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歌——山歌

合集下载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

音乐感受:请说出“小调”的特点
• 曲调性强,旋 律流畅,婉转 曲折,表现力 强.
A
12
中国民歌体裁的区别
劳动场合
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一人领 众人合
山间、田 野、牧场 旋律舒展
独唱、对唱
服务劳动 鼓舞斗志
A
抒发感情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伴奏表演
用于表演
13
听歌辨析
•曲1 •曲2 •曲3 •曲4 •曲5
主讲 梁晓雯
A
1
汉族民歌的体裁: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A
2
劳动号子:也称“号子”是人们在发展中 为适应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和劳 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它 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调剂振奋 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A
3
A
4
欣赏音乐作品:《澧水船夫号子》
A
14
中国民歌欣赏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 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 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 民族性格。
------舒曼
A
15
音乐奔放、 嘹亮、开朗, 曲调悠长,广 泛使用自由延 长音和拖腔。
A
9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常 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
《茉莉花》(江苏民歌):这是我 国民间小曲流传最广的优秀曲目之一。 它借茉莉花抒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描写江南水乡人细腻的性格。曲调优 美抒情、结构规则匀称。
A
10
A
11
A
5
音乐感受:请说出“号子”的特点。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更固 定,沉着有力。一人领众 人和。音乐风格坚”: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 抒发思想感情的民歌。

汉族民歌PPT

汉族民歌PPT

3、请从以上问题中总结出劳动号子的特点:
【课堂探究二】
1、欣赏过程中你听到最多、最明显的歌词(语调)是什么?为 什么会出现这些声音? 2、从以上欣赏中总结出劳动号子的特点
曲 目 《澧水 船夫号 子》 体裁形式 劳动号子 节奏 与劳动节奏 紧密匹配 音调 粗犷有力 演唱形式 一领众唱、 领唱与齐唱 嗨啰 哟嗬 呼着号子 齐心力协过险滩
3、你对劳动号子的理解是:
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体验与实践一

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场景使用到劳动号子? 请同学之间交流、体会一下。
跑步时用的口号 搬东西时喊的号子
赛场上或拔河时加油的口号
体验与实践二
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拓展提升】
《小河淌水》 《船工号子》 《铜钱歌》 小 山 调 歌 粗犷有力 委婉叙事 高亢抒情
思考 (1)仔细聆听音乐并分析这两首不同体
裁民歌的不同特点。 (2)根据以上特点谈谈你对山歌及小调的 理解。(小组讨论)
【课堂探究一】
(1)仔细聆听音乐并分析这两首不同体裁民歌的不同特点 曲 目 民歌体裁 旋 律 高亢细腻 优美细腻 节 奏 自由 规整 歌词内容 即兴创作 自然风光 表达形式 抒情 叙事
《赶牲灵》山歌 《无锡景》小调
2、从以上特点说说你对山歌的理解:
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时即兴演唱的抒情歌曲。
3、从以上特点说说你对小调的理解:
流行于城乡的一种咏唱历史传说故事、描写自然风光等的叙事民间歌曲。
【民歌赏析二】
1、欣赏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P76, 感受音乐要素。 2、欣赏过程中你听到最多、最明显的歌词 (语调)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声音?

汉族民歌教案上课讲义

汉族民歌教案上课讲义

汉族民歌教案高中音乐汉族民歌――山歌、小调、号子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彭杨一、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3 )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音乐与民族》5 )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欣赏《小河淌水》、《无锡景》两首民歌,体会山歌与小调在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区别。

2)通过拔河、欣赏《澧水船夫号子》、演唱过滩号子来体会号子在劳动中的重要性,明白号子的由来。

3)了解民歌的由来,从听赏中分辨出民歌的不同体裁,体会民歌的独特魅力。

2、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对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进行对比与分析,教材选取了具有三种体裁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老师可以在其中选出适合班级学情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通过欣赏作品从旋律、节奏、演唱形式等方面区分出山歌、小调和号子。

3、学情分析:本校大多为乡镇初中毕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在上一节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中,已经对不同民族的民歌有了一定的了解。

4、设计思路:授课时,从选取熟悉的音乐作品入手,进行引导,逐步深入,通过欣赏《小河淌水》和《无锡景》两首作品,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来区别山歌和小调,并进行鉴赏巩固练习;学习号子时,首先进行拔河比赛,体会号子在劳动中的重要性,再通过欣赏、讲解、对比、演唱等方式加深对号子的理解。

最终让学生具备通过听赏音乐作品能区别民歌体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反思1、反思本课,我觉得本课是较为成功的。

其亮点在于:1)本课紧扣民歌主题并贯穿全课,将民歌的三种体裁非常清晰地进行对比学习,能让学生非常明了的区分三种体裁。

2)设计的拔河比赛循序渐进地且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了号子的由来和作用。

3)师生共同完成《过滩号子》,既让学生学习了如何演绎一领众合的演唱方式,又能够更深刻的体会号子的魅力。

4)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体验、比较、探究、合作”四个具体目标与之结合,使学生在反复地讨论比较中收获知识,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了解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能正确的区分开来。

学习重点、难点:能够正确的区分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

自主学习指导:教学相关资源。

[相关资料]民歌民歌即民间歌曲,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关资料]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号子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得演唱形式。

[相关资料]山歌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又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山歌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我国的山歌十分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陕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和四川的“晨曲”。

山歌的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

有时为了使歌声传的更远,感情抒发更充分,常常在歌曲开始时加上一个吆喝性的喊句。

[相关资料]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也较为严谨。

歌词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传说故事、描写自然风光,抒发离别情绪为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聆听两首歌曲合作探究:歌曲属于哪种类型?同学们会不会唱这种类型的歌曲,会的哼唱几句。

二、聆听:《澧水船夫号子》合作探究:(1)船夫们在航行的劳动过程是怎么样的?(2)劳动号子的节奏、音调、演唱形式分别是怎么样的?三、聆听:《小河淌水》、《赶牲灵》、《下四川》合作探究:聆听的同时思考这几首歌曲的节奏和演唱形式是怎么样?四、聆听:《无锡景》合作探究:这首歌曲在节奏、感情和歌词内容上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五、合作探究:比较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的异同。

汉族民歌(山歌、小调)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山歌、小调)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

探究思考
师生互评与总结
说 教 学 过 程




















!




“温故而知新”

'


新课教授
在陕北地区,以
往由于交通不方便, 这里的生产、经贸 全靠驴、骡驮运, 当地把从事此种劳 动的人称作“脚
户”“脚夫”“赶 脚的” 。

提出问题:
赏 体
初次 聆听
音乐特点是什么?

(2-3分钟)
(3分钟)
(22分钟)
(12分钟)
(5分钟)


学 反
1.教学环节设计体现“以学生 为主体”的理念。
3.教学过程中紧贴“民歌”主题, “动静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主

教学
动探究与合作能力。
反思
2.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循序渐进 展开教学。
4.不足之处在于45分钟课时有 限,没能带学生细致演唱作品, 内容无法延伸更多。
说 教 学 内 容
用“吴侬软语”演唱
的《姑苏风光》腔 调细腻恬然。
《孟姜山 》题材为 民间故事,《幸福 歌》旋律流畅、朗
朗上山 。



认知特点
高中生在经历义务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音乐素养。
知识面
对民歌有模糊的理解,在表演唱方面,能自然演绎流 行歌曲。
引导措施
聆听、感受、实践和探讨等来引起学生兴趣,在视听结 合下使他们有良好的课堂体验,构建正确文化价值观。

中国汉族民歌

中国汉族民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这是一首陕西民歌,改编 于70年代,由三首 民歌组 合改编而成。
• “山丹丹”指杜鹃花,又 名“映山红”,春季开花, 野生在山坡上,生命力较强。
• 鲜红的色彩极为热烈耀眼, 使山坡田野充满生机。歌曲 以它象征革命蓬勃发展生动 贴切。
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 民歌,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 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 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 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唱歌的人们在干什么?
《川江号子》
歌曲演唱的方式有何特点? 为何采用这种方式演唱,能否 换成其它的方式演唱?
“一领众和”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
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集体劳动 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 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 呼号声逐渐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 曲调的歌曲形式。一领众和是劳动号子的主要 特点
“劳动号子”的种类
(1)搬运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歌唱; (2)工程号子: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歌唱; (3)农事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歌唱; (4)渔船号子:在水运、打渔、 山歌 自由悠长 高亢嘹亮 山野田间 抒发感情 号子 律动性 粗犷沉重 劳动中 统一步伐
山歌悠扬 号子嘹亮
想一想?
什么是民歌?
产生 表达 发展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 即兴创作的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 思想感情的歌曲,通过口传心授 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 提练,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 的特点。
我国汉族民歌数量巨大,风格各异,有多种分类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是按照民歌体裁的分类. 按照体裁的不同民歌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

闻名的汉族民歌

闻名的汉族民歌

闻名的汉族民歌民歌分区东北平原民歌包括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苏北北部等黄河下游地带,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区,都是是一具沿海平原地带。

使用东部北方方言。

这个地方民歌以小调为主,其次是秧歌、号子,山歌极少。

代表性民歌有《小白菜》、《画扇面》、《沂蒙山小调》、《小看戏》等等。

西北高原民歌包括山西、陕西中部与北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以及甘、青、宁汉族聚居地区。

东面以太行山为界与东北部民歌区分开,南北各为阴山以南,秦岭以北。

使用西北方言。

民歌以山歌最为突出.包括有“信天游”、“山曲”、“爬山调”以及“花儿”。

其次为秧歌、小调。

全国著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推炒面》、《五哥放羊》、《刨洋芋》、《绣金匾》等。

江淮民歌包括淮河流域的苏中、苏北、安徽大部、西面以大不山与江汉民歌区为界。

使用江淮方言。

民歌以田歌、小调突出、山歌次之。

著名的曲目有《茉莉花》、《杨柳青》、《凤阳花鼓》、《彼根芦柴花》等。

江浙平原民歌包括江苏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大部,乃古代的吴、越之地。

使用方言为吴语。

民歌以小调为主,著名的曲目有《紫竹调》、《无锡景》、《茉莉花》、《哭七七》、《对鸟》等。

闽台民歌包括福建大部、XXX大部以及广东潮汕地区。

福建与XXX自古以来就有文化的渊源关系,XXX当地汉族向来使用闽南语,此外,两地还有一些共同的地点戏曲、讲唱音乐等。

民歌以山歌、耘田诗、小调突出,著名的曲目有《采茶扑蝶》、《茶童歌》、《天乌乌》等。

粤地民歌包括珠江流域的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以及海南部分地区,北面以南岭为界与赣民歌区相邻。

使用粤方言。

过去广阔渔民为该区一具重要的社会阶层。

民歌以渔歌——咸水歌最为突出。

著名的曲目有《降水天》、《春牛调》、《哩哩美》等。

江汉平原民歌包括湖北、河南西南部以及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为古代楚文化的中心地带。

使用西南方言。

民歌以田歌最突出,其次是灯歌、小调、风俗歌、山歌。

著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等。

汉族民歌的体裁

汉族民歌的体裁

汉族民歌的体裁有山歌、田歌、牧歌、小调、风俗歌、时政歌、仪式歌、舞曲等。

1。

山歌:分为一般山歌和放牧山歌,前者由一人唱,多声部重迭;后者多为集体合唱,男女声二部以上的重叠演唱较普遍。

2。

田歌:是农民在耕作中即兴编唱的抒情歌曲,又称“号子”。

3。

牧歌:是游牧民歌的泛称。

4。

小调:一种结构短小、节奏规整的歌曲。

5。

风俗歌:是民间在节日或庙会上演唱的歌谣。

6。

时政歌: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而创作的政治歌曲,它往往表达群众的政治愿望。

7。

仪式歌:用于各种仪式场合演唱的歌曲,大都颂神赞祖或悼念死者。

8。

舞曲:是一种用舞蹈形式表演的歌曲,主要有“秧歌舞曲”、“花鼓灯舞曲”等。

9。

新民歌: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产生的新歌谣。

新民歌包括新诗(抒情诗)、新词、新曲三类。

10。

船歌:又称渔歌、船夫曲。

是在江河湖海中作业的船工们在行船时即兴编唱的歌曲,其曲调随着船行水流的变化而变化,大都表现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生活的乐趣。

11。

林区山歌:主要是鄂伦春族的山歌。

12。

客家山歌:客家人的山歌是用方言吟唱的山歌。

13。

田秧山歌:用田秧时唱的山歌。

6。

舞曲:是一种用舞蹈形式表演的歌曲,主要有“秧歌舞曲”、“花鼓灯舞曲”等。

7。

地秧歌:旧时北方秧歌中常用的歌曲形式,如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等。

8。

扭股子:舞蹈,又称“踩寸子”,是北方秧歌中最常见的舞蹈形式。

扭股子动作比较简单,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步法和造型,有很强的可舞性,常常伴有高难度的队形变化。

9。

社火歌:社火歌就是以歌曲形式来表演的社火节目,如旱船、高跷、竹马、秧歌等。

10。

盘歌:也叫“打花鼓”、“打花棍”,是源于民间劳动的一种歌舞形式,一般由一人击鼓领唱,众人应和,节奏可缓可急,歌词随唱随编,是一种即兴式的歌舞形式。

11。

春歌:古代把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一般的春歌指立春至惊蛰前后所唱的歌。

12。

哭嫁歌:指旧时女孩出嫁时所唱的歌。

唱词主要叙述女孩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表达女孩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民汉族歌民歌 -山歌
单击此处添加教师姓名
作业情况
上周笔记重点: • 演唱形式—— 一领众合 • 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
合,高度一致

山歌
曲调( ),节奏( ),歌词多为(

典型山歌体裁特征
1高亢嘹亮,紧密规整,约定俗成 曲调高亢嘹亮,节奏宽广自由,歌词多即兴创作
2高亢嘹亮,宽广自由,即兴创作
3低沉浑厚,紧密规整,Ad即d you兴r tex创t here作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lorem ipsum dolor sit
4低沉浑厚,宽广自由,约定俗成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please add your text here
旋律
1《上去高山望平川》 北方?
1,3 跌宕起伏
2《太阳出来喜洋洋》地广人稀,
3《兰花花》
开阔辽远
音域
宽广
拖腔
久远
4《康定情歌》
南方?
起伏相对较小
宽广(高腔) 较短,用衬词 不宽(平、矮腔) 没有
5《槐花几时开》 2,4,6
山区地形多变


唱词与节奏
自由悠长
1.陈述唱词部分 2.唱词的词组或句读后面
山歌的歌种
山西“山曲”
陕北“信天游”
四川“晨歌”
安徽“颈红”
内蒙古“爬山调”
青海、甘肃“花儿” 湖北“赶五句”
云南弥渡山歌
具有山歌的哪些特点呢?
Hale Waihona Puke 音调高亢 音域宽广 节奏自由
“亮汪汪”、 “清悠悠”、 “你咯听”、 “我尼”都是弥渡方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