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及审批流程资料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7、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8、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9、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 • • • • • • •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 措施; •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施与
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四、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
• 1、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城乡主管部门、镇人 民政府根据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定规划 编制的内容和要求等;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 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 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 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 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二、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和调控城市 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政策属性。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报批城市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市规划局负责具体工作。

1.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建设的需要,提请市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府下达规划编制计划,提出总体要求。

2.拟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任务书,择优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3.针对编制中的重大问题,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协调和论证。

4.提请建设部组织召开总体规划纲要审查会,审查规划大纲。

5.提请建设部组织召开总体规划论证会,审查规划方案。

6.报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审议,提请市人大审查同意后,依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7.城市总体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将成果印制、公布、归档并组织宣传。

二、分区规划编制与报批分区规划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

1.拟定分区规划编制任务书,择优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2.组织相关部门对规划设计单位提交的分区规划方案进行初审,形成初审意见。

修改完善后形成中间成果。

3.经审核,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对中间成果进行评审,形成专家意见和会议纪要。

经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成果。

4.报批成果经市规划局审查通过后,拟定上报文件,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市政府审批。

5.经市政府批准后,将成果印制、公布、归档和组织宣传。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报批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必要时可会同有关区政府或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组织。

1.拟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任务书,择优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2.组织相关部门对规划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进行初审,形成初审意见。

修改完善后形成中间成果。

3.经审核,组织专家及相关部门对规划中间成果进行评审,形成专家意见和会议纪要。

经修改完善后,形成报批成果。

4.报批成果经市规划局审查通过后,拟定上报文件,报市规划委员会审议;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市政府审批。

城市规划基本知识

城市规划基本知识
第十七页,共38页。
五、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又称城镇化。
•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 • 城镇化水平:可用诺瑟姆曲线表示,概括为起步、加速、稳定三阶段 •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中心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
3、工作中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
第六页,共38页。
第一章 城市绿地系统概述
——1.城市规划基本知识
第七页,共38页。
1.1、城市规划基本理论
一、城市与城市环境
二、城市与城市规划 三、城市与城市用地
第八页,共38页。
一 . 城市与城市环境
第九页,共38页。
一、城市的产生
• 早期城市: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多为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或文化中心 • 近代城市:工业革命,工业城市,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城市规模化 • 现代城市: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空间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 • 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劳动分工加深和生产关系改变的结果
控规作用:1、深化总规、指导修规 ;2、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 ;3、建设发展政策的载体
2、控制性详细规划解决了规划中的什么问题?
各项建设指标量化:七线的控制 (七线:文物——紫线;道路——红线;轨道交通——橙线;河道——蓝线;绿化——绿线;电力——黑线;黄线——重大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中所谓“七线”的具体内容 红线:是指经过批准的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 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 范围界线;黑线:是指高压线用地的控制范围;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 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橙线:是指铁路和轨道交通用地范围的控制界线。 “七线”管制制度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同层面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审批制度相关知识复习

城市规划的审批制度相关知识复习

城市规划的审批制度相关知识复习城市规划的主要成果及审批制度主要成果: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

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审批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

(1)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2)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3)上述规定以外的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46分左右重讲了一下)(4)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级人民级政府审批。

(5)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6)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7)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编制分区规划的城市的详细规划,除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8)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9)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请审查。

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1)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制定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起草拟定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经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制定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资料54页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资料54页
是建造建筑物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主要包括:房屋结构材料、墙体材料、
屋面材料、隔热、隔声材料、内外墙装饰材 料等。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对居住用 地的覆盖率。即: 居住建筑密度居 居住 住建 建筑 筑用 基地 底面 面 (积 积%);
7、居住面积密度: 居住面积密度居住居建住筑面用积地面(积㎡/ha);
8、容积率(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容积率 居居 住住 建建 筑筑 用面 地积 面积(㎡/ha);
批后管理主要是按照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对 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禁工作。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经济指标
一、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 (一)居住区的组成
居住区的组成有用地和工程构成。 按居住区内用地性质划分: 1、居住建筑用地; 2、公共建筑用地; 3、道路广场用地; 4、公共绿地和体育场地 5、其它用地。
1、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
幅面代号
0
1
2
3
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C
10
10
10
5
5
A
25
25
25
25
25
Ai
A0
A1
A2
A3
A4
(2)图标和会签栏
设计单位全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审定 校核 设计 制图
工程名称
项目
图名
(首层平面图或结构扩初说 明)
2、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建筑 (2)砖混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18个知识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18个知识点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18个知识点1、制定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2)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4)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5)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7)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8)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位于规划区内的要纳入总规。

9)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10)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2、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分析-规划是规划的基本方法。

1)调查内容区域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调查方法现场踏勘或观察;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文献资料的运用。

3、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两种:因果分析法、比较法(难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问题,如用地指标的确定。

) 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形回归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实体模型:投影法;透视法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用于功能结构分析);等值线法(交通可达性分析);方格网法(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图表法(用于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比较分析)。

4、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和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5、城市用地的分类 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总规: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中类为主,小类为辅;详规:达到小类深度。

用地标准: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分四级(60.1-75 75.1-90 90.1-105 105.1-120);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居住18-28;工业10-25;道路广场7-15;绿化大于等于9;建设用地结构:居住20-32,工业15-25,道路广场8-15;绿地8-15。

6、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工程地质条件: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有活动断裂带地区,慎重),强震区不宜建设城市,地震断裂带上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建设。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形成:城市是生产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定义: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

特征:1、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历史文化的积淀;社会化、多功能、有机的整体;复杂的、动态的综合体。

发展: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二、城市化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几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完善的基础设施。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

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化。

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化的过程产业革命出现将大量工人集中在一起的工厂工厂附近形成生活居住区和生活服务设施集中村镇村镇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发达聚集效应是城市越来越大城市化的三种模式初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大城市连绵区,吸纳劳动力过度城市化现象农村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超过城市的容量,形成贫民窟逆城市化现象非城市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接近或超过城市水平,城市人口向郊区发展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产生与发展一、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

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
⑴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 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 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CHANGZHOU HONGXING DISTRICT PLANNING
2007.3
三、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3、详细规划
⑴控制性详细规划 确定土地使用性质、确定控制指标(强制性和指导性 两类):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 共设施配套和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指导原则。 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 求。 道路标高、竖向设计 管线规划 地下空间
1、城市总体规划
孟河片区
( 4 )城市空间发展方 向与结构图 奔牛片区 市区形成“一城、七 片”的结构形态。 卜弋片区 一城:即常州主城区 七片:整合城乡空间 资源,在主城外围形 成功能完善、各具特 色的孟河、奔牛、卜 弋、湟里、漕桥、洛 湟里片区 阳、横山桥等七个片 区。
CHANGZHOU HONGXING DISTRICT PLANNING
2007.3
三、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城市中心分区——空间布局图
一个城市功能积聚核 二个服务产业走廊 三条城市特色展示带 四个特色服务业培育区 五个公共开放式绿地 六条交通联系发展轴
CHANGZHOU HONGXING DISTRICT PLANNING
2007.3
三、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城市中心分区——城市设计图
2007.3
五、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一书两证”
一书——选址 意见书
城市规划行政 主管部门依法 核发的有关建 设项目的选址 和布局的法律 凭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乡规划的体系
2、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 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控规内容包括:⑴ 详细规划所规划 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 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 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⑵ 规定各地块建 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 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 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⑶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 求;⑷ 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 点座标和标高;⑸ 根据规划容量,确定 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 界线;⑹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 理规定。 右图为淇滨区钜桥镇控制性详 细规划土地利用图。
(2)城市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 (3)土地开发强度: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几项主要 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土地开发强度越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就越高,地价也相 应提高。 (4)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 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5)CBD商务区: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 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
城乡规划相关基础知识
1.什么是城乡规划
一、什么是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该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 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按照编制城乡规划的阶 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3.建筑方案与总平面图
三、建筑方案与总平面图
1、建筑方案 通常包括地块整体鸟瞰图、单体建筑方案效果图、功能分区图、平面图、立
面效果图等。
三、建筑方案与总平面图
2、总平面图 总平面图是表明基地范围内的总体布置,他反映新建、拟建、原有和拆
除的房屋、构筑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化等的布置,地 形、地貌、标高等以及原有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 容积率:容积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 绿地率: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 停车率 :停车率是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 率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日照标准: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 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以底 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如下图所示为某项目总平面图
二、城乡规划的体系
3、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
的全过程。它能直观的反应出整个片区的规模,高度,开发强度等。
二、城乡规划的体系
4、城乡规划中的一些概念 (1)各用地性质,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
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 域和其它用地E。
那么城乡规划有哪些作用呢? 城市作为复杂综合体,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各个领域,为了使各 方面协调发展,就必须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城乡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 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 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建设城市的基本依 据,是综合发挥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和手段。一个城市的 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 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 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 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 杂化。
消防备案审查 (消防支队)
施工图审查(审 图中心)
施工单位、监理 单位招投标
质监、安监手续 (住建局、质监 站、安监站)
申请《建设工程 项目施工许可证》 (住建局)
建设工程竣工规 划核实(规划局)
组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备案
房屋产权登记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项目建设流程
四、项目建设流程
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 划许可证》(规划局)---向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国土局)---报审 规划设计方案(规划局)---人防审批(人防办)---申请核发《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局)---消防备案审查(消防支队)---施工图审 查(审图中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招投标---质监、安监手续(住 建局、质监站、安监站)---申请《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住建局)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住建局、规划监察支队等)---组织竣工验 收---竣工验收备案---房屋产权登记。
? 房地产开发办理手续
管理职能
通过“招、拍、 挂”方式取得 土地使用权
进行项目备案 (发改委)
报审规划设计 总图、申请核 发《建设用地 规划许可证》 (规划局)
人防审批(人 防办)
向土地主管部 门申请用地 (国土局)
报审规划设计 方案(规划局)
报审建筑方案及 工程施工图、申 请核发《建设工 程规划许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规划局)
2.城乡规划体系
二、城乡规划的体系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 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 性详细规划其他专项规划等。
1、城市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 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 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 施措施。例如,鹤壁市总体规划, 是我市所有规划的依据,一切规划 原则上不得与该规划冲突。右图为 鹤壁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图。 它规定了鹤壁市城市建设区范围内 所有土地的用地性质,其中黄色为 住宅用地,红色为商业用地,粉色 为教育用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