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方向的书目

合集下载

射频学习参考书

射频学习参考书

射频学习参考书微波振荡器设计经典英文原版书籍五本1. RF and Microwave Oscillator DesignMichal Odyniec, Artech House, Inc. 20022. Oscillator Design and Computer SimulationRandall W. Rhea, Nobl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53. Crystal Oscillator Circuits, Revised EditionRobert J. Matthys,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24. Crystal Oscillator Design an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Marvin E. Frerking,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785. Fundamentals of RF Circuit Design with Low Noise OscillatorsJeremy Everard,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1经典中文书籍三本1. 《微波振荡源》陈为怀、李玉梅著,2. 《微波固态振荡原理》潘儒沧、刁育才著,3. 《介质谐振器微波电路》4. 《S参数设计放大器和振荡器》设计实例和设计讲义1. 使用ADS设计VCO讲义2. VCO Design using Ansoft Designer3. Oscillator Basics and Low-Noise Techniques for Microwave Oscillators and VCOs4. Oscillator Phase Noise: A Tutorial5. 东南大学振荡器讲义6. 高頻振盪器之簡介滤波器设计经典中文书籍三本:1. 《微带电路》,清华大学《微带电路》编写组,人民邮电出版社,19792. 《现代微波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上册,甘本袚、吴万春著,科学出版社,19733. 《现代微波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下册,甘本袚、吴万春著,科学出版社,1973经典英文原版书籍三本:1. HF Filter Design and Computer SimulationRandall W. Rhea, Nobl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42. Microstrip Filters for RF/Microwave ApplicationsJia-Sheng Hong, M. J. Lancaster,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3. Microwave Filters,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s and Coupling StructuresGeorge L. Matthaei, Leo Young, E. M. T. Jones, Artech House, INC. 1980设计实例:1. ADS2003C关于微波滤波器设计和制作实例(中文56页)2. Ansoft Designer 关于微波滤波器设计和制作实例(英文43页)3. 微带抽头线发夹型滤波器设计4. Practical T echniques for Designing Microstrip Tapped Hairpin Filters on FR4 Laminates5. Design of Band Pass Filters With Ansoft HFSS and Serenade6. 浙大微波滤波器设计讲义微波功率放大器 ( PA ) 设计经典英文原版书籍八本1. Advanced Techniques in RF Power Amplifier DesignSteve C. Cripps, ARTECH HOUSE, INC. 20022. Radio Frequency Transistor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econd EditionNorman Dye, Helge Granberg, Newnes, 20013. Feedback Linearization of RF Power AmplifiersJOEL L. DAWSON, THOMAS H. 4. LE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4. High Linearity RF Amplifier DesignPeter B. Kenington, ARTECH HOUSE, INC. 20005. RF Power Amplifi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Steve C. Cripps, ARTECH HOUSE, INC. 19996. RF Power AmplifiersMihai Albulet, Nobl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17. Distortion in RF Power AmplifiersJoel Vuolevi, Timo Rahkonen, Artech House, Inc. 20038. Microwave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David M. Pozar, JOHN WILEY & SONS, INC.,1998设计讲义:1. 清华大学功放设计讲义2. 东南大学功放设计讲义3. 浙江大学功放设计讲义4. MESFET 功率放大器设计:小信号法。

00微波技术0绪论

00微波技术0绪论

10~1毫米
12
至高频
300~3000吉赫(GHz) 丝米波
10~1丝米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微
绪 论
波分为分米波段、厘米波段、毫米波段 及亚毫米波段并可更详细的划分。
厘米波段:10厘米波段、5厘米波段、
3厘米波段、1.25厘米波段
毫米波段:8毫米波段、6毫米波段、
4毫米波段、2毫米波段
工程中用字母表示各微波波段,如S、 C、X分别代表10厘米段、5厘米段和3厘 米段。
中波
10~1百米
7 高频(HF)
3~30兆赫(MHz)
短波
100~10米
8 甚高频(VHF) 30~300兆赫(MHz)
超短波
10~1米
9 特高频(UHF) 300~3000兆赫(MHz) 分米波
10~1分米
10 超高频(SHF) 3~30吉赫(GHz) 厘米波 微波 10~1厘米
11 极高频(EHF) 30~300吉赫(GHz) 毫米波


微波技术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丁光泽

绪论
论 一、什么是微波?
微波的定义:微波是电磁波谱中介于普 通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与 红外线之间的波段。微波是属于无线电波中 波长最短,即频率最高的波段,其频率和波 长的范围分别为:
波长:1m ~0.1mm 频率: 3×108Hz~3×1012Hz 微波在电磁波波段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
b 微波治疗、理疗和治癌

微波治疗属于物理治疗,它同药物治疗
论 的差别在于用物理能量与机体作用产生的各
种生物效应去影响机体的各种过程,从而达
到治疗 的目的。
微波治癌是利用癌细胞受到微波照射产 生的高温来杀死癌细胞。微波除了能够直接 杀死癌细胞以外,还可以提高癌细胞对化疗 和放射性治疗的敏感性,从而减小常规疗法 的剂量,提高治愈效率。我国试验结果表明 ,化疗加微波,使治愈率达60%以上;微波 加放疗,使治愈率可达80%以上,目前,微

电子信息必读书目

电子信息必读书目

电子信息必读书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根据学校有关隐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其中完成必读书目四篇,1个学分。

同学们必须从以下必读书目中任选四门,每篇读书笔记不得少于2000字,附在《大学生隐性教学环节学分登记册》上,可另加白纸。

机电工程学院教务办数字电路类:1.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 数字电路 :龚之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 张端,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 数字电路与系统 :刘宝琴,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4. 数字系统导论 :[美]J.帕尔默,D. 帕尔曼,科学出版社,2002。

5. 数字原理 :[美]R.L.托克海姆,科学出版社,2002。

6. 数学逻辑及数字集成电路 :王尔乾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7.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指南 :唐竟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8. 数字电路技术基础(第4版) :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

9. 脉冲与数字技术导论 :龚之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0. 脉冲与数字电路 :王毓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1. 脉冲与数字电路 :顾德仁等,范栋义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1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余孟尝,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3. 数字电路: 何小艇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4. 射频通信电路陈邦媛著科学出版社电子技术、电工与电路分析类:15. 电路与电子学(第二版):刘淑英,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6. 电工学(上、下册)(第五版):秦曾煌,高教出版社,2001。

17.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9. 电路分析基础 :黄经武等,中国物资出形版社,1999.220. 电路分析基础全真试题详解 :张永瑞朱可斌,西电科大出版社 21. 电子线路谢嘉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卫行萼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05 2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陶希平,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8月 24. 高低频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 25. 高频电路实验与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 26. 高频电子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电子测量与传感器类:27. 电子测量 :蒋焕文、孙续编,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

微波技术基础-概述(1)

微波技术基础-概述(1)
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一定能表现出 来吗?未必。它的表现与观察者及环境有关。地球是一 个圆球(严格地说是似椭圆球)。但直至麦哲伦发现新 大陆才算最后解决,因为人与地球上的尺寸比太微小 了。现在,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地球是圆 形。 同样,波动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观察波动性却 与主观性、仪器、尺寸、时间等有关。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32
应用
基础理论作用
高频通信技术基础 高频器件设计、高频电路设计基础 天线设计技术基础 电磁兼容技术基础 后续课程理论基础:
“光纤通信”、 “天线技术”、 “电磁兼容”、 “移动通信”、……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33
应用
从事专业领域——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25
微波技术发展史
1831 : Faraday’s Electromagnetism Induction Phenomenon 1864 : Maxwell’s Equation Publication 1887 : Hertz’s Experi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1893 : Waveguide Theory for Propagation of Microwaves in a Guided Structure
互耦问题
计算机的运算次数进入十亿次,其频率也是微波频率。超高速 集成电路的互耦也是微波互耦问题。因此,微波的研究已进入 集成电路和计算机。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24
微波的特点
微波的特点(5)
趋肤效应:即频率越高、导线中的电磁能量越紧贴导 线表面传输。材料的电导率越高、趋肤效应越明显; 量子特性:电磁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由“能量 子”组成,每个量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不少物 质的能级跃迁频率恰好落在微波的短波段,因此近年 来微波生物医疗和微波催化等领域已是热点。在特定 条件下当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须考虑量子效应; 热效应:穿透性强,可深入物质内部产生热效应,加 热速度快而均匀。 ……

2023年度最佳通信技术书籍推荐清单

2023年度最佳通信技术书籍推荐清单

2023年度最佳通信技术书籍推荐清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信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2023年即将来临,我们需要紧跟通信技术的最新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2023年度最佳的通信技术书籍,帮助读者实现专业成长和技能提升。

1.《5G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随着5G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商业化,了解5G的原理和应用已经成为通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

该书由通信领域的专家撰写,涵盖了5G 的基本原理、技术架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介绍和深入浅出的解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5G通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为未来的通信技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软件定义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具有灵活性、可编程性和高效性等优势。

本书介绍了SDN的基本原理、架构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实践案例深入探讨了SDN在数据中心网络、无线网络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SDN的核心理念和实现方式,为企业网络架构的升级和优化提供指导。

3.《物联网通信与技术》物联网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和概念,对于实现物联网的连接和通信至关重要。

该书全面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架构和通信技术,同时重点讨论了物联网中的通信协议、安全性和性能优化等问题。

通过对物联网通信与技术的深入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4.《云计算与大数据通信》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通信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云计算和大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架构和应用场景,同时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通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通过学习该书,读者可以了解云计算和大数据通信的最新动态,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需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5.《网络安全与通信加密技术》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书详细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攻击手段和防护技术,同时重点讨论了通信加密技术在保障通信安全中的作用。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 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

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

好书,值得收藏~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 Eric Bogati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8. 《高速数字设计》『美』 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会很赏识你的,如果你也负责产品的EMC,这本书必读。

天线硕士与天线博士导师指导看的书

天线硕士与天线博士导师指导看的书

天线硕士与天线博士导师指导看的书天线硕士与天线博士导师指导看的书一、前言在天线领域,天线硕士和天线博士是非常重要的人才。

他们需要掌握广泛的天线理论和实践知识,以便在设计和研发新型天线方案时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他们,导师需要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二、适合天线硕士阅读的书籍1.《微波工程学》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电气工程师David M. Pozar编写的,是微波领域最受欢迎的教科书之一。

它详细介绍了微波电路、传输线、天线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此外,该书还包括许多实用例子和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微波工程学。

2.《现代天线设计》这本书由Thomas A. Milligan编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南,介绍了现代天线设计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

它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天线设计、仿真和测试方法,并提供了大量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概念。

3.《天线理论基础》这本书由Constantine A. Balanis编写,是一本详细介绍天线基础理论的教科书。

它包括了各种常见的天线类型、辐射机制和电磁波传输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该书还涵盖了天线设计中使用的各种数学工具和方法。

三、适合天线博士阅读的书籍1.《高级微波工程学》这本由Samuel Y. Liao编写的书籍是微波领域最受欢迎的高级教科书之一。

它详细介绍了微波电路、传输线、天线等方面的高级概念和设计方法。

此外,该书还包括许多实用例子和问题,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微波工程学。

2.《现代天线手册》这本由Constantine A. Balanis编写的书籍是一本全面介绍现代天线设计和应用的参考手册。

它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天线设计、仿真和测试方法,并提供了大量实用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概念。

此外,该手册还涵盖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到的各种技术和应用。

3.《天线设计与分析》这本由Warren L. Stutzman和Gary A. Thiele编写的书籍是一本深入介绍天线设计和分析的高级教科书。

电子科学与术学科(0809)

电子科学与术学科(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0809)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级学科。

主要在现代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磁兼容、传感网络与传感技术、信息传输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电子器件等方面互补性科学问题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该学科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中心为依托,与国内企业、研究所和985高校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和开发基地,提炼重大科学问题,解决实践工程技术难题,努力拓展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通过共同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工程技术问题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律性、使命感和公民心。

一、培养目标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积极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

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及时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

3.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能力,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具备应用外语撰写学术论文的初步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学科方向(一)电路与系统(080902)1.现代通信与信息传输主要开展现代移动通信网络、宽带移动传输技术、现代通信传输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着重研究宽带通信系统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

2.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主要开展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智能与虚拟仪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电路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性研究。

3.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主要开展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网络数据融合、图像处理与识别、智能计算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是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外少数高校试点的专业。

是为培养当前社会紧缺的射频与无线技术相关领域的高技术人才而设置的。

开设学校
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对象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是研究射频无线信号的产生、辐射、传播、散射、接收和处理的相关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本科专业。

本专业在无线通信、雷达、遥感、遥测遥控、地球物理探测、电子测量、电子对抗、射电天文与无损探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已形成了电磁兼容与环境电磁学、生物电磁学、材料电磁学、地震电磁学等新兴边缘学科,表现出该专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磁场理论与工程基础,较强的射频、微波电路与系统开发能力,也具有很好的通信技术基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分支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除高等数学、英语、大学物理等课程外,还有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电磁场理论、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天线原理与设计、电波传播理论、微波技术基础、微波电路、通信网、通信技术与系统、交换技术基础等。

本专业的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后,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对“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近十年来呈持续快速增长,本专业已成为经济社会急需且供不应求最为突出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具有先进的教学体系及实验条件,培养的毕业生可到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遥感、遥测遥控、雷达、电子对抗、电子元器件、资源探测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研究所、公司、工厂和相关部门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无线网络维护、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学习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射频电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软件技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微波技术基础、天线原理、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通信原理、电波工程、微波电子线路、微波网络、天线CAD、射频识别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必修课程及30多门选修课程。

仅仅如此还不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磁学专业人才,学生还应当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良好的从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所以学好电磁学与无线技术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嘛,学成之后的广阔前景可是无比诱人呢!就业与深造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等专业方向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可选择科研机构、工业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推荐电磁场专业图书
1.《电磁场与电磁波》,B.S.Guru,机械工业出版社
非常好的电磁场理论入门书,坛子上有中英文2个版本。

2.《电磁波理论》,孔金瓯著,吴季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国学界轰动一时的电磁波理论专著。

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宽。

内有大量与生产实际结
合紧密的习题。

是电磁场和微波专业学生提高理论水平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美中不足的是此中译本有不少错译、误译存在,
3.《微波工程》,D.M.Pozar,张肇仪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搞微波和射频的人的经典入门教材。

一些限于篇幅未详细讨论的地方都不厌其烦的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超赞。

4.《微波固态电路设计》,I.Bahl等著,郑新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5.《单片射频微波集成电路技术与设计》,I.Robertson等著,文光俊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4~5是搞RFIC、MIC和MMIC的人的重要参考书。

6.《天线理论与设计》第二版,W.L.Stutzman著,朱守正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7.《天线理论与技术》,卢万铮著,西电出版社。

6~7对天线理论及数学工具讲的很透。

8. 《无线网络射频工程(硬件天线和电波传播)》:(美)多布金|译者:李晋文人民邮电出版社
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想搞射频收发机最好看看。

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无线网络简介,无线通信基础和无线局域网基础,无线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架构、实现和性能评估,面向无线网络应用的天线理论基础和设计,电波传播,室内网络和室外网络等。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一、二、三版均可) 高等教育出版社谢处方、饶克谨
《电磁场理论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陈重、崔正勤
电磁场理论基础、微波技术基础、微波固态电路、微波天线基础
电磁场与波分为以下子学科:
天线与雷达(毕业一般进研究所工科(中电22所,14所,54所都做这个,中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的研究都要这个专业的),其中南京十四所最强,一般都是为军队做.歼十上有四部雷达,其中三部是14所做的,) 高功率微波(包括速调管,行波管,返波管等军用管子,磁控管(微波炉的核心器件)最近的THz技术比较火,前年的香山会议就是以这个为主题的,国家在未来几年,肯定会投很多钱,现在,成电,中科院电子所,东南大学很多人做这个,这个毕业一般也是进研究所) 微波器件(这个其实是个很大的概念,主要包括,功分器,双工器,滤波器,耦合器,铁氧体器件(华为的同学主要做这个东东),主要用是卫星微波通信) 电磁兼容(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小,电磁干扰越来越大,电磁污染越来越被重视.这个一个好的方向.现在做PCB的电磁兼容很火的,) RF(射频,主要是微波电路,一般只要是有研发部的电子,通信公司包括中兴,华为,广电,都要电磁兼容,和射频工程师)
总体来讲微波专业可分为计算电磁学和工程应用类的(就是你刚才说的天线,微波器件之类的),要找工作,当然是做工程好些,做天线由于目前相关的公司少,主要是做天线要求成本高,如微波暗室、分析仪等,动辄上百万的。

做微波器件要好些,毕竟需求更广,而且相对成本低些,最好能把有源和无源器件结合起来,那样更受公司的欢迎。

建议你有时间了倒
相关论坛上看看招聘消息,现在市场对微波专业学生的需求有哪些。

至于女生嘛,相对确实难些,但是毕竟微波人相对较少,相比其他专业来说,进研究所压力要小些。

清华研究所在本科生课程中开设《电磁场与波》的核心课程,《微波技术》、《天线原理》、《微波电路设计》等专业限选课,帮助学生掌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方法。

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高等电磁理论》、《电磁场数值算法》、《现代天线新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前沿理论和技术,并独立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

目前微波与天线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电磁场理论
电磁场基本理论,电磁场数值算法,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机理,电磁场理论在新频率、新材料、新工艺下的发展。

2. 微波电路技术
射频、微波、和毫米波器件与电路,高速电路技术,微波集成电路,微波电路CAD,微波电路测量。

3. 天线理论与技术
移动终端天线,高增益天线,多天线技术,智能天线,有源天线,天线测量技术。

4. 电波传播
无线通信信道特性,复杂电磁环境电波传播特性。

5. 电磁计量与电磁环境
电磁计量,芯片/电路/系统级电磁兼容。

6. 应用电磁系统
新型宽带无线通信射频电路及射频分系统,可重构、可认知射频微波电路系统,UWB,RFID,雷达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