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教会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适应基督教会的需要而产生。
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基督教教义,歌颂上帝权威,大多取材于圣经,内容多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圣徒苦修等。
在艺术上,经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对整个中世纪欧洲文学产生可广泛的影响。
教会文学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和宗教剧等。
2、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的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是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的产物,作者为骑士。
内容主要描写骑士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具有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生活和世俗享乐的积极意义,代表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
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3、城市文学市民创作的文学,又称市民文学。
产生于欧洲城市兴起的11世纪至12世纪,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主要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站在市民的立场赞扬市民的机智聪明,表达对封建领主和僧侣的不满,反映了处于萌芽中的资产阶级的精神特征,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和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语言质朴幽默,风格生动活泼,创作手法以讽刺为主,也采用象征寓意等表现手法。
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列那狐传奇》为代表作品。
4、英雄史诗与谣曲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
主要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表现主人公的忠君爱国和笃信宗教的高尚品质。
五大英雄史诗:英国《贝奥武甫》、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及德国《尼伯龙根之歌》。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描写生活的悲剧或历史题材为主,也包括神话传说,还有一部分反映农民与封建主的斗争。
在艺术上,这些作品大多风格雄浑壮伟,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色彩。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5436c15fbfc77da269b1c4.png)
一、名词解释1、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它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长篇小说为最。
代表人物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2、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
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作品为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后期象征主义兴起于本世纪20年代,•代表有艾略特的《荒原》、比利时梅特林克的《青鸟》等。
•象征主义这一称谓是法国诗人莫雷亚斯于1886年提出来的。
•它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微妙的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用物象表现作者抽象的意念和思想感情,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代表人物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5、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
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就是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长于用夸张、反讽的手法揭示社会和人生荒诞乖谬的本质,故意用轻松调侃的态度面对悲剧性的事件,因它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趣类同于荒诞戏剧。
黑色幽默小说中出现的是反英雄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方式,整体上具有寓言性。
代表作家有:冯内古特、海勒、巴思和品钦等。
代表作品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其规定,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令人莫测高深”。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俗喜剧。
【荷马史诗】1古希腊史诗的总称2西方最早的独立文学作品,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3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4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第二章中古文学【教会文学】1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2主要指的是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3体裁有圣经故事、祷告文、赞美诗、梦幻故事、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4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骑士文学】1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2骑士酷爱荣誉,把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并获得胜利视为最大的荣耀,并形成了“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反映了大量的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的爱情”3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4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英雄史诗】1欧洲中世纪各民族的史诗2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人民的口头创作3早期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4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体现了爱国英雄形象,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市民文学】1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欧洲中世纪反映市民生活与思想的作品2取材现实,强调“机智”,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3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列那狐传奇》】1寓言讽刺叙事诗,作品以动物寓人2反映城市社会的矛盾冲突3狮子代表君主,狼代表贵族大臣,狐狸是典型的市民阶级4宣扬运用机智与强权周旋的思想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奥林帕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其住在奥林帕斯山上而得名。
奥林帕斯神系是按原始社会后期父权制氏族的方式、以宙斯为首的12个主神组成的神系,乃古希腊神话中内容最丰富、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神话。
2.潘多拉的匣子──灾难和后患无穷的代名词。
在希腊神话中,宙斯恼恨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在惩罚普罗米修斯的同时,迁怒于人类。
他让火神赫淮斯托斯造了一个名叫潘多拉的漂亮少女,•命神使赫耳墨斯将其送给普罗米修斯在人间的傻弟厄庇墨透斯为妻。
时潘多拉打开了随身带着的金匣子,于是,灾难、祸患、瘟疫疾病、死亡等变成虫子飞向人间,而希望却被关在匣底。
从此,人类开始了苦难而悲惨的生活。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塑造了高大完美、充满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校,教少女学习音乐和诗歌。
她写诗9卷,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和美德,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染力。
柏拉图因之将她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7.伊甸园──神话传说中至善至美至福之地。
据《旧约.创世纪》,上帝在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造出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并把他们放在东方的乐园——伊甸园中。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大学才子派:1.是在莎士比亚之前。
“大学才子”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2、福斯塔夫式的背景:1.在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
2.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3、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4、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5.多余人:19世纪俄国文学中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
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环境优越,受过良好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又不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名称来自于屠格涅夫《多余人日记》。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重点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重点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重点包括: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 16 世纪至 17 世纪欧洲的一个文化运动,主要涉及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表现出对人性、自由、平等和科学的推崇,对古典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的回归。
2. 巴洛克:巴洛克是 17 世纪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涉及建筑、艺术、音乐等领域。
巴洛克风格的特点是豪华、夸张、复杂,注重装饰和雕刻,以及追求动态的表现。
3.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 19 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强调个性、自由和创造力,重视自然、浪漫主义和想象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反思和批判。
4.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 19 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等领域。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注重描写现实、反映社会现实,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以及重视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技巧。
5.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领域。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打破传统、追求创新、强调自我表达和创造力,以及重视抽象和形式的美感。
6.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后期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领域。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元、开放、批判和反传统,重视对话和交流,以及重视文化和政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上是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的重点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和掌握外国文学史的相关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这些名词解释也可以作为外国文学史考试
和考研的备考重点。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教会文学:中世纪盛行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多取材于《圣经》,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义、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2.奥涅金: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出身贵族,受西欧进步思想的影响,厌恶上流社会,但又无所作为。
3.“威塞克斯小说”: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西南部的威塞克斯地区,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4.“战壕真实派”:苏联50年代中期一批真实描写战地生活作家的特称,代表作家邦达列夫等,其创作尽力突出战壕真实,渲染战争的残酷,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
5.俳句:日本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每首俳句共17个音,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代表诗人松尾芭蕉。
1.简述希腊文学的特征。
(1)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2.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梅尼特医生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形象;(2)因揭发厄佛里蒙地侯爵的罪行被关进巴士底狱;(3)出狱后,成为仁爱与宽恕的化身。
3.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1)展示了平安时期宫廷贵族错综复杂的斗争;(2)反映出平安时期上层贵族政治上的腐朽,精神上的堕落;(3)揭示出整个平安贵族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
1.试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思想特征:①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②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
(2)艺术特征:①强调客观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真实。
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论述《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1)气势雄浑的史诗性质;(2)塑造人物形象极其成功;(3)不仅描写人物感情,而且描绘复杂而细微的心理变化;(4)始终把人物置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背景之中进行描写。
1.市民文学:11世纪随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大多是民间创作,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下编(第三章 近现代亚非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下编(第三章近现代亚非文学)【考点】一:名词解释1.白桦派: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创作流派,由同人刊物《白桦》而得名。
这些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创作技巧上有许多革新。
主要作家有志贺直哉等。
2.自然主义:20世纪初日本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
在艺术上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目的和理想,如实地表现自我,描写自然,冷静、客观地描写事物,要求作家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
代表作家有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
《破戒》《棉被》是代表作。
3.旅美派:又称叙美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阿拉伯地区的文学流派,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组成。
代表作家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表现了阿拉伯人在美洲新环境中的奋斗和对祖国、亲人、家乡的思念。
是连接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桥梁。
4.埃及现代派:第一世界大战后在埃及形成的文学流派,20-30年代走向繁荣。
该流派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抨击生活弊端,关注下层劳动人民,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埃及现代文学的开端。
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家,该派流的代表作家为著名的塔哈"侯赛因,《日子》。
5.战后派:在日本,相对于老作家,战后登上文坛的第一批新作家被称作战后派,该派以1946年创刊的《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以尊重个性、艺术至上为基本精神,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主张作家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束缚。
有名作家有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等。
6.新感觉派:该派深受西方代主义影响,属于日本的现代派文学。
他们怀疑和否定传统文学,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
他们主要依靠直观、直觉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体和辞藻,刺激人们的感官。
大多作品中渗透一种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
代表作家为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
7.新思潮派:新思潮派以近代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等人创办的《新思潮》杂志而得名。
芥川龙之介是该派的代表作家,《罗生门》是他早期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2 英雄格: 出自于伊利亚特中,以六音步长短短长短短音节写成.2、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
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3、《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
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
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4、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
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5、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6、骑士文学:中世纪文学中的一种类型。
讲究忠君爱国护教行侠,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二种。
有名的圆桌骑士等。
出身名门,有知识教养能力,性情孤傲,试图以个人力量建功立业,但终究归于失败的人。
抒情诗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
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7、堂吉诃德式的人物: 出自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笔下。
为读书所误,想入非非,以过时的思想和方法试图建功立业,结果落了悲剧下场的人。
8、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
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8、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9、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10、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1、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歌集》歌颂诗人的爱情,表达作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
《歌集》创造性地运用了意大利民歌的十四行诗体,使之成为欧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
12、《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作者运用框形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13、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
14、《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青年男女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争取自由幸福,不惜以生命殉情,最终使家族世仇得到和解,这是一曲爱情的赞歌。
15、福斯塔夫: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的人物,他是王子放浪形骸的酒友,既吹牛撒谎又幽默乐观,既无道德荣誉观念又无坏心,是一个成功的喜剧形象。
作品通过描写他的生活背景,写出“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是为有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6、巴洛克:语出意大利,原是畸形、矫饰的意思,曾用其标志16-18世纪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一种艺术风格,后借用到文学上。
巴洛克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丧的特点,艺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谲,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盛行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
17、《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
长诗取材于《圣经》,叙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复娃受魔鬼诱惑触犯戒规,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诗中塑造了反叛上帝、果敢坚毅的撒旦形象,诗人在这个形象身上寄托了自己的革命激情。
18、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效法古代希腊罗马而得名。
其特征为1政治上拥护中央主权,主张国家统一,宣扬公民义务,歌颂贤明君主。
2思想崇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表现荣誉、责任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19、“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在一时间内在一个地点发生一件事,是谓“三个整一”。
20、启蒙运动: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21、感伤主义: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
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
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22、哲理小说: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描绘社会现实,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等23、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
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
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
他们的理论旗手是赫尔德尔,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这一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24、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一方面刺激了人的精神个性觉醒,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对现实产生失望,在这个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思想界出现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等对“自我”的关注。
在这个大背景上,出现一大批作家、诗人,他们打破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歌颂大自然,喜欢异国情调,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代表作家有雨果、拜论、普希金等。
25、湖畔派: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26、世纪病:出现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
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气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
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有名的有版复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缪塞笔下的阿克达夫等。
27、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
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
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
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28、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29、“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
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
体裁以小说为主。
外国文学史1、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众神之王-宙斯2、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以短歌为基础,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之间,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写了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故事,”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奥德赛》--木马计3、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最杰出的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代表作《俄底普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4、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新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神曲》分为三部:《地狱》、《炼狱》、《天堂》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象征信仰.《神曲》的艺术特点: 想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