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

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

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真题解析201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为《铁杵磨针》。

本文将针对这道作文题目进行解析和讨论,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和写作技巧。

首先,我们来仔细解读作文题目《铁杵磨针》。

这个题目从字面来看,是一个比喻,意思是通过刻苦努力可以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这个比喻的核心是“铁杵”和“磨针”,具体内容会有所发散,但总的来说,可以想象为一个人用铁杵不断磨制一根不锈钢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才能完成任务。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恰当地呈现出“铁杵磨针”的比喻?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供考生参考。

1. 确定中心思想:在进行写作之前,需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即要表达“铁杵磨针”这一比喻所代表的含义。

可以是坚持不懈的追求、勤奋努力的意义等等。

这个中心思想将贯穿整篇作文,需要在文章中得到体现和拓展。

2. 应用比喻修辞:在文章中,可以将“铁杵磨针”比喻为个人的成长历程,或者某个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等。

通过这个比喻,可以用生动的形象将抽象概念表达出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3. 具体细节描写:在描写“铁杵磨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通过描写铁杵和针的形象特征,以及磨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以让读者对比喻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共鸣。

4. 叙事结构:可以选择以叙事的方式来展开文章,例如描述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努力和困难。

通过叙事结构,可以将读者投入到具体的场景中,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比喻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5. 引用名言典故:在阐述“铁杵磨针”的意义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名言或典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例如,引用孔子的“不懈努力”的故事,或者用苏东坡的诗歌来概括“铁杵磨针”的精神。

6. 结尾亮点: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要紧扣中心思想,用简练有力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可以总结一下“铁杵磨针”所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或者提出鼓励和激励读者坚持努力的号召。

通过以上的写作技巧和思路,考生可以灵活运用,将《铁杵磨针》的比喻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升华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

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一、引言2017年的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考生们在经历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后,终于到了高考的最后一战。

而语文作文作为高考的一大要素,承载着考生们多年的努力和积累。

本文将探讨关于2017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背景、内容和写作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二、题目背景2017年的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前进的力量”。

这一题目背景十分广泛,可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表达对于前进力量的理解和思考。

三、内容分析1. 政治方面政治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考生可以从政治改革、政府作为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国家治理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2. 经济方面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支柱。

考生可以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创新等角度来探讨经济力量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3. 社会方面社会是人们生活的舞台,社会进步是社会力量前进的结果。

考生可以从社会变革、民众参与、社会公平等方面来阐述社会力量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4. 文化方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

考生可以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交流等角度来表达文化力量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四、写作技巧1. 立意明确在写作中,要明确自己对于前进力量的立意,以确定一个明确的写作方向和目标。

2. 合理构思在文章的结构上,可以采用四段论的结构,即引言、论证、对立论证、总结四部分。

这样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3. 多角度思考在论述时,要尽量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深入挖掘各个角度的意义和内涵。

4. 语言准确注意语言的表达准确性和准确性。

避免用词模糊,语句过分冗长,造成理解障碍。

五、结尾通过上述的分析和技巧,希望考生能够在2017北京高考中写出一篇优秀的语文作文。

无论最后的得分如何,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努力发挥自己的写作潜力。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前进的力量”,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全国卷I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

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素材运用解析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素材运用解析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素材运用解析作者:赵善立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32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49 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字数不少于700字。

【命题解读】2017年北京卷从几幅照片的画面拍摄入手切入命题,看似寻常,却不简单。

在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同时,又在考查学生的想象和描写能力,考查学生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和自己对责任的思考,是一道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好题目。

1. 热点素材写这篇记叙文,要立足于当下的热点素材。

只有关注最新的科技热点才能合理地想象,设置三十二年后中国社会的生活状况。

当今社会,机器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3D 打印,5G 网络、海底超级高铁、无人驾驶汽车、VR 虚拟技术等这些高科技,在三十二年间将会获得飞跃性发展,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它们应该成为照片的底色和背景。

2. 名言素材写这篇记叙文,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在对照片画面形象描绘之后,可以运用引用法来升华主旨。

引用名言既能使文章有文采,又能使文章思想深刻。

可以引用这样的名言指出科技改变生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也可以引用这样的名言指出爱国心改变中国——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吴玉章说:“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3. 经典场景选择一些典型场面,会使文章充满场景感,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高考频道第一时间整理出[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点击下载北京高考语文2017年真题及答案(word版)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字版)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

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

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

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

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

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点评因时间的关系,现仅就看到的2017年几套高考作文题进行一下简要的点评,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大家批评。

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1、纽带是能够作用的人或事。

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

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者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绩,你将选择怎么样的画面?请你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北京的高考近年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每年都有新的题型出现。

今年和去年的一大一小不同,是二选一,一个是议论文,一个是记叙文。

议论文是定题作文,这与几十年来高考一惯所要求的自拟题目相比,又是一创新,或说回归。

难度较自拟题目的下降了一些,同时也限制了一些高手的水平发挥。

从所给材料的内容来看,涉及范围较广,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及校园等都有,可切入点较多,与考生生活关联较紧。

对于首都的考生来说,这些内容并不陌生,易于考生的选择;同时视野大,起点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与见识,这是本题的优点。

所定题目是纽带,词义的内含比较丰富,容易让人联想,咋看之下,考生不会产生畏惧感。

此题通俗却新颖,简单又丰富,还是较为不错的。

只是难度低了一点(因为是首都,可以理解)。

可能好多考生会写得太大、太空了,会影响作文的得分。

再看记叙文所给材料的内容,是一则想像材料,面对32年后的祖国国庆,你如何拍摄几幅作品,来显现这个民族所取得的成就。

仍是定题,重点是怎样的画面。

这个角度也比较新颖,能让考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却不易落入空泛。

总体上说,还是不错的。

至于在描写或记叙时,因为是国庆内容,所以,考生可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入自己丰富的想像,引发无限的知识而去自由尽性地描写,抒情、议论等手法也可以随机而应用。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高考进行时,愿你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高考网为您提供的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

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

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

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

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

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

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7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答案含解析.doc

2017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答案含解析.doc

2017 北京市高考试题语文试卷( 答案含分析 )本试卷共8 页, 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七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4 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风俗活动。

人们往常在除夕这日,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一定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 r 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祥瑞,要言不烦(gāi),..深受人们喜欢。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准节气张贴的春联,而春联还有其余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

春联的撰写,常常着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特别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 / 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春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此中不乏艺术精选。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是(2分)...A.秋稔(r ěn)冬祥.B.楹(yíng)联.C.要言不烦(gāi ).D.镌刻.意蕴.齿颊留香..撰写.锒锒上口..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以下语句,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万户杨柳依依B.千家喜色洋洋C.春回鞭炮声声D.春来细风缕缕3.在文中甲乙丙处挨次填入词语,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题写内涵吟咏B.题签内涵涵泳C.题写蕴涵涵泳D.题签蕴涵吟咏4.以下对于“春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经常与书法艺术相联合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世界上热门问题许多,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可以,外面武.......精选文档力干涉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独一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
导读:本文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进行时,愿你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坚韧地飞吧,不要为风雨所折服;诚挚地飞吧,不要为香甜的蜜汁所陶醉。

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未来。

高考网为您提供的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点评及解析,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

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

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

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

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
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

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

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

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

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放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