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南)在合理用药中的价值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在医学领域,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病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对
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合理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于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1.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在确定使用抗菌药物时,首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需结
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过敏史等因素进行考量,尽量选择对患者适用且能有效治疗感染的药物。
2. 个体化治疗原则
不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实行个
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剂量和疗程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3. 注意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4. 合理使用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单一抗菌药物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感染的病原体,需要联合用药
来增强疗效。
临床医生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5.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临床医生在使
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合理使用原则,严格按照指导原则选择药物和剂量,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结语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病症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
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上述指导原则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HEALTH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卫生经营管理[作者简介]孙茂杰(1983-),男,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药理学方向、靶向药物方向。
抗菌药物可在多种疾病治疗过程发挥作用,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抗菌药物滥用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造成患者治疗失败,延长患者治疗时间[1]。
目前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并在全球范围内呈不断加重趋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2]。
我国自2011年开始于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DOI:10.16659/ki.1672-5654.2021.03.050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孙茂杰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400054[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在患者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2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实施抗菌药物治疗(100例),观察组于抗菌药物管理基础上实施治疗(100例),分析其作用。
结果观察组用药种类不合理比率0.00%、用药剂量不合理比率0.00%、用药时机不合理比率1.00%、给药方法不合理比率0.00%、联合用药不合理比率1.00%,低于对照组的6.00%、5.00%、7.00%、5.0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0、5.130、4.690、5.130、5.700,P <0.05)。
观察组单一抗菌药物使用比率67.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P <0.05);观察组三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4.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 <0.05);观察组、对照组二联抗菌药物使用比率29.00%、3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0,P >0.0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们这节课主要向大家介绍,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合理利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在治疗用药的合理药用原则和预防用药的应用的原则。
我们大家都知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是卫生部在2004 年颁布的。
它是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颁布的285 号文件,执行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里面,随后卫生部在2009 年也就是38 号文件里面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运用管理。
那我们知道抗菌药物临床运用指导原则,它包括哪些内容?它可能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以及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还有一些抗菌药物如何使用。
我们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的使用。
在临床中,我们什么样的情况下认为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第一个,在指导原则中确定了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都是不合理用药。
还有就是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不适宜,尽量选择过大或者过小,给药途径不恰当,每日的给药的次数不适当,还有我们的必要的疗程,有的情况下是给药疗程短了没有达到完全控制感染的目的,有的情况下是给药的疗程长了,这些都属于不合理的应用。
卫生部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就是为了提高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降低耐药的风险。
我们刚才说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我们就说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就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还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时候如何管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就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人治疗。
我们这节课主要讲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我们所说的在指导原则中,所说的抗菌药物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
比如我们所说的治疗结核病的以及各种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你比如说像更昔洛韦、阿西洛韦,我们都不包括在本次指南的治疗性药物中。
还有寄生虫治疗,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02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1 2
细菌感染
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 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预防感染
在某些情况下,如手术或免疫系统较弱时,可 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感染。
3
感染性休克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休克,抗菌药物可以作 为治疗的一部分。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配伍禁忌
某些抗菌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不能同时使用 。
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代谢情况,需要调整抗菌 药物的剂量。
03
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
01
如青霉素、氨苄西林等,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败
血症、肺炎、脑膜炎等。
头孢菌素类
02
如头孢氨苄、头孢曲松等,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
使用抗菌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 皮疹、呼吸困难等。
肠道菌群失调
抗菌药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 腹泻等肠道问题。
肝肾功能损害
长期或过量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 能造成损害。
耐药性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耐 药性,使药物失去作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配伍
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以增 强疗效。
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
理。
抗菌药物的监测与预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定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掌握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为制定合理使用方案提供依据。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及时发现并报告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对抗菌药物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抗菌药物及临床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及临床应用原则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帮助患者战胜感染。
然而,过度或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甚至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有一些原则必须被遵循。
首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及剂量。
患者在服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来进行,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避免出现药物浪费或者对治疗产生反效果。
其次,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应当慎重考虑。
有时候,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医生在决定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权衡利弊,并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也要严格控制。
过短的治疗周期可能导致感染没有完全清除,从而导致病情反复;而过长的治疗周期则容易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最后,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当精准。
根据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药物的敏感性,医生应该选用最适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减少对抗菌药物的有效选择范围。
因此,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医生应该根据实验结果和病情进展,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遵循以上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好地防止耐药菌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医生和患者都能够认真对待抗菌药物的使用,共同为临床治疗的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六章,59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第四章 监 督 管 理 第五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六章 附 则
抗菌药物丏 项整治活动强化 了对抗菌药物临 床用药的管理与 监督。
简要回顾
国家政府层面的,具有法 律效力的行为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行 业的自律、自觉行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出现密切相关 ➢ 抗菌药物管理通过规范或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
药性
评价方法(关于指标)
管理指标 用药指标
抗菌药频次排序,用药时间,品种数等 评价指标
合理用药评价量表
量表,使主观评价(判)具有客观尺度的工具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问题
抗菌药物。
专业技术人员是院内感染控制的关键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应当建立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 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 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医 院感染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
院内感染控制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医院应有效控 制感染,如医务人员注重手部卫生,加强清洁与 消毒;注意正确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 耐药菌株。针对多重耐药菌,普通抗菌药不能有 效治疗,这时就需选择对菌株敏感的抗菌药。有 效快速地控制感染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2011年5月份开展抗菌药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后
80
71.2
70
60
50
40
使
用率 30
(
%
)
20
10
0 2006年 全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问题的说明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药事管理专业 委员会组织全国地方和军队的临床、 药学、微生物、流行病学和管理等不 同专业、不同学科近百名专家参与起 草,并反复推敲和修改,在一年半的 时间里,共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5次, 专家书面修改近百份,学术会议征求 意见125人,先后形成10次征求意见稿, 并于2003年8月,经管理、法学等专家 审定后,将《指导原则》(上报稿) 提交卫生部医政司。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有关问题的说明
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 马金昌
二○○四年十月十二日
标准治疗指南
一系列不推荐具体行为的选择或 指令。
治疗标准
依据证据和特定 医疗系统的工作人 员的经验,在常见 的健康问题优先推 荐的药物及非药物 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各环节中的 标准治疗
症状和体征
诊断(确定健康 问题)
1. 清洁手术: 2. 清洁-污染手术 3. 污染手术 4.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 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 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 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 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
在修改过程中,为保证其先进 性和科学性,在总结我国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充分 借鉴了WHO和发达国家的研究成 果和实践经验,如《澳大利亚抗 生素治疗指南》(第10版)和美 国《热病》(第33版)等。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中的管理”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 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 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 药品供应管理者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文档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文档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重要的药物类别之一,它们对治疗细菌感染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过度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抗药性问题的发生,从而使药物失去其疗效。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其疗效和减少抗药性的发展,临床上存在一系列的原则和指南。
首先,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是使用抗菌药物的首要原则之一、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应基于感染的类型、病原体的类型以及抗菌药物对靶菌的敏感性。
对于未确定感染类型的患者,可进行一些临床检查以帮助鉴别感染类型。
此外,应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对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
其次,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也是临床应用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可以确保足够的抗生素浓度在感染部位,从而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剂量和疗程的选择应基于临床实践指南和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
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涉及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尤其是在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下。
细菌感染通常需要抗菌药物治疗,但如果病因是病毒性或其他非细菌性,则抗菌药物无法有效治疗,反而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可能的副作用。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相关证据来进行判断并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最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需要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临床医生应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或疗程。
同时,应密
切关注和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情况,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并改善未来的治疗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入ICU
–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假单胞菌
2017/9/5 Dr.HU Bijie 10
哪些CAP需要病原学检查?
• • • • 积累当地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资料 需要住院的中度病情的肺炎 需要住ICU的重症肺炎必须做 诊断有疑难或抗菌治疗反应不佳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胡必杰
2017/9/5 Dr.HU Bijie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前言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 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 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 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 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 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 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为决策和管理部门提供咨询 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指南
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改善临床用药 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2017/9/5
建立医院处方委员,对一定时期内医院 用药方针作出决策
8
Dr.HU Bijie
社区呼吸道感染 经验性治疗 VS 目标(病原学)治疗
• • • • • • •
2017/9/5
需要时间 检验技术落后 尚未认识的病原菌 感染菌与污染菌区分 常规培养病原菌分离不出 常规抗菌药物容易覆盖 …………
2017/9/5 Dr.HU Bijie 2
如何发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2017/9/5
Dr.HU Bijie
3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 抗菌药物的应用目的
– 预防,治疗
• 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
– 目标性和经验性
• 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 – – – 局部与全身(口服,肌注,静脉) 单用与联合 疗程 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指导文件该如何称呼?
• • • • •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抗菌药物标准治疗指南 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须强制执行的程度差别:指南,规范,方法,原则。。。
2017/9/5 Dr.HU Bijie 13
Dr.HU Bijie 6
2017/9/5
临床医师在感染领域 已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困境
• 在传统的感染病尚未完全控制的同时,新的感染 病和病原体仍在不断涌现 • 在抗感染化疗药物不断增加的同时,许多微生物 对化疗药的耐药现象在迅速加剧 • 感染-微生物-抗生素的学科发展和知识爆炸程度 不亚于其他医学专业,但临床缺乏足够认识 • 药物选择错误导致药费增加、治疗失败的现象屡 屡发生
• ―零售药店出售抗菌药物须凭医生处方”的规 定
– 减少寻常百姓滥用一些口服抗菌药物和由此引起的 细菌耐药现象 – 引起公众对抗菌药物问题的关注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在制度上和技术层面上科学、全面地规范临床医生 合理使用各个品种、各个剂型的抗菌药物 – 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救治水平、有效遏制越来越严重 的细菌耐药现象、节省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减低 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
–是否感染:肺栓塞、血管炎、过敏性肺炎 –是否耐药菌感染:绿脓杆菌,MRSA,PRSP…… –是否特殊病原感染:结核,真菌,PCP,肺吸 虫…
2017/9/5 Dr.HU Bijie 11
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经验性用药?
• 经验性用药不是凭个人意志随意制订的用药方案 • 良好的经验性用药应该建立在以往类似感染的病 原学诊断、耐药性监测、目标性治疗或具有良好 效果的经验性治疗基础上的用药方案 • “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可以规范经验性用药
2017/9/5 Dr.HU Bijie 7
细菌耐药防治策略
学术和教育
普及和强化抗菌药物学及其相关教育 开展耐药性监测,与临床密切结合, 为临床服务并指导临床 研究和开发新药,包括新型抗生素和 非抗生素抗感染药物
管理
对非医学领域的抗生素及其应用进行管 理 临床医师分级处方权 抗生素处方附加申请表(包括病原学诊 断和选药指征)48h医嘱自动停止(48h 后是否继续或更改由上级医师根据病原 学诊断和临床重新评价后决定) 停用高耐药抗生素或定期“开放”高新 抗生素 有限药敏报告(实验室报告药敏从简单 药物开始,仅报告1~2种,限制临床用 药的随意性和不适当使用高新品种)
Dr.HU Bijie 9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
• 门诊病人 40~50%病原体不明
– – – – 肺炎链球菌9~20%,所有痰培养的病人 肺炎支原体13~37%,所有血清学的病人 肺炎衣原体17% 嗜肺军团菌0.7~13%
• 住院但不入ICU
– 肺炎链球菌20~60% – 流感嗜血杆菌3~1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GNB肠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 体、肺炎衣原体、病毒<10%
2017/9/5 Dr.HU Bijie 5
在中国临床有供货的抗菌药物 超过100种!
• • • • • • • • • • • • • 青霉素类 一代头孢 二代头孢 三代头孢与四代头孢 B内酰胺酶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碳青霉烯类 头霉素类与其他B内酰胺类 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糖肽类 抗真菌药物 ………
• 抗菌治疗的策略
– 序贯治疗,逐步升级与降阶梯治疗,轮换用药
2017/9/5 Dr.HU Bijie 4
抗感染治疗选择是 临床上最困难的用药决策
• • • • • • • • • • • • • • 要不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是感染性疾病吗) 用那一类抗感染药物?(是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 用哪一种抗菌药物?(是什么细菌引起的感染) 细菌对所选药物敏感吗?(近期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如何) 用药剂量足够吗?每天一次还是分次给药?(药物PK/PD) 静脉用药还是口服治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能达到感染部位如肺脓肿内部吗?(药物的组织浓度) 药物作用够强大吗?(杀菌或抑菌,要联合用药吗) 病人的身体状况能承受这种药物吗?(肝肾功能等副作用) 没有更便宜但效果仍良好的药物?(药物经济学分析) 用1周就停药感染会复发吗?(用药疗程问题) 会引起二重感染吗?(对正常菌群的影响) 会出现耐药菌吗?(防细菌耐药突变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