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 (1)

合集下载

汉族民歌小调歌曲大全

汉族民歌小调歌曲大全

汉族民歌小调歌曲大全介绍汉族民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民族情感。

汉族民歌小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吸引着听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汉族民歌小调歌曲,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爱情小调1.《窗外的姑娘》•歌曲简介:这首歌曲以淡淡的忧伤表达了一段恋人分离后相思之情。

•特点:歌曲的旋律轻柔悠扬,伴奏简单而扣人心弦。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源自中国北方的民谣,一对恋人因战乱被迫分别,彼此相思却无法相见。

2.《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简介:这是一首描述少女心中想念远方恋人的歌曲。

•特点:歌曲的旋律明快欢快,朗朗上口。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南方农村,少女们常常在唱歌中表达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劳动小调1.《茉莉花》•歌曲简介:这首歌曲以茉莉花为象征,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特点:歌曲的旋律坚定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希望。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江南地区,茉莉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友爱和纯洁。

2.《春天的故事》•歌曲简介:这首歌曲通过描绘春耕农民的场景,表达了对黄土地的深厚情感。

•特点:歌曲的旋律欢快有活力,节奏明快。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源自中国黄土高原的农村,春耕是农民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歌曲传达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付出。

爱国小调1.《我的祖国》•歌曲简介:这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热爱的歌曲。

•特点:歌曲的旋律庄重肃穆,展现了庄严的气氛。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西南地区,歌颂了中国的壮丽山河和伟大历史。

2.《红旗颂》•歌曲简介:这首歌曲以红旗为象征,歌颂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特点:歌曲的旋律慷慨激昂,充满了豪情。

•背后故事:这首歌曲出自中国东北地区,红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歌曲以对党的忠诚和对新中国的热爱表达情感。

总结汉族民歌小调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情感深深打动人心。

爱情小调、劳动小调以及爱国小调,是汉族民歌小调中常见的几类。

它们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赋予了华族民歌不同的深意。

中国民歌——汉族民歌

中国民歌——汉族民歌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思考
云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云南民歌具有浓厚的山野气息,自然、田色彩鲜艳, 音乐曲风相对精致、细腻。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小调
小调是一种流行 于城镇集市的民间小曲,也叫“小曲”或“小令”。
江苏民歌 《茉莉花》
初赏
歌曲什么样的感受? 这首民歌是什么体裁?
作业
另外找出几首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与同学分享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谢谢
中国民歌
(汉族民歌)
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二单元第一节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山歌
山歌般是指除劳动号 子外,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地方 自由抒发情感的-种歌唱,内容常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爱情和 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等。
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Fra bibliotek初赏歌曲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这首民歌是什么体裁?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类 (据劳动方式划分) 船渔号子 搬运号子 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
劳动号子 演 唱 形 式 旋 律 节 奏 功 用


小 调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
劳动号子 演 唱 一领众和 形 式 旋 律 简单重复 节 奏


小 调


功 用 实用性强
山歌又叫“山野之歌”,是人们在 野外劳动(上山砍柴、赶脚驮货、放 牧、农事耕耘等)或行走时,用来消 愁解闷、抒发情怀、传递情意时唱的 民歌。音乐性格真挚质朴、热情奔放, 即兴性强 。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 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 歌曲。 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众思 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 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

念 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 一种带有呼号性的歌曲。在北方叫“吆号 子”,在南方叫“喊号子”。
• 茉莉花视频
请同学们谈谈小调的特点?
• 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
《龙船调》(湖北民歌)
正月里是新年哪 咿呦喂 妹娃我去拜年哪 呵喂 金哪银儿索 银哪银儿索 那羊鹊叫是 捎着莺鸽 啊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 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我来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嘛 (答)还不是我来推你吗
劳动号子


小 调
《小河淌水》(云南)
哎!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劳动号子


小 调
多种形式 演 唱 一领众和 独唱、对唱居多 形 式 旋 律 简单 重复 悠长 高亢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汉族民歌(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感悟汉族民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

2、认知目标: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3、能力目标: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进行探究、归纳和总结。

能与老师同学合作《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体裁,感受民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总结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探究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演唱——《沂蒙山小调》2、引出汉族民歌及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民歌: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汉族民歌从体裁主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二、听赏与体验1、劳动号子(1)播放《巴东石工号子》劳动号子的旋律、节奏有哪些特点?什么演唱形式?①律动感强,节奏比较固定②歌词多呼号性语言,旋律粗犷有力。

③歌唱形式多样,“一领众和”是最基本的。

什么是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即兴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号子种类:①搬运工程号子,在装卸、扛抬、打夯、伐木等劳动中歌唱。

②农事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农业劳动中歌唱。

③船渔号子,伴随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

(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三幺台》《平板》:节奏平稳《数板》《高腔》:节奏明快总结:劳动号子的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的特点。

(3)配合学生表演《过滩号子》,加深学生对号子的体验;并让学生总结号子有什么作用?号子的作用:指挥劳动、协调动作、消除疲劳、鼓舞劳动热情2、山歌(1)播放《赶牲灵》感受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有什么特点?山歌特点:旋律高亢嘹亮,质朴风趣,起伏较大;节奏自由。

歌词多衬词直白。

(2)《赶牲灵》是流行于我国陕北地区“信天游”中的一个曲目。

我国各地山歌名称:(3)播放《小河淌水》,对比南北山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闻名的汉族民歌

闻名的汉族民歌

闻名的汉族民歌民歌分区东北平原民歌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都是是一具沿海平原地带。

使用东部北方方言。

这个地方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

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西北高原民歌包括山西、陕西中部与北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

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

使用西北方言。

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

其次为秧歌、小调。

全国著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江淮民歌包括淮河流域的苏中、苏北、安徽大部、西面以大不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

使用江淮方言。

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山歌次之。

著名的曲目有《茉莉花》、《杨柳青》、《凤阳花鼓》、《彼根芦柴花》等。

江浙平原民歌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乃古代的吴、越之地。

使用方言为吴语。

民歌以小调为主,著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闽台民歌包括福建大部、XXX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

福建与XXX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XXX当地汉族向来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点戏曲、讲唱音乐等。

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著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粤地民歌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

使用粤方言。

过去广阔渔民为该区一具重要的社会阶层。

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

著名的曲目有《降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江汉平原民歌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

使用西南方言。

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

著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汉族民歌1

汉族民歌1

与 《小河淌水》的听赏比较:




1.乐曲风格 《小河淌水》抒情优美,旋律流畅 《赶牲灵》旋律高亢而豪爽 2.情感表达 《小河淌水》委婉而含蓄 《赶牲灵》炽热且直白
三. 小 调
概念: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 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
歌词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传说故事、 描写自然风光、抒发情绪等为主。
执教:林芳
教学目标:
• 1.认真听赏本课的六首歌曲,感受不同体裁、 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能简述中 国民歌的特点。 • 2.能与老师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 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 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 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澧水船夫 号子》 1.想一想这个曲子可以分为几 个劳动场面? 2.每个劳动场面的音乐有什么 特点? 3哪个部分节奏急促,力度较 强?
劳动号子:
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 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具有指挥劳动,协 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分类:
船工号子 工程号子 搬运号子
小 调
山 歌
连 连 看
• • • • • • 兰花花 十送红军 黄河船工号子 三十里铺 上去高山望平川 凤阳花鼓 • 号子 • 山歌
• 小调
搜集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号子、山歌、小 调各三首(不同地域)。
欣赏小调《无锡景》
1.这首乐曲每段可以分为几句?
2.乐曲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节奏有什么特点?
• 听赏《铜钱歌》
这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采用花 鼓戏的腔调,旋律跌宕起伏,具有叙事的 特点。全歌讽喻金钱造就贪官污吏、土豪 劣绅,具有很强的揭露性和批判性,表现 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嫉恶如仇的高 尚情操和幽默的品格。

汉族民歌_精品文档

汉族民歌_精品文档

江苏民歌
姑苏风光
歌词:方言
旋律:婉转、流畅
(呀)
节奏:紧凑、规整 表现出江南水乡国画般的诗情画意,描绘 出一幅人间天堂的美丽画卷。
《 姑 苏 风 光 》
旋律:婉转、流畅 节奏:紧凑、规整
《 探 清 水 河 》
汉族民歌体裁
吟 小调
演唱场合 休息娱乐、农 村、城镇集市
演唱形式 独唱为主
旋律 节奏
民歌紧随时代步伐以新的形式出现 在舞台。
《澧水船夫号子》
请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根据力度 和速度的变化,你会想到怎样的场景画 面?
《澧水船夫号子》
慢 (弱)
1、太阳出来 红似火 驾起船儿 走江河
渐快(强)
2、乌云起 狂风来
紧摇橹儿 赶上前 楠竹篙子 尖又尖 一蒿撑到 天外天 大风大浪 我不怕 胆大心细 走天下
慢(弱)
3、凉风吹来 妹子儿好自在 要唱歌儿 一齐来呀 一齐唱歌多开怀
(领)同学们呀 (和)嘿嘿!
向前划呀,
嘿嘿!
加把劲呀,
嘿嘿!
使劲划呀,
嘿嘿!
乌云起呀,
嘿嘿!
狂风来呀,
嘿嘿!
不要怕呀,
嘿嘿!
赶上前呀,
嘿嘿!
摇啊摇啊,
嘿嘿!
加把劲呀,
嘿嘿!
向前划呀,
嘿嘿!
同学们呀,
嘿嘿!
胜利啦呀,
嘿嘿!
唱首歌呀,
嘿嘿!
真高兴呀,
嘿嘿!
汉族民歌体裁
吟 小调 唱 山歌 喊 号子
演唱场合
旋律:起伏大、高亢、悠长 歌词:直白、淳朴
节奏:自由
汉族民歌体裁
吟 小调 唱 山歌
演唱场合 休息娱乐、农 山间、田野 村、城镇集市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音乐基础知识丨中国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由于产生和歌唱场所的不同,以及音乐特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劳动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所唱的歌曲,具有指挥和组织劳动,以及调节劳动者情绪的作用。

这种民歌因需要配合劳动的动作而有比较明显的节奏感,旋律通常比较平直,不像山歌和小调那样流畅、委婉。

山歌是在山野或者田野自由抒发感情时所唱。

这类民歌常常曲调高亢,节奏悠长,歌词较为浪漫而意境深远。

小调是在日常生活中所唱,曲调比劳动号子和山歌更加细腻、委婉,有较丰富的节奏型,并且布局更具艺术性。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导致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格也各有不同。

概括的说,北方汉族民歌比较刚健、爽朗,南方汉族民歌比较柔和、抒情。

一、陕北民歌
陕西省的北部简称陕北,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沟壑纵横。

那里的民歌因质朴、苍凉、深沉、隽永而在我国众多民歌中独树一帜。

黄河船夫曲
陕北民歌
这是一首具有山歌特征的黄河船夫号子,气息宽广,节奏悠长,具有苍凉深邃的意境。

歌词共两段,通过第一段的提问和第二段的回答,表现了世代居住于黄土高原,在黄河渡口讨生活的农民雄浑博大的情怀。

二、山西民歌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

晋中盆地是全省人文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的民歌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

看秧歌
山西民歌
《看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的一首民间小调,也是山西祁太秧歌的代表曲目。

全曲由6个乐句组成,曲调一气呵成,生动地表现了姐妹二人不惜冒雨也要去看秧歌的情景,以及她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宁阳二中邹雪梅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

二、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分类。

三、能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讨论归纳三种民歌的音乐特点并能通过这些特点判断各个不同作品体裁。

教学内容:
运用比较、分析、教师范唱等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

教学重点:
1.听赏不同地域的民歌,比较异同
2.了解掌握汉族民歌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自己总结出各种不同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三首歌曲《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鸿雁》蒙古族民歌、江苏民歌《茉莉花》
导出课题----汉族民歌
民歌的概念、分类及发展史
二、新课
(一)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是指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有呼号性的歌曲。

由于劳动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号子,如《打夯号子》《搬运号子》《船夫号子》等等。

1、欣赏《船工号子》
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这段表演中
(1)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一领众和
(2)音乐有什么特点?
(观看)
这说明这首民歌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的,歌曲中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保证了行动的一致,劳动号子非常适合于边劳动边唱,演唱的过程中还可以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

劳动号子在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节奏训练
(1)2/4 X X X ll
(2)2/4 X X X ll
(3)2/4 X X X X ll
3、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澧水船夫号子》这首作品以船夫揺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的,生动的描绘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的劳动过程。

(二)山歌
山歌:是指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歌。

我国的山歌十分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比如说在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古—爬山调;青海—花儿;四川—晨曲等等。

1、《赶牲灵》就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首歌曲中
(1)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音乐有什么特点?
观看
这首歌曲听起来非常的高亢激昂、非常的质朴,具有着浓郁的陕北风味。

欣赏《小河淌水》
这首歌曲听起来感情表达更加的细腻、抒情。

歌词采用了如是一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了明月高照、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情景当中,生动的表达了阿妹对阿哥的一片深情。

同时也说明了山歌具有抒情的作用。

(三)小调
小调又称之小曲,一般指休闲娱乐时演唱的歌曲。

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的歌曲。

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因此被称为“里巷之曲”。

小调的主要的作用:消遣助兴。

欣赏一首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歌曲听起来比山歌又多了几分细腻,更加的柔和、委婉了。

委婉、细腻、优美、柔和就是它的音乐特点。

演唱形式:独唱为主。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爱花、惜花的形象。

仔细想来。

如同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眼前,耐人寻味。

归纳总结:
四、拓展探究
思考讨论:民歌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产方式、劳动方式、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

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都是经过了千万人的传唱,并在即兴、口头的创作中更加完美,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创作过程。

发扬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应当珍惜民族文化,热爱我们的民歌。

课后大家可以搜集学唱更多的民歌,相信经过我们的传唱,民歌将继续绽放她夺目的光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