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分析

合集下载

北京物流基地分布及功能定位浅析

北京物流基地分布及功能定位浅析

北京物流基地分布及功能定位浅析内容摘要:十年期间,北京的物流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物流基地所处的诸多外部环境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京大型物流基地如何发挥各自优势,适应市场的需求,调整功能以求更好更快地发展,值得关注。

本文对北京物流园区的布局选址、功能定位、发展战略等做梳理与分析并提出思考。

关键词:物流基地分布定位北京物流基地的选址与总体定位(一)首次定位2002年2月,北京市商业委员会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了《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首次正式提到了物流基地的概念。

其定位与功能设计如下:定位。

首都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辐射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为北京市进出货物的集散和大型厂商在全国及亚太地区采购和分销提供物流平台。

选址。

在房山阎村—丰台王佐、通州马驹桥和顺义天竺3处各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物流基地。

类型。

阎村—王佐物流基地—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京广铁路、京石高速路、107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马驹桥物流基地—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天津港、京津塘高速路和城市六环路。

天竺物流基地—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依托首都机场、101国道和城市六环路。

规模。

每个物流基地占地3平方公里左右。

功能。

内陆口岸功能。

可设置海关、卫检、动植物检疫检验机构,为以北京为生产、加工基地或者最终销售市场的制造商、分销商提供储存、保管、运输、加工、货代等服务。

货物集散功能。

接收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到达的货物,并进行分拣、储存,将本市发出货物进行集中,通过直接换装方式向外发运。

配送功能。

通过物流基地内的物流配送中心实施对客户的商品配送服务。

流通加工功能。

商品检验。

商品检验与养护等。

物流信息服务。

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决策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

(二)物流基地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章节中对第三产业提到:建成分布合理、结构优化、高效低耗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公布日期】2007.03.08•【字号】京发改[2007]377号•【施行日期】2007.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京发改[2007]377号)各有关单位:《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是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十一五”时期首都物流业发展需要,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商务局编制完成的。

该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物流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全市“十一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时期本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请全市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促进本市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二○○七年三月八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序言“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是着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全面提升首都综合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服务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的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物流技术与管理不断推陈出新,发达国家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物流革命。

因此,加快推进首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社会流通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首都综合服务功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

北京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
收稿 日期:09一l 一3 20 l O
将北京建设成为全 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 , 提高物 流业 自主创新 能力 , 流 业 发展 水 平 达到 国 内领 先 物
水 平 。在 已步 人 2 1 00年 的今 天 , 《 京 市 “ 在 北 十一
lw l e s n adzt ni us osleteepo l s B in ol poel ii ae i poeteub n o vl t dri i se.T o s rb m , e igs udi r gsc b s , m rv ra e a ao s v h e j h m v o ts h
Ci t y,c a e t d fe o o c g o h,p o t n u t a e tu t rn n mp o e id t a o eiie e s, h ng hemo e o c n mi r wt r moe i d sr lr sr cu g a d i r v n usr lc mp t v n s i i i t
d sr u in n t o k a d s e gh n n fr go a — d p h c o e a in i h sa l h n fte l gs c n u t it b t ew r n t n t e i g o in l — e t o p r t n t e e t b i me to o i i s id s i o r e o s h t y r
Hale Waihona Puke Ke od : oi i d s ;H R yw r s lg t si ut T I D—P R Y L G S IS( P ) lg t spl y sc n r y A T O ITC L ; i i o c r o sc i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状况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状况

京津冀区域物流产业状况京津冀地区物流的总体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京津冀地区物流的发展则取决于该地区交通体系的完善与京津冀大流通体系的建设。

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及下属区县根据自身城市特征各自编制了物流发展规划,但缺乏京津冀区域物流体系的整体意识,尚未形成一个统筹各方的物流总体规划。

一、京津冀物流产业规划京津冀三地各自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各省市未来几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原则及布局。

1、北京市物流产业格局北京确立了“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

“三环”是指在六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在五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在四环路附近重点规划建设配送中心。

“五带”是指积极引导各类物流资源向西南(京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正南(京开高速公路和106国道)、东南(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东北(机场高速、京密路、京承高速公路)、西北(八达岭高速、110国道)等五个方向的物流通道聚集,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基地、若干个物流中心,形成五条集聚发展、连通快捷、服务产业的物流产业带。

“多中心”是指根据北京市各产业集聚和新城建设多中心分散布局的特点,相应配置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实现物流节点服务于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功能。

2、天津市物流产业格局天津现代物流业将形成“两带、三区、双环”的空间发展格局。

“两带”是指以天津港为原点,构建沿海岸线形成的沿海物流发展带以及沿京津走廊形成的京津物流发展带。

“三区”是指位于宝坻区、蓟县形成的服务于新型生态农业及现代商贸的北部物流聚集区;位于津南区、西青区形成的服务于新型工业产业及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南部物流聚集区;位于静海县、西青区形成服务于钢铁、冶金、建材及现代商贸的西部物流聚集区。

“双环”是指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依托,在双城区周边构建支持城市生产、生活、商贸的市域物流配送环。

3、河北省物流产业格局河北省的物流产业将形成“一带两通道”格局。

2020年北京市物流发展规划1

2020年北京市物流发展规划1

北京市2020年物流发展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1.1、“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 (3)1.1.1、总体规模快速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3)1.1.2、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4)1.1.3、专业物流体系基本建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5)1.1.4、口岸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5)1.1.5、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5)1.1.6、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1.2、2020年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6)1.2.1、发展机遇 (6)1.2.2、面临挑战 (7)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2.1、指导思想 (7)2.2、基本原则 (8)2.2.1、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8)2.2.2、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8)2.2.3、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8)2.2.4、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8)2.3、发展目标 (9)2.3.1、总体目标 (9)2.3.2、预期指标 (9)第三章空间布局3.1、布局原则和思路 (9)3.2、布局重点 (9)3.2.1、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10)3.2.2、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10)3.2.3、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11)3.2.4、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11)第四章发展任务与重点工程4.1、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12)4.2、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水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13)4.3、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打造物流总部经济 (14)4.4、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功能 (14)4.5、发挥政策功能区优势,加快发展国际物流 (14)4.6、加快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15)第五章保障措施5.1、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力度 (16)5.2、保障重要物流设施用地 (16)5.3、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 (16)5.4、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 (16)5.5、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 (16)5.6、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16)5.7、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16)第六章方案自我评价6.1、方案自我评价 (16)序言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北京市发布物流业振兴方案将成为支柱产业

北京市发布物流业振兴方案将成为支柱产业

北京市发布物流业振兴方案将成为支柱产业昨日,市商务委对外公布了《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物流产业明年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

2011年全市物流总额超7万亿根据《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物流业发展目标,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到2011年要突破7万亿元;其中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要达到12%左右,物流业产值到2011年突破600亿元,使其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

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都市型现代物流体系,市政府将加快以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房山良乡、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五大物流基地为重点的物流设施建设。

提升五大物流基地功能为达到物流业的发展目标,本市将重点做好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引进和培育品牌企业、推进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等6项主要工作。

其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基地功能,是启动发展规划的首项工作。

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市政府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带动社会投资等方式,继续推进物流基地道路改造、市政管线、场地平整、配套设施等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物流基地道路改造、市政管线、场地平整、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

在五大物流基地的发展中,要强化各自的特色功能。

比如,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吸引跨国公司国际分拨中心入驻;顺义空港物流基地要重点发展体现首都特色和优势的航空物流产业;通州马驹桥物流基地要为实现朝阳口岸功能平移创造条件。

通过完善物流基地设施及功能,北京力争近3年内五大物流基地物流业务营业收入总额年均递增30%以上,到2011年达到500亿元。

扶持优势物流企业根据市商务委的统计,2008年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前4名总部均设在北京,前50名中有10家总部设在北京。

在此基础上,本市要加快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有实力的内资民营物流企业在本市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加快引进品牌企业落户。

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力争在3年内引进8-10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引进15-20家国内百强物流企业进京,以促进物流总部经济的发展。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修改稿)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三、发展目标 (12)(一)总体目标 (12)(二)预期指标 (12)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一、布局依据 (13)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五、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20)六、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功能转型工程 (21)七、逆向物流工程 (21)八、应急物流工程 (21)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22)一、进一步强化物流政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京市物流现状分析

北京市物流现状分析
长 ,有 的地方交 一次货 排 队两个 小时 交费 4 8 元 ,而送一 次 货 的物流费用收费还不足 2 0元 ! ( 七) 超市的 “ 吃拿卡要 ”
由于 国家没有统一 的收交货标 准 ,各个 超市各 自 为营制 定出各种各样的规矩和流程处理各种异 常 ,而这些规矩往往 变成收货人员 “ 吃拿卡要 ”的砝码 ,以往这样的案例 “ 多如
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强有力推动下 ,伴 随着信 息技 术的迅 猛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 ,现代物流开始在经 济生活 中 推广应用 , 并 引起 了社会各界 广泛关注 。新 世纪 的第一年 , 也就是 2 0 0 1 年 ,以物流业发展 进人 “ 十五 ”规划 ,六部 委 出 台首 部关于加 快物流发 展的 “ 若干 意见” ,首家全 国性物 流行业 协会挂牌 , 《 国家标准 - 物 流术语 》颁布实施 ,第一 个物流示范基地建立 和各 地大力推动物流规划与建设等重大 事件为标志 ,被称为 中国物流发展 的 “ 起步年” 。 2 0 0 2年 ,是我 国加 入 WT O的第一 年 ,也是 中国物流 取 得 重大 进展 的一年 。2 0 0 2年的 中国物 流在持 续 “ 升 温 ”的 基础上 ,呈 现出新 的发展态势 : 在对基本概念 的 “ 炒作 ”中, 增 加了理 陛的思 考 ; 在理论探索 中,加大 了实践操作 的分量 ; 政府 、企业和行业社 团组织都在寻找 自己的角色定位 ,理论 和 实践层 面都有 实质 性进 展。不少 专家 指 出 : 2 0 0 2年 ,将 以从 “ 务虚”到 “ 务 实” 的 “ 转 折年 ” ,写入 我 国物 流发展 的史册 。这一年 的中国物流 ,呈现 以下特点 : 第一 ,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众多跨 国公 司在 中国建立 采 购 中心 。二是 国际知 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 中国建立 网络 。三 是 中外合资 的物流项 目急剧发展 。 第二 ,制造业 、商贸业成为 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 。 中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8 0 % 以上的物流是企业 内部 自行完成的 ,因此企业物流 的发展状况成 为决定 我国物流水 平 的关键 因素 。2 0 0 2 年 ,在 经济 结构 调整加 快 和参 与 国际 竞争要求的影响下 , 制造业 加快 了信 息化 带动现代 化的进程 , 商 贸业则加快 了连锁 配送 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工商企业 的物 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 第三 ,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稳 步发展。 据 中国物流与采 购联合会与美世 咨询公司 ( Me r c e r ) 的调 查 ,当前 ,在中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 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还 是 比较少 的,仅 占国内物流市场 的 2 % 以下 ,因此发 展第 三方物 流需要一个 漫长 的过程 。与 2 0 0 1 年相 比,发展第 三 方物流的声音更趋理智 、稳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分析
物流规划空间布局的思路是:继续完善“三环、五带、多中心”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发挥各物流节点的设施功能优势,引导物流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强化北京市物流业发展“广覆盖”、“多组团”、“立体化”的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空间布局。

(一)城市物流配送设施布局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改造和新建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新发地、岳各庄、大洋路、八里桥等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的功能和配送能力;鼓励中央批发市场、顺鑫石门市场、昌平水屯市场等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支持连锁经营的商业、餐饮企业调整优化配送中心布局,完善提升配送中心功能
(二)产业集聚区专业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北京市高端产业功能区、工业开发区以及专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五环和六环周边新建和改造相对集中、功能完善、规模化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引导物流资源集聚,形成多个“组团式”的专业物流设施空间布局。

——东部组团:服务于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等产业园区。

——东南组团:服务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

——南部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大兴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

——西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窦店高端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

——西北组团: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未来科技城、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高科技园区。

——东北组团:服务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

图1 “组团式”专业物流集聚区布局图
(三)区域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需要,发挥北京作为全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的优势,依托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重要节点,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便捷高效、辐射力强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

完善物流基地的设施条件,发挥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作用。

围绕规划新建的铁路、公路货运枢纽,布局建设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物流中心。

图2 区域物流设施布局图
(四)国际物流设施布局
服务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口岸和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为重点,为构筑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的“立体化”国际物流体系奠定设施基础。

继续优化北京口岸体系。

推进服务国际物流发展的政策功能区设施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