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油制剂设计实验(糖衣片剂)

合集下载

药剂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药剂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液体药剂、散剂、煎膏剂、丸剂的制备方法;2. 熟悉各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及工艺流程;3. 了解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1. 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蒸发皿、酒精灯、温度计、电热套、玻璃棒等;2. 试剂:乙醇、丙酮、甘油、蜂蜜、滑石粉、甘草、朱砂、薄荷油、碘化钾等;3. 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薄荷油5ml,碘化钾5g。

三、实验内容1. 液体制剂的制备(1)薄荷油的制备:将薄荷油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

取上层薄荷油,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待冷却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即得薄荷油制剂。

(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将碘化钾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薄荷油,搅拌均匀,即得复方碘溶液。

2. 散剂的制备(1)益元散的制备: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

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

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

按每包3g分包。

3. 煎膏剂的制备(1)蜂蜜薄荷煎膏剂的制备:将薄荷油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充分溶解后加入1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将蜂蜜加热熔化,加入薄荷油溶液,搅拌均匀,煮沸,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却,即得蜂蜜薄荷煎膏剂。

4. 丸剂的制备(1)朱砂丸的制备:将朱砂粉碎成细粉,过筛。

将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过筛。

将朱砂粉与滑石粉、甘草粉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制成软材。

将软材制成小丸,干燥,即得朱砂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液体制剂的制备薄荷油制剂外观呈淡黄色,具有薄荷香气;复方碘溶液外观呈深棕色,具有碘的特有气味。

2. 散剂的制备益元散外观呈浅黄色,具有滑石粉的特有气味。

3. 煎膏剂的制备蜂蜜薄荷煎膏剂外观呈淡黄色,具有薄荷香气。

薄荷油微胶囊

薄荷油微胶囊

薄荷油剂型设计【前言】薄荷是一种广泛用于医药和烹调的草药。

薄荷油为新鲜薄荷茎叶中经水蒸气蒸馏出挥发油后,再经过冷冻和除去部分薄荷脑之后所得到的油。

薄荷叶含有大约0.1%--1.0%的挥发油,其最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和薄荷酮。

薄荷油是一种祛风药、芳香剂和调味料,用于皮肤粘膜能产生清凉的感觉,减轻不适和疼痛。

薄荷油通常在西方国家用于治疗各种消化不适,缓解消化道痉挛。

薄荷油可制成各种剂型,如肠衣制剂、口含片、芳香水剂、软膏和微囊。

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固体应该有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免由于受热和长期储存遭受损失。

将薄荷油制成微囊,能够提高其稳定性,还能够形成缓控释制剂。

【处方分析】薄荷油9ml 主药明胶9g 囊材阿拉伯胶9g 囊材37%甲醛12ml 凝聚剂10%醋酸Q.S 凝聚剂10%氢氧化钠Q.S 凝聚剂【制备方法】1、明胶溶液的制备取明胶9g,加适量水,于60℃水浴中溶解,过滤。

加水至300ml,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8.0。

2、薄荷油乳剂取阿拉伯胶9g于干燥乳钵中研细,加薄荷油9ml,研匀后加水15ml,急速同向研磨为乳剂,加水至300ml,搅拌均匀。

3、微囊的制备取薄荷油乳剂于烧杯中,加150ml明胶溶液,于45℃水浴上慢慢搅拌。

加4%醋酸溶液调pH为4.0,使明胶凝聚。

再加入剩余150ml明胶溶液,用10%醋酸溶液调pH为4.2,不断搅拌,同时加入二倍量冷水稀释,待温度降为35℃时,将微囊液置于冰浴搅拌降温至5℃。

加入37%甲醛溶液12ml,搅拌30分钟,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8.0,继续搅拌1小时。

取出微囊,离心分离,洗至中性无甲醛味,抽滤,50℃烘干,即得。

4、制得微囊可进一步加工制成各种制剂。

【质量检查】1、微囊总油的测定将16g薄荷油微囊于500ml圆底烧瓶以150ml水溶解,进行常压水蒸气蒸馏。

3小时后,收集馏分中的油相,测量体积(精确至0.1ml)。

实测体积加上校正值得到校正体积。

以薄荷油密度0.878g/ml计,算出100g微囊中薄荷油总量。

药剂学实验报告

药剂学实验报告

WORD格式可编辑药剂学实验报告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2002年11月实验一溶液型和胶体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四、实验结果(一)薄荷油增溶相图的制作: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百分组成,填入表1-1绘制薄荷油-吐温20-水的增溶相图。

图1-1薄荷油增溶相图(二)薄荷水:比较三种处方不同方法制备的异同记录于表1-2中,并说明各自特点与其适用性。

表1-2不同方法制得薄荷水的性状处方pH 澄清度嗅味I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II吐温80III吐温80与90%乙醇(三)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四)胃蛋白酶合剂: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五)甲酚皂溶液:描述成品的外观性状,所制得的成品能否加水任意稀释而得澄明溶液?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一)记录亲水药物与疏水药物的实验结果1、亲水性药物:2、疏水性药物:(二)炉甘石洗剂1、制备炉甘石洗剂,比较不同稳定剂的作用,将实验结果填于表2-3。

表2-3 沉降体积比与时间的关系2、据表2-3数据,以H/ H0沉降体积比F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炉甘石洗剂各处方的沉降曲线,得出结论。

(三)复方硫磺洗剂记录硫磺洗剂各处方样品质量情况,讨论不同润湿剂的作用,制定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工艺,并选择稳定剂,制成稳定的复方硫磺洗剂。

五、讨论六、思考题实验三乳剂的制备日期姓名合作者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内容与操作(写清处方与处方分析,关键的操作与注意事项)四、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乳剂的性状2、乳剂类型的鉴别(1)稀释法(2)染色镜检法3、用司盘-80(HLB值为4.3)和吐温-80(HLB值为15.0)配成6种混合乳化剂各5g,它们的HLB值分别为4.3、5.5、7.5、9.5、12.0及14.0。

“薄荷素油微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分析

“薄荷素油微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分析

“薄荷素油微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分析运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包囊材料(简称囊材),把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如香精油或其他液体)作为囊心物,包裹成直径通常为1~200μm 的微型胶囊(microcapsules ),简称微囊。

药物微囊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缓释、控释功效;二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三是降低药物的配伍变化;四是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固定香味,改善风味品质;五是液态药物固态化,提高流动性和可压性[1-2]。

目前微囊制剂技术常用物理化学法,包括单凝聚法、复凝聚法、溶剂-非溶剂法等,其中复凝聚法具有载药量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微囊成型主要工艺包括囊心物分散以及囊材加入、沉积与固化。

微囊制剂技术在中药药物制剂新技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薄荷素油别名为薄荷油(peppermint oil ),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 ),该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为62.3%~87.2%,不仅是药物原料与附加剂之一,而且是中药药物制剂技术实验中使用频数较多的药用原辅料之一。

薄荷素油具有天然芳香气味,香气浓郁,难溶,易挥发损失,扩散力强,稳定性差。

该实验选择囊心物为薄荷素油;囊材为明胶-阿拉伯胶;运用复凝聚法,得薄荷素油微囊,进一步制成多种制剂。

1薄荷素油微囊制备的实验目的以阿拉伯胶(带负电荷)和明胶(调pH 值,使带正电荷)作为囊材,以薄荷素油作为囊心物,掌握制备微囊方法中的复凝聚法成囊机理、工艺与操作要点;理解微囊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方法。

2薄荷素油微囊制备的实验原理复凝聚法工艺经典、简单,易掌握。

复凝聚法的机制介绍如下:明胶水溶液中可离解出正离子(-NH 3+)和负离子(-COO -);阿拉伯胶水溶液中,分子仅离解出负离子(-COO -),携带负电荷。

将明胶和阿拉伯胶两溶液混合后,采用醋酸调节胶液pH 值到约为4.0~4.5时,明胶溶液带正电;同负电荷阿拉伯胶相互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溶液中添加药物则胶溶液包围药物离子成凝聚囊。

薄荷油制剂设计实验(糖衣片剂)

薄荷油制剂设计实验(糖衣片剂)

薄荷油制剂设计一、前言薄荷油(Oleum menthae)是从唇形科( Lamiace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中用水蒸气蒸馏法直接提炼出的挥发油,是薄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新鲜的薄荷叶中含挥发油0. 8 %~1 % ,干茎叶中含1. 3 %~2 %。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达62%~87%,此外,还含有左旋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和柠檬烯(limonene)等[1]。

因为薄荷油很容易挥发,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的减少而影响药效,而环糊精包合物使薄荷油固化,改善这个缺点。

制成片剂并对其进行包糖衣,有益于改善儿童吃药难的问题。

二、药效学1)利胆作用能有效的增加胆汁的分泌量,并能轻度增加胆汁中胆汁酸的排出量。

陈光亮[2]等经大鼠十二指肠喂食薄荷油,1~2小时促胆汁分泌作用最明显。

与给药前相比,胆汁中胆汁酸排出量轻度增加,胆固醇含量减少,胆色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薄荷油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并能增加胆汁中胆汁酸的排出量。

Grigoleit等[3]确认了薄荷油利胆的效应与剂量以及时间的良好相关性.鉴于薄荷油如此良好的利胆效果,对其作用机制的探索表明薄荷醇在胆道的主要代谢产物起了利胆的作用。

2)溶石排石作用能降低胆固醇的浓度,有利于防治胆固醇结石。

Leuschner 等[4]试验发现薄荷醇能有效提高10~12mm胆结石完全溶解的效率(提高15%)。

3)消炎镇痛作用Galeotti 等[5]经过深入研究发现,L-薄荷脑(即薄荷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样作用,可使痛觉消失。

进一步研究表明,薄荷醇可以通过调节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受体,达到止痛和镇静效果。

而薄荷醇是这种抑制性离子通道的立体选择性调节剂。

因此,薄荷油具有相当的消炎镇痛作用。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

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4:(药学专业、09制药)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四液体制剂的制备(药学专业、09制药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 掌握几种典型的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 了解低分子、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其常用量。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实验内容(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1: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以薄荷油、滑石粉(或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等为原料,制备芳香水剂(薄荷水)。

实验2: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以碘、碘化钾为原料,通过助溶法,制备复方碘溶液。

实验3:硫酸亚铁溶液剂的制备(溶解法)以硫酸亚铁、枸橼酸为原料,通过冷溶法制备糖浆剂。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实验4: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溶解法)以胃蛋白酶、甘油等为原料,制备高分子型液体制剂胃蛋白酶合剂。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助溶法的原理;高分子溶液剂的定义,其热力学稳定性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薄荷油、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碘、碘化钾、胃蛋白酶、硫酸亚铁、新鲜牛奶、冰醋酸、氢氧化钠。

2. 设备与仪器:恒温水浴箱、研钵、具塞玻璃瓶、烧杯、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实验1:教科书44页芳香水剂(薄荷水)的制备(分散溶解法)实验2:教科书45页复方碘溶液的制备(助溶法)实验3:教科书45页硫酸亚铁糖浆(溶解法制备)实验4:教科书47页胃蛋白酶合剂的制备,并按照48页附录方法,测定所得酶制剂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1:薄荷油的制备,比较用三种不同分散剂制备的液体制剂的异同,将结果记录于表2-1中。

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实验2:复方碘溶液,描述成品外观性状,观察碘化钾溶解的水量与加入碘的溶解速度。

实验3:硫酸亚铁糖浆描述成品外观形状,讨论冷溶法存在的不足。

薄荷油制剂设计

薄荷油制剂设计

薄荷油制剂设计——薄荷油缓释颗粒班级:制剂四班学号:0945612 姓名:杨雪梅前言薄荷油,在食品、药品、护肤、洗发等领域被国内外广泛应用。

1.植物来源薄荷油系从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 locaz Briq.)中提取的挥发油。

该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在我国广布于南北各省。

2.化学成分薄荷油是薄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中含1.3%~2%。

薄荷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1),含量62%~87%,薄荷油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是定性定量分析其中的薄荷脑和胡薄荷酮。

3.药理学3.1 清凉止痒薄荷油外用,能麻醉神经末梢,能刺激皮肤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

3.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内服少量薄荷油可通过兴奋人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有发汗解热作用。

薄荷油还具有较弱的抗炎镇痛作用。

3.3 祛痰薄荷醇的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使稠厚的黏液易于排出。

薄荷醇用于支气管炎时,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使有效通气腔道增大,而表现祛痰作用。

3.4 抗真菌、抗病毒薄荷油、薄荷醇分别与核盘菌、匍茎根霉菌、毛霉菌共处于一个封闭系统中,均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这些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薄荷酮则无此作用。

4.临床应用薄荷油具有明确的利胆排石、抗炎解痉止痛、抗菌等作用。

临床已证实,薄荷油对胆囊炎和肠应激综合征(IBS)等有良好疗效,同时也可用作解痉剂、驱风剂和利胆剂。

4.制剂设计依据薄荷油作为成分较为单一、机理较明确、临床效果确切的天然药物,在各科领域有广泛的使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薄荷油易挥发,在制剂(如片剂、口胶剂、硬胶囊剂)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挥发散失,因此选择合适的剂型对于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保证疗效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中药制剂半成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进行制剂研究和生产过程遇到了许多问题。

将液体制颗粒,解决了不少制剂生成中的难题。

薄荷油制剂设计(定稿-软胶囊)

薄荷油制剂设计(定稿-软胶囊)

薄荷油制剂设计——0845122 中药分析3班11号谭小玉1、前言薄荷油(peppermint oil)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tha haplocalyx Brig)的挥发油,是薄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0.8 %~1 % ,干茎叶中含 1. 3 %~2 %【1】。

薄荷油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油中主要成分12薄荷脑(即薄荷醇) 及少量薄荷酮,有特殊清凉香气。

薄荷油存放日久,色渐变深。

与乙醇、氯仿或乙醇能任意混溶。

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

相对密度:0.888~0.908,旋光度:-17°~-24°。

折光率:1.456~1.466。

薄荷油药理作用广泛,具有利胆、溶石排石、消炎镇痛、解痉、抗感染等作用【2】。

对于薄荷油该类油性物料,制成软胶囊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中渗出,并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软胶囊整洁美观,容易吞服,装量均匀准确,溶液装量精度可达±1%,软胶囊完全密封,其厚度可防氧进入,故对挥发性药物或遇空气容易变质的药物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使药物具有更长的存储期。

2、实验材料仪器:滴制机、烧杯、玻棒、烘箱、崩解测定仪、天平、煮胶锅、电炉、白布、药品和试剂:薄荷油、抑菌剂、明胶、甘油、食用植物油、液体石蜡处方薄荷油 1000g食用植物油 3000g明胶 100g甘油 30g水 130g冷却液(液体石蜡)适量3、试验方法1、配料称取薄荷油与经加热灭菌、澄清的食用植物油混合,充分搅匀即得。

2、化胶按照明胶:甘油:水为1:0.3~0.4:0.7~1.4的比例,取明胶加入适量的水使其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熔化,保温1—2小时,静置,使泡沫上浮,除去上浮泡沫,以洁净白布滤过,保温待用。

3、滴制软胶囊的制法有两种:滴制法和压制法。

本实验采用滴制法。

采用滴制机生产软胶囊剂,将油料加入料斗中;明胶浆加入胶浆斗中,并保持一定温度;盛软胶囊器中放入冷却液,根据每一胶丸内含药量多少,调节好出料口和出胶口,胶浆、油料先后以不同的速度从同心管出口滴出,明胶在外层,药液从中心管滴出,明胶浆先滴到液体石蜡上面并展开,油料立即滴在刚刚展开的明胶表面上,由于重力加速度的道理,胶皮继续下降,使胶皮完全封口,油料便被包裹在胶皮里面,再加上表面张力作用,使胶皮成为圆球形,由于温度不断的下降,逐渐凝固成软胶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荷油制剂设计
一、前言
薄荷油(Oleum menthae)是从唇形科( Lamiaceae)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中用水蒸气蒸馏法直接提炼出的挥发油,是薄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新鲜的薄荷叶中含挥发油0. 8 %~1 % ,干茎叶中含1. 3 %~2 %。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左旋薄荷醇(menthol),含量达62%~87%,此外,还含有左旋薄荷酮(mentho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和柠檬烯(limonene)等[1]。

因为薄荷油很容易挥发,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的减少而影响药效,而环糊精包合物使薄荷油固化,改善这个缺点。

制成片剂并对其进行包糖衣,有益于改善儿童吃药难的问题。

二、药效学
1)利胆作用能有效的增加胆汁的分泌量,并能轻度增加胆汁中胆汁酸的排出量。

陈光亮[2]等经大鼠十二指肠喂食薄荷油,1~2小时促胆汁分泌作用最明显。

与给药前相比,胆汁中胆汁酸排出量轻度增加,胆固醇含量减少,胆色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薄荷油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并能增加胆汁中胆汁酸的排出量。

Grigoleit等[3]确认了薄荷油利胆的效应与剂量以及时间的良好相关性.鉴于薄荷油如此良好的利胆效果,对其作用机制的探索表明薄荷醇在胆道的主要代谢产物起了利胆的作用。

2)溶石排石作用能降低胆固醇的浓度,有利于防治胆固醇结石。

Leuschner 等[4]试验发现薄荷醇能有效提高10~12mm胆结石完全溶解的效率(提高15%)。

3)消炎镇痛作用Galeotti 等[5]经过深入研究发现,L-薄荷脑(即薄荷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样作用,可使痛觉消失。

进一步研究表明,薄荷醇可以通过调节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受体,达到止痛和镇静效果。

而薄荷醇是这种抑制性离子通道的立体选择性调节剂。

因此,薄荷油具有相当的消炎镇痛作用。

4)解痉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豚鼠离体回肠的收缩活动,可降低其收缩幅度、频率和张力,并能浓度依赖性地拮抗组胺或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

研究表明这种抑制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抑制了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GTP不能转变为cGMP。

蛋白激酶难被激活,从而使肠肌受抑制或松弛[6]。

5)抗感染作用陈华萍等[7]选取14种常见菌进行试验,证明薄荷醇对各种真菌和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表皮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对之较为敏感。

三、薄荷油的理化性质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

有特殊清凉香气。

存放日久,色渐变深。

与乙醇、氯仿或乙醇能任意混溶。

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

相对密度:0.888~0.908,旋光度:-1 7°~-24°。

折光率:1.456~1.466。

四、制剂剂型:糖衣片剂
功能主治:外感风热;消炎镇痛;咽痛;牙疼;防治胆固醇结石。

1)处方
薄荷油 2 ml 主药
95%乙醇适量润湿剂
β-环糊精 8g 包和材料
水适量
淀粉 24g 包和材料
60%乙醇适量润湿剂
硬脂酸钠 0.53g
糖浆适量
2)制法
(1)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
称取β-环糊精8g,加蒸馏水适量加热至50℃制成饱和溶液。

取薄荷油2 ml缓缓滴入到β-环糊精饱和溶液中,恒温搅拌适当的
时间。

冷藏过夜。

取出后过滤,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无油渍为止。

将包合物置干燥器中干燥24 h,即得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

(2)薄荷油片剂的制备
取上述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加淀粉24g,硬脂酸钠0.53g,
干混均匀,用60%乙醇制成适宜的软材。

将软材挤压过18筛
制粒,在60-70°C干燥颗粒,控制含水量在2%-5%。

在干燥颗
粒中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素片。

(3)薄荷油片剂的包糖衣
①将单糖浆、胶浆、滑石粉和着色剂混合制成包衣液。

②取上述制得的薄荷油素片放入包衣锅中加热风、翻动、预热5
分钟,开动包衣锅,用喷枪喷包衣液。

③控制喷枪流和气流预热温度,以形成包衣,但片子不粘连为

五、片剂检查[8]
重量差异:取20片素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
有标示片重的片剂,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相比较),超出限度的
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一倍。

糖衣片、薄膜衣
片与肠溶衣片应在包衣前检查片芯的重量差异。

崩解时限: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
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
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
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

除另有规定外,取药片6片,分
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
15分钟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崩解不完全,应另取6片,按上
述方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脆碎度: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约为6.5g;
片重大于0.65g者取10片。

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
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

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本试
验一般仅作1次。

如减失重量超过1%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
理可复检2次,3次的平均减失重量不得过1%,并不得检出断
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如供试品的形状或大小使片剂在圆筒中形成不规则滚动时,可
调节圆筒的底座,使与桌面成约10°角,试验时片剂不再聚集,能顺利下落。

六、参考文献
[1] 梁呈, 李维林, 张涵庆, 等. 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
用研究进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22(3):9~12
[2]陈光亮,姚道云,汪远金,等.薄荷油药理作用和急性毒性的
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1,17(1):10~12.
[3]Grigoleit HG, Grigoleit P. Pharmacology and
preclinical pharmacoki- okinetics of peppermint
oil.Phytomedicine, 2005,12(8):612-616
[4]Leuschner M, Leuschner U, Lazarovici D, et al.
Dissolution of gall stoneswith an ursodeoxycholic acid
menthol preparation: a controlled prospectivedouble blind trial. Gut, 1988,29(4):428–432
[5]Galeotti N, Di Cesare Mannelli L, Mazzanti G, et al.
Menthol: a natural analgesic compound. Neurosci Lett, 2002, 322 (3):145-148
[6] 梁呈,李维林,张涵庆,等.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进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22(3):9~12
[7] 陈华萍,吴铁,吴志华,等.华芙露的抗菌实验研究.中国药师, 2001,4(3):175~177
[8]参见《中国药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