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岁到八十五岁才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

合集下载

55岁人生感悟

55岁人生感悟

55岁人生感悟
1.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要珍惜它。

在55岁这个节点上,我深深地感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我们必须要好好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2.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不应该去追求别人的生活,应该要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踏实前行。

3. 知足常乐。

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学会感恩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不停地追逐更多的财富和物质。

4. 学习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无论是自己的专业还是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习都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世界,也为自己的未来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5. 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让人生更加充实。

当我们经历起伏的人生,保持平静和冷静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一切的挑战。

6. 人是社会化的生物,我们需要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

我们需要朋友和家人来支持和帮助自己,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记得给予他们回馈和关爱。

7.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保持健康的身体可以让我们更加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即使是在55岁这个年纪上,我们也应该坚持做适当的运动和保持良
好的饮食习惯。

8.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同样的24个小时。

我们应该要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工作和享受生活。

9. 爱是最伟大的力量。

爱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强和勇敢,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幸福和快乐。

10. 生命是一个旅程,不是终点。

我们要拥抱人生中的每一个时刻,体验人生的美好和挑战,同时也要不停地追求自己生命中的更高的目标和意义。

人生发展的五个顺序

人生发展的五个顺序

人生发展的五个顺序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任务。

我们将人生发展分为了五个顺序,它们是:童年期、少年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这五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独特贡献,都为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童年期童年期是人生中最为幼小的一段时光,通常涵盖了出生到12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需要良好的营养和照顾来保证身体健康和智力成长。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究。

童年时期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和体验,需要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并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2. 少年期少年期是人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一般涵盖了12到18岁。

在这个阶段,人的身体和认知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青春期来临,身体逐渐发育成熟,思想意识也在逐步成熟。

此时,年轻人需要逐渐建立自我意识,独立思考和判断,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寻求自我理解和认知。

3. 成年期成年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通常涵盖了18到40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人进入社会,并承担起社会责任。

成年期需要建立自己的职业和家庭,经常面临着重大的生活影响和决策。

年轻人需要在这个阶段学习职业技能,建立自我价值观和人际关系,逐渐成熟起来,并做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准备。

4. 中年期中年期通常涵盖了40到60岁,此时人们通常进入职业的巅峰,但也会遭遇生活中的重大转变。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方向,并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逐渐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找到平衡点和精神安慰,同时也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和命运的限制。

5. 老年期老年期通常涵盖了60岁以上,此时人们已经退休或准备退休,享受退休生活,并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

人们需要寻找老年期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继续开拓精神生活的新领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创造幸福、温馨的晚年生活。

总之,人生发展的五个顺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年人岁数标准

中年人岁数标准

中年人岁数标准1. 说到中年人的岁数标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现在的人都说自己年轻,连五十多岁的大叔大妈都说自己是青年,搞得这个标准是越来越模糊啦!2. 按照现在普遍的说法,中年人的年龄段大约在40岁到60岁之间。

不过这个范围可有趣了,就像是橡皮筋一样,可以往前拉也可以往后扯。

3. 要是放在古代,三十而立就算是中年人啦!现在可不一样了,三十岁的小伙子小姑娘,那都是标准的青年,浑身上下都充满活力,谁要是说他们是中年人,准能把人家气个半死。

4. 四十岁算是进入中年的门槛,这时候人就像是刚开始泡温泉,一只脚踩在温泉里,一只脚还在外面,又想当年轻人,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再年轻了。

5. 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这可是标准的中年黄金期!事业上可能已经有了一定成就,就像是熟透的水果,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不过这时候也开始纠结起来了,天天照镜子数白头发。

6. 现在的中年人可不像以前那样,头发花白就坐在家里晒太阳。

你看看现在的中年人,健身的健身,跳广场舞的跳广场舞,活力四射得跟二十岁的小年轻似的!7. 有意思的是,现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中年,主要看精神状态,不光是看年龄。

有些人五十多岁了,穿着打扮时尚新潮,玩抖音玩得比年轻人还溜,这谁敢说人家是老年人?8. 中年人的标准还跟地域有关系呢!在大城市,四十岁的人可能还在拼搏奋斗,浑身上下透着青春劲儿。

到了小城市,可能同样年纪的人,已经开始含饴弄孙,过起了退休般的生活。

9. 不同行业的中年标准也不一样。

演艺圈三十多岁就开始被叫大叔大婶了,可在政界,五十岁还是个年轻干部,这差别大得都能跨过一个代沟啦!10. 说到底啊,这个中年标准就跟人的心态有关。

有人四十岁就开始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老了;有人六十岁还在学跳街舞,活得比年轻人还潮。

11. 现在医学发达,人均寿命延长,中年的标准自然也要往后推。

按照现在的说法,人生七十古来稀都不稀罕了,那中年当然得往后延伸啦!12. 所以啊,中年这个标准真的很有弹性。

人生下半场,从50岁开始

人生下半场,从50岁开始

人生下半场,从50岁开始人生下半场,从50岁开始亲爱的朋友,最近有一篇文章,标题是“真正的人生从50岁开始”。

不晓得你对这样的一个标题有何看法?我并不认同这样的一句话,因为我们不能否定一个人在50岁之前他的努力和成就。

事实上在人类的历史中,有许许多多对人类世界最有深远影响力的人,他们也许只活到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也许他们都没有活到50岁,难道说他们的人生就不算真正的人生吗?难道我们就可以否定他们对全人类重大的贡献吗?因此,我更喜欢说“人生下半场从50岁开始”,倘若我们有机会活到50岁,我们就有机会开创我们的人生下半场。

50岁的人,都懂了。

走过山水,见过江湖,真的,假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甜的,苦的,都见过了,都尝过了。

无论成功失败,无论是喜悦苦痛,都化作了深刻的理解。

该爱什么,不该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懂了!50岁的人,深沉了。

如果说二十岁的心像小溪,三十岁的心像小河,四十岁的心像条江。

那么,50岁的心就是大海。

50岁的人含笑别人,也嘲笑自已过往的肤浅与轻浮。

只有时间,让50岁的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内涵,还有担当。

50岁的人,心宽了。

争过了;拼过了;得意过;失意过;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也不作非分之想,一切都习惯了。

当年的豪气化作了宽容,当年的棱角磨成了圆润,当年的拼斗换来了今天的安逸。

偶有不顺,一笑了之,并不放在心上。

50岁的人,心专了。

因为没有了家庭琐事的干扰,可以专心致志地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工作一辈子,一切都轻车熟路。

50岁的人干事、做人都让人放心。

50岁的人,知病了。

人到50,三高与心脏病开始出现。

如果无病,那是一大福分。

50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由此人生可以分为两段:50岁以前是打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而活。

50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奠定,职业也已经完成,这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50岁之前的人生:为别人活。

人过五十,必须记住的十句话!_2018经典语录

人过五十,必须记住的十句话!_2018经典语录

人过五十,必须记住的十句话!_ 2018经典语录
一,到了50岁,我们要学会对自己好点。

该花的钱要花,该享受的要享受。

趁我们还能吃能动,不要舍不得。

二,到子女们都长大了,要相信他们能过好自己的日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休为儿孙做“马牛”。

三,我们要快乐地活在当下,虽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名利地位、儿孙如何有出息等等。

到了50岁,我们要比谁活得更愉快、健康、长寿!
四,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是超人。

对于我们无力改变的事,就不必太操心;操心也无用,相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健康。

五,养老根本上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不要对儿女幻想太多。

我们的钱财,儿女认为给他们是天经地义;儿女的钱,却不是我们的钱,想要却比较困难。

六,要自己学会找玩伴,朋友才是最好的伴侣。

孝顺的儿女有孝心,但工作太忙,不能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陪伴。

七,我们50岁后,不要再用健康去换取身外之物了。

钱是挣不完的,就算挣到了,那也只能买一堆药物,买不到健康。

八,幸福靠自己努力创造,快乐要自己去寻找。

只要心态好,每天都有愉快的事发生,就能天天开心。

九,精神好,病不倒;精神好,病能好;精神好、病早好。

所以我们要养好自己的精气神。

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常见阳光,饮食多样化,作息规律,能健康地多活上四五十年。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人过五十五岁告诉你十句话

人过五十五岁告诉你十句话

人过五十五岁告诉你十句话一、人过五十五岁告诉你十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都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

五十五岁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许多人在这个阶段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里,我将告诉你十句话,这是一个五十五岁的人可以向年轻一代传达的重要信息。

1. 生活的目标是什么?在五十五岁的时候,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包括成功和失败。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明确生活的目标是什么。

不要被社会的期望和他人的评价所左右,而是要追求自己内心的真正愿望和梦想。

2. 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五十五岁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开始感受到身体的不如意。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没有健康,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休息。

3. 时间比金钱更宝贵五十五岁的人会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我们要明智地利用它。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是要把它用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与家人和朋友相处以及为社会做贡献。

4. 学习是一生的事业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工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学习是一生的事业。

不要停止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学习让我们保持年轻和充实。

5. 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五十五岁的人会明白感恩是幸福的源泉。

我们要学会感激生活中的点滴,感谢家人的关爱、朋友的支持、工作的机会等等。

感恩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同时也能带来更多的积极能量。

6. 保持积极的心态五十五岁的人会经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挫折。

但是,我们要学会保持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让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强和勇敢,同时也能影响身边的人,传递积极的力量。

7. 培养兴趣爱好五十五岁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感,丰富我们的生活。

不管是阅读、旅行、音乐还是运动,都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8.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五十五岁的人会意识到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

青年老年中年的划分

青年老年中年的划分

青年老年中年的划分人类的一生中有三个重要时期:青年、中年和老年。

这三个阶段都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并且人们的生理和生理需求在这三个阶段中也会发生变化,需要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在传统的文化中,人们认为青年是指二十岁至三十岁的人群。

这个年龄段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个时期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寻找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并建立个人的家庭。

很多人在这个时期也会经历一些成长和自我发现的关键时期。

中年往往是从四十岁左右开始到五十岁末,这个时期的人经常面临更多的家庭和经济责任,他们的事业和家庭生活也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变化。

中年人通常会寻求更多的平衡和发展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圈子。

这个时期的人也更注重自己的健康和身体健康,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的重要性。

老年人是指六十岁以上的人群,他们往往已经退休,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开始享受他们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时间。

许多老年人选择放缓自己的生活节奏,并且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休息、教育或者旅游等方面。

在这个时期,人们会更关注自己的健康和独立性,尽可能地维护自己的身体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时间段不是硬性的准则,也不是唯一的规则。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历程都是不同的,因此这些时间段的划分和定义也因人而异。

对一些人来说,青春期可能会伸展到四十多岁,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中年期可能会在五十岁之前开始。

这仅仅是一些常见的观点,仅仅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了解和了解这些阶段的一些指导。

面对不同的时期和变化,每个人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无论是在职业、家庭、人际关系还是健康方面,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关注点和建设计划。

因此,了解这些阶段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生活阶段。

60到80是最好的年龄!惊醒千万中老年人!

60到80是最好的年龄!惊醒千万中老年人!

60到80是最好的年龄!惊醒千万中老年人!人生百年,仅5个二十年而己。

第一个二十年,1-20岁,求学为主;第二个二十年,20-40岁,事业为主;第三个二十年,40-60岁,是人生最为忙碌而艰难的时期,单位、家庭、老人、子女、社会、工作,无不需要兼顾。

唯有第四个二十年,60-80岁,才是无忧无虑,无牵无绊,享受人生的黄金时代。

01、60-80岁,是人生的黄金年华如今人寿命的增加,而且是有效生命的延长。

有效生命指的是我们活着,能在意识上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能在体力上料理自己生活,并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与古人相比,我们的有效生命足足延长了15到20年。

在今天,就算五六十岁的人自称为“老人”,恐怕也没人认可。

因此,60岁到80岁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

如果注意保养,适度地锻炼,好好把握,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黄金年龄段延长至90岁!02黄金年龄段的特点60岁到80岁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60-80岁的人,已过了人生最辛劳的阶段。

人刚离开懵懂的年龄,或许还没作好准备,便被抛进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人生轨道中,然后努力工作、挣钱,全都是为了家庭。

但是,当我们进入五六十岁时,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便开始闲下来。

工作上,基本已经处于退休的状态,不需要再为了升职或者涨工资而奋力拼搏。

所以,60岁到8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态平稳,对生活满意度最高。

03、60-80岁的人,智力达到人的最高点人的身体健康到30岁后,就会慢慢下降,但人的智力却仍在发展,至少到70岁以上。

玩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东西,我们可能玩不过年轻人。

但考虑问题的周到和细致,却绝对胜过他们。

面对突发的事件,我们会比年轻人更从容不迫。

所以,60岁到8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处理生活难题方面,经验丰富,游刃有余。

04、60-80岁的人,经济收入比较稳定人到了55岁以后,一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储蓄,开销也会少很多,不再需要为了钱而太过苦恼。

稳定的收入给我们提供了物质手段,让我们去“享受”我们喜欢的所有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十五岁到八十五岁才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doc五十五岁到八十五岁才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如今人的寿命的增加,不再是那种苟延残喘的拖长时间,而是有效生命的延长。

有效生命指的是我们活着,能在意识上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能在体力上料理自己生活,并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与古人相比,我们的有效生命足足延长了15到20年。

体力的充沛引起心理上比前人更为年轻,杜甫在写“少陵野老吞声哭”时才45岁。

苏东坡写“多情应笑我,早早生华发”时,刚满47岁。

古人到50多岁时心态就已衰老,56岁的杜甫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时,给我们一副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模样。

在今天,就算五六十岁的人自称为“老人”,恐怕也没人认可。

前两年,《今日美国》杂志报导二战后的婴儿潮已进入退休的年龄,认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这一代人精力体力充沛,生活丰富多彩,对人更加慷慨。

所以,55岁到7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如果注意保养,适度地锻炼,好好把握,完全可以把这段年龄延至80岁乃至90岁。

之所以说55岁到85岁这是人生的一段黄金时光,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生阶段来说的。

这段时光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一,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年龄段已过了人生最辛劳的阶段。

人刚离开懵懂的年龄,还没作好准备,便被抛进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人生轨道中。

从学着帮孩子换尿片到陪孩子上琴课或学游泳,我们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多半不是为自己的。

离开家到公司,职场里同事间为加级晋升相互竞争,越是高层次的职业,竞争激烈越是常见。

忧郁症成为流行病。

当我们进入五六十岁时,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至少过了需要我们很多照顾的年龄。

而工作上,我们已经达到了那个层次的高峰。

不必要为晋升终身教授而连夜写论文;也无须对领导唯唯诺诺,生怕丢了饭碗。

有的人兴许正盼着公司把他炒了,好多领几个月的退休金,多拿两年的低保救济。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态平稳,对生活满意度最高。

第二,这个年龄段的人,智力达到人的最高点。

人的体质到三十岁后开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却仍在发展,至少到70岁以上。

玩脑筋急转弯之类,我们兴许玩不过小年青。

但考虑问题的周到和精细,却绝对胜过他们。

面对突发的事件,我们会比年轻人更显得从容不迫。

处理生活难题,我们经验丰富,游刃有余。

第三,这个年龄段的人,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钱,对老年人的唯一的好处是他不需要为着金钱去干坏事了。

金钱是万恶之首。

所以,我们不会象年轻人一样急功近利,为了眼前的利益去铤而走险。

稳定的收入给我们提供了物质手段,让我们去“享受”我们钟爱的所有事情,不管是追寻童年的梦想,还是修补青春的遗憾。

对人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尚佳。

走路虽未必健步如飞,但也没到吴牛喘月。

我们有的是精力去艺海拾贝、史林揽胜。

旅游、钓鱼、读书、听音乐、淘古玩、倘佯于山水之间、猎奇在市坊之中。

借用王羲之的一句话叫“信可乐也!”把握这20来年的黄金岁月,关键在于更新观念。

首先得认为自己还很年轻。

新鲜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和年龄无关。

孩子长大飞走了,是人生的规律。

我们没必要再去操劳他们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那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责任。

其次,不要让案牍劳形,琐事缠身,为自己挤出更多的时间。

切记唐伯虎所说的“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下”的警戒。

人类学家认为,人有十种独特的生物特征。

其中之一是:其它动物过了生育年龄,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龄过后,生命的旅程还很长。

所以,珍惜这一段颇长的黄金时段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喔!然而要珍惜就得有所为,为此应力求做到以下七点:一、不贪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里的「得」就是「贪得」,想要拥有什么的物质欲望。

人老的时候为什么要「不贪」?因为你的体力、精力、记忆力、拚斗力……都大不如前,这时如果仍然和年轻时一样,什么都想要,你的日子肯定会过得十分辛苦。

这时候要放下贪念,也就是孔子说的:戒之在得。

不贪的观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又是什么?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

什么是基本生活所必须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多少!例如财富,如果已经累积足够的养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为儿女做打算吗?你已经七十岁,你的儿女年纪有多大?那么大的儿女,如果还需要你的经济照顾,除非他是智障、残废,否则这种没出息的儿女不要也罢。

除了不应有物质的贪念,也不应有物质的「比较心」。

好比说名牌皮包、手机,不要因为别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拥有一个,而不问自己是否是真的需求?不管是什么东西,没有需求就不要,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

人到七十,还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下,这不悲哀吗?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还是我。

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岁月里,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余都不要,这就是孔子说的:戒之在得!二、不唠叨世间的万般事物之所以如此,都有它的道理。

管你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它还是如此。

什么政治啦、利害啦、党派啦、社会乱象啦……管他那么多干什么?至于家人,好比说老伴、儿女、孙子女……你已经管了那么多年,如果他们依然故我,再管下去又有何用?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唠叨,囉囉嗦嗦像唸经似地唸个不停。

如果实在看不下去,温和地提醒一声,最多两声,也就足够了!再说下去就是「令大家都讨厌」的唠叨。

想想当年你年轻的时候,父母以为爱你,不停地在你的耳边「叮咛」,你当时有什么感觉?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记取教训,以致日后成为自己当初所讨厌那一型的人!年轻时如果你讨厌长辈对你唠叨,将来当你成了长辈,也请不要对你的晚辈唠叨。

三、不活在过去最怕老人絮谈自己往日的「丰功伟业」。

第一次也就算了,还有一点新鲜感。

不幸的是,很高比率的老人依然习惯活在过去,喜欢不断地、重复地谈论往事。

尤其是「当年勇」,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而且是同样的一段老故事。

可能见了十面,就会说个七八遍,到后来倒背如流、两耳长茧。

当然,喜欢活在过去是人的天性,不要说老人,曾经有段时间我也喜欢摆「当年勇」,一旦谈到这些话题,我顿时觉得精神格外振奋、言语格外犀利,大有欲罢不能之势。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听得不耐烦了,皱眉问我:这些都是过去,你讲它有什么意义吗?顷刻之间,我暗暗惭愧。

从此,我晓得暗自检讨自己和别人聊天的话题,也开始留意别人谈话的内容,这才发现「活在过去」是大多数人的毛病,而且越老越严重、功劳越大越严重。

希望我老了以后不要再犯这个毛病!回忆,只须跟「和你有共同记忆」的朋友一起分享。

其他无关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同经历、职位层次的人,少跟他们显摆自己的“光辉”过去。

四、不坚持己见坚持己见从别人的角度看就是固执。

越老越固执,听过这句话吗?这是事实,也是普遍现象。

老人为什么固执?可能原因如下:1、老人累积了许多的人生经验。

当他碰到新事件往往用以往的经验做比较,并迅速做出结论:是好或坏、是对或错、是可行或不可行!2、老人不太能接受新事物。

这让老人的许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规划、生命的价值观……和年轻人的认知都有一段差距。

3、人越活,会为自己设定越来越多的框框,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而且,只要自己衣食无虑,往往就会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

4、面子问题。

年轻时如果长辈教训你,即使心里不服,还是会忍下来。

可是,等到你成了长辈,如何能再忍受年轻人对你的纠正?综合以上四个原因,老人便成了年轻人眼中的老顽固。

当然我们可不希望将来成为老顽固。

但如何做到呢?首先我们管不了的事,例如国家政策、选举制度、蔬菜肉食及日用品涨价......一律不管。

老实说,有些事我想都懒得想。

家人的事,例如儿女要不要补习、进哪个学校、选哪个系、娶谁、嫁谁、住哪、从事什么行业、进行什么投资……我只尽劝告的义务,最多说一两次,绝不坚持。

与我无关的事,如果是小事,象是外出吃什么、去哪儿玩、坐什么车、看什么电影、穿什么衣服……我也不坚持。

与我有关的事,唯有大事,我才会考虑是否要坚持己见。

什么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会长时间影响我生活的事情。

毕竟我已经老了,生活上有一些老习惯,即使在别人眼中是坏习惯,只要不属违法乱纪,别人有什么资格要求我改变?五、不怨天尤人最讨厌和别人聊天,一开口就听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张三、李四……好像普天下都欠他。

真有谁对不起你吗?别忘了,人生如戏!假如碰上一个不称职的搭档演员,你可以选择「拒绝继续再演下去」。

也别忘了,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

有人出生在父亲是赌徒、母亲是毒虫的家庭,他的公平又在哪儿呢?自己的人生自己选择,自己过,也应由自己负起完全的责任。

六、不后悔管他过去曾经犯了什么错误,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后悔有何用?人生已经够苦了,不要再自寻烦恼。

人生要面对的是现在!尤其是你已经七十,人生没有剩下多少「现在」。

掌握现在,规划短期的未来,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更加美满,这才是七十岁的你应该做的事。

七、想做,就去做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我以为「从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去做!人已经活到七十岁了,还有几个「健康」、「从心所欲」的日子可以过?上个月参加友人的婚礼,席上遇到一位朋友,他从事的工作非常特殊~濒死研究。

据他讲,最近两三年为了做研究,他经常前往安宁病房,曾经和几百位重症病患长谈。

综合他和这些病患谈话的心得,深深感觉人在病危之时,不只会后悔自己「什么还没做」!好比说,应该善待某人却没有善待,想去某个地方却没有去,想做某件事情却没有做……如今即将死亡,想想再也没机会了,心中好后悔啊!没错啊,何必临到鬼门关前才后悔呢?想做什么,趁现在还有时间、还有体力、还有财力,就去做吧!别管它体重、血压、胆固醇……想吃什么,就去吃。

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想法。

此外该用什么、该穿什么、该花什么、该玩什么……只要自己还有这个能力,全都不必节省。

不要等躺在病床上还在挂念衣柜里面那件价值好几万元,准备留着重要场合穿着的衣服,到今天一次都还没穿过呢!以上就是我对未来七十岁的我的自我期许。

总合这七项期许,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个小结论:一、言语要收敛。

二、思想要正向。

三、行动要积极。

人生匆匆,回想我还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往事犹历历在目,却不料一眨眼我已踏入「老人」之林。

想到岁月如梭,再没几年我也可能染上「老人病」,趁着此时还有几分精力,写下这篇文章,留待日后警惕自己:希望年老的我不贪、不唠叨、不活在过去、不坚持己见、不怨天尤人、不后悔。

想做?就去做!如此这般,活在我身边的亲友才会快乐,我自己也会快乐。

决定人类寿命6大因素:人缘排第一延年益寿离不开健康饮食和积极运动。

基因、信仰和结婚也会影响到寿命,除此之外,影响寿命的因素还有不少。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并发表新着《长寿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