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民歌课件

中国民歌课件
曲调性强,旋律流畅 婉转曲折,表现力强.
中国民歌体裁的区别
体裁 演唱场合 演唱风格 演唱形式 演唱目的
坚毅、质 一人领、 服务劳动 劳动号子 集体劳动 朴 粗犷、 众人合 鼓舞斗志
豪放
山歌 小调
山间田野 旋律舒展 独唱、对 抒发感情 唱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伴奏表演 用于表演
中国民歌的特点
来源于并反应劳动人民的生活 结构短小、易于传唱 即兴编唱、口头流传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唱中有变化
学习民歌的意义
知历史
学文化
懂习俗
重传承
民歌翻唱
思考:当代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的联系与创新?
民歌学唱《猜调》
《猜调》 :云南儿童游戏 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 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 有呼唤性的音调开始,接 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句发 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 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 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号子欣赏:《打硪歌》
流传于湖南常德地区。“硪”是用石头制作的一 种打地基工具。南方叫“打硪”,北方称“打 夯”。是在修路、盖房等打地基时唱的号子。
音乐感受: “号子”的特点
曲调铿锵激昂 节奏固定沉着有力 一人领众人和 音乐风格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山歌
也叫山野之歌 劳动过程中自由抒发内心情感 地方色彩最浓、风格最强。
南方民歌
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 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对里的人们聪 颖细致,音乐风格委婉秀丽 。
江苏民歌《茉莉花》《湖南民歌《浏阳河》 湖北民歌 《龙船调》 江西民歌 《十送红军》 云南民歌《绣荷包》 浙江民歌《采茶舞曲》
南北民歌区别
语言特点:北方民歌的字多、棱角分明;南 方民歌的字少,咬字细巧柔和

民歌课件第一ppt

民歌课件第一ppt
呼吸技巧
正确的呼吸是民歌演唱的基础 ,需要掌握腹式呼吸、胸式呼 吸等技巧,以产生稳定、饱满
的声音。
发声技巧
通过喉咙的稳定、声带的调节 以及共鸣的运用,使声音圆润 、清晰、有穿透力。
咬字技巧
注重字头、字腹、字尾的清晰 准确,使歌词的传达更加准确 、动人。
情感表达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 把握以及情感的投入,充分表
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 斗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发展
从早期的口头传唱到文字记载,从单 一的曲调到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不 断发展演变。
民歌的分类与流派
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如地区、民族、题材等,可以将民歌分为多种类型,如山歌 、小调、号子等。
流派
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陕北民歌、 四川民歌、客家民歌等。
民歌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其独特的音乐表现 形式、丰富的情感表达以及高超的演唱技 巧等方面。
05 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CHAPTER
民歌的传统传承方式
口传心授
传统的民歌传承主要依靠口头传授和内心领悟,通过一代代歌唱 家的传授得以流传。
民间活动
民歌在各种民间活动中得以传播,如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人们 在活动中通过歌唱来表达情感。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民歌具有独特的音乐韵味 和美感,学习民歌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和艺术修养。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民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 歌,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 音乐文化。
谢谢
THANKS
调式是民歌中音阶的组织形式, 它决定了民歌的调性和色彩。
和声与调式的运用可以增强民歌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音乐更加

中国汉族民歌简谈

中国汉族民歌简谈

中国汉族民歌简谈摘要:本文选择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汉族民歌作为研究对象,在这里,南北方汉族民歌是根据其地方性色彩来表现其风格特征的。

主要通过对南北方各典型地区的汉族民歌的地方性色彩的差异及两句体结构在汉族民歌音乐结构中的地位的全面分析,总结和归纳,揭示地方性色彩对汉族民歌形成特点及其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汉族民歌;南方;北方;山歌;号子;小调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80-02一、中国汉族民歌的分布及分类(一)汉族民歌的分布汉族民歌分布较广,从寒冷的北方到亚热带南方,从西北、西南到高原到东部沿海平原,可以分为十个支区和一个特区。

1.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该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苏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三省区,基本上是一个沿海平原地带。

自古以来黄河下游属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

全区使用东部北方方言,这里的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

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2.西本部高原民歌支区该区包括山西、陕西大部、河南西北部、内蒙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

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淮以北,属于黄河中上游地区。

过去交通不便,民间音乐较少交流,使用西北部北方方言。

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游“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

其次为秧歌、小调。

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3.江淮民歌支区该区包括淮河流域的苏北、安徽大部以及河南东部地区、西面以大别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

该区处于黄河、长江流域之间,音乐文化兼容南、北因素,带有过渡性的特征。

使用北方方言。

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山歌、秧歌次之。

闻名的曲目有《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打麦歌》、《彼根芦柴花》等。

4.江浙平原民歌支区该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地处长江下游,是古代的吴、越之地。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

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 西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 区,结构短小,曲调奔放,感情炽烈,具有浓 厚的抒咏性。 第一乐句自由延伸,第二乐句一 气呵成,上、下句在反复中略有变化。
山曲:
主要流传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一带,内 容多为情歌,少部分内容为“走西口”。乐 曲结构短小,多为上下句结构,旋律起伏度 较大。
3、特点
小调的曲调流畅,节奏规整,结构均衡,有乐 器伴奏,它的歌词不是即兴创作,而是通过一定的 传授关系和唱本来传播,比较固定。运用“四季”、 “五更”、 “十二月”等来联缀多段歌词,是我国 小调的最大特色。
五、长歌
1、定义
它大多是在一些风俗性的活动中演唱,结 构长大,有着特定的演唱传统。
2、种类 长歌一般都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民间的风
(3)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 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主要为农村的
少年儿童所唱。
3、山歌的特点
山歌的内容非常广泛,歌词常带有即兴 性,它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与和腔 等,节奏自由,音调悠长。
四、小调
1、定义:它是我国民歌数量最多的一类,或称 “小曲”,一般地说:山歌就是“山野之曲”, 小调就是“里巷之曲”。也就是说,除了劳动 号子和山歌之外,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 可以归入这一类。
峡江号子王 胡振浩
每一种号子的音乐,都和这种劳动动作 的特点紧密地联系着。不同的劳动,产生不 同的音乐形象(不同的音调和节奏),以及 不同的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
劳动号子的歌词,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 中即兴随口编制出来的。它们的内容不限于 和劳动直接联系的事情,还广泛地包括有各 种叙事的、诙谐的、以及爱情生活的题材。
三、山歌1、定义:它是泛指除劳号子以外的各种山 野歌曲,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内心 情感的一种抒情小曲。

民歌

民歌



第六节
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 类
一、我国少数民族概况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人口咱全国总人口的8%,所分布地区占 全国总面积的50%—60%。在少数民族中,除回 族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分属五个 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 语系和南岛语系。 我国各少数民族一般都能歌善舞,长篇叙事歌曲 是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俗性的民歌 为数众多;宗教歌曲在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中 也占重要地位。
二、山歌的种类
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牧山歌、放
牧山歌三类
1、一般山歌

一般山歌多流行在山区、高原,平原地区较少。 在汉族地区,一般山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 西南、湘鄂、闽粤赣等地山区。


(1)信天游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 山西西部、及内蒙古西南地区。 词多即兴编唱,内容以反映爱情和劳动生活为主,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上 句多用比兴烘托出下句歌词的内容。 曲调多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常分为两个乐节,下句则一气呵 成。 多为徵调式和商调式,以徵、宫、商为骨干音,并用羽加以装饰。 旋律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高腔山歌,音调高亢辽润,节奏自由, 旋律起伏跌宕,音域宽广;第二种为平腔山歌,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曲调 平稳,刻画感情较为细腻。 欣赏:陕北民歌《脚夫调》、《我的哥哥当红军》, 陕西民歌 《兰花花》
第二章
民间歌曲
第一节
概述
一、民间歌曲的界定

1、定义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 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 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 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 改造、加工、提炼,随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 美。

《汉族民歌》教学PPT

《汉族民歌》教学PPT
命的感慨。
经典号子赏析
总结词
号子是汉族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具有节奏感强、 气势磅礴的特点,多在劳动时歌唱。
《黄河船夫曲》
这首号子节奏明快,气势磅礴,表现了船夫们与 惊涛骇浪搏斗的豪情壮志。
《森林号子》
这首号子节奏感强烈,旋律激昂,展现了劳动者 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和勇气。
经典歌舞赏析
总结词
01
歌舞是汉族民歌中的表演形式,具有欢快、热烈的特点,多在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汉族民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地 区可以分为陕北民歌、四川民歌等;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劳动 号子、山歌、小调等。
特点
不同类型的汉族民歌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劳动号子以铿锵有 力的节奏和粗犷豪放的歌声鼓舞劳动热情;山歌则以高亢嘹 亮的歌声抒发情感;小调则以细腻柔美的歌声表现生活琐事 和情感纠葛。
02 汉族民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CHAPTER
基础乐理知识
01
02
03
音符与节奏
介绍音符的名称、时值以 及节奏的组合,帮助学生 掌握民歌的基本节奏。
调式与调性
讲解汉族民歌常用的调式 和调性,让学生了解不同 调式和调性对民歌风格的 影响。
音阶与音程
介绍汉族民歌常用的音阶 和音程,让学生能够准确 唱出民歌的旋律。
节庆时表演。
《龙船调》
02
这首歌舞旋律欢快,表演生动,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茶舞曲》
03
这首歌舞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展现了茶农们勤劳和乐观的精
神风貌。
04 汉族民歌的教学实践与活动
CHAPTER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讲解
教师通过讲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音乐特点,帮助 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汉族民歌鉴赏作文

汉族民歌鉴赏作文

汉族民歌鉴赏作文汉族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被人们广泛传播,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歌曲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期望,薪火相传,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

汉族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五部分。

1.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

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

汉族民歌主要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在此我重点说说山歌。

山歌多在野外歌唱,环境空旷,不受劳动的限制,歌唱者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发内心情绪,因此,山歌的特点一般是节奏比较自由,音调比较悠长,在演唱时,往往可以根据歌唱者当时的情感需要,时而延长、时而缩短它的节奏,曲调也有自由的变化。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表情达意的特殊方式,它承载着客家人真挚的思想感情。

在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的是爱情题材的山歌。

歌者大多数是不识字的耕夫农妇,歌声缘情而发,天真而又直率,艰辛的劳动和朴实无华的生活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客家爱情山歌语言生动朴素,贯穿歌中的感情真挚热烈,抒发了客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思念之情,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

他们借山歌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例如,青年男女初次相识,互相有了好感,男方会用山歌试探对方的心意:“十八老妹嘀嘀亲,浑水过河不知深,丢个石子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

”他们还借山歌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又如:“生要恋还死要恋,不怕刀枪架眼前。

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游花园。

”这首山歌直接表现爱情中的男女为了爱情不怕死不怕受折磨,为了两个人的爱情敢于冲破一切势力,敢于用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生死都要相爱的信念,去追求诚挚的爱情,这就是他们冲破封建罗网的最直接呐喊。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

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

课后请每人搜集一首本地民歌!
歌词: 质朴简练,寓意深刻,以牡丹花比喻心爱
的姑娘,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 念和倾慕之情。
节奏: 节奏自由,富有山歌特点。
旋律: 音域宽广,旋律既高亢刚健又抒情缠绵。
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富有浓郁 的西北民歌特色
山歌的特点
山歌具有“音调高亢、嘹亮,旋律舒
展、优美,节奏自由、悠长,音乐性 格真挚质朴、热情奔放”的特点。
(山歌又可分为:放牧山歌、田秧山歌和一般山歌。)
下面请欣赏几首山歌 并思考问题:
山歌有什么特点?
四川宜宾“晨曲”:
《槐花几时开》
淳朴含蓄,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富于想象, 歌词:
体现了东方人含蓄的特点。 衬词“啥”、“啥子”体现了四川方言的特点。
节奏自由,富有山歌的特点。同时与语言 节奏: 紧密结合,松紧有致。 优美流畅,琅琅上口。衬腔的运用既加强了 旋律:
号子:
也称“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 程中产生的,与劳动节奏紧密相结合,并 带有呼号性的民歌种类。号子的演唱形式 多为一领众和。
· “劳动号子” 并思考问题: 体验
号子有什么特点?号子有什么作用?
川江船夫号子
《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嘉陵江上的船夫们在劳动
中唱的。
《扛木号子》
《石工号子》
语言的地方色彩,又渲染了幽默乐观的情趣。
江苏秧田歌:
《拔根芦柴花》
此歌借“花”寄兴,歌词中只有一句是 “实词”,其后是固定衬词“拔根芦柴 花”,后面还运用了“芦柴花”、“芙 蓉”、“牡丹”、“玫瑰”等花名作衬词,
既美化了歌曲,又显现了纯朴的乡土气息,
还隐喻着美好的爱情。
甘肃宁夏“花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民歌丰富多样,主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类型。劳动号子,产生于劳动中,节奏固定、沉着有精神的作用。山歌,则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发的歌曲,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并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小调,也被称为小曲,多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曲调优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常被用于表演。这三种类型的汉族民歌,各具特色,分别体现了不同场合下人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