洲的兴起过程 。)
z..x..x..k
君主集权的强化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 导学要求:
每小组的4号同学做好准备
第1组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一、1题 】 第2组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一、2题】 第3组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二、1题】 第4组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二、2(1)题】 第5、6组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二、2(2)题】
其他同学认真听各组代表的讲解,并改正导学 案的错误地方,重点识记※部分内容。
一、选择题
1、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B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康熙帝 D 乾隆帝 2、下列人物与女真族无关的是( B )
A 阿骨打 B 阿保机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3、清朝 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 志是( B ) A 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 大兴文字狱 B 设立军机处 D 实行八旗制度
合作探究
内容:导学案【合作探究】 要求: 1、请同学们先自主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

历史人物:爱新觉罗皇太极

历史人物:爱新觉罗皇太极

历史人物: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人物简介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8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在位17年(1626-1643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关前夕突然病故,年52岁。

葬于沈阳昭陵。

爱新觉罗·皇太极:人物生平爱新觉罗·皇太极:早年经历皇太极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叶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

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

爱新觉罗·皇太极:征战四方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

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

天命三年(1618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

次年(1619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

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

天命十年(1625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爱新觉罗·皇太极:继位为汗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

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发 展
满族: 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称皇帝,改国号清, 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领有中 国全境。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努尔哈赤立国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 年,后金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 改赫图阿拉为新京, 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八旗制度
后红白为 八成、、上 旗兵正镶三 制籍蓝红旗 度编。、, ,制万镶其 初,历蓝余 兼以四,为 有旗十称下 军色三八五 事为年旗旗 、标(。。 行志 其 政, 中 、分)镶 生正,黄 产黄又、 三、增正 方正镶白 面白黄、 的、、正 职正镶黄 能 1615
爱新觉罗· 福临

爱新觉罗· 福临(1638年— 1661年)。满族,是清太宗 爱新觉罗· 皇太极的第九子。 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 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 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 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属相虎,在位1643—1661, 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 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 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 (河北遵化县清东陵), 庙号世祖。
2、皇太极的治国政策
(1)改善汉人地位
治国之要,莫先安民
第一、实行“编户为民”的政策,解放奴隶,恢复汉族奴隶的“民户”地位 第二、重新修订和颁布《离主条例》,从法律上给予奴隶、家仆以人身保障 还给他们摆脱奴隶身份提供了机会。 第三、放宽“逃人法”。 。 第四、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2)优礼汉官,广罗汉族人才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 ,辽东沈阳卫(今沈阳市 )人。
(4)更定官制 三院八衙门: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 内弘文院);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都察院;理藩院。 (5)创设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6)创制新满文

北京大事记年表重新梳理

北京大事记年表重新梳理

北京大事记年表重新梳理北京大事记年表重新梳理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悠久,承载着无数的重要事件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重新梳理北京的大事记年表,从建都以来到现代,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建筑、体育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事件,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北京的发展历程。

一、建都和繁华时期(公元前1045年 - 公元907年)1. 公元前1045年:北京首次被历史记载,当时称为蓟城,是西周的一个重要城池。

2. 公元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迁都蓟州,标志着北京开始成为重要的政治中心。

3. 公元1153年:金世宗完颜雍迁都北京,并改名为中都,成为金朝的首都。

4. 公元1215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攻破中都,建立元朝。

北京成为元朝的首都,并开始建设大都城。

5.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首都迁至北京,并改名为大都,开始修建紫禁城。

此后,北京成为明朝和清朝的首都,称为北京城。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中心和文化繁荣(公元1368年 - 公元1911年)1. 公元1553年:明穆宗朱载垕开始大规模修建皇城和紫禁城,并举行了盛大的开城典礼。

2. 公元1644年:清顺治帝入主北京,清朝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此后,北京成为清朝的政治中心。

3. 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下令重建北京城墙,并进行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为北京奠定了坚实的城市基础。

4.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被外国军队占领,签订了《北京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北京失去了政治地位。

三、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历史(1912年 - 现在)1.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北京成为首都。

此后,北京开始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继续保持首都地位。

3.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为中国展示了崭新的形象。

4. 2019年:北京迎来了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重要历史地位。

清朝历史

清朝历史

宣宗成皇帝 嫡福晋钮祜禄氏,追封孝穆温厚 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皇后佟佳 氏,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 皇后 皇后钮祜禄氏,生文宗显皇帝,孝全慈 敬宽仁端?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 静皇贵 妃博尔济吉特氏,抚育文宗,孝静康慈懿昭 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文宗显皇帝 嫡福晋萨达克氏,追封孝德温惠 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 皇后钮祜 禄氏,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 后 懿皇贵妃叶赫那拉氏,生穆宗毅皇帝,孝 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 兴圣显皇后


穆宗毅皇帝 皇后阿鲁特氏,孝哲嘉顺淑慎贤 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德宗景皇帝 皇后叶赫 那拉氏,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 宣统皇帝,2002年清朝后人追尊其为恭宗愍 皇帝 皇后郭博勒氏,孝恪愍皇后 继妻李淑贤, 孝睿愍皇后
帝王世系

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清太祖承天 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 文定业高皇帝(追尊)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559-1626)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 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 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1592—1643)1626年~1643年天聪 崇德 昭陵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 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38—1661)1643年~1661年顺治孝陵

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 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1820 年~1850年道光慕陵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 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830—1861)1850年~1861年咸丰定陵清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 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1861年~ 1875年祺祥 同治惠陵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 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871—1908)1875年~1908年光绪崇陵爱新觉 罗溥仪(1906—1967)1908年~1912年宣统华龙 陵园。

清朝的北京叫什么

清朝的北京叫什么

清朝的北京叫什么清朝都城在北京(今北京市)。

1643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病逝。

实力占优但尚不足以势吞群雄的多尔衮,为使皇朝免遭分裂,拥戴皇太极6岁的幼子福临即位,自己则出任摄政王总揽实权。

1644年,是个风云变色、江山易主的年头。

坐困北京的明朝,坐大沈阳的清朝,称王西安的李自成,三方征战多年,中原逐鹿。

终于,李自成成功率领义军攻克北京,建立大顺政权。

明朝驻守山海关的连长吴三桂,因为李自成的部下,查封了他的家产和妾。

一怒之下,恳求清廷出兵共同镇压李自成。

清廷利用这个机会,迅速向山海关推进。

4月22日,吴三桂迎接多尔衮入关,清军在山海关附近与李自成的大顺军决战。

轻敌的大顺军战败,八旗军一路追击,李自成被迫退回北京,数日后又纵火焚烧紫禁城,收拾金银细软,从京城撤出。

五月一日,清军进入北京城,多尔衮稳定局势,录用部分明官僚,安抚人心,建立起由满洲贵族主持、满汉官僚共同掌权的清政府。

<img src="因为北京的皇宫大部分都是李自成撤退前放的火,多尔衮就把摄政王府设在没被火烧的武英殿。

这时武英郡王阿济格等将领提议收拾细软,然后带着战利品返回关外。

有着战略家素质的多尔衮,力排众议,决策定都北京,并派遣官员到沈阳去迎接顺治皇帝。

顺治元年九月十九日(1644年10月19日),顺治皇帝抵达北京,由正阳门进城,入住武英殿。

努尔哈赤像十月初十,顺治在皇极门(今故宫太和门)颁布即位诏书,宣告天下。

清朝建都北京,自是出于雄霸九州的眼光,也是出于退可出关的战略考虑。

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统治阶层的远见卓识者,认为要“以图进取”,必迁北京,从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

清代建都大体沿袭明朝,但内城改为八旗军。

紫禁城未入旗之汉人皆迁移南城,实行满汉分治,开创了清朝入主关内的269年(1644年-1912年)的基业。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qq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都北京(今属北京北京市) 收起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

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

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清”,正式建立
清朝,改年号为崇德。

清/咸丰帝奕詝(1850年- 1861年)咸丰帝,爱新觉罗氏,名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道光帝第四子,其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生于北京圆明园之澄静斋,20岁继帝位,年号咸丰。

在位十一年(1850年-1861年)。

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定陵(河北遵化
县清东陵),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为大清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

咸丰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广开言路、明诏求贤,先后将有损国家利益的穆彰阿和耆英革职,大手笔的对朝政颇有改革。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先后爆发太平天国宗教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西山行宫等相继被焚掠,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

其中,分别与英、法、俄、美等国代表,签订清英、清法、清俄、清美《天津条约》,随
着这些条约的签订,也逐步导致了国家主权的丧失。

咸丰皇帝鉴于组训,令耆英自尽,后来又签订清英、清法、清俄《北
京条约》,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迫使奕山签订清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清帝国领土60万平方公里。

咸丰朝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繁荣局面。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因肺痨(肺结核)崩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

皇长子载淳继位。

同时依遗诏,由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辅政。

在咸丰灵柩启程返京期间,后两宫太后携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随之八大臣被夺权、赐死、流放。

同时,咸丰皇帝驾崩前所做的政务安排被废弃,政府层面随即出现了两宫听政的局面。

清朝皇帝的评价中,咸丰帝的争议最大。

咸丰本人好色,饮鹿血,嗜醇酒,也抽鸦片,即位不久,他就吸上“福寿如意膏”。

咸丰爱看戏,爱唱戏,即使到热河行在唱戏,“着升平署三拔至热河”,也表现得乐不思蜀。

咸丰一朝,财政十分困难,要镇压太平天国,对付英法联军,财源枯竭,“户部因军兴财匮,行钞,置宝钞处,行大钱,置官钱总局,分领其事”,钞票大量发行,造成通货膨胀,“官民交累,徒滋弊窦”。

另一方面他“任贤擢才,洞观肆应”,在面对太平天国运动与“三千年未有之政局”的内忧外患中,咸丰指挥若定,重用汉族大臣曾国藩人等组织团练来对付太平天国,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提拔行事果断的肃顺,并支持肃顺人等在朝政上推
行的改革。

为后来的同光中兴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他临终前对朝政事宜不合理的安排和权力制衡,使朝臣和后宫在有关朝政和国事方面展开逐鹿,间接导致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联手,废除顾命八大臣,致使慈禧掌权近半个世纪,从而也被有些史家流派认为咸丰帝没有安排好善后事宜,致使后宫干政近半个世纪的局面。

咸丰帝奕詝都城所在地清都北京(今属北京北京市)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

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

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

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

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

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

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

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

清陪都奉天府沈阳(今属辽宁省沈阳市) 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改沈阳为陪都,并设有和北京相近的中央机构,即礼、户、工、刑和兵五部衙门,各部的首脑为侍郎。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

“奉天”二
字取自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八个字中的头两个字。

乾隆时期,开设清代关外三陵的管理机构三陵衙门,三陵衙门的总管称盛京将军。

历史事件中国礼仪之争剃发易服大盛魁摊丁入地太平
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亚罗
号事件火烧圆明园辛酉政变(祺祥政变,北京政变) 洋务运动(自强运动,同治维新)历史人物穆彰阿道光(爱新觉罗·旻宁,旻宁,绵宁) 姚莹林则徐琦善奕山祁寯藻魏源查理·义律叶名琛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萧朝贵秦日纲杨秀清李秀成胡雪岩(胡光墉) 李鸿章韦昌辉翁同龢咸丰(爱新觉罗·奕詝,奕詝) 石达开奕? 慈禧(慈禧太后,老佛爷) 荣禄丁汝昌刘铭传陈玉成刘永福慈安太后安德海(安得海) 张之洞刘璈马永贞奕譞伊藤博文伍廷芳李连英(李莲英) 邓世昌李煜堂克劳德·威廉·金达王同春刘步蟾方伯谦严复张勋徐世昌同治(载淳,爱新觉罗·载淳)黄飞
鸿辜鸿铭(辜汤生) 康有为袁世凯赵秉钧冯国璋杨衢云程璧光相关历史剧:13部(以下仅列出一小部分)电视剧:《大太监》(2012)历史年代:(1861年- 1875年)精彩度评分:8.0分,好看(共1人打分)真实度评分:6.0分,还算真实(共1人打分)别名:The Confidant,大太监李连英导演:方骏钊演员:黎耀祥,米雪,邵美琪,李诗韵,曹永廉简介:剧集背景始于清朝辛酉政变后,当时清政府于两次鸦片战争
接连战败,咸丰帝驾崩而独子载淳年纪尚轻,引起了涉政权的争夺... 电视剧:《我叫王土地》(2012)历史年代:(1852
年- 1937年)精彩度评分:6.0分,还可以看(共1人打分)真实度评分:4.0分,基本虚构(共1人打分)别名:The Loop,大河套导演:张多福演员:林永健,李强,齐芳,王建国,马伦简介:《我叫王土地》以河套的近代开发史为主线,反映了清
末民初至抗战期间,河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地商兼水利专家王土地的传... 电视剧:《天地民心》(2010)历史年代:(1800年- 1866年)精彩度评分:6.0分,还可以看(共1人打分)真实度评分:6.0分,还算真实(共1人打分)别名:导演:杨阳演员:成泰燊,王洛勇,宋佳,袁弘,孙海英简介:清嘉庆年间,17岁的祁隽藻才华横溢。

在经历了突如其来的家难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为人,如何为读书人这一严峻的问题... 电影:《投名状》(2007)历史年代:(1851年- 1872年)精彩度评分:8.0分,好看(共1人打分)真实度评分:4.0分,基本虚构(共1人打分)别名:The Warlords,刺马导演:陈可辛,叶伟民演员:李连杰,刘德华简介:清末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大哥(李连杰饰)被同僚出卖,所带军队无一生还。

因为装死而活下来的大哥遇见了离家出走的莲... 电视剧:《迷雾苍龙》(2006)历史年代:(1860年- 1937年)精彩度评分:6.0分,还可以看(共1人打分)真实度评分:4.0分,基本虚构(共1人打分)别名:导演:刘家成演员:黄晓明,邵兵,徐静蕾,
胡可,张少华简介:&lt;迷雾苍龙&gt;是中国一部以讲述一段爱国人士为保护国宝,两代人的恩怨情仇纠葛与日本特务组织展开激烈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