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教案-黄淑云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黄淑云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黄淑云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一、主要教学目标: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要求;

2.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落实责任制;

3.学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学习并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以及振荡试管和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的方

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要求

四、教学难点: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五、实验内容:

1.安全教育

(1)化学实验室基本守则

①认真预习,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②保持秩序,保持安静、保持整洁。严禁饮食和吸烟!严禁穿拖鞋、轮滑鞋等不适宜在实验室穿着的鞋!

③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还必须佩带橡皮手套,有挥发性的应戴好防毒面具,实验后立即用恰当的方法清洗仪器用具和双手。

④严禁品尝任何化学药品!

⑤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⑥损坏仪器要向老师主动申报,不得藏匿,不得挪用他人的仪器。

⑦爱护仪器,节约使用耗材,如水、试剂、滤纸等。大型精密设备用履行登记制度。

⑧实验所产生的诸如试纸条、滤纸、火柴梗等各种废弃物(药品之外的),不得随便丢弃到水池中或地面上,应收好后放入垃圾桶中。对于废弃的药品,则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⑨实验完毕后,要主动将玻璃仪器洗刷干净,将药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并用洗净的抹布擦净实验台。关闭电源、水源、气源。洗净双手。

⑩严禁将实验仪器、化学药品擅自带出实验室!

11发生意外时,要保持镇静!并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2)化学实验室安全细则

①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安全、环保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②进入实验室后,要了解与安全有关的设施(如水、电、气的总开关,消防用品和急救箱)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③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如氟化氢、硫化氢、氯气等,或挥发性、刺激性比较强的操作,如加热硫酸、盐酸或硝酸,以及稀释氨水等,均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且严禁将头伸进通风橱内操作!

④一切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比如有机溶剂:乙醇、乙醚、苯、丙酮等)的操作应在远离火源的地方操作,用后马上把瓶塞塞紧,放在阴凉处,最好放入沙桶内。并尽可能在通风橱内进行。

⑤钾、钠应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里,白磷(或者黄磷)应保存在水中,取用时必须用镊子,绝不能用手直接拿。白磷有剧毒,且灼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它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应在水中进行切割。

⑥强腐蚀性试剂,如浓酸、浓碱,液溴、浓双氧水和氢氟酸等,切勿溅到皮肤、眼睛和衣服上,取用时要戴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⑦强氧化剂如:高氯酸、氯酸钾等,及其混合物如:氯酸钾与红磷、碳、硫等的混合物,不能研磨或撞击,否则易发生爆炸!

⑧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所以用剩的银氨溶液应及时处理。

⑨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要发生爆炸,因此产生氢气的装置要远离明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进行产生大量氢气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至室外,并注意室内通风。

⑩可溶性汞盐、铬的化合物、氰化物、砷盐、锑盐、镉盐和钡盐都有毒,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其废液也不能倒入下水道,而应统一回收处理。

1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准朝人;不能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被溅出的液体烫伤;闻气味时,鼻子不能直接对着容器口,而应用手把少量气体煽向鼻孔。

12绝不允许将药品随意混合,以防不测。

13不准用湿手操作电器设备,以防触电!

14加热器不能直接放在木质台面或地板上,应放在石棉板(垫)、耐火砖或水泥地面上。加热期间应有人看管。被加热后的坩埚、蒸发皿等瓷器应放在石棉网或石棉板上,不能直接放在木质台面上,以防烫坏台面及引起火灾,也不能与湿冷物接触,以免被炸裂。

2.认识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和使用方法

(1)容器类:试管,烧杯……

(2)量器类:用于度量液体体积:如量筒,移液管……

(3)其它类:如打孔器,坩埚钳……

3.仪器的洗涤,常用的洗涤方法

(1)水洗:用毛刷轻轻洗刷,再用自来水荡洗几次,向学生演示洗涤的方法

(2)用去污粉、合成洗涤剂洗:可以洗去油污和有机物。先用水湿润仪器,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或洗涤剂,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荡洗。

(3)铬酸洗液洗

仪器严重沾污或所用仪器内径很小,不宜用刷子刷洗时,用铬酸洗液(浓H2422O7)饱和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有油污和有机物的去污能力很强,注意:

①使用前,先用水冲洗仪器,并将仪器内的水尽量倒净,不能用毛刷刷洗。

②仪器中加入1/5容量的洗液,将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使仪器内部全部为洗液湿润,再转动仪器,使洗液在仪器内部流动,转动几周后,将洗液倒回原瓶,再用水洗。

③洗液可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后若已成绿色,则已失效,不能再继续使用。

④铬酸洗液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毛刷蘸取洗,()有毒,不能倒入下水道,加4使()还原为无毒的()后再排放。

(4)特殊污物的洗涤

依性质而言3及()3等用盐酸洗,2可用浓盐酸或草酸溶液洗,硫磺可用煮沸的石灰水洗。

4.仪器干燥的方法:

晾干:节约能源,耗时

吹干:电吹风吹干

气流烘干:气流烘干机

烤干: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烤干

烘干:烘箱,干燥箱

有机溶剂法:先用少量丙酮或酒精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倒出,再用少量乙醚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后晾干或吹干。丙酮、酒精、乙醚要回收。

实验二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一、主要教学目标:

1.熟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

2.检查分析天平的稳定性;

3.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式样;

4.学会正确使用称量瓶。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分析天平的构造

四、教学难点:分析天平的使用 五、实验内容

1. 台秤与分析天平的构造介绍

2. 分析天平的外观检查

在使用天平之前,首先要检查天平放置是否水平;机械加码装置是否指示0.00位置;圈码是否齐全,有无跳落;两盘是否空着;并用毛刷将天平盘清扫一下。 3. 示值变动性的测定

(1)零点:天平的零点,指天平“空”载时的平衡点。每次称量之前都要先测定天平零点。测定时接通电源,轻轻开启升降枢,应全部启开旋钮,此时可以看到缩微标尺的投影在光屏上移动。当标尺投影稳定后,若光屏上的刻线不与标尺0.00重合,可拨动扳手,移动光屏位置,使刻线与标尺0.00重合,零点即调好。若光屏移到尽头刻线还不能与标尺0.00重合,则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旋转平衡螺丝来调整。

(2)准确的测出天平的L 0,关掉旋钮。 (3)空盘天平的示值变动性为—

(4)载重天平的示值变动性。准确地测出天平的零点关掉旋钮,然后在左右两盘各加上20g 砝码,再测出天平的平衡点L ,如此反复测定L 四次。

(5)天平的示值变动性为— 4. 灵敏度的测定

(1)空盘灵敏度:轻旋旋钮以放下天平横梁,记下天平零点后,关上旋钮托起天平横梁,用镊子夹取10圈码置于左盘中央重新开旋钮,待指针稳定后,读取平衡点,关上旋钮,由平衡点和零点算出灵敏度。

(2)载重灵敏度:天平左右盘各加20g 砝码,方法同上。 5. 称量物体

(1)在使用分析天平称量物体之前应将物体先在台称上粗称,然后把要称量物体放入天平左盘中央,把比粗称数略重的砝码放在右盘中央,慢慢打开升降枢,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或光屏上标尺移动方向来变换砝码。如果标尺向反方向移动,即光屏上标尺的零点偏向标尺的右方,则表示砝码重,应立即关好升降枢,减少砝码后再称重。反复加减砝码至称量物比砝码重不超过1g 时,再转动指数盘加减圈码,直至光屏上的刻线与标尺投影上某一读数重合为止。

(2)称量方法包括直接法和减量法两种。

(3)读数:当光屏上的标尺投影稳定后,即可从标尺上读出10以下的质量。标尺上读数一大格为0.1,称量物体质量(g )= 砝码质量 + 1000

1

圈码质量 + 1000

1光标尺读

数。

6. 数据记录与处理

7. 称后检查:称量完毕,记下物体质量,将物体取出,砝码依次放回盒内原来位置。

关好边门。圈码指数盘恢复到0.00位置,拔下电插销,罩好天平罩。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天平室应避免阳光照射,保持干燥,天平应放在稳固的台上,避免震动。

2. 天平箱内应保持清洁,要定期放置和更换吸湿变色干燥剂,以保持干燥。

3. 称量物体不得超过天平的最大载重量(一般为200g ).

4. 不得在天平上称量热的或散发腐蚀性气体的物质。

5. 开关天平要轻缓。加取物体和砝码时,应先关天平的升降枢。

6. 加减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内的固定位置上,不能到

处乱放,更不能用其他天平的砝码。

7. 称量的物品,必须放在适当的容器中,不得直接放在天平盘上。

8. 称量完毕应将各部件恢复原位,关好天平门,罩上天平罩,切断电源。并检查盒内

砝码是否完整无缺和清洁,最后在天平使用登记本上写清使用情况。 9. 禁止在天平开启状态开侧门、添加(或减小)砝码或物品。 10. 不要长让天平处于工作状态 七、思考题

1、分析天平的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天平的什么零件?称量时应如何维护天平的灵敏性?

2、什么情况下用直接称量法?什么情况下需用减量法称量?

实验三 溶液的配制

一、主要教学目标:

1. 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2. 熟悉粗配溶液和精确配制溶液的仪器;

3. 学习并练习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4. 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操作步骤 四、教学难点:定容时刻度线的观察 五、实验原理

5. 用固体配制

(1)、质量分数(x)或(w) 液

质m m x

x

V x m -=

剂质1.

(2)、质量摩尔浓度(m 或b) )

()(kg mol n b 溶剂质量溶质=

质质V M m b ??=

1000

1000

..剂质=

V b M m

(3)、物质的量浓度(c)

)

()(L V mol n c 液质=

质液V M m c .=

质液质=M V c m ..

6. 用液体或浓溶液配制

(1)、质量分数(十字交叉法) (2)、物质的量浓度(c )

2211V c V c =

2

1

1

2V V c c = {

]

1[111000

.?=

=M

c c χ

ρ度浓溶液“物质的量”浓}

[1]

如浓H 24

ρ=1.84, χ=98 %

质质

或V M V c c ..1000..2χρ=

1000

....χρM

V c V 液质=

市售试剂:

浓H 24 c = 18.4 1 浓 c = 12 1 浓H 34 c = 14.7 1 浓3 c = 16 1 浓 c = 17.5 1 浓氨水 c = 14.8 1

六、基本操作:

1、容量瓶的使用:A 、洗涤,B 、检查是否漏水,C 、溶液滴到刻度线以下1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

2、移液管的使用:A 、洗涤:①水洗 ②转移液体洗; B 、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吸取试液;C 、排放液体 七、实验内容: 1、配制2的溶液50 2、配制2的溶液50

3、配制2的H 24溶液100

4、准确配制0.1000的草酸溶液50.00

5、用稀释法配制0.2000的溶液50.00 七、注意事项

1、浓H 24配制溶液要注意,将浓H 24慢慢加入水中,并边加边搅拌。

2、分析天平的使用,要注意保护刀口。 八、思考题

1、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要不要把容量瓶干燥?要不要用被稀释的溶液洗三遍?为什么?

2、怎样洗涤移液管?水洗后的移液管在使用前还要用吸取的溶液来洗涤?为什么?

实验四 酸碱滴定

一、主要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酸碱滴定原理;

2. 学习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滴定操作 四、教学难点:滴定终点的确定 五、实验原理

酸碱滴定时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定酸或碱浓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O H OH H 2=+-+。

当反应到达终点时,根据酸给出质子的物质的量与碱接受质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可求出酸或碱的物质的量。

酸碱滴定的终点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一般强碱滴定强酸或强碱滴定弱酸,常用酚酞指示剂;而用强酸滴定强碱,或强酸滴定弱酸,常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六、基本操作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用前检查: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及操作是否 灵活;

(1)洗涤:装液前用滴定溶液淋洗3次;

(2)装液:关闭酸管的旋塞,将溶液直接从试剂瓶倒入滴定管中(不得借用漏斗、烧杯等其他溶液,以免引入杂质或改变浓度),至刻度“0.00”以上。开启旋塞或挤压玻璃珠,驱逐出滴定管下端的气泡;

(3)滴定:A.酸式滴定管滴定时,滴定管尖嘴伸入锥形瓶口的1~2,控制旋塞使溶液滴入锥形瓶,同时右手不断用一个方向旋摇锥形瓶,使溶液混匀。B.碱式滴定管滴定时,用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轻轻向一边挤压玻璃珠外稍上方的胶管,使胶管与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

(4)读数:A.读数时应让滴定管垂直放。B.无色或浅色溶液,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有色溶液,视线应与页面两侧的最高点相切。

七、实验内容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

(1) 用一支洁净的移液管取25.00草酸溶液(浓度为0.0050)于锥形瓶内,加一滴酚酞于其中。

(2) 右手握锥形瓶,左手捏小圆珠进行滴定,眼睛注意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右手不断振荡溶液,直到溶液变为粉红色。粉红色不褪去,计算耗体积。

(3) 以同样步骤重复滴定两次。

2.盐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1) 洗净250锥形瓶,用25移液管准确移取已标定的溶液至锥形瓶中,加1滴甲基橙溶液。

(2) 先用少量蒸馏水洗酸式滴定管,再用盐酸润洗,将待标定的盐酸于滴定管中,使液面不高于“0”刻度,记下始读数。

(3) 滴定开始,左手控制开关,右手握锥形瓶慢慢振动,双眼注视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直至溶液呈橙红色,半分钟不褪去,记下滴定终读数。

(4) 重复上述步骤滴定两次。

八、思考题

实验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一、主要教学目标:

1.学习用粗食盐制试剂级氯化钠的方法;

2.练习并掌握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等基本操作;

3.掌握2+、2+、42-的鉴定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四、教学难点:结晶操作

五、基本操作

1.固体物质的溶解

①研细固体,待溶解固体极细或极易溶解,则不必研磨。易潮解及易风化固体不可研磨。

②加入溶剂,所加溶剂量应能使固体粉末完全溶解而又不致过量太多,必要时应根据固体的量及其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计算或估算所需溶剂的量,再按量加入。

③搅拌溶解(图1),搅拌可以使溶解速度加快。用玻璃棒搅拌时,应手持玻璃棒

并转动手腕,用微力使玻璃棒在液体中均匀地转圈,使溶质和溶剂充分接触而加速溶解。搅拌时不可使玻璃棒碰在器壁上(图2),以免损坏容器。

图1 搅拌溶解图2 错误操作

④必要时应还可热。加热一般可加速溶解过程,应根据物质对热的稳定性选用直接加热或水浴等间接加热方法。

2.固液分离

溶液与沉淀的分离方法有三种:倾析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

①倾析法:此法适用于相对密度较大的沉淀或大颗粒晶体等静置后能较快沉降的固体的固液分离。

②过滤法:过滤是最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之一。过滤时,沉淀和溶液经过过滤器,沉淀留在过滤器上,溶液则通过过滤器而进入接受容器中,所得溶液称为滤液。常用的过滤方法有常压过滤(普通过滤)、减压过滤(抽滤)和热过滤3种。能将固体截留住只让溶液通过的材料除了滤纸之外,还可用其他一些纤维状物质以及特制的微孔玻璃漏斗等。

③离心分离法:当被分离的沉淀量很少时,应采用离心分离法,其操作简单而迅速。

3.蒸发(浓缩)

为了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分不断蒸发,溶液不断浓缩而析出晶体。蒸发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因为它的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快速蒸发。

4.结晶(重结晶)

当溶液浓缩到一定浓度后冷却,就会析出溶质的晶体。析出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果溶液的浓度高,溶质的溶解度小,溶液冷却得快,析出的晶粒就细小。反之,可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为了得到纯度更高的物质,可将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水量为在加热温度下固体刚好完全溶解)加热溶解后,趁热将其中的不溶物滤除,然后再次进行蒸发、结晶。这种操作叫作重结晶。根据纯度要求可以进行多次结晶。

六、实验内容

1.粗盐的提纯

2. 产品纯度的检验

实验六

I I I 23+?-

-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主要教学目标:

1. 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认识;

2. 巩固滴定操作。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测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四、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五、实验原理:

碘溶于溶液中形成-3I 离子,并建立下列平衡:

][]

][[3223----=

+=I I I K I I I

2

232222Na NaI I O S Na +=+

]

[21

][][23232--=+=O S I I C

设在水中,单质碘溶于水也存在一个平衡,平衡时'][2C I =,用这个浓度代替上述平衡时[I 2],则'][][23C C I C I -=-=-。

若溶液中的起始浓度为C 0,每一个与I 2可以生成一个-3I ,所以平衡时

][][3-

--=I Co I 。

''

}'{'']}[{3C C C C C Co C C C I CCo K -+-=

--=∴-

六、实验内容:

1. 取两只干燥的100碘量瓶和一只250碘量瓶,分别标上1、2、3号。用量筒分别量

取800.01001溶液注入1号瓶,800.02001溶液注入2号瓶,200蒸馏水注入3号瓶,然后在每个瓶中加入0.5g 研细的碘,盖好瓶塞。

2. 将3只碘量瓶在室温下振荡30,然后静止10,取上层清液进行滴定

3. 用10吸管取1号瓶上层清液两份,分别注入250锥形瓶中,再各注入40蒸馏水,

用0.0050标准2S 2O 3溶液滴定其中一份至呈淡黄色时(注意不要滴过量)注入4 0.2%

淀粉溶液,此时溶液应呈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下所消耗的2S 2O 3溶液的体积,平行做第二份清液。 用同样方法滴定2号瓶上层的清液。

4. 用50移液管取3号瓶上层清液两份,用0.0050的标准2S 2O 3溶液滴定,方法同上。

将数据记录P73页表格中。

5. 数据记录和处理 用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碘时,相应的碘的浓度计算方法如下: (1)2号瓶碘浓度的计算

2

23

22322I KI O S Na O S Na V V C C -?=

(2)3号瓶碘浓度的计算方法

2

23

223222'I O H O S Na O S Na V V C C -?=

本实验测定的K 值在1.0×10-3~2.0×10-3范围内合格(文献值1.5×10-3)。

实验七 醋酸电离度和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一、主要教学目标:

1. 了解法和半中和法测定弱酸解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 加深对弱电解质解离常数、解离度和解离平衡的理解;

3. 学习正确使用酸度计。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测定醋酸电离常数 四、教学难点:测定醋酸电离常数 五、实验设备:计 六、实验内容:

1、醋酸溶液浓度的测定: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3的准确浓度,把结果填入下表。

滴定序号 I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用量() 溶液的用量()

溶液的浓度

测定值

平均值

2、配制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

用移液管和吸量管分别取25.00、5.00、2.50测得准确浓度的溶液,把它们分别加入三个50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计算出三个容量瓶中溶液的准确浓度。

3、测定醋酸溶液的,计算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把以上四个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四只洁净干燥的50烧杯中,按由稀到浓的顺序在计上分别测定它的,记录数据和温度,计算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填入下表: 溶液编号

)/(1

-?L mol c

)/(][1

-+?L mol H

电离平衡常数 测定值

平均值

1

2 3 4(原溶液)

实验八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一、主要目标:

(1)熟悉配合物的生成方法和组成特点;

(2)了解配离子和简单离子、配合物和复盐的区别;

(3)掌握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溶液的酸碱性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四、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五、实验内容: 1.配合物的生成

(1) 2+ + 42- + 23 =24++2()24↓(浅蓝色) 2()24 + 83 = 2[(3)4]2+(深蓝色溶液)+ 42- +2 深蓝色溶液[(3)4]2+分为四份: A :[(3)4]2+ +2 = 43 + ()2↓蓝色

()2+4 = 2+ +4H 2O

B:[(3)4]4+2=4↓ +[(3)4]2

C:[(3)4]4中加入1 乙醇, 溶液呈浑浊。

D:[(3)4]4备用

(2) 3+ + 3 = ()3↓(红棕色)

[()6]3- + = 不反应

(3) K3[()6] + -无血红色

3+ + n = [()n]3 (血红色)

2.配位平衡的移动

(1)配离子之间的转化

3+ + 6H

O = (H2O)63+

2

[(H2O)6]3+ + n = [()n]3 (血红色) + 6H2O

[()n]3+6F- = [6]3-+n (血红色褪去,溶液呈无色)

[6]3-+3(C2O4)22- = [(C2O4)3]3-+6F- (溶液呈浅黄色) 稳定性:[(C2O4)3]3->[6]3- > [()n]3

(2)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反应

①23+ 2 = 22 I2 (4萃取,4层呈紫红色)

3+6F [

]3- [6]3-+= 不反应

6

②+ = 不反应

2 + 2 + 8(2)2 = 2{[(2)2]4}

③A试管:22 + 2 = 4 + 22↓(白色沉淀)

+ 2 = 4+2↓(黑色沉淀)

22

B 试管:2+ + 2 = 2(红色沉淀)

+ 2 = 42-(无色溶液)

2

(3)配离子稳定性的比较

+ → ↓(白) + 3

3

离心,沉淀中滴氨水:↓(白) + 32O→ [(3)2] +

溶液中滴加:[(3 )2]++ →↓(淡黄色)

离心,沉淀中滴加2S2O3溶液:+ S2O32-→[(S2O3)2]3- + 溶液中再滴加溶液:[(S2O3)2]3-+ → ↓+ S2O32-

0:> >

稳定性:[(S2O3)2]3-> [(3)2]+

(4)I2 + [()6]4- = + [()6]3-

E0(32+) > E0(I2) > E0([()6]3[()6]4-)

稳定性: [()6]3- >[()6]4- 3. 配位离解平衡的移动

4 + 3·

H 2O → 2()24↓+(4)24 2()24↓+3·

H 2O→[(3)4]4 + H 2O (1) 利用酸碱反应破坏[(3)4] 2+

42-

+ [(3)4]2+ + 6 + 2H 2O = 2()24↓ + 84+

(2) 利用沉淀反应破坏[(3)4] 2+ [(3)4] 2+ + S 2- → ↓ + 43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破坏[(3)4] 2+ [(3)4] 2+ + = [(3)4] 2+ +

(4) 利用生成更稳定配合物(螯合物)的方法破坏[(3)4] 2+ [(3)4] 2+ + → [ Y]2- + 3 4. 配合物的某些应用

(1) 利用生成有色配合物定性鉴定某些离子

控制5-10:2+ + 32二乙酰二肟 → 鲜红色沉淀

Ni 2+

CH 3C C NOH

CH 3

NOH +

CH 3C C NO

CH 3

NOH 2

Ni

+2

H +

(2) 利用生成配合物掩蔽干扰离子

2+ + 4 - → [()4]2- (溶于有机溶剂戊醇显蓝绿色)

3+

产生干扰:3+ + n = [()n]3(血红色)

3+掩蔽方法:3 6F - → [6]3- (3) 硬水软化

N CH 2

CH 2

N

CH 2COOH

CH 2COOH

HOOCH 2C

HOOCH 2C

EDTA(简式H 4Y)

2+

+ Y 4- =

2-

2+ + Y 4- = 2-

实验九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一、主要教学目标

1. 复习和巩固有关金属化合物性质的知识;

2. 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个别鉴定的方法;

3. 进一步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现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检出方法,以及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 四、教学难点:常见阳离子的分离和检出方法,以及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 五、实验内容: 1. S 区离子的鉴定 (1)、的鉴定

用饱和六羟基锑(V )酸钾()6溶液

↓=+66)()(OH NaSb OH KSb NaCl

假若没有沉淀,可以摩擦试管内壁

(2)、的鉴定:

用饱和洒石酸氢钠4H 4O 6 NaCl O H KHC O H NaHC KCl +↓+644644— (3)、2+的鉴定

用镁试剂:蓝色沉淀滴镁试剂加入白滴入1)()(22↓OH Mg NaOH MgCl

2+

与镁试剂在碱性溶液中生成蓝色螯合物沉淀

(4)、2+的鉴定(用草酸铵)

Cl NH O CaC O C NH CaCl 442422422)()(+↓=+白

(5)、2+的鉴定:

用K 24溶液在和缓冲液中 +↓=+24422Ba BaCrO CrO K BaCl 示有

2.

p 区部分离子的鉴定 (1)、3+的鉴定: 用酸化的铝试剂 红色絮状沉淀滴氨水再加水浴加热

搅拌滴

铝试剂→2~1,2%1.03AlCl

(2)、2+的鉴定

+

↓22222)(n

S Cl Hg HgCl SnCl 示有变黑变灰白透量的 (3)、2+的鉴定

NaOH

PbCrO CrO

Pb

NaOH PbCrO CrO LK mol NO Pb 可溶于黄沉淀溶解溶液黄)()(/1)(424

244223↓=+↓-

+

(4)、3+的鉴定

+

+3532,)(3Sb B

Sb SbCl 苯层显紫色,示有滴罗丹罗明加加数滴苯并释放出气体变为数粒亚销酸钠

滴浓盐酸

溶液

(5)、3+的鉴定

用硫脲 鲜黄色配合物硫脲→+33)(NO Bi 3. 区部分金属离子的鉴定 (1)、2+的鉴定

沉淀])([])([62264CN Fe Cu CuCl CN Fe K =+

(2)、的鉴定

↓?↓AgCl HNO Cl NH Ag O H NH AgCl HCl AgNO 323233)()(白 (3)、2+的鉴定

42444244)()(])([])([)(SO NH SCN Hg Zn SCN Hg NH ZnSO +↓→+白

3. 2+

的鉴定:32232)()(NaNO CdS S Na NO Cd +↓=+黄

4. 部分混合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实验十 磺基水杨酸合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

(3)2+

23饱和

2+ 3+ 2+

6·3·H 2O 示有A

2·1

2+ 2+ 3+

H 24(6·L-1)

2+ 3+

2S

亮黄,示有2+ 饱和()6

白色结晶状

沉淀,示有

白色沉淀

4

3

2+

K 24

3 黄色, 示有2+

6·13·H 2O

(3)42+、

()3

一、主要教学目标

1.了解光度法测定配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磺基水杨酸合铁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3.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磺基水杨酸合铁配合物的组成

四、教学难点:磺基水杨酸合铁配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的测定

五、实验原理

磺基水杨酸( 简式为H3R)可以与3+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随溶液值的不同而改变。在2~3、4~9、9~11时,磺基水杨酸与3+能分别形成三种不同颜色、不同组成的配离子。

本实验是测定2~3时所形成的红褐色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实验中通过加入一定量的4溶液来控制溶液的值。

由于所测溶液中磺基水杨酸是无色的,3+溶液的浓度很小,也可认为是无色的,只有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是有色的。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ε可知,当波长λ、溶液的温度T及比色皿的厚度b均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只与有色配离子的浓度c成正比。通过对溶液吸光度的测定,可以求出配离子的组成。

用光度法测定配离子组成,通常有摩尔比法、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斜率法和平衡移动法等,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本实验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具体操作时,取用摩尔浓度相等的金属离子溶液和配位体溶液,按照不同的体积比(即摩尔数之比)配成一系列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A 为纵坐标,体积分数(,即摩尔分数。式中:为金属离子溶液的体积,为配位体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作图得如图1所示的曲线,将曲线两边的直线部分延长相交于B点,B点对应的吸光度值最大。由B点对应的摩尔分数值,可计算配离子中金属离子与配位体的摩尔数之比,即可求得配离子中配位体的数目n 。

图 1 配位体摩尔分数-吸光度图

在图1中,在B点最大吸收处对应的摩尔分数值为0.5,则:

即:金属离子与配位体摩尔数之比为1︰1。

一般认为,最大吸光度值B点处的M 和L 全部配合。但由于配离子有一部分解离,其实际浓度要稍低一些,实验测得的最大吸光度值在E点(如图1所示),其吸光度

可由下列平衡式导出:为,则配离子的解离度为:而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

M + (电荷省去)

起始浓度 c 0 0

平衡浓度αcαn cα

K稳=

式中c 为B点或E点所对应的金属离子的浓度,α为解离度。

当n = 1时,K稳= 1-α α2

六、实验内容

1. 配制磺基水杨酸合铁系列溶液

用带刻度10的吸量管按表1的数据吸取各溶液,分别注入已编号的干燥的50小烧杯中,并搅拌各溶液。

表1 磺基水杨酸合铁系列溶液的组成

编号 摩尔比

0.001·1 3

0.001·1

磺基水杨酸 0.01·1

4

0 0 10 用0.01·1

4定容到

100

1 0.1 1.00 9.00

2 0.2 2.00 8.00

3 0.3 3.00 7.00

4 0.4 4.00 6.00

5 0.5 5.00 5.00

6 0.6 6.00 4.00

7 0.7 7.00 3.00

8 0.8 8.00 2.00

9 0.9 9..00 1.00 10 1 10 0

2. 测定磺基水杨酸合铁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取4只1的比色皿,分别装入参比溶液(即0.01·1

4,放入比色皿框中的第一格内),

1号溶液,2号溶液和3号溶液,其中后三个溶液分别放入比色皿框中的第二、三、四格内)。在λ=500处,调节合适的灵敏度档,测各溶液的吸光度,然后将1、2、3号溶液分别换成4、5、6号溶液,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依次类推,直至将所有的溶液都测出其吸光度为止。将数据记录于表2中。

表2 原始数据记录表

摩尔比: ( )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A(吸光度)

七、数据处理

(1)用等摩尔变化法确定配合物组成:根据表中的数据,作吸光度A 对摩尔( )的关系图。将两侧的直线部分延长,交于一点,由交点确定配位数n 。按(3)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求得

0.0

0.2

0.4

0.6

0.8

1.0

2

4

6

8

10

张超

8.64

10.180.497

A

摩尔比:Fe/ (Fe+acid )

从图中找出D 1和D 2,计算α和稳定常数。

其中C 为配合物初始浓度:本实验条件下,配合物配合比为1:1,即摩尔比为0.5。此时配合物初始浓度为:0.001×5/100(母液浓度为0.001,5 混合后,变为100,)

实验十三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

一、主要教学目标

1. 了解复盐的特征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3. 练习根据化学反应及有关数据设计实验方案。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四、教学难点: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五、实验原理:

铁屑与稀H 24反应制得4,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4)24固体得混合液,加热浓缩便得到复盐。

O H SO Fe NH O H SO NH FeSO H FeSO SO H Fe 224242424424426)()(6)(?=++↑

+=+

六、实验内容:

1、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制备硫酸亚铁铵的方法 (1)铁屑在23溶液中加热去油污 (2)铁屑与稀H24反应制备4并过滤 (3)向滤液中加入(4)24固体 (4)浓缩结晶

2、列出实验所需器材,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150,水浴锅,布氏漏斗,吸滤瓶,目视比色管25,抽气管 试剂:(4)24(S),324,3 10%的23,95%酒精,25 材料:铁屑、滤纸 七、实验过程: 1、铁屑去油污

加水洗涤

倾析法倒掉碱液分钟小火加热约的加铁屑→10%102043

2CO Na ml g

2、硫酸亚铁的制备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一)基本操作 实验一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 一、主要教学目标 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要求。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落实责任制,学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仪器的认领 四、教学难点:仪器的洗涤 五、实验内容: 1、认识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和使用方法 (1)容器类:试管,烧杯…… (2)量器类:用于度量液体体积:如量筒,移液管…… (3)其它类:如打孔器,坩埚钳…… 2、仪器的洗涤,常用的洗涤方法 (1)水洗:用毛刷轻轻洗刷,再用自来水荡洗几次,向学生演示洗涤的方法 (2)用去污粉、合成洗涤剂洗:可以洗去油污和有机物。先用水湿润仪器,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或洗涤剂,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荡洗。 (3)铬酸洗液洗 仪器严重沾污或所用仪器内径很小,不宜用刷子刷洗时,用铬酸洗液(浓H2SO4+K2Cr2O7)

饱和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有油污和有机物的去污能力很强,注意: ①使用前,应先用刷洗仪器,并将器皿内的水尽可能倒净。 ②仪器中加入1/5容量的洗液,将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使仪器内部全部为洗液湿润,再转动仪器,使洗液在仪器内部流动,转动几周后,将洗液倒回原瓶,再用水洗。 ③洗液可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后若已成绿色,则已失效,不能再继续使用。 ④铬酸洗液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毛刷蘸取洗,Cr(VI)有毒,不能倒入下水道,加FeSO4使Cr(VI)还原为无毒的Cr(III)后再排放。 (4)特殊污物的洗涤 依性质而言CaCO3及Fe(OH)3等用盐酸洗,MnO2可用浓盐酸或草酸溶液洗,硫磺可用煮沸的石灰水洗。 3、仪器干燥的方法: 晾干:节约能源,耗时 吹干:电吹风吹干 气流烘干:气流烘干机 烤干: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烤干 烘干:烘箱,干燥箱 有机溶剂法:先用少量丙酮或酒精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倒出,再用少量乙醚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后晾干或吹干。丙酮、酒精、乙醚要回收。 实验二酒精灯的使用、玻璃加工和塞子钻空 一、主要教学目标: (一)解煤气灯酒精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适用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学时数:72 学分:3 @ 2010年 4 月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无机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研究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反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配合物、化学热力学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的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及典型反应,熟知元素周期表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本课程为职业能力课,后续课程有《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技术》《化工安全技术》等课程。 二、设计思路 . 本课程的构建以“化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教学工作项目设置为指导,并结合了中山市及珠三角地区化工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它基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密切结合专业生产的需要,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保证了基本内容的深广度及科学性,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就业思路,根据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从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模块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氧化和还原、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学和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等几个部分,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化学实验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数据表达与处理、玻璃管加工及塞子的打孔、台秤与分析天平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电导率仪的使用、酸度计的使用、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等。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专业最基础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三、课程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思维方法和实验动手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化工相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职业道德情操,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主要实现以下目标:专业知识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24铁钴镍

凡事贵在坚持 实验 24铁钴镍 一、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铁、钴、镍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氧化还原性质; 2、试验并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及在离子鉴定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为准) 1、Fe( Ⅱ )、 Co( Ⅱ )、 Ni( Ⅱ )的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项目 酸性 介质 Fe( Ⅱ ) 的氢氧 碱性化物 介质 实验步骤 0.5ml 氯水 +3d6mol/LH 2SO4,滴加 (NH4) 2 Fe(SO4)2 一试管加2ml 蒸馏水 ,3d6mol/LH 2SO4,煮沸, 加入少量的 (NH4) 2Fe(SO4)2晶体 一试管加3ml6mol/lNaOH溶液煮沸,冷却, 将NaOH 溶液用吸管加入到 (NH4) 2Fe(SO4)2 溶液底部 (此沉淀留到后面做Fe( Ⅲ )氧化性) 实验现象 黄色溶液 产生白色絮 状沉淀后 变为灰绿, 变成红褐色 解释或反应式 2Fe2++Cl 2=2Fe3+ +2Cl - Fe2++2OH ˉ=Fe(OH) 2↓ 4Fe(OH) 2+O 2+2H 2O=4Fe(OH) 3↓在 CoCl 2溶液中加入 Cl 2水无明显现象Co( Ⅱ )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中稳定CoCl 2溶液中加入—— 产生粉红色 Co2++2OH -=Co(OH) 2↓ Co( Ⅱ )的氢氧沉淀 NaOH 溶液,产生 化物沉淀慢慢变 的沉淀分两份一份置于空气中4Co(OH) 2+O 2+2H 2O=4Co(OH) 3↓ 棕黑 (此沉淀留到后面 做 Co( Ⅲ )氧化性 )一份加入 Cl 2水迅速变棕黑 - 2Co(OH) 2+Cl 2+2OH =2Co(OH) 3↓+ 在 NiSO 4溶液中加入 Cl 2水无明显现象Ni ( Ⅱ )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中稳定 Ni ( Ⅱ )的氢氧 NiSO 4溶液加入 —— 产生绿色沉 Ni 2++2OH -=Ni(OH) 2↓NaOH 溶液,产生淀 化物 沉淀分两份一份空气中放置无明显现象Ni(OH) 2几乎不会被空气氧化 (此沉淀留到后面 一份加 Cl 2水沉淀变棕色2Ni(OH) 2+ 做 Ni ( Ⅲ )氧化性 )Cl 2+2OH - =2Ni(OH) 3↓+2Cl -结论 Fe( Ⅱ )、 Co( Ⅱ )、 Ni ( Ⅱ )的氢氧化物都有还原性,其还原能力依Fe( Ⅱ )、 Co( Ⅱ )、 Ni ( Ⅱ )的顺 序减弱。 2、Fe(Ⅲ )、 Co(Ⅲ )、Ni( Ⅲ )的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 /或反应式 Fe( Ⅲ )的氢氧 沉淀 +浓 HCl无明显现象Fe(OH) 3+3H +=Fe 3++3H 2O FeCl 3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并加入2Fe3++2I ˉ=2Fe2++I 2化物CCl 4层显紫色 CCl 4溶液碘单质溶于 CCl 4显紫色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1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技能目标:掌握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 一课时安排:3课时 二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 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实验指导】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实验现象H2SO4NaOH 溶解释及原理Cu2+ +OH-=Cu(OH)2 Cu(OH)2+2H+=Cu2++2H2O Cu(OH)2++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溶浅蓝溶Zn2+ Cd2+ 结论白白溶不溶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实验现象解释及原理Ag + Ag2O褐 HNO3溶溶无色 氨水溶NaOH 不溶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第 1 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 教学要求] 1 .掌握近代理论在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问题上的重要结论:电子云概念,四个量子数的意义,s 、p 、d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分布的图象。 2 .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对多电子原子能级的影响,熟练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 3 .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 教学重点] 1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 .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 教学时数] 8 学时 [ 教学内容]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衣的预言,电子的衍射试验,测不准关系)。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自旋量子数ms )。 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原子能级与原子序数关系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 .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1-1 道尔顿原子论 古代自然哲学家对物质之源的臆测:本原论(元素论)和微粒论(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约460—370 B C ):宇宙由虚空和原子构成,每一种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 波意耳:第一次给出了化学元素的操作性定义---- 化学元素是用物理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的物质组分,化学相互作用是通过最小微粒进行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这样的最小微粒组成的。 1732 年,尤拉(Leonhard Euler, 1707—1783 ):自然界存在多少种原子,就存在多少种元素。 1785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 Lavoisier 1743—1794 ):提出了质量守衡定律:化学反应发生了物质组成的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797 年,里希特(J. B. Richter 1762—1807 ):发现了当量定律。 1799 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Joseph L. Proust 1754—1826 ):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元素的组成是不变的。 1805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ohn Dalton 1766—1844 ):把元素和原子两个概念真正联系在一起,创立了化学原子论:每一种化学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原子质量相同,不同种原子质量不同;原子不可再分;一种不会转变为另一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合方式,使反应前的物质变成反应后的物质。

本科第一学期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一、无机化学实验课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实验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开展此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学会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验证、巩固和加深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撰写试验报告,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二、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1.预习: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弄清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出预习报告,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2.操作:应按拟定的实验操作计划与方案进行。做到轻(动作轻、讲话轻),细(细心观察、细致操作),准(试剂用量准、结果及其记录准确),洁(使用的仪器清洁,实验桌面整洁,实验结束把实验室打扫清洁)。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己遇到难以解释的问题时可请老师解答。 在实验中应保持肃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工作守则。遇有事故发生,应沉着冷静,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老师。 对每一实验的开始、中间过程及最后结果的现象或数据,都应细心观察,用心记录,要养成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良好习惯,以便了解实验的全过程。 3.写实验报告:做完实验后,应解释实验现象,并做出结论,或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 实验报告内容应主要包括:a:目的;b:原理;c:操作步骤及实验性质、现象;d:数据处理(含误差原因及分析);e:经验与教训;f:思考题及实验习题的解答。 三、化学实验室学生守则 化学实验室守则是学生实验正常进行的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24铁钴镍

实验24 铁钴镍 一、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铁、钴、镍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氧化还原性质; 2、试验并掌握铁、钴、镍配合物的生成及在离子鉴定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为准)

三、实验讨论(从自己实验操作展开) 四、实验思考题和习题 1.实验步骤(2)要求整个实验不能带入空气到溶液中,为什么 Fe(Ⅱ)易被氧化,如若带入了空气,可能不能观察到颜色的转化过程。2.根据实验现象总结+2价的铁、钴、镍化合物的还原性和+3价的铁钴镍化合物氧化性的变化规律。 Fe(Ⅱ)、Co(Ⅱ)、Ni(Ⅱ)的氢氧化物都有还原性,其还原能力依Fe(Ⅱ)、Co(Ⅱ)、Ni(Ⅱ)的顺序减弱。 Fe(Ⅲ)、Co(Ⅲ)、Ni(Ⅲ)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能力依Fe(Ⅲ)、Co(Ⅲ)、Ni(Ⅲ)的顺序增加。 3.比较钴镍氨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相对大小及溶液稳定性。 钴盐和镍盐生成碱式盐溶于过量的氨水生成氨配合物,Co(Ⅱ)氨配合物易氧化转化成Co(Ⅲ)氨配合物。即镍盐更稳定。 4.为什么制取+3价的钴镍氢氧化物要用+2价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而不+3价直接制取 首先,作为最高价氧化值,Co3+、Ni3+氧化性比较不稳定,易变成其它价态,故不用采用+3价直接氧化得到。其次,而Co(OH)2、Ni(OH)2两性,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3价氢氧化物。 5.如何分离混合液中的Fe3+、Cr3+、Ni2+

6.总结Fe(Ⅱ、Ⅲ)、Co(Ⅱ、Ⅲ)、Ni(Ⅱ、Ⅲ)主要化合物性质。 Fe(Ⅱ)、Co(Ⅱ)、Ni(Ⅱ)具有强的还原性,都易形成配合物,且Co的配合物极易被氧化,它们的氢氧化物也易被氧化;Fe(Ⅲ)、Co(Ⅲ)、Ni(Ⅲ)具有强的氧化性,也易生成配合物。 7.(此题面字太多,不好打得,请谅解) A:(NH4)2Fe (SO4)2 B:(NH4)2Fe (SO4)2溶液 C:Fe(OH)2 D:NH3 E:I2 F:Fe3+ G:KFe[Fe(CN)6] H:BaSO4 这些方程式都是简单的,都可以轻易写出,在此我不一一写出了。

高中无机化学实验常识

高中无机化学实验常识一、无机化学实验课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实验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目的是:学习和掌握化学技术,培养动手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学习方法1.预习: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并写出预习报告,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实验的前提。 2.操作:应按拟定的实验操作计划与方案进行。做到轻(动作轻、讲话轻),细(细心观察、细致操作),准(试剂用量准、结果及其记录准确),洁(使用的仪器清洁,实验桌面整洁,实验结束把实验室打扫清洁)。 在实验全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己难以解释时可请老师解答。 3.写实验报告:做完实验后,应解释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或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 实验报告主要包括:a、目的,b、原理,c、操作步骤及实验性质、现象,d、数据处理(含误差原因及分析),e、经验与教训,f、思考题回答。 三、化学实验室学生守则化学实验室守则是学生实验正常进行的保证,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进入实验室,须遵守实验室纪律和制度,听从老师指页

1 第 导与安排,不准吃东西,大声说话等。 (2)未穿实验服、未写实验预习报告者不得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进入实验室后,要熟悉周围环境,熟悉防火及急救设备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位置,遵守安全规则。 (4)实验前,清点、检查仪器、明确仪器规范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老师会给予演示),否则不得动手操作。 (5)使用药品时,要求明确其性质及使用方法后,据实验要求规范使用。禁止使用不明确药品或随意混合药品。(6)实验中,保持安静,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如实记 录,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7)实验室公用物品(包括器材、药品等)用完后,应归放回原指定位置。实验废液、废物按要求放入指定收集器皿。(实验前拿若干烧杯放于桌面,废液全放于一杯中) (8)爱护公物,注意卫生,保持整洁,节约用水、电、气及器材。 (9)实验完毕后,要求整理、清洁实验台面,检查水、电、气源,打扫实验室卫生。 (10)实验记录经教师签名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页 2 第

【K12学习】无机化学实验教案(上)08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上)08 《无机化学实验》 教案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院化学化工系教研室无机化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任课专业、年级、班级化学0801B、应用化学0801B 主讲教师姓名沈红旗职称、职务讲师使用教材无机化学实验实验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实验名称安全教育、数据处理、药品取用;仪器的认领和洗涤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配制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 CO2相对分子量的测定酸碱滴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缓冲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海盐的提纯考试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 3学时实验性质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基

本操作基本操作基本操作 2 黄淮学院化学化工系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采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授课班级:化学、应用化学0801B 讲授教师:沈红旗班周学时:3 授课时数:153633 填表日期:周次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 起讫时间- 讲课内容安全教育、数据处理、药品取用;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国庆放假玻璃管加工和塞子打孔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配制五水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 CO2相对分子量的测定酸碱滴定 I3- = I2+I- 平衡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和测定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缓冲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海盐的提纯考试班/周学时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无机化学实验》分组名单 序号 1 第一组周二下午 4:00-7:00 第二组周三下午 4:30-7:30 第三组周四下午 2:00-5:00 第四组周四下午 5:00-8:00 第五组周五上午 8:00-11:00 第六组周五下午 2:30-5:30 陈中辉董凌彪房彬高利桂志立郭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010)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中文)无机化学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 02141071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刘汉标、石建新、邹小勇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小组编著,2009年 学时学分:总学时 90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0 实验学分 3 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一、四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可同时开课)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无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紧密的联系。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程按照下述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压缩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基

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增加综合与设计实验。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与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含学生自带课题)。在后两个层次的实验中,融入了我校化学院教师具有特色的科研项目,目的是通过完成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使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概念、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2. 规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加热和冷却方法,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与鉴定,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合成、分离、纯化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3. 具有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判断实验现象的能力,能正确诚实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处理实验结果时具有逻辑推理、做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科学表达,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具有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能根据实验需要,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它信息源获取必要信息,能独立、正确地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产品质量鉴定等),独立撰写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5.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等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6. 能掌握仪器设备(如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的测试原理与应用范围,并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7. 对基地班及逸仙班的同学开展研究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科研能力,每人能独立撰写1~2篇研究性小论文。 8. 要求课前进行预习,弄懂实验目的与原理,熟悉实验内容与步骤,写出预习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24铁钴镍

实验24 铁钴镍、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铁、钻、镍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氧化还原性质; 2、试验并掌握铁、钻、镍配合物的生成及在离子鉴定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为准) 2、Fe(m )、Co(m )、Ni(川)的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讨论(从自己实验操作展开) 四、实验思考题和习题 1.实验步骤(2)要求整个实验不能带入空气到溶液中,为什么? Fe (H )易被氧化,如若带入了空气,可能不能观察到颜色的转化过程。 2?根据实验现象总结+2价的铁、钻、镍化合物的还原性和+3价的铁钻镍化合物氧化性的变化规律。 Fe(H )、Co(H)、Ni( n )的氢氧化物都有还原性,其还原能力依Fe(U )、Co(H )、 Ni(n)的顺序减弱。 Fe(rn )、Co⑴)、Ni(川)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能力依Fe(川)、Co⑴)、Ni(川) 的顺序增加。 3. 比较钻镍氨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相对大小及溶液稳定性。 钻盐和镍盐生成碱式盐溶于过量的氨水生成氨配合物,Co( n)氨配合物易氧 化转化成Co(川)氨配合物。即镍盐更稳定。 4. 为什么制取+3价的钻镍氢氧化物要用+2价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而不+3价直接制取? 首先,作为最高价氧化值,Co3+、Ni3+氧化性比较不稳定,易变成其它价态,故不用采用+3价直接氧化得到。其次,而C O(OH)2、Ni(OH) 2两性,在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3价氢氧化物。 5. 如何分离混合液中的?Fe3+、Cr3+、Ni2+?

NaCrO2 6. 总结Fe (u 、川)、Co (n>m )、Ni ( n>m )主要化合物性质。 Fe(H )、Co(H )、Ni( n )具有强的还原性,都易形成配合物,且 Co 的配合物极 易被氧化,它们的氢氧化物也易被氧化; Fe ⑴)、Co(川)、Ni(川)具有强的氧化 性,也易生成配合物。 7. (此题面字太多,不好打得,请谅解) A : (NH4) 2Fe (SO 4)2 B : (NH4) 2Fe (SO 4)2溶液 C : Fe(OH )2 D : NH 3 E : I 2 F : Fe 3+ G : KFe[Fe(CN) 6] H : BaSO 4 这些方程式都是简单的,都可以轻易写出,在此我不一一写出了 [Ni (NH 3)6]2+ 力口 Na OH ------------- -> Ni (OH) 2 Fe 3+、 Cr 3+、 Ni 2+ 加入过量氨水 Fe(OH)3 Cr(OH) 3 J * L 一」 力口 Na OH 厂 户,Fe(OH )3j J _______________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十六氯及其化合物 实验目的 1.了解改进实验装置的方法,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验证卤素离子的还原性; 3.验证卤素及其含氧酸盐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内容 1.设计微型装置制取氯气、氯水、次氯酸盐、氯酸盐等; 2.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3.验证次氯酸盐、氯酸盐的氧化性。 实验重点 1.装置改进的设计; 2.氯气、氯酸钾性质验证的安全操作。难点装置改进的设计。 实验用品 烧杯、橡胶手套、皮筋、青霉素药瓶、注射器、热水壶、淀粉碘化钾试纸、标签、pH试纸、醋酸铅试纸、 原液:浓HCl、浓H2SO4 、Br2、水 晶体:KMnO4、NaC1、KBr、KI 0.1mol/L: HCl、FeCl 2 、MnSO 4 、CCl 4 、H 2 SO 4 6mol/L: NaOH、KOH 安全知识1.卤素单质有一定的毒性,注意操作规范,在通风厨内进行。 2.实验药品用量要尽量的少,浓盐酸逐滴加入因反应剧烈。 3.移取液溴时,需戴橡皮手套。溴水的腐蚀性较液溴弱,在取用时不允许直接倒而要使用滴管。不慎把溴水溅在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稀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 4.氯酸钾是强氧化剂,实验时应将撒落的氯酸钾及时清除。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指导法、练习法作业布置撰写本次实验报告; 预习过氧化氢、硫的化合物。 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内容 一、装配多功能装置 制取氯气、次氯酸钠、氯水等,同时验证卤素单 质的氧化性。密闭多功能瓶:将橡胶手套套在烧杯 上。 注射器:浓盐酸2mL。 反应器:7个青霉素药瓶(贴签) ○1KMnO4晶体1/4平勺(放在外侧,易于观察),○2KBr溶液1/2V、○3KI溶液1/2V、○4水1/3V、○5FeCl2溶液1/3V、○6 NaOH溶液70%V、○7空瓶(放中间)。用橡皮筋捆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这是化学教育界的共识。实验教学不仅帮助加深对理论课的知识理解,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习惯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而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被列为所谓的“次科”,这就增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难度。因此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课任重而道远。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克服学科自身的缺点,而且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点,利用相应的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上好每一节无机化学实验课,为后续的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两年的教学,我也懂得了做教师首先要上好课、备好课,这是上好课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个新教师。备课工作非常的繁琐,即使课备好了,上好课也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作为新教师我觉得要把每堂实验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愿意上更加不容易。在这次组织的培训中,我感觉受益匪浅.下面我谈一点体会: 一、利用简单易行,有趣味的实验来调节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教与学的整体过程,如果能使这一过程保持着和谐、积极的状态这是至关重要的。在一节无机化学实验课上,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趣味性实验应以简单为主,这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二、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三、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二年级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无机化学实验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 在每次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十八:p区非金属元素(二)(卤素-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实验十八:p区非金属元素(二)(卤素-氧-硫)

实验名称: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目的:温度:气压: 一、实验目的 1.试验并掌握bu用氧化态氮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掌握硅酸盐,硼酸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4.练习硼砂珠的有关实验操作。 二、基本操作 1.试管操作 1)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夹在接近试管口部位。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这时应将试管倾斜约45度,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2)主要用途 ①盛取液体或固体 ②加热少量液体或固体 ③制取少量气体反应器 ④收集少量气体用 ⑤溶解少量气体,液体或固体等溶质 3)使用注意事项 ①盛取液体时容积不超过其容积的1/3 ②加热使用试管夹,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试管口稍

向下倾斜45度 ③受热要均匀,以免暴沸或试管炸裂 ④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⑤加热时要预热,防止试管骤热而爆裂 ⑥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外壁没有水珠,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爆裂 ⑦加热后不能在试管未冷却至室温时就洗涤试管 2.硼砂珠实验(详见实验内容) 三、实验内容 1.铵盐的热分解(思考:为何试管可以垂直固定加热呢?) 操作现象反应式 硬质试管中加入物质,将其垂直固定加热,用湿润的pH试纸横放试管口,观 察 +氯化铵pH试纸先变蓝再变红,试 管壁有白色附着物生成 NH4Cl==NH3+HCl +硫酸铵pH试纸变蓝(NH4)2SO4==NH3+NH4HSO4 +重铬酸氨pH试纸变蓝,有绿色固体 生成 (NH4)2Cr7O4==Cr2O3+N2+4H2O 总结:固态的铵盐加热极易分解,一般分解为NH3和相应的酸,如果酸是不挥发的,生成NH3和酸残留在容器内;如果生成的酸具有氧化性,则NH3被氧化为N2O,N2O不稳定分解为N2和O2。 2.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操作现象反应式 将都经冰水冷却过的H2SO4+饱和NaNO2,观 察试管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蓝色 NaNO2+H2SO4==HNO2+NaHSO4 4HNO2==4NO+4H2O+O2 从冰水取出,放置片刻, 观察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 生,溶液颜色褪去 2NO+O2==2NO2 4HNO2==N2O3+4H2O==NO+NO2+H2 O 2)亚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操作现象反应式 KI+H2SO4+NaNO2,观察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溶液颜色2NO2-+2I-+4H+==I2+2NO+2H2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基础化学实验)

(一)基本操作 实验一仪器认领、洗涤和干燥 一、主要教学目标 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要求。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熟悉其名称 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落实责任制,学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仪器的认领 四、教学难点:仪器的洗涤 五、实验内容: 1、认识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和使用方法 (1)容器类:试管,烧杯…… (2)量器类:用于度量液体体积:如量筒,移液管…… (3)其它类:如打孔器,坩埚钳…… 2、仪器的洗涤,常用的洗涤方法 (1)水洗:用毛刷轻轻洗刷,再用自来水荡洗几次,向学生演示洗涤的方法 (2)用去污粉、合成洗涤剂洗:可以洗去油污和有机物。先用水湿润仪器, 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或洗涤剂,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荡洗。 (3)铬酸洗液洗 仪器严重沾污或所用仪器内径很小,不宜用刷子刷洗时,用铬酸洗液(浓 SO4+K2Cr2O7)饱和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有油污和有机物的去污能力很强, H 注意: ①使用前,应先用刷洗仪器,并将器皿内的水尽可能倒净。 ②仪器中加入1/5容量的洗液,将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使仪器内部全部为洗 液湿润,再转动仪器,使洗液在仪器内部流动,转动几周后,将洗液倒回原瓶, 再用水洗。 ③洗液可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后若已成绿色,则已失效,不能再继续使用。 ④铬酸洗液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毛刷蘸取洗,Cr(VI)有毒,不能倒入下水道,

依性质而言CaCO 3及Fe(OH)3等用盐酸洗,MnO 2可用浓盐酸或草酸溶液洗, 硫磺可用煮沸的石灰水洗。 3、仪器干燥的方法: 晾干:节约能源,耗时 吹干:电吹风吹干 气流烘干:气流烘干机 烤干:仪器外壁擦干后,用小火烤干 烘干:烘箱,干燥箱 有机溶剂法:先用少量丙酮或酒精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倒出,再用少量乙醚 使内壁均匀湿润一遍后晾干或吹干。丙酮、酒精、乙醚要回收。 实验二 酒精灯的使用、玻璃加工和塞子钻空 一、主要教学目标: (一)解煤气灯酒精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初步学习玻璃管的截断、弯曲、拉制、熔烧和塞子钻孔等操作。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玻璃管的加工 四、教学难点:玻璃管的弯曲 五、实验设备:酒精喷灯、烘箱 六、实验内容: 1、塞子钻孔,步骤如下: (1)塞子大小的选择,选择与2.5×200的试管配套的塞子,塞应能塞进试管 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2,也不能多于2/3。 (2)钻孔器的选择,选择一个要比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的钻孔器。 (3)钻孔的方法:将塞子小的一端朝上,平放在桌面上的一块木块上,左手 持塞,右手握住钻孔器的柄,并在钻孔器的前端涂点甘油或水;将钻孔器按在选 定的位置上,以顺时针的方向,一面旋转一面用力向下压,向下钻动。钻孔器要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置换法测定镁的摩尔质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置换法测定镁的摩尔质量 实验日期:温度:气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置换法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气态方程和分压定律的有关的计算 3.练习使用量气管和气压计 二、实验原理 1.在一定的温度T和压力P下,一定质量m的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置换出一定体积y的氢气(含水蒸汽)Mg+H2SO4===MgSO4+H2 常压下的氢气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和化学方程式,则有: P H2V=n H2RT=(m/M)RT R为常数R=8.314 R的单位Pa*m3/mol*K T=(t+273)K 根据分压定律:P H2=P-P H2O,(我们所需的是氢气的压力,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得到,所以我们通过大气的压力减去水蒸汽的压力便是我们想得到的氢气压力) 整理后可得:M=mRT/[(P-P H2O)]V 三、实验内容 1.用砂纸将镁条打光,清除掉表面氧化物膜,截取一段,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其质量。 2.装配好仪器,由漏斗注水至近于量气管刻度“0”的位置,上下移动漏斗以驱赶量气管与橡皮管内的气泡。 3.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将各连接处的橡皮塞塞紧,把漏斗下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如果连气管内的液面只在开始时稍有下降,以后维持恒定,经3至5分钟不变,可判断装置不漏气。 4.将漏斗上移至原处,取下试管,用另外的漏斗向试管中注入c(H2SO4)=2mol/L溶液5mL(切勿使酸沾在试管内壁上)用一滴水将镁条沾在试管内壁上部,前确保镁条不与酸接触,将试管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塞紧橡皮塞,再一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5.将漏斗移至量气管近右侧,使两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几下量气管液面刻度。 6.将试管直立,使镁条落入酸中,而后将试管按原样固定,同时移动漏斗,是量气管与漏斗液面始终大体保持一致。 7.镁条反应完后,待试管冷至室温(约经十几分钟,也可用冷水在试管外冷却),将漏斗移至量气管近右侧,使两者处于同一水平,记下液面位置,稍等1至2分钟,再记下液面位置,若两次读数相等,即表示管内温度与室温一致。 8.记下实验时的室温和大气压力。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黄淑云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一、主要教学目标: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要求; 2.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落实责任制; 3.学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学习并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以及振荡试管和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的方 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无机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和要求 四、教学难点: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五、实验内容: 1.安全教育 (1)化学实验室基本守则 ①认真预习,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②保持秩序,保持安静、保持整洁。严禁饮食和吸烟!严禁穿拖鞋、轮滑鞋等不适宜在实验室穿着的鞋! ③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还必须佩带橡皮手套,有挥发性的应戴好防毒面具,实验后立即用恰当的方法清洗仪器用具和双手。 ④严禁品尝任何化学药品! ⑤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⑥损坏仪器要向老师主动申报,不得藏匿,不得挪用他人的仪器。 ⑦爱护仪器,节约使用耗材,如水、试剂、滤纸等。大型精密设备用履行登记制度。 ⑧实验所产生的诸如试纸条、滤纸、火柴梗等各种废弃物(药品之外的),不得随便丢弃到水池中或地面上,应收好后放入垃圾桶中。对于废弃的药品,则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⑨实验完毕后,要主动将玻璃仪器洗刷干净,将药品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并用洗净的抹布擦净实验台。关闭电源、水源、气源。洗净双手。 ⑩严禁将实验仪器、化学药品擅自带出实验室! 11发生意外时,要保持镇静!并在第一时间报告老师,以便及时处理!

(2)化学实验室安全细则 ①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安全、环保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②进入实验室后,要了解与安全有关的设施(如水、电、气的总开关,消防用品和急救箱)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③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如氟化氢、硫化氢、氯气等,或挥发性、刺激性比较强的操作,如加热硫酸、盐酸或硝酸,以及稀释氨水等,均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且严禁将头伸进通风橱内操作! ④一切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比如有机溶剂:乙醇、乙醚、苯、丙酮等)的操作应在远离火源的地方操作,用后马上把瓶塞塞紧,放在阴凉处,最好放入沙桶内。并尽可能在通风橱内进行。 ⑤钾、钠应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里,白磷(或者黄磷)应保存在水中,取用时必须用镊子,绝不能用手直接拿。白磷有剧毒,且灼伤皮肤,切勿与人体接触。它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应在水中进行切割。 ⑥强腐蚀性试剂,如浓酸、浓碱,液溴、浓双氧水和氢氟酸等,切勿溅到皮肤、眼睛和衣服上,取用时要戴胶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⑦强氧化剂如:高氯酸、氯酸钾等,及其混合物如:氯酸钾与红磷、碳、硫等的混合物,不能研磨或撞击,否则易发生爆炸! ⑧银氨溶液放久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引起爆炸,所以用剩的银氨溶液应及时处理。 ⑨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要发生爆炸,因此产生氢气的装置要远离明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进行产生大量氢气的实验时,应把废气通至室外,并注意室内通风。 ⑩可溶性汞盐、铬的化合物、氰化物、砷盐、锑盐、镉盐和钡盐都有毒,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其废液也不能倒入下水道,而应统一回收处理。 1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准朝人;不能俯视正在加热的液体,以免被溅出的液体烫伤;闻气味时,鼻子不能直接对着容器口,而应用手把少量气体煽向鼻孔。 12绝不允许将药品随意混合,以防不测。 13不准用湿手操作电器设备,以防触电! 14加热器不能直接放在木质台面或地板上,应放在石棉板(垫)、耐火砖或水泥地面上。加热期间应有人看管。被加热后的坩埚、蒸发皿等瓷器应放在石棉网或石棉板上,不能直接放在木质台面上,以防烫坏台面及引起火灾,也不能与湿冷物接触,以免被炸裂。 2.认识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和使用方法 (1)容器类:试管,烧杯…… (2)量器类:用于度量液体体积:如量筒,移液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