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_习题集(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_习题集(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_习题集(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西方经济学》(编号为02032)共有单选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一般而言,供给曲线是一条()

A.垂直直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水平直线

2.下列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明显大于其它的是( )

A. 食盐

B. 大米

C. 鸡蛋

D. 汽车

3.当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

A.边际效用曲线为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 D. 边际效用为负

4.消费者剩余是( )

A.消费过剩的商品

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货币的总效用

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5.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l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0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

A.停止购买 B.减少X的购买置,增加购买y商品

C.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购买y商品 D.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6.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

A.必然得到最大的利润 B.不可能亏损

C.必然是最小亏损 D.若获利,利润最大;若亏损,损失最小

7.在完全垄断厂商的最好或最优产量处 ( )。

A.P=MC B.P=SAC的最低点的值

C.P最高 D.MR=MC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 )。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9.某厂商以既定的成本产出最大的产量时,他( )。

A.一定是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B.一定是没有获得最大的利润

C.是否获得了最大的利润,还是没有办法确定

D.经济利润为零

10.如果边际成本在一定的产出范围以内大于平均成本,那么在这一范围内,产出的增加将会使平均成本( )。

A.升高 B.降低

C.升高或者降低将会取决于可变成本的变化 D.保持不变

11.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工会垄断时,工人的工资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

12.当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之间无关系 B.正外部性 C.负外部性 D.外部性

13.当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损失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之间无关系 B.正外部性 C.负外部性 D.外部性

14.以下选项中是公共产品的特征的选项是:()

A.排他性 B.竞争性 C.特殊性 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5.以下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

A.外部效应 B.公共产品 C.信息不对称 D.完全竞争

16.当需求价格弹性()时,消费者在产品上的总支出达到最大值。

A. 小于0

B. 大于0小于1

C. 等于1

D. 大于1

17.在一个简单经济的循环图中,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

A.相等,因为企业最终是被家户所拥有的

B.当且仅当没有储蓄的时候相等

C.相等,因为任何一个交易都有一个卖方和买方

D.不相等,因为一些人的收入是非生产性的

18.计算GDP时使用市场价格作为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因为( )。

A.市场价格不会变化太大,所以适合年度比较

B.如果市场价格和人们对商品的主观估价背离,政府就会设置最低和最高价格

C.市场价格反映了商品和劳务的价值

D.上述都错误,政府不使用市场价格来计算GDP

19.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投资增加

20.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A.增加 B.不变C.减少 D.无法判断

21.若想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按照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约为()

A.2 B.3 C.4 D.5

2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B.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C.繁荣.复苏.衰退.萧条 D.衰退.复苏.萧条.繁荣

2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在于( )

A.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化,有对投资产生影响

B.两者都说明投资是怎样产生的

C.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经济怎样陷入萧条

D.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萧条,后者说明经济怎样走向繁荣

24.财政政策包括()。

A.维持货币供给稳定 B.用消费产品安全法规提高消费者信心C.管理银行业和证券业以鼓励有效的投资 D.用政府开支和税收改善宏观经济运作25.当中国人民银行买卖政府债券时,它是在()

A.操纵贴现率 B.改变法定准备金率规定

C.对贴现窗口业务进行配额限制 D.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26.衡量通货膨胀最重要的指标是()。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工业指数

27.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之间有关系。

A.失业与通货膨胀 B.失业与产量

C.总需求与总供给 D.通货膨胀与产量

28.通常由总需求曲线的变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C.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D.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29.经济学家对理性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A. 是什么决定消费者的目标和需要

B. 为什么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C. 消费者的偏好如何影响他们所作的选择

D. 为什么消费者的偏好会随时间而改变

30.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A.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

B.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

C. 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

D. 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

31.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实证经济学

D. 规范经济学

32.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 )

A. 咖啡需求曲线右移

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

C.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

D.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

33.成功的商品广告会()

A.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左移

B.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C.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右移

D.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34.技术进步一般会导致()

A. 供给曲线右移

B.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

C. 一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D.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

35.任何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 ( )

A. 供给量小于需求

B. 卖者不能卖出他们供应出售的全部商品

C. 价格会下降

D. 消费者可以买到他们想买的全部商品

36.如果一种商品富于价格弹性需求,商品价格上升5%将()

A. 增加需求量超过5%

B. 增加需求量小于5%

C. 减少需求量超过5%

D. 减少需求量小于5%

37.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收入下降,这意味着()

A. 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 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C. 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D. 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38.某地区的居民收人从去年的1亿元,上升到今年的1.2亿元,对X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了30%,该种商品是()

A. 必需品

B. 奢侈品

C. 低等品

D. 吉芬商品

39.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

B. 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

C.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不变

D.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

40.激光唱片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是()

A. 由于激光唱片价格上升而引起的购买力下降而带来的对激光唱片消费的影响

B. 激光唱片需求的收入弹性

C. 因激光唱片价格上升而带来的激光唱片消费的减少

D. 激光唱片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激光唱片消费的影响

41.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增加是因为()

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下降

B.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价格下降

C. 现在消费者可花费的钱多了

D.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价格上升

4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以下哪一种现象()

A. 资源是稀缺的,但某些资源比其它资源更稀缺

B. 一国居民拥有的某种东西越多,他们获得更多这种东西的愿望就越低

C. 当两种资源中的一种投入不断增加,而另一种资源数量固定时,产出增加,但是增加量越来越少

D. 当两种资源中的一种投入不断增加,而另一种资源数量固定时,产出最终减少

43.在供求力量自由作用的情况下,一次谷物歉收的效果通过()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价格下降

44.厂商从销售其生产的产品中获得的金额叫 ( )

A.超额利润 B. 边际利润 C.边际收益 D. 收益

45.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 )

A. 生产函数

B. 生产可能性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 总成本曲线

46.使用5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 )

A. 3

B. 30

C. 35

D. 36

47.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 企业数量很少

B. 进出该行业容易

C.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D. 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48.竞争市场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将以()为目标来设定产量

A. 价格超过边际成本

B. 边际成本大于价格

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 总成本等于总收益

49.如果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某一个可变要素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

A.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产量的增长等幅变化

B. 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C. 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小于产量的增长幅度

D. 产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幅度

50.市场失灵指的是()

A. 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

B. 不能产生任何有用成果的市场过程

C. 以市场为基础的对稀缺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D. 收入分配不均

二、名词解释题

51.欲望

52.机会成本

53.实证分析

54.动态分析

55.需求定理

56.供给函数

57.需求价格弹性

58.效用

59.消费者剩余

60.预算线

61.边际替代率

62.价格效应

6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64.等产量曲线

65.边际技术替代率

66.规模报酬

67.公共产品

68.国民收入核算

69.国内生产总值

70. IS曲线

71.经济增长

72.货币政策

73.利润最大化原则

74.无差异曲线

75.交叉弹性

三、计算题

76.假定在某小型市场中,猪肉的需求函数为:Qd=200-10P;供给函数为:Qs=15P-50(Qd 、Qs均以“斤”为单位,P以“元/斤”为单位),问:

(1)猪肉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元?

(2)猪肉的均衡销售量是多少斤?

(3)如果规定猪肉的最高限价为5元/斤,猪肉的供求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出现什么现象?

77.假设I=2000亿元,C=500+0.8Y,求投资乘数,均衡国民收入和消费量。

78.一个简单经济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如下:

C=400+0.2Y

I=240-400r

(1)构造IS曲线,并进行解释。

(2)Y=1000时,利率水平是多少?Y上升到1020时,利率水平又是多少?

79.一名大学生即将参与三门功课的期中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

80. 假设垄断厂商拥有不变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且5==MC AC ,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P Q D -=53,求:

(1)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价格产量,并求出相应的利润水平。

(2)如果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市场产出水平为多少?

81. 设生产函数Q=LK-0.2 L 2-0.8 K 2

, K=10,求:

(1)L 的平均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函数。

(2)当L 分别为何值时,AP L =0,MP L =0? 82. 假定某国经济可由下式描述:

C=90+0.9Y

I=200-1000i

L=Y-10000i

若比例所得税率为33%,政府购买为710美元,实际货币供给为500美元,求:

(1)最初的投资总额和赤字水平?

(2)货币供给量如何变化才能使该国政府达到预算平衡?

83. 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 (Q )=Q 3-10Q 2

+17Q+66:

(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SAC (Q )、AVC (Q )、AFC (Q )和MC (Q )。 84. 假定某厂商需求如下:Q=5000-50P 。其中,Q 为产量,P 为价格。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AC=6000/Q+20。问: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最大化的利润是多少? 8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 1X 22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四、简答题

86.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87.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8. 什么是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并用图表示

89. 什么是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并用图表示

90.什么是支持价格?政府实行支持价格对产品的供求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

91.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9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93.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94.供给弹性的分类

95.试分析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96.简述无差异曲线的一般特征

97.试说明理性的生产者短期应如何组织生产?

98.简述规模报酬变动成因

99.怎样区分经济学中的短期和长期

100.简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101.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取决于哪两个因素?

102.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政策手段有哪些?

10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是哪些?

10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05.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106.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的异同

107.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什么?

108.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109.中央银行在金融以及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如何?

110.简述西方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

五、论述题

111. 怎样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D

3. D

4. C

6. D

7. D

8. B

9. C

10. A

11. A

12. B

13. C

14. D

15. D

16. C

17. C

18. C

19. B

20. C

21. B

22. B

23. A

24. D

25. D

26. A

27. A

28. A

29. C

30. D

31. B

32. D

33. C

34. A

35. A

36. C

37. D

38. B

39. D

40. A

41. B

42. C

43. B

45. A

46. B

47. A

48. C

49. B

50. C

二、名词解释题

51.欲望:欲望是指人们的需要,它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类的欲望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进而具有无限性。

52.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53.实证分析:首先给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但它并不对这些假定是否正确进行探讨,而是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后果。它企图超脱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54.动态分析:引入时间因素,是在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来说明在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是如何影响原有均衡状态的变化。

55.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描述了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内容是:假定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56.供给函数: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以Q S代表供给,a,b,c,d,…,n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Q S=f(a,b,c,d,…,n)

57.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58.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即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感。可见,效用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5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根据其所了解的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就会出现差额,这个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60.预算线:消费者的预算线,又叫消费可能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61.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而愿意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表达式为:MRSxy=-△Y/△X

62.价格效应: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这称为价格效应。价格效应可以被进一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

6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这就是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64.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

65.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66.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指当所有投入同比例增加时,总产量的反应程度。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67.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不具备消费或使用的竞争性的商品,有时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它有两个显著特征: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68.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体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靠国民收入来衡量和表现。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和体系就称为国民收入核算。69.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70. IS曲线:是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由于这些组合都是由投资等于储蓄这个条件推导出来的,因此,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总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这条曲线也就被称为IS曲线。

71.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适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7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手段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通过对货币和信用的操纵,对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施加影响。主要手段有三个: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也称作货币政策的三件武器。

73.利润最大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指在什么条件下,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 = MC)。

74.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表示在偏好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获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75.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简称为交叉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交叉弹性的大小由交叉弹性系数加以衡量。交叉弹性系数被定义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三、计算题

76. (1)由Qd = Qs 可以求得均衡价格是10元/斤。(2)将均衡价格是10元/斤代入Qd 或者Qs 中,都可以得到均衡销售量为100斤。(3)如果强行规定猪肉的最高限价为5元/斤,就低于均衡价格10元/斤,会出现猪肉的需求旺盛,导致超额需求,供不应求,猪肉短缺。由于需求大而供给小,会出现排队抢购、发放票证实行配给、黑市交易等现象。 77. K=1/(1-mpc)=1/(1-0.8)=5;

Y=C+I=2000+500+0.8Y ,Y=12500;

C=500+0.8Y=500+0.8*12500=10500

78. (1)S=Y-C=Y-(400+0.2Y)=0.8Y-400,I=240-400r ;令I=S ,得r=1.85-0.0005Y ,这就是IS 曲线,其含义是使产品市场均衡(投资等于储蓄)的所有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2)Y=1000时,r=1.35;Y=1020时,r=1.34

79. 所谓最佳方案就是在复习每一科对该学生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出现。我们可以将分数看作效用,小时数看作增加的单位数。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由MU=T M

??,当

S M E MU MU MU ==时总效用最高。由以知,TT=6,即当复习的总效用最高。时101,2,3======S M E S M E MU MU MU T T T

经济学用3小时,数学用2小时,统计学用1小时

80. (1)由需求曲线P Q D -=53可得边际收益曲线Q MR 253-=,当MR=MC 时,Q=24,P=29,R=57624)529(=?-

(2)P=AC=5,则Q=48

81. (1)APl=10L-0.2L*L-80

(2)MPl=10-0.4L

(3)当L=10时,AP=0;当L=25时,MP=0

82. (1) 消费函数为C=90+0.9(Y-Y/3)=90+0.6Y,IS 曲线为Y=2500-2500i ,利率和收入的均衡等式为:i=0.20-0.00008(M/P),Y=2000+0.2(M/P).起初利率为16%,代入投资函数得投资额为4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2100美元。因为税率为收入的1/3,则税收总额为700美元。由于政府支出710美元,所以财政赤字为10美元。

(2)为了平衡预算,税收必须增加10美元。这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必须增加30美元。由于货币政策乘数为0.2,货币供应必须增加150美元。

83. TC (Q )=Q 3-10Q 2+17Q+66 中前部分Q 3-10Q 2+17Q 是可变成本,66是不变成本。 SAC (Q )=STC/Q=(Q 3-10Q 2+17Q+66)/Q=Q 2

-10Q+17+66/Q

AVC (Q )= TVC/Q=(Q 3-10Q 2+17Q )/Q=Q 2-10Q+17

AFC (Q )=TFC/Q=66/Q

MC (Q )=dSTC/dQ= 3Q 2-20Q+17 84. 由Q=5000-50P 得 P=100-0.02Q

TR=P*Q =(100-0.02Q)*Q=100Q-0.02Q 2

由AC=6000/Q+20 得TC=6000+20Q

利润π=TR-TC=100Q-0.02Q 2-6000-20Q=-0.02Q 2+80Q-6000

当MR=MC 时利润最大化,即 100-0.04Q=20 Q=2000 P=60

π=TR-TC=-0.02Q 2+80Q-6000=74000

85. U=3X 1X 2

2 MU1=3X 22 MU2=6X 1X 2

根据均衡条件:MU1/P1=MU2/P2 即:12212

2433

263x x x x x =?= 3024

1293312

94354030202221211221=??==???==??

??==+X X TU x x x x x x

四、简答题 86. 解决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限性的基本矛盾是西方经济学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欲望无限性

欲望是指人们的需要,它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类的欲望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进而具有无限性。

(2)资源稀缺性

在无限欲望的支配下,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 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社会就要生产更多精美的物品和提供更多完善的劳务,需要更多的资源。但是,在一定时期,可用于生产物品和提供更多劳务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需要总是远远不足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3)选择

具体来说,经济学中的选择问题包括以下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A .生产哪些物品或劳务(what )及生产多少某种物品或劳务(how many )

B .怎样生产这些物品或劳务(how )

C .为谁生产这些物品或劳务(for whom )?

87. 影响需求的因素一般来说主要包括:(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预期

影响供给的因素一般来说主要包括:(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要素的价格(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厂商的预期(6)政府税收与政府补贴

88.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不变时,由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a) 需求量的变动 (b) 需求的变动

89.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由其它影响供给的因素变动所引起的生产者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而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时,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生产者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a)供给量的变动 (b) 供给的变动

90.支持价格又叫最低限价,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如不少国家都有对本国的农产品生产采取最低限价,以扶植农业的发展。它有时也被用于要素的价格上,如最低工资法。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支持价格会引起供给过剩。为了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理过剩产品。比如政府收购过剩产品,要么用于储备,要么用于出口等。在出口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而受阻的情况下,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负担。

91.根据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如果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 d=0,则称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完全无弹性,或简称为需求无弹性。

(2)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在0和1之间,即0<E d<1,则称消费者对该商品的

需求缺乏弹性,或简称为需求缺乏弹性。

(3)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 d=1,则称需求为单位弹性。

(4)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为大于1的有限数值,即1<E d<+∞,则称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或简称为需求富有弹性。

(5)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 d=+∞,则称需求为无限弹性。

92.价格弹性的大小就与个人的偏好有直接关系。除了偏好以外,下面一些一般性的因素也对需求的价格弹性产生影响:(1)商品可替代的程度(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相应于价格变动,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93.(1)缺乏弹性的物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会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这是因为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物品来说,需求量变动的比例总是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

(2)富有弹性的物品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会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物品来说,需求量变动的比例总是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

94.依照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也可以把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如果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Es=0。则称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完全无弹性,或简称为供给无弹性。

(2)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在0和1之间,则称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或简称为供给缺乏弹性。

(3)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Es=1,则称供给为单位弹性。

(4)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为大于1的有限数值,即Es大于1小于无穷大,则称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或简称为供给富有弹性。

(5)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等于无穷大,则称供给为无限弹性。

95.对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三种解释:

(1)用生理或心理原因来解释: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增加,从同一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生理满足程度,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所以边际效用递减。

(2)反证法:如果边际效用不呈递减趋势,假定消费者可免费取用商品时,则他对任何消费品的需要量都是无穷大的。而事实上,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需要总会停止的,在停止的这一点上,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而边际效用为零。那么,在停止之前边际效用必然是递减的。

(3)配置论:一般情况下,每种物品都有几种用途,按重要性可以分出顺序。消费者随着获得该物品数量的增加,会将其逐次用到几种用途上。这说明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比如水,按重要程度顺序,依次有饮用、洗浴、洗衣、浇花等用途。水很少时,它会被用于最重要的用途如饮用。随着得到的水量增加,它会被逐次用到洗浴、洗衣、浇花等相对来说越来越不重要的用途上。这说明水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在以上三种解释中,第一种解释只能靠心理感受证实,缺乏客观性。第二、三种解释可以通过观察消费者行为并进行推论来证实。

96.根据前述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其形状,可归纳出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2)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具有连续性,因此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存在着由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组成的一组无差异曲线群,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表示一种满足程度。

(3)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其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97.在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时,我们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把图分为三个区域,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P最大—TP最大)为宜。这一区域为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又称经济区域,其它区域都不是经济区域。

98.一个行业或一个厂商生产规模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的,每个行业或厂商都应根据自己生产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度规模。厂商选择适度规模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生产规模处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则说明该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小,此时应扩大规模以取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利益直到规模报酬不变为止。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则说明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此时应缩小生产规模以减少规模过大的损失,直到规模报酬不变为止。西方经济学家用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来解释规模报酬的变动问题。

99.短期指这样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企业的一部分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另一部分生产要素是可变的。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即这段时期中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作出相应的调整。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因此厂商可以根据需求状况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扩大或缩小企业的生产规模,乃至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应该注意的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标准来划分短期与长期。不同行业中的短期与长期也不同。这取决于投入品变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五年,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五年为界,而变动一个小食店的规模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仅为一个月。

100. MC曲线和AC曲线、A VC曲线分别相交于AC曲线、A VC曲线的最低点。由于MC 曲线呈U型,所以AC曲线、A VC曲线也必然呈U型,且必然与MC曲线相交于两者的最低点。

101.“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简称为边际产品MP)。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简写为MRP)。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P=MP×MR

因此,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取决于两个因素: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物质产品(MP)的变化和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MR)的变化。

102.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缩小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手段主要是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

收入分配中的税收政策其目的是通过税收减少富人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用于这种目的的税收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财产税,以及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税收政策是通过对富人征税来实现收入平等化,那么,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以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例如,给失业工人的失业津贴,给老年人的养老金,对收入低于贫困线者的贫困补贴,对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的补助,等等。第二,向贫困者提供就业与培训机会。第三,医疗保障与医疗援助。第四,最低工资法等保护低收入者的立法。第五,向低收入者提供低房租住房,等等。

10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是:

(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净值(NNP):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以后的产值。

(3)国民收入(NI):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的总和。

(4)个人收入(PI):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在一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指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在一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缴税部分所余下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或者用于个人消费,或者作为个人储蓄。

104.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就可以得出国民生产净值。从国民生产净值中减去间接税就得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减去企业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加上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就是个人收入。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税收(例如所得税,财产税等)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105.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和技术三大因素。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平均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106.相同点:(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中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3)规模收益不变。

不同点:(1)哈罗德—多马模型假设资本和技术不能相互替代,而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两者可以相互替代。(2)哈罗德—多马模型假设资本-产量比不变,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资本-产量比可变。

107.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定增长的条件为人均资本不发生变化,或者说每人使用的资本量不变。要实现这种状态,Δk=0。则人均储蓄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换句话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条件是:

sy=(n+δ)k

108.经济周期一般可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阶段。繁荣是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衰退阶段,投资下降,失业增加,产出下降。萧条是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降,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复苏阶段,经济走出萧条专向上升,走向繁荣。

109.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现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当今世界除了少数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已独立的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中央银行。它在美国是联邦储备局,在英国是英格兰银行,在法国是法兰西银行,在德国是联邦银行,在日本是日本银行。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1)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并根据市场需求调节货币供应量。

(2)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3)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它代理国库,一方面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账;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既用贴现短期国库券等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用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的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第三,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关系;第四,执行货币政策;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110.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几个重要的观点:

(1)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即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了。

(2)提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这就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

(3)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因此,也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的失业率。

(4)可以运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菲利普斯曲线为宏观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论述题

(略)……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全面)

一、试题类型:A型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类型说明: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 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2.对经济学家来讲,非理性意味着( ) A.人们无意识的伤害自己 B.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C.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 D.人们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加以考虑,从而做出反常的选择 3.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 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 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需求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密切。需求曲线越是______,则购买者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映越敏感。 ( ) A.陡峭B.向右延伸 C.平缓D.靠近纵轴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时,他愿意放弃多少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 ) A.0.5 B.2 C.1 D.1.5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8.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 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______。( ) A.10元B.5 元 C.15元D.7.5元 9.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 名词解释 1、福利经济学 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 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 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 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 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经济学题库及答案(21)

Economics, 11e, Global Edition (Parkin) Part 4 Review 1 Firms and Markets 1) Ms. Lollipop opened a candy store in December 2013. She rented a building for $25,000 a year and used $30,000 from her savings account, which earned an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percent, to buy capital equipment. In December 2014, the market value of her capital equipment was $26,000. What is the economic depreciation of Lollipop's capital? A) $3,000 B) $4,000 C) $1,000 D) $25,000 Answer: B Topic: Economic Depreciation Skill: Conceptual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Part Review 4 AACSB: Analytical Skills 2) Ms. Lollipop opened a candy store in December 2013. She rented a building for $25,000 a year and used $30,000 from her savings account, which earned an annual interest rate of 5 percent, to buy capital equipme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operation, Lollipop paid $28,000 to her employees, $10,000 for utilities, and $16,000 for goods she bought from other firms. In December 2014, the market value of Lollipop's capital equipment was $26,000. Lollipop's best alternative to running her candy store is to work as a sales clerk at Winn-Dixie for $15,000 a year. What is Lollipop's total opportunity cost? A) $99,500 B) $94,000 C) $79,000 D) $20,500 Answer: A Topic: Opportunity Costs Skill: Conceptual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Part Review 4 AACSB: Analytical Skills

经济学练习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 A 商品本身的价格; B个人偏好; C 其他商品的价格; D 个人收入 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 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 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 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 C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4、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5、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 需求函数的斜率; 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8、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 性()。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9、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 A 正确; B 不正确; C 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 D 难以确定。 1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一弹性; D 难以确定。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2,则()。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 3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 一般均衡: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 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 补偿变差: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 补偿剩余: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 共有产权: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 私有产权: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 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 A.马歇尔 B.庇古 C.凯恩斯 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 A )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 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 ABCDE )

(完整版)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 1—1—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体经济单位 B 、国民经济 C市场 D 、一般均衡问题 答案:A 1—2—1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B 1—2—2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替代品的最直接的影响是 A、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替代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替代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替代品的价格下降 答案:A 1 —2—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 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B 1 —2—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下降,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总量变化为 A、增加30单位 B 、减少30单位 C 增加130单位 D 、减少130单位 答案:C 1—2—5 其它条件不变时, 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将导致该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答案:B 1—2—6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需求增加B 、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 答案:C 1—2—7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A、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供给量增加D、供给量减少 答案:D 1—2—8 消费者偏好与商品需求按 A、同方向变动 B 、同方向不同比例C 、反方向变动D 、反方向同比例

微观经济学题库含答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 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 ?医生; B ?苹果; C ?铁矿石; D ?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 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 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 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 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 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 ?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 C ?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7.经济学可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个量经济,总量经济D ?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D.个人的生财之道 A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 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8汇编

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对于A和B, B. 对于A和B, C. 对于A和B,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二、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分析2.一般均衡分析3.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一般均衡6.产品转换率 7.不可能性定理 三.简答题 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经济学1附答案

政治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近代西方经济学 B .现代西方经济学 C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D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商品交换 B .社会生产力C.物质资料生产 D .社会生产关系 3、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 .交换 B .分配C.生产D.消费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 .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 D .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 .揭示剩余价值规律B.揭示经济规律C.揭示价值规律D.揭示社会发展规律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A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 .经济基础C.生产方式 D .经济规律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劳动价值论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C.价值 D .使用价值和价

值 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 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10、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1、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市场经济规律 1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是() A.商品的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 B.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 因素 C.两者互相决定 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13、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增减不定 1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不变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浙江2014年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00286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效用基数论和效用可比论 B.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效用基数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D.序数效用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 2.苏联采用的社会保障立法是 A.国家统一立法 B.国家分项立法 C.统分结合型 D.计划安排型 3.社会保险分配原则应以 A.效率为主,兼顾公平 B.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 4.国际劳工公约对生育假期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前产后休假不应少于 A.10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5.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 A.单位负担的原则 B.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C.个人负担的原则 D.单位、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 6.国外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一般都占本人原工资收入的 A.30%~50% B.40%~50% C.40%~60% D.50%~60% 7.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决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______年的即可退休。 A.30 B.15

微观经济学题库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 2、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映? D、收入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节 B、企业获取报酬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分配稀缺资源及不同的用途 D、人们靠工资生活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 A、与稀缺性和选择有关的问题 B、如何在证券市场上盈利 C、何时无法作出选择 D、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 5、“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最终要被消耗光 6、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市场上贩卖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7、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

A、供给大于需求 B、失业或者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资源得到最适度分配使用 8、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 导致另—种物品生产的增加 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 9、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通货紧缩 C、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减少,资本品生产下降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11、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 1982年8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己超过30000美元 1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 A、一般均衡论 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D、完全竞争市场下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西方经济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学 2、解释现象 3、验证 答案: 1、经济学:研究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现象的科学。 2、解释现象:是指这样一个过程:对现象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并由此推出可验证的含义,然后加以验证。 3、验证:用观测到的事实与理论含义对照,以确定理论是否错误的过程。 二、判断题 1、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从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 2、检验经济模型就要比较它的预期与现实世界的情况。( ) 3、“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一门经济学课程”是实证表述。() 4、“中国应该限制私人小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 答案:1、错2、对3、错4、错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实证表述的是( )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 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2、检验经济模型的方法是( )。 A.检验它的假设是否现实 B.比较它的预期与事实 C.由权威的领导人或经济专家作出结论 D.以上各项都是 3、下列假设小不属于经济模型的关键假设 A.人们有偏好 B.人们要实现最优化或经济化 C.人们要受既定的资源与技术的限制 D.人们的选择是不协调的 答案:1、C 2、A 3、C 四、问答题 1、下面的论述中哪些是实证的,哪些是规范的?为什么? (1)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 (2)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3)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别扩大是正常的。 (4)效率比平等更重要。 (5)效率就是生产率的提高。 答案:(1)是规范表述。了含价值判断,表述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是实证表述。不涉及应该提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 (3)是实证表述。因为这也是对一种客观现象的描述,不涉及收入差别扩大是否应该的问题。 (4)是规范表述。因为强调效率更重要就表明认为一个经济应该实现效率优先。 (5)是实证表述。因为它只说明了效率是什么。 2、解释现象包含哪四个过程? 答案:提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推出可验证的含义、验证。 第二章成本与收益 一、名词解释 1、理性人假设 2、成本 3、收益 答案: 1、理性人假设: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2、成本:是指人们选择时放弃的最大利益. 3、收益:指人们获得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经济学》练习题库 一、填空题 1.运输经济学是的一个分支。 2.运输代理制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经营方式,它通过提供“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的服务,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货主服务。 3.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 4.当代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交通运输业广泛使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 5.运输化的三个阶段是指前运输化、运输化以及。 6.城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从整体看,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密集型经济。 7.在劳动的专业分工中,各地都只专门生产对其有最大利益的产品,这里遵循的是经济学中的原则。 8.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和两个领域。 9.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区位影响因素,经历了由强化到逐渐的过程。 10.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劳务需求称之为需求。 11.杜能的区位理论又被称为“集约化经营程度理论”。 12.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共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

13.按照市场规则起作用的范围,可将它分为制度性的市场规则和性的市场规则两大类。 14.经验表明,铁路运输中当存在联合成本和成本时,各种运输产品的成本比单一产品的成本低,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多产品经济”。 15.运价只有价格一种形式。 16.运输业的产品就是反映客货位置变化的,其复合计量单位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17.垄断和是运输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18.飞机的容量经济是指大型飞机的运输成本小型飞机 19.运输成本是随的变化而递远递减的 20.当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E│>1时,称之为需求弹性。 21.城市经济是一种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型经济。 22. 实际上是国家对运输业实施的特殊管理,也是执行社会运输政策的手段之一。 23.许多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逐步呈现出从供需适应型到型的转变。 24.就客运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而言,各种运输方式在方面 的差别是驱动客运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25.城市化是一种过程,它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 26.运价的形成机制取决于。

福利经济学简单题答案

第一章 二,简答 1、1、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 答:::福利经济学又称为规范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规范问题较多的分支学科。实际上,福利经济学既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从其研究社会经济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看,是属于实证性分析;从其对社会经济政策展开规范分析并作出最佳选择来看,属于规范性分析,因此,它的研究内容具有双重性。 2、个人福利与个人效用的关系:: 答:::个人福利是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一般来说,从下面的几种情况下,而这是偏好的。(1)当个人偏好受到他人福利状况的影响的时候。(2)利他主力行为eg:公交让座。(3)固守不利的传统习惯(4)不理智的选择,eg,抽烟,酗酒。 3、3、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答:::(1)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和约翰穆勒;提倡社会改革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2)功利主义思想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们本性是趋乐避祸,趋利避害(3)福利的创始人:庇古,他主张征收累进税制,(4)20世纪初40年代,柏格森和薛穆尔森分别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第二章帕累托&&&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一,什么是帕累托原理 答:::帕累托原理包括两部分,一是帕累托改进,属于动态社会资源配置判断标准;二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静态社会资源配置标准。(1)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革使得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有所改善,那么该项改革是最理想的,是可取的。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动,在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的同时,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造成不利的影响,该项改革是否可取就难以确定了。(2)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此时达到了最优状态,不需要作任何政策变动;否则就会偏离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二,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类型,主要特点:1.市场主体极多,因此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均不能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2.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3.无市场交易费用,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由于这些特点在现实中很难满足,真正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现实中至多存在某些市场特征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按照完全竞争市场的规律来进行分析。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价格固定不变,P=MC=AC=AR=MR;2.低价高产出,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3.生产者以最低成本生产,资源得到充分使用,不存在超额利润。 三、帕累托最优与产权分析 答:::由于建议费用的存在,因而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就有影响;并且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也会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效果。私产制度由于其交易费用最低,因而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产权制度。不仅每一种产权制度都有交易费用问题,而且一种产权制度向另一种产权制度的转变也存在变迁成本问题。因此,制度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引申开来,收入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制度,它与产权制度密不可分。产权制度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收入分配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补充。故在建议费用不为零的显示经济中,收入分配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与独立经济学第二定理的结论似乎相左,但实际上二者并行不悖。 第三章补偿原理 一、为什么说卡尔多补偿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答:::卡尔多补偿变准是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所谓的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经济政策改革前的状态A和政策改革后的状态B,不存在所有社会成员都一致的偏好B,但相对于原始状态A,均一致的偏好对状态B的一个重新分配,那么我们称B潜在帕累托优于A。卡尔多补偿变准与帕累托改进的关系很直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导论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T 2.不同制度的社会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F 3.规范分析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为基础,不同的研究者对同样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T 4.资源丰富的国家不需要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只有资源贫乏的国家才必须面临这些问题。F 5.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和消费者的决策。(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T 6.宏观经济学研究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T 7.经济人假设认为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T 8.某年某国经济增长率是3%,失业率是4%,这是实证表述(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

规范表述,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T 9.我国现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F 10.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T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何者说明了稀缺性d a 某些国家总是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进行生产; b 尽管资源是有限的,但是资源浪费大量存在; c 资源的数量总是能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 d 资源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限的。 2.实证表述是关于(c)的表述。 a 价格; b 数量; c 是什么; d 应该是什么。 3.在经济学领域中,研究单个市场的经济学分支被称为:b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个体经济学; d 市场经济。 4.当经济学家们研究是否该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时,他们所采用的是a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保障学精选试题题库及答案

社会保障学复习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员工住房福利计划的形式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将这些计划概括为三类,即现金补助、实物资助和(D )。 A.服务补助 B.个人储蓄计划 C.提供公司公寓、宿舍D.购房贷款 2.能体现国家、雇主、雇员在社会保险方面责任共担原则的基金模式是(C )。 A.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B.社会福利基金C.社会保险基金D.补充保障基金 3.下列有关政府公共预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没有保值增值压力 B.体现较高的福利水平和社会公平性 C.可以积累基金 D.政府责任大

4.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烈士的标准是(A )。 A.80个月工资 B.40个月工资C.20个月工资 D.12个月工 资 5.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是指(B )。 A.基金款存入银行 B.基金通过商业运作所创造的收益等于或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 C.收益应当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D.管理好基金,不让流失 6.新型福利制度的主体是(D )。 A.职业福利 B.社区服务 C.老年人福利 D.社会化福 利 7.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福利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包括财政价格补贴、民政福利和企业或单位办福利

B.没有独立运作的福利团体C.包括城镇和农村居民D.就业关联制度 8.下列有关新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 )。 A.以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重要标志 B.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制C.费用由单位和个人承担 D.统筹基金的起付线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 9.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标准制的计算办法为(A )。 A.RBRVS=(TW)(1+AST)(1+RPC) B.RBRVS=(TW)*(1+AST)+(1+RPC) C.RBRVS=(TW)*(1+RPC)+(1+AST)D.RBRVS=(TW)+(1+AST)+(1+RPC) 10.工伤保险管理部门每年对企业安全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伤保险费率。这种费率确定方法属于(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