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目录

1 引言 (3)

2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 (4)

2.1 继电保护的概述 (4)

2.2 继电保护的任务 (5)

2.3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5)

2.3.1 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5)

2.3.2 反映非电气量的保护 (6)

2.4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6)

2.5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8)

2.6 工作回路 (9)

3 某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9)

3.1 设计基本资料 (9)

3.2 本系统故障分析 (10)

3.3 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 (10)

3.3.1 纵差动保护 (10)

3.3.2 变压器瓦斯保护 (12)

3.3.3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 (13)

3.3.4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 (13)

第1页共25页

3.3.5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工作原理 (14)

3.3.6 过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16)

4 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设计整定 (17)

4.1 初始数据 (17)

4.2 设计计算 (17)

4.2.1 画出短路等值电路 (18)

4.2.2 短路电流计算 (19)

4.2.3 保护装置的配置 (20)

4.2.4 各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21)

4.3 保护配置图 (27)

4.3.1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 (27)

4.3.2 差动保护单相原理图 (28)

4.3.3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原理图 (29)

4.3.4 零序电流保护和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原理图 (30)

5 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 (30)

参考文献 (32)

第2页共25页

1 引言

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起了重要作用。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

第3页共25页

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应根据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二次部分)原则或审定的系统接线及要求进行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设计应满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DJ6-83)》、《110~220kV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等有关专业技术规程的要求。

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许多实例表明,继电保护装置一旦不能正确动作,就会扩大事故,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整定计算,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称为继电保护装置。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通过分析,找到符合电网要求的继电保护方案。

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效益。但是,电力系统一旦发生自然或人为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就会失去稳定运行,使电网瓦解,并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可靠性、安全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要结合具体条件和要求,本设计从装置的选型、配置、整定、实验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妥善处理,以达到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2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

2.1 继电保护的概述

第4页共25页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

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2.2 继电保护的任务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2.3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起到反事故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确地区分“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被保护元件的“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以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检测各种状态下被保护元件所反映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予以鉴别。依据反映的物理量的不同,保护装置可以构成下述各种原理的保护。

2.3.1 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阻抗)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改变等现象。因此,在被保护元件的一端装没的种种变换器可以检测、比较并鉴别出发生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

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

第5页共25页

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5)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2.3.2 反映非电气量的保护

如反应温度、压力、流量等非电气量变化的可以构成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温度保护等。

2.4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对于作用于继电器跳闸的继电保护,应同时满足四个基本要求,而对于作用于信号以及只反映不正常的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这四个基本要求中有些要求可以降低。

(1)选择性

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

(2)速动性

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第6页共25页

一般必须快速切除的故障有:

1)使发电厂或重要用户的母线电压低于有效值(一般为0.7倍额定电压)。

2) 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内部故障。

3) 中、低压线路导线截面过小,为避免过热不允许延时切除的故障。

4) 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对通信系统或铁路信号造成强烈干扰的故障。

故障切除时间包括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动作时间,一般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为0.04s~0.08s,最快的可达0.01s~0.04s,一般断路器的跳闸时间为0.06s~0.15s,最快的可达0.02s~0.06s。

对于反应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不要求快速动作,而应按照选择性的条件,带延时地发出信号。

(3)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保护装置的灵敏性是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能满足灵敏性要求的继电保护,在规定的范围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和短路的类型如何,以及短路点是否有过渡电阻,都能正确反应动作,即要求不但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能可靠动作,而且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经过较大的过渡电阻两相或单相短路故障时也能可靠动作。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统等效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运行方式;

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在同样短路故障情况下,系统等效阻抗为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4)可靠性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最根本的要求。

第7页共25页

安全性:要求继电保护在不需要它动作时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

信赖性:要求继电保护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

可靠动作,即不拒动。

继电保护的误动作和拒动作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危害。

即使对于相同的电力元件,随着电网的发展,保护不误动和不拒动对

系统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配置和维护继电保护的依据,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往往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辩证地进行统一。继电保护相当于一种在线的开环的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控制过程信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模拟型(它又分为机电型和静态型)和数字型两大类。对于常规的模拟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包括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测量部分从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信号,再与给定的整定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逻辑部分依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性质、出现的顺序或其组合,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执行部分依据前面环节判断得出的结果子以执行:跳闸或发信号。2.5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一般情况而言,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部分组成。

(1)测量比较部分:测量比较部分是测量通过被保护的电气元件的物理

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给出“是”“非”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

(2)逻辑部分:逻辑部分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最后确定是应该使断路器跳闸、发出信号或是否动作及是否延时等,并将对应的指令传给执行输出部分。

第8页共25页

第9页 共25页

(3)执行输出部分:执行输出部分根据逻辑传过来的指令,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承担的任务。如在故障时动作于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出信号,而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等。

2.6 工作回路

要完成继电保护任务,除了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外,必须通过可靠的继电保护工作回路的正确工作,才能完成跳开故障元件的断路器、对系统或电力元件的不正常运行发出警报、正常运行状态不动作的任务。

继电保护工作回路一般包括:将通过一次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线性地传变为适合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的电流、电压,并使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隔离的设备,如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与保护装置连接的电缆等;断路器跳闸线圈及与保护装置出口间的连接电缆,指示保护动作情况的信号设备;保护装置及跳闸、信号回路设备的工作电源等

3 某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3.1 设计基本资料

某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如图所示。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电压:

,接线:。短路电压:;。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所示。

MVA S N 5.31=kV 11/%5.225.38/%5.24110?±?±)1211//(//011--?y Y d y Y N 5.10(%)=HM U 6(%);17(%),==ML L H U U

第10页 共25页

图3.1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3.2 本系统故障分析

本设计中的电力系统具有非直接接地的架空线路及高压侧中性点接地的电力变压器等主要设备。就线路来讲,其主要故障为单相接地、两相接地和三相接地。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分为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两类。变压器的外部故障常见的是高低压套管及引线故障,它可能引起变压器出线端的相间短路或引出线碰接外壳。变压器的内部故障有相间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和绝缘损坏。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过负荷、由于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油温上升及油面下降、产生气体等故障都有可能会让继电保护动作。

3.3 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

3.3.1 纵差动保护

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是按循环电流原理构成的。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三绕组变压器三侧电流向量和(折算至同一电压等级)为零。它可能是一侧流入另两侧流出,也可能由两侧流入,而从第三侧流出。所以,若将任何两侧电流相加再和第三侧电流相比较,就构成三绕组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

其原

理接线如图3-1所示。

当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若不平衡电流忽略不计,则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即ⅰR=ⅰI2+ⅰⅡ2+ⅰⅢ2=0。

当内部短路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则为ⅰR=ⅰI2+ⅰⅡ2+ⅰⅢ2=ΣⅰK/na即等于各侧短路电流(二次值)的总和。

可见在正常及区外短路时,保护不会动作,而发生内部故障时,保护将灵敏动作。为保证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统一按变压器最大额定容量来选择。

(2)外部短路时的三绕组变压器比双绕组变压器的不平衡电流大,宜采用带制动特性的BCH-1型差动继电器,若BCH-1型仍不满足灵敏度要求,可采用二次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

(3)为解决实际变比与计算变比不一致而引起的不平衡电流,以保证每两侧线圈之间的平衡,对BCH-1型差动保护,应将两组平衡线圈分别接在二次电流较小的两侧。

图3.2 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单相原理图

第11页共25页

本设计采用较经济的BCH-1型带有速饱和变流器的继电器,以提高保护装置的励磁涌流的能力。

3.3.2 变压器瓦斯保护

变压器瓦斯保护的主要元件就是瓦斯继电器,变压器瓦斯保护是利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与油枕间的瓦斯继电器来判别变压器内部故障;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电弧使油及绝缘物分解产生气体。故障轻微时,油箱内气体缓慢的产生,气体上升聚集在继电器里,使油面下降,继电器动作,接点闭合,这时让其作用于信号,称为轻瓦斯保护;故障严重时,油箱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在该气体作用下形成强烈的油流,冲击继电器,使继电器动作,接点闭合,这时作用于跳闸并发信,称为重瓦斯保护。其原理接线图如图3-2.

图中:瓦斯继电器KG的上触点接至信号,为轻瓦斯保护;下触点为重瓦斯保护,经信号继电器KS、连接片XE起动出口中间继电器KOM,KOM的两对触点闭合后,分别使断路器QF1、QF2、跳闸线圈励磁。跳开变压器两侧断路器,即直流+ KG KS XE KOM 直流-,起动KOM。

直流+ KOM QF1 YT 直流-,跳开断路器QF1。

直流+ KOM QF2 YT 直流-,跳开断路器QF2。

再有,连接片XE也可接至电阻R,使重瓦斯保护不跳闸而只发信号。

第12页共25页

图3.3 变压器瓦斯保护原理接线图

3.3.3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两线路的电流相位和数值相同与否鉴别发生的故障,由电流起动元件、功率方向元件和出口执行元件组成,电流起动元件用以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故障,功率方向元件用以判断哪回线路发生故障,双回线路运行时能保证有选择的动作。该保护动作时间0S,由于横联保护在相继动作区内短路时,切除故障的时间将延长一倍,故加装一套三段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3.3.4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

当保护区内发生不对称故障,系统出现负序电压,负序过滤器13有电压输出使继电器7常闭触点打开,欠压继电器8失压,常闭触点闭合,接通中间继电器9,若电流继电器4、5、6任何一个动作,则启动时间继电器10,经过整定时限后,跳开两侧断路器。在对称短路情况下,电压继电器7不启动,但欠压继电器8因电压降低,常闭触点接通,保护启动。

负序电压整定值,可取额定电压的6%;电流整定值,可取大于变压器额定电流,但不必大于最大电流(例如并联运行的变压器断开一台时)。

第13页共25页

第14页 共25页

图3.4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原理图

3.3.5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工作原理

目前大电流接地系统普遍采用分级绝缘的变压器,当变电站有两台及以上的分级绝缘的变压器并列运行时,通常只考虑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而另一部分变压器的中性点则经间隙接地运行,以防止故障过程中所产生的过电压破坏变压器的绝缘。为保证接地点数目的稳定,当接地变压器退出运行时,应将经间隙接地的变压器转为接地运行。由此可见并列运行的分级绝缘的变压器同时存在接地和经间隙接地两种运行方式。为此应配置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和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这两种保护的原理接线如图E-127所示

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一般分为两段,

第一段由电流继电器1、时间继电器2、信号继电器3及压板4组成,其定值与出线的接地保护第一段相配合,0.5s 切母联断路器。第二段由电流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6、信号继电器7和8压板9和10等元件组成,。定值与出线接地保护的最后一段相配合,以短延时切除母联断路器及主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长延时切除主变压器三侧断路器。

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当变电站的母线或线路发生接地短路,

若故障元件的

保护拒动,则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动作将母联断路器断开,如故障点在中性点经间隙接地的变压器所在的系统中,此局部系统变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此时中性点的电位将升至相电压,分级绝缘变压器的绝缘会遭到破坏,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的任务就是在中性点电压升高至危及中性点绝缘之前,可靠地将变压器切除,以保证变压器的绝缘不受破坏。间隙接地保护包括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过电压保护,两种保护互为备用。

零序电流保护由电流继电器12、时间继电器13、信号继电器14和压板15组成。一次启动电流通常取100A左右,时间取0.5s。110kV变压器中性点放电间隙长度根据其绝缘可取115~158mm,击穿电压可取63kV(有效值)。当中性点电压超过击穿电压(还没有达到危及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电压)时,间隙击穿,中性点有零序电流通过,保护启动后,经0.5s延时切变压器三侧断路器。

零序电压保护由过电压继电器16、时间继电器17、信号继电器18及压板19组成,电压定植按躲过接地故障母线上出现的最高零序电压整定,110kV系统一般取150V;当接地点的选择有困难、接地故障母线3Uo电压较高时,也可整定为180V,动作时间取0.5s。

第15页共25页

图3.5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和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3.3.6 过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三绕组变压器外部故障时,其过电流保护应有选择性地断开故障侧断路器。而使其余两侧继续正常运行,为此,应按如下原则来实现过流保护。

(1)对单侧电源三绕组变压器(如图E-111所示),应装设两套过电流保护。一套装于负荷侧,如绕组ⅠⅡⅢ,其动作时限tⅢ最小,保护动作仅跳开QF3。另一套装在电源侧,如绕组Ⅰ,它设两级时限tⅠ和tⅡ,tⅡ= tⅢ+Δt,用以切除QF2;而tⅠ= tⅡ+Δt,用以切除高、中、低三侧断路器。

(2)对两端或三端电源的变压器,三侧均应设过电流保护,并根据计算值在动作时限小的电源侧加装方向元件,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

图3.6 单电源三绕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第16页共25页

第17页 共25页

4 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设计整定

4.1 初始数据

某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如图4-1所示。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电压:

,接线:。短路

电压:;。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

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4-1所示。

图4.1 变电所主接线图

4.2 设计计算

用标幺值计算短路电流参数,确定短路计算点,计算短路电流值。

MVA S N 5.31=kV 11/%5.225.38/%5.24110?±?±)1211//(//011--?y Y d y Y N 5.10(%)=HM U 6(%);17(%),==ML L H U

U

第18页 共25页

4.2.1 画出短路等值电路

图4.2 短路等值电路图

计算各元件电抗参数,取基准容量

,基准电压为,,基准电流为: ,

(1) 计算电源系统基准电抗的标幺值

MVA S d 100=kV U d 5.101=kV U d 372=A I d 55005

.103101003

1=??=A I d 1560373101003

2=??=

1.01000100max

.min .===k d

s S S X 2.0500

100min .max .===k d

s S S X

第19页 共25页

(2) 变压器各侧阻抗标幺值

, , (3) 线路的基准电抗标幺值

4.2.2 短路电流计算

由主接线分析可知,变压器的主保护为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为保护的计算方式,保护时,变压器后备保护作保护线路的远后备保护时,要校验k3、k4两点的灵敏系数,因此,除需要计算k1、k2两点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短路电流外,还需计算k3、k4两点的最小短路电流。

(1)k1点短路电流计算 ()75.106175.1021001=-+=k U ()25.06175.102

1002-=+-=k U ()25.66175.102

1003=++-=k U 3413.05.3110010075.10100001.=?==TN d k H T S S U X 007937.05

.3110010025.0100002.-=?-==TN d k M T S S U X 1984.05.3110010025.6100003.=?==TN d k L

T S S U X 256.75.10100204.0222

111=??==d d l U S l X X 442.55.10100154.0222

222=??==d d l U S l X X 023.137100154.02233

142=??===d d l l U S l X X X A X I I k d k 85971984

.03413.01.05500min ).1(1

)3(max .1=++==∑

第20页 共25页

(2)求k2点短路电流

(3)求k3点短路电流

(4)求k4点短路电流

(5)求K5点短路电流

4.2.3 保护装置的配置

表4.1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配置

A X I I k d k 74357397

.055001984.03413.02.05500max ).1(1

)3(min .1==++==∑()A I I k k 64397435866.02

33min .1)2(min .1=?==A X I I k d k 35994334

.015600079.03413.01.01560min ).2(2

)3(max .2==-+==∑()A I I k k 25335334

.013510079.03413.02.01560866.0233min .2)2(min .1==-+?==A X I I k d k 8685564

.1866.01560023.10079.034.02.0866.01560866.0max ).3(2)2(min .3=?=+-+?==∑A X I I k d k 596082.64763256.76397.0866.05500866.0max ).4(1)2(min .4==+?==∑A X I I k d k 783082.64763442.56397.0866.05500866.0max ).5(1)2(min .5==+?==∑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装设地点:幸福里小区运行编号:14#箱变试验日期:2013.07.25 试验性质:交接天气:晴温度:36 ℃ 相对温度: 一、设备型号: 型号电压比制造厂家出厂编号S11—M—630/10 10000/400 南阳市鑫特电气有限公司130274 容量相数接线组别出厂日期630KVA 3 DY0—11 2013.07 二、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测量部位R15”(MΩ)R60”(MΩ)吸收比 高压/低压及地2500 低压/高压及地2500 2、直流电阻:

绕阻S位置 实测值(mΩ)最大不平衡 率% AB BC AC 高压1 1049 1050 1050 0.1 2 993.8 994.2 993.9 3 937.7 938.6 938.1 低压a~o b~o c~o 2.8 1.271 1.281 1.307 3、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38 KV 时间:60 S 结论:合格 三、试验结论:合格 四、试验仪器及编号:BCSB系列多用型实验变压器、JRR-10直流电阻测试仪、ZC-7绝缘摇表 五、试验负责人: 六、试验人员: 七、备注: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装设地点:幸福里小区运行编号:15#箱变试验日期:2013.07.25 试验性质:交接天气:晴温度:36 ℃ 相对温度: 一、设备型号: 型号电压比制造厂家出厂编号S11—M—650/10 10000/400 南阳市鑫特电气有限公司131105 容量相数接线组别出厂日期630KVA 3 DY0—11 2013.07 二、试验项目: 4、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测量部位R15”(MΩ)R60”(MΩ)吸收比 高压/低压及地2500 低压/高压及地2500 5、直流电阻: 实测值(mΩ)最大不平衡绕阻S位置 率% AB BC AC 高压 1 1050 1048 1050 0.1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评语: 考勤(10) 守纪 (10) 设计过程 (40) 设计报告 (30) 小组答辩 (10) 总成绩 (100)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04 姓名:王英帅 学号:201009341 指导教师:赵峰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7月18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1.1 具体题目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3115/E =? kV ,G115X =Ω、G310X =Ω,160L =km ,340L =km ,B-C 50L =km , C-D 30L =km ,D-E 20L =km ,线路阻抗0.4Ω/km , I rel 1.2K =、III rel rel 1.15K K II ==,A 300I m ax C.-B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0.85K = G1 G3 98 4 51 2 3 A B C D E L1L3 1.2 要完成的任务 我要完成的是对保护5和保护3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足对各段电流及时间的要求。 2 设计的课题内容 2.1 设计规程 根据规程要求110kV 线路保护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和低频率保护,并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跳合闸操作回路。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是三段过流保护。其中,I 段、II 段可方向闭锁,从而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 2.2 本设计保护配置 2.2.1 主保护配置 主保护: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最短的延时有选择的切出故障的保护。在本设计中,I 段电流速断保护、I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2.2.2 后备保护配置

6~35KV变压器检修、试验规划方案.docx

广西石化公司2013 年大检修变压器检修技术方案 编制:桂文吉 审核: 批准: 动力部电气装置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修项目 三编制依据 四检修组织 五检修工艺及技术要求 六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况 广西石化全厂共有 108 台变压器,由 ABB 公司 220KV 变压器、江苏华鹏 35KV 变压器、广州维奥依林 6KV 变压器、顺特 6KV 干式变压器组成。开工运行平稳,没有出现过变压器事故,在本次大检修当中重点进行常规检修、维护保养、变压器试验。 二检修项目 2.1 油变检修项目 2.1.1 检查并拧紧套管引出线的接头; 2.1.2 放出储油柜中的污泥,检查油位计; 2.1.3 净油器及放油阀的检查; 2.1.4 冷却器、储油柜、安全气道及其保护膜的检检查; 2.1.5 套管密封、顶部连接帽密封衬垫的检查,瓷绝缘的检查、清扫;2.1.6 检查各种保护装置、测量装置及操作控制箱,并进行试验; 2.1.7 检查有载或无载分接开关; 2.1.8 充油套管及本体补充变压器油; 2.1.9 检查接地装置; 2.1.10 油箱及附件检查防腐; 2.1.11 检查并消除已发现而就地能消除的缺陷;、 2.1.12 全面清扫 2.1.13 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 三检修依据

3.1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六册)(SHS06002-2004) 3.2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408-91 3.3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573-95 3.4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95 3.5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四检修组织 检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检修班组 班长 五检修工艺及技术要求 5.1 油变部分 5.1 冷却系统检修 5.1.1 冷却风机应清洁、牢固、转动灵活、叶片完好;试运转时应无振动、过热或碰擦等情况、转向应正确;电动机操作回路、开关等绝缘良好。 5.1.2 强迫油循环系统的油、水管路应完好无渗漏;管路中的阀门应操作灵活,开闭位置正确;阀门及法兰连接处应密封良好 5.1.3 强迫油循环泵转向应正确,转动时应无异音、振动和过热现象;其密封应良好,无渗油或进气现象。 5.1.4 差压继电器、流动继电器应经校验合格,且密封良好,动作可

某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

1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 1.1 继电保护的概述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1.2.1 继电保护的任务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1.2.2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起到反事故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确地区分“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被保护元件的“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以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检测各种状态下被保护元件所反映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予以鉴别。依据反映的物理量的不同,保护装置可以构成下述各种原理的保护:(1)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阻抗)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改变等现象。因此,在被保护元件的一端装没的种种变换器可以检测、比较并鉴别出发生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 例如:反映电流增大构成过电流保护; 反映电压降低(或升高)构成低电压(或过电压)保护; 反映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变化构成方向保护; 反映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的变化构成距离保护。 除此以外.还可根据在被保护元件内部和外部短路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分别构成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等。 同理,由于序分量保护灵敏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 新出现的反映故障分量、突变量以及自适应原理的保护也在应用中。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目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设计目的 (1) 二、课题选择 (1) 三、设计任务 (1) 四、整定计算 (1) 五、参考文献 (2)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设计 (3) 一、摘要 (3) 二、继电保护基本任务 (3) 三、继电保护装置构成 (4) 四、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4) 五、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及接线图 (6) 六、继电保护设计 (7) 1.确定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电抗 (7) 2.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8) 3.整定保护1、2、3的最小保护范围计算 (8) 4.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9) 5.保护1、2、3的动作时限计算 (11) 参考文献: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基础理论的理解。 2、对课程中某些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3、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4、学习设计型论文的写作方法。 二、课题选择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设计 三、设计任务 1、设计要求 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等相关课程知识。 2、原理接线图 四、整定计算 ,20,3/1151Ω==G X kV E φ

,10,1032Ω=Ω=G G X X L1=L2=60km ,L3=40km, LB-C=30km,LC-D=30km, LD-E=20km,线路阻抗0.4Ω/km, 2.1=I rel K ,=∏rel K 15.1=I ∏rel K , 最大负荷电流IB-C.Lmax=300A, IC-D.Lmax=200A, ID-E.Lmax=150A, 电动机自启动系数Kss=1.5,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Kre=0.85。 最大运行方式:三台发电机及线路L1、L2、L3同时投入运行;最小运行方式:G2、L2退出运行。 五、参考文献 [1] 谷水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 贺家礼.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 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82 [4] 方大千.实用继电保护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 崔家佩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M].北京:水利电 力出版社,1993 [6] 卓有乐.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7] 陈德树.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课程设计-电力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最佳方案设计

编号:1151401127 课程设计 (2011级本科) 题目:电力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最佳方案设计 系(部)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姓名:谭小峰 指导教师:刘永科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2014 年7 月 1 日 二○一四年七月

目录 1 前言 1.1 设计任务书 (1) 1.2基础资料 (3) 2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4) 3变压器的选择 (5) 3.1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5) 3.2 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5) 4方案中变压器容量的经济比较 (5) 4.1 变压器经济比较 (5) 4.2 综合费用比较 (7) 4.3 动态比较 (7) 附电气主接线图 (9) 全文总结 (10)

前言 变电站内变压器容量和台数是影响电网结构、供电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而容量大小和台数多少的选择往往取决于区域负荷的现状和增长速度,取决于一次性建设投资的大小,取决于周围上一级电网或电厂提供负载的能力,取决于与之相联结的配电装置技术和性能指标,取决于负荷本身的性质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高低,取决于变压器单位容量造价、系统短路容量和运输安装条件等等,近几年随着变压器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变压器自身质量和安全运行水平大幅度提高;变压器空载损耗下降的幅度大,变压器经济运行的负载率得到不断降低;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经济运行工作;建设、扩建和变压器增容的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国内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也是随技术水平提高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工程,一般根据常规经验和规划者的观点来进行;结合相关规程制度,作者认为一般都应考虑如下因素: (1)变压器额定容量应能满足供电区域内用电负荷的需要,即满足全部用电设备总计算负荷的需要,避免变压器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运行。新建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应满足5-10年规划负荷的需要,防止不必要的扩建和增容,也减少因为扩建增容造成的大面积和长时间停电;对较高可靠性供电要求的变电站一次最好投入两台变压器,变压器正常的负载率不大于50%为最好。 (2)对于供电区域内有重要用户的变电站,应考虑一台变压器在故障或停电检修状态下,其它变压器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负荷的变电站,任何一台变压器停运,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的电力供应不受影响,城区变电站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应满足N-1的要求。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_第二次作业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_第二次作业 36.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故障部分切除 ,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发出信号。 37.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拒动 ,不应动作时不误动。 38. 本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不超出相邻下一线路电流速 断保护的保护范围,故只需带0.5s 延时即可保证选择性。 39. 检验电流保护灵敏系数时,最小短路电流I d.min是指在被保护范围末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的两相短路电流。40. 为保证选择性,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原则整定,越靠近电源处的保护,时限越长。 41. 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过低,将使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增 大,保护的灵敏系数降低。 42. 电流保护的接线系数定义为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电 流之比,故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的接线系数 为 1 。 43.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将出现零序电压U0,其值为故障前相电压 值,且电网各处零序电压相等。44. 绝缘监视装置给出信号后,用依次断开线路方法查找故障线路,因此该装置适用于出线较少的情况。 45. 阻抗继电器根据比较原理的不同分为幅值比较式和相位比较式两类。 46. 当保护范围不变时,分支系数越大(小),使保护范围越小(大),导致灵敏性越低(高)。 47. 阻抗继电器的执行元件越灵敏,其精确工作电流越小。 48. 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方向阻抗继电器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全阻抗继电器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49. 阻抗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保护的安装地点和阻抗继电器的特性。 50. 闭锁式高频方向保护在故障时启动发信,而正向元件动 作时停止发信,其动作跳闸的基本条件是正向元件动作且收不到闭锁信号。 51. 方向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侧端功率方向,当满足功率方向同时指向线路条件时,方向高频保护动作。 52. 线路纵联保护载波通道的构成部件包括输电线 路、高频阻波器、耦合电容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保护间隙、接地刀闸和收发信机。 53. 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相位,当满足电流相位同相条件时,相差高频保护动作。54. 高频保护启动发信方式有保护启 动、远方启动和手动启动。 55. 具有同步检定和无电压检定的重合闸,在线路一侧,当线路无电压时,允许该端线路的重合闸重合;而在另一侧,需检测母线电压和线路电压满足同期 条件时允许重合闸重合。 56. 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分量,其中以二次谐波为主。 57. 对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时,流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为零(理论值)。 58.名词解释:选择性 答:选择性——是指首先由故障设备的保护切除故障,系统中非故障部分仍继续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当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由相邻设备的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切除故障。 59.名词解释:速动性 答:速动性——是指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快的切除短路故障。 60.名词解释:灵敏性 答:灵敏性——是指在设备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的反应能力。 61.名词解释:系统最大(小)运行方式

电力变压器试验方法

电力变压器试验方法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电气试验工 职业能力综合训练 系部:电力工程系 班级:输电1101 姓名:孙同庆 学号:11 指导教师:李鹏 2014年05月20日 摘要: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能的重要设备,它担负着电压、电流的转换任务,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由于电力变压器多在室外露天下工作,承受着多种恶劣和复杂条件的考验,因此必须对它的导磁、导电和绝缘部件等进行定期试验,以检验其各项性能是否符合有关规程的要求,发现威胁安全运行的缺陷,从而进行及时的处理,以防患于未然。 电力变压器试验一般分为工厂试验和交接预防性试验两类.工厂试验主要包括工序间半成品试验、成品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和特殊试验等;交接预防性试验主要包括交接验收、大修、小修和故障检修试验等;本次论文主要针对的是交接预防性试验,它的试验目的主要有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两部分。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绝缘试验特性试验电力系统 目录 绪论 (5) 第一章:变压器试验 1.1概 述 (6) 1.2电力变压器试验的分类 (6) 第二章:变压器的试验方法 2.1特性试验 (7) 2.1.1直流电阻测量 2.1.1.1试验目的 2.1.1.2测量方法

2.1.1.3试验要求 2.1.1.4注意事项 2.1.1.5现场试验数据 2.1.1.6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2.1.2温升试验 (9) 2.1.2.1试验目的 2.1.2.2试验要求 2.1.2.3试验方法 2.1.3短路特性试验 (10) 2.1. 3.1试验目的 2.1. 3.2测量方法 2.1. 3.3试验要求 2.1. 3.4注意事项 2.1. 3.5现场试验数据 2.1. 3.6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2.1.4空载特性试验 (12) 2.1.4.1试验目的 2.1.4.2测量方法 2.1.4.3试验要求 2.1.4.4注意事项 2.1.4.5现场试验数据 2.1.4.6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2.2绝缘实验 2.2.1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定 (14) 2.2.1.1试验目的 2.2.1.2测量方法 2.2.1.3试验要求 2.2.1.4注意事项 2.2.1.5现场试验数据 2.2.1.6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 2.2.2交流耐压试验 (16) 2.2.2.1试验目的 2.2.2.2.测量方法 2.2.2.3试验要求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范本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报告

‘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某110kV电网继电保护配置 与整定计算的部分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A 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设计地点工程实践中心9-322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时间: 12月5日至 12月16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及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已知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参数选择与具体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保护配置及整定计算任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零序短路电流计算 (4) 2.1各元件电抗标幺值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各序阻抗化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各序等值电抗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零序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互感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9) 3.1距离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零序电流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RCS941线路保护装置的整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 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本次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五大部分,运行方式的分析,电路保护的配置和整定,零序电流保护的配置和整定,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行方式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保护的性能,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运行方式。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继电保护的最大运行方式是指电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通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大,继电保护的最小运行方式是指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通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小。 图1 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 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 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 也可能1台运行。参数如下: 电动势:E = 115/3kv; 发电机:= = = = 5 + (15 5)/14=, = = = = 8 + (9 8)/14=; 变压器:~ = 5 + (10 5)/14=, ~ = 15 + (30 15)/14=., = = 15 + (20 15)/14=, = = 20 + (40 20)/14=; 线路:L A-B = 60km,L B-C = 40km,线路阻抗z1 = z2 = /km,z0 = /km, =60km× /km=24,=40km×/km=16; =60km×/km=72,=40km×/km=48; = = 300A; K ss = ,K re = ; 电流保护:K I rel = ,K II rel = , 距离保护:K I rel = ,K II rel =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0KV 单电源环形网络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设计 110KV 单电源环形网络接地短路电流保护的设计 一、已知条件 1.网络接线图 图1.1 b=20 c=30 d=40 e=40 2.网络中各线路均采用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所有变压器均 采用纵差动作为主保护,变压器采用11/-?Y 接线。 3.发电厂最大发电容量为360MW ?,最小发电容量为260MW ?。 4.网络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 360cos 0.850.129d MW x φ?=''= 26010.5% K MVA U ?= % 5.1060=K U MVA 231.510.5% K MVA U ?= 10.5% MVA = 31.510.5% K MVA U = 8DL 7DL 6DL 5DL A D B 1.5S 1.5S e KM d KM Pmax=20MV A Cos Φ=0.8 Pmax=30MV A Cos Φ=0.8 Pmax=28MV A Cos Φ=0.8

5.允许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9S . 6.110千伏断路器均采用1102-DW 型断路器,它的跳闸时间为0.05S ,Ⅱ 段保护动作时间0.4 S 。 7.线路AB 、BC 、AD 和CD 的最大负荷电流请自行计算,负荷自启动系数为 1.5。 8.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S t 5.0=?。 9.线路的正序电抗均为KM /4.0Ω。 10. 主保护灵敏系数的规定:线路长度200公里以上不小于1.3,线路长 度50~200公里不小于1.4,50公里以下不小于1.5。 11. 后备保护灵敏系数的规定:近后备保护不小于1.3;远后备保护不小 于1.2。 二、设计任务 1.确定保护1、3、5、7的保护方式(三段式)、各段保护整定值及灵敏度。 2.绘制保护1的接线图(包括原理图和展开图)。 3.撰写说明书,包括短路计算过程(公式及计算举例)、结果和保护方式的 选择及整定计算结果(说明计算方法)。 三、设计要点 1.短路电流及残压计算,考虑以下几点 1.1 运行方式的考虑 1.2 最大负荷电流的计算 1.3 短路类型的考虑 1.4 曲线绘制 2.保护方式的选择和整定计算 1.1 保护的确定应从线路末端开始设计。 1.2 优先选择最简单的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当 不能同时满足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时,可采用较为复杂的方式,比如采用电流电压连锁保护或方向保护等。 1.3 将最终整定结果和灵敏度校验结果列成表格。 四 说明:

电力变压器课程设计

1 前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电能的需要量迅速增加。为了解决热能资源(如煤田)和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远离用电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这个矛盾,需要在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大型发电站,然后将电能远距离输送给电力用户。同时,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以及资源利用的综合经济性,又把许多分散的各种形式的发电站,通过送电线路和变电所联系起来。这种由发电机、升压和降压变电所,送电线路以及用电设备有机连接起来的整体,即称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有各种电力系统元件组成的,它们包括发电、输变电、负荷等机械、电气主设备以及控制、保护等二次辅助设备。WDT-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典型模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多功能实验平台,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对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而研制的电力类专业新型教学试验系统。 本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利用VC语言开发WDT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监控软件,主要是完成准同期控制器监控软件的编写,它要求能显示发电机及无穷大系统的相关参数,如电压、频率和相位角,并能发送准同期合闸命令。

2 电力系统实验台 WDT-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教学系统主要由发电机组、试验操作台、无穷大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 图 2.1 WDT-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系统 2.1 发电机组 该系统的发电机组主要由原动机和发电机两部分构成,另外,它还包括了测速装置和功率角指示器(用于测量发电机电势与系统电压之间的相角 ,即发电机转子相对位置角),测得的发电机的相关数据传输回实验操作台,与无穷大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系统是否满足了发电机并网条件。 2.1.1 原动机 在实际的发电厂中,原动机一般用的是水轮机、气轮机、柴油机或者其他形式的动力机械,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换为带动发电机轴旋转的机械能,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子的旋转。 在WDT-Ⅲ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台的发电机组中,原动机是由直流发电机(P N=2.2kW,U N=220V)模拟实现其功能的。直流电动机(模拟原动机)与发电机的结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课程设计 班级:2008级生信1班 学号:20085097 姓名:曹学博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王牣 评分:A(优),B(良),C(中),D(合格),E(不合格) 项目学生自评指导老师评定 设计内容完整性 计算公式准确性 计算数据正确性 绘图质量 文档规范性 综合评定 教师签名(盖章): 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1) 1、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原始数据 (2) 2.1 基础数据 (2) 2.2 系统接线图 (3) 3、课程设计要求 (4) 3.1 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 (4) 3.2 设计文件内容 (5) 第二节馈线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6) 1、馈线保护配置 (6) 2、馈线保护整定计算 (6) 2.1 电流速断定值计算 (6) 2.2 阻抗I段定值计算 (6) 2.3 阻抗II段定值计算 (7) 2.4 过电流定值计算 (7) 第三节变压器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8) 1、变压器保护配置 (8) 2、变压器电量保护整定计算 (8) 2.1 差动速断保护 (8) 2.2 二次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保护 (8) 2.3 三相低电压过电流保护 (9) 2.4 单相低电压过电流保护 (9) 2.5 零序过电流保护 (10) 2.6 过负荷保护 (10) 3、变压器非电量计算 (10) 3.1 瓦斯保护整定计算 (10) 3.2 主变过热整定计算 (10) 第四节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配置与整定计算 (11) 1、并联补偿装置保护配置 (11) 2、并联补偿装置整定计算 (11) 2.1 电流速断保护 (11) 2.2 差流保护 (11) 2.3 过电流保护 (12) 2.4 高次谐波过流保护 (12) 2.5 差压保护 (13) 2.6 低电压保护 (14) 2.7 过电压保护 (14) 第五节 B相馈线保护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 (15) 1、电流保护 (15) 2、阻抗保护 (16)

35kV-35000kVA变压器的交流试验技术方案

BPXZ-HT-324kV A/108kV/36kV调频式串联谐振耐压装置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 电缆10kV,长度4000米,截面积300mm2, 电容量≤1.48μF,试验频率30~300Hz, 试验电压22kV。 2. 电缆35kV,长度1200米,截面积300mm2, 电容量≤0.228μF,试验频率30~300Hz, 试验电压52kV。 3.35kVPT,CT,开关、母线等设备交流试验试验,试验频率30~300Hz,电压95kV。 4.35kV/35000kV A变压器的交流试验试验,电容量≤0.015μF,试验频率45-65Hz,试 验电压68kV。 二、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150C–450C; 2.相对湿度:≤90%RH; 3.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324kV A; 2.输入电源:单相220V/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108kV;72kV;36kV; 4.额定电流:3A;4.5A;9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电力变压器》 - 1 –

- 2 –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试验时使用关系列表 设备组合 试品 电抗器 108kV A/36kV 三节 激励变压器 输出端选择 10kV/300mm 2交联 电缆(试验电压22KV) 长度4000m 使用电抗器三节并联 1.0kV 35kV/300mm 2交联 电缆(试验电压52KV) 长度1200m 使用电抗器二节串联 3kV 35kV 等级:开关,绝缘子 使用电抗器三节串联 5kV 35kV/35000kVA 变压器 使用电抗器三节串联 3kV 六、装置容量确定 电缆10kV ,长度4000米,截面积300mm 2, 电容量≤1.48μF ,试验频率30~300Hz ,试验电压22kV ,频率取35Hz. 试验电流 I=2πfCU 试 =2π×35×1.48×10-6×22×103=7.2A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15H 设计四台电抗器,使用电抗器3台并联可满足要求,则单节电抗器为 108kVA/36kV/3A/45H 。 验证: 1、电缆35kV ,长度1200米,截面积300mm 2, 电容量≤0.228μF ,试验频率30~300Hz ,试验电压52kV 。 使用电抗器二节串联,此时电抗器电感量为L=45*2=90H 试验频率f=1/2π√LC=1/(2×3.14×√90×0.228×10-6)=35Hz 。 试验电流 I=2πfCU 试 =2π×35×0.228×10-6×52×103=2.6A 2、35kV/35000kV A 变压器的交流试验试验,电容量≤0.015μF ,试验频率45-65Hz ,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doc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004 姓名:王英帅 学号:201009341 指导教师:赵峰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3年7月18日

1 设计原始资料 1.1 具体题目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3115/E =? kV ,G115X =Ω、G310X =Ω,160L =km ,340L =km ,B-C 50L =km , C-D 30L =km ,D-E 20L =km ,线路阻抗0.4Ω/km , I rel 1.2K =、III rel rel 1.15K K II ==,A 300I max C.-B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0.85K = 1.2 要完成的任务 我要完成的是对保护5和保护3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足对各段电流及时间的要求。 2 设计的课题内容 2.1 设计规程 根据规程要求110kV 线路保护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和低频率保护,并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跳合闸操作回路。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是三段过流保护。其中,I 段、II 段可方向闭锁,从而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 2.2 本设计保护配置 2.2.1 主保护配置 主保护: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最短的延时有选择的切出故障的保护。在本设计中,I 段电流速断保护、I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2.2.2 后备保护配置 后备保护:主保护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作为下级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邓义茂 班级:电气1班 学号: 201028009 2013年12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搞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方案设计、整定计算、设备选型、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搞好课程设计,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新型继电保护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编写技术文件的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原始资料 某企业供电系统如图所示: 图1.1 某企业供电系统图 三、设计要求 1)AB段设三段式保护(速断、限时速断、过流),BC段设两段式保护(速断、 过流),CD段设过流保护; 2)计算出各保护的整定值,校验其保护范围和灵敏度系数是否符合要求,并完 成主要电气设备的型号选择。 3)画出A段和B段的保护接线原理图和展开图。 四、原始参数 1)速断可靠系数取1.2 2)限时速断可靠系数取1.1 3)过流可靠系数取1.2 4)接线系数取1 5)返回系数取0.85 6)自起动系数取1

7)线路均阻抗Km = z/ 4.0Ω 课程设计时间分为二周,合计共10个工作日,时间分配可参考如下; 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 〈2〉《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二册;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新技术》第二版,李佑光主编,科学出版社; 〈4〉《电力系统分析》,于永源,杨绮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供变电工程》第二版,翁双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五、设计效果评价与考核 设计成绩按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课程设计成果及设计等综合评定,共分五级评定。设计成绩综合后按优秀(90- 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一79),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级计分制评定。 六、备注 最终成绩按照平时表现和设计说明书为主要参考依据,最后总评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若发现有抄袭,取消参加考核的资格,成绩以零分记录。

10kV开关柜、避雷器、变压器试验方案

电力公司现场试验方案 电气试验方案 一、总则: 1、严格执行电气试验规程规定。 2、每个试验项目分试验前试验方法的分析、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试验后的结论审核。 3、对于重要试验项目,制定可行的试验方案和备用试验方案。 4、对于危险系数高的实验项目现场查勘后进行危险点分析、总结,列举出应对措施。 二、电气试验执行规程: 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高压试验执行规程

三、试验项目分析 1、试验过程对电气试验质量控制,试验方法控制 (1)、电气试验质量的控制:试验人员的资质的审核必须达到要求,试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2)、电气试验方法控制:明确每个电气设备的检测项目,严格按照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 2、试验结论: 试验结论严格按照《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执行,由高压试验专责审核签字。 四、重要试验项目方案: 1、10kV开关试验方案(见附录1)。 2、避雷器试验方案(见附录2)。 3、变压器试验方案(见附录3)。 五、危险点系数高的分析: 1、接地线装设不牢靠、接地点不明确、假接地。 (一)、危险点:烧坏试验设备、影响测量数据。控制措施:实行专人接地、专人检查。对接地点不明确的必须要现场施工项目负责人进行确认方可进行。 (二)、危险点:对被试品的损坏。控制措施:试验前对被试品全面了解,接地情况需要现场施工负责人确认。 (三)、危险点:试验为完成地线拆除。控制措施:试验完成后由试验负责人拆除接地线,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拆除接地线。 2、耐压试验电压高,现场施工人员多,现场试验员多。 危险点:现场耐压试验电压高、人员多,现场试验员多,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控制措施:杜绝非试验人员参与高压试验。耐压试验区域广选择施工人员撤出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装设地点:幸福里小区运行编号:14#箱变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交接天气:晴温度:36 ℃ 相对温度: 一、设备型号: 二、试验项目: 3、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38 KV 时间:60 S 结论:合格 三、试验结论:合格 四、试验仪器及编号:BCSB系列多用型实验变压器、JRR-10直流电阻测试仪、ZC-7绝缘摇表 五、试验负责人: 六、试验人员: 七、备注: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装设地点:幸福里小区运行编号:15#箱变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交接天气:晴温度:36 ℃ 相对温度: 一、设备型号:

二、试验项目: 6、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38 KV 时间:60 S 结论:合格 三、试验结论:合格 四、试验仪器及编号:BCSB系列多用型实验变压器、JRR-10直流电阻测试仪、ZC-7绝缘摇表 五、试验负责人: 六、试验人员: 七、备注: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装设地点:幸福里小区运行编号:4#箱变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交接天气:晴温度:36 ℃ 相对温度: 一、设备型号: 二、试验项目:

9、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38 KV 时间:60 S 结论:合格 三、试验结论:合格 四、试验仪器及编号:BCSB系列多用型实验变压器、JRR-10直流电阻测试仪、ZC-7绝缘摇表 五、试验负责人: 六、试验人员: 七、备注: 电力变压器试验报告 装设地点:幸福里小区运行编号:4#箱变试验日期: 试验性质:交接天气:晴温度:36 ℃ 相对温度: 一、设备型号: 二、试验项目: 12、交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38 KV 时间:60 S 结论:合格 三、试验结论:合格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第一次作业

继电保护及课程设计 四、主观题(共26道小题) 32.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动作时,只能把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33.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时间和的时间。 参考答案:电力系统切除故障的时间包括继电保护动作时间和断路器跳闸的时间。 34.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和组成。 参考答案: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和执行输出元件组成。 35.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整定,其灵敏性通常 用表示。 参考答案: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保护范围的大小表示。 36.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 的和。 参考答案: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接地中性点 的数目和分布。 37.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故保护一般作用 于。 参考答案: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故保护一般作用于发信号。 38.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 的一种保护。 参考答案: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 39. I、II、III段阻抗元件中,段元件可不考虑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 是。 参考答案:I、II、III段阻抗元件中, III 段元件可不考虑受振荡的影响,其原因是靠时间整定躲过振荡周期。 40.纵联保护的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和。参考答案: 纵联保护的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电力线载波、微波、光纤和导引线。 41.高频保护通道传送的信号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信号、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