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南方周末 2003-11-27 154553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南方周末 2003-11-27 154553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南方周末 2003-11-27 154553

西南政法大学:风雨五十年

南方周末2003-11-27 15:45:53

1950年代校门

编者按:伴随《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的修

订以及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中国法律职业化程度步步加深,未接受系统法学训练的非科班生愈来愈难走入法律职业领域。今天法学院校里的莘莘学子,将是明天打造法治国家的栋梁。可以说,法学教育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从未有今天这么强烈、直接。

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学,曾被称作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也有人评价它是中国法学教育最成功的典范。解读“西南现象”是法学界的共同兴趣。但今天,这所传统名校因为远离中国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她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政策上被一步步边缘化。

但西政遇到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中西部高校面临的难题。值此西政5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解读她的兴衰浮沉,或许能为中国法学教育格局提供一个观察的模本,也能为中国20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得失提供一面镜鉴。

□本报驻京记者赵凌

2003年9月20日,一场平静的秋雨落在山城重庆。

著名的歌乐山下,西南政法大学正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风雨苍黄五十年。这场绵绵不绝的雨平添一种喧闹中的清冷。

西政的50年比任何一个政法院校都值得记忆。这个被歌乐山裹挟的小地方走出了中国法学界的“半壁江山”,他们的名字在今天光芒夺目———20位大法官、大检察官,多位最高政法机关的管理者,数十位影响中国法学的学者。

西政创造了法学界传奇的“西南现象”。

西南现象的造就者,一位见证了西政风雨历程的古稀老人,在校庆这天却忧伤地说:“我没有一点心情参加这个聚会。对学校我现在只有凄凉,有什么值得庆祝呢?”

曾经的宠儿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为西南政法学院。1953年9月20日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西政合并5所大学法律系而成立。

重庆沙坪坝区钟灵毓秀的歌乐山下,庄严肃穆的烈士墓旁,400亩荒坡上,西政就此诞生。这里曾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旧址,是美蒋特务囚禁、屠杀革命者的地方。校史记载,选址这里“正好以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教育青年、培养政法干部”。

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学校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发展步伐逐渐缓慢。和所有遭遇“运动之苦”的中国高等学府一样,在“砸烂公检法”、“停办政法院校”的恶浪中,西政被

停办近十年。

正如西政1978级学生、学者贺卫方所言,1978年恰好是西政50年历史的分水岭。此前的25年历尽磨难,凄风苦雨;此后的25年劫后重生,柳暗花明。

泥泞的黄土路、简陋的校舍、机器轰鸣的操场———复办后第一批入校的1978级学生曾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刺痛———这就是向往许久的学堂?感情受挫的他们打出了“稀烂政法学院”的标语。

那时他们并不知道,在当时的历史状况下遍体鳞伤的学校得以保全是多么不易。

1971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许多高等院校包括所有的政法学院在这次会议上决定被撤销。

西政几位资历较深、在运动中饱受磨难的老先生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他们顶着自己头上已有的政治高帽,不止一次地给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写信,苦苦恳求保留学校。这段历史被西政称为著名的“护校运动”。

历时一年的“护校运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曲终但人未散。1973年最高人民法院通知西政“三不动”:人员不动、校产物资不动、图书不动。西政以这样的方式得以保全,同时期的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等其他4所政法院校均被“五马分尸”。

22年后,2000级新生在课堂上听青年教师卢云豹讲起这样的故事:“文革”时,学校的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师被分别监禁,一位老先生四下打听老教师们关押的所在,秘密记下。“文革”一结束,老先生按图索骥,一一找回,西政以最快的速度重建。

1978年2月18日,国务院高教部决定将西政列入全国首批重点院校,而且是司法部所属全国5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大学。这个光环让西政人倍感鼓舞。得益于政策的不断眷顾,西政被批准提前于其他政法院校一年恢复招生。

西政得以鹤立鸡群并伴随长久的荣耀,西政校友承认那是当年连续的“政策占先”所成就的。当年西政是中国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宠儿”,被戴上“惟一”、“重点”、“最早”这样一顶顶桂冠。

“西南现象”

“卡车沿嘉陵江溯流而上。我对于江河并不陌生,但是当日的观感却很特别。左面高岸,右面深谷,江水浩荡,烟雾迷茫。此情此景,与卡车上一群胸怀远大、豪情万丈的年轻人当时的心情不是很相配吗?”

西政1978级学生、学者梁治平至今难忘1978年到校第一天的情形。

那一年和梁治平同时到校的还有夏勇、贺卫方、王卫国、龙宗智、江山、蒋庆、顾培东、程燎原、王敏远、陈泽宪、江必新、张穹、于安、周强……他们成为日后的俊杰。

“当时全国总共有5所院校招收法律专业的学生,但西政的人数最多。我们那届同学大概有360多人,我记得仿佛跟一年的天数一样多。”贺卫方笑着回忆。

1978年全国共有5所院校招收法律专业的学生。西政是惟一一所单科学院。而西政招生的人数比其他4校的总和还要多。这使得西政日后因“人多”而“势重”———这也是西南能够成为“现象”的原因之一。

20多年后,在北京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一次法学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端坐上席,以长辈口吻招呼大家。指点一人,问何校毕业?答曰:西南政法。又问一人,复曰:西南政法。此时有人开玩笑:江老不必再问,你已被西政包围。江老不信,指问:这位中央广播学院的女教授也是?女士一笑:是。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在其所著《从法学引注看中国法学的现状》中开出的国内法学学者“大名单”——近乎一半出身西政。

有人评价说,西政的“新三届”(1978级—1981级)是中国法学教育的成功典范。他们

的学术或政治成就对中国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所谓“西南现象”的大致含义。

西政毕业生遍布中国司法实务界和学界。翻开几所重点大学法学院的名录,西政血统的教授不在少数。现在的西政学生常经意或不经意地在闲聊时说上一句:“最高法院一半人是西政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在为西政1979级学生邱兴隆的博士论文作序时写道,“我对西南政法大学情有独钟……似乎歌乐山有一种仙气,从歌乐山走出的学生都有一种成仙得道的感觉。”

感恩母校

贺卫方说,在那个时代,学校对批判和论辩精神“表现出了非常可贵的宽容”。当年有一些同学常常跑去重庆最中心的地方解放碑,向群众发表演讲,告诉大家“中国应该朝何处去”。

西政1979级学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卫平回忆,有一段时间,端着饭碗,看看教室、食堂红砖墙上张贴的各种“大字报”一样的文章,是一种享受。以当时之认识,墙报上有些观点真是惊世骇俗。

曾经有记者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夏勇,你在北大、哈佛学习过,哪位老师对你影响最大?夏勇说是西政的杨景凡和林向荣老师,他们在学界并不十分显赫,但我从他们那里学到最多。

西政1979级学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人博至今记得手捧学校油印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时的激动。西政1978级学生、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宫晓冰说,西政所幸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离散,图书资料没有流失。“学校保留了一批当时在全国法学院系有名望的学科带头人。图书馆保有的图书数量在当时各政法院系名列第一。”

20多年后的一天,已经成为知名学者的梁治平感慨:“同今天的许多大学相比,我的大学简陋、残破和狭小得不宜称为大学。但那确确实实是我的大学。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曾经把一段青春留在了那里。我的大学之所以无愧于大学之名,是因为她保有一种开放、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我曾经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其中成长,了解世界,认识自己。”

教育改革下的节节失利

当西政毕业生们带着西政人特有的荣耀和情结努力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他的母校却遭逢1990年代后连续的变故。

直到1990年代中期,西政在法学教育中仍保有傲视的姿态和实力。西政1979级学生、毕业留校任教的张绍彦回忆,“1993年到1997年是西政发展最快、步伐最大的5年,也是人气最旺、最有生机的5年。那个时候,学校哪个老师出了著作,发表了有影响的文章,全校师生员工都会议论、称誉。虽然老师们心里也有对学校的很多不满,但能感觉到当时那种向上的气息,感觉到自己是在大学堂里。”

那几年,在中央“把中国政法大学建成我国政法教育中心”的指示下,中国政法大学也在迅速崛起。但在西政学生眼里,中政大不过是“天子脚下一朝得势的暴发户”———它的学术影响力与西政无法比肩。

1997年底“211工程”的失利是西政困境的标志。“211工程”是1995年教育部提出的重大构想———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宏大工程。

司法部当时所属的院校只有一个进入“211”的名额。时任西政校长种明钊说,那两年他只顾得拼命创造条件以符合“211”标准,学校为此扩大招生数量,也建立了一些虚设机构以“充实”学校规模。

西政最终没有进入“211”。“作为一个单科类的学校,有些规模是很难达到的。”种明钊

至今无奈地说。失利不仅意味着两年辛劳的白费,更意味着将不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钱对这个学校太重要了。种明钊说,当时每年2000万元的财政拨款,70%用来发工资,“科研投入、学校建设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中国政法大学最终也未能进入“211”,这让西政多少有些平衡———这至少说明了西政并没有被超越。

失利后的西政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变故正等着自己。

1999年末,西政校园开始传出这样的消息:西政将被并入重庆大学!“我感到家园被毁了。”一位远在北京的西政毕业生说出了闻听此消息时的刹那感觉。

“高校合并”是当时中国教育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1997年,高校“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推出,改革的目标是组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提高高校综合实力。那个时期,有人惊呼:“中国高校合并疯了!”

西政将被合并?最为震惊和痛心的是那些曾为西政的建立和复办付出全部感情的老教授,以及那些留在母校任教的1978、1979级学生———“西政没有了?!”

时隔25年,西政又上演了一场“护校运动”。西政最终被保住。他们觉得西政的精神在这场运动中得以传承。

据说,这场护校风波甚至震惊了公安部、司法部和教育部,由三部派大员赴渝解决。

沉浸在护校成功后的亢奋中不到一个月,改革再度袭来,西政遭遇了校史上最大的变故———下放重庆管理,由全国性大学变为地方性大学。“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一位西政的老师至今不解。

当年国务院规定大多数部委不再具备教育管理权,部委所属的一些著名院校与部委脱钩,或者并入教育部所属院校,或者划归地方。此举的目的是改革中央和地方的条块分割体制,避免大量重复建设。

在这次部属院校改革中,中国5所政法院校的命运各不相同:中国政法大学是最大的受益者,成为政法院校中惟一被整体划归教育部管辖的高校。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成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院而存在,由教育部主管。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西南政法大学被下放地方。

下放前夕,学校领导到北京四处请求“收留”———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校长田平安激动地质问相关人员:你们了解西政的历史吗?!

奔波和恳求没有改变西政的命运。从此下发给西政的文件以这样的形式开头: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

报纸上开始看到:“重庆的高校要立足本市,主要为本市培养人才。”重庆市内招生的名额开始增加,这所曾经汇集各地学子的校园到处充满了川音。

那些离开的人

学校开始走人了。开始是零星的,后来成了规模。

1997年下半年,在西政呆了14年的张卫平萌发了下海的念头。1979级的张卫平1986年西政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已是博导的他在法学界颇有影响。

张卫平说,当时西政的问题在于已经形成这样的氛围:离开西政就是一种成功。见面老有人这样问:怎么还在学校,你还是有能力的嘛。

2000年前后,中国法学教育的重新布局和法学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使得法学人才的市场化开始显现。各大学四处挖人组建或者充实自己的法学院。西政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2001年至2002年,西政人才地震。一年多时间,8位青年教授离开学校,4位青年博导调离。这些人都是西南学术的代表人物。

全校师生、西政校友、法学界大为震动!有人惊呼,这何尝不是又一“西南现象”?!“西

南现象”20年后再度轮回,不过却是聚与散的分别。

邱兴隆因为带走一批人前往湘潭大学,被一些人视为“伤害母校最深的人”,甚至被称作西政的“叛徒”。邱对此表示反感,“人才流动是好事,何必总是说流失呢?这是个观念问题。”

1978级西政学生、法理学教授程燎原的走最让人惊讶。熟悉他的师生说着同样的话:“连程燎原都走了!”被西政老师们私下里视为精神领袖的他,是一个学术扎实、与世无争的学者。

离开西政两年后,远在湖南的程燎原说出了他离开的真正原因,“这是一个伤心的话题,我常常不愿谈起。”

2001年,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看到学校的此种情景,程燎原倡导同仁们商量如何帮助学校渡过危机。

此时重庆有关部门决定安排程燎原出任重庆市某司法部门要职。考虑再三后,程燎原放弃了这个从政的机会,打算继续自己的学术。程的举动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他的故事在校园里被传为佳话。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选择留下却使得学校领导大为不满。“或许是因为我的不识趣破坏了他们与上层的良好关系,学校感觉到了工作上的被动。”程燎原至今也是猜想,“我感觉到自己即使想安心做学问也变得困难,到后来发现只有离开。”

2001年4月,程燎原离开生活了24年的西政远赴湘潭。

听到程燎原要走的消息,在黑暗的办公室里,王人博呆呆地坐了几个小时。在西政,他和程燎原互为知己,也是最好的学术搭档。他们合作完成的《法治论》在学界引起轰动。

在学校中层干部大会上,王人博流下了眼泪,“程燎原走了,我可能也呆不久了。都走了,我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2003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讲台上,面对陌生的学生,王人博常常忍不住说起西南,说起他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他总想倾诉。

他说,我一直把西政看作是我的家。在西南政法,我生活了23年。23年,那可不是人生的一个瞬间。

当所有的家当被装进行囊的时候,当送别的学生泣不成声的时候,当北京的风沙吹打双眼的时候,王人博说,“我时时感到离家的凄凉。”

内外交困中的西政

2002年,有关机构做出中国法学教育排名,西政位列12,前12名除西政和中国政法大学外,全部为综合性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五。

校园因为师长的离去倍显空寂。西政校园网的BBS上弥漫着愁绪和悲愤,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西政的衰落”。探究衰因成为西政学生共同的命题作文,诸如“西政之死揭秘”的分析文章不断抛出。

西政的校友们也忧心地遥望着母校,他们中很多人所执教的学校,其影响力和地位早已超过了母校。

和一些国家重点扶持的全国重点大学动辄几个亿的投入相比,西政每年的财政拨款为5000万元。现任校长龙宗智说,“我理解国家需要几所学校去成为世界一流。但国家也不能忘记还有使公办院校得以维持下去的责任。”

张卫平就坦言,他到清华,看中的是北京地理优势和名校品牌优势。他认为北京的确是做学术最有利的位置,能体现学术研究上的“马太效应”,“我的感觉是,在京外打十枪,也不如在京城发一弹。”

1990年代中期担任西政校长的种明钊早已感觉到:在北京办一件事需要五分的力,在西南就得需要十分。

离开西政的人大抵朝两个方向走:北上和南下。北上是为了学术的提升,南下是为了生活的改善。西政太尴尬,提供不了精神也提供不了物质。闭塞,这个曾经成就西政踏实作风的因素,在今天却带给它最致命的伤。

“学校给不了他们50万,也不能保证他们住上三室一厅。”一位西政的老领导因为留不住人颇感无奈和委屈。西政一位老师至今记得自己为买房到处借钱的穷酸样,“甚至都向远在北京的同学开了口”。

1997年、1998年,时任校长的田平安发现学校居然出现了给本科生排课排不下去的情况。一些老师托人求学校少给自己排课,那时多数老师都在外面兼课挣钱。

西政人才流失最汹涌的时候正是田平安任内。“一些走掉的人事后对我说,离开是因为看到我和其他校领导长期的矛盾斗争。他们很寒心。”卸任一年多的田平安坦率地说。2002年4月,校长田平安和党委书记李国林分别被免去各自职务。重庆市委有关领导在学校的教师大会上表示,“这一届班子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团结”。

西政也是田平安的母校,他说他至今最喜欢的学校还是西政。

能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2001年,一场全国竞赛西政拿了冠军,在赛手归校的报告会上,有一句话赢得了满场的掌声:“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我们的实力了。”

曾经对西政的谩骂在西政厚重的历史面前尘埃不起。而现在一场比赛的胜利,一句辛酸的话,体育场内激动的学生……却在昭示着一个让西政学生倍感失落的事实:西政的历史,西政的实力,西政的精神正在被他人所忽略,淡忘。

2002年,诸多老师纷纷离去……我们始终不明所以。惊疑中,种种猜测纷纷浮上来……猜测的声音后来渐小,而怀疑却成了西政学生的一种可贵的精神——怀疑我们的所学是否能和他人一比,怀疑地处偏僻是否真是西政的劣势,怀疑学校制度,怀疑校领导对教育是否口惠而不实!上个学期,换了校长。西政的学生仍在怀疑,而这种怀疑已成了一种思考方式。思考自己的命运,思考如何使西政再度强势。

这是西政BBS上一篇著名的网文。

龙宗智就是在这种怀疑中走上了西政校长的岗位。西政是他的母校。来西南执政前他在四川大学任教,已是一名知名的学者。

龙宗智最终临危受命是因为“还是想做一些事情,看自己能不能承担挑战”。

他深知目前西政的艰难。“由地方来办全国重点大学本身就很矛盾。全国性的大学本应由国家来办,现在交给地方,地方也有压力,作为学校无论是从地位上还是经费投入上都受到影响。”

“地处这个地方,靠什么留人,这是西政的难题。虽然现在教育并没有完全产业化、市场化,但教育人才实际上已经市场化了。”龙宗智认为在这种无序的竞争中,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中西部的院校,“这些学校财力总是有限的。”

有些东西是一个校长可以改变的,有些则无能为力。后者成分似乎更大,特别是对于一个被边缘化的学校。

一头白发的老校长种明钊1953年来到西政读书的时候,正是学校挂牌之日。当了这么多年的校长,他深感在中国当校长的艰难:“到底什么决定着学校的命运?以西政为例,是不是重点大学,是不是进了…211?的重点大学,是不是全国性大学,所在的城市是普通城市还是直辖市?重庆如果不是直辖市,西政的处境可能更惨。”

当种明钊把自己的困惑说给加拿大学者听时,加拿大人惊呼:“你们中国太复杂了。”

一些西政学生把龙宗智比做普京,西政则是俄罗斯———一个没落的贵族。龙宗智说,我并不那么强硬,我习惯一点一点地改变,“我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能重建西政曾有的对

中国法学界、法学教育界的重要影响。”

2002年7月,学校出台政策,最高拿出5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2003年7月,西政被授予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一些曾经离开的老师已经回来了,一些人即将回来。浓雾深锁的歌乐山,黄叶翻飞的校园。西政在慢慢透出复苏的气息。

1980年代校门

1990年代校门

现校门(西南政法大学供图)

浅谈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

浅谈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 点 摘要:好的时评选题对于写好时评有着重要的作用,选题研究对时评研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无论从实践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探讨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以鄢烈山时评选题为例,分析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 关键词:评论员时评选题 “时评”是“时政评论”与“时事评论”的略称。它包括新闻评论,既可以取材于新闻,也可以就作者身边或心头的事发表看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和市场化报纸的兴起,以时评辨析是非、推进认识、针砭时弊、疏导民意、激发民智,成为报业振兴的一个亮点。这一点,早在1979年的美国,就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新闻媒介的观点功能,已经成为新闻消费者离不开的需求,因为他们如今已经被

信息淹没了”。①因此,专业的评论员成为报业生存和发展不可多得的人力资源,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中坚力量。评论员的视觉焦点在哪里,评论员的社会责任又在何处彰显?这其中一多半体现在他们对时评 的选题上。本文仅以鄢烈山时评选题为例,试分析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 鄢烈山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编委,出版时评和杂文着 作十几种。2004年,他以时评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问鼎鲁迅文学奖,成为该年度鲁迅文学奖唯一的杂文获奖作家。②现在,他除了在纸媒上保持每年百余篇时评高产纪 录外,还在各门户网站上撰写了大量的博文。他的博文几乎每一篇的点击量都超过百万 次以上。他的作品警醒读者、震撼社会,形成了一种众人称快、敢为言路之先的“鄢烈山现象”。 为什么鄢烈山的时评能激扬风气,匡扶正义,引人深思?鄢烈山说:“我写作的追求是:重大主题,独特视角,思辨色彩,文化意味。”这十六个字字字凸显鄢烈山的时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文库

关键字:视点新华社新华栏目社会深度报道新闻事件发展 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华社刊物“新华视点”和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例,来探询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首先解释深度报道的定义,并简略说明西方及中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作用,接着以新华社的“新华视点”栏目为例说明怎样进行深度报道,重点论述“新华视点”在深度报道上的探索,并辅以《南方周末》说明深度报道对报纸的重要影响力,最后找出深度报道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华视点南方周末挖掘栏目 深度报道的定义,与深度报道发展过程。 A , 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学。《新闻学简明词典》在希望新闻术语短篇的条目介绍中表述如下:“一种阐明事件因果关系,预测事件发展趋向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是西方新闻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竞争的产物。西方报纸面对新闻媒介“后起之秀”:广播,电视能新兴媒介“快”的优势,特别是电视传媒在二战后的迅猛发展,报纸只有采取新的对策与之竞争。当时报界的一些编辑,记者认为,报纸只有充实内容,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能吸引受众,战胜广播,电视的有效途径。这一措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一段时间内,广播以快取胜,报纸以深度报道取胜。这样深度报道成了报纸和广播电视竞争的手段,也成了报纸的优势所在。 B,在我过,深度报道也被认为是报纸的最突出优点,深度报道在我国复兴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实深度报道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就有自数较多,夹叙夹议的长篇新闻和对目一类事件,经过分析后进行的综合报道。在1921年周恩来同志在深度报道在西方报纸上流行之处,就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就是要把一个新闻事件的前前后后都搞清楚并进行报道。 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开始深化,各种社会现象(物价上涨,经商成风,知识贬值)十分急促地呼唤着人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思辩功能。这样,一批紧握时代脉搏,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忧患意识的媒体和新闻记者开始了对深度报道新的探索,试图用深度报道来回答社会和人民的困惑。当时有名的报道:《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经济日报》的《写在四十年大庆前夕》,《中国静报》的《大学毕业成长追踪记》,新华社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和《水,水,水》,这些深度报道的突出特点,是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反映,而且充满了对社会的全新认识。 1986年,中国新闻界最高奖“全国好新闻奖”设立了“深度报道奖”,标志着深度报道的报道方式得到了主流单位的认同和认可。从此,深度报道在中国开始了边探索边发展的道路。同时,广播电视媒介也加强了深度报道,1968年9月24日美国CBC推出“60分钟”栏目宣告电视深度报道繁荣的到来,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繁荣则始自1994年中国电视台推出的“焦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

1.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李认真地倾听每一个 人的问题,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李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州话对他来说更自如。李会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听问题时,专注如小学生;回答时,一定会看着对方。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名片,但轮到摄影师时,名片派完了。让人意外的是,采访进行到一半,李突然向远处的助手要了一张,补给了摄影师。他的举动是如此自然。 2.李嘉诚不希望别人称呼他为老板,他更愿意以“领袖”要求自己。“一般而言,做老板 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的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在一次接受访问时,李曾这样自我解答:“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3.与重视定坐标一样,李嘉诚对细节也很重视。 4.据李嘉诚的这位友人透露,早年,李嘉诚的英文并不好,但是塑料花又是出口的,如何 用那么蹩脚的英文去说服别人,对李嘉诚是个很大的挑战。最终,他想出了一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货真价实,“我的成本加25%,就是我的价格,而且,我永远是这个价钱。”“李嘉诚就这么找到了一个词典,就这么应付世界了。”这位友人说,李的这种原则,几乎贯穿始终——做人也是一样。 5.和李嘉诚同时代的商人中,不少人栽在了最难处理的政商关系上,但李却从未因此而烦 恼。“他对官员的态度也是始终如一,无论遇到什么事,别人都知道,李嘉诚会怎么反应,所以,也不会为难他。”这位友人分析,李做人非常有原则,这让他在政界也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在处理政商关系上,李曾给自己定了九字箴言:讲真话、做实事、有贡献。“政治和经济,根本上是手和脚的关系,假如两者背道而驰,是很难处理的。”李嘉诚坦言,如果政治找上门来,躲也是躲不掉,他的原则是“不参与政治,但关心政治”。 6.李嘉诚不喜好交际,在一些朋友看来,他很闷,有时还有点不合时宜。这位友人给南方 周末记者举了个例子,一次,一个官员在李嘉诚面前夸耀他们投了多少钱搞环保,李突然来一句,“不浪费就是最大的环保”,差点没把人噎死。

城市规划经验教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城市规划经验教训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专家表示,我国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未来城镇化的科学规划有重要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不科学,一方面是城市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城市规模越摊越大;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城市承载的功能过多,这是目前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中出现的最严重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时说,城镇化要避免走弯路,科学规划非常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室主任刘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术角度来说,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可以等同,所以我国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对未来城镇化的科学规划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勇说,“目前我们遇到的城市空心化、城市规划同质化、城市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与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不科学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城市承载功能过多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在过去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在“2012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当下城镇化推进的路径和方式难以持续。除了低成本的因素难以为继,陈锡文指出,以往的城镇化过程明显地表现出集约性不够,单位面积产出和发达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不断减弱。 对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不科学的原因,刘勇认为,第一,是城市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当前,很多人把城市政府和区域政府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在一定的区域内,包括所有的城镇、

乡村联合的组织,是城市之间的、由多个城市共同构成的区域政府,现在我国各省市的政府就是区域政府;而城市政府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管理部门,只负责城市自身的建设,更像各地区负责建设的部门。但现在区域政府代替城市政府做了很多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工作,使中心城区周边各区域的城市建设重心都向中心城区偏移,城市规模越摊越大。第二,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承载的功能过多,这是目前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中出现的最严重问题。以北京为例,城市的规模扩张就是功能不断聚集。北京作为一个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一些企业,尤其是重工业企业的总部也放在北京,这超出了它本身的功能定位。 刘勇告诉记者,针对上述问题,未来政策应该从明确政府职能和调整设市模式方面进行着手,使城镇化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应划块设市分清政府层级 “未来的城镇化规划中,为避免遇到更大的问题,应将政府的层级分开。”刘勇说,以北京为例,政府层级分开是指,明确城市政府和区域政府的职责。“各个地区内设置的政府是独立出来的,是只负责城市建设的单功能政府。”刘勇表示,这样可以在行政机构不增加的情况下解决各地区的建设问题。而且,将这一环节理顺,将使城市建设更加科学、高效。 刘勇建议,在设市方面要恢复划块设市模式而不是现在的整体设市模式,城市化的发展应该是大分散、小集中。大分散是指所有地区都要进行发展,小集中是在各个地区的核心点上进行发展。“我国在2000年之后就将设市工作停止了,去年也只设立了一个三沙市,这就造成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主城区规模不断聚集扩大。”刘勇说。 “我们曾做过这样一个估算,如果将城市的核心区和其近郊定义为城区的范围,那么现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就是上海,为2068平方公里。这说明目前我们城市的规模已经非常巨大。”刘勇说,未来的规划应该以城区为中心,对周边地区进行划块,将城市政府和区域政府的职能分清,然后在这些不同地区的核心点由区域政府负责发展城市,以中心城区向周边城市辐射,形成一个各城市分工明确的城市圈。 解决“城市病”须先明确城市功能

大学生阅读倾向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记得有一位学术上颇有造诣的长辈这样说过 :“大学以前都是学习知识,而进入大学以后就是学习怎样去学习。”确实如此,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多,所以对扩大知识面和增加知识量的渴求日益增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特殊时期,一般会表现出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求知欲强与鉴别力弱等冲突。课外阅读是大学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怎样学习,获取更多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而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就是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应该特别重视对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与阅读倾向的研究,这既能改进自身的服务工作,也可以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本次调查的详细情况 笔者在图书馆从事期刊管理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新的一年报刊征订 工作开展之际,笔者在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一方面是为了对读者需求有更详细的了解,以便来年报刊征订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是对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有个比较全面的掌握,以便图书馆更准确地履行导读职能。此次调查详细情况如下: 调查方式:采取无记名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调查对象:湖南理工学院东西两院的全体学生。 调查表发放份数:一共发放调查表250份,东院因学生人数较多发放了150份,西院100份。 发放地点: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东西两院只局限于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和自习室,考虑到经常来图书馆学习的学生对报刊比较了解和熟悉,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回收情况:回收问卷调查表210份,回收率达到84%;有效问卷150张,占回收问卷的71.4%,其余为空白问卷,做无效处理。 问卷调查表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你对现在报纸和杂志的种数与质量是否满意?有何意见或建议?二是你认为明年应该增减哪些报纸和杂志(尽量给出准确刊名),理由是什么? 经过初步统计和分类,回收的150张有效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1)选择很满意的问卷有55张。(2)选择大体满意的问卷有68张。(3)选择不满意的问卷有27张。 (4)读者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有:一是报刊更新速度不快,尤其是时效性比较强的报刊;二是现刊要求外借,允许隔天归还;三是种类较少,精品较少,西院与东院相比差距较大。 (5)读者认为应该明年增减的报刊有:一是增加英文原文或者中英文对照的报刊;二是增加考研指导、考研信息方面的报刊;三是增加大学生就业和求职方面的报刊;四是减少广告过多又与本校专业关联不大的报刊;五是具体提出增加的报刊有《足球周刊》《考研指导信息》《大学生就业指南》《社会与平安》《心理健康》《21世纪经济报道》 《财富周刊》《疯狂英语》等。2调查结果分析和导读对策 笔者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导读方法。 2.1 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与自己前途息息相关的时事现象:报纸中翻阅最多的是《参考消息》《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教育报》《人才信息报》《南方周末》等时事政治性较强、新闻较全面的权威报纸。这说明新一代的大学生在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里,那种保守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已经远去了。他们把国家的发展与自己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学生思维活跃,对当今世界的动态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国际国内时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不喜欢听别人说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 导读对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多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目前中国的高校教育已经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就业采取双向选择,所以不是进了大学就高枕无忧,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在日趋残酷的人才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政治评论会、辩论赛,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交流和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外也可以指导学生注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把这些人类文明的瑰宝运用到实践中去。 2.2很大一部分学生把阅读重点偏向一些功利性较强的科目 现象: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进大学就紧绷着一根弦,忙 着学专业知识,忙着考证,更有甚者从大一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诚然,这都是积极的现象,强烈的危机感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逐步完善自己,尽量增加自己的知识资本,才能立足于社会。从平日的观察与此次调查可以明显地发现,学生阅读的重点集中在专业参考书、计算机、外语等科目上,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这对我们提倡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初衷是非常不利的。 导读对策:为了避免出现理工科学生文字功夫不强,文科学生不会基本的数学运算的“蹩脚”现象,图书馆应多宣传和提倡大学生广泛涉猎各学科的知识。可以组织理工科的学生开展文学名著讨论、演讲比赛等,而文科学生可以组织参加一些涉及计算机、电子信息方面的学术讲座等,总之,要培养学生“不偏食”的良好阅读习惯,使他们成为专业出色并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 2.3一部分学生把过多精力放在休闲娱乐方面 现象:大学生群体中也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寒窗十年,终于跨进了 高等学府,觉得像是进了保险箱,以后找个工作没问题,就开始松懈下来。逃课,泡网吧,谈恋爱,整天无所事事,把学习丢在一旁,对休闲娱乐的东西情有独钟。有的学生每次到图书馆不带任何学习书籍,只是翻阅一些纯娱乐性的报刊来打发时间。当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广泛地浏览翻阅各种报刊,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取对生活的美的享受,拓宽自己的视野本无可厚非,但是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里面,不但不能达到以上目的,反而占用了大量的正规学习时间,并且会一步步泯灭自己的学习兴趣,导致精力涣散、无心读书的消极局面,这才是真正可悲的。 导读对策:针对这种现象,图书馆要协助各系部的老师纠正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爱思考、爱钻研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图书馆在征订报刊时要注意内容的健康性和积极性,坚决抵制一些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刊物,补充一些有益大学生身心 大学生阅读倾向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周爱萍 (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湖南岳阳,414006) 摘 要:对湖南理工学院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学生的各种阅读 倾向提出了相应的导读对策。关键词:阅读倾向;图书馆;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73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南方周末》是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众多媒体深度报道的领头羊之一,因其独特的观点和精确的选题使之有很大的读者市场。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脉络的意义中。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求是”。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尽管它的核心读者是精英教育传播,但是它自动地站在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直击许多民生问题。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如下: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鲜明,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它总是能在最快时间 找到社会危害性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并且能够不留余地地去为民 众说话,去抨击。它和其他媒体纸业的深度报道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 仅仅是简单的民生问题、官民问题等等,而是更加侧重政府的决策对国 家、社会不同阶级乃至个人的命运影响;社会法治与官场的冲突,政府 的改革,社会观念的变化,人心和利益格局,城乡人民生活的就业状态, 医疗与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公共问题。例如2012年9月13日那一期 的调查版面刊登的《殁于贫困》---三个地震亡童和他们的寨子这篇文章, 可以清楚地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非常具有特色。在当今的媒体业频 繁出现新闻碎片化的现象下,《南方周末》的选题总能恰到时候的温暖 到你的心。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围绕着贫困者的多灾多难愈发地显示出国 家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下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就像这篇深度报道 所说的那样,“三名幼童在一场震级是汶川地震的两千八百一十八分之 一的地震中罹难,只是因为灾难对贫困者更残忍一些。”在我们国家发 生地震灾害过后,往往在报纸杂志或网页上看到的是歌颂干部士兵的奉 献精神,或者灾难带给人民有多大的伤害等等,很少有媒体会从地震对 于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堪一击的伤害有多深,而《南方周末》做到了,它 独特的选题角度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 二、观点精辟独到,以独特的视角深挖故事背后所被人忽视的内容,转 移舆论焦点,让人对那件事情予以重新思考。《南方周末》厚重的新闻 素材,信息质量好,而且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受众需求。在2012年9 月20日这期的头版专题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 观点独特这个特点。这个专题是围绕着新兴话题“裸商”对社会造成的 影响。首先留意到它的标题《裸商》---在国内赚钱,去国外安家。简洁 易懂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明白到“裸商”的意思,并且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这篇深度报道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富豪聚会新话题”---“裸着是为了 安全”---“财富让我们多了一种选择”---“钱如何出去”。单从小标题 可以看出这个报道是由浅到深,敢说真话,敢探讨根源性问题。这篇报 道有点颠覆了人们平日对“裸商”的看法,在大家的眼中,那些政府官 员或巨商总是把财富和家人送出国外,然后继续一个人分着国内人们的 劳动成果。但是《南方周末》这篇深度报道却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写出了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像叫“国庆不能只是黄金周”,估计也是受到我们这个策划的启发。

南周头条-为“虎”辩护

南周头条| 为“虎”辩护 2015-05-07任重远刘俊法租界 编者按十八大之后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已经破百,请不请律师,请什么样的律师,律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为“虎”辩护,有特别的道道。 我们采访了曾经代理陈良宇案、薄熙来案等高官案件的律师,核心议题是:律师能否真正独立行使辩护权。 受访律师及其高官案件田文昌: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嘉廷案高子程: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陈良宇案、黄松有案王兆峰: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薄熙来案、蔡荣生案钱列阳:“京城四少”之一刘志军案、王武龙案李法宝:德赛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铁男案、蒋洁敏案许兰亭:“京城四少”之一王素毅案、田凤山案、杜世成案张青松:“京城四少”之一宋勇案朱明勇:北京中关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文斌案、张氏叔侄案周泽: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自己不委托,而接受指定律师,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官员甚至自己从“里面”递出话,把家属请好的律师给“解雇”了。 代理刘志军案,律师钱列阳和助理共拿到了两千块钱。一些律师更喜欢为被高官牵连的商人辩护,有的案子收入上百万。官员贿赂案件,大部分时候,都是侦查基本结束的时候让见一次,这时马上就审查起诉了。 最常见的辩护方式是:官员认罪或部分认罪,希望通过一个好的态度,获得法庭的宽大;至于辩解的部分,都交给律师来做。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律师独立行使辩护权,正是“法治化反腐”的必然选择。转载请注明:法租界(微信号:nfzmfz)首发 原载2015年5月7日《南方周末》题《为“虎”辩护》 记者/ 任重远刘俊编辑/ 苏永通图/ 张涛表/ 农健 2015年春节刚过,刘铁男的家人到李法宝的办公室给他拜年。家人说,这是刘铁男的意思,一定要感谢李律师的帮助。 一审被判无期后,刘铁男不上诉。李法宝的事儿还没完。 2015年4月,某媒体爆出刘铁男涉案24亿。但判决书只认定3000多万。刘铁男的家人想请李法宝起诉这家媒体。李认为不妥:事情已经翻过一页,刘本人应该也不想再起波澜。后

以南方周末为例浅谈报纸的娱乐性

以南方周末为例浅谈报纸的娱乐性 摘要: 报纸的娱乐性是报纸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定义正在从狭义走向广义,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报道内容、报道目的和受众构成。同时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报纸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一些报纸娱乐化现象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娱乐性的特色。 关键词:市场经济;普遍现象;娱乐化;《南方周末》 娱乐化作为报纸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报道灵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们的关注。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在报刊上得到自己关心的明星的趣闻逸事,找寻到最新的演艺资讯,从中得到放松和收获。与此同时,娱乐化也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绝大多数的党报、几乎所有的市民报都开辟了娱乐新闻报道的版面。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娱乐新闻,却经常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报纸之间抄袭成灾,跟风连连;记者采访不够深入,任意臆断,捕风捉影;有的内容直接转载互联网上的相关新闻,有的则来自演艺机构新闻发布会所准备的材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报纸如何娱乐化,从而做出新意。体现自身特色,是当前环境下许多报纸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1 《南方周末》概述 《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l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综合新闻。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10份的报纸。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但它在逐步的转型中,娱乐类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正是这样一个定位,文化报道作为南方周末的重要一脉,在它日后转型为一张综合类周报的过程中一直在纵深的通道上行进,便有了在今天32个版块中占有四分之一的分量,在娱乐新闻或者新闻的娱乐性的取舍和操作上也显其独树一帜的景观,使之在中国报纸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 报纸的娱乐性 近年来,报纸娱乐化现象开始在中国流行。体育新闻、大案要案、突发事件、奇闻怪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报刊、电视和网络媒体上,如超女、香港《东周刊》裸照事件、春节晚会、马加爵事件等

南方周末1998新年献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_演讲稿

南方周末1998新年献词:让无力者有力, 让悲观者前行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 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 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 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 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 1 / 3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 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终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这位老伐木工发自内心的忏悔,为“寻找长江的伤口”留下了最真实的言说和最切肤的痛。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 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 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久久为之发烫。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 2 / 3

2011新作文素材:南方周末评2010十大传媒事件

2011新作文素材南方周末评2010十大传媒事件 新高考新素材 2011-01-03 1005 2011新作文素材南方周末评2010十大传媒事件 编者按传媒事件,指的是媒体自身变革引发的舆论关注,或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震撼的相关事件。以此勾勒2010,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微博,2010年的传媒图景或许会大不相同。2010年,“手机+拇指”组合在一系列社会聚焦中异军突起,狠狠补了传统媒体与网络的短。有人说,它真正开启了“公民报道”的帷幕,让每一次围观都有了价值。 一、“直通中南海”留言板,对推动民主政治革新的示范意义 事件回放 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在这里,网友可以选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或者其他政治局常委、委员,或者某个党政机构,留下自己想说的话。留言板开通至今,反响热烈。***、***成为民众最想倾诉的领导人,而中组部和中纪委则成为最受热捧的中央机构。留言中,涉及房价、教育、反贪腐、地区分配不均等最受关注。 【点评】 “直通中南海”,顾名思义,就是让民众有机会直接给中央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让领导人能直接听到民众呼声,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国家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运用这种网络在线交流的方式,与社会公众的舆论对接,肯定比层层经过筛选汇报上来的情况,更为真实和贴近民情。因此,这一留言板的开通,对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推动民主政治革新,有着典型的示范意义。有网友表示,留言板虽好,能得到各位领导人的回复才是真的好。实事求是地说,中央领导日机万里,期待领导人每帖必复难以做到,但开辟了这一渠道,如果中央领导能从中了解情况,并及时敦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以自身垂范带动各级党委、政府,那么,这种模式推广开来,民主政治革新方面的步伐将能大大加快。 二、三网融合,传媒业新一轮的洗牌与重构拉开序幕 事件回放

分析新媒体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论文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 论文 2013年12月

分析新媒体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和手机日趋普及,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与此同时,新媒体与技术的不断融合,使得媒介本身发生改变,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 越发深远。在新媒体浪潮的影响下,媒体经营管理在媒体受众、运营模式、盈利手段、社会 生活、文化产业消费和发展等方面发生改变。 关键字: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介经营影响 正文: 一、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所谓“新”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而言,以其网络、手机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为传播媒介的媒体形式。 (二)新媒体的特点 首先,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化,信息组织者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媒体使用者受众扩大,并从仅仅的内容消费转化为媒体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使得新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例如受众能直接参与互联网的视频、人肉搜索、微博评论转发、手机的拍照、摄像、文字编辑及发送等进行媒体内容的创造。 其次,新媒体的传播方向具有网络化与互动性特点,传播效力更为强大。如网络传播改变了“创作—传播—鉴赏”这一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真正的双向互动和平民化需求。新媒体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点与点”的传播相连形成一张无形的、无人能躲开的天网,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 最后,新媒体更具个性化并更富有创造性。人们使用新媒体选择的主动性越来越强,且高新技术和使用环境使新媒体更具可视性、可读性、可听性,更加精致,更有吸引力。受众更具有创造空间,例如“芙蓉姐姐”网民可以自我炒作达到自我包装、自我宣传的目的,并能取得“成功”;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炒作达到自我包装、自我宣传的目的,如“任志强”“牛刀”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 新媒体不同于以往旧式媒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于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它实现了即时性、海量性的互动式传播,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网民于网络平台之上参与的平等性为以往其他传统媒介难以企及。不仅如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赢利方式,内容开发和媒介开放度和连接度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一)赢利方式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刘阳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大一时搜集的素材)《南方周末》可以说是新闻界数一数二的好报纸,与一般报纸不同的是,《南方周末》是每周一期而不是每天一期,所以也为其新闻的深度报道创造了条件。而南方周末每期的头版头条基本上会是一篇专稿,深入报道一个热点新闻,彰显了其专业性的特质。 一、选题 下面表格是《南方周末》2010年前三个月的头版新闻题目,从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南方周末》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上选择相应的选题。2010.01.21的海地地震报道,2010.02.11的春节故事报道,2010.03.04和2010.03.11的关于两会话题的报道都是根据当时特殊的时间点来进行的相关报道。 第二,《南方周末》会选择存在疑虑的重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发掘背后的深刻原因。读者可以在日报中了解到新闻事实,而在2010.01.14的抢尸背后的维稳逻辑聚焦内江“死而复活”案和2010.02.04前公安局长文强的“白加黑”这样的报道中,却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更富逻辑的分析和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南方周末》会报道显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像2010.01.28的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2010.02.18的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等都是这样的报道。但是《南方周末》并不会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将现象、原因一一列举在读者面前,孰是孰非就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表格 1:《南方周末》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

第四,从下表《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周刊》更爱选用的是偏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话题,更为“新潮”,也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南方周末》却很少会选用像《新周刊》中文化气息更为浓郁的话题作为头版,而是更加关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更加注重自身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也体现了《南方周末》虽然为周刊报纸,但其与杂志还并没有混为一谈,也没有忽略自身作为报纸的使命。 表格 2:《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 二、报道角度 《南方周末》的头版新闻对事件的报道不会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会深度挖掘造成该时间或现象的各方面原因,这就使得《南方周末》报道角度的选取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就将以《南方周末》2010.04.01期的头版新闻“十四封贺信与一次矿难”为例,分析其报道角度。 这篇报道记者没有站在与矿难相关的任何一方进行报道,而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带领读者走进矿难现场,重新经历了矿难前后的一件件事情。 首先是援救情况,记者对援救情况的了解是多方面的。第一,记者描述了当时现场的援救情况——无一人升井;第二,记者就以往经验,解释了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没有救出一个人——透水事故的特殊性;第三,记者描述了施工队——红旗队的救援情况;第四,记者描写了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进行排水救援,但效果不佳;第五,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分析了救援的情况;第六,记者采访了受困者的家属,他们很镇定且态度扔很乐观,可是他们的揣测却与专家的分析不同。 通过多方面对救援情况的描写,读者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矿难的严重性和救援进展的情况。对矿难这样敏感的话题,读者难免会怀疑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是否存在隐瞒。多方面的报道,不需要记者多说,读者自会选择相信。 其次,对于事件发生原因的报道,记者同样从多方面分析,没有将事故的责任推给政

培训体系南方周末记者培训教程

(培训体系)南方周末记者 培训教程

《南方周末》记者培训教程 我们每壹个来到《南方周末》的人均知道,我们是怀着理想来的。 我们之所以来这里,因为我们有种期待,我们相信这里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比如我们隐于新闻背后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启蒙思想,正义、良知、理性和爱心。这永远是我们要坚守的底线。我们相信,如果这个底线均保不住,即使她能苟活着,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南方周末》了。 《南方周末》于中国的媒体中,首先被认为是壹个值得尊敬的媒体,壹份有良知的、说真话的报纸,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相对于目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相比而言,《知音》或者《家庭》有好见的情感故事,《读书》或者《天涯》有尖锐的文人思想,但用现代新闻的操作方式,呼吁法治和公正、张扬人性和良知、关心弱势群体,仍然是我们于上千种报刊中凸显出来的最重要原因。这已经于广大读者心中形成了期望值。 这种精神气,要渗入我们每个记者编辑的心中,才能体当下报道中。我们万不可因久于其中,如豆腐坊的师傅不爱吃豆腐壹样,反而淡漠了这壹点。 壹种错觉是,《南方周末》的正义和良知好像是这个报纸的固有品质。我不这么见,品牌是需要更大力气去维护和加深的。以前我们做了,铸就了这个品牌;但如果当下不做什么了,读者说我们“没有人味”了,这个品牌怎么仍能天然地延续下去? 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新闻部曾为壹篇《收容所里被强奸的女性》的稿子被耽搁而痛心不已。那题材因编辑的犹豫和记者的疏忽,而没于本报首先刊发,却被《中国青年报》炒成全国性的大新闻。于心痛之余,当时的张平写了壹篇编务文章,沉痛反思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于张扬理性的同时,变得“人味”不足?我们是不是因为老接触各种恶性事件,“胃口”吊高后,就失去判断和怜悯? 今年,我们发了壹篇观察写真《他们的儿童节》,于所有媒体均渲染城市孩子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南方周末》如何做深度报道 时间:2011-01-20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上 主持人:赵金 嘉宾:郭光东:《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 李梁:《南方周末》时政编辑 大众报业集团部分编辑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0年12月17日,《南方周末》编委会委员兼新闻部总监、评论部总监郭光东和《南方周末》时政编辑李梁,就深度报道和评论的相关问题,与大众报业集团的编辑记者们进行了讨论。本刊对讨论内容作了综合整理,以问答形式呈现如下,供业界参考。 问:《南方周末》每期都有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策划水平比较高。现在很多报纸都意识到深度报道对报纸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但是在操作中缺乏连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策划、持续关注的机制,往往是碰到什么做什么,形成不了大的阵势。《南方周末》是怎样进行新闻策划和组织协调的? 答:对新闻部而言,周一下午我们有一个编前会,大约两个小时,周四有周会,还有新闻部的一个评报会。周二还有一个会,相对比较重要,所有新闻部的记者、编辑,在家的全部参加,主要是报选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编辑中心制,策划基本上都是靠编辑这个层面来发动。编辑要把各个版面的想法,以及下期的题目和最近几期的想法提出来。记者报选题并不是必需的任务,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报题奖励制度,记者报的题被采纳,上了版面,奖励500元,如果上了头版,奖励800~1000元,如果是好的策划,那可能会有2000元的奖励。 在这个会上,常规的选题可以出来,不过,由于这个会是很多人一起参加的,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激励的作用,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比如很多时候只是提了一个很常规的想法,但其他人补充,各种想法产生碰撞,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策划案。我们做过的很多好的选题,都是这么碰撞出来的。 问:一个选题提出来之后,怎么认定是不是一个好的选题? 答:基本有两个标准,一个是这个选题出来后,在座所有人听起来都很兴奋:哗!这个好!要是你说出来大家没任何反应,在睡觉的还在睡觉,那说明你的选题就是个垃圾题目,我们不会从这个选题中做什么策划。另外一个,要看这个选题能不能做得出来,有没有可操作性。 2008年国庆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策划,是评论策划,被评为当年《南方周末》年度最佳策划,叫《我和我的国家》。国庆的策划很难出新,一般提到国庆节就被理解为“黄金周”,每次国庆一结束,媒体就统计今年国庆消费了多少,拉动了多少内需,哪里人头攒动,景点火爆。我们当时也是一筹莫展,后来想,还是要把国庆回归到它本来的意义,决定把焦点集中在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上。当时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后来我们就决定,围绕四个问题,让读者来参与:1.我为国家做了什么?2.国家为我做了什么?3.我还能为国家做什么?4.国家还能为我做什么? 这四个非常简短的问题抛出去,很多读者就说,这一生中,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四个问题,很受触动。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和我的国家》这个策划用了评论部的全部四个版面,报纸10月2日出街后,好多人转了这四个问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博客里回答。紧接着《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上街做了一个调查,随机访问街上的市民,“国庆是什么意思?中国哪一天成立的?”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也发了一篇社论,好

《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

《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 约五年前,学界关于中国新闻是否有提“职业化”必要有过一波讨论,最终没有结论。而在此之前,《南方周末》从实际出发,避开“职业化与党性原则是否有冲突”的争论,明确在内部加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 《南方周末》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以承认新闻操作是一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前提,探索提升新闻操作水准的方法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探索有益于提高新闻专业水准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探索通过专业水准的提升带来新闻产品和媒体的整体创新。 多年实践表明,《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和把握。 彰显专业主义的报纸口号 《南方周末》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故而一开始,就有着自我定位意识,创刊之初“服务改革,激浊扬清”,为采编团队厘清了使命,形成鲜明的题材指导,对市场也是一种报纸特征的宣示。 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以现代营销的方式,正式启用“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口号(SLOGAN),其后,十几年时间内,共更换了三次口号,依次是“深入成就深度”(2001年~2002年)、“记录时代进程”(2003年~2006年)、“在这里,读懂中国”(2007年至今)。 梳理这些口号,可以看到《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从普遍受益的第一阶段走出,改革的失意者逐渐被抛甩出改革的主流,成为“弱势群体”。那一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未成形,法制建设还处于发展期,主流舆论未能有效及时地关注这一社会变化,于是,为“弱势群体”说话,针砭时弊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媒介服务。其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时,《南方周末》以“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来自励,同时也在传达,认识时代必须秉持“深入”的态度,安于记录的本分。2006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财富性增长,“复兴”成为民族愿景,但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却让人看不清,这时《南方周末》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激励自己与读者一起去发现真实的中国、揭示真实中国的发展逻辑。 其次,统观《南方周末》的口号,可见这份报纸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而口号的变迁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编委会在以弱势关怀、针贬时弊为努力方向时,就告诫团队,“要高度警惕市场与权力”,这实际上是要求新闻能够坚守客观公正,坚持对社会国家发展有益的专业取向。随后,“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时期,《南方周末》对内对外都在宣示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在这里,读懂中国”更是明确了新闻、媒介为读者创造价值的专业使命。媒介是一种信息服务提供者,其市场本质,是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越稀缺,媒介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中国要用4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社会、人心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国人、海外的人都无法看清中国的发展状况和逻辑。“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