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方法

合集下载

文献计量学研究常用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研究常用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研究常用研究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文献计量学研究常用研究方法这事,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的时候真的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要找文献,那时候就到处乱搜,像没头的苍蝇一样。

我试过那种最笨的方法,就是直接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然后从海量的结果里找相关的研究文献。

但是这个方法效率太低了,就好比大海捞针,好多不相关的东西都混在里面。

后来我知道了专业的数据库,像Web of Science啊,这还真就是一个宝藏地方。

不过刚开始用的时候我也犯错了,例如检索词有些设置得特别宽泛,结果出来几千篇文献,根本看不过来。

这就像是你原本只想找个针眼大小的东西,结果人家给你整了一大袋子可能有用的东西,太多了也头疼。

还有的时候我把检索词设得太窄了,又错过很多有用的文献。

后来我就慢慢摸索,把检索词从特别宽泛一点一点变窄,就像调整相机的焦距一样,逐渐找准想要的那个范围。

再就是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这块,Citespace是我经常用的工具。

刚上手的时候,数据格式总是搞错,它就弹错误给我,我当时都快被烦死了。

我得小心翼翼检查是输入数据的年份范围问题啊,还是数据源格式之类的。

后来我就养成一个习惯,在输入之前先核对好几遍数据的格式,就好像出门前反复检查钥匙有没有带一样。

文献计量学嘛,还得做一些计量指标的统计,像文章的被引用次数。

我之前就是笨办法,一篇篇文章去数它被引用的情况,又累又容易出错。

后来发现有的数据库本身就能直接提供这些指标统计,我才恍然大悟,我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啊。

还有一块是聚类分析,这部分我到现在有时候还是迷糊。

我知道应该是把相似的文献聚集在一起分析,但是到底依据什么标准聚得更好,这个我还在尝试学习中。

反正就是参数调整一点一点试,看哪个出来的聚类结果最合理,这感觉就像是调收音机的频道一样,一点点挪动找最清晰的台。

我觉得做文献计量学研究,这些数据库啊、工具啊,要多去尝试、多用才能有心得,而且不能怕犯错,错了就想想怎么改,下次就容易成功了。

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

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

⽂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较研究⽂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较研究⽂献计量法是⼀种以各种⽂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献计量学⽅法,它是从定性的问题假设出发,应⽤定量的统计分析⼯具对研究对象进⾏处理,然后从统计数据可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定性结论。

⽂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都是常见的科学研究及情报研究⽅法,两者有⼀定联系,但同时⼜不完全相同,如何正确认识两种⽅法的本质是本⽂要探讨的重点。

1⽂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差异点⽂献计量法是借助⽂献的各种特征数量,采⽤数学与统计学⽅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分⽀学科;内容分析法是⼀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法。

两者存在着⼀些差异点,下⾯从性质、⽅法论基础、研究对象、应⽤领域、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的和存在的局限性等⼏⽅⾯来⽐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性质不同。

⽂献计量法的特征在于其输出量必定是量化信息内容,是⼀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1.1性质不同。

的定量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种对⽂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法,其⽬的在于揭⽰⽂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实际上是⼀种半定量研究⽅法,是⼀种基于定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法。

⽅法论基础。

不同⽂献计量法是以数学和统计学⽅法为⽅法论基础,在其应⽤过程中再利⽤1.2⽅法论基础。

推理和⽐较的⽅法对⽂献的分布趋势进⾏预测;⽽内容分析法的实质在于对⽂献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内容分析法虽然也采⽤数学⽅法,但对其运⽤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半定量化的研究⽅法,其常⽤的⽅法有推理和⽐较。

推理分为趋势推理、共变推理和因果推理;⽐较主要有趋势⽐较、不同内容群⽐较、内容内⽐较、有标准的内容⽐较。

内容分析法是先利⽤推理和⽐较的⽅法,对研究对象的内容特征加以分析,再使⽤数学和统计学的⽅法对分析结果加以验证。

两者的⽅法论基础不同,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应⽤领域的不同。

文献计量学—普赖斯公式

文献计量学—普赖斯公式

文献计量学—普赖斯公式文献计量学是一门研究科学文献的数量、质量、传播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普赖斯公式是文献计量学中一种常用的衡量文献价值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普赖斯公式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应用。

普赖斯公式(Price's Law)是由美国图书馆学家德雷弗斯·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于1963年提出的。

该公式表达了科学文献作者与其发表的文章数量之间的关系。

普赖斯公式的数学表达如下:n = k * c^α其中,n表示总作者数,k是一个常数,c表示发表文章数,α是一个常数。

普赖斯公式的核心思想是“一小部分人创造了大部分价值”。

在科学研究领域,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大部分科学家的贡献相对较少。

普赖斯公式通过定量描述了这种不平衡分布的现象。

根据普赖斯公式,可以计算出发表文章数较多的科学家人数相对较少。

例如,如果α=0.5,那么发表文章数最多的10%科学家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而发表文章数最多的1%科学家人数只占总人数的0.1%。

这个结果显示了科学研究中的不平衡分布现象。

普赖斯公式在文献计量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来衡量科学家的科研贡献。

通过统计发表文章数,可以评估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程度。

其次,普赖斯公式可以用来评估学术机构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通过统计机构内科学家的发表文章数,可以了解机构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

此外,普赖斯公式还可以用来研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科学合作网络。

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发表文章数和合作关系,可以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合作模式。

然而,普赖斯公式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公式只考虑了发表文章数,而没有考虑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

因此,通过普赖斯公式无法全面评估科学家和机构的研究水平。

其次,普赖斯公式假设了一个稳定的科学体系,但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变化。

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变革可能会影响到普赖斯公式的适用性。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

内容分析法局限—— • 文献需具备两个条件:形式化原则,即能从文献 中抽出便于可靠统计的、具有语义特征的分析单 元。 统计原则,即要有一定数量的文献。 • 方法的背景是归纳法。即不可能超越和脱离所分 析的文献。不是一种发挥想象的开放式方法。 • 方法实施的工作量大,投入时间较长。特别是长 期跟踪或大范围扫描的内容分析工作,对人力和 时间的要求更加突出,需要计算机辅助分析。
分析样本——凡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的所有的州政府的 地方报纸均作为分析的对象,并考虑报纸质量和代表性。 约6000种地方报纸。 分析的框架——一级共10个,即教育、就业、环境、政 府和政策、健康、住房、人际关系和经济联系、法律和 正义、交通、福利和贫困。这些一级主题再分解为二级、 三级和四级主题。每一个一级主题大致分为8~16个小主 题,总共有117个小主题。 分析单元——以单篇报道作为分析单元,按主题框架对 每篇报道归类编码,建立可多种途径检索的全文数据库。 篇幅分析——利用所建的数据库可以实现多方面的内容 分析,如某一议题的篇幅变动分析,某一时期内各类主 题的比例结构等,从而完成系统化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分 析 方 法
内容分析的 类 型
指定分析:统计分析指定的人、 事、物出现的频次。 归因分析:统计分析相关特征 贾尼斯(美国内容分析专家)划分法 的频次。如分析某人物时统计 实用内容分析——对某些主题词或特定的词汇进行统计分 其不诚实信息出现的次数。 断言分析:统计对某人、事、 析,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如对不同的字体、版面位置、排 物作出反应的有关信息次数, 名顺序等),推断其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对报纸、 以分析特定的主题(如对某项 新闻进行内容分析时,常属该类型。 政策的反应)。 语义内容分析——针对文字的语义内容,对特定词汇作统

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方法

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方法

专题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方法【作者】陈文爱/杨璐/赵瑞刚量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学是进行文献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日趋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期刊研究、学科分析、文献质量评价、科学生产率研究等等方面。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特定研究机构发表论文进行分析,通过专业分布体系、学科发展状况、科研成果分布、科学生产率研究,对揭示研究机构科学生产的组织结构、交流活动情况、学术水平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量化分析的手段和技术。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批全文期刊数据库研制成功,对文献进行全方位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

事实上,采用数据库技术对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检索和利用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1]。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选定的专题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揭示该专题的发展势态、影响力、文献特点,已经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工作者进行文献计量学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

1 材料与方法对研究机构所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需要确定样本,建立统计指标,使用数学和统计学工具处理数据,进行归纳和总结。

根据研究和评价的需要,选定进行研究的专题,选择检索词,制定检索策略。

以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内部出版物以及其他类型文献资料为对象,以网络数据库和图书馆、文献中心为文献源,通过互联网在线检索、计算机光盘检索、人工查找等方式获得著者、著者数、文献量、著者单位、著者所属地区、著作年代、文献源、文献内容等原始数据。

建立原始数据Access数据库,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校对,以确保文献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为便于计量分析,从基本数据库演化出一系列辅助字段和辅助数据表,最后把合格数据分离出来另建数据库,作为专题文献统计分析的基础样本[3]。

1.1 样本源样本源的选择和确定,需要考虑所选定研究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科研特点。

选择样本源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以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内部统计数字为样本,二是以各类数据库或检索工具为样本源;三是以研究机构出版的刊物为样本源。

文献计量学方法图文

文献计量学方法图文
04
文献计量学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方式
文献计量指标
通过文献的被引频次、下载量、影响因子等 指标来衡量其学术价值。
学术期刊评价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评估学术期刊的学术水 平和质量。
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学科领域的研究热 点和发展趋势。
科研机构和学者评价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科研机构和学者的研 究成果进行评价。
文献计量学在科学评价中的作用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01
客观性原则
科学评价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避 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准确性原则
科学评价应准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实 际情况,避免误导和错误。
03
02
全面性原则
科学评价应全面考虑研究对象的各 个方面,避免片面和偏颇。
可重复性原则
科学评价应具备可重复性,以便他 人验证和进一步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比较研究成为文献计 量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学术发展状况和趋势。
文献计量学的未来展望
深化理论体系
未来文献计量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明确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强化方法创新
随着研究问题的复杂化,文献计量学需要不断强化方法创 新,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词频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文献中词汇的现频率,揭示 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VS
详细描述
词频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统计文献中词汇的 出现频率,来揭示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 发展趋势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 者快速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和变 化趋势。

文献计量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
在情报学领域,文献计量学可以对大量的文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在科学学领域,文献计量学可以用来研究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科结构,为科研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此 外,文献计量学还可以应用于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
02
文献检索与整理
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明确研究主题和关键词
02
03
归纳比较法
逻辑分析法
将文献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评 估其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
通过对文献的逻辑结构、推理过 程进行分析,评估其学术价值和 可信度。
混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法
将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文献的学 术价值和影响力。
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数学变换将多个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以 更全面地反映文献的学术价值。
主题分析法
总结词
主题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文献主题来研究学科领域发展动向和趋势的方法。
详细描述
主题分析法利用文献主题来分析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通过对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可以揭示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热点和前沿领域等。
内容分析法
总结词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文献内容来研究 学科领域发展动向和趋势的方法。
文献计量学方法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文献计量学概述 • 文献检索与整理 • 文献评价方法 • 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 文献计量学软件工具 • 文献计量学研究案例
01
文献计量学概述
文献计量学的定义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信息的学科。它以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文献的数量、分布、流动和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文献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

文献计量学方法【精选】

文献计量学方法【精选】
文献计量学方法
提纲
1. 概述 2. 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1. 概述
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 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 文献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 1968年,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关于科学技术进 步的计量研究。
① 布拉德福定律及其应用
布拉德福定律是文献计量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是关于专业文献与登载专业文献的期刊的数量分 布规律。
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的数量的多 少以递减顺序排列起来,则可以在这些期刊中区 分出载文率最高的核心区和包含着与核心区同等 数量论文的后继几区。此时,核心区和后继各区 中所含的期刊数成1:n:n2 的关系(n>1)。
2. 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④ 引文分析及其应用
引文分析是运用数学、统计学和逻辑学的方法对 论文、专著等各种文献的相互引用现象进行分析, 以揭示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进行引文分析时,经常采用的计量指标有:引 文率、被引用率、自引率、被自引率、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引文耦合强度、同被引强度等。这些 计量指标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文献之间的内在联 系,并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文献所代表的事物 运动的规律。
情报计量学(informetrics) 1979年,德国,otto nacke
1. 概述
图书馆学

情报学
1. 概述
发展趋势:
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 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的合流趋势 计算机辅助的计量研究和应用
大量\规范数据源 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
文献计量学方法包含一系列描述文献信息 流动态特征的经验定律和规律。这些经验定律 和规律源于实践,又反过来对实践产生指导作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Problems 确认研究问题
Theoretical Framework Or 理论框架或 Network of Association 网络联系
Data Interpretation 数据解释 Analysis of Data 数据分析
Data Collection 数据收集
项 目 及 管 理 阶 段 划 分
项目开始 项目选型
运行后评估
项目执行 项目评估及更新
项目计划
项目完成
系统实施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管理科学的方法论
Observation 观察
Theory Refinement | 理论精致 (pure research) | (纯理论研究) Or | 或 Implementation | 执行 (applied research) | (应用型研究)
3.2.2 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对整个信息分析过程起支配、指导作用 的方法,尤其分析复杂的对象或系统时,系统分析的方法贡 献更大。在信息分析中课题目标的选择、目标的分解、研究 框架的建构、结论的综合等环节尤其离不开系统分析方法。 信息分析运用的一些具体方法。
我们的公司是市场导向型的
Therefore it is profitable
因此我们公司是盈利的
由市场导向的公司通常是盈利的
假设-演绎法
1. Observation - 观察(课题有重要意义 ) 2. Preliminary information gathering 初始数据的收集 3. Theory formulation -形成理论(相关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 整合, 以便将所研究的问题概念化) 4. Hypothesizing - 建立假定(根据推断众多变量之间的理论 联系, 一些可测试的假定或有价值的猜想就可能产生) 5. Further scientific data collection 进一步的科学数据收集 6. Data analysis - 数据分析 7. Deduction - 演绎推理
例子:演绎的推理
Because our company is market oriented, it is profitable 因为我们的公司由市场导向, 所以盈利
Market oriented companies are usually profitable
Our company is very market oriented
第三章 信息分析方法
3.1 方法和方法论 3.2 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3.3 信息分析方法体系
3.1 方法与方法论
3.1.1 方法的概念
方法(Method)是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方法包含的要素包括四 个方面: ①目的性: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的。 ②工具:如利用问卷、统计软件实现问题的解决。 ③对象:针对的受众群体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④合乎规律性的活动:学生的就业会与家庭、学校、学 习成绩、就业信息等有关。 因此方法可以理解为针对某个特定对象、借助一定 的工具、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合乎规律性的活动。
维。
例子:归纳的推理
Chinese auto market is about to be invaded.
中国汽车市场将被占领
French Peugeot has sa 法国的标致
German Volkswagen has set up a Joint Venture in China 德国的大众
3.1 方法与方法论
3.1.2 方法论的概念
方法论是对方法进行研究的科学,是比方法更高一 层次的东西。具体来说,方法论是有关方法的性能、评 价、应用、开发、结构体系以及规律性的知识体系,是 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方法不等于方法论。
需求分析 系统选型 实施计划
例:ERP实施方法论
系统实施 业务模拟测试 系统开发确认 系统转换运行
Japanese Honda has set up a Joint Venture in China 日本的本田
Korean Hyundi has set up a Joint Venture in China 南韩的现代
US General Motor has set up a Joint Venture in China 美国的通用
Hypotheses - 假定
Research Design 研究设计
Constructs, Concepts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构造, 概念, 操作的定义
第三章 信息分析方法
3.1 方法和方法论 3.2 信息分析方法的来源 3.3 信息分析方法体系
3.2 信息分析的方法
逻辑方法作为一般思维方法,在信息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是广泛的,它在一般方法的层次上为信息分析提供方法的来 源和基础,并促成了信息分析中逆向思维方法、综合比较方 法等常用方法的出现。信息分析进行的定性思维活动,例如, 分解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联想与反驳等都要
借助于逻辑工具,这些定性思维主要用到形式逻辑和辩证思
信息分析方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在综合吸收 其他许多学科和领域的有关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信息 分析某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这种综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 个来源上: 逻辑学的方法 系统分析的方法 图书情报学的方法 社会学的方法 统计学的方法 未来预测学方法
3.2.1 逻辑学的方法
3.1 方法与方法论
3.1.1 方法的概念
方法包括: 思路(Train of Thought)、途径 (Channel)、方式(Way)和程序(Procedure)四个 层次.“思路”是思考的线索,主要包括为了实现目标而 需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途径”就是路线,主要包括选 择通向广度和深度的路线;“方式”实际就是用什么形 式沿着已选好的路线向前走;“程序”就是走上述路线 的先后次序,也就是实现目标的所有步骤,包括运用手 段与工具的规矩和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这四个层次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方法的内部结 构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