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技术标准
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

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是一套规定无人机设计、制造、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的标准文档。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涵盖无人机的基本要求、设计标准、制造要求、操作规范和维护要求等方面。
首先,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对无人机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要求无人机应具备一定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能,包括最大起飞重量、最大飞行高度、最大飞行速度、最大飞行距离等限制。
此外,无人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防护措施,如防止碰撞的装置、防止电磁干扰的设计等。
其次,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对无人机的设计标准进行了规范。
该标准要求无人机的设计应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同时,无人机的结构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此外,无人机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布局和可靠性等因素。
第三,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对无人机的制造要求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要求无人机的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系统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无人机的零部件和材料选用应合理,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规定。
同时,无人机的组装和调试过程需要符合相关的要求,确保无人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第四,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对无人机的操作规范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要求无人机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飞行训练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无人机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
无人机的飞行范围和高度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确保飞行轨迹的安全与可控性。
同时,无人机的操作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飞行限制规定。
最后,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对无人机的维护要求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要求无人机的维护应符合相关的维护手册和维护程序,确保无人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无人机的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进行常规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同时,无人机的维护还需要记录相关的维护信息和维护记录,以便进行追踪和分析。
无人机涉及的GJB国军标标准

无人机概况和涉及的GJB国军标标准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逐步深化,无人机产业得到了突破式的发展,并成为了贯彻"军民融合"的典。
那么无人机关于GJB国军标和图书有哪些?也是很多用户相对比较关注的,下面融融网小编就推荐几个:关于无人机相关的GJB国家军用标准gjb 8265-2014 无人机机载电子测量设备通用规gjb 4108-2000 军用小型无人机系统部队试验规程gjb 5190-2004 无人机载有源雷达假目标通用规gjb 7201-2011 舰载无人机雷达对抗载荷自动测试设备通用规gjb 4994-2003 无人机载侦察装备定型试验规程gjb 5433-2005 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gjb 5309-2004 反辐射无人机被动雷达导引头通用规gjb 6081-2007 通信对抗无人机训练模拟设备通用规一、我国无人机发展概况中国无人机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1959年已基本摸索出安一2和伊尔-28两种飞机的自驾起降规律。
60年代中后期投入无人机研制,形成了长空l号靶机、无侦5高空照相侦察机和D4小型遥控飞机等系列,并以高等学校为依托建立了无人机设计研究机构,具有自行设计与小批生产能力。
其中无侦5的研制在中国无人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1969年国家下达研制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的任务,研制工作由航空学院承担。
主要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科学研究。
无侦5是一种在高空、高亚音速条件下飞行,执行昼间高空摄影侦察任务的无人机。
它使用的可见光照相机能绕其纵轴左右摇摆,从5个窗口进行拍摄。
飞机上装有一台小型、短寿命的涡喷-II发动机;一整套自动控制系统和无线电遥控遥测系统。
飞机本身无起落架等起飞着陆装置,由大型飞机带飞到4000—5000米的高度投放。
空中投放后自动爬升到工作高度。
在飞行中,按预编程序控制高度、航速、飞行时间和航程。
完成任务后,自动返航,飞到回收区上空,可在程控或遥控状态下进行伞降回收。
(完整版)无人机相关标准

无人机相关标准编制:王康林参照下列文件编制:GJB 2347-1995 《无人机通用规范》、GJB 3060-1997《无人机电气系统通用规范》、GJB 5433-2005 《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GJB 5434-2005《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通用要求》GJB 5435-2005《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中国(深圳)无人机产业联盟:民用《无人机通用标准》组成与主要技术参数1、组成:无人机:机体、动力装置、航空电气电子设备等任务设备:图像采集设备、投送设备、电子侦察设备、辅助设备等地面站及地面保障系统:无线电遥控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显示设备、起飞着陆设备、维修设备等2、尺寸:3、重量:空机净重能源重量有效载重最大起飞重量4、飞行性能:速度: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巡航速度高度:最大高度、最低高度、巡航高度续航时间:飞行半径:机动性能:最小转弯半径;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5、飞行平稳度:俯仰角、倾斜角、偏航角6、航迹精度:10m以内7、地面站控制半径:大于5公里8、环境适应性:温度、湿度、盐雾、淋雨、风力。
见下图:无人机在不小于4级风环境能起飞及在相对高度150m保持正常飞行。
9、电磁兼容性:参照GJB1389A-2005、GJB1210-1991和GJB / Z25-199110、起飞着陆性能:起飞发射系统:着陆回收系统:11、起飞回收时间:12、机械环境适应性:振动:冲击:或接触不良现象。
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数据不应丢失。
包装跌落:13、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
11.9无人机那么火?但是你知道无人机方面的标准规范有哪些吗?

前言大家好,我是薛哥,无人机在智能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但是你知道无人机方面的国家标准有哪些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01正文国际标准分类中,无人机涉及到安防、输电网和配电网、航空器和航天器综合、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理学、航天系统和操作装置。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无人机涉及到公共安全、电站、电力系统运行检修、总体技术要求、航天器综合、导航通讯系统与设备、摄影与遥感测绘、雷达、导航、遥控、遥测、天线综合、无线电通信设备、航空器及其附件综合、通信设备容量系列、标准化、质量管理、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技术管理、操纵系统及其附件。
电力行业标准DL/T 1482-2015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安防行业标准GJB 1411.1-2017 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要求GJB 1411.2-2017 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第 2 部分:无人直升机系统GJB 1411.3-2017 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第 3 部分:多旋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GJB 1411.4-2017 警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第 4 部分:固定翼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测绘行业标准CH/Z 3001-2010 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2-2010 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国家军用标准-总装备部GJB 8265-2014 无人机机载电子测量设备通用规范GJB 7796-2012 无人机用航空转子发动机通用规范GJB 7201-2011 舰载无人机雷达对抗载荷自动测试设备通用规范GJB 7104-2010 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信道通用要求GJB 7100-2010 无人机信息对抗载荷通用要求GJB 7105-2010 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端机通用要求GJB 7101-2010 无人机任务载荷通用要求GJB 7102-2010 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链路协议GJB 7053-2010 无人机转子发动机定型试验规程GJB 6722-2009 通用型无人机操作使用要求GJB 6760-2009 无人机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定型试验规程GJB 6703-2009 无人机测控系统通用要求GJB 6724-2009 通信干扰无人机通用规范GJB 6081-2007 通信对抗无人机训练模拟设备通用规范GJB 5435.8-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8部分:气动弹性不稳定性GJB 5435.7-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7部分:振动GJB 5435.5-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5部分:其它载荷GJB 5435.4-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4部分:发射及回收载荷GJB 5435.3-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3部分:地面载荷GJB 5435.11-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11部分:文件和报告GJB 5435.2-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2部分:飞行载荷GJB 5435.1-2005 无人机强度和钢度规范第1部分:总则GJB 5434-2005 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通用要求GJB 5433-2005 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GJB 5436-2005 无人机鉴定定型程序和审查文件要求GJB 5435.10-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10部分:飞行试验GJB 5435.9-200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第9部分:地面试验GJB 7103-2010 无人机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消息格式国家军用标准-国防科工委GJB 5887-2006 无人机任务设备通用要求GJB 2018A-2006 无人机发射系统通用要求GJB 5100-2002 无人机用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F3002-2014a 小型无人机系统(sUAS)指挥和控制系统设计的标准规格ASTM F2911-2014 小型无人机40;sUAS41多个复制件的设计和生产/建造的标准实施规程ASTM F2690-2008 向航空管理局电请无人机系统的建议步骤的标准指南:第I部分和第II部分ASTM F2636-2008 用于自主/准自主远程控制单引擎无人机着陆的商业用无人机系统(UAS)飞行实践测试标准的标准实施规程ASTM F2505-2007 应用联邦飞行管理局(FAA)颁布联邦飞行法规第21部分对无人机系统(UAS)要求的标准实施规程ASTM F2505-2006 应用联邦飞行管理局(FAA)颁布联邦飞行法规第21部分对无人机系统(UAS)要求的标准实施规程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标准SAE ARP 94910-2012 航空航天.车辆管理系统.军用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设计、安装和试验的规范指南国际电信联盟标准ITU-R REPORT M.2204-2010 无人机回避系统和感知系统的特点和光谱注意事项ITU-R REPORT M.2205-2010 960-1164 MHz频段和5030-5091 MHz频段上支持控制和非有效负载通信链路无人机系统AM(R)S分配研究结果ITU-R REPORT M.2171-2009 无人机系统特点及其在非隔离空域安全飞行的频谱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标准AIAA R-103-2004 无人机和远程操作飞机用术语。
(完整版)无人航空器相关标准

(完整版)无人航空器相关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无人航空器相关标准的全面指南。
无人航空器的使用正日益普及,因此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标准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合规性。
本文档将包括飞行操作、技术要求、飞行器分类等方面的相关标准。
2. 飞行操作标准2.1 管制区域根据空管部门的规定,无人航空器在特定区域内需要遵守严格的管制。
本标准将明确不同管制区域内的飞行限制和要求。
2.2 飞行路径规划无人航空器的飞行路径规划对于确保其安全与合规性至关重要。
本标准将指导用户在飞行前进行路径规划,并强调考虑天气条件、飞行器能力和相关管制限制。
2.3 飞行设备要求无人航空器的飞行设备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和功能要求。
本标准将列出飞行设备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3. 技术要求标准3.1 通信技术无人航空器的通信系统需要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标准将规范通信技术的要求,包括频率使用、干扰管理和数据传输安全等方面。
3.2 遥控系统遥控系统是无人航空器的核心控制部件,需要满足高精度和响应能力。
本标准将详细说明遥控系统的要求,包括遥控器性能、信号传输和编码解码等方面。
3.3 避障技术为了保证无人航空器的安全飞行,避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本标准将设定避障技术的性能要求,包括传感器类型、识别能力和自主避障能力等方面。
4. 飞行器分类标准4.1 规模分类根据无人航空器的尺寸和重量,本标准将划分不同的规模分类,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监管。
4.2 功能分类根据无人航空器的功能和用途,本标准将划分不同的功能分类,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技术和操作标准。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关于无人航空器相关标准的详细指南。
这些标准将帮助用户遵守法规,确保无人航空器的安全、可靠和合规性。
同时,这些标准也将促进无人航空器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标准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实际使用中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无人机技术参数要求

备注:加“☆”的参数为关键参数,需提供具有CNAS认证的国家级第三方检测
机构针对此机型出具的检测报告(将此报告上传至电子询价响应文件),并在提供的检测报告中标注出“☆”的参数的位置。
加“#”的参数为重要参数,需提供相关材料(将相关材料上传至电子询价响应文件)来证明所投产品满足这些重要参数的要求。
证明材料的形式包含宣传册、产品手册说明书、图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在提供的相关材料中标注出相关重要参数的位置。
二、交货期限:成交结果公告后7天内完成供货。
交货地址是安徽省黄山市屯
溪区。
三、成交人需要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四、付款条件:商品验收合格后,7天内向成交人支付成交货款的30%,2个
月后向成交人支付成交货款的60%,剩余10%留作质保金,一年后若无质量问题付清余款。
五、本项目的专家评审费需列入报价,由成交人支付,不提供发票或者收据。
完整版无人机相关标准

无人机相关标准参照下列文件编制:G J B2347-1995《无人机通用规范》、G J B3060-1997《无人机电气系统通用规范》、G J B5433-2005《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G J B5434-2005《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通用要求》G J B5435-2005《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中国(深圳)无人机产业联盟:民用《无人机通用标准》组成与主要技术参数1、组成:无人机:机体、动力装置、航空电气电子设备等任务设备:图像采集设备、投送设备、电子侦察设备、辅助设备等地面站及地面保障系统:无线电遥控设备、信息传输设备、显示设备、起飞着陆设备、维修设备等2、尺寸:3、重量:空机净重能源重量有效载重最大起飞重量4、飞行性能:速度: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巡航速度高度:最大高度、最低高度、巡航高度续航时间:飞行半径:机动性能:最小转弯半径;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5、飞行平稳度:俯仰角、倾斜角、偏航角6、航迹精度:10m以内7、地面站控制半径:大于5公里8、环境适应性:温度、湿度、盐雾、淋雨、风力。
见下图:无人机在不小于4级风环境能起飞及在相对高度150m保持正常飞行。
9、电磁兼容性:参照G J B1389A-2005、G J B1210-1991和G J B/Z25-199110、起飞着陆性能:起飞发射系统:着陆回收系统:11、起飞回收时间:12、机械环境适应性:振动:冲击:或接触不良现象。
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数据不应丢失。
包装跌落:13、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
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

中国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无人机行业的兴起,多旋翼无人机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航空器。
为了确保多旋翼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促进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多旋翼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
一、无人机的基本要求1.结构:无人机采用四旋翼结构,包括机身框架、四个动力装置、相应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保证无人机能够平稳飞行和悬停。
2.航空电子设备:无人机应配备必要的航空电子设备,如遥控器、飞行控制器、GPS导航系统、姿态传感器、电池等。
3.通信:无人机应配备可靠的通信系统,实现与地面站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确保可控制和监控无人机的飞行状态。
4.安全保护:无人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防碰撞系统、紧急返航功能、失控保护等,保证无人机的安全飞行。
二、无人机的技术要求1.起飞和降落:无人机应具备自主起飞和降落的能力,能够根据地面平稳程度和环境条件进行智能控制,保证安全且稳定。
2.飞行能力:无人机应能够自主飞行和悬停,具备一定的飞行高度和航行速度,保证飞行任务的完成。
3.自主导航:无人机应配备可靠的导航系统,能够自主进行导航和定位,实现飞行路径规划和避障,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4.飞行控制:无人机应具备良好的飞行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姿态控制、高度控制、航向控制等,保证稳定和精确的飞行。
5.电池续航:无人机应配备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具备较长的续航时间,确保飞行任务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6.图像传输:无人机应配备可靠的图像传输系统,实现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航拍图像的传输和存储。
三、无人机的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无人机的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关的飞行资质证书,具备一定的飞行经验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无人机并处理突发情况。
2.飞行控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应受到操作人员的实时控制,并按照操作人员的指令进行飞行。
3.空域管理:无人机应在指定的空域内进行飞行,并遵守相关的航空法规和安全规定,确保飞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装置、航空电子电气设备、任务载荷设备等组成。 3.2无人机系统 以无人机为主体,配有相关的分系统,能执行特定任务的一组设备。
无人机系统通常由无人机机体、任务载荷设备、无线电测控与信息传输分系 统、地面指挥控制站、发射与回收分系统、保障与维修分系统等组成。
5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5
2015-7-9 13:57:41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 度试验 GJB 150.1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JB 150.3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3部分:高温试验 GJB 150.4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4部分:低温试验 GJB 150.5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5部分:温度冲击试验 GB/T 2423.38-200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R水试验方法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 定湿热试验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 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JB 150.11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盐雾试验 GJB 150.16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6部分:振动试验 GJB 572A-2006(K) 飞机外部电源供电特性及一般要求 GJB 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9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9
2015-7-9 13:57:41
企业自定代号。 企业名称代号。 指标代号:用“M”“L”“S”“H”表示。 能源方式代号:用“E”“F”“M”表示。 分级代号:用“C”“M”“R”表示。 分类代号:用“F”“S”“M”表示。 产品专业区分代号用“UAV”表示无人机。
6.1.3同一系列的通用多轴无人机系统软件设计应满足系列化、标准化 及兼容性要求,新版本应兼容旧版本软件。
10
4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4
2015-7-9 13:57:41
多轴无人机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人机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分级与代号、技
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多轴无人机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输、贮存、使用和维
修等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3
2015-7-9 13:57:41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行业内认可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华 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长天航空 (Space Arrow)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九星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九 星天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 谋部第六十研究所、深圳洲际通航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彩虹鹰无人机研究 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创翼睿翔天空科技有限公司、保千里视像科技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华越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高科新农技术有限公司、深 圳市艾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盛禾无人飞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警圣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森讯达电子有限公司、深圳金狮安防无人机有限 公司、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南京交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合肥 佳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天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承德鹰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军生、胡志昂、宋鸿、杨金才、孙志坚、饶 军、邵振海、吕明云、李春波、肖文建、杨金铭、庞伟。 本标准与2015年6月26日发布。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JB5433-2005 《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 GJB3060-97 《 无人机电气系统通用规范》 GJB6703-2009 《无人机测控系统通用要求》 GJB2018 《无人机发射系统通用要求》 GJB2019-94 《无人机回收系统通用要求》 GJB2023 《飞行控制计算机通用规范》 GJB5200 《无人机遥测系统通用规范》 GJB5201 《无人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通用规范》 GJB5435 《无人机强度和刚度规范》 GJB1014 《飞机布线通用要求》 GJB 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GJB 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 150.18A-2009 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8部分:冲击试验 GJB 1362A-2007 《军工产品定型程序和要求》 GJB 1909A-2009 《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要求论证》 GJB 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1
2015-7-9 13:57:41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2
2015-7-9 13:57:41
目 录
1、范围...........................................................................5 2、规范性引用文件.................................................................5 3、术语和定义.....................................................................6 4、多轴无人机系统的技术指标.......................................................7 5、分类与编码.....................................................................8 6、要求..........................................................................10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17 8、交付与培训....................................................................18
6、要求 6.1设计要求 6.1.1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空气动力飞行的特点,适合空气中平
飞、侧飞、爬升、下降、悬停的姿态变化;正反桨与飞行器上需有对应的设 计标识。
6.1.2通用多轴无人机系统的硬件设计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 和向上兼容原则,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 电磁兼容性设计。硬件的选择应优先采用满足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强制性产 品认证要求的产品。
回的无人机,可另行规定航程要求。 (5)机动飞行性能 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6)起飞着陆性能 4.2重量指标 最大起飞重量;最大任务载重。
7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7
2015-7-9 13:57:41
4.3几何尺寸 全机长;机宽;机高。 4.4飞行姿态平稳度 俯仰角平稳度;倾斜角平稳度。 4.5航迹控制精度 4.6地面站控制半径 4.7定位精度 无人机定位精度;目标定位精度。 4.8环境适应性 (1)气候环境 存储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湿热;盐雾;淋雨;发射和飞行中承 受风力环境;低气压。 (2)力学环境: 冲击;加速度;振动;运输。 4.9起飞与着陆方式 4.10展开与撤收时间 4.11安全性 4.12保障性 可靠性;维修性。 4.13电磁兼容性 4.14抗干扰性 4.15互换性 4.16耐久性与寿命特性 4.17隐身性与目标特性 视觉隐身;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声隐身。
4、多轴无人机系统的技术指标 无人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或由详细规范规
定: 4.1飞行性能 (1)速度指标 最大平飞速度;巡航速度;最小速度等。 (2)高度指标 实用升限;最大使用高度;最低飞行高度等。 (3)续航时间 最大续航时间。 (4)飞行半径 一般指无人机从发射到返航的飞行半径;对于发射(或起飞)后不返
5、分类与编码 5.1通用多轴无人机系统从轴的数量依轴的数量增加而变化
8
多轴无人机系统通用标准.indd 8
2015-7-9 13:57:41
5.2无人机按重量分类(按民航法规): (1)微型(0千克-7千克); (2)轻型(7千克-116千克); (3)小型(116千克-5700千克); (4)重型(大型)(5700千克以上)。 5.3分级 无人机系统按续航时间可分为: (1)短航时;续航时间60分钟以内; (2)中航时;续航时间大于1h,不大于6h; (3)长航时;续航时间大于6h。 5.4代号和编码 无人机系统代号由领域主代号、产品专业区分代号、分类代号、分级 代号、能源方式代号、指标代号、企业名称代号和企业自定代号组成。 行业领域主代号:例如用“警察police”的首个大写字母“PL”表示 警用。 产品专业区分代号:用“无人机”的英语大写字母缩写“UAV”表示。 分类代号:用分类的平台构形表示。固定翼fixed wing用“F”表示、 单轴旋翼single shaft rotor用“S”表示、多轴无人机multi rotor用 “M”表示。 分级代号:用分级的续航时间表示。近航时Short用“S”表示、中航 时middle-distance用“M”表示、长航时Long用“L”表示。 能源方式代号:无人机使用电池能源用“E”表示,使用燃油能源用 Fuel power“F”表示,使用混合能源用“M”表示。 指标代号:用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表示,微型用M表示,轻型用L表 示,小型用S,大型(重型)用H表示。 企业名称代号:三位字母表示、代表企业唯一性的字码。 企业自定代号:二位数字或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