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TD-LTE培训总结
TD-LTE(中兴设备)

目标
中兴通讯是业界唯一支持TD-LTE 20MHz带宽的系统厂商
移动性
E-UTRAN系统应能够支持:
对较低的移动速度
( 0 - 15 km/h ) 优化 在更高的移动速度下 (15 - 120 km/h ) 可实现较高 的性能 在120 - 350 km/h的移动速度 (在某些频段甚至应 该支持500 km/h ) 下要保持网络的移动性 在各种移动速度下,所支持的语音和实时业务的 服务质量都要达到或超过UTRAN下所支持的
中兴基本技术
TD-LTE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中兴工程师----蒋小宝
课程内容
TD-LTE概述 TD-LTE网络架构 TD-LTE协议栈 TD-LTE关键技术 TD-LTE与LTE FDD的区别
TD-LTE概述
LTE简介 LTE相关组织介绍
LTE背景
LTE表示3GPP长期演进 ( Long Term Evolution ) 2004年11月3GPP TSG RAN workshop启动LTE 项目
M11 M12a Setup Radio
M12b End to end trials complete
LTE Americas
LTE Berlin
M1 PR
ATIS MWC09 CTIA
Launch PR
LTE Asia
MWC10
PR/Marketing
NGMN TRIAL和LSTI的合作关系
NGMN Trial Group
物理层周围的无线接口协议结构
LTE无线接口 — 用户平面
UE eNB S-GW
PDCP RLC MAC PHY
PDCP RLC MAC PHY
华星TDLTE培训规划与优化剖析

ECGI
• ECGI = PLMN + Cell Identity PLMN = MCC + MNC Cell Identity = eNodeB ID + Cell ID
• 参数解释: ECGI :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MCC是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 MNC移动网络码 Cell Identity包含28bit信息,前20bit用于eNodeB ID
原则。太多,可能会加重手机终端测量负担。太少,可能会因为缺少 邻区导致不必要的掉话和切换失败。初始配置推荐在16个以内。 4. 邻区应该根据路测情况和实际无线环境而定。尤其对于市郊和郊县的 基站,即使站间距很大,也尽量把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 能够及时做可能的切换。
17
频率规划
• LTE一般为同频网络,比如整个网络使用20M带宽,此时 通过给不同小区分配不同的频带来规避上述的小区间干扰 (ICIC),原则是保证相干情况很大的两个小区,尽量不 要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
样一城 市可以支持5000或者以下站点, 3. 共用网络 比如对于Hi3G,需要考虑跟FDD共用(如果方案已定不需要修改) (1)A取 1表示TDD,取5表示FDD (2)B用于表示城市 (3)C可不用表示特定含义,也可以用于表示行政区 (4)F用于区分室内外,0为室内站,8 其他为室外站
TA规划
• TAC是PLMN内跟踪区域的标识,用于UE的跟踪 管理,用于寻呼,需要在在PLMN内唯一。 TAI=PLMN+TAC
• 每一个cell必然属于一个TA,且仅属于一个TA。 此参数需要考虑同一个TAC适用的小区个数。
• TAC与小区的绑定关系与小区大小、是否高速小 区有关,同时需要结合TA list的配置共同考虑。
LTE培训心得

lte全网架构lte关键技术:? ? ? ? ?频域多址技术(ofdm/sc-fdma)高阶调制与amc(自适应调制与编码) mimo与beamforming(波束赋形) icic(小区间干扰协调) son(自组织网络)mimo系统自适应,就是根据无线环境变化(信道状态信息csi)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变色龙行为)。
对于mimo可调整的行为有编码方式、调制方式、层数目、预编码矩阵,要想正确调整就需要用户端做出反馈(cqi、ri 、pmi),从而实现小区中不同ue根据自身所处位置的信道质量分配最优的传输模式,提升td-lte小区容量;波束赋形传输模式提供赋形增益,提升小区边缘用户性能。
模式3和模式8中均含有单流发射,当信道质量快速恶化时,enb可以快速切换到模式内发射分集或单流波束赋形模式。
由于模式间自适应需要基于rrc层信令,不可能频繁实施,只能半静态转换。
因此lte在除tm1、2之外的其他mimo模式中均增加了开环发送分集子模式(相当于tm2)。
开环发送分集作为适用性最广的mimo技术,可以对每种模式中的主要mimo技术提供补充。
相对与tm2进行模式间转换,模式内的转换可以在mac层内直接完成,可以实现ms(毫秒)级别的快速转换,更加灵活高效。
每种模式中的开环发送分集子模式,也可以作为向其他模式转换之前的“预备状态”。
ue要接入lte网络,必须经过小区搜索、获取小区系统信息、随机接入等过程。
ue不仅需要在开机时进行小区搜索,为了支持移动性,ue会不停地搜索邻居小区、取得同步并估计该小区信号的接收质量,从而决定是否进行切换或小区重选。
为了支持小区搜索,lte定义了2个下行同步信号pss和sss。
ue开机时并不知道系统带宽的大小,但它知道自己支持的频带和带宽。
为了使ue能够尽快检测到系统的频率和符号同步信息,无论系统带宽大小,pss和sss都位于中心的72个子载波上。
ue会在其支持的lte频率的中心频点附近去尝试接收pss和sss,通过尝试接收pss和sss,ue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得到了小区的pci;(2)由于cell-specific rs及其时频位置与pci 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也就知道了该小区的下行cell-specific rs及其时频位置;(3)10ms timing,即系统帧中子帧0所在的位置,但此时还不知道系统帧号,需要进一步解码pbch;(4)小区是工作在fdd还是tdd模式下;(5)cp配置,是normal cp还是extended cp。
LTE学习积累总结

一、LTE语音相关1.基础概念CS语音:在2G/3G网络中,语音一般由电路域交换(Circuit Switch,CS)系统提供,因此我们一般也称之为CS语音。
IMS语音: 当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出现后,我们将IMS提供的语音业务称之为IMS语音,一般也可以称之为PS(分组域交换,Packet Switch)语音,这是因为IMS需要通过分组域交换网络提供的IP通道与用户终端进行交互。
一般认为,IMS语音是LTE/EPS阶段提供的标准语音服务方案。
全IP网络:随着IP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逐渐废弃了传统七号信令网络,而全面转向全IP网络,以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组织为例,LTE 将采用全IP 化核心网,抛弃了当前2G/3G系统中的电路交换域,而将分组交换域进行研究,从而定义了全IP的长期演进/演进分组系统网络LTE/EPS(Long TermEvolution/Evolved PacketSystem[1])。
因此在LTE/EPS网络中CS语音将不可用。
由于语音业务对时延的要求比较高, 在目前的3G 及其以前的系统中, 都通过电路域承载。
利用专用资源。
语音业务通过IP 承载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在LTE( Long Term Evolution) 系统中, 只存在分组域, 语音业务通过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承载。
2.LTE语音实现方案LTE 将采用全IP 化核心网,从而带来对传统电路域语音业务承载的变革。
CS回退(CS FallBack)技术。
使用CS 回退技术可把语音业务从LTE 网络转移到传统的2G 或3G 网络,通过传统的电路域进行语音承载。
缺点:CS 回退过程中将发生inter- RAT 小区选择或切换,因此带来较大的呼叫建立延迟,且CS 回退要求2G/3G 网络与E- UTRAN 网络重叠覆盖,没有传统2G/3G 网络的新兴运营商无法采用此方案。
TD-LTE学习总结

1、TD-LTE帧结构:帧长10ms,半帧5ms,子帧1ms,时隙0.5ms,一个时隙包含7个OFDM符号,特殊子帧DwPTS + GP + UpPTS = 1ms。
PRB=占用的子载波总数/每时隙数占用的子载波数=72/12(数据业务资源最小分配单位是12个子载频)=62、TD-LTE上下行配比TD-LTE的上下行分配方式有7中,编号0~6,目前网络配置采用5ms转换周期,编号2配置,如右表配置:3、特殊子帧的位置以5ms为转换周期配置时,特殊子帧位于第二个子帧,以5ms为出现周期,位于下一个5ms半帧的第二个子帧4、特殊子帧协议配置关系表根据TDS与TDL上行对齐原则,目前选用特殊子帧配置编号5。
目前厂商支持编号5、7配置。
TDS与TDL共模时如何根据TDS的时隙配比进行TDL特殊子帧的配置计算?当TDS和TDL共存时,为了保证某时刻上行和下行不能交叉,要求TDS和TDL的上下行时隙的转换点要一致。
TDS帧结构:1个无线帧10ms,由2个子帧构成,每个子帧由7个常规时隙+3个特殊时隙(DwPTS/GP/UpPTS)构成TDL帧结构:1个无线帧10ms,由2个半帧构成,每个半帧由5个子帧,即4个常规子帧+1个特殊子帧(DwPTS/GP/UpPTS)构成虽然TDS的子帧周期和TDL的半帧周期都是5ms,但是由于时隙长度不同,存在上下行转换要求一致的问题。
在TDS采用4:2配置(即DSSSUUDDDD)时,TDL的7种时隙配置经过计算,DL:UL(3:1,对应DSUDD)+特殊子帧(3:9:2)能满足这种需求,时隙分布见附图。
图说明:1)TDL帧前置700微秒2)TDS和TDL有2次上下行转换点(第1个转换点:利用TDL的GP 9个符号较长的特点,TDS的DL->UL的转换恰好落在TDL的GP内,TDL和TDS 2者无干扰;第2个转换点:TDL的上行时隙和TDS的第2个上行时隙的结束点对齐,保证了下一个时隙均是各自的下行)在这种配置下,能够最大节约TDL资源的浪费,即使如此,仍有6~8个TDL符号空置没有用,再加上3:9:2配置时DwPTS无法共享资源给PDSCH传下行数据,结果造成F频段TDL和TDS共存时,约有20%左右的资源被浪费。
TD-LTE干扰问题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主要干扰源:GSM900:2f1、f1+f2,DCS1800:2f1-f2 且自身互调性能较差。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3、系统内干扰分析 1、远距离同频干扰特征
远距离同频干扰概述: TDD 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某种特定的气候、 地形、 环境条件下, 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超过 TDD 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GP)的保护距离,干扰到了本 地基站上行时隙。这就是 TDD 系统特有的“远距离同频干扰”。在大规模部署的网络中,此 类干扰较为普遍, 且可能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用户随机接入时隙以及上行业务时隙造成干扰, 从而影响用户上行随机接入、切换过程以及上行业务时隙。 这类干扰在频域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的 6 个 RB (RB47-52)抬升更明显。
DCS1800 滤波器及更换 D 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排查流程: 通过对杂散干扰源的排查及整改,梳理出 LTE 杂散干扰排查流程:
➤经验总结: 1、各厂家 DCS1800 设备杂散性能统计
对于我公司/联通杂散较差的 DCS1800 设备如果与 F 频段共站,即使 DCS1800 不使 用 1850M 以上频点,也会对共站的 F 频段设备产生杂散干扰,影响 RB 视隔离度等因 素决定。
➤扫频仪:电信 FDD-LTE 使用了 1880MHz,图为 JDSU 扫频仪在某小区(移动电信 共址站点)现场捕获的频率使用信息,可以清晰看出 1860-1880MHz 的存在 FDD-LTE 信 号。 ➤测试手机:利用电信 SIM 卡和 4G 终端对此处疑似信号进行测试,发现电信 LTE 信 号如下:TDD2530~2550MHzband41,FDD 下行 1850~1870Mhz,1860~ 1880MHzband3。
TD-LTE学习总结

1 LTE基本概念1.1 LTE系统特点在LTE系统设计之初,其目标和需求就非常明确:降低时延、提高用户传输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降低运营成本:•显著的提高峰值传输数据速率,例如下行链路达到100Mb/s,上行链路达到50Mb/s;•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小区边缘比特速率;•显著的提高频谱效率,例如达到3GPP R6版本的2~4倍;•无线接入网的时延低于10ms;•显著的降低控制面时延(从空闲态跃迁到激活态时延小于100ms(不包括寻呼时间));•支持灵活的系统带宽配置,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带宽,支持成对和非成对频谱;•支持现有3G系统和非3G系统与LTE系统网络间的互连互通;•更好的支持增强型MBMS;•系统不仅能为低速移动终端提供最优服务,并且也应支持高速移动终端,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成本、功耗;•取消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如VOIP;1.2 LTE扁平网络架构●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LTE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由MME,S-GW和P-GW组成;●eNodeB间通过X2接口相互连接,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S1接口连接eNodeB与核心网EPC。
其中,S1-MME是eNodeB连接MME的控制面接口,S1-U是eNodeB连接S-GW 的用户面接口;1.3 相对于3G来说,LTE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采用OFDM技术☐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属于调制复用技术,它把系统带宽分成多个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在多个子载波上并行数据传输;☐各个子载波的正交性是由基带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实现的。
TD-LTE组网技术培训范文

TD-LTE组网技术培训◆培训对象●具有2年以上GSM/CDMA/TD-SCDMA/WCDMA/HSDPA/HSUPA网络工程、规划工作经验的无线网络工程师●具有无线通信基础知识的技术人员◆培训目标●了解LTE技术发展和网络演讲情况●掌握LTE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性能。
●掌握LTE系统的物理层帧结构●掌握上下行信道功能●掌握LTE网络规划的要点●熟悉LTE网络设备和天线●掌握LTE的施工规范和常见的问题●掌握TD-LTE与2G\3G网络间互操作【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咨询热线】0 7 5 5 – 2 6 5 0 6 7 5 7 1 3 7 9 8 4 7 2 9 3 6 李生【咨询邮箱】martin# (请将#换成@)◆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培训时长3个工作日(21个学时)◆培训内容1.LTE概述✧LTE标准起源移动通信系统发展OFDM及MIMO技术的应用导致LTE诞生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移动与宽带融合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LTE基本特点与国际产业化发展支LTE设计目标LTE扁平化网络构架LTE在全球的发展--网络部署情况LTE在全球的发展--终端发展情况LTE终端类型✧LTE FDD与TD-LTE的对比LTE-FDD 与 TD-LTE性能对比TD-LTE与LTE FDD产业链发展情况TD-LTE与LTE FDD天线技术对比✧三大运营商LTE网络演进策略国内运营商LTE演进路线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演进路径选择HSPA+技术标准演进路线✧LTE频谱分配情况LTE支持频段国内LTE频段分配国内频率资源分析4G牌照发布与TDD频谱分配✧LTE终端发展策略LTE手机与以往手机有哪些不同?LTE终端等级高通掌握LTE系统芯片制高点Iphone5S与Iphone5采用了相同的基带芯片4G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LTE典型业务应用发展行业特色应用,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无线视频监控支持移动接入的交互式3D游戏支持移动接入的远程医疗系统即摄即传以三维地图为背景的位置服务LTE支持的航班空中无线宽带2.关键技术和物理层✧LTE宏分集技术的取舍3G系统使用的宏分集LTE采用的分集方式LTE网络架构和宏分集关系✧OFDM技术原理解析OFDM技术发展历程OFDM技术原理及实现方式OFDM技术的优势OFDM技术的缺点及解决方案OFDM在LTE上下行的应用✧MIMO技术原理解析及性能分析发射分集波束赋形空间分集LTE传输模式✧LTE帧结构介绍LTE FDD帧结构TD-LTE帧结构✧下行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PSS和SSS信号PBCH信道C-RS信号PDCCH信道PHICH信道PDCCH信道PDSCH信道✧上行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PRACH信道PUCCH信道PUSCH信道DRS信号SRS信号3.TD-LTE网络规划优化及案例✧规划流程✧频率资源分析LTE-FDD支持的频谱资源TD-LTE支持的频谱资源中国LTE频段分配方式✧覆盖规划LTE传播模型LTE链路预算——有效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穿透损耗、衰落余量、干扰余量、其他增益损耗✧容量规划LTE控制信道容量规划LTE业务信道容量规划VOIP容量计算✧频率规划及干扰协调LTE频率规划方法LTE同频组网干扰协调——FFR与SFR ✧系统间干扰分析邻频干扰杂散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系统间干扰共存条件✧小区参数规划PCI规划TA区规划邻区规划子帧配置(TD-LTE)✧LTE-A新技术的应用LTE-A新技术载波聚合异构网络Pico和FemetoRelay异构网应用场景✧规划案例共享规划区域概况区域室外测试情况区域室内测试情况单站覆盖情况越区覆盖峡谷效应✧TD-LTE网络优化及案例TD-LTE网络优化概述TD-LTE网优重要指标和参数TD-LTE案例◆覆盖异常案例◆上下行速率异常案例◆接入异常案例◆终端异常案例4.TD-LTE网络建设与施工✧站址条件分析站址选择原则站址机房条件站址天面条件✧网络设备室外基站主设备类型室内主设备类型◆DBS+DAS◆Lampsite◆Femto✧天馈系统天线知识介绍LTE常用的天线类型多频天线美化天线馈线介绍馈线施工的色环工艺✧利旧基站利旧机房改造利旧铁塔改造利旧配套改造✧LTE基站传输需求LTE基站回传容量分析PTN设备介绍基站设备和PTN设备的链接✧室内分布建设LTE室内分布建设方案LTE室内分布注意事项不同场景下的LTE室内分布建设LTE的小区分布建设✧施工验收规范设备施工验收规范◆室内设备施工验收规范◆室外设备施工验收规范天馈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美化天线施工验收规范LTE施工验收规范主要的变化汇总✧LTE网络建设中注意的问题天线挂高、方向角和俯仰角天线接口的匹配问题美化天线安装注意事项RRU拉远的问题分布系统的特殊要求5.TD-LTE与2G、3G网络间的互操作✧TD-LTE系统间互操作背景及需求✧TD-LTE系统间互操策略✧数据业务互操作方案及分析✧与2G、3G的小区重选✧与2G、3G的重定向✧与2G、3G的切换6.TD-LTE语音解决方案✧TD-LTE语音解决方案原理概述✧TD-LTE语音解决方案关键技术✧语音解决方案对比分析✧语音解决方案的实验结果【温馨提示】:本公司竭诚为企业提供灵活定制化的内部培训和顾问服务,培训内容可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设计,企业内部培训人数不受限制,培训时间由企业灵活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LTE优化流程;
TD-LTE覆盖优化; TD-LTE接通率优化; TD-LTE掉线优化; TD-LTE切换问题分析与优化;
TD-LTE干扰分析与排查;
……
LTE基本原理
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应对来自于WiMAX的市场压力。
PCI取值
503-495 494-474 473-465 464-0
适用对象
9个HeNB(家庭基站) 21个微站/室分 宏站预留 室外
EPS承载
E-UTRAN EPC Internet UE eNB S-GW P-GW Peer Entity
End-to-end Service
EPS Beaபைடு நூலகம்er
PCI(physical-layer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ID,由主同步信号(PSS)与辅同步信号(SSS) 组成,公式如下:PCI=PSS+3*SSS,其中PSS取值为0...2(实为3种不同PSS序列),SSS取值为0...167 (实为168种不同SSS序列),利用上述公式可得PCI的范围是从0...503,因此在物理层存在504个PCI。 1、无冲突:PCI在小区覆盖范围内唯一 2、无混淆:一个小区不能有相同PCI的邻区
Preamble format
GT
允许的最大小 区半径 0-15km 30-77km 15-30km 77-100km 1km
持续时间 1ms 2ms 2ms 3ms 2个OFDM符号 ≈157.3μs
PRACH (物理随 机接入信 道)
format 0 format 1 format 2 format 3 format 4
频率/子载波(序号k)
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 4个连续数据RE
RBG(Resource Element Group) 时隙概念,调度按子帧;由一组RB组成,分组大小与系统带宽有 关。
时间/OFDM符号(序号l)
l=0 k=0
CCE( Channel Control Element ) PDCCH资源分配的资源单位,由9个REG组成。1、2、4、8、自 适应,聚合度越大覆盖越好,越小调度用户数越多。一般取2或4
每个10ms无线帧包括2个 长度为5ms的半帧,每个半帧 由4个数据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 组成 特殊子帧包括3个特殊时隙: DwPTS,GP和UpPTS,总长 度为1ms 支持5ms和10ms上下行切 换点 子帧0、5和DwPTS总是用 于下行发送
LTE物理资源分配
天线端口:把天线分组,逻辑概念。 天线端口号≥天线数; 目前LTE下行定义了三类天线端口,分别对应于天线端口序号0~5。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传输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3,port={0}、 port={0,1}、 port={0,1,2,3} MBSFN参考信号传输天线端口:天线端口4(现网不用) 终端专用参考信号(DRS)传输天线端口:天线端口5, port={5}
中兴TD-LTE培训中期总结 ——原理部分
中兴LTE培训概述
本期中兴LTE理论培训主要分为两大方面,TD-LTE无线&PTN产品培训以及TD-LTE无 线网络规划优化培训。
TD-LTE无线&PTN产品培训
LTE 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TD-LTE无线网络规划优化
TD-LTE组网技术演进分析;
X2和S1都是ETH0口、逻辑口 HSS=HLR+AAA,HLR中有用户基本信息,AAA 包含有AUC鉴权和授权(漫游彩铃等)功能。另外 还有MABR( Modify Access Bearer Response ) 计费策略:套餐内、外、定向流量等 PCRF 控制:承载参数划分
MAC层快 速调度用 户的方法
LTE/SAE协议结构
PHY:1、功控;2、MIMO;3、波束赋形;4、FEC(传输信道的前向纠错);5、HARQ请求 (ACK/NACK,HARQ=FEC+ARQ)
多天线技术
上行传输天线选择(TSTD) 下行用虚MIMO(MU-MIMO) LTER8/R9版本中下行引入了8种MIMO传输模式, 由高层通过传输模式通知UE: TM1:单天线端口传输(端口0),现网不用 TM2:开环发射分集,小区边缘,提高SINR TM3:开环空分复用,小区中心,提高吞吐量,适合高速移动用户 TM4:现网不用 TM5:现网不用 TM6:现网不用 TM7:单流波束赋形 TM8:双流波束赋形
更好的覆盖 100Km
峰值速率 R8、R9:DL: 100Mbps,UL: 50Mbps R10: DL: 1Gbps,UL: 500Mbps
条件:20M带宽、无线环境理想化、 不用MIMO不用CA
更高的频谱效率 100/20=5Mbps/Hz
LTE的目标
低延迟 CP: 100ms,控制面时延 UP: 5ms,用户面时延 (单向)
SIB3:小区选择、重选相关参数(小区允 许最小电平、UE允许最大电平、偏臵值、 S门限、R门限、优先级)HYS缩放值 SIB4:邻区列表 SIB5:LTE<->LTE SIB6:UMTS SIB7:GE
物理信道和信号
CP preamble
PDCCH (物理下 行控制信 道) 上行 功控 PUSCH指示位臵 下行 PDSCH位臵指示
1个无线帧 Tf = 307200 Ts = 10 ms
1个半帧 153600 TS = 5 ms
上下行子帧配比:1和2 特殊子帧配比:5、6、7
T D D
1个时隙 Tslot=15360T S 30720T
S
子帧 #0
…
子帧 #4
子帧 #5
…
子帧 #9
1个子帧
DwPTS UpPTS GP
1个子帧
DwPTS UpPTS GP
1个子帧 = 1ms = 14个OFDM符号 (常规CP) 1个时隙 = 0.5ms = 7个OFDM符 号(常规CP)
RE (Resource Element) 最小的资源单位,时域上为1个符号,频域上为1个子载波,用 (k, l) 标记
RB ( Resource Block) 业务信道的资源单位,时域上为1个时隙,频域上为12个子载波, 从下往上编号。 --位臵固定,不可移动,按编号分配资源,节省开销。
External Bearer
E-RAB Radio Bearer S1 Bearer
S5/S8 Bearer
Radio
S1
S5/S8
Gi
GBR/ Non-GBR 承载:在承载建立或修改过程 中通过例如eNode B接纳控制等功能永久分配专用 网络资源给某个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的承载,可以确保该承载的比特速率。 否则不能保证承载的速率不变则是一个 Non-GBR 承载 默认承载(Default Bearer):一种满足默认 QOS的数据和信令的用户承载,提供尽力而为的IP 连接。默认承载为Non-GBR 承载。默认承载为UE 接入网络时首先建立的承载,该承载在整个PDN连 接周期都会存在,为UE提供到PDN的“永远在线” 的IP连接。 专用承载:对某些特定业务所使用的SAE承载。 一般情况下专用承载的QOS比默认承载高,专用承 载可以是GBR或Non-GBR 承载。
最大C/I:吞吐量大,不公平 轮询:公平,吞吐量小 正比公平:兼顾
P-GW:1、LTE业务终结;2、合法监听;3、数据 包过滤;4、计费(流量统计);5、IP承载划分 S-GW:1、数据路由;2、终结由于寻呼原因产生 的数据包;3、计费(话务清单);4、加密;5、由于 切换原因产生的路径转换。 MME:1、NAS安全(完整性-信令;加密-信令&数 据);2、重选及TAU跟踪区更新;3、SAE承载控制; 4、寻呼广播发起;5、漫游;6、TAList管理(记录UE 归属TAList、下发TAList存于UE用于TAU判断) eNB:1、小区间无线资源管理(接纳控制/负荷控 制);2、RB控制;3、切换;4、随机接入控制;5、 eNB测量(eNB测SRS/eNB下发测量命令)6、动态调 度,周期1ms;7、UE附着时eNB选择MME
LTE协议原理;
LTE空口协议及信令流程; TD-LTE eNodeB设备及配臵原则; 基站配臵管理; TD-LTE S1和X2对接指导; 网管日常操作指导; TD-LTE eNodeB 故障排查; ……
TD-LTE无线组网技术;
TD-LTE网络规模估算; TD-LTE覆盖和容量性能; TD-LTE特殊场景之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TD-LTE组网参数规划;
LTE/SAE协议结构
信令流 数据流
UE NAS APP RRC PDCP RLC MAC PHY
PDU SDU
MME NAS S1AP
eNB
RRC PDCP RLC MAC PHY
S1AP
X2AP
SCTP IP
SCTP IP GTPU UDP SGW GTPU UDP IP
PDU:分组数据单元 SDU:服务数据单元 RRC PDCP RLC MAC PHY L3 L2 L1
AS
RRC:1、信令;2、寻呼/广播;3、RRC连接维护、释放 PDCP:1、IP包头压缩解压缩(ROHC);2、 PDCP 完整性;3、加密;4、 SN 序列号维护;5、PDCP上层PDU按序递交;6、PDCP底层SDU重复检测。 RLC:1、分段、串接、重组;2、ARQ(ACK/NACK)3、数据-AM确认模式、 语音-UM非确认模式、NAS-TM透传模式(AM-UM配臵问题导致接入失败) MAC:1、MCS传输格式选择(调制、编码、策略)-eNB:①CQI信道质量 指示,取值0-15,0不可用,②TBS传输块; 2、SR调度请求-UE:BSR-缓存区状态报告、PHR-功率余量(现网没用) 3、填充:MSG2 -20bit BPL板BPN