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 核心得分点之巧妙立意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之立意原则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之立意原则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之立意原则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之立意原则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之立意原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立意要明确、深刻、健康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果作者的写作目的不能通过文章表达出来,或者是读者作者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那么这篇文章的主题就不明确。

如:以幸福为话题,题目有提示语,有的考生面面俱到,关于提示的内容样样点到,谈了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母爱是幸福,家庭是幸福,团结是幸福等等,什么都想谈,什么都没有谈清楚,主题不明确。

2、立意要反映时代社会的风貌立意要反映时代精神,展示时代特点,时代风貌。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社会生活内容,有着代表当时人民利益的具体独特的东西。

这些东西反映到文章中来,就形成了这一时代文章的新主题以及有别于其他时代的新特点。

当代中学生要具备敏锐的触角,不断地关心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把自己的.笔和时代紧紧联结在一起,主题才有价值,文章才会有新意。

例如:以_________的力量有一位考生写的是见异思迁的力量,赋予见异思迁以见先进就学的新含义,举了南昌卷烟厂的实例,因为南昌卷烟厂能在新形势下见异思迁,重金买下好技术,使原本亏损的工厂扭亏为盈。

小作者的立意属反弹琵琶,紧扣时代的特征,论证了只有见异思迁(即改革),才有出路的道理。

像这样能够反映时代社会风貌的文章,可以得高分。

3、立意要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文为心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同学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文时,才能歌颂、宣扬真、善、美,批判、摈弃假、丑、恶。

有一位考生,写了一篇《神的力量》的文章,文中叙述了自己开始并不相信神,有一回自己生了病,奶奶去拜神,结果自己的病没治就好了。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合集4篇)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合集4篇)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合集4篇)第1篇: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我不需要一个多么富贵的人生,我只希望它能从平凡中给予我快乐——题记“孩子,你听我慢慢说,我已经为你铺好了人生路,你只需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但我想问:“你们知道我的梦想吗你们知道我有那些爱好吗”不,你们不知道,你们只知道按你们的计划来,我将来会过得好。

今天我想说,我有自己的梦,有自己的人生计划。

纵使你们计划的路与我的梦想吻合,但我想用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而你们则是在我摔倒时,能给予我一个温暖的怀抱。

其实在我心中,我一直有一个平凡的梦想。

我想长大后当一个医生,但我并不是因为他的工资高。

在我的认知里,医生是一个富有使命感的职业,对于生命,他们抱着永不放弃的态度。

他们没有太多的假期,但他们无怨无悔,他们在不停的帮助病人与病魔作斗争,他们在用一双勤劳的手和聪颖的大脑为人们带来健康。

爸妈,我想对你们说,人生是我自己的,我知道一切你们都是在为我好,但倘若你们已经为我准备好一切,我只会顺着你们的轨迹走,我会变的没有主见,也许一阵微风就会让我摔倒,让我迷茫,失去方向。

我想要的和大家一样,自己选择道路方向,而你们给予我建议,让我来做最总决定。

你们可曾想过,若我的梦想与你们的铺设轨迹不同,那时你们铺的路将会白费,你们会有多么伤心。

爸妈,你们就张开你们的臂膀,让我自己展翅飞翔,我有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我愿意付出,我不怕吃苦,请不要再为我操心,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我可以为自己做主。

第2篇: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在我记忆中,有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爸妈有事出去了,我一个人闷在家里。

心想,我也不小了,该帮助父母做点事情。

于是,我开始收拾屋子,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我打来一盆清水,开始收拾起屋子。

看到被我擦的一尘不染的梳妆台、光洁的窗台,亮锃锃的家具时,心里非常高兴。

我甚至想像妈妈回来时表扬我的情景……正当我在兴头上时,一不留神将妈妈的心爱之物——一个祖传的花瓶碰到了地上,立刻摔得粉身碎骨。

中考作文立意技巧2021

中考作文立意技巧2021

中考作文立意技巧2021
中考作文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中考作文水平,
一个重要的技巧是立意技巧。

以下是一些中考作文立意技巧供参考:
1. 立意深刻
中考作文的立意应该是深刻的,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该深入思考,回归内心,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写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2. 立意独特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就是独特性,考生的立意应该具有独特性,能够引起阅卷老
师的注意和赞赏。

考生可以从自身经历、身边人物、社会现象等方面入手,通过独特的视
角来阐述自己的立意。

3. 立意明确
中考作文的立意应该是明确的,可以通过题目中的关键词或者作文中的主题句来表达。

考生要在写作前明确自己的立意,通过扣题、核心句等手段将立意贯穿全文,让读者一目
了然。

中考作文的立意深度要求考生对所写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考生可以通过举例、
引用名言等方式来加深立意,让作文更加思想性和有说服力。

5. 立意积极
中考作文的立意应该是积极的,能够给读者带来鼓舞和启发。

考生可以从正能量的角
度出发,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作文具有积极的导向性。

总之,中考作文的立意技巧不仅要考虑到题目、材料、结构等因素,更要注重文采、
思想深度和积极性等方面。

希望以上立意技巧能够对广大考生提高中考作文水平有所帮
助。

中考妙招作文如何准确快速立意

中考妙招作文如何准确快速立意

中考妙招作文如何准确快速立意?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

1.关注热点,由浅入深法作文时,考生要聚焦生活热点,揭示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及时代性的社会问题,由浅入深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象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

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2.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

此类立意的文章不仅要描述所选对象的表象,而且要揭示其蕴含的精神实质,即由对现实中某一事物的描述联想与之相关的虚拟内容。

3.留心生活,由小见大在写作文时,我们常常选取的是小角度,叙述的是小事情,描写的是小场景,刻画的是小人物,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时却能表现出大的思想、意义,中考作文中,考生不妨借小事情、小场、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4.善于类推,由此及彼法即运用发散思维,由此物联想到彼物。

针对此类立意的文章,作者可以通过横向、纵向组合的方式展开笔墨,在横纵对比中表达主旨;也可用板块式行文,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支撑文章的主旨,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为丰厚,更为深刻。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如何立意●例题分析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从前,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有人却对他们说“你们将会穷不堪的,”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

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

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立意解读(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

2024年立意教案中考作文指导立意

2024年立意教案中考作文指导立意

立意教案中考作文指导立意一、立意的重要性作文的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因素。

立意高远,文章就能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立意平庸,文章就会流于表面,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中考作文中,立意的成败往往决定了作文的分数档次,因此,掌握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立意的原则1.正确性:立意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

文章的立意要积极向上,体现出作者的正确立场和健康心态。

2.深刻性:立意要深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要挖掘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立意深刻,才能使文章有分量,有力度。

3.新颖性:立意要新颖,避免陈词滥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新颖的立意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4.鲜明性:立意要鲜明,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鲜明的立意能够使文章的观点更加突出,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立意的方法1.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挖掘出其中的深刻道理,反映出社会的大主题。

这种方法要求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2.反向思维:对于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可以采取反向思维,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从而形成新颖的立意。

3.比较鉴别:通过对两种或多种事物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主题。

4.联想拓展:从一个事物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挖掘出与之相关的事物和道理,形成文章的立意。

四、立意的步骤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确定文章的主题。

2.构思: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初步的立意。

3.修改: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发展和内容的需要,对立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4.确定立意:在文章完成后,再次审视立意,确保其正确、深刻、新颖、鲜明。

五、立意的注意事项1.避免空泛:立意要具体,避免空泛的口号和套话。

2.避免跑题:立意要紧扣题目,避免离题万里。

3.避免肤浅:立意要深入,避免流于表面。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作文快速立意五法则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作文快速立意五法则
快速立意五法则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一分。
一个话题可以有千万种构思,但考场上只能呈现一种。所以中考作文要
快速立意,且必须放弃低级立意,直接对准最高的立意,追求“高、深、新”。
这就是考场作文提分的妙法。
立意高,就是眼界高、境界高;立意深,就是思想深刻,寄意深远;立意新, 就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思想观点独具见解。
“小龙。”从远处渐渐传来呼唤我的声音。我马上扔下扇子,跑了出
去。
“什么事啊!”我有气无力地对两位老友说。只见他们笑呵呵地对我说:“嘿!小 龙,我们去玩潜水游戏,怎么样?”
“啊!可是我妈不准我去玩潜水,因为她担心我会溺水的。”我惊讶地说道,
耳边不时响起妈妈的唠叨和叮咛。
“什么啊!该不会是你怕了,不过是玩游戏。真胆小!还说自己是龙,切!”
本文作者采用逆向立意法,突破传统立意的囹圄,着眼于“我”入水前的 逞强心理描写,为下文的悲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故事的叙述也带有神话色 彩,对灵魂逝去后的幻觉,进行了大胆的描写,写了“我”看到母亲的悲伤、 家庭痛失孩子的悲痛。而把现实的场景转移到幻化的描写,这又是一 种时尚立意。这两种立意方法有机结合,以深邃高远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老 师的青睐。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十一分。
中考真题 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
我。
请以“月亮离我有多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3)不得套写、 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提示】 (1)围绕题目,你可以叙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情。 (2)你可以依照题目有自己的发挥,也可以借助下列图片打开思路。

中考满分作文技巧锦囊:出彩立意

中考满分作文技巧锦囊:出彩立意

中考满分作文技巧锦囊:出彩立意中考满分作文技巧锦囊:出彩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

一篇作文立意是否新颖、高远、名不虚传,是摆开作文层次凹凸的要害。

面临同一道中考作文题,在人人能写的情况下,要想使自己的得分胜人一筹,就必须在立意上用心揣摩。

立意的设定并非一件十分难的事,只需掌握必定的准则,就可以很简略做好立意。

下面一同了解中考满分作文的立意出彩陈述:1.求“正”。

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契合日子开展的客观规律,契合国家的政治准则,体现积极向上的健康思维,不片面、不过火,没有低级趣味等等。

咱们确认一个正确、名不虚传、新颖的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如山东临沂一满分文《支付——收成》中,巧将论题中的“草”了解为为成功所支付的种种行为,“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意即每一种行为都会有一个成果。

如此构思立意,这在很多的考场作文中当然是独具匠心的。

2.求“异”。

求“异”便是在构思立意时,战胜从众心思,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打破旧框框,别出心裁从问题的不和深化成见,然后提炼出新主题,写出好文章。

这种逆向立意,可以表达出作者与众不同的知道和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作用。

如山东菏泽“夸姣”论题,在绝大部分的考生中,都是正面立意,但满分文《没梦的日子,我不夸姣》却逆向思维而立异。

文章的标题就让人耳目一新。

接下来的粮食都是在写自己“愿望”幻灭后的“推让”,也便是从不和阐明晰一点,一个人只需有愿望,他便是夸姣的。

反向立意,受到了阅卷教师的喜爱。

3.避“俗”。

要使文章的主题有新意,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立意,然后对各个立意进行挑选:哪些立意是人们常说的道理,应抛弃;哪些立意是人们不曾想到的或议论较少的道理,可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

比方满分文《白翅膀装修着我的梦……》的主体部分用“给我一双穿越时空的白翅膀,我愿穿过时光隧道,去探寻李白的唐朝”、“给我一双白翅膀,把我带到具有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给我一双白翅膀,把我带到那些遭受那儿的国度”、“给我一双白翅膀,把我带到美丽的威尼斯”四个表面上相对独立处于并排联系的部分组成,分别从前史、文学、实际、未来四个旁边面有利地支撑了主题,使文章既具层次感,更具厚重感。

中考作文如何在立意上取胜

中考作文如何在立意上取胜

立意,是作者根据生活现象或作文中所用材料拓宽或挖掘其深刻的本质意义的思维与行为,即由事物表层现象进入深层本质的思维探索。

一篇作文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

要想文章出众,必须做到立意凸显新锐至高,力求令人心神共振。

【误区警示】很多考生作文之立意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误区:一、挖掘不深,立意肤浅有些考生不善于从表象中去挖掘事物的本质,缺乏深入的感受、思考和领悟,使得文章缺乏思想深度。

例如:2015年河北一位考生的作文《这一次,我没有让你失望》,叙述自己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遭受同学的白眼,下决心通过刻苦学习来改变自己,经过努力,成绩有所提升,在家长会上,终于没有让母亲失望。

其文立意就事论事,自然平庸肤浅。

此文不妨从其他角度来深入思考――“我”为何让母亲失望,“我”哪些方面要改过,如何来改变自己……写作前,若能想清楚这些问题,从“珍惜青春,奋发图强,锻造自我”的角度来立意,其文定会新颖深刻许多。

二、立意多元,主旨不明有些考生想在一篇文章中把自己心里关于文题的所有想法都写出来,于是从多方面立意,从而出现多个中心。

而多个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也就是文章立意不明。

例如:2015年广州一位考生写“广州风格”,结尾处这样议论:“广州风格有千千万万种。

人际交流,体现了广州的人际和谐、生活幸福;节日创意,表现了广州的开放与包容;广州的煲汤,不仅仅体现了广州风格,也传达了广州人浓浓的爱意。

”此文从结尾看来是从多方立意,可是文章内容仅写了第一点和第三点,未提及第二点,因此给人以中心含混、主题不明之感。

我们不妨将第二点去掉,并在最后加上“我爱这样的广州风格”一句,既可总收全文,又可画龙点睛。

三、立意不准,人云亦云有些考生写作之时选取材料不当,使得立意不准,让人不知所云。

例如:2015年湖北宜昌一位考生写的《我的“争”》,撷取了三个小镜头――“深夜沉醉题海”“清晨拼写英语单词”“课堂认真听讲,仔细思考”,结尾作者写道:“我一定要争分数,争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指导 002 核心得分点之巧妙立意
在考场作文中,立意撞车的现象十分普遍。

作文要想获高分,首先立意上要独辟蹊径。

所谓独辟蹊径,就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的模式化,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者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立意,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做到浅中求深,旧中求新,正中求反。

一、超越小我,放大眼光。

作文要有新意,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超越自我局限,尽量用大眼光去看文题,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将从大处对生活的认识和文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努力展现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思想。

这样文章才能有高度,有高度也就做到了脱俗求新。

请看 2019年中考南京卷作文题: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

”事后,这引起了呢的联想和深思……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大多数考生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进行立意,有一位考生从“我”和奶奶对待传统节日的不同情感态度入手,提出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问题。

作者写道:端午节,绿豆茶,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

那么,我喜欢什么呢?我喜欢圣诞节,喜欢三明治。

你喜欢中国节日,中国食品,我喜欢外国节日,外国食品,这看是个人喜好问题,但在背后却藏着一个民族感情问题。

君不见,许多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对西方节日如痴如狂,甚至有人将七夕改成为情人节。

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要用西方人的标准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呢?是不是也要把春节改成圣诞节,中秋节改成感恩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新春佳节,合家团圆;清明之节,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七夕之时,仰望夜空,乞巧求福,盼幸运之降临,寄希望于未来佳节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联系血脉之情的纽带。

我们和爷爷奶奶都是龙的传人,继承和捍卫民族传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前人的信奉也是我的守望,你的也是我的,我的必须是你的几处和发扬光大,而分什么你的我的,过分强调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立,难免有数典忘祖之嫌。

简析:文章超越了对祖孙二人喜好的评说,而从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展开议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大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这样的文章,高屋建瓴,不落俗套,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所谓反弹琵琶,也称逆向思维,它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对人们普通认可的道理或结论进行反向思考,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班门弄斧”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

但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不但新颖,而且意义更为深刻。

2019 年中考四川南充卷要求以“ 伴我远行”为题作文,某考生以“说谎”填入横线,竟然将文章写成“说谎伴我远行”。

请看其中的两段: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回跟妈妈去逛商店。

在一家
店里,妈妈买了两瓶化妆品,刚出店门就后悔了,她牵着我的手回到店里,要求退货。

店主不肯,妈妈随口撒了个谎:“我们住在乡下,得打车回去,买了化妆品就没钱打车了。

”“我们不在乡下,就在城中医院旁边。

”我不知怎么插了一嘴。

随即一个巴掌打到我的脸上:“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我莫名其妙,还一个劲地争辩:“是不在乡下吗”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适逢植树节,学校号召每人带 10 棵树苗,支援绿化。

班主任上班动员,然后问:“有困难吗?有困难的举手!”我家在城里,到哪里去弄 10 棵树苗呢?于是我举起了手。

一见我举手,班主任怒从心头起:“全班就你一个人有困难!”说着,他把一盒粉笔狠命地甩到地上。

奇怪了,原来不是都说有困难的吗?事后我问大家,李明说:“有困难,到时候编个理由不带就是了,举什么手!”
简析:我们可以写爱伴我远行,微笑伴我远行,乐观伴我远行,亲情伴我远行,日记伴我远行,这位同学竟然写说谎伴我远行,简直大逆不道。

但是,我们透过文章的内容看到了文章的深刻,作者精选事例,以一当十,从不同方面展现逼人说假话的社会现实,突出诚信教育的缺失,说明诚信危机不是个别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族的危机,真可谓入木三分,发人深省。

三、就事论理,哲理提升。

记叙文不仅要描写生动,而且要立意深刻。

如果说生动是为了让人想读,那么深刻则是为让人耐读。

所谓深刻,其实就是文章要有点深度的思想。

因为立足于“清楚”之上的“生动”,若缺少较有深度的思想性,只会让人觉得有意思,而
不会是有意义,或者是没有多大的意义。

要文章有意义,就不能就事写事,而必须通过卒章显志等手段就事论理,对文章进行哲理性提升。

2019 年中考江苏盐城卷要求以“真的有意思”为题作文,请看其中一篇的最后两段:些许时日后,恰逢假期,便前去看望住院的爷爷及独自照顾爷爷的奶奶。

轻轻推开病房的门,不禁为映入眼帘的那一幕所感动:奶奶小心翼翼地坐于床头,用手扶着爷爷的后背,将其缓缓托起,而后端起那素净的白瓷碗,将清粥一勺一勺喂到爷爷的嘴中。

“这么老了,还出去玩什么?”奶奶嗔怪道。

爷爷则是乐呵呵地笑着:“不是你叫我多出去走走嘛!”我静静地伫立在门边不想进入,我不愿破坏他们其乐融融的二人世界。

真的有意思,表面上是冤家对头,骨子里却如此恩爱。

西谚有语,不要见树皮而下结论,先看结的果实,再看它是什么树,诚哉斯言!
简析:文章先写爷爷奶奶的差异和争吵,极力渲染他们的矛盾,而后写他们骨子里体现出来的关心和恩爱,欲扬先抑,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结尾,文章引谚语作结,不但揭示了事件的“意思”所在,同时又升华主题,使文章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