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一、课程概述该教案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掌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内容。
本教案涵盖了全册的各个单元和主题,旨在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指导。
二、教学目标- 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思想理念-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文赏析- 研究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 阅读和理解古代诗歌和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古代诗文中的表达手法和意义2. 第二单元:现代诗歌的阅读与审美- 探讨现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阅读并欣赏现代诗人的作品3. 第三单元:小说的研读与鉴赏- 理解小说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阅读并解读经典小说的主题和思想4. 第四单元:议论文的写作与阅读- 研究写作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技巧- 掌握分析和评价议论文的方法- 阅读并理解不同类型的议论文5. 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与写作- 提倡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写作实践,进一步理解文学的魅力和意义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分组活动、阅读指导、写作训练等- 评估方式:作业评分、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考试等手段综合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 课堂教具:投影仪、黑板、书籍、课件等- 外部资源:电子书、教育网站、相关视频等六、教学计划详细的教学计划请参考附件。
七、教学反思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学生在语文知识和文学素养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然而,仍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全面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
八、附件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学计划表3. 其他辅助材料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教案》的概要,详细内容请参阅附件。
祝教学成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课时作业

精品文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课时作业课时作业1[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弥望⑴点缀(zhui)幽僻(pi)B・倩影(qidn)袅娜(nud)斑驳(bd)•参差⑴脉脉⑹名曲(qd)D.梵婀玲(fdn)空隙(kbng)颤动(hdn)【解析】D项的“梵”读“fdn”。
【答案】D2・选出下面的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A・没精打米参差剑裾和谐B・翁翁郁郁点辍幽僻苍茫・纤腰束素倩影班驳酣眠D.迷迷糊糊袅娜渺茫婉然【解析】A.剑-敛;B.翁-蓊辍-缀;•班一斑;D.婉一宛。
【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 _______________ 这是独处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着些白花。
③树缝里也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A.好处盛开漏着B.妙处点缀透出•妙处点缀漏着D.好处盛开透出【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这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辨析近义词,不能只是孤立地去分析词的义项,一定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联系课,抓住“点缀”“漏着”这两个关键词去分析。
如“点缀”,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答案】4.下面加点词或语素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眠歌(睡眠)弥望(满)B・袅娜(柔美的样子)丰姿(也作“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丰满的姿态).倩影(美丽)脉脉(这里形容水流的声音)D.妖童媛女(艳丽)兼传羽杯(双方)【解析】A.“眠”指催眠;B.“丰姿”指美好的姿态;“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答案】D5.下列哪些景物引发了作者由喜悦而哀愁的情绪变化,正确的一项是()①无边的荷香月色②幽僻、阴森的小煤屑路③没精打采的路灯光④热闹的蛙声、蝉声⑤江南采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希望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出现什么东西。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五册文言文注释汇总

树:种植
• 1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 18、鸡豚狗彘之畜 畜:蓄养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五册文言文 注释汇总
目录
• 必修一 • 必修二 •《烛之武退秦师》
•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以:因为 贰:从属二主 •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假如 • 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辞:推辞 犹:尚且 • 4.许之(答应了这件事) 许:答应 • 5.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 15.若属皆且为缩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 • 16.常以身翼蔽沛公 • 翼蔽:掩护。翼,象鸟张开翅膀一样 • 17.把剑切而啖之 啖:吃 • 1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放如恐不胜 • 举、胜:都有“尽”的意思 • 19.窃为大王不取也 • 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 20.何辞为:何必告辞呢? • 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 • 21.大王来何操 • 操:拿,这里是携带的意思 • 22.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丢下 • 23.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 24.再拜献大王足下 • 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 25.竖子不足与谋 • 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 26.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属:我们这些人
拊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13.以试人,血濡缕 濡:浸湿,沾湿 •14.人不敢忤视 忤:逆 •15.往而不反,竖子也 竖子:对人的蔑称 •16.入不测之强秦
不测:难以预料,表示凶险
• 17.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 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 • 辞决:辞别,告别 • 18.既祖,取道 •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 19.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 20.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比:并、列 给:供
•12、不违农时 违:违背、违反,这里指 耽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导学案(word版,114页)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与方法以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个学科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1、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体会作品描述的美景,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
2、练习运用圈点、批注法鉴赏文章中的精彩语句,学习做一点圈点批注,写下心得。
3、对那些美妙的段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能力。
4、在阅读鉴赏感中,加强积累整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景状物的相关知识,能够仿照本单元自己喜欢的写作形式,书写自己的感受。
1.荷塘月色一学习目标1、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2、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结合优美的景物描写,具体分析比喻、通感的修辞效果。
3、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二预习方案方法指导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一)基本任务1、背景介绍《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
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
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
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2、相关知识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含解析)…… ……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1第1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2第2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导学号 30994225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
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
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
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的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
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全文分三大段: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
(点明题旨)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 • • • • • • 览:观察。 揆:估量。 初度:初生时的气度。 肇:开始。 锡:通“赐”,赐给。 嘉名:美好的名字。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字:名词作动词,取表字。
第一段:作者自叙出生高贵、生日 奇异、名字的由来以及名字的美好 意义。
•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 夫:那些。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 且偷安、贪图享乐,国 – 偷乐:苟且偷安,贪图享乐 家的前途黑暗又危险。 • 路幽昧以险隘 – 路:国家的前途 – 以: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并且”“既……又”
• 岂余身之惮殃兮
– 岂: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哪里” – 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比喻
美人: 楚怀王 乘骐骥以驰骋: 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来吾道夫先路: 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 一往无前
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 修身养性 木兰、宿莽: 内在的美好品德
“移情”技法的运 用
所谓“移情”就是“我”与“物”的同化, 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如“江离”“辟芷”)不 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 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作者的生命和情 趣就在那里面,作者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 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 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这种“移情”即“比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 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焦、刘合葬墓
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是千古爱情绝唱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发生地。旧志载 “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 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 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焦仲 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 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八十年代,怀 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 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 之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单元测试卷全套(含答案)新人教必修2

第一单元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B.颤.动(zhàn)落蕊.(ruǐ)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C.涸辙.(hé)蕈菌.(sùn)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D..漪.澜(yī)深邃.(suì)黑.(xū)混混沌沌..(dù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寂寞幽辟弥望缕缕清香B.缈茫宛然歧韵平平仄仄C.嘻游瞥见镶嵌急不暇择D.嫩绿攀缘峻峭恍然大悟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4.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5.对下列词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人都曾经被譬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是纯洁、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社会中,许多人受物质利益的诱惑,能像瓦尔登湖的贤者少之又少。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表现荷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