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啊,就是一门研究咱们人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它就像一个超级放大镜,把咱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小婴儿时期的懵懂无知,还是青少年时期的叛逆,再到老年时期的那种淡然,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门学科可有趣啦,就像在探索一场超级漫长又充满惊喜的人生之旅呢。
二、胎儿期的心理发展。
胎儿期的时候呀,别看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其实就已经开始有心理发展的迹象啦。
妈妈的情绪、外界的声音对胎儿都是有影响的。
比如说,如果妈妈总是很开心,胎儿可能也会在肚子里比较活跃,感觉像是在跟着妈妈一起高兴呢。
而且啊,这个时期宝宝的感觉器官就在慢慢发育了,他们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所以很多人会给肚子里的宝宝听音乐,说不定宝宝就在肚子里跟着节奏摇摆呢,当然啦,这是一种很可爱的想象。
三、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宝宝可好玩了。
他们主要就是通过感觉和动作来探索世界。
你看啊,小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这可不是他们调皮,而是他们在用嘴巴探索这个东西是什么,是软的还是硬的,能不能吃呢。
这个时期他们的认知发展也是很有特点的。
他们对周围的人开始有了依恋,最常见的就是对妈妈的依恋。
只要妈妈在身边,就会特别有安全感。
要是妈妈离开了,那可不得了,就会哭个不停,好像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样。
而且婴儿的语言发展也开始萌芽了,从最开始的咿咿呀呀,到慢慢地能说出简单的词汇,像“爸爸”“妈妈”,这每一个小进步都超级让人惊喜呢。
四、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五、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孩子啊,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了。
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之前那种比较直观的思维,慢慢地向逻辑思维发展。
他们在学校里开始学习各种知识,数学、语文、科学啥的。
他们的社交圈子也变大了,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
在学校里会交很多朋友,而且朋友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开始有了竞争意识,会为了得到小红花或者考个好成绩而努力。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8.2 课后习题详解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青少年哪些心理矛盾?答:(1)青少年生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②体内机能的增强在青春发育期,个体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都在迅速增长并逐渐达到成熟。
其中包括: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肺的发育;肌肉力量的增强;大脑的发育。
③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其中包括:性激素的增多;性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发育。
(2)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引发诸多矛盾的心理①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a.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
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但在新的追求中他们又感到种种困惑。
b.性的成熟性的成熟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②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a.青春期少年的心理活动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b.青春期少年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2.青少年的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思维形式上?答:(1)基本特征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思维逐步符号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逻辑课题。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期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与政策建议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 体系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 务的组织和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心 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
优化家庭与学校环境
家长和教师应当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积 极、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促进他 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 式
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艺术和社 交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趋势
跨文化与国际化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发展的差 异与共性,为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更 为广泛的视野。
科技与新媒体的影响
研究新媒体对青少年认知、情感和行 为方面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信息化社 会中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取向
关注青少年积极品质与幸福感的提升 ,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尊、自信 和积极情绪等心理品质。
研究方法与技术的改进
结合多学科领域
创新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应与其他学科如神 经科学、遗传学、社会学等相 结合,以全面揭示青少年心理 发展的规律。
运用纵向研究、跨文化比较研 究、实验心理学等方法,探讨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社会因素等影响。
定量与定性方法结 合
通过定量研究对大规模样本进 行分析,同时也需要运用定性 方法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 界,以获得更为丰富和深入的 研究结果。
学校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期的学校教育目标也发生了转 变,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 方面。
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可以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良的环境 则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和心理 问题。
发展心理学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 我”与“客体我”;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 识的整合统一;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感 危机);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同一 性确立、同一性延续、同一性封闭和 同一性混乱(扩散))。
(3)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 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 其发展顺序。
练习与思考
1、确认( )是青年期重要的发展任务。 (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 (C)自我意识 (D)自我认同感
2、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心理测验法 D、临床法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达到成熟水平 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生活空间扩大 开始恋爱、结婚
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智力的发展:25岁左右达到顶峰。 一、青年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发展特点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惩罚和服从
服从权威避免惩罚,不理解道德标准, 不理解主人公的价值冲突
功利取向
以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为标准, 出于个人利益考虑
以取悦并得到他人的认同,以他人的
“好孩子” 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制定的规则 是对的应该遵守
“好公民” 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强调服从 法律与规章制度,遵守社会秩序
9、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有权力的 人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社会关系的发展
青春期是个体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包括与同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 关系的变化施
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包括积极的家庭环境、支持性社交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咨询、 支持性团体和健康促进活动。
青春期认同的发展
青春期是一个寻找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探索和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青春期自我概念的发展
青春期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的时期,个体开始思考自己的特点、能力和价值,建立更加成熟的自我概念。
青春期性别角色的发展
青春期是性别角色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个体开始理解和接受自己所处的性 别角色,并塑造自己的性别认同。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 发展
青春期心理发展是指在青少年期间,个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发 生的重大变化和成长。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定义
青春期心理发展是指在青少年期间,个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成长。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青春期心理发展对个体未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础十分重要。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新增) 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一)关于自我的概念 (二)成年期的自我发展水平(四阶段) 尊奉者水平;公平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 (三)影响自我发展水平的因素 年龄因素;受教育水平;认知发展水平 二、中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中年期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人格结构成分、平均水平) (二)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 1、内省日趋明显--荣格 2、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 3、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三)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整合 “男女同化” 人格---完美人格 三、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新增)
第二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老年期的智力减退 老年期智力水平的衰退 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 注意: 老年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 表现出了自我中心的特点,好为人师 部分老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智慧
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人格特征
一、老年期人格特征的稳定性 二、老年期人格特征的变化 不安全感---死亡恐惧、疾病恐惧 孤独感---群体失落感、信息缺乏 适应性差---被动、应变性差 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处事强调自己经验 回忆往事 三、造成老年人人格变化的因素 生物学的衰老 心理上的老化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第三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1、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有很强的自尊心(满足感/挫败感) 二、情绪变化特点 (一)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二)情绪变化的特点:烦恼增多,孤独感增强 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独特自我、假想自我 把自己想像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视为“假想的观众”, 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现象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我 中心倾向。 (案例:青春痘的烦恼)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也是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发展心理学研究了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发展心理学对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应用。
青春期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身份认同、自我意识和社交关系的变化。
首先,青春期是一个探索自我身份认同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份。
他们开始主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对照。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青少年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形成了个人身份认同。
其次,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进行反思和觉察。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发展心理学发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呈现出更加内省和自我反省的特点。
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还为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青春期是社交关系重新调整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从家庭中独立出来,与同龄人建立更为密切和重要的社交关系。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往往更加倾向于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并经历友谊和恋爱的阶段。
这种社交关系的重塑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培养社交技巧和情感智慧。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首先,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支持和指导青少年的成长。
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可以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素养。
此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
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自我认同困惑、情绪波动和社交关系问题等挑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解决,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六章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2.了解并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3.了解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1.认知发展的起源、机制及其结构的变化;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特点。
教学内容:一、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一)认识的起源皮亚杰认为,应当在活动(动作)中去寻找一切认识的源泉,即 认识起源于动作。
(二)认知发展的机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的过程。
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的。
(三)认知结构的变化所谓结构,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不仅指具有解剖学意义的实际结构,也包括功能意义上的结构(李其维,1999)。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论(一)皮亚杰关于阶段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认知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以具有质的差异的认知结构作为各阶段间的划分标准。
3.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4.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
是在新水平上对先前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系统。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三、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两个主要批评:1.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思维能力,而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思维能力;2.个体的认知发展并不止于形式运算阶段。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同化和顺应,分别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各个阶段有哪些特征?这四个阶段的特征有哪些不同之处?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实验;2.了解青少年的辩证思维;3.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特点及其相关实验、研究;2.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能给他们一个圆满的解释吗?父母应该怎 样对待他(她) ?
3
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
一、青少年期:发展的转折时期
青少年期(11,12~21,22岁)
中学 时期 ( 11 , 12~17 , 18 岁 ) 分 初 中阶段(11,12~14,15岁)和高中 阶段(14,15~17,18岁)
初中阶段又称为少年期,高中阶段又 称为青年初期
第二,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社会自我或社 会身份的主观意识或感觉,即被社会认可的自我形 象,例如,“我是中国人”,“我是大学生”。
第三,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感觉, 例如,感到身体很舒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当这 样三种意识在一个人心中真正产生的时候,我们可 以说,他的自我同一性已经形成或确立。
急剧变化,克服它们带来的危险 2. 可能发生一些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早孕、生育、意外事故死亡、杀人、 自杀、酗酒、药物滥用、性越轨、团 伙等
7
二、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生理发育的高峰期 初中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1.身体外形的变化 (1)身高迅速增长:每年增长6~8厘
米,甚至10~11厘米;女生比男生稍 微超前。
同一性形成:“我可能会,但是我也不一定。 我不知道‘情况好转’是指的什么”
同一性早期完成:“不会,这是我一直想出 现的这种情况”,人们都会这样想的,我也 一样。
同一性扩散:“当然,如果情况好转,我就 会根据环境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53
青少年的同一性是不断丧失和获 得的过程,同一性问题的解决不 是一劳永逸的,在一生中尤其是 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初期会反复出 现,个体会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 一种状态。
36
(三)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具 有充分的假设性和内省性
(1)假设性:能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 假设
37
(2)内省性:能够意识到 自己的思维活动,并进行 自我调节和控制。
38
2. 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辨 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不仅能运用抽象的符号进行 思维,而且能够运用全面的、 运动的、统一的观点认识和 分析问题。
33
5. 思维的自我中心 不能区分自己的关注焦点与
他人的关注焦点
34
(1)假想的观众 感觉自己在舞台上表演,周
围的人们都是自己的观众, 在关注自己的表演。他们非 常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35
(2)独特的自我 认为自己具有一个独特的自
我,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过 分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并 认为自己的情绪情感是独一 无二的。
4
(一)处于从童年期向成年期的 过渡阶段
1.性成熟: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具备生殖能力
2.心理上由不成维能力
(2)情绪的成熟:了解自己 的身份,形成自我同一性, 独立于父母,形成价值观, 形成友谊关系
6
(二)青少年面临许多挑战和风险 1.一些青少年难以适应生理、心理的
46
其次,从内容上看,自我同一性是由不同的方面或成分构成 的。这些方面包括,
职业/事业同一性,即个体愿意从事的事业和工作; 政治同一性,即个体属于哪一政治派别或政治立场; 宗教同一性,即个体的精神信仰; 关系同一性,即个体的婚姻关系和亲密关系; 成就、智力同一性,即个体追求成功和提高智力的动机强度; 性同一性,即个体属于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 文化/种族同一性,即个体来自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国家,
16
(3)大脑的发育 脑重增加不大 青春期,特别是13岁左右,是 脑机能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 (第一加速期在5,6岁) (4)肌肉力量增强
17
3. 性的发育和成熟 (1)性器官的发育 性器官发育速度加快,男生
发育相对迟缓。
18
(2)性激素分泌增加,性机能 逐渐发育成熟
性腺发育成熟,性激素分泌增 多,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 遗精。
第六章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青少年期的个性和社
会性发展
1
案例分析:正修怎么了?
正修转眼间成长为一名中学生,父母发现他(她) 似乎逐渐地变成另外一个人。他(她)特别爱打扮, 对自己的体重、身高、相貌格外在意;对父母过分 关心自己感到反感,嫌父母唠叨,对父母偷看自己 的日记尤其感到烦恼,有时候打电话都怕父母听到, 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了;特别喜欢与同学 在一起,有一些十分要好的朋友,连衣服的样式、 发型等都要与同学一样时髦。他(她)很在乎别人 对他(她)的看法,经常说感到周围的人都在注意 他(她)。
(3)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系统 的发育 男生的男性化特征与女性的女性化 特征日益明显。 男性第二性征:喉结突出、嗓音低 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胡须长 出、汗毛增多、出现腋毛等
11
女性第二性征:嗓音细润、乳 房隆起、骨盆宽大、皮下脂 肪增多、臀部变大、体态丰 满、出现腋毛等。
12
(4)头面部的变化 头骨增长速度减慢,其他 部分却增长加快,身体比 例更为协调。
13
2. 身体机能的增强 (1)心脏机能的增强 青少年时期的心脏重量达到出生
时重量的12至14倍,心肌纤维弹 力更强,心脏压缩机能增强。
14
心率、脉搏减慢,更有规律, 血压接近成人水平,女生血 压较低,心率、脉搏较快。
15
(2)肺的发育 肺的发育加速,进入青春期
时,肺的重量达到出生时的 10倍,肺活量为青春期前的2 倍,男生比女生的肺活量大。
2
好几次想打耳洞、带耳环、染头发,认为这 样做才是“我自己”。另一方面,他(她) 的能力却比以前提高了,总能解决十分复杂 的物理、化学以及历史、生物等学科问题, 象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论证,提出自己的 观点、见解、结论。他(她)的父母对此感 到疑惑:正修真的长大了吗?他(她)怎么 了?我们以后该怎样与他(她)相处?
女生月经年龄一般在10~16岁, 男性遗精年龄在12~18岁。
19
(二)生理发育中的常见问题
1. 肥胖和体形的保持 2. 睡眠减少 3. 营养和饮食障碍 4. 药物滥用
20
第二节 青少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思维的发展:形式运算阶段 (一)总体特点
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和命题思维,思 维过程表现出抽象性,把各种变量进行 复杂的组合,思考那些在真实生活中不 易探测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境,与学龄儿 童的思维相比,青少年的思维更为明确、 合理而富有想象力。
23
命题思维
青少年能够在不考虑现实条件的情况下 对命题(言语论断)的逻辑进行评价。 相反,小学生只有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 具体经验进行思考,才能对命题的逻辑 作出评价。
24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 但仍需要经验的支持,还包括具 体形象性成分;高中生抽象逻辑 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能完全 抽象的符号进行推理,属于理论 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48
青 少 年 寻 求 建 立 稳 定 一 致 的自我意识,包括形成特 定的社会角色,如果不能 形成同一性,就会导致同 一性混乱
49
如果能成功地解决危机,就 能形成“忠诚”的品质:持 久的忠诚、信任,属于某个 所爱的人、朋友和同伴的意 识。
50
(二)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状态 1. 同一性形成:已经体验到危
30
批判性表现为,对他人的 意见持怀疑和批评态度, 不盲目相信他人;能检查 和调节自己的思想观点和 态度,并开始形成独立的 人生观和世界观。
31
(2)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 面性
片面性表现为,思想偏激 和极端化,不能辨证地分 析和看待问题
32
表面性表现为,分析问题 时经常为事物的个别特征 或外部特征所困扰,有时 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重视成人的认可和赞赏,遵守社会规范,强 调社会规范的不可改变性
42
2. 社会法制取向阶段:以理性方 式思考问题,重视大多数人的意 见和社会福利
“法律是为维护社会环境而设立的,违 背法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制裁”
43
3. 普遍的道德原则阶段 应根据普遍的人类道德原则和
一个人的伦理观念,而不是法 律条文或他人的意见,来判断 人们的行为。
以及个体对他所属的文化的认同程度; 兴趣,即个体喜欢做的事情,包括运动、音乐、业余爱好等; 人格,即个体的人格特征; 身体同一性,即个体的外貌或身体形象。
47
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本质(自己之与 他人的独特性)的统一性意识。如果一个大学 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现实中的自己,了解自己的 外貌、个性、信仰、民族、职业等,同时了解 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之间的连续性,知道 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 就可以说,他的自我同一性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反之,就可能是自我同一性混乱。
25
(二)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形式(命题)运算阶段(12~15岁)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优势地位,儿
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将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根据各种 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可以想象各 种可能,根据演绎进行推论。
26
1. 概念的丰富和系统化 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形
成更复杂的概念系统。
27
2. 运用假设 能够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
建立假设,检验假设。根据 对多种假设或可能性的检验, 确定问题的正确答案。
28
3. 逻辑推理 能进行相对复杂的归纳推理
和演绎推理,但前者要高于 后者。
29
4. 思维的品质不断完善 (1)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创造性表现为,他们能采取新颖、
独特的方案解决问题
机,而且进行了积极的投入 2. 同一性延缓:正在体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